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為一名老師以後會有哪些職業病如何預防
我們介紹教師的幾種常見病及其預防、治療方案,供老師們參考。
下肢靜脈曲張
原因:教師在長年授課中因長時間站立等原因,引起下肢靜脈本身擴張、延長或靜脈瓣膜損壞以至發病。
症狀:腿部腫脹,下肢靜脈猶如蚯蚓狀彎曲或結節成團,皮膚發紫,特別是踝和小腿內側更為嚴重。此外,還可出現皮疹和瘙癢感,嚴重時可導致曲張靜脈破裂。
治療方案:可以穿彈性襪或利用彈性綳帶包紮壓迫以減少靜脈逆流和瘀血現象,但要注意局部包裹是不可以的,應該穿正規的彈力襪(壓力為二三十毫米汞柱)進行治療。
專家主張病人早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穿上彈力襪,晚上睡覺前最後一件事是脫掉彈力襪。目前臨床使用最多的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有症狀的單純性靜脈曲張,只要身體情況允許都可以手術治療,術後的復發率為 5%至10%。
預防措施:避免久站或久坐不動,至少每小時活動一下,以促進血液循環。卧床休息時有意識地抬高患肢,也可做專門的靜脈操。多喝水,多吃含纖維的食物,積極預防便秘。
適宜的運動項目:游泳。也可做扭膝運動,即兩足平行靠攏,屈膝,微向下蹲,雙手放在膝蓋上,順時針扭動數十次,然後再逆時針扭動,此法可疏通血脈。
醫生提示:不要參加強體力的運動,特別是在專門健身房裡鍛煉肌肉,因為這樣會增加靜脈受到的壓力。
頸椎疼痛
原因:在書寫黑板字時,經常使頭部後仰或偏向一側,導致局部肌束負擔過重及椎關節、脊神經受到刺激、壓迫所引起。
症狀:頸部酸痛,活動受限,有時會感到頭部眩暈。
治療方案:積極鍛煉肩胛、脊柱,糾正錯誤的姿勢,也可做冷敷和醫療體操、按摩。
預防措施:上課書寫黑板字時,盡量不要超過眼睛水平線,需長時間書寫時,中間應稍作休息或做轉頭、扭身活動。
醫生建議:建設教學樓時,黑板的設計應考慮教師的身高、健康及適應性。慢性咽喉炎
原因:經常受吸入粉筆浮塵的刺激,引起炎症,或嗓音使用過度、使用不當。可在喉黏膜或關節存在炎症的情況下繼續過度發音。
症狀:以聲音嘶啞為主。早期嘶啞時輕時重,用嗓稍多易啞,乾燥不適,也會出現疼痛,有異物感,分泌物黏附於喉腔,說話時需先將噪子 「清理」一下,不然聲音不清晰。重者嘶啞呈持續性,甚至失音。
治療方法:盡量讓喉部充分休息,可用潤喉片潤喉,對於急性發作者,可適當運用抗生素及激素治療。
預防措施:避免大聲說話,盡量減少聲帶運動,使用粉塵少的粉筆,盡量少吃刺激性(如酸、辣、腥、冷等)食物,注意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減少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機會。
醫生提示:盡量少抽煙、少喝酒。
過敏性鼻炎
原因:經常吸入粉筆塵,引起鼻部黏膜反應。
症狀:鼻內發癢、連續噴嚏、鼻塞及嗅覺障礙,並可出現頭痛等症狀。
治療方法:可用抗組胺葯(如苯海拉明)、激素(如強的松),也可用葡萄糖酸鈣片及維生素 C,以改善血管通透性,還可用封閉療法及局部滴葯(1%麻黃素
腦力疲勞
教師因長期用腦(備課,批作業)容易引起腦的血液和氧氣供應不足,使大腦出現疲勞感。主要表現為頭昏腦脹、食慾不振、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等。 緩解緊張,消除疲勞的自然方法:
(1)多梳頭,多喝水,放鬆神經,做幾次深呼吸,每次大約3—5分鍾,你的腦疲勞會立即緩解,工作效率會提高。
(2)運動醫學專家認為,要想保持持久的精力,需要經常運動,以增加體能儲存,每周散步3—4次,每次30—45分鍾,或一星期進行3—4次溫和的戶外活動,每次30分鍾,都是必要的,剛開始時,你也許會感到運動後會更為疲勞,這正說明你的機體需要調整,堅持一段時間後便會慢慢適應,抵抗疲勞的能力會得到強化。
(3)在課間工作之餘,可選擇一處空氣清新之地做深呼吸,吸氣時腹部緩緩鼓起,呼氣時腹部慢慢凹下,持續5—10分鍾。此法可以緩解緊張情緒,並增加大腦所需要的氧氣
心理疲勞
隨著競爭愈來愈激烈,教師的工作節奏日趨緊張,精神上容易產生巨大壓力,精神上和身體上的超負荷狀態對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不注意休息和調節,中樞神經系統持續處於緊張狀態,會引起心理過急反應,久而久之可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增強,內分泌功能紊亂,產生各種身心疾病。
治療方法: 對待心理疲勞,如單純的睡眠休息是解除不了的,應及時宣洩自己的不良情緒,不要悶在心裡,更不要鑽牛角尖,可找幾個知心朋友談談心、聊聊天或參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同時講究心理衛生,加強品德修養,調整好自己的精神狀態,開闊心胸以減少產生心理疲勞的誘因
2. 教師職業病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1.慢性咽喉炎
粉筆煙塵這東西讓老師吃夠了苦頭,除了咽喉,聲帶也是老師「容易受傷」的部位之一。說話多、喝水少、粉筆微塵的吸入是導致教師多發咽喉炎的主要原因。教師應注意科學用嗓,修正講話的方式,胸式呼吸改為腹式呼吸。講課中,注意聲量,切勿太大聲或急切地說話;課間休息時讓聲帶也休息一下;常用溫開水、薄荷口含片潤喉,;少食辣椒等刺激性較強的食物以及巧克力等糖分過高的食物,多攝取一些清肺養陰、化痰散結的食物。
2.靜脈曲張
教師需要長時間地站立授課,下肢靜脈內的血柱形成靜脈內的壓力,使靜脈血不易向心臟迴流,而向足部倒流,導致下肢靜脈曲張。講課時,教師應將身體重心交替由一隻腳移到另一隻腳上,始終保持一隻腳處在休息狀態,並可慢步走動;要充分利用課間休息時間活動活動雙腿,促進血液循環。慢跑,關節屈伸活動,腿部按摩,都可以預防靜脈曲張。
3.頸椎、腰椎疾病
教師長期伏案工作時精力高度集中,備課時間較長,容易造成頸部肌肉的緊張,時間一長就會形成頸部肌肉和韌帶的慢性損傷,嚴重者會演變成頸椎病。而腰椎壓力是站立時腰椎所承受壓力的好幾倍,時間長了,容易導致腰椎間盤突出。所以,在坐姿上應盡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調整工作中的姿勢與時間長度,適度運動、充分休息,做些擴展胸部、扭動腰肢、活動四肢等運動。
(1)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在工間或工余時,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於頸段脊柱的穩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
(2)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習慣,高枕使頭部前屈,增大下位頸椎的應力,有加速頸椎退變的可能。
(3)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不要打瞌睡。
(4)及早,徹底治療頸肩、背軟組織勞損,防止其發展為頸椎病。
(5)勞動或走路時要防止閃、挫傷。
(6)長期伏案工作者,應定時改變頭部體位,按時做頸肩部肌肉的鍛煉。
(7)注意端正頭、頸、肩、背的姿勢,不要偏頭聳肩、談話、看書時要正面注視。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8)中醫認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補腎髓之功,合理地少量服用可起到強壯筋骨,推遲腎與關節退變的作用。
4.心理疾病
在人們心目中,教師就像是智慧品德完美的化身。在一片對教師職業的歌頌中反映了人們對教師職業的崇敬;另一方面也在無形之中給教師群體施加了巨大的壓力。這種壓力長期累積下來,就容易導致心理疾病的產生,心理學專家認為,心理枯竭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中的一種職業病,而教師正是這種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之一。心理枯竭會使他們經常體驗到疲勞、煩躁、易怒、過敏、緊張、抑鬱、多疑等消極情緒。心理枯竭所伴隨的成就感降低,會使他們鬥志消沉,不再追求工作上的成就和進步,延誤自身的發展。心理健康,也是教師的素質要求。一旦教師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就難以勝任教學工作的需要。
3. 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1)職業衛生培訓教育制度。為了提高用人單位負責人和勞動者的職業衛生知識水平、職業病防護意識和能力、預防和控制職業病危害的自覺性,大力實施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隨著用人制度的改革,勞動力需求增大,出現了大量的流動職業人群,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入用人單位從事生產活動。這些勞動力大部分來自相對貧困的農村,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對職業危害缺乏必要的了解,自我保護意識薄弱。由於流動職業人群多處於婚育年齡,他們的身體健康遭受職業病危害後,還可能會危害到子代或者喪失生殖能力。
如果用人單位沒有建立職業衛生宣傳培訓教育制度,沒有對勞動者進行職業衛生教育,職業衛生知識得不到普及,也會致使勞動者因無知而遭受職業病危害。
如果用人單位負責人和管理者自身對職業衛生知識也知之甚少,從而導致其對職業衛生和職業病防治工作重視不足,缺乏對勞動者的職業健康採取保護措施的意識和自覺性,同樣是造成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原因之一。
所以說對勞動者和用人單位負責人進行職業衛生培訓,是很有必要的。同時這也是勞動者實現職業衛生知情權的一項保障措施。
以下幾個方面是對勞動者進行安全衛生教育和培訓的內容及要求:
①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首先是有關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知識。我國的法律法規中有許多關於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的內容,這些內容是多年來安全生產工作經驗的總結,是生產經營單位搞好安全生產的工作指南和行為規范。從業人員對這些內容務必了解和掌握。
其次是有關安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知識。生產經營活動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設計、生產、運輸、儲存、經營許多環節,無論哪一處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事故的發生。從業人員作為生產經營活動的具體作業者,必須掌握與生產有關的安全知識,只有如此生產經營單位的生產安全才能得到保障,從業人員自身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才能得到保證。
還有就是有關事故應急救援和逃生的知識。從業人員在生命受到威脅的緊急情況下,應能夠運用所學的應急救援和逃生知識,採取合理的應急措施,盡量不要造成不必要的二次傷害。
②掌握本崗位的安全衛生操作技能。一個單位是由一個個崗位組成的。如果每個崗位安全了,整個生產經營單位也就安全了。所以,工作崗位的安全生產是整個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的基礎,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狠抓作業崗位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使從業人員熟練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作業規程,提高安全操作技能,降低每個生產崗位的事故發生率。對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不認真、安全操作技能差、考核不合格的崗位人員,堅決不允許上崗。同時還應制定措施,鼓勵生產崗位的職工開展各種安全知識技能競賽,提高安全操作水平。只有抓住了每個工作崗位的安全,才能確保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
勞動者的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是提高廣大勞動者自我保護意識,自覺抵制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行為的基礎,是勞動者健康權益得以實現的措施之一。因此,用人單位對錄用的新的勞動者、變更工作崗位或工作內容的勞動者應當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未經培訓的一律不得安排其上崗。勞動者上崗後用人單位還應當按照有關的規定組織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衛生知識。同時,用人單位應當督促勞動者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職業衛生防護設備和個人職業病防護用品。用人單位不得疏於管理、督促和指導。
③接受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既是勞動者的義務,也是勞動者的權利。勞動者有義務學習和掌握相關的職業衛生知識,有義務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維護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職業病防護用品,一旦發現職業病危害事故隱患立即向有關部分報告。
如果勞動者不履行義務,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進行批評、教育。這就要求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完善的管理規章制度,督促勞動者履行義務。如果勞動者拒不履行義務,用人單位可以按照規章制度進行必要的處理。
(2)安全衛生教育和培訓的形式。安全衛生教育的重要性第一是要提高組織管理者及員工做好安全生產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幫助其正確認識和學習職業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和基本知識。第二是能夠普及和提高員工的安全技術知識,增強安全操作技能,從而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與健康,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組織安全衛生教育的形式一般包括:管理人員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特種人員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職工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和經常性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
①管理人員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對企業法定代表人和廠長、經理主要應進行國家有關職業安全衛生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及工傷保險法律法規的教育;有關安全生產管理職責、規章制度、企業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知識及安全文化的教育;有關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內容的教育。
技術幹部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內容主要包括:職業安全衛生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本行業基本的安全技術知識,本職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典型事故案例剖析;系統安全工程知識等。
行政管理幹部安全衛生教育的主要內容是職業安全衛生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職業安全衛生技術知識以及其本職安全生產責任制。
企業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教育內容應包括:國家有關職業安全衛生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職業安全衛生標准;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安全技術、職業衛生知識、安全文件;工傷保險法律法規;職工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統計報告及調查處理程序;有關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班組長和安全員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內容包括:職業安全衛生法律法規、職業衛生和安全文化的知識、安全技術、本班組和一些崗位的危險因素、技能及本企業、安全注意事項;本崗位安全生產職責;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搶救與應急處理措施等。
②特種作業人員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特種作業是指容易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對操作者本人、對他人及周圍設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業。直接從事特種作業的人,稱為特種作業人員。
按照國家標准《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特種作業人員的范圍有十二類:金屬焊接切割作業;電工作業;企業內機動車輛駕駛;起重機械(含電梯)作業;鍋爐作業(含水質化驗);登高架設;製冷作業;壓力容器操作;礦山通風作業(含瓦斯檢驗);爆破作業;礦山排水作業(尾礦壩作業)和其他符合特種作業基本定義的作業。
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為:年齡滿18歲;身體健康,無妨礙從事相應工種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備相應工種作業的安全技術知識,參加國家規定的安全技術理論和實際操作考核並成績合格;符合相應工種作業特點需要的其他條件。
特種作業人員上崗作業前,必須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和操作技能的培訓教育,這種培訓教育要實行理論教學與操作技術訓練相結合的原則,重點應放在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術和預防事故的實際能力上。
③一般員工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組織員工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主要有新員工上崗前的三級教育、改變工藝和變換崗位教育。
三級教育是指企業新職工上崗前必須進行廠級、車間級、班組三級職業安全衛生教育。
改變工藝和變換崗位的安全衛生教育,是指企業在實施新工藝、新技術或使用新設備、新材料時,必須對有關人員進行相應的有針對性的安全衛生教育;企業職工調整工作崗位或調離崗位作業的安全衛生教育是指當組織內部職工從一個崗位調到另一個崗位,或從某工種改變為另一工種,或因放長假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的情況,組織必須進行相應的安全衛生培訓和教育,以使其掌握現崗位安全衛生特點和要求。
④經常性職業安全衛生教育。不管什麼教育,都不可能是一勞永逸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也是這樣,必須堅持不懈地進行,這就是經常性職業安全衛生教育。在經常性安全教育中,安全態度、安全思想教育最重要。進行安全態度、安全思想教育,要通過採取多種多樣形式的安全活動,激發員工搞好安全生產的熱情,促使員工重視和真正實現安全生產。經常性安全教育的形式有:每天的班前和班後會上說明安全衛生的注意事項;安全衛生會議;事故現場會;安全衛生活動日;張貼安全衛生招貼畫、宣傳標語及標志等。
4. 馬上到教師節了,關於教師職業的職業病有哪些如何防治
教師常見職業病及防治方法
1、慢性咽炎
教師長期大聲說話,容易引發聲帶水腫、充血或小結,加之長期受粉塵刺激,易引發慢性咽炎。患上慢性咽炎的人會經常感到咽喉乾燥、灼熱又疼又癢,尤其是過度勞累和氣候變化的時候最明顯,說話聲音非常沙啞,有的人甚至出現短暫失聲。此外,煙酒過度也會刺激咽喉,而如果您本來就有慢性鼻炎、鼻竇炎等經常鼻塞的疾病,那麼張口呼吸粉塵也能引起慢性咽炎。
【防治方法】:教師講課時可以適當注意音量,課間休息時盡量讓聲帶休息一下。常喝溫開水、常含潤喉片,多吃水果,防止呼吸道感染。在飲食上要多吃清、潤的食物,少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以及巧克力等糖分高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多喝水。盡量不要吸煙喝酒。少去煙塵多的場合。
2、頸腰椎病
教師在書寫黑板字時,經常使頭部後仰或偏向一側,這樣會使局部肌肉負擔過重,椎關節、脊神經也會經常受到刺激和壓迫。在課外備課或批改作業時,教師又長時間伏案低頭工作,姿勢持續固定不變,容易造成頸椎損傷,從而導致頸椎疼痛,少數嚴重的人還會患上頸椎病,壓迫脊髓,損傷神經。
【防治方法】:注意坐姿。保持端坐或者輕微後仰的姿勢,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腰頸椎負擔。坐40分鍾左右就要變化姿勢或者起身休息一下。避免頸部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經常做頸部保健操以促進頸部血液循環,同時應注意加強肩部保健,適當放鬆,防止腰背受傷。感到腰酸背痛時最好熱敷疼痛部位20分鍾,還要注意調整工作中的姿勢與時間,適度進行運動,充分休息。
3、靜脈曲張
下肢靜脈曲張在教師中特別常見,從中醫「久立傷骨」的醫學理論解釋說,教師站立時間過長,腿部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會使下肢血液迴流受到影響,造成下肢腫脹、疼痛,嚴重的還會引起靜脈曲張。一些老教師常會出現小腿血管暴露,彎曲如蚯蚓,淺表色素斑塊等症狀。
【防治方法】:教師站立時最好不要總是兩條腿一起來支撐全身的重量,最好經常讓兩條腿輪流休息,在情況允許時還可以多做踮腳和下蹲動作。還要多做促進腿部血液循環的運動,如慢跑,或者多做雙腿上下擺動或蹬夾練習。此外,按摩腿部也可以預防靜脈曲張。每天晚上最好用熱水燙腳,注意千萬不要用冷水。
4、胃病
教師的工作壓力大、精神高度緊張,生活往往各階層沒規律,而且經常是吃過飯就坐下來備課、批改作業,因此教師也是腸胃疾病的高危人群,有研究發現,教師的胃病患病率為15%——25%。此外,脂肪肝將會影響神經和血管功能,並引起記憶力衰退和和動脈硬化。有的人還會出現食慾極差、疲乏無力等情況。
【防治方法】:三餐定時定量,多吃含蛋白質、維生素的比較好消化的東西;飯後不宜馬上工作。
5、痔瘡
久坐、久站和相對活動較少的人都是痔瘡的高危人群,而教師的職業特點使這一頑疾很容易就找上他們。
【防治方法】:如果有了痔瘡的症狀,如便血、疼痛或脫出等,應及時治療,以免損害健康。為預防痔瘡,教師在課余時間應多做一些體育活動,以減輕肛門直腸部充血。在便後最好用熱水坐浴,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對保持肛門部的清潔和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5. 老師最易犯這六大職業病,應該如何預防
為了自己的健康和孩子的未來,老師們一定要對這些職業病盡早預防,及時採取相應措施。
1、慢性咽炎
老師上課長期大聲說話,容易引發聲帶水腫、充血,加之長期受粉塵刺激,易引發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會讓老師經常感到咽喉乾燥、灼熱又疼又癢,尤其是過度勞累和氣候變化的時候最明顯,說話聲音非常沙啞,有的人甚至出現短暫失聲。
為了預防慢性咽炎,老師要:
(1)上課要注意用嗓衛生, 上課時切勿太大聲或急切地說話, 修正講話的方式, 胸式呼吸改為腹式呼吸。盡量不要過分集中授課, 課余盡量少說話。
(2)常用溫開水、薄荷口含片潤喉, 以刺激唾液分泌, 潤滑喉嚨, 不宜過多食用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及巧克力等高糖分食物。
(3)另外,推薦一種「計數呼吸訓練法」, 吸氣時默念「123」, 呼氣時默念「4567」, 呼氣階段數字量要多於吸氣階段, 數字之間均勻間隔。
2、頸椎疼痛
老師除了課堂上講課外,課外還要備課、批改作業,長時間伏案低頭工作, 姿勢持續固定不變,容易導致肩頸痛。
長時間持續的疼痛就會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不僅如此, 少數嚴重的人還會患上頸椎病,壓迫脊髓,損傷神經。
為了預防頸椎疾病,老師要:
(1)盡量避免長期不變的伏案姿勢, 隔一個小時就稍休息一會兒。
(2)平時要注意鍛煉頸部肌肉。後腦勺頂牆運動, 每次頂住要堅持幾分鍾,然後松開, 再反復聳肩運動。有條件可享受肩部和頸部按摩, 可以把疲勞代謝物排掉, 改善頸部的血液循環。
(3)頭部米字運動,切忌頭部轉圈。頭部先向一個方向傾斜, 停留5秒, 然後直立5秒, 再向下一個方向傾斜5秒, 如此反復8個方向。
3、靜脈曲張
教師長時間站立, 下肢靜脈中的血液長時間不能向心臟迴流, 都積在腿和腳的靜脈里。
腿腳容易腫脹, 腿上會出現像蚯蚓一樣的青筋, 嚴重的人腿還會變黑, 出現濕疹、潰瘍, 甚至更加嚴重。
預防靜脈曲張,老師要:
(1)盡量少站著,在課堂講課時可嘗試以下辦法: 根據需要, 將身體重心交替由一隻腳移到另一隻腳上, 始終保持一隻腳處在休息狀態。
(2)嘗試挺腹深呼氣,轉收腹深呼氣; 每隔一段時間使背、頸部和腹部的肌肉綳緊30秒至40秒, 以使背直、肩平、收腹, 保持良好的體態。
(3)要穿能支撐住腳弓的矮跟或中跟鞋。或貼身穿一雙高彈的長筒襪, 保護靜脈, 減輕壓力。下了課或回家沒事的時候, 多用熱水敷腿、泡腳,做做踝關節的屈伸活動。
4、慢性支氣管炎
教師授課時要用粉筆在黑板上寫字。在書寫和抹擦過程中都會引起粉塵飛揚, 長期吸入粉塵, 容易引起慢性支氣管炎。
長期繁重的教學任務, 使吸煙成為很多老師提神醒腦之劑, 但吸煙卻損傷了支氣管黏膜上皮組織, 嚴重削弱了呼吸道自身的凈化作用。
慢性支氣管炎的預防,需要老師:
(1)常用鹽水漱口幫助清除口咽炎症。適當吃一些有益肺、生津、化痰作用的中葯, 像百合、沙參、麥冬、杏仁、川貝母等。
(2)多吃點新鮮蔬菜、水果, 尤其是菇類的食物, 補充點維生素和胡蘿卜素。平時上課的時候可以把粉筆沾濕一點再寫, 用濕布擦黑板。
5、消化性潰瘍
壓力大、精神高度緊張、飲食沒規律是教師尤其是畢業班教師的通病。
吃飯不定時, 再加上強烈而持續的身心緊張, 容易導致焦慮、憤怒等情緒, 胃液分泌增加, 胃酸和胃蛋白酶升高損傷腸胃而發生潰瘍。
為了預防消化性潰瘍,老師們要做到:
(1)把一日三餐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 吃飯一定得定時定量, 多吃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
(2)少吃太冷、太熱、太甜、太鹹的東西, 少吃地瓜等容易產酸或生蔥、白蘿卜等產氣的東西。
(3)最重要的還是要放鬆精神、避免過度勞累,多做運動, 讓自己時刻保持快樂的心情。
6、心理障礙
現在教師的心理問題越來越普遍,壓力大是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除了在教育制度上做根本改革, 變應試教育為真正的素質教育外,最重要的是關心老師的心理健康, 在教師中普及心理衛生知識, 教他們學會疏泄不良情緒的方法。
預防心理問題,老師要:
(1)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 注意勞逸結合, 參加體腦交替、動靜交替的活動, 如乒乓球、羽毛球運動。多欣賞音樂、文藝演出, 觀賞藝術作品等。
(2)一些年輕教師的成長道路此前比較平坦和順利, 因而承受挫折和失敗的心理能力比較脆弱, 所以要一定的勇氣和准備來迎接困難和挑戰。
(3)業余時間參加一些登山、長跑、游泳, 或障礙跑、越野跑, 進行象棋、圍棋的對弈, 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意志。
(4)有關調查數據表明,七成的教師處於亞健康狀態,高強度的工作給教師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以致出現了教師職業病。
(5)在這里要叮囑每一位老師:合理飲食,適量運動,積極生活,放飛自我,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遠離亞健康,告別職業病。
6. 教師容易得哪些職業病如何預防教師職業病
1.慢性咽喉炎
粉筆煙塵這東西讓老師吃夠了苦頭,除了咽喉,聲帶也是老師「容易受傷」的部位之一。說話多、喝水少、粉筆微塵的吸入是導致教師多發咽喉炎的主要原因。教師應注意科學用嗓,修正講話的方式,胸式呼吸改為腹式呼吸。講課中,注意聲量,切勿太大聲或急切地說話;課間休息時讓聲帶也休息一下;常用溫開水、薄荷口含片潤喉,;少食辣椒等刺激性較強的食物以及巧克力等糖分過高的食物,多攝取一些清肺養陰、化痰散結的食物。
2.靜脈曲張
教師需要長時間地站立授課,下肢靜脈內的血柱形成靜脈內的壓力,使靜脈血不易向心臟迴流,而向足部倒流,導致下肢靜脈曲張。講課時,教師應將身體重心交替由一隻腳移到另一隻腳上,始終保持一隻腳處在休息狀態,並可慢步走動;要充分利用課間休息時間活動活動雙腿,促進血液循環。慢跑,關節屈伸活動,腿部按摩,都可以預防靜脈曲張。
3.頸椎、腰椎疾病
教師長期伏案工作時精力高度集中,備課時間較長,容易造成頸部肌肉的緊張,時間一長就會形成頸部肌肉和韌帶的慢性損傷,嚴重者會演變成頸椎病。而腰椎壓力是站立時腰椎所承受壓力的好幾倍,時間長了,容易導致腰椎間盤突出。所以,在坐姿上應盡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調整工作中的姿勢與時間長度,適度運動、充分休息,做些擴展胸部、扭動腰肢、活動四肢等運動。
(1)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在工間或工余時,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於頸段脊柱的穩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
(2)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習慣,高枕使頭部前屈,增大下位頸椎的應力,有加速頸椎退變的可能。
(3)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不要打瞌睡。
(4)及早,徹底治療頸肩、背軟組織勞損,防止其發展為頸椎病。
(5)勞動或走路時要防止閃、挫傷。
(6)長期伏案工作者,應定時改變頭部體位,按時做頸肩部肌肉的鍛煉。
(7)注意端正頭、頸、肩、背的姿勢,不要偏頭聳肩、談話、看書時要正面注視。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8)中醫認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補腎髓之功,合理地少量服用可起到強壯筋骨,推遲腎與關節退變的作用。
4.心理疾病
在人們心目中,教師就像是智慧品德完美的化身。在一片對教師職業的歌頌中反映了人們對教師職業的崇敬;另一方面也在無形之中給教師群體施加了巨大的壓力。這種壓力長期累積下來,就容易導致心理疾病的產生,心理學專家認為,心理枯竭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中的一種職業病,而教師正是這種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之一。心理枯竭會使他們經常體驗到疲勞、煩躁、易怒、過敏、緊張、抑鬱、多疑等消極情緒。心理枯竭所伴隨的成就感降低,會使他們鬥志消沉,不再追求工作上的成就和進步,延誤自身的發展。心理健康,也是教師的素質要求。一旦教師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就難以勝任教學工作的需要。
7. 如何做好職業病的預防工作
關於如何做好職業病的預防工作的問題,河北冀港律師事務所李增亮律師回復如下:
職業病一般泛指職業病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勞動者在從事職業活動中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與特定職業有關的疾病就是職業病。做好職業病的預防工作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職業病防止工作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基本方針。
2、加強職業病防治工作的領導,成立職業健康衛生管理領導小組,提供職業病防止所需的經費和設備。
3、加強職業衛生知識的培訓,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是提高職工自我保護意識、自覺遵守法律 法規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防護用品的基礎,建立職工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檔案。
4、從事或接觸有職業危害(粉塵、有毒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因素或對健康有特殊要求 作業時,必須對施工人員進行上崗前的職業性健康檢查,經過檢查合格後方可安排從事上述有關作業,並應當及時將檢查結果告知勞動者本人和建立健康檔案。
5、有害作業場所應當與其他作業場所分開,施工人員配備必要的勞動衛生防護設施。
6、易發生急性職業性中毒事故的作業場所,應當配備緊急防範設備和醫療急救用品,並確定專職或者兼職急救人員。
7、對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工程項目,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
8、有放射源或者生產放射線的作業場所,應當設置放射性警示標志,並採取相應的防護措 施,加強防範管理。
9、對存在嚴重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工程項目或作業場所,應組織有關單位定期進行檢測、評 價。
10、單位必須對從事或接觸有職業病危害和從事對健康有特殊要求的作業人員定期進 行職業性健康檢查。
11、不得安排患有禁忌病的人員從事所禁忌的作業,對已發現受到職業性損害的人員, 應及時安排治療或將其調離原工作崗位。
12、對被確診患有職業病的勞動者,應當及時安排治療或者療傷,並定期復查。
祝好!
8. 職業健康安全培訓包括哪些內容
職業健康安全培訓應包括以下三點內容:
1、安全主任每年至少應組織一次全體員工安全培訓,必須培訓職業病防治的法規、預防措施等知識。
2、生產崗位管理和作業人員必須掌握並能正確使用、維護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和個體職業衛生防護用品,掌握生產現場中毒自救互救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開展相應的演練活動。
3、危險化學品使用與貯存崗位、生產性粉塵、噪音等從事職業病危害作業崗位員工必須接受上崗前職業衛生和職業病防治法規教育、崗位勞動保護知識教育及防護用具使用方法的培訓,經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操作。
女職工的職業健康:
用人單位應當自覺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法律責任,尤其是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工業企業,要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勞動法》、《職業安全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和《女職工勞動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
企業在組織生產勞動過程中,應當加強對女職工的勞動保護,不得安排女職工從事禁忌勞動。同時,應當採取措施改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對女職工進行勞動安全衛生知識培訓,應將本單位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崗位書面告知女職工。並依法開展職業健康監護和職業衛生監測,確實保護女職工的職業健康與生殖健康。
9. 怎樣預防教師職業病
1、平日最好做到護嗓有方。具有清熱解毒的果蔬有南瓜、蓮藕、芹菜、雪梨等。
2、清肺。胡蘿卜、木瓜、南瓜等食物中含有豐富的β—胡蘿卜素,有預防塵肺病發生的作用;多吃新鮮果蔬,尤其是菇類的食物,具有潤肺作用。常用鹽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將粉筆頭微濕書寫板書,用濕布擦黑板,可減少粉筆灰塵。
3、溫胃、養胃。小米可暖胃,安神;南瓜有解毒、護胃,助消化等。健脾養胃的食物還有山、蓮子、大豆、山楂、大棗、板栗等。教師的早餐中有一碗熱騰騰的小米粥,既經濟實惠又營養。
4、教師長時間伏案備課、批改作業,很容易導致頸背部不適及腰酸背痛。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勞逸結合,加強鍛煉。
5、教師備課、批改作業等極易產生眼部疲勞,除了注意眼部的保健,飲食上也要讓眼睛「滋潤」一下。養眼多吃些牛肉、羊肉、核桃、胡蘿卜、豬肝等。另外,富含維生素B1的粗糧可以緩解眼部疲勞。眼睛疲勞時應閉上雙眼休息10分鍾,或上下左右轉動眼球也可旋轉眼球。屏窗而站極目遠眺,舒緩眼疲勞。
10. 職業健康安全培訓包括哪些內容
企業職業健康安全教育的主要培訓內容
一、全體人員職業健康基本知識培訓的主要內容
國家和地方政府有關職業健康法律、法規、標准;
2.公司職業健康規章制度;
3.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基礎及專業技術知識;
4.本公司和本車間(裝置)生產特點、無聊特性、主要危險危害因素;
5.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注意事項;
6.安全、衛生、環保、消防設施和防護器材及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知識;
7.典型事故案例、預防事故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
8.衛生保健、自救、互救和職業病預防常識。
二、新入廠員工三級職業健康教育培訓內容
國家和地方政府有關職業健康法律、法規、標准;
2.本公司職業健康規章制度;
3.職業健康專業技術知識及本車間職業健康管理制度;
4.本公司生產特點、物料特性、主要危險危害因素;
5.本車間生產概況,本崗位(裝置)生產流程及職業健康注意事項,本崗位(工種)安全操作規程;
6.職業健康設施和防護器材及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知識;
7.典型事故案例、預防事故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
8.衛生保健、自救、互救和職業病預防常識。
新入廠員工必須經過三級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培訓並考核合格,方可分配工作。凡考核不合格者須重新進行培訓考核。
三、各級管理負責人和職業健康專業管理人員的職業衛生培訓內容
企業管理負責人應該統一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職業健康管理知識的培訓,經考試合格後取得相應的資質。
各級管理人員培訓的內容包括:
職業衛生法律法規知識;
2.職業衛生管理知識;
3.職業危害防護基本知識;
4.職業危害事故等。
四、特種作業人員的職業健康培訓內容
按國家經貿委《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執行。
五、外來人員的職業健康主要培訓內容
國家和地方有關職業健康法律、法規和本公司有關職業健康制度、規定及安全注意事項;
2.本公司和與施工作業有關的單位(裝置、部位)的生產特徵、物料特性、主要危險危害因素,易發生泄漏、跑冒、著火、爆炸、中毒的部位及防範措施;生產裝置消防報警設施和防護、救護設施的擺放位置及使用方法;
3.針對施工區域特性和施工特點提出的施工安全衛生要求;
4.施工中必須遵守的職業健康規定;
5.典型事故案例、事故應急處理措施。
六、違章違紀人員、嚴重違章人員
應培訓的內容應重新進行職業健康安全教育,並加強職業危害事故的培訓,經考試合格後重新取得上崗資質。
拓展資料: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30號,《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已於2010年4月26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現予以公布,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1999年7月12日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發布的《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參考鏈接: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