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培訓大全 > 醫院輻射工作人員培訓計劃

醫院輻射工作人員培訓計劃

發布時間:2022-07-12 17:37:33

Ⅰ 從事輻射工作的人員取得輻射安全和防護專業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培訓的合格證 哪裡辦

  1. 《輻射安全許可證申請表》(要求:按規范填寫列印,無填寫內容的頁面註明「此頁空白」,逐頁加蓋申請單位公章,經縣級環保部門簽署意見)。2.已有放射源或射線裝置的單位需提供《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申報登記表》,並經當地環保部門出具檢查或核實意見。3.有效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正、副本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正、副本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證,要求:提交原件及其復印件,審驗後留存復印件。4.經審批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要求:由地市環保局審批的,提交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文件及按規劃設計規模申請說明材料原件各一份;由省局審批的,提交環境影響文件批復原件或復印件、按規劃設計規模申請說明材料原件。5.省廳評估中心技術審查意見。6.滿足許可條件的證明材料:⑴輻射工作單位應當有1名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技術人員專職或者兼職負責輻射安全與環境保護管理工作,要求以正式文件形式,明確機構成員職責。⑵從事輻射工作的人員取得輻射安全和防護專業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培訓的合格證復印件。⑶已配備的與輻射類型和輻射水平相適應的防護用品和監測儀器的名稱、型號、數量及狀況等,包括個人劑量測量報警、輻射監測、表面污染監測儀等儀器。⑷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單位設置的放射源暫存庫或設備的位置、輻射防護和實體保衛等情況說明。⑸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使用或調試場所防止誤操作、防止工作人員和公眾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情況說明。⑹規章制度及輻射事故應急措施(輻射安全防護和管理制度、崗位職責、操作規程、輻射防護和安全保衛制度、設備檢修維護制度、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登記制度、人員培訓計劃、監測方案、應急措施等),要求各項制度健全具體,實際可操作性強,註明制訂日期。⑺產生放射性廢氣、廢液、固體廢物的,應具備有確保放射性有廢氣、廢液、固體廢物達標排放的處理能力或者可行的處理方案;使用Ⅳ、Ⅴ類放射源的,需出具與放射源生產單位或原出口國簽訂的廢放射源回收合同或協議,或出具送貯承諾。⑻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開展診斷和治療的單位,還應當配備質量控制檢測設備,制定相應的質量保證大綱和質量控制檢測計劃,至少有一名醫用物理人員負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檢測工作。7.有廢放射源的單位須完成廢源送貯,並提交送貯證明材料。8.輻射工作安全責任書,一些特殊情況的說明文件等。*註:申請材料按以上順序裝訂成冊,加蓋申請單位騎縫章,一式4份(上報我局2份、縣級環保局1份,申請單位自留1份)。上報省局審批的材料以省局要求為准,上報國家局審批的材料以國家局要求為准。

    受理地點便民服務中心環保窗口

Ⅱ 辦理輻射安全許可證怎麼辦理

辦理輻射安全許可證流程:

1、申報Ⅲ類射線裝置及Ⅳ、Ⅴ類放射源輻射安全許可證的企業需辦理環境影響評價登記表,登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系統注冊填報後列印五份蓋章送市政務服務大廳登記備案,並送一份到所在環保局備案。

2、辦理環評文件的同時網上填報輻射安全許可證申請表。系統審批通過並完成境影響評價文件辦理後,通過系統列印輻射安全許可證申請表並蓋章一份。

3、對照下列材料清單准備材料,報送到市政務服務大廳環保局窗口即可進行申報。

申請人應當提交的材料:

一、輻射安全許可證申請表(還要在全國核技術利用輻射安全申報系統中進行網上申報)

二、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正、副本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正、副本復印件;蓋章,寫上與原件相符

三、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

四、經審批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五、成立專門的輻射安全與環境保護管理機構文件,或者明確1名大專以上學歷的技術人員專職或兼職負責輻射安全與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的文件、學歷復印件。

六、輻射工作人員通過輻射安全和防護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考核材料復印件,或持有的上崗證復印件。

七、配有個人劑量測量報警、輻射監測等儀器。

八、健全的射線裝置操作規程、管理制度(包括崗位職責、輻射防護和安全保護制度、設備檢修維護制度等)。

九、人員培訓計劃。

十、輻射事故應急預案。

十一、有資質的部門出具的放射監測評價報告。

十二、放射診療許可證復印件。

(2)醫院輻射工作人員培訓計劃擴展閱讀:

不辦理《輻射安全許可證》就使用射線裝置,根據《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第五十二條規定,要進行處罰。

1、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

2、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或者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3、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10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4、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10萬元的,並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輻射安全許可證的有效期為5年。有效期屆滿,需要延續的,持證單位應當於許可證有效期屆滿30日前,向原發證機關提出延續申請。原發證機關應當自受理延續申請之日起,在許可證有效期屆滿前完成審查,符合條件的,予以延續;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單位並說明理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

Ⅲ 放射工作人員的職業健康管理

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編輯

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保障放射工作人員的職業健康與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以下簡稱《職業病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放射工作單位及其放射工作人員,應當遵守本辦法。本辦法所稱放射工作單位,是指開展下列活動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一)放射性同位素(非密封放射性物質和放射源)的生產、使用、運輸、貯存和廢棄處理;(二)射線裝置的生產、使用和維修;(三)核燃料循環中的鈾礦開采、鈾礦水冶、鈾的濃縮和轉化、燃料製造、反應堆運行、燃料後處理和核燃料循環中的研究活動;(四)放射性同位素、射線裝置和放射工作場所的輻射監測;(五)衛生部規定的與電離輻射有關的其他活動。本辦法所稱放射工作人員,是指在放射工作單位從事放射職業活動中受到電離輻射照射的人員。第三條 衛生部主管全國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的監督管理。第四條 放射工作單位應當採取有效措施,使本單位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的管理符合本辦法和有關標准及規范的要求。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第二章 從業條件與培訓第五條 放射工作人員應當具備下列基本條件:(一)年滿18周歲;(二)經職業健康檢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員的職業健康要求;(三)放射防護和有關法律知識培訓考核合格;(四)遵守放射防護法規和規章制度,接受職業健康監護和個人劑量監測管理;(五)持有《放射工作人員證》。第六條 放射工作人員上崗前,放射工作單位負責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為其申請辦理《放射工作人員證》。開展放射診療工作的醫療機構,向為其發放《放射診療許可證》的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辦理《放射工作人員證》。開展本辦法第二條第二款第(三)項所列活動以及非醫用加速器運行、輻照加工、射線探傷和油田測井等活動的放射工作單位,向所在地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辦理《放射工作人員證》。其他放射工作單位辦理《放射工作人員證》的規定,由所在地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確定。《放射工作人員證》的格式由衛生部統一制定。第七條 放射工作人員上崗前應當接受放射防護和有關法律知識培訓,考核合格方可參加相應的工作。培訓時間不少於4天。第八條 放射工作單位應當定期組織本單位的放射工作人員接受放射防護和有關法律知識培訓。放射工作人員兩次培訓的時間間隔不超過2年,每次培訓時間不少於2天。第九條 放射工作單位應當建立並按照規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培訓檔案。培訓檔案應當包括每次培訓的課程名稱、培訓時間、考試或考核成績等資料。第十條 放射防護及有關法律知識培訓應當由符合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條件的單位承擔,培訓單位可會同放射工作單位共同制定培訓計劃,並按照培訓計劃和有關規范或標准實施和考核。放射工作單位應當將每次培訓的情況及時記錄在《放射工作人員證》中。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第三章 個人劑量監測管理第十一條 放射工作單位應當按照本辦法和國家有關標准、規范的要求,安排本單位的放射工作人員接受個人劑量監測,並遵守下列規定:(一)外照射個人劑量監測周期一般為30天,最長不應超過90天;內照射個人劑量監測周期按照有關標准執行;(二)建立並終生保存個人劑量監測檔案;(三)允許放射工作人員查閱、復印本人的個人劑量監測檔案。第十二條 個人劑量監測檔案應當包括:(一)常規監測的方法和結果等相關資料;(二)應急或者事故中受到照射的劑量和調查報告等相關資料。放射工作單位應當將個人劑量監測結果及時記錄在《放射工作人員證》中。第十三條 放射工作人員進入放射工作場所,應當遵守下列規定:(一)正確佩戴個人劑量計;(二)操作結束離開非密封放射性物質工作場所時,按要求進行個人體表、衣物及防護用品的放射性表面污染監測,發現污染要及時處理,做好記錄並存檔;(三)進入輻照裝置、工業探傷、放射治療等強輻射工作場所時,除佩戴常規個人劑量計外,還應當攜帶報警式劑量計。第十四條 個人劑量監測工作應當由具備資質的個人劑量監測技術服務機構承擔。個人劑量監測技術服務機構的資質審定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協助衛生部組織實施。個人劑量監測技術服務機構的資質審定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管理辦法》和衛生部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五條 個人劑量監測技術服務機構應當嚴格按照國家職業衛生標准、技術規范開展監測工作,參加質量控制和技術培訓。個人劑量監測報告應當在每個監測周期結束後1個月內送達放射工作單位,同時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第十六條 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行政部門按規定時間和格式,將本行政區域內的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數據逐級上報到衛生部。第十七條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協助衛生部擬定個人劑量監測技術服務機構的資質審定程序和標准,組織實施全國個人劑量監測的質量控制和技術培訓,匯總分析全國個人劑量監測數據。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第四章 職業健康管理第十八條 放射工作人員上崗前,應當進行上崗前的職業健康檢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員健康標準的,方可參加相應的放射工作。放射工作單位不得安排未經職業健康檢查或者不符合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標準的人員從事放射工作。第十九條 放射工作單位應當組織上崗後的放射工作人員定期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兩次檢查的時間間隔不應超過2年,必要時可增加臨時性檢查。第二十條 放射工作人員脫離放射工作崗位時,放射工作單位應當對其進行離崗前的職業健康檢查.第二十一條 對參加應急處理或者受到事故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員,放射工作單位應當及時組織健康檢查或者醫療救治,按照國家有關標准進行醫學隨訪觀察。第二十二條 從事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檢查的醫療機構(以下簡稱職業健康檢查機構)應當經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批准。第二十三條 職業健康檢查機構應當自體檢工作結束之日起1個月內,將職業健康檢查報告送達放射工作單位。職業健康檢查機構出具的職業健康檢查報告應當客觀、真實,並對職業健康檢查報告負責。第二十四條 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發現有可能因放射性因素導致健康損害的,應當通知放射工作單位,並及時告知放射工作人員本人。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發現疑似職業性放射性疾病病人應當通知放射工作人員及其所在放射工作單位,並按規定向放射工作單位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第二十五條 放射工作單位應當在收到職業健康檢查報告的7日內,如實告知放射工作人員,並將檢查結論記錄在《放射工作人員證》中。放射工作單位對職業健康檢查中發現不宜繼續從事放射工作的人員,應當及時調離放射工作崗位,並妥善安置;對需要復查和醫學隨訪觀察的放射工作人員,應當及時予以安排。第二十六條 放射工作單位不得安排懷孕的婦女參與應急處理和有可能造成職業性內照射的工作。哺乳期婦女在其哺乳期間應避免接受職業性內照射。第二十七條 放射工作單位應當為放射工作人員建立並終生保存職業健康監護檔案。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應包括以下內容:(一)職業史、既往病史和職業照射接觸史;(二)歷次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評價處理意見;(三)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診療、醫學隨訪觀察等健康資料。第二十八條 放射工作人員有權查閱、復印本人的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放射工作單位應當如實、無償提供。第二十九條 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檢查、職業性放射性疾病的診斷、鑒定、醫療救治和醫學隨訪觀察的費用,由其所在單位承擔。第三十條 職業性放射性疾病的診斷鑒定工作按照《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和國家有關標准執行。第三十一條 放射工作人員的保健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第三十二條 在國家統一規定的休假外,放射工作人員每年可以享受保健休假2~4周。享受寒、暑假的放射工作人員不再享受保健休假。從事放射工作滿20年的在崗放射工作人員,可以由所在單位利用休假時間安排健康療養。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第五章 監督檢查第三十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定期對本行政區域內放射工作單位的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進行監督檢查。檢查內容包括:(一)有關法規和標准執行情況;(二)放射防護措施落實情況;(三)人員培訓、職業健康檢查、個人劑量監測及其檔案管理情況;(四)《放射工作人員證》持證及相關信息記錄情況;(五)放射工作人員其他職業健康權益保障情況。第三十四條 衛生行政執法人員依法進行監督檢查時,應當出示證件。被檢查的單位應當予以配合,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的資料,不得拒絕、阻礙、隱瞞。第三十五條 衛生行政執法人員依法檢查時,應當保守被檢查單位的技術秘密和業務秘密。第三十六條 衛生行政部門接到對違反本辦法行為的舉報後應當及時核實、處理。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第六章 法律責任第三十七條 放射工作單位違反本辦法,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第六十三條處罰:(一)未按照規定組織放射工作人員培訓的;(二)未建立個人劑量監測檔案的;(三)拒絕放射工作人員查閱、復印其個人劑量監測檔案和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的。第三十八條 放射工作單位違反本辦法,未按照規定組織職業健康檢查、未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或者未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的,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第六十四條處罰。第三十九條 放射工作單位違反本辦法,未給從事放射工作的人員辦理《放射工作人員證》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並可處3萬元以下的罰款。第四十條 放射工作單位違反本辦法,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第六十五條處罰:(一)未按照規定進行個人劑量監測的;(二)個人劑量監測或者職業健康檢查發現異常,未採取相應措施的。第四十一條 放射工作單位違反本辦法,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第七十六條第(七)項處罰:(一)安排未經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放射工作的;(二)安排未滿18周歲的人員從事放射工作的;(三)安排懷孕的婦女參加應急處理或者有可能造成內照射的工作的,或者安排哺乳期的婦女接受職業性內照射的;(四)安排不符合職業健康標准要求的人員從事放射工作的;(五)對因職業健康原因調離放射工作崗位的放射工作人員、疑似職業性放射性疾病的病人未做安排的。第四十二條 技術服務機構未取得資質擅自從事個人劑量監測技術服務的,或者醫療機構未經批准擅自從事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檢查的,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條處罰。第四十三條 開展個人劑量監測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和承擔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檢查的醫療機構違反本辦法,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第七十三條處罰:(一)超出資質范圍從事個人劑量監測技術服務的,或者超出批准范圍從事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檢查的;(二)未按《職業病防治法》和本辦法規定履行法定職責的;(三)出具虛假證明文件的。第四十四條 衛生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不履行法定職責,造成嚴重後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第七章 附則第四十五條 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檢查項目及職業健康檢查表由衛生部制定。第四十六條 本辦法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1997年6月5日衛生部發布的《放射工作人員健康管理規定》同時廢止。

Ⅳ 輻射工作人員培訓管理制度

放射工作人員培訓、體檢及保健制度 一、 輻射安全管理小組在院長領導下,實行科主任負責制。實施放射科主任對輻射安全管理小組成員的統一領導和管理。科主任一般由學科帶頭人、高年資醫生擔任。
二、技術培訓計劃: 計劃對醫師實行不同影像學方法的輪轉學習,力求全面掌握影像學各種方法、以便發揮綜合診斷的優勢。鼓勵高年資主治醫師按人體解剖系統分專業深入鑽研培養成某一方面的專家。技術人員實施相對固定,定期輪轉,掌握放射科各種設備的操作、使用,實現一專多能;科主任全面管理好各崗位人員的工作,有計劃地安排好各級人員的專業培養和提高。
三、輻射培訓計劃:工作人員准備參加河北省輻射環境監測站組織的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知識的培訓;做到每個操作人員都進行培訓,加強操作人員的輻射安全教育,增強操作人員在輻射工作崗位的可調節性,做到輻射人員輪流上崗,盡可能達到「防護與安全的最優化」的原則。所有從事輻射的工作人員每年接受法律法規和輻射安全與防護知識的培訓教育。
四、員工體檢制度:輻射工作人員每年進行健康體檢,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包括以下內容:
(一)勞動者職業史、既往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
(二)相應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結果;
(三)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
(四)職業病診療等勞動者健康資料。
五、員工保健制度:輻射工作人員的保健休假,根據照射劑量的大小與工齡長短,每年除其他休假外,可享受保健休假2-4周。從事放射工作25年以上的在職者,每年利用休假時間享受2-4周的療養待遇。設備安全管理
影像設備均為價格昂貴、高精尖大型設備,是進行醫療檢查和穩定影像質量的基本條件,為此,設備的安全管理尤顯重要。
1.確保機房環境條件(溫度、濕度)達標,符合機器要求,清潔防塵措施落實。
2.實行專機專人負責制和機修崗位及機房崗位責任制,責任者負有維護保養機器之責任。
3.嚴格遵守機器操作規程,使用中遇有異常應立即切斷電源,切忌「帶病工作」,並立即向機修人員申報。
4.機修人員遇有機器故障申報應立即進行搶修,待確認故障排除後,方可交付使用,並對搶修情況作書面記錄。
5.機修人員全面負責本科機器設備的管理,定期檢查機器接地的可靠性,以防電擊。
6.凡新安裝或經大修後的機器設備應按確定的技術參數標准進行驗收,合格後方可使用。在使用中的機器應定時作性能的狀態檢測。

Ⅳ 2021院感培訓計劃表及內容有哪些

一、培訓目的

為了不斷強化全體工作人員對預防醫院感染的認識及知識水平,把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工作始終貫穿於醫療活動中,從而提高全體工作人員對醫院感染的防範意識,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提高醫療護理質量。

二、培訓的對象、內容及時間

1、培訓的對象包括專職院感管理人員、臨床醫生、護理人員、醫技葯劑人員及工勤保潔人員。

2、培訓內容及時間。

1、專職人員參加全國及區、市兩級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及時掌握醫院感染防控的最新信息動態,培訓時間不少於16學時。

2、醫師、護理人員及醫技葯劑人員本年度重點配合三級醫院評審,針對醫務人員手衛生意識薄弱、依存性較低的特點及多重耐葯菌感染現狀進行消毒隔離相關知識、手衛生、醫務人員職業防護、醫療廢物分類處置。

3、工勤保潔人員重點進行消毒液配製方法、保潔用具分區使用、分類放置;《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中醫療廢物分類處置方法;個人防護方法等的培訓。

三、培訓形式及考核方法

1、每月由科室院感監控組長組織科室人員進行院感相關知識學習,月底質控考核時根據科室學習記錄進行提問,將結果反饋於質控簡報並與科室效益掛鉤。

2、由醫院組織的培訓 邀請附院專家來院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三級醫院評審院感防控迎評內容講座一次;舉行手衛生與醫院感染專題培訓一次。每次以講座形式培訓結束時以筆試測試卷當場考核,結果反饋於質控簡報。

3、工勤保潔人員培訓2次。

4、選送人員參加區內的醫院感染培訓班。

Ⅵ 醫療機構應當如何對放射診療工作人員進行職業健康監護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進一步提高對醫療機構放射防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採取有效措施,強化醫用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線裝置的管理,消除安全隱患,特別是要加強重點醫療機構和重點環節的監督管理,切實保護患者和醫務人員的身體健康。

開展放射診療活動的醫療機構要切實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和完善放射防護管理制度,落實各項防護措施,完善放射事件應急處理預案。

(6)醫院輻射工作人員培訓計劃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放射診療管理規定》第二十三條規定醫療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和標准,對放射診療工作人員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健康檢查。

強制性國家職業衛生標准《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 235-2011)中規定,6.1.1 放射工作人員上崗前,應當進行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員健康標準的,方可參加相應的放射工作。

6.1.2 放射工作單位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不符合放射工作人員健康標準的人員從事放射工作。

Ⅶ 放射工作人員應當具備哪些基本條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55號),《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

第二章從業條件與培訓

第五條 放射工作人員應當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年滿18周歲;

(二)經職業健康檢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員的職業健康要求;

(三)放射防護和有關法律知識培訓考核合格;

(四)遵守放射防護法規和規章制度,接受職業健康監護和個人劑量監測管理;

(五)持有《放射工作人員證》。

第六條 放射工作人員上崗前,放射工作單位負責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為其申請辦理《放射工作人員證》。

開展放射診療工作的醫療機構,向為其發放《放射診療許可證》的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辦理《放射工作人員證》。

開展本辦法第二條第二款第(三)項所列活動以及非醫用加速器運行、輻照加工、射線探傷和油田測井等活動的放射工作單位,向所在地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辦理《放射工作人員證》。

其他放射工作單位辦理《放射工作人員證》的規定,由所在地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確定。

《放射工作人員證》的格式由衛生部統一制定。

第七條 放射工作人員上崗前應當接受放射防護和有關法律知識培訓,考核合格方可參加相應的工作。培訓時間不少於4天。

第八條 放射工作單位應當定期組織本單位的放射工作人員接受放射防護和有關法律知識培訓。放射工作人員兩次培訓的時間間隔不超過2年,每次培訓時間不少於2天。

第九條 放射工作單位應當建立並按照規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培訓檔案。培訓檔案應當包括每次培訓的課程名稱、培訓時間、考試或考核成績等資料。

第十條 放射防護及有關法律知識培訓應當由符合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條件的單位承擔,培訓單位可會同放射工作單位共同制定培訓計劃,並按照培訓計劃和有關規范、標准實施和考核。

放射工作單位應當將每次培訓的情況及時記錄在《放射工作人員證》中。

Ⅷ 放射工作人員應具備哪些基本條件

放射工作人員應當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1、年滿18周歲。

2、經職業健康檢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員的職業健康要求。

3、放射防護和有關法律知識培訓考核合格。

4、遵守放射防護法規和規章制度,接受職業健康監護和個人劑量監測管理,持有《放射工作人員證》。放射工作人員上崗前,放射工作單位負責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為其申請辦理《放射工作人員證》。

(8)醫院輻射工作人員培訓計劃擴展閱讀:

放射工作人員注意事項:

平時要多吃一些青菜,蘿卜,捲心菜等這些可以抗輻射功能的食物,這些食物中含有鹼性,可以將人體中的毒素溶解了,這樣這些毒素會隨著尿液排出體外。

多吃黑木耳,黑木耳對人也是很好的,但是要吃新鮮的黑木耳,因為黑木耳可以使人體大多數有害物質排出體外,是人體體內毒素減少。

海帶是放射性物質的剋星,所以說常吃海帶對防止輻射是很有用的,海帶中含有的海帶膠物質可以防止放射性物質進入人體內,所以說海帶可有效防止輻射。

還可常吃豬血,對長期在輻射環境下工作的人群。豬血中的血漿蛋白可以被消化酶分解,分解後可以與進入人體的有害金屬等發生反應,會變成不宜在人體中溶解的新物質,這樣就可以排出體外了。

閱讀全文

與醫院輻射工作人員培訓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與市場營銷有關的大學浙江 瀏覽:612
積分兌換營銷方案 瀏覽:848
白酒營銷方案2017 瀏覽:871
著裝禮儀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451
美發店策劃活動方案 瀏覽:78
怎樣進行網路營銷吸引顧客 瀏覽:109
簽訂合同策劃方案 瀏覽:704
江西樂采電子商務 瀏覽:503
信用卡銷售推廣方案 瀏覽:89
洛陽上海市場那個電子商務叫什麼 瀏覽:679
新產品上市推廣策劃方案 瀏覽:531
女神節銀行保險沙龍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04
電子商務網站評價ppt 瀏覽:959
淺析電子商務對市場營銷的影響論文開題報告 瀏覽:178
人社全年技能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312
醫療網路營銷總監簡歷 瀏覽:558
活動慶典策劃方案 瀏覽:631
合肥市跨境電子商務 瀏覽:266
如何做平台策劃方案 瀏覽:774
網路營銷試題答案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