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培訓大全 > 疾控中心手足口病培訓計劃

疾控中心手足口病培訓計劃

發布時間:2022-07-15 00:31:58

⑴ 怎樣預防手足口病

《怎樣預防手足口病》網路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dDbAlMtL1rzelRlA7asHrg

提取碼: vjhw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問答》以知識問答的形式講述了手足口病的特點、症狀、傳播途徑、對人們健康的威脅和預防等方面知識,對於人們認識、預防、阻擊手足口病具有積極意義。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問答》語言通俗易懂,並配以40多幅精美的手繪插圖,可讀性較強。作者是廣東省疾控中心的專家團隊,其中,何劍峰、孫立梅作為省疾控中心的首席防控專家,他們以幽默好玩的語言風格告訴廣大讀者:手足口病可防、可治!

⑵ 幼兒園如何預防手足口病在園內蔓延

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包括嚴格的晨午檢,嚴格的消毒,未入園幼兒的跟蹤以及家園的同防同控,特別是細節要抓好,只要有發熱的,手腳起泡的不管是不是先隔離。 我們幼兒園採取了以下措施 面對農村幼兒家長防範意識較淺,家庭衛生及消毒情況良莠不齊的現狀,在做好幼兒園衛生消毒工作的基礎上,焦橋鎮中心園進一步加強家長工作,提高全民的防範意識。 除發放手足口病預防宣傳單,家長人手一份,宣傳欄放置有關手足口預防常識,門口「溫馨提示」提示家長預防手足口的知識外,在幼兒園設立多條條幅,宣傳預防的重要性。在門口設立了隔離帶,放置了用消毒液浸泡過的消毒墊,放置了稀釋了的高錳酸鉀消毒液,讓每個進入幼兒園接送孩子的家長消毒手腳後方可進入幼兒園。設立專職教師在門口進行講解,使家長明白衛生消毒工作對預防手足口的重要性。 為加大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宣傳及防控工作力度,特邀請疾控中心領導給幼兒園的家長們開了一次特殊的「家長會」 家長會上,疾控中心王主任對全體家長進行手足口病防控知識的宣傳,讓家長提高認識,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針對農村家長現狀,對關繫到幼兒健康的問題一一作了解答,並向家長通報了當前的形式,教給家長必要的預防知識。要求家長對幼兒加強健康教育。 家長會上還通過給家長分發手足口病防控手冊,致家長的一封信的方式等多種方式讓家長「預防有依,預防有據」 同時,也對全體教師進行了一次手足口病防治知識全員培訓,使全體教職工掌握手足口的防治知識,要求教職工嚴格落實晨檢、午檢制度,衛生消毒制度,缺勤跟蹤制度等,一旦發現疑似病例,及時組織排查,切實做到了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希望我們的做法對您有幫助。

⑶ 班上有學生有手足口病老師應該怎麼辦 有哪幾步驟

1、第一時間通知家長來校帶孩子去醫院治療。 2、通知學校醫務室的工作人員或清潔工,對桌椅進行消毒。 3、對學生宣傳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4、在患病學生治療期間,認真觀察學生的衛生和健康,發現疑是此病症的應及時通知家長與前往醫院治療或檢查。

⑷ 幼兒園手足口病教案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少數患者可並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個別重症患兒病情進展快,易發生死亡。少年兒童和成人感染後多不發病,但能夠傳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包括腸道病毒71型(EV71)和A組柯薩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較大。腸道病毒傳染性強,易引起暴發或流行。為指導各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預防控制,制定本指南。 一、目的 (一)指導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腸道病毒病的疫情報告和監測; (二)指導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 (三)指導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開展公眾預防和疫情應急處置。 二、病原學 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為小RNA病毒科、腸道病毒屬的柯薩奇病毒(Coxasckie virus) A組16、4、5、7、9、10 型, B組2、5、13 型;埃可病毒(ECHO viruses)和腸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EV71及Cox Al6型最為常見。 腸道病毒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對乙醚、去氯膽酸鹽等不敏感,75%酒精和5%來蘇亦不能將其滅活,但對紫外線及乾燥敏感。各種氧化劑(高錳酸鉀、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滅活病毒。病毒在50℃可被迅速滅活,但1mol濃度二價陽離子環境可提高病毒對熱滅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長期保存,在外環境中病毒可長期存活。 三、流行病學 (一) 流行概況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傳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區均有此病流行的報道。1957年紐西蘭首次報道該病。1958年分離出柯薩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發現的手足口病的病原體主要為Cox A16型,1969年EV71在美國被首次確認。此後EV71感染與Cox A16感染交替出現,成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體。 20世紀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亞、匈牙利相繼暴發以中樞神經系統為主要臨床特徵的EV71流行,1975年保加利亞報告病例750例,其中149人致癱,44人死亡。1994年英國發生一起由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發,患者大多為1-4歲嬰幼兒,大部分病人症狀較輕。英國1963年以來的流行病學數據顯示,手足口病流行的間隔期為2-3年。20世紀90年代後期,EV71開始東亞地區流行。1997年馬來西亞發生了主要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人發病,4-6月有29例病人死亡。 我國於1981年上海 首次報道本病,此後,北京 、河北、天津 、福建、吉林、山東、湖北、青海和廣東等10幾個省份均有本病報道。1983年天津發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發,5-10月間發生了7 000餘病例。經過2年低水平散發後,1986年再次暴發。1995年武漢 病毒研究所從手足口病人中分離出EV71,1998年深圳 市衛生防疫站也從手足口病患者標本中分離出EV71。 1998年,我國台灣地區發生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流行,監測哨點共報告129106例病例。當年共發生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大多為5歲以下的幼兒。重症病例的並發症包括腦炎、無菌性腦膜炎、肺水腫或肺出血、急性軟癱和心肌炎。 手足口病流行無明顯的地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多見,冬季的發病較為少見。該病流行期間,可發生幼兒園和托兒所集體感染和家庭聚集發病現象。腸道病毒傳染性強、隱性感染比例大、傳播途徑復雜、傳播速度快,在短時間內可造成較大范圍的流行,疫情控制難度大。 (二) 傳染源和傳播途徑 人是腸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為本病的傳染源。腸道病毒主要經糞-口和/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病人皮膚、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經水或食物傳播尚不明確。發病前數天,感染者咽部與糞便就可檢出病毒,通常以發病後一周內傳染性最強。 病人糞便、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內衣以及醫療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傳播。 易感性 人對腸道病毒普遍易感,顯性感染和隱性感染後均可獲得特異性免疫力,持續時間尚不明確。病毒的各型間無交叉免疫。各年齡組均可感染發病,但以≤3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 四、病例定義 (一) 臨床診斷病例 急性起病,發熱,手掌或腳掌部出現斑丘疹和皰疹,臀部或膝蓋也可出現皮疹。皮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的皰疹,疼痛明顯。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等症狀。 重症病例: 1.有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的患者,同時伴有肌陣攣,或腦炎、急性遲緩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腫等。 2. 手足口病流行地區的嬰幼兒雖無手足口病典型表現,但有發熱伴肌陣攣,或腦炎、急性遲緩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腫等 (二)實驗室診斷病例 臨床診斷病例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即為實驗室診斷病例 1.病毒分離 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糞便或肛拭子、腦脊液或皰疹液、以及腦、肺、脾、淋巴結等組織標本中分離到腸道病毒。 2.血清學檢驗 病人血清中特異性IgM抗體陽性,或急性期與恢復期血清IgG抗體有4倍以上的升高。 3.核酸檢驗 自病人血清、腦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糞便或肛拭子、腦脊液或皰疹液以及腦、肺、脾、淋巴結等組織標本等標本中檢測到病原核酸 五、疫情報告 (一)自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納入丙類傳染病管理。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傳染病防治法》和《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的有關規定,對符合上述病例定義的手足口病病例進行報告。 (二)報告內容與方法 發現手足口病患者時,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傳染病報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及重點監測傳染病」一欄中填報該病。實行網路直報的醫療機構應於24小時內進行網路直報。未實行網路直報的醫療機構應於24小時之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報告病例分「臨床診斷病例」和「實驗室診斷病例」兩類。如為實驗室診斷病例,則應在報告卡片「備注」欄內註明腸道病毒的具體型別,如為重症病例亦應在「備注」中註明「重症」。 (三)局部地區或集體單位發生流行或暴發時,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及有關規定,及時進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 (四)報告信息分析和反饋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對疫情報告信息進行逐級審核。縣區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每日瀏覽並分析監測數據,發現異常升高或病例呈聚集性分布或出現死亡病例,應及時核實並向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及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及時向下級疾控機構及醫療機構反饋疫情分析信息。 六、流行病學調查 發現手足口病報告病例數明顯增多、病例呈聚集性分布、重症病例比例較大或出現死亡病例時,應組織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調查的主要目的:一是採集相關標本,開展實驗室檢測,明確病原並進行分型鑒定;二是收集臨床資料,以了解不同型別腸道病毒的致病性、毒力、所致疾病臨床類型及救治等;三是闡明本次流行/暴發的傳播方式及感染的危險因素等,以便制定針對性的預防控制措施;四是評價不同防控策略和措施的有效性。流行病學調查方案和調查表應根據調查目的不同而進行專門設計。 七、實驗室檢測 (一)在手足口病高發季節,各省疾控中心要組織開展對手足口病病例的實驗室監測。發生本病流行的省份每周至少採集5-10例患者的標本進行檢測。標本採集和保存技術要求和標本送檢單見附件1和附件2。標本檢測方法見附件3。如有重症病例,應盡量對所有重症病例進行標本採集及實驗室檢測。如有暴發疫情應採集部

⑸ 手足口病的預防知識

手足口病(EV71)臨床表現
多為5歲以下嬰幼兒,手、足、口及皮膚、黏膜出現典型斑丘疹及皰疹樣損害,並伴有卡他性症狀。
1)典型病例:潛伏期一般2~7天,沒有明顯的前驅症狀,多數病人突然起病。約半數病人於發病前1~2天或發病的同時有發熱,多數在38•C左右,持續2~3天,少數病人3~4天以上。有中樞神經系統合並症幾乎都有發熱,且持續時間長。部分患者初期有輕度上感症狀,如咳嗽、流涕、惡心、嘔吐等。由於口腔黏膜潰瘍疼痛,患兒有流涎拒食。口腔黏膜疹出現比較早,主要位於舌及兩頰部,唇齒側也常發生。手足等遠端部位出現斑丘疹或皰疹。斑丘疹在5
天左右由紅變暗,然後消退;皰疹呈圓形或橢圓形扁平凸起,內有混濁液體,長徑與皮紋走向一致,如黃豆大小不等。手足遠端部位的斑丘疹和皰疹一般無疼痛和癢感,愈後不留痕跡。在同一患者手、足、口病損不一定全部出現。
2)不典型、散發型病例:出疹只表現在患者身體某一個部位上,斑丘疹或皰疹稀疏且不典型,往往很難與出疹發熱性疾病鑒別,須進行病原學和血清檢查。
3)合並症:有的可合並心肌炎、腦膜炎、馳張性麻痹、肺水腫等,但以無菌性腦炎、心肌炎等最為
常見。
發病季節:全年都可發生,以4~9月多見。
那些人容易感染:5歲以下兒童多見,尤其是嬰幼兒。它是一種兒童傳染病,傳染性強。一般通過患兒接觸的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傳播;患兒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被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等亦可造成傳播。
怎樣預防:1)飯前便後要用潔凈水洗手,預防病從口入;
2)室內應經常通風,做好家庭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小孩的衣物等要經常日光晾曬:
3)盡量少讓孩子到擁擠公共場所,還應注意嬰幼兒的營養、休息,防止過度疲勞;
4)托幼機構、小學等兒童聚集單位應每日晨檢,發現疑似病人時應敦促家長帶小孩就診。

⑹ 認識手足口病和怎樣預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流行有明顯的季節性:因為EV71屬於腸道病毒,所以以夏季多見,但是近年各地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手足口病發病形式與以往只有一個高峰不同,呈現兩個發病高峰——6月和12月,我們這邊也是如此,最近一段每個急診班都能碰到手足口病的患兒,其中不乏有合並腦炎的重症病例,所以在此和大家談談手足口病的診斷與預防。周口市中心醫院兒科楚天臣
首先手足口病並不可怕。了解手足口病的傳播方式,才能更有效預防控制疾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種(型)腸道病毒引起的,當然,並非所有的腸道病毒都會引起手足口病,目前,全球所呈報的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其中柯薩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71)最為常見,我國主要以CoxA16為主,EV71少見。柯薩奇病毒和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在外觀上無法區別,只是EV71引起手足口病發生並發症或重症的機會較前者大。
手足口病的患兒和無症狀帶病毒者為主要傳染源。患者皮膚皮疹或水皰破損處,口腔分泌物、糞便等常帶有大量病毒。發病第一周的傳染性最強。無症狀帶病毒者在手足口病的暴發流行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這些人(隱性或顯性感染後)並無表現出相應的症狀,不會引起公眾和醫生的注意,但他們體內含有大量可導致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極易傳播給健康易感人群。例如無症狀帶病毒的成人可將病毒傳染給居家的嬰幼兒。
手足口病的傳染途徑:直接接觸傳播:糞便、皮膚皮疹或水皰破損處以及口腔中的病毒可直接污染所接觸到的人。經消化道傳播:糞便、皮膚皮疹或水皰破損處以及口腔中的病毒可污染環境中的物品,被腸道病毒污染過的毛巾、水杯、奶具、餐具、玩具、衣物、床品、食物、水源等,都可經手—口傳播病毒。經呼吸道傳播:患者通過大聲說話、咳嗽、噴嚏等方式將病毒通過飛沫傳播在空氣中,當空氣中病毒達到較高濃度時,就會傳播給同一環境中的健康易感者。醫院交叉感染:收治過手足口病患者的診室或候診區,若通風條件差,公共設施無法及時消毒,易造成患者之間交叉感染。因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引起感染手足口病的也有報道。
最易感染發病的是學齡前兒童:學齡前兒童(3~6歲)的免疫系統並未發育完善,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較成人差;托兒所、幼兒園、學校等是這些兒童聚集密度最大的地方;且衛生習慣仍較差, 玩具用品等經常共享;加之手足口病的潛伏期和前驅期症狀不明顯,易被誤診;因此手足口病容易在托兒所、幼兒園、學校中迅速蔓延。
手足口病的預防措施:保護易感人群:手足口病流行季節或地區,盡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目前尚無特異性疫苗預防(國內手足口疫苗已做完三期臨床)。全球已知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各型之間不存在交叉免疫(若是曾得過手足口病,只對曾感染過那種(型)病毒有免疫力)。隔離傳染源:患者隔離時間應為發病後不少於兩周,或症狀消失後一周。切斷傳播途徑:疾病流行季節和地區「勤通風、勤洗手、常消毒、吃熟食、控傳染」是關鍵。
最後,即使傳染上了手足口病家長們也不要驚慌,因為大多都是輕型的,只要孩子的一般情況好就沒事的,一般一周左右就好了,但是如果孩子出現精神差,嗜睡,嘔吐,易驚,頭痛,高燒不退等等症狀需要就是就診。

⑺ 手足口病的預防措施

手足口病尚無特殊的預防方法,但可以通過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發生。

(一)個人預防措施

1.飯前便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勤洗澡,要喝白開水,不要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2.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並妥善處理污物;

3.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消毒;

4.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5.兒童出現相關症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居家治療的兒童,不要接觸其他兒童,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症患兒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機構及小學等集體單位的預防控制措施

1.教室和宿舍等場所要保持良好通風;

2.每日對玩具、個人衛生用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

3.進行清掃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掃廁所)時,工作人員應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結束後應立即洗手;

4.每日對門把手、樓梯扶手、桌面、公用教具、電腦鍵盤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導兒童養成正確洗手的習慣;

6.每日進行晨檢,發現可疑患兒時,要對患兒採取及時送診、居家休息的措施;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立即進行消毒處理,患兒糞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服置陽光下暴曬;

7.患兒增多時,要及時向衛生和教育部門報告。

8.發生疫情的托幼機構及小學等集體單位應盡量減少集體活動。

⑻ 手足口病的預防方法

衛生部辦公廳關於印發《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年版)》的通知
衛發明電〔2010〕3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為指導醫療機構做好手足口病診療工作,我部手足口病臨床專家組結合我國手足口病診療實際經驗,借鑒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國家、地區相關資料,研究制定了《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年版)》,現印發給你們,以指導醫療機構科學、有效地開展手足口病醫療救治工作。
《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08年版)》(衛辦醫政發〔2008〕197號)同時廢止。
衛生部辦公廳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日

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年版)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以柯薩奇A組16型(CoxA16)、腸道病毒71型(EV71)多見)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生於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病率最高。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均為傳染源,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播。主要症狀表現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皰疹。少數病例可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為腦干腦炎及神經源性肺水腫。
一、臨床表現
潛伏期:多為2-10天,平均3-5天。
(一)普通病例表現。
急性起病,發熱,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皰疹,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等症狀。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多在一周內痊癒,預後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現不典型,如:單一部位或僅表現為斑丘疹。
(二)重症病例表現。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於3歲者)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以腦干腦炎最為凶險)、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後遺症。
1.神經系統表現:精神差、嗜睡、易驚、頭痛、嘔吐、譫妄甚至昏迷;肢體抖動,肌陣攣、眼球震顫、共濟失調、眼球運動障礙;無力或急性弛緩性麻痹;驚厥。查體可見腦膜刺激征,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陽性。
2.呼吸系統表現:呼吸淺促、呼吸困難或節律改變,口唇紫紺,咳嗽,咳白色、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樣痰液;肺部可聞及濕啰音或痰鳴音。
3.循環系統表現:面色蒼灰、皮膚花紋、四肢發涼,指(趾)發紺;出冷汗;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延長。心率增快或減慢,脈搏淺速或減弱甚至消失;血壓升高或下降。
二、實驗室檢查
(一)血常規。
白細胞計數正常或降低,病情危重者白細胞計數可明顯升高。
(二)血生化檢查。
部分病例可有輕度谷丙轉氨酶(ALT)、穀草轉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病情危重者可有肌鈣蛋白(cTnI)、血糖升高。C反應蛋白(CRP)一般不升高。乳酸水平升高。
(三)血氣分析。
呼吸系統受累時可有動脈血氧分壓降低、血氧飽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壓升高,酸中毒。
(四)腦脊液檢查。
神經系統受累時可表現為:外觀清亮,壓力增高,白細胞計數增多,多以單核細胞為主,蛋白正常或輕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五)病原學檢查。
CoxA16 、EV71等腸道病毒特異性核酸陽性或分離到腸道病毒。咽、氣道分泌物、皰疹液、糞便陽性率較高。
(六)血清學檢查。
急性期與恢復期血清CoxA16、EV71等腸道病毒中和抗體有4倍以上的升高。
三、物理學檢查
(一)胸X線檢查。
可表現為雙肺紋理增多,網格狀、斑片狀陰影,部分病例以單側為著。
(二)磁共振。
神經系統受累者可有異常改變,以腦干、脊髓灰質損害為主。
(三)腦電圖。
可表現為彌漫性慢波,少數可出現棘(尖)慢波。
(四)心電圖。
無特異性改變。少數病例可見竇性心動過速或過緩,Q-T間期延長,ST-T改變。
四、診斷標准
(一)臨床診斷病例。
1.在流行季節發病,常見於學齡前兒童,嬰幼兒多見。
2.發熱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無發熱。
極少數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臨床診斷困難,需結合病原學或血清學檢查做出診斷。
無皮疹病例,臨床不宜診斷為手足口病。
(二)確診病例。
臨床診斷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確診。
1.腸道病毒(CoxA16 、EV71等)特異性核酸檢測陽性。
2.分離出腸道病毒,並鑒定為CoxA16、EV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
3.急性期與恢復期血清CoxA16、EV716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中和抗體有4倍以上的升高。
(三) 臨床分類。
1.普通病例:手、足、口、臀部皮疹,伴或不伴發熱。
2.重症病例:
(1)重型:出現神經系統受累表現。如:精神差、嗜睡、易驚、譫妄;頭痛、嘔吐;肢體抖動,肌陣攣、眼球震顫、共濟失調、眼球運動障礙;無力或急性弛緩性麻痹;驚厥。體征可見腦膜刺激征,腱反射減弱或消失。
(2)危重型: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
①頻繁抽搐、昏迷、腦疝。
②呼吸困難、紫紺、血性泡沫痰、肺部羅音等。
③休克等循環功能不全表現。
五、鑒別診斷
(一)其他兒童發疹性疾病。
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需要與丘疹性蕁麻疹、水痘、不典型麻疹、幼兒急疹、帶狀皰疹以及風疹等鑒別。可根據流行病學特點、皮疹形態、部位、出疹時間、有無淋巴結腫大以及伴隨症狀等進行鑒別,以皮疹形態及部位最為重要。最終可依據病原學和血清學檢測進行鑒別。
(二)其他病毒所致腦炎或腦膜炎。
由其他病毒引起的腦炎或腦膜炎如單純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CMV)、EB病毒、呼吸道病毒等,臨床表現與手足口病合並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的重症病例表現相似,對皮疹不典型者,應根據流行病學史盡快留取標本進行腸道病毒,尤其是EV71的病毒學檢查,結合病原學或血清學檢查做出診斷。
(三)脊髓灰質炎。
重症手足口病合並急性弛緩性癱瘓(AFP)時需與脊髓灰質炎鑒別。後者主要表現為雙峰熱,病程第2周退熱前或退熱過程中出現弛緩性癱瘓,病情多在熱退後到達頂點,無皮疹。
(四)肺炎。
重症手足口病可發生神經源性肺水腫,應與肺炎鑒別。肺炎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呼吸急促等呼吸道症狀,一般無皮疹,無粉紅色或血性泡沫痰;胸片加重或減輕均呈逐漸演變,可見肺實變病灶、肺不張及胸腔積液等。
(五)暴發性心肌炎。
以循環障礙為主要表現的重症手足口病病例需與暴發性心肌炎鑒別。暴發性心肌炎無皮疹,有嚴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阿斯綜合征發作表現;心肌酶譜多有明顯升高;胸片或心臟彩超提示心臟擴大,心功能異常恢復較慢。最終可依據病原學和血清學檢測進行鑒別。
六、重症病例早期識別
具有以下特徵,尤其3歲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內發展為危重病例,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進行必要的輔助檢查,有針對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一)持續高熱不退。
(二)精神差、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無力。
(三)呼吸、心率增快。
(四)出冷汗、末梢循環不良。
(五)高血壓。
(六)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
(七)高血糖。
七、處置流程
門診醫師在接診中要仔細詢問病史,著重詢問周邊有無類似病例以及接觸史、治療經過;體檢時注意皮疹、生命體征、神經系統及肺部體征。
(一)臨床診斷病例和確診病例按照《傳染病防治法》中丙類傳染病要求進行報告。
(二)普通病例可門診治療,並告知患者及家屬在病情變化時隨診。
3歲以下患兒,持續發熱、精神差、嘔吐,病程在5天以內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尤其是心、肺、腦等重要臟器功能,根據病情給予針對性的治療。
(三)重症病例應住院治療。危重病例及時收入重症醫學科(ICU)救治。
八、治療
(一)普通病例。
1.一般治療:注意隔離,避免交叉感染。適當休息,清淡飲食,做好口腔和皮膚護理。
2.對症治療:發熱等症狀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
(二)重症病例。
1.神經系統受累治療。
(1)控制顱內高壓:限制入量,積極給予甘露醇降顱壓治療,每次0.5-1.0g/kg,每4-8小時一次,20-30分鍾快速靜脈注射。根據病情調整給葯間隔時間及劑量。必要時加用呋噻米。
(2)酌情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參考劑量:甲基潑尼松龍1mg-2mg/kg·d;氫化可的松3mg-5mg/kg·d;地塞米松0.2mg-0.5mg/kg·d,病情穩定後,盡早減量或停用。個別病例進展快、病情凶險可考慮加大劑量,如在2-3天內給予甲基潑尼松龍10mg-20mg/kg·d(單次最大劑量不超過1g)或地塞米松0.5mg-1.0mg/kg·d。
(3)酌情應用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總量2g/kg,分2-5天給予。
(4)其他對症治療:降溫、鎮靜、止驚。
(5)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密切監護。
2.呼吸、循環衰竭治療。
(1)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
(2)確保兩條靜脈通道通暢,監測呼吸、心率、血壓和血氧飽和度。
(3)呼吸功能障礙時,及時氣管插管使用正壓機械通氣,建議呼吸機初調參數:吸入氧濃度80%-100%,PIP 20 -30cmH2O,PEEP 4-8cmH2O,f 20-40次/分,潮氣量6-8ml/kg左右。根據血氣、X線胸片結果隨時調整呼吸機參數。適當給予鎮靜、鎮痛。如有肺水腫、肺出血表現,應增加PEEP,不宜進行頻繁吸痰等降低呼吸道壓力的護理操作。
(4)在維持血壓穩定的情況下,限制液體入量(有條件者根據中心靜脈壓、心功能、有創動脈壓監測調整液量)。
(5)頭肩抬高15-30度,保持中立位;留置胃管、導尿管。
(6)葯物應用:根據血壓、循環的變化可選用米力農、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葯物;酌情應用利尿葯物治療。
(7)保護重要臟器功能,維持內環境的穩定。
(8)監測血糖變化,嚴重高血糖時可應用胰島素。
(9)抑制胃酸分泌:可應用胃粘膜保護劑及抑酸劑等。
(10)繼發感染時給予抗生素治療。
3.恢復期治療。
(1)促進各臟器功能恢復。
(2)功能康復治療
(3)中西醫結合治療。
(三)中醫治療。
1.普通病例:肺脾濕熱證
主症:發熱,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皰疹,咽紅、流涎,神情倦怠,舌淡紅或紅,苔膩,脈數,指紋紅紫。
治法:清熱解毒,化濕透邪
基本方葯:甘露消毒丹加減
連翹、金銀花、黃芩、青蒿、牛蒡子、藿香、佩蘭、通草、生薏米、滑石(包煎)、生甘草、白茅根
用法用量:根據患兒的年齡、體重等酌定葯物用量。水煎100-150毫升,分3-4次口服。
加減:
(1)便秘加大黃;
(2)咽喉腫痛加元參、板藍根;
中成葯:藍芩口服液、小兒豉翹清熱顆粒、金蓮清熱泡騰片、抗病毒口服液等。
2.普通病例:濕熱鬱蒸證
主症:高熱,疹色不澤,口腔潰瘍,精神萎頓,舌紅或絳、少津,苔黃膩,脈細數,指紋紫暗。
治法:清氣涼營、解毒化濕
基本方葯: 清瘟敗毒飲加減
連翹、梔子、黃芩、黃連、生石膏、知母、丹皮、赤芍、生薏米、川萆薢、水牛角
用法用量:根據患兒的年齡、體重等酌定葯物用量。日一劑,水煎100-150毫升,分3-4次口服,或結腸滴注。
中成葯:紫雪丹或新雪丹等;熱毒寧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丹參注射液等。
3.重型病例:毒熱動風證
主症:高熱不退,易驚,嘔吐,肌肉瞤動,或見肢體痿軟,甚則昏蒙,舌暗紅或紅絳,苔黃膩或黃燥,脈弦細數,指紋紫滯。
治法:解毒清熱、熄風定驚
基本方葯:羚羊鉤藤湯加減
羚羊角粉(沖服)、鉤藤、天麻、生石膏、黃連、生梔子、大黃、菊花、生薏米、全蠍、白僵蠶、生牡蠣
用法用量:根據患兒的年齡、體重等酌定葯物用量。日一劑,水煎100-150毫升,分3-4次口服,或結腸滴注。
中成葯:安宮牛黃丸、紫雪丹或新雪丹等;熱毒寧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等。
4.危重型病例:心陽式微 肺氣欲脫證
主症:壯熱不退,神昏喘促,手足厥冷,面色蒼白晦暗,口唇紫紺,可見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舌質紫暗,脈細數或沉遲,或脈微欲絕,指紋紫暗。
治法:回陽救逆
基本方葯:參附湯加味
人參、炮附子、山萸肉
用法用量:根據患兒的年齡、體重等酌定葯物用量。日一劑,濃煎鼻飼或結腸滴注。
中成葯:參麥注射液、參附註射液等
5.恢復期:氣陰不足 余邪未盡
主症:低熱,乏力,或伴肢體痿軟,納差,舌淡紅,苔薄膩,脈細。
治法:益氣養陰,化濕通絡
基本方葯:生脈散加味
人參、五味子、麥冬、玉竹、青蒿、木瓜、威靈仙、當歸、絲瓜絡、炙甘草
用法用量:根據患兒的年齡、體重等酌定葯物用量。日一劑,水煎分3-4次口服。
針灸按摩:手足口病合並弛緩型癱瘓者,進入恢復期應盡早開展針灸、按摩等康復治療。
6.外治法
口咽部皰疹:可選用青黛散、雙料喉風散、冰硼散等,1日2-3次。

-----------------------------
曾在2008、2009年兩度兇猛來襲的手足口病,正再度攻擊中國。

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4月13日稱,截至到4月11日,2010年全國累計報告手足口病例192344例,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8.26%,其中重症2119例,死亡94例。他援引專家評估說:「目前我國手足口病已經進入了流行期,今後一段時間疫情將進一步上升,防控形勢十分嚴峻。」

河南省手足口病的發病人數現居全國第二。據河南省衛生廳統計,截至4月15日,該省累計報告病例24001例,重症1478例,死亡12人。

而2009年,該省亦為疫情高發區,全省報告病例31774人,死亡32人,其下轄的民權縣,更因疫情致縣衛生局長、縣人民醫院院長免職。

河南省衛生廳一位負責人告訴《瞭望》新聞周刊:「其實,河南是全國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開展最好的省份。針對去年河南手足口病疫情高發,我們在2010年衛生工作中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實,將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分片包干,加強督導,進行疫點和疫區的消殺處理,並確定了5個省級監測點。」

手足口病,本是一種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常見傳染病。基於近年來手足口病在中國的發生明顯增加,2008年,衛生部決定將該病「升格」,納入法定傳染病丙類管理。

在更為嚴格的管理下,河南的手足口病疫情為何繼2009年暴發後,再次大面積蔓延?

「連鄭州來的專家也說不清楚」

平頂山市是今年河南省手足口病集中暴發的地區。截至4月15日,該市共報告病例4171例,佔全省報告病例總數的17.4%。

2009年,平頂山市共有手足口病重症患者283人。今年,截至4月22日,僅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就已經接收重症患者569人。該市下轄的汝州市,已報告病例1247例,占平頂山市的29.9%,是河南手足口病疫情最嚴重的縣區。

平頂山市疾控中心主任侯激流,分包負責汝州市的疫情防控。他對本刊記者說,今年,按照平頂山市衛生局的安排,市疾控中心已多次開會部署疫情防控,要求各縣、市、區衛生系統和黨政機關逐級傳達,高度重視。「疫情有自身的傳播規律,汝州疫情高發,連鄭州來的專家也說不清楚。」

河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許汴利告訴本刊記者,2008、2009兩年,手足口病在安徽、河南等地暴發,中央抓得緊,各地對手足口病的防控也非常重視。今年,他到河南各地巡查,發現一些地方對手足口病的防治不像前兩年那麼重視,一些地方領導覺得這病不像想像中那麼可怕。今年,特別是3月份以來,河南省手足口病疫情上升較快,豫中、豫東地區更為突出,整體表現為高度散發,個別縣區呈現聚集性發病。

平頂山市某一線醫務工作者表示,疫情應以預防為主,而不是救治。平頂山市疾控中心的消極怠慢,導致手足口病疫情高發,把醫院這道最後關卡推向最前沿。

被推向最前沿的醫院

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是指定收治手足口病重症患兒的醫院。

本刊記者獲悉,3月17日,寶豐縣李店鄉龍池村1歲零2個月幼兒朱康嘉到該院就診,雖然患兒有發燒、皮疹等手足口病典型症狀,但副主任醫師楊星雲的診斷結論是「上呼吸道感染」,次日,患兒病情轉重,再送往這家醫院,當天搶救無效死亡。

該院副院長高克毅告訴本刊,該院由於接收能力有限,一些輕症患兒在門診就醫後,雖然家長要求住院,仍被醫生安排回家進一步觀察。但部分患兒回家後病情迅速加重,再重返醫院時延誤了最佳治療時間,或留下終生殘疾,或死亡,導致家屬極為不滿,還有一些患者被誤診。

衛生部官網提供了一份名為「手足口病醫療救治工作視頻會議課件」。其中,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治中心李興旺在《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年版)修訂說明》里寫道:「手足口病——仍有臨床醫師對其缺乏必要的認識!」

據了解,該病急性起病,發熱,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皰疹,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等症狀。部分患者無發熱,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症狀。少數患者可出現無菌性腦膜炎、腦炎等,個別重症患兒病情進展快,可導致死亡。倘若接診醫生查體不細致,或缺乏相關知識經驗,比較容易誤診導致死亡等後果,同時也可能造成疫情擴散。

2009年,河南民權縣在疫情初期,也曾暴露過基層醫護人員誤診的問題。而早在2008年,鑒於安徽省暴發的手足口病疫情,衛生部等機構就下發過《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等文件。

該院副院長李智偉向本刊表示,他們早已根據省衛生廳的安排,進行了手足口病全員培訓,楊星雲則是該院經驗豐富的兒科專家。此次醫療事故,醫院向朱康嘉患者家屬賠付6萬元人民幣。

3月22日,記者看到,原來用於收治腫瘤患者的三層小樓,現已經全部開辟成手足口病病區,擠滿了患兒和陪護的家長。由於是傳染病區,走廊大門和病房窗戶紛紛緊閉,空氣中充斥異味。

高克毅說,該病區自去年開辟以來,陸續接收患兒。約從今年2月起,患兒開始增多,3月7日以後激增,11日達到高峰,當日發病超過120例。目前,發病人數雖有所下降,但仍高位運行,並不斷有新的重症病例從基層醫院轉來。

高克毅說,該病區共有96張床位,當日通過加床等方式已接收118名患兒。病區現有9台呼吸機,但最多時有13名患兒需要使用。醫護力量也顯不足,他們不得不從兄弟醫院抽調專業人員增援。

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告訴本刊,由於無力承擔醫葯費,一些患兒提前出院。他們出院後,無人跟蹤隨訪,存在繼續傳播的可能。

「一場最嚴格的督導責任制」

汝州市陵頭鄉西街村耿松芬有2個雙胞胎兒子。說起手足口病,她表示「聽說過」,但被問到該病有何症狀,是大人易得,還是小孩易得等問題時,她則回答「不知道」。

4月19日,記者在鄭州市金水區某小學采訪時亦發現,這所鄭州市重點小學仍沒有落實消殺制度,而該校的平均班額超過70人。

自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暴發後,社會對疫情防控的一個重要經驗是,提高疫情知曉率、落實疾病防護措施。

據了解,手足口病患者一旦住院治療,費用在萬元以上,而醫保對該病的報銷比例較低,不超過10%。同時,該病的主要用葯「丙種球蛋白」價格昂貴,每支627元(規格25克),且不在醫保范圍內,更加重了患者的負擔。

汝州市陵口鄉葉寨村村民邢團結告訴記者,他4歲的女兒邢妙珂2010年3月3日因手足口病入院,現在已經花去3.76萬元醫療費,女兒的病也沒有治好,左半身沒有知覺,不會說話。醫生建議他帶女兒到鄭州進行康復治療,還要花多少錢,他不得而知。

針對近幾年我國手足口病疫情快速發展,且致病源中EV17病菌表現明顯偏重的特殊疫情,河南省的一些醫療專家和患者家屬呼籲,國家能像重視甲流疫情那樣,重視手足口病疫情,快速研發能應用於臨床的手足口病疫苗,減少群眾患病尤其是致死、致殘幾率。同時,他們希望各級政府加大對重症患兒的救治力度,提高對傳染性疾病的報銷比例。

李學旺在前述診療指南中表示,手足口病仍為近年需要重點對待的傳染病。

許汴利說,3月底,他參加了衛生部召開的手足口病會議,此次會議將疫苗研發提上日程。蘭州、上海等地的一些科研機構和企業也正在嘗試研製疫苗。但疫苗從研製到應用於臨床,至少需要6至7年。

3月25日,在河南省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上,副省長宋璇濤提出,要不斷探索創新切實有效的防控救治辦法,在提高重症發現率、治癒率和降低死亡率上下功夫。「凡因領導不重視、經費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等主觀因素,造成疫情暴發流行的,要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本刊記者獲悉,「一場最嚴格的督導責任制」將在此次河南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中實行。該制度能否從病魔張開的大口中,挽救更多年幼的生命?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編輯:段若蘭
-----------------------------------------
手足口病的控制應該從控制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消除易感人群3個方面入手。
1 照顧好患兒,其產生的生活和醫療垃圾妥善處理;
2 加強衛生工作,勤洗手,是典型的經消化道傳播的疾病,水煮熟,水果洗凈,凡經口的東西,小心;
3 加強疫苗研製,已經提到日程了。疫苗是防控傳染病的最優途徑。
關於疫苗研製,重點解決:
1.敏感動物模型,人源化小鼠,轉基因小鼠,猴子;只有模型,才能解決致病和免疫的基礎問題,為疫苗評價提供基礎;
2、滅活疫苗、VLP疫苗為解決問題的初始步驟,加大投入;重組活載體疫苗(痢疾載體)等是解決貧困地區疫情防控難題的金鑰匙,易於國家投資,收效大。滅活的成本高,活載體便宜,國家不投資,群眾也容易接受。
3、必須馬上行動,拿出防控h1n1的魄力來。

---------------------------------------

⑼ 北京地區手足口病情

總結性地看,如果僅僅是病情的話,看上面一部分即可。

北京報告手足口病1482例 校園多發病情停課

截至5月4日,北京地區今年累計報告手足口病例1482例,近9成是5歲以下兒童,無死亡病例報告。面對即將到來的手足口病高發期,北京市疾控中心昨日建議,罹患手足口病患兒應回家隔離休養;托幼機構或小學一個班級內若集中一天內發現3例以上手足口病例,建議相應班級、年級停課,或幼兒園閉園。

過半患兒為托幼兒童

北京市疾控中心昨日通報近期手足口病疫情,今年累計報告的1482例手足口病例中,1316例為5歲以下兒童,其中3歲以下幼童為502例;患兒中托幼兒童過半數,不足4成為散居兒童,與安徽阜陽主要以散居兒童為主的情況有所不同。

上一周,北京市疾控中心對49例手足口病人的57份標本進行病原學檢測證實,26份確定為腸道病毒感染,其中15份分型鑒定為病毒EV71所致,10份為柯薩奇病毒A16型(CA16)所致。專家分析:目前北京地區手足口病的感染源,以EV71和CA16為主。

流動兒童聚集區成防控重點

監測網路顯示,目前北京市18區縣均有散發的手足口病例,其中豐台區累計報告283例,是病例最多的,其次為朝陽區、昌平區。疾控中心表示,這3個區都是城鄉結合部和流動人口較集中的區域,下一步手足口病疫情的防控重點將放在流動兒童聚集區和農村地區。

幼兒園校醫將進行培訓

昨日,發生在一所託幼機構內小規模疑似暴發疫情,已經臨床診斷報告,目前正在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和患兒的隔離應對。在疾控人員的建議下,目前這家幼兒園已經停課,尚未再報告新病例。

北京市疾控中心傳染病所副所長王全意介紹,在一個班級、年級,一所幼兒園等兒童相對集中的范圍內,一周相繼出現10個以上同種傳染病症的孩子,視為暴發疫情;一天內出現3例以上,兩天內出現5例以上相同病例,視為多發疫情。

北京市疾控中心建議,出現手足口病多發暴發疫情的相應班級、年級、幼兒園、托兒所應停課或閉園,待患兒痊癒後再復課。

目前,在教育部門的配合下,各區縣疾控中心計劃對轄區內所有托幼機構、中小學的校醫(園長)開展鑒別手足口病可疑症狀的技能培訓,盡力做到疫情在最短時間內發現、報告、確診、控制。

衛生局計劃每周公告疫情

進入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表示,未來兩三個月,北京手足口病的發生將呈上升趨勢,預計托幼機構會出現局部小規模暴發疫情。

為防控可能的暴發疫情,北京市目前已建立覆蓋全市兒科診療機構的手足口病直報網路。未來一段時間,北京市衛生局計劃每周公告手足口病疫情,根據疫情變化,會及時增加報告次數。

- 防治

發現疑似症狀可撥12320

疾控中心人員將赴現場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本報訊 為對手足口病進行有效的預防和治療,目前,北京市兒童醫院等醫院已設立了專門診治手足口病的診室或病區。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孩子家長,孩子若出現疑似手足口病症狀可撥12320。

數醫院設手足口專病診區

腸道病毒的傳播渠道極廣,疾控專家警示說,在患者聚集的醫院,可能出現的病毒交叉感染,將是未來一段時間「狙擊」手足口病面臨的主要挑戰。

目前,患兒較集中的北京市兒童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佑安醫院已設立了專門診治手足口病的診室或病區,避免罹患手足口病的兒童在復雜的醫院環境中反復遭到病毒襲擊,或將自己感染的病毒傳遞感染其他孩子。

84消毒液可滅腸道病毒

今年累計報告的1482例手足口病例中,39.3%為散居兒童。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孩子家長,若在家中發現孩子出現「打蔫」,手足出皮疹、紅點狀皰疹,口腔潰瘍等疑似手足口病的症狀,可以撥打北京市公共衛生電話12320咨詢和報告。12320會及時通知患兒所居區縣疾控中心派人赴現場開展流行病學調查,並對臨床確診病例家庭進行相應的消毒和傳染源控制。

疾控中心同時提醒有兒童的家庭,酒精、來蘇水等一般消毒劑不能殺滅腸道病毒,但各種氧化劑,如高錳酸鉀、漂白粉、84消毒液都對腸道病毒有效。大人和兒童應養成正確洗手的習慣,洗手時盡量讓肥皂液或洗手液在手上保持6秒鍾以上。

- 背景

手足口病25年前首現京城

1983年至今,未有該病致死病例報告

1983年,北京一所幼兒園首次發現並報告手足口病例。之後每年,手足口病在北京地區有散發或小規模暴發,其中,不乏感染EV71的病例。

北京市疾控中心傳染病所副所長王全意介紹,由於手足口病是臨床診斷即可確診報告的傳染病,如非大規模暴發疫情,地方醫療、疾控部門無須開展病原檢測,因此,EV71病毒感染多年來並未進入公眾視野。

2005年起,按照衛生部的要求,北京市將手足口病納入臨床監測體系;2007年,北京手足口病累計報告達到11111例,市疾控中心對10餘起暴發疫情進行了病原學檢測,其中有兩起被確認為EV71病毒感染,但研究者多數病例標本中,發現的是另一種腸道病毒,柯薩奇A16。

1983年至今,北京尚未收到過手足口病致死病例報告。

- 個案

幼兒園10天現15手足口病患兒

園內百餘兒童已基本停課;疾控中心到該園宣傳手足口病知識

昨日上午,朝陽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來到勁松三區幼兒園(以下簡稱勁松三園),宣傳手足口病知識並指導消毒工作。

4月26日至今,該幼兒園相繼出現並報告15例手足口病臨床確診病例。目前,患兒均已回家隔離休養。

4兒童晨檢手背現「紅點」

昨日中午,朝陽區華威北里21號樓地下室,四川來京打工的晉女士哄著大哭不止的4歲女兒祥祥(化名)。孩子的手背、腳面和舌部散布著近10個小紅點。

前日上午,祥祥在幼兒園晨檢時被發現可能患有手足口病。同時被查出疑似手足口病症狀的,還有6歲的女孩靳夢圓和兩名男孩。

靳夢圓說,他們4人被發現手背、嘴裡有「小紅點」後,都被帶到了老師辦公室隔離。

昨日,幼兒園老師們證實,前日有4名孩子被發現患手足口病,被帶回了家。

樓長上門提醒加強預防

前日上午11時許,晉女士和靳夢圓的父親來到垂楊柳醫院,得到兒科醫生的建議是,買些抗病毒的葯治療手足口病,他們沒有得到診斷書。

「醫生說他們治不了。」靳先生打電話咨詢了不少機構,反復權衡後,他購買了板藍根沖劑和「抗病毒口服液」。

在同一樓地下室居住的晉女士,因家境困難什麼葯都沒買,當女兒哭鬧時她只能拍打著孩子哄著。

該樓樓長崔女士在聽說本樓有兩個手足口病例後,挨家挨戶敲門提醒17戶有孩子的家庭加強預防。昨日,她還購買了84消毒液准備對全樓消毒。

百餘孩子每天操場曬太陽

昨日下午2時許,記者來到勁松三園,緊閉的大門打開後,七八名女老師在操場上,維護著百餘孩子的秩序。

「我們大中小班一共120多人,每天在操場曬太陽。現在基本不上課,在操場上以自由活動為主。」一名老師指著牆上的預防手足口病宣傳畫說,這是朝陽疾控中心當日早上來貼的。

該園一位主管保健的陳姓老師介紹:4月26日發現第一例手足口病後,又陸續發現10例,在友誼醫院、兒研所、垂楊柳醫院分別得到臨床確診後,都在家中隔離治療。從那時起,幼兒園開始加強了晨檢午檢。

朝陽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付先生稱,該幼兒園累計報告並經臨床確診的手足口病例不多於15例。

園方和疾控中心表示,患兒如需要復課,家長要去醫院開健康證明,園方也要帶孩子再復查一次方可復課。

⑽ 手足口病疫情的預防措施

一是要做好疫情報告,及時發現病人,積極採取預防措施, 防止疾病蔓延擴散。

二是托幼等單位做好晨間體檢,發現疑似病人,及時隔離治療。

三是對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等應消毒處理,患兒糞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陽光下暴曬,室內保持通風換氣。

四是在手足口病流行時,應做好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預防病從口入。

五是家長盡量少讓孩子到擁擠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機會。還要注意嬰幼兒的營養、休息,避免日光曝曬,防止過度疲勞,降低機體抵抗力。

六是醫院應加強預診,設立專門診室,嚴防交叉感染。

不過本人認為手足口病並沒有特別的預防措施,從托幼、學校領導等管理層來說,早發現、早治療是應付手足口病的最好方式。

由於春夏是腸道病毒感染容易發生的季節,家長更需在春夏之際多留意孩子,如發現自己孩子有發燒、皮疹等症狀時要盡快進行治療,注意環境及個人衛生。

沒確診之前可以喝白蘭根預防。
回答者: 默世紀 - 助理 三級 5-19 20:49
手足口病症狀與預防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見到,以夏秋季較多。發病初期先有發熱、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樣,有的孩子可能有惡心、嘔吐等症狀。以後手、足的指及趾背部出現橢圓形或梭形的水泡,皰的周圍有紅暈,水皰的液體清亮,水皰的長軸與皮紋是一致的。然後水皰的中心凹陷、變黃、乾燥、脫掉(脫屑)。另外指、趾端有散在的比較堅硬的淡紅色丘疹或者皰疹。同時,在口腔里,如嘴唇、舌、口腔粘膜、齒齦上也有散在的水皰,但口腔里的水皰很快破潰而形成灰白色的小點或灰白色的一層膜,其周圍有紅暈,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見到點狀或片狀的糜爛面。手足口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源為皰疹液、咽喉分泌物、糞便污染的手、玩具、食具等。它的潛伏期是3—8日。目前此病沒有較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可以採取以下措施緩解:

1、服用抗病毒的葯物,如病毒唑、病毒靈等。

2、保持局部清潔,避免細菌的繼發感染。

3、口腔因有糜爛,小兒吃東西困難時,可以給予易消化的流食,飯後漱口。

4、局部可以塗金黴素魚肝油,以頭減輕疼痛和促使糜爛面早日癒合。

5、可以口服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2等。

6、若伴有發熱時,可以用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葯。

該病一般1~2周可以自愈,不會留下後遺症,但它也不是終身免疫,即以後還可以感染發病。在預防方面,應注意在夏季此病流行時,盡可能少帶孩子到公共場所,平日教育小兒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後洗手;對玩具、餐具要定期消毒。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隔離。若此病在托兒所或幼兒園內流行時,首先應將患兒與健康兒童隔離,將玩具用消毒液消毒;健康兒童可以口服板藍根沖劑以預防。

閱讀全文

與疾控中心手足口病培訓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零售連鎖葯店新員工培訓方案 瀏覽:193
廈門市知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40
電子商務技能大賽培訓計劃 瀏覽:95
沙龍培訓方案 瀏覽:773
工會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787
茅台酒營銷方案 瀏覽:184
傢具銷售促銷策劃方案 瀏覽:429
有促銷活動場景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42
房地產公司2014年度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1
醫葯市場營銷實務課件 瀏覽:130
大學校園電子商務 瀏覽:966
淺談電子商務會計發展 瀏覽:162
社區黨員參觀博物館策劃方案 瀏覽:511
培訓學校教務主管考核方案 瀏覽:854
財經委外出培訓方案 瀏覽:852
汽車品牌娛樂營銷 瀏覽:43
新幹部崗前培訓方案 瀏覽:978
銀行年度員工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533
與市場營銷有關的大學浙江 瀏覽:612
積分兌換營銷方案 瀏覽: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