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面向製造型企業的生產管理培訓課程都有哪些最好系統一些,有具體的題目
面向製造業的生產管理培訓課程很多,總結一下可以發現,可以成為一個體系,下面的圖片希望能夠給你一些啟發,但是還是想給你提供更多的一些資料:
————生產管理系列課程:————
1.5S名言、5S與目標管理、5S推行實務與落實
2.日常管理的導入與落實
3.如何通過消除浪費降低成本
4.現場改善技巧
5.現場安全管理
6.現場品質改善實務
7.如何落實檢驗管制工作
8.標准工時的設定與應用
9.現場工作排程與排序
10.現場問題分析與解決
11.產能管理與現場控制
12.現場管理幹部的角色與職責
13.現場管理幹部的領導激勵溝通技巧
14.現場管理幹部的部署培育與OJT技巧
15.現場幹部的團隊運作技巧
16.產銷計劃與管理
17.訂單生產管理事務
18.產銷問題對策
19.需求計劃與管理
20.如何擬定年度生產計劃
21.產能需求規劃實務
22.生產作業排程與控制技術
23.主生產排程(MPS)
24.如何縮短製造的周期時間
25.及時生產(JIT)
26.IE7大手法
27.客戶訂單交期與生產排程
28.新的生產計劃與管理方法
29.多種少量生產管理
30.全面生產保養(TPM)推行事務
31.設備保養與管理
32.設備維修零件(MRO)之存貨控制
33.維修管理
34.全面預防保養
35.製程改善與布置
36.工廠不至於物料搬運
37.製造業方針管理
38.製造業目標管理與績效評估
39.製造成本之降低
40.工廠管理與領導技能
41.限制管理應用在製造業
42.工廠運籌管理
43.如何落實提案改善
44.管理圖表製作與活用
45.精益生產
46.事務、間接部門如何推行自主管理的改善活動
————質量管理系列————
1.職業質量經理人
2.品質績效改變
3.全面品質管制(TQM)
4.新品質與新管理
5.品質三步曲
6.6δ管理
7.如何做好品管標准化
8.QCC(QualityControlCircle)
9.從產品質量到服務質量
10.品質成本管理
11.提升品質與生產力的最佳方法
12.質量管理的工具和方法
13.DOE實驗計劃
14.新QC七大手法
15.統計的品質管制
16.品質與作業管理
17.管制圖與製程能力分析
18.統計製程品管(SPC)
19.品質問題分析與解決程序
20.產品可靠性管理
21.再發防止型品質管理
————生產計劃與物料控制系列——
1.MRP物料需求計劃
2.MRP製造資源規劃
3.ERP企業資源規劃
4.ERP系統導入研討
5.SCM供應鏈管理
6.運籌管理與物料、采購、倉儲、配銷咨訊系統
7.MPS主生產排程
8.BOM製造資料與用料表
9.PAC生產作業排程
10.JIT及時生產
11.物料計劃與管理
12.物料管理系統與制度
13.物料管理與改善實務
14.倉儲及料帳管理實務
15.如何做好料帳編碼(項目主檔及料號編碼)
16.用料表(BOM)之設計應用與管理
17.產品資料管理與工程變更(BOM)
18.庫存管理
19.如何有效降低存貨
20.有效倉儲管理與降低成本
21.物料倉儲管理與盤點技巧
22.倉儲運輸管理
23.E時代的采購作業管理
24.采購管理實務
25.21世紀采購策略
26.采購成本分析予議價技巧
27.價值工程(VA/VE)管理
28.供應鏈的供應商管理
29.采購供應鏈管理
30.采購項目管理
31.采購價值鏈管理
32.采購目標管理與績效考評
33.采購稽核與內控管理
34.采購合約管理與法律常識
35.境外采購常識
36.電子化采購
37.電子通信業采購方略與管理實務
————————————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② 企業安全生產員工培訓計劃書
大量的安全隱患,為什麼大家都視而不見?屢屢的違章為什麼總是不能根治?專職能部門也在天天查屬隱患,但問題還是一大堆?成套的的管理制度為什麼一到末端就變樣?
一起事故可以把一個企業毀掉,一起事故能夠把我們所有的功勞一筆勾銷!
安全培訓課程很多,大都在講法規、消防、特種設備等,本課程從另類視角審視企業安全,立足實戰,從設備領域切入,聚焦執行與細節,在大家司空見慣的現象中引導學員深度思考!講師用親身體驗的一樁樁鮮活案例全程實例解讀!
授課講師二十多年從基層到高層的充分實踐,橫跨製造業幾十個行業領域,與您一起分享安全管理實踐中的熱點、冰點、疑點和難點。
財智菁英管理學院---夏冰
③ 如何建立生產製造型企業的培訓體系
首先:培訓策略需求分析
培訓規劃制訂前必須進行充分的培訓策略層需求分析。培訓規劃必須密切結合企業戰略,從企業的人力資源規劃和開發戰略出發,對企業一定期限內的培訓發展進行規劃。其本質也是計劃,如培訓發展兩年規劃、年度規劃等。培訓規劃往往可以按照兩年考慮,但每年度必須進行修正調整,調整後自然以年度培訓規劃來看待。
培訓規劃基本任務是一級策略(由人力資源策略)轉化設置年度培訓目標、二級策略(運作策略、績效管理策略等)。其中,培訓目標是通過年度需求調查、人力資源部門素質測評,結合人力資源發展策略來完成,包括內容目標(以課程體系表現)、績效目標(如覆蓋率)、組織目標(如隊伍建設)、成本目標(人均費用)等。這里,培訓規劃中回答的問題往往事關企業發展,例如是否建立培訓中心、培訓學院或培訓大學?是否引入外部有經驗有落地實踐的培訓企業?是否橫向擴大培訓中心的功能?課程體系如何規劃?各崗位類別需要什麼方向的課程?公司年度的課程開發總體任務應該是什麼(培訓規劃要對年度計劃提出要求或方向性指導)?要回答這些問題,就必須進行充分的調查與研究。需求調查與研究的主題包括:公司培訓組織變革、公司培訓模式演變、體系規劃藍圖、培訓覆蓋率等。這個層面的分析主要體現組織分析,與組織的戰略發展目標密切聯系,信息來源也以高層管理人員為主。
需求調查與研究方法有以下幾類:一類是數據研究,上年度培訓策略檢討與工作總結、本年度人力策略新要求調查、培訓組織效能評價等;二類是主觀評估,高層主管訪談、員工主觀意見收集等;三類是比較法,橫向對比如同行業、國際著名公司的培訓經驗或策略借鑒;四類是追隨法,緊密跟蹤培訓最新發展動向(例如連鎖行業來說2015年的一個企業內訓培訓就是一個門店盈利系統的培訓)。基於培訓規劃的需求調研一般由公司培訓委員會負責、培訓部主導、其他所有部門參與。其中,必須充分重視高層、同行業、培訓機構的講師的資質經驗與技術。
然後:年度培訓需求分析
年度培訓計劃是根據年度培訓規劃中的策略,進行作業計劃組合的制訂。這個作業計劃組合包括培訓組織建設、項目運作計劃、資源管理計劃、年度預算、機制建設等內容,它回答的是公司培訓做什麼、怎麼做、需要多少資源、會得到什麼收益等基本問題。要回答這些問題,就必須對以下主題進行科學的需求調查分析:組織建設計劃包括部門架構調整、人員配備、考核管理體系等;資源管理計劃包括講師管理、課程資源管理、費用管理等;項目運作計劃當然包括各類培訓項目的組合,也包括課程子方向分解或細化;年度預算要進行分解提報;機制建設實際上是屬於作業計劃里的政策規則,為保證年度計劃實施質量的。
另外,課程體系規劃出來後,課程資源怎麼組織?由誰來開發?走什麼樣的流程?需要何種機制來保證?相關的制度或規定如何?像類似資源管理方面的問題也必須進行訪談、總結等研究分析並提出改善方案。
年度培訓需求調查與研究分析手段主要有:一類是分析法,問題分析(最後求解到員工個人)、績效分析;二類是經驗法,歷年項目需求;三類主管意見歸納法,員工訪談、意向調查等。這里的問題分析,應該是通過發展目標要求下的相對問題與現有要求下的絕對問題點分析,包括組織問題、員工問題,我們希望通過分析來解析出員工自身問題,只有這個才可以通過培訓來解決。類似流程的問題,我們無法通過培訓來解決。
本層面的需求分析與公司及各職能部門的年度工作計劃相聯系,信息來源以中高級管理人員為主,且主要是中層管理人員。
其次:培訓項目需求調研
培訓項目需求調研是為了順利完成培訓項目計劃任務。後者是從組織的戰略出發,在全面、客觀的培訓需求分析基礎上做出的對培訓時間、培訓地點、培訓者、培訓對象、培訓方式和培訓內容等的預先系統設定,同時,也回答需要多少資金、具體操作流程、注意事項等基本問題。這里首要的是培訓內容調研。
項目一般是根據年度項目計劃,以學員群體為對象設立,並可以明確地提出項目目標以及相應的課程組合。這個課程組合確定之前往往需要項目 前的詳細調研,培訓目標一般很量化和明晰,每個課程也會有初步定位。對於任何一個項目,其課程組合需求一定是要有針對性的調查研究的,這個工作不能提前或期望在年度計劃中完成。培訓項目有三類:一類是基於任務的,如管理標准化體系建設動員培訓;二類是面向對象的,如產品經理培訓;三類是以內容為主要關注點的,如商務禮儀培訓。
培訓項目需求分析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一類是任務分析法,就培訓所服務的企業活動進行分析,看哪個環節、哪類員工需要培訓,培訓什麼;二類是員工崗位評估法,結合崗位說明書、個人績效、個人職業規劃、個人素質測評、個人主管意願等,來進行確定;三類是歸納法,根據全公司共性的問題進行歸納,然後設置專題課程或培訓項目。
④ 製造型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培訓計劃
是什麼方面?安全,質量,成本控制?
⑤ 如何在製造型企業里搭建培訓體系好建立培訓管理制度急需!!!
員工培訓管理制度
(試行草案)
第一章 總則
1.1 目的
為配合公司的發展目標,提升人力績效,提升員工素質,增強員工對本職工作的能力與對企業文化的了解,並有計劃地充實其知識技能,發揮其潛在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進而發揚本公司的企業精神,特製定《員工培訓管理制度》(以下簡稱本制度),作為各級人員培訓實施與管理的依據。
1.2 適用范圍
公司各層級員工以及各職能部門開展的各類培訓及相關活動均適用於本制度,員工參加或組織相關培訓的情況,將納入部門和個人的績效考核范疇,作為個人薪資及崗位(含職級)調整的依據之一。另人力資源部為本制度實施的協調、監督及管理部門。
第二章培訓需求與實施管理
2.1 培訓需求的確定
2.1.1 公司整體培訓需求的確定
人力資源部根據公司整體經營戰略,經較為充分的培訓需求調研後,擬定公司年度培訓需求分析報告,或將相關內容在年度工作計劃中予以體現,報公司審核確認。
2.1.2 部門培訓需求的確定
各職能部門在制定年度工作計劃中,應根據本部門現狀和未來1~2年內的工作及崗位需求,提出本部門的培訓需求。另對於階段性或臨時性培訓需求,應及時向人力資源部反饋或上報主管部門負責人。
2.2 擬定培訓方案或計劃
2.2.1 年度培訓計劃的擬定
每年1月30日前,人力資源部根據公司整體經營戰略,並結合各職能部門的年度工作計劃,擬定公司年度培訓計劃,計劃中應包括全年擬計劃實施的培訓項目、培訓形式、預計開展時間、培訓經費等相關細則。
2.2.2 季度培訓計劃實施方案的擬定
人力資源部根據年度培訓計劃,結合當期各部門工作實際情況,擬定季度培訓計劃實施方案,在方案中,應體現出本季度擬開展的培訓項目、參訓對象、項目責任人、開展時間、費用預算、培訓目的等相關內容。
2.2.3 月度培訓計劃的實施
人力資源部不單獨擬定公司月度培訓培訓計劃,但在人力資源部經理的月度工作計劃中,應對本月開展和實施的培訓項目進行闡述,並在工作中對相關細節予以落實。
2.3 培訓方案或計劃的審批
2.3.1 年度培訓計劃的審批
人力資源部擬定的年度培訓計劃,須報公司年度經營計劃會議審議通過,公司總經理簽字確認後執行。期間如實際情況發生變化,需要對計劃內容進行調整,則在季度培訓計劃實施方案中予以體現。
2.3.2 季度培訓計劃實施方案的審批
人力資源部擬定的季度培訓計劃實施方案,須報上級主管領導和總經理批准後予以實施,如實施過程中需要對有關內容或項目進行調整,須經上級主管領導同意;如涉及費用超過5000元的調整,須報公司總經理同意後方可執行。
2.4 培訓方案的實施
2.4.1 人力資源部負責的培訓的實施
對於按季度培訓計劃開展、以人力資源部為實施主體的各類培訓,由人力資源部培訓主管填寫《培訓項目審批表》(附件1),人力資源部經理和行政人事總監審核確認,其中培訓費用在5000元以上,或參訓人員為部門經理及以上層級人員,須報總經理審核確認後方可實施。
2.4.2 其他部門負責的培訓的實施
對於公司各部門自行組織業務學習或相關培訓活動,由各部門自行安排。如涉及其他部門人員(含兼職講師),則須報公司人力資源部審核備案;
對於各部門因工作需要,派本部門人員外出參加相關商業培訓,或邀請外部專家到公司開展相關商業培訓,須到人力資源部領取《培訓項目審批表》,按表格要求填寫後提交至人力資源部,按2.4.1規定的程序辦理。
2.5 培訓時間的安排及管理
由公司組織安排的各類專業技能培訓,在時間安排上,盡可能安排在正常工作時間內,並兼顧培訓對日常工作的影響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對於有公司駐外人員參加的集中式培訓,盡可能與公司有關會議相結合,以節省時間和費用。另如因綜合因素,需利用非工作時間開展的培訓,對於參訓人員,則不計為加班。
第三章培訓方式及內容管理
3.1 關於培訓方式
3.1.1 企業內訓
由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組織安排的公司內部培訓,由公司的內部兼職講師主持或授課,培訓對象也均為公司內部各層級員工。在有相關培訓需求時,此類培訓為第一選擇,如因各方面因素限制,公司不具備開展的條件,則可選擇其他方式的培訓。
3.1.2 外聘培訓師或培訓機構開展的企業內訓
對於需要外聘培訓師或管理咨詢機構到公司開展實施培訓項目或活動,一般情況由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聯系和組織。對於專業性較強的培訓,則相關業務部門可向公司人力資源部推薦培訓師或培訓機構。人力資源部根據公司培訓需求及與對方聯系情況,填寫《培訓項目審批表》,按2.4.1規定的程序辦理。
3.1.3 外派人員參加相關培訓
對於因公須外派人員參加相關專業培訓,則派出人員到人力資源部領取《培訓項目審批表》,按要求填寫,註明培訓時間、內容、費用等,由部門經理簽字確認後,報總經理審核後,至人力資源部備案,並按3.5.3相關要求,與公司簽訂培訓協議後參加相關培訓。
3.2 關於培訓的分類
3.2.1 新員工入職培訓
公司新入職的員工須接受入職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公司簡介、企業文化、規章制度、行為規范等相關內容,以幫助新入職員工增進對公司及工作環境的了解,迅速進入工作狀態。新員工培訓一般採用內訓方式,人力資源部根據當期新員工的數量,不定期開展。
3.2.2 員工在職培訓
公司員工在職期間,每年須接受一定時間的培訓和學習。其中原則上要求普通職員每年接受公司提供培訓的時間不小於40學時,部門主管接受公司提供培訓的時間不小於50學時,部門經理接受公司提供培訓的時間不小於60學時。
員工在職培訓的內容應包括專業技能(含市場營銷、生產技術等)、通用管理技能、職業發展與心態等方面的內容。採用外訓和內訓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進行。
3.2.3 關於員工外訓
對於因工作需要,公司派出員工參加相關培訓機構組織的商業培訓,屬於員工外訓(時間不超過30天)。外訓費用超過2000元/人,脫產時間超過5天以上的,須報公司總經理批准方可執行。其他情況須經總監層級以上管理人員確認後執行。
參加外訓的人員受訓完畢返回公司後,須向公司人力資源部提交受訓總結和培訓教材備案,方可到財務部門核銷相關費用(培訓費、差率費等)。
公司人力資源部根據培訓所涉及的費用及培訓內容,在員工派出參訓前確定是否與員工簽訂《培訓協議》(附件2),明確相關責任。
3.2.4 關於委託培養
因公司發展需要,對於部分關鍵崗位所需的經營管理或技術性人才,可以採用委託相關培訓機構或院校培樣的方式進行培訓(培訓時間超過30天)。委託培養的人選須公司董事會認可同意,並與公司簽訂培訓協議,明確委培人員須在公司服務的年限、委培費用的承擔等相關事宜,具體情況參見公司《培訓協議》(附件2)相關條款。
第四章內部培訓講師的管理
4.1 內訓講師的選聘與培養
4.1.1 內訓講師選聘流程 (部門推薦,人力資源部門審核,總經理確認)
內訓講師的工作性質為兼職,即在公司內部開展培訓活動,以不影響其自身的正常工作為原則,或盡量將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
人力資源部根據當年培訓工作開展計劃,確定當年內部講師的數量、專業方向,並在年度培訓計劃中予以體現,報請公司核准後,向公司相關部門發布內訓講師推薦信息。相關部門負責人推薦適合人選至人力資源部審核後,提交公司總經理確認,發放內訓講師聘書。
4.1.2 內訓講師的選聘標准
內訓講師須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同時在相關崗位上具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工作技能位於中等以上,無重大違規違紀歷史,具有較強的語言及文字表達能力,善於溝通。
4.2 內訓講師的級別評定
公司對內訓講師施行等級管理的辦法,每年將根據內訓講師的工作能力以及當年培訓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級別評定,分為初級、中級、高級。
內訓講師須具備一定的課程開發能力,並全年保持一定的課時總量。如全年經人力資源部認可的授課時間不得低於30課時,或全年開發的課程數量不得小於3門,否則不具備次年晉級資格。
4.3 內訓講師課酬管理
公司將根據內訓講師當月經人力資源部認可並備案的授課時間,計發課酬。其中初級講師60元/課時,中級講師80元/課時,高級講師100元/課時。
另對於內部講師在部門內部開展的屬於本職工作范疇的正常培訓活動(如自營督導到辦事處開展進行工作輔導或培訓)不計發課酬。
第五章培訓檔案及記錄管理
5.1 關於培訓檔案
5.1.1 培訓檔案的建立
公司開展的新員工入職培訓、各類員工在職培訓、員工外訓、委託培訓等活動結束後,人力資源部應建立相應培訓檔案備查。
5.1.2 培訓檔案的內容
培訓檔案的內容包括《培訓項目審批表》、《培訓項目實施情況記錄表》(附件3)、參訓人員名單及出勤記錄、培訓教案(或教材)等相關內容,另對於部分培訓項目,應附有《培訓效果評估調查表》。
5.1.3 培訓檔案的用途
建立培訓檔案,是規范公司培訓管理的重要措施,讓各類培訓均有相對完整詳細的記錄,避免重復培訓,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同時,培訓檔案也是公司對於人力資源部組織和開展的各類培訓活動進行評價和考核的重要依據,保證培訓效果及質量的重要手段。
5.2 關於個人培訓記錄
5.2.1 個人培訓記錄的建立
對於公司主管及以上層級的人員、部分專業技術人員,人力資源部將根據其參加培訓的情況,建立個人培訓記錄。
5.2.2 個人培訓記錄的內容
個人培訓記錄應包括《個人年度培訓情況登記表》(附件4)、《培訓協議》、結業考試試卷及成績單、結業證書(復印件)等相關個人培訓資料。個人培訓記錄與員工檔案一並保管備查。
5.2.3 個人培訓記錄的用途
個人培訓記錄為員工參加各類培訓活動的主要證明材料,是公司對員工實施調動、職級調整、績效考核等相關人事活動的依據之一。
附則:
本制度的解釋權歸武漢紅人服飾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如有未盡事宜,報請公司總經理後執行。
⑥ 生產型企業的員工培訓計劃怎麼做 電氣自動化行業的
生產性企業員工培訓計劃和其他培訓的唯一區別是專業技能。
培訓項目,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培訓場地,主講人員,測評方案。把這些做個表格,然後認真的填滿它就可以了。
⑦ 企業制定培訓計劃需要經過哪些步驟
已成為各大公司必備的項目了,無論是在自己公司內部組織人力資源培訓版還是去參加企業權外的人力資源培訓,其中有一項很重要的就是人力資源培訓內容計劃。下面我們來看看人力資源內容計劃應該怎麼做吧。
第一步:安排合共一天的經歷訓練,學員在活動過程中,本中心教練將環繞著人力資源培訓課程內容帶領學員做出討論,分析,透過每一個活動知悉本身和別人的能力,並且在討論中獲得團隊的價值觀。
第二步:當經歷訓練完畢後,於當日進行三小時的課堂,其內容包括有團隊概念、成功隊員要素、學員將會在堂上透過主導模式來確認以上理論的需要性。然後,將與學員舉行研討會,內容有關於成功團隊的要素與崗位分配,目的將學員的思想在第一時間下訂立改善工作行動計劃。
第三步:舉行兩小時的人力資源培訓座談會,分享學員所訂的行動計劃之結果和進度,讓每一位學員能身體力行下真正將課程的理念使用於工作中。
人力資源培訓內容計劃就如以上描述,當然,人力資源培訓計劃的形式不止於此,各位組織者想要有更多種的內容培訓計劃可以去到上海三才培訓機構,與培訓老師進行交流。亦或是將自己的人力資源培訓內容計劃交由老師,讓老師為你指正一二,必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⑧ 公司年度培訓計劃工作如何開展生產型企業,1000多人,年輕人居多。<br/>
不知道,公抄司在什麼地方呢?如果方便的話,可以去參加附近的拓展培訓。
我在廣州,公司組織我們去了廣州笑翻天拓展樂園。
對個人的好處:
改善身體機能,強健體魄認識自身潛能,
增強自信心,改進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
完善性格結構,磨練戰勝困難的意志調試身心,
不浮躁、不頹廢,更好大面對工作與生活的挑戰認識群體的作用,
增進對集體的參與意識和責任心啟發想像力與創造性,
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欣賞別人,
學會關心他人助人為樂,
關愛生命和自然情感溝通和表達能力增強,
人際關系趨向和諧
對組織的好處:
使員工進一步明確和認同組織目標,
增強組織的凝聚力樹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團隊精神和整體意識改善人際關系,
形成積極向上的組織氛圍改進組織內部的溝通與信息交流使組織面對各種變革與挑戰更為從容有序使員工表現出更佳的領導與管理才能挖掘員工的內在能量,使之聚合,並在工作中全部釋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