『壹』 培訓機構如何讓家長的滿意
首先,我們必須知道以下事實:
●家長來校區是帶著需求和購買目的的(包括潛在購買);
●家長來校區前,肯定到過其他同類輔導機構的(甚至上網調研過);
●大多數的家長是已經N次來到來過校區;
●沒有一個家長是願意以更高的價錢去買同質的產品(除了明星們和大款們,他們的時間比錢貴!);
●家長永遠是對的,那怕他表面上真的是錯的;
●沒有一個人不喜歡做別人的老師的,總是會扮得某方面很專業;
●沒有一個家長是來買「憤怒」的,他們希望是來分享他家的幸福喜事的!
01 面對疑義的處理原則
家長永遠是對的:尊重家長權益,給家長「滿意」的正向刺激。
家長是可以溝通的:正面引導家長走出認識誤區,承擔責任,消除分歧沖突。
家長權益應得到維護:傾聽訴怨,及時實施有效補救措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避免事態擴大,切記處理大於訴怨。
02 面對家長疑義的態度
首先,當家長提出異議的時候你要把每一個異議轉換成家長的一個問題:
比如當家長對你說:「你的產品太貴了。」
聽到這一句話,你要將其轉換成家長在問你:「請你告訴我為什麼你的產品值這么多錢?」
或是:「請你告訴我,為什麼我花這么多錢購買你的產品是值得的?」
其次,教育咨詢師要有一個正確的心態:
家長的異議沒有什麼可怕的,家長的每一個異議都是讓你攀向成功的階梯,每當你解除了家長的一個異議,你就向成功的目標邁進了一步。
1.認真傾聽家長的疑義;
2.禮貌詢問家長產生疑義的原因,確認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
3.認真理解家長所陳述或暗示的原因,然後予以回答;
4.對於因誤解或懷疑造成的疑義,予以解釋、澄清,並提供相應證據;
5.對於抱怨和投訴,應正面承認錯誤並以行動改正,爭取家長的認可和理解;
6.核查家長的反應,看家長態度是否有所改變。
『貳』 對教育培訓機構的建議
1、注意培訓機構的形象,要樹立良好的口碑,為自己營造一個好的市場效應版。
2、學生管理要靈權活變通,不要過分在乎學生退費的這類事情,要真誠有效的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3、要研究一套自己的特色的教育教學方法,專注於教育這個問題,要有所創新。
4、對於員工以及教師的管理上,要尊重雙方,要解決好員工與老闆的利益關系的問題。
5、對於財務問題要及時有效的反饋才能有效處理。
6、要把自己的的服務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全過程,真正從家長和學院的需求出發。尤其重視教育教學質量。
(2)培訓機構如何做好家校服務擴展閱讀:
深抓教學,做好服務,提升口碑:要提升品牌影響力,核心還是要深抓教學。抓好教學的基礎上,必須做好家校服務,這樣學校的口碑才會得到最大化的傳播。
因為整體教育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除了拼教學外,還需要完善藝術機構的服務體系,把服務做扎實,讓生源及家長獲得最大的滿意度,贏得家長的深度認同,學校的口碑傳送才能最大化,品牌影響力才能根深牢固。
『叄』 培訓機構如何做好服務營銷
確實對於教育機構來說,無論是服務還是營銷都很重要,因為面對的就回是客群,主要營生的依靠也答是客群,所以基本上現在教育機構就相當於半個服務行業。想要做好服務和營銷其實單單靠人工的力量是不夠的,還是需要依靠一個專業的管理系統,這樣既能方便溝通,又能保證營銷,還能根據試聽等情況進行分析,提高運營效率。
像這類的管理軟體還是很多的,但是還是推薦您使用我們小區在用的這個染
書,因為經過長時間的體驗,確實功能啊或者效果啊都挺不錯的,而且價格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因素。
在教務管理中,精細化學員管理,可視化教務管理,透明化財務管理,精準化數據管理;
在招生營銷中,匯集線上線下招生線索,拓寬招生渠道,利用多種微信營銷活動打通家長朋友圈社群,提高宣傳效果,搭建校區營銷網站,宣傳校區口碑,提高售課率;
在在線教學中,支持1V1、一對多,公開課、小班課多種課程形式,支持直播回看等功能。
相信一個教育機構除了在招生營銷方面有獨到的方案之外,在教學能力方面也要有自己的優勢所在。想要了解更多營銷方案可以到官網免費咨詢哦。
『肆』 怎樣才能持續做好民辦學校的服務工作
所學校,尤其是一所民辦學校的內部是否和諧,直接關繫到學校的生存和發展。筆者認為,建設和諧校園是學校思想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校發展的有效措施。因此,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和諧校園建設。 勞資之間的和諧 首先,董事會或舉辦者要樹立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把教師當作事業上的夥伴,學校里的主人。信任他們、尊重他們、關心他們、幫助他們、培養他們,讓他們在學校「工作著、發展著、快樂著」。其二,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和嚴格的管理制度。管理機制上實現從「人管人管事」到「制度管人管事」,逐步形成科學、有效的管理文化。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從而減少勞資雙方人為的矛盾,達到勞資之間的和諧。其三,民辦學校的教師也要講求師德規范,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其四,嚴格執行有關的法律法規,信守勞資雙方的僱傭合同,保證勞資雙方的利益不受侵犯。 干群之間的和諧 實現干群之間的和諧並不難做到。第一,以事業為重。對於幹部而言,只要有利於學校工作,不僅要抓要管,而且要敢抓敢管;對於員工而言,只要管理幹部是為了學校的工作,就要予以理解和執行。第二,關心群眾生活,講究工作方法。對教師多一點尊重,少一點輕視;多一點溝通,少一點訓斥;多一點指導,少一點處罰。第三,教師也要找准「坐標」,從學校的大局出發,服從安排,聽從指揮,遵守紀律,愛崗敬業,恪盡職守。 部門之間的和諧 學校的各個部門首先要找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位置,努力做到到位不錯位、盡職不失職、補台不拆台。教育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要聚精會神抓質量。具體來講,教務處肩負著領導教學、指揮教學的責任,要想方設法抓教風、學風建設,抓教學研究、抓素質教育、抓課堂質量的提高;政教處的主要任務是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常規管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特別是思想道德素質,同時為教學工作保駕護航;後勤工作重在為教師、為學生、為教學提供最優的服務,把師生滿意作為工作的最高目標。學校工作是一種集體勞動,只有各部門之間和諧了,學校才能穩定持續地發展。 師生之間的和諧 要做到師生之間的和諧,就必須實施「尊重教育」。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他們的優點,用包容的態度對待他們的缺點;既要關注他們的學習成績和行為習慣,又要關注他們的思想情感。其次,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變教師教學生學為師生互動、變注入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變純知識傳授為知能並重,教師變「教會」為「會教」,學生變「學會」為「會學」。其三,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實施不同的教育策略,培養他們健康的心理品質、科學的學習方法、頑強的意志力、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其四,關心每一個學生。教師必須善待每一個學生,主動走近學生,與他們多溝通、多交流。 家校之間的和諧 民辦學校尤其要注重家校之間的聯系,多與家長溝通,求得信任、理解和支持。班主任要經常和家長保持聯系,共同關注學生的成長。可以通過建立家校聯系卡、家校信息溝通網路平台以及召開家長會等多種形式,加強與家長的聯系,爭取家長的信任和支持,努力實現家校之間的和諧。 總之,學校董事會和校委會要把建設和諧校園作為一項興校工程來抓,讓其成為一種制度、成為員工的一種習慣、成為學校的一種文化。
『伍』 校外教育機構寒假期間應該如何做好家校溝通
在寒假結束後和家長溝通一次孩子的平時表現,好的方面與不足的地方。好的方面讓家長在家裡進行表揚和鼓勵,不足之處多加督促,注意孩子的習慣,睡眠習慣,寫作業習慣等等,之後不定期再去溝通。
『陸』 教育機構如何做好細節服務
對於想要從線下轉線上的教培機構,相較於一直在開展線上教學的機構,其競爭力就偏弱一些,想要拉平競爭力,做好口碑,做好教學服務是當務之急。如何通過線上做好教學服務工作呢?染書雲CRMA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以下內容
2
課後服務
線上課後服務的主要形式就是在線答疑、作業收取與學情反饋。
(1)在線答疑
在線答疑的方式,建議採用一對一答疑的方式,一個學生建一個家庭群,學生有疑問直接發到家庭群,教師在24小時內提供解答。
(2)作業收取
教師每次布置作業之後,首先需要告知學生和家長交作業時間,以及提前交作業會有怎樣的獎勵,比如有的在線機構採用的是積分獎勵,積分累積到一定的量,可以兌換現金。
在作業提交截止前2個小時,再次提醒學生和家長按時交作業。
(3)學情反饋
與線下授課學情反饋的主要不同點在於授課形式與服務形式不同,那我們在進行學情反饋時,除了匯報孩子的學習情況,還需要將我們對學生做的一系列課程服務告訴家長,讓家長感受到我們的課程服務工作的全面與完善,營造好口碑。
說明:不計劃通過線上進行教學的培訓機構,可以通過免費發放學習資料、免費提供在線錄播課、寒假作業答疑來做好課程服務工作。
『柒』 培訓學校與家長溝通的技巧
除了利用信息化系統平台優化家校服務的方式外,機構老師在與家長進行溝通的時候,還需要掌握一些小技巧才行。這樣才能夠雙方達成共識,為孩子的學習以及成長。添磚加瓦。
1、 學會傾聽:唯有聽完家長的話,才能了解他們,進而完成他們的想法、意見及需求;
2、全神貫註:在於家長溝通時,不論是透過電話還是面對面,都要全神貫注,發呆分神會讓家長有不受尊重的感覺;
3、保持眼神接觸:所謂說話的時候要看著對方的眼睛,當然不是直盯著人家看,而是要保持眼神的接觸,讓家長可以清楚感受到我們有認真地在聽他說話;
4、 先把對方的話聽完,讓家長先把話講完,我們才能了解他們的想法,然後滿足他們的需求;
家校溝通連接著家長、託管和公立學校,良好的家校溝通可以彌補老師在教學經驗上的缺失,可以增進家校感情和互信,可以促進孩子更好發展。另外,還能夠有效促進機構和家長之間的信息交流,提醒家長更加關注和重視孩子的教育、提高教學效果、為招生續班升級做鋪墊等等。
不溝通、不表達,沒有善用有效的溝通管道及工具,對機構的家校服務質量都會有很大的影響。利用好培訓機構家校服務系統,實現全方位的與家長溝通,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輕松經營。
『捌』 怎樣加強家校合作共育
一、 達成教育理念的共識
學校應向家長傳播這樣的理念:共享生命成長、陪伴孩子、悅納孩子、重在參與,不參加孩子的活動,就不能共享孩子的成長,就不能真正地了解孩子、走進孩子。因此積極參加學校各種合作活動,通過悅納和交流共享生命成長的快樂。
為此,暢通家校溝通渠道,互通「情報 」加強對孩子的了解,通過教師進家家訪和家長到班校訪,實事求是的掌握孩子思想、情感的變化。入學第一次家長會,了解學校有關學習、生活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和要求,更要了解學校在德育和藝術、體育及社會的實踐計劃,積極配合支持。在家按照學校關於學生自我完善管理的要求,督促和激勵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家長不代勞,做好知識鞏固和郊遊觀察自然等安排,於學校達成理念上的共識。
二、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家校合作助推家長素養提升和家教水平,更新家長育人觀念,通過學校提供的培訓學習機會,家長們受到了科學養育的指導,通過家長同伴間的優秀經驗分享,和共同參與學生指導,讓孩子感受到了來自大家庭的溫暖,形成感恩意識。
家校合作提升了教師的良好素質,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家校合作促良好夥伴關系的建立和融洽的師生關系形成,為教師因材施教提供條件。得到家長信任與合作的教師,互動溝通信心更強,從不同職業背景和社會背景的身上汲取知識,分享智慧,促進自身的迅速成長。
家校合育豐富了學校的教育資源,更多家長參與教育活動,讓課程和學生實踐的空間外延到社會工作環境中,促進學生對職業角色和職業成就感的體會,促進和完善現代化學校制度的豐富與完善。
三、家校合作共創新平台
1.建立家長委員會。健全的家長委員會制度,給家委會提出明確的工作要求和方向。家委會的工作章程讓家委會產生的管理科學而規范。第一屆家委會誕生後,家委們宣誓就職,以「奉獻 溝通 合作 服務」為理念,搭建學校和家庭溝通橋梁,參與每一次校外實踐活動的組織和策劃。
2.參與兒童課堂。通過家長開放日和家長進課堂,讓家長體驗兒童課堂、走進新課程、走進老師新的育人理念,參與到學校發展規劃和教育教學工作中,理解並支持學校工作。讓家長進一步了解教育改革方向,對學校教育和國家教育有心,堅信孩子受到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放心把孩子交給學校和老師。
3.合作式的家長會。家長會要具有開放式的互動性,全體家長每學期至少參加兩次家長會,以互動為前提,架構溝通橋梁。通過入學新生家長會、一月後的入學反饋會,中期和期末互動家長會,每個孩子的特點在互動交流和反饋中不斷清晰,有助於家長和教師明晰如何採取有效的指導。例如通過問卷了解家庭教育中有哪些困惑,找出家長關注度最高的問題進行解疑答惑。找出最迫切的問題進行專題式的家長培訓,現場情境模擬讓家長模仿孩子孩子答題,發現孩子的不容易,發現自己與孩子的差距,讓家長靜下心來與孩子站在一條線上共同成長與進步。讓家校的合作關系發生在,家長與教師,家長與孩子,家長與教育之間,讓發展成為彼此的動力。
4.關切式家訪。家訪是家校合育的一個有利助推器,有利於提高到訪者和受訪者的個人素養,反思教育提供優質服務的的重要契機。通過學校代表和班主任加強對學生背後教育故事的把握,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服務,提高教育果效和針對性。未和諧社會的構建奉獻力量。例如:我校有個單親孩子,父親酗酒懶惰,孩子也學習父親的樣子,不請假曠課。班主任老師通過邀請家長到校專訪,組成關愛團到該學生家庭中進行實地調查,與社區居委會合作關注該學生和家庭做了大量的工作,並取得非常好的效果。還有一個留守兒童,父母離異且十幾年未曾蒙面,孩子心靈脆弱膽小怕事,有精神性腸胃痙攣,有輕生的舉動,這樣的孩子和家庭班主任和心理咨詢隊經常到訪,給孩子贈送書籍、小禮物,陪孩子聊天,讓他感到溫暖和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