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安全出口的安全門禁止什麼
安全出口的安全門禁止安全出口處不得設置門檻、台階,疏散門應向外開啟,不得採用卷簾門、轉門、吊門和側拉門,門口不得設置門簾、屏風等影響疏散的遮擋物。具體如下:
1、必須有明顯的安全出口指示,應急照明、防煙門必須安裝閉門器,防煙門保持關閉狀態,通道保持暢通,禁止堆放雜物;
2、滅火器按時年檢,擺放在明處,便於應急時使用;
3、每年要檢查消防栓內的水帶,噴水槍是否齊全,並作記錄和貼封條,經常檢查消防水是否達到壓力要求(6Kg)。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二十一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負有下列職責:
(一)建立健全並落實本單位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安全生產標准化建設;
(二)組織制定並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三)組織制定並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
(四)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五)組織建立並落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六)組織制定並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七)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第二十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以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履行下列職責:
(一)組織或者參與擬訂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二)組織或者參與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情況;
(三)組織開展危險源辨識和評估,督促落實本單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四)組織或者參與本單位應急救援演練;
(五)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狀況,及時排查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提出改進安全生產管理的建議;
(六)制止和糾正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違反操作規程的行為;
(七)督促落實本單位安全生產整改措施。
生產經營單位可以設置專職安全生產分管負責人,協助本單位主要負責人履行安全生產管理職責。
Ⅱ 如何加強船閘管理
船閘管理辦法 [本文來自: 法易網 www.148365.com ]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對船閘的管理和養護,確保船閘安全、暢通,充分發揮船閘的作用,更好地為過閘船舶和水運事業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和國務院其他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關聯法規:國務院行政法規庫(1)條
第二條 各級船閘主管部門對管轄范圍內的船閘實行統一管理,各船閘應設立管理所(處、站),負責船閘的具體管理和養護。
第三條 船閘管理必須確立為航運服務的宗旨,做到科學管理、合理使用、定期保養、計劃修理,保持設備正常運轉,充分發揮船閘的通過能力,為過往船舶提供安全、及時、方便的運行條件。
第四條 船閘及其附屬設施、船閘管理區域的土地、水域和設施,受國家保護,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侵佔或毀壞。
第二章船閘管理
第五條 船閘主管部門的主要職責是:
(一)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本辦法,領導和監督檢查船閘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管理機構,制定有關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培訓管理人員;
(三)制定年度計劃,審批船閘大修方案;
(四)對新建船閘的規劃、設計、施工提出意見;參加船閘的竣工驗收和交接工作。
第六條 船閘管理所(處、站)的主要職責是:
(一)負責船閘的各項業務管理和維修保養工作;
(二)負責編報船閘年度計劃;
(三)負責船閘修理工程的檢查驗收;
(四)負責船舶過閘的組織管理和過閘費的徵收、解交工作;
(五)負責按期報送各項統計報表、年度總結報告;
(六)負責定期檢查、觀測船閘技術狀況和機電設備的運轉情況。
第七條 船閘管理所(處、站)應建立崗位責任制,制定有關的規章制度,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後執行。
第八條 船閘管理所(處、站)的管理和操作人員,應嚴格遵守管理規章和操作規程,正確履行職責,並應努力做到:
(一)熟悉水工建築、閘閥門和機電設備的基本構造和性能;
(二)掌握船閘控制運用的水位、水深、流態等基本情況;
(三)掌握船閘運行操作程序和一般事故的應急處置措施;
(四)掌握船閘和過往船
舶之間聯系的燈號、旗號及聲號;
(五)熟悉常過船閘的船舶(隊)類型、特性、基本尺度、噸位及航行規律。
船閘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
第九條 船閘管理所(處、站)應建立完整的技術檔案。有關船閘的勘測、設計、施工、運行、大中修的技術資料和文件,以及日常水位變化、建築物穩定性的觀測記錄等,應分類整理,歸檔備案。
第十條 船閘管理所(處、站),應本著精簡的原則,配備人員,其編制人數由上級主管部門下達。
第十一條 船閘主管部門應根據批準的船閘工程設計和運用管理的實際需要,報請當地人民政府劃定船閘管理區域,並辦理相應的登記、領取證書、設標定界。有關文件應存檔備案。
第十二條 在船閘管理區域內,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
(一)取土、開山採石、淘金、撈沙、砍伐樹木、拋棄砂石或堆放物料;
(二)停放竹木排筏等妨礙船閘通航的物體;
(三)向船閘水域傾倒廢渣、廢物、廢油及其他有害物質;
(四)設置魚網魚籪,捕魚、炸魚;
(五)擺攤設點;
未經船閘主管部門批准,不得在船閘管理區域內興建碼頭、渡口、棧橋、抽排水站、涵洞和其他設施,也不得設置過河電纜或管道。
第三章船閘運用
第十三條 船閘應當提高使用效率,縮短船舶過閘時間。凡白天和夜間均有船舶通過的船閘,白天和夜間均應開放;船舶通過量大的船閘,應連續開放;通過量不大的船閘,應做到船舶隨到隨開放,確有困難的;可合理定時開放,但船舶等待過閘的時間一般應不超過兩小時。
第十四條 船舶過閘,一般應按到閘先後次序安排。對客班船、緊急軍事運輸船、防汛搶險船、救護救災船、鮮活貨船,以及重點急運物資船,優先安排過閘。對裝載危險貨物的船舶,應安排單獨過閘。
第十五條 過閘船舶必須做到:
(一)遵守水上交通管理規定,聽從船閘值班人員的調度指揮,按照先出後進的原則,順序慢速過閘,不準搶擋超越;
(二)進閘前,應按指定停泊區順序停靠,不得堵塞主航道;
(三)主動辦理過閘手續,按規定繳納過閘費用;
(四)進閘後按指定地點停靠,不準超越安全停靠線,並隨時注意閘室水位的漲落和纜繩系岸情況;
(五)進入閘室,嚴禁在甲板上生火、燃放鞭炮、敲鑿或進行其他可能引起火花的作業;
(六)嚴禁在閘室傾倒垃圾糞便、排放污油污水及拋棄砂石泥土;
(七)不準在閘室內上下旅客或裝卸貨物,不準在爬梯上系纜;
(八)嚴禁在閘牆上塗寫或鉤搗閘門;
(九)裝有危險貨物的船舶,必須具有安全防護措施,按規定設置明顯標志。
第十六條 船舶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準通過船閘:
(一)嚴重漏水的;
(二)機器發生故障,影響通航安全的;
(三)超載、超寬、超高或其他超過船閘設計限定標準的。
第十七條 遇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船閘管理所(處、站)應停止開放船閘,並及時報告船閘主管部門:
(一)因防汛、泄洪、抗旱等情況,經省級人民政府批准停航的;
(二)七級以上大風,或能見度在30米以內的大霧(船閘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三)特大暴雨;
(四)洪水位超過設計最高通航水位,或水級差大於設計允許范圍的;
(五)收到強烈地震預報,可能危及建築物安全的;
(六)船閘發生重大事故,危及通航安全的。
第十八條 在防洪期間,船閘的運行管理應當服從防汛指揮部的統一安排,並做好船閘防洪安全、設備保護工作;在冰凍期間,應做好防凍、防滑、破冰工作。
第四章船閘保養與修理
第十九條 船閘建築物及其設備的保養修理應當制度化,做到經常養護,及時修理;在保養修理的安排上,應盡量減少對通航的影響。
第二十條 船閘保養分為例行保養和定期保養。
例行保養:是指對機房、操作室、機械、電器等進行清潔、潤滑工作。
定期保養:分為一級保養、二級保養。
一級保養:是指在例行保養的基礎上,每月保養一次,著重對建築物、機電設備各部位進行檢查、擦洗、緊固等作業。
二級保養:是指在一級保養的基礎上,每季度進行一次,著重對運轉部件和機電設備進行詳細檢查和拆檢,調整、調試、更換易損零部件及排除設備故障。
第二十一條 船閘修理分為大修、歲修和搶修。
大修:一般是指對船閘停航抽水全面修理。由船閘管理所(處、站)會同設計、施工單位編報計劃和預算,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批後實施。船閘大 修周期根據各閘的實際情況確定,一般不超過十年。
歲修:一般是指對船閘進行每年一次的局部修理。由船閘管理所(處、站)編報計劃和預算,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後施工。
搶修:一般是指船閘突然發生異變或損壞,影響正常通航時組織的應急修理。
第二十二條 船閘大修時間應盡可能安排在運輸淡季或枯水期進行,大修停航期一般不應超過兩個月。同一航道上相鄰的上下幾座船閘,力求做到在同一時間內安排大修。
第二十三條 船閘大修停航,或因其他修理需停航三天以上的,船閘主管部門或授權單位,應提前發出停航公告;船閘搶修,應及時通知航運部門。
第二十四條 船閘修理應結合技術改造、技術革新,提高自動化水平,逐步實現運轉件的通用化、標准化、系列化和總成互換。
第二十五條 省級船閘主管部門,應每隔五年對船閘的技術狀況進行一次全面普查,按照有關規定和技術標准,檢查船閘的各個部位,做出分項和綜合性技術鑒定,評定閘況技術等級。
第五章安全生產
第二十六條 對船閘建築物、閘閥門、機電設備以及助航、通訊等專用設施,必須認真保護,做好防銹、防蝕、防火等工作,嚴防破壞和盜竊。
第二十七條 對關系工程安全和人身安全的部位,應設置安全標志和保護裝置;對供電、避雷、防火、防爆、防撞、防洪等安全設施,應定期檢查,及時修理或更換。
第二十八條 船閘必須配備消防、救生器材、搶險工具和物資。
第二十九條 船閘發生事故,船閘管理所(處、站)應及時處理,並報告上級主管部門;發生人身死亡、沉船等重大事故,還應及時按規定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第六章過閘費的徵收和使用
第三十條 船舶、排筏應按國家規定繳納過閘費。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地方人民政府規定免徵過閘費的船閘,不徵收過閘費。
船閘除按上述規定徵收過閘費外,不得亂收其他費用。
第三十一條 過閘費的使用,必須貫徹專款專用的原則,全部用於船閘的養護管理。其使用范圍包括:船閘的修理、維護保養、檢查測試、革新改造、動力照明、通訊廣播、防汛破冰、引航道疏浚、閘區綠化、備品備件和機電設備的購置,房屋修建以及管理機構所需的經費。
第七章獎勵與處罰
第三十二條 對有下列行為的單位和個人,船閘主管部門可給予表揚或獎勵:
(一)保護船閘設施,防止事故發生的;
(二)檢舉揭發盜竊破壞船閘設備行為的;
(三)認真管理養護船閘,成績突出的。
第三十三條 船閘主管部門對有下列行為的單位或個人,可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警告或罰款的處罰:
(一)拒不按規定繳納過閘費,或以瞞報船舶噸位和基本尺度等方式少交過閘費的;
(二)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第十五條規定的;
(三)損壞船閘或船閘管理區域內設施隱瞞不報的;
(四)前款(二)、(三)項行為造成損失的,船閘主管部門可責令賠償損失。
第三十四條 船閘工作人員以權謀私、玩忽職守、有嚴重失職行為的,船閘主管部門應分別情況給予行政處分;觸犯刑律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五條 對故意製造事端,阻撓船閘工作人員正常執行任務或破壞船閘設施,盜竊船閘設備、物料,應當受治安管理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觸犯刑律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章附則
第三十六條 其他過船建築物的管理,可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十七條 國境河流上的船閘,按我國與簽約國簽定的協議辦理。
第三十八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廳(局),交通部駐各水系派出機構,可結合本地區具體情況制定實施細則,並報交通部備案。
第三十九條 本辦法由交通部負責解釋。
第四十條 本辦法自一九八九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Ⅲ 施工現場安全檢查、檢查儀器、工具配備制度。
安全生產檢查制度
安全檢查是安全生產管理體系運行中的重要環節,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消除隱患、防止事故發生、改善勞動條件的重要手段。通過安全檢查可以發現企業安全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因素,以便有計劃地制定糾正措施,保證 企業的安全。
1、安全檢查方法分類
安全檢查可以分為定期性、經常性、季節性、專業性、綜合性的安全檢查。
(1) 定期性檢查。是企業或主管部門組織的定期全面的安全檢查。檢查周期一般為:主管部門每年組織一次,企業每季或每月組織一次,車間每月或每周一次,班組、崗位按一定周期進行檢查。定期檢查的面廣,有深度,能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
(2) 經常性檢查。由各級生產單位負責人或安全人員根據生產情況和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的經常性檢查。檢查中要狠抓易發生和可能發生事故的主要因素,變事後處理為事前預防。
(3) 季節性檢查。由各級生產單位根據季節變化,按事故發生的規律對易發生的潛在危險,突出重點進行季節檢查。如冬季防凍保溫、防火、防煤氣中毒;夏季防暑降溫、防汛、防雷電等檢查。這種檢查可提前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消除隱患,做到防患於未然。
(4) 專業性檢查。由各級生產部門組織,以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為主,根據各專業特點,而進行的專業安全檢查(如鍋爐、壓力容器、防火、防爆、電氣等專項檢查)。此類檢查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專業要求,用於檢查難度較大的項目。通過檢查,發現潛在問題,研究整改對策,進行技術改造,及時消除隱患。
(5) 綜合性檢查。一般由主管部門或行業主管組織,對下屬各企業或生產單位進行的全面綜合性檢查。綜合性檢查能引起個職能部門的重視,整改措施能及時落實,必要時也可組織進行系統的安全性評價。
2、安全檢查的內容
從面向被檢查的對象來說,安全檢查的內容,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現場、查隱患、查事故處理。
(1) 查現場、查隱患,是安全生產檢查的主要內容
安全生產檢查的內容,主要以查現場、查隱患為主,通過深入生產現場工地,檢查企業的勞動條件、生產設備、以及相應的安全衛生設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 查思想
在查隱患,努力發現不安全因素的同時,應注意檢查企業領導的思想路線,檢查他們對安全生產是否正確;是否把員工的安全健康放在了第一位;其次,檢查企業領導和員工對事故預防工作的認識。
(3) 查管理、查制度
安全生產檢查也是對企業安全管理上的大檢查,包括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落實情況和企業的安全教育制度的執行情況等。
(4) 查事故處理
檢查企業對工傷事故是否及時報告、認真調查、嚴肅處理;是否已採用有效措施,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
在開展安全檢查工作中,各企業可根據各自的情況和季節特點,做到每次檢查的內容有所側重,突出重點,真正收到較好的效果。
由於各企業的生產性質和特點不同,以及檢查的目的、要求不同,安全檢查的具體內容差別較大,應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制定。這里僅以車間、班組和安全管理部門的安全檢查重點內容為例,說明安全檢查的具體內容構成。
1. 班組安全生產檢查內容
(1) 明確有安全員。
(2) 班組的各項安全記錄做到了准確、齊全、清晰、工整,記錄本管理完好、整潔。
(3) 班組和每個崗位都有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4) 新入廠、新調換工種的工人,離崗一個月後上崗前全部進行了班組安全教育及考核,教育考核有記錄。
(5) 特種工種持證上崗率達到100%。
(6) 每周按規定的內容進行了安全活動,做到了人員、時間、內容三落實,活動有記錄。
(7) 全班人員都有自己的安全檢查點,巡迴檢查路線及標准,並按點、路線、標准進行了檢查,檢查有記錄。
(8) 按時進行班前安全講話及班後安全講評,並有記錄。
(9) 連續生產的單位認真執行了交接班制度,並有記錄。
(10) 危險施工現場有安全監護人,嚴格執行監督檢查,每次都應有記錄。
(11) 所使用的設備、設施、工具、用具、儀表、儀器、容器都有專人保管,有安全檢查責任牌,按時進行檢查,檢查有記錄。
(12) 所有設備、設施、工具、用具必須完好,安裝前符合要求;部件、附件完好齊全,連接牢固;防護、保險、信號、儀表、報警完好齊全,准確靈活,作用有效,該檢驗的應有記錄,符合規定標准;所有場地的油氣水管線,閘門無跑、冒、滴、漏現象。
(13) 應裝置安全標志的地方,按標准裝置且標志完好清晰。
(14) 生產場地平整、清潔、無危險建築及設施;生產的成品、半成品,所用的材料、原料,使用的用品、工具堆、擺放符合安全要求;無生產中不需要的易燃易爆及危險物品,如需要應有使用規定及防護措施;光線、照明要符合國家標准,應裝置安全防護的地方都按標准進行了安裝。
(15) 設備、設施等高處部位,無沒有固定的工具及其它物件。
(16) 電氣、電路安裝正確、完好,該使用防爆電氣的地方,按要求使用,應裝防靜電裝置的地方,正確裝置了防靜電裝置。
(17) 消防設施、器材、工具按要求配備,保管完好,定期進行了檢驗維修,實行了掛牌制。
(18) 禁煙火的生產場所,無火源及煙蒂、火柴棒,動火作業按要求辦理動火手續,並制定嚴格的防護措施。
(19) 進行有毒、有害的作業,有安全防護措施。
(20) 生產場所無生產中不需用的電爐、煤(汽、柴)油爐和液化氣爐,經過批准使用的有安全規定,並按規定執行。
(21) 應安避雷裝置的地方,按要求正確地進行了安裝。
(22) 環保治理設施完好,運轉正常,有運轉記錄。
(23) 生產場所三廢處理、排放符合國家標准。
(24) 在用的鍋爐、壓力容器有注冊標牌。
(25) 所有上崗人員都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和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堅持崗位練兵。
(26) 所有上崗人員都熟悉本崗位,本單位(車間、班組)的安全生產預防措施,可通過現場抽考來驗證。
(27) 所有上崗人員都正確使用了勞動保護用品、用具。
(28) 所有上崗人員都沒有違犯勞動紀律。
(29) 開展創建「三標」(標准化生產場地、崗位和班組)班組活動及記錄情況。
2. 車間安全生產檢查內容
(1) 落實車間主任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者及對安全工作布置情況。
(2) 按規定配齊了專職或兼職安全員。
(3) 車間所有班組及崗位人員都有安全生產責任制。
(4) 做到了及時傳達貫徹執行上級的安全環保指示、決定、文件保存齊全,傳達貫徹有記錄,執行有安排布置。
(5) 每月有安全生產工作計劃措施及總結。
(6) 任務書(派工單、路單)上有安全生產具體措施及要求。
(7) 根據車間的安全生產特點,制定有安全生產及環保檢查標准,並每月有組織地按照標准進行檢查;檢查有記錄,有整改要求。
(8) 每周按要求進行安全活動,做到人員、時間、內容三落實,活動有記錄。
(9) 每周班組安全活動時,車間幹部及安全員對班組安全活動進行了檢查,每次檢查有記錄。
(10) 新入廠,新調換工種,離崗一個月上崗的工人,上崗前全部進行了車間級安全教育,教育有考核,有記錄。
(11) 每月有計劃、安排、准備地對員工進行系統安全知識教育,特殊工種按計劃進行了培訓。
(12) 按要求進行了事故案例分析活動,並有活動記錄。
(13) 按規定組織進行了安全生產與事故預防演習(如夏季防洪防汛演習)或表演賽,活動有記錄。
(14) 鍋爐、壓力容器技術檔案、檢驗資料齊全,新裝鍋爐、壓力容器有使用證。
(15) 一旦發生事故能積極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保護好現場,認真調查分析,向上級如實匯報情況;對違章操作者,發生事故責任者,按「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了處理,處理有資料,發生事故按規定上報,沒隱瞞事故。
(16) 夏季有防洪措施,冬季有放火措施。
(17) 本車間重點要害部位、設備、設施的安全檢查都分工落實到每個幹部,幹部檢查有記錄。
(18) 實行了幹部現場安全領(值)班有記錄。
(19) 按規定對避雷裝置、電氣設備接地裝置、塵毒、噪音作業點進行測試,並有測試記錄。
(20) 積極開展「三標」班組創建活動,達標率達到上級要求。
(21) 安全生產各項記錄資料齊全,數據准確,記錄本整潔完好。
(22) 設門衛的單位,嚴格執行了門衛制度。
3. 企業安全管理部門的安全檢查內容
(1) 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環保方針、政策法規及上級安全生產、環保方面的指示和決定,有記錄資料。
(2) 按時完成了上級布置、交辦的工作。
(3) 有月度、季度、年度工作計劃、總結及分析。
(4) 有各類車間、班組、設備、重點作業點的安全生產檢查標准。
(5) 安全教育檔案齊全,有新入廠、新調換工種工人的廠級安全教育資料檔案,有幹部職工安全培訓檔案,有特殊工種培訓檔案,在採用新技術 、新工藝、新設備後對工人的安全培訓檔案,在離崗一個月後又上崗人員的復工教育檔案。
(6) 安全技術措施項目計劃按時上報,完成情況有統計,有效果對比,按時寫出總結。
(7) 每月召開一次安全員工作會議,研究、分析、布置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
(8) 鍋爐、壓力容器及其它特種設備的管理、安全檢驗、檢查有專人負責,資料台帳齊全,有檢驗計劃,並按計劃進行了檢驗。
(9) 發生重大工傷事故,負責組織搶救,進行事故調查、分析,對傷害者的傷害程度認定,對發生的事故按「四不放過」原則進行處理,事故調查、分析、處理及結果有資料,事故資料檔案建設齊全、准確,按時上報,未隱瞞事故。
(10) 按規定建立健全各種安全台帳,上報各種材料和統計報表。
(11) 策劃、組織、參加企業各種安全生產方面的會議。
(12) 負責組織實施安全宣傳、教育、競賽等活動,安全活動有規劃、有實施、有總結。
(13) 按照制訂的檢查標准,組織進行各種安全生產檢查,檢查及整改情況有記錄,檢查有總結、有評比,獎罰分明,暫時整改不了的重大事故隱患,有預防措施及整改的方案和實施計劃。
二、安全檢查的步驟
制定安全檢查程序和安全檢查表
1. 實施安全檢查的程序如下
成立安全檢查組
↓
確定檢查對象及內容
↓
編制安全檢查表
↓
實施具體檢查
↓
總結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2. 制定檢查計劃、編制檢查表
按照安全檢查制度、制定檢查計劃、編制檢查表、按計劃開展檢查,使用檢查表進行檢查。
(1)、安全檢查表的編制,依據查對象和性質不同,可分為
a. 廠級安全檢查表 b. 車間安全檢查表 c.工段(班組)及崗位安全檢查表 d. 專業性企業檢查表等
(2)、檢查表應下面各項式其中某些項:
序號(編統一號)
項目名稱,如車間、工段(班組)、設備等
檢查內容,在修辭上可用直接陳述句,也可用疑問句
檢查標准,如標准要求指標參數等
檢查方法,如查記錄,現場檢查
檢查結果,實得分或「是/否」的回答
檢查人及檢查時間
另外,虛機團上產品團購,超級便宜
Ⅳ 我想給我們酒店員工一次消防安全知識的培訓``要詳細的一份計劃`
消防安全
小學生不得玩火,不可以隨身攜帶火種。一:不能帶火柴或打火機等火種;二:不得隨意點火,禁止在存放有易燃物品處用火;三:不可以在公共場所燃放鞭炮、煙花等危險物品,更不允許做將點燃的鞭炮亂扔這種不安全的事。另外,在火災現場,小學生等未成年人要有秩序地逃離。
防火要點
一、如果有避難層或疏散樓梯,可先進入避難層或由疏散樓梯撤到安全地點。
二、如果樓層已經著火燃燒,但樓梯尚未燒斷,火勢並不十分猛烈時,可披上用水浸濕的衣被,從樓上快速沖下。
三、多層建築火災,如樓梯已經燒斷,或者火勢已相當猛烈時,可利用房屋的陽台、落水管或竹竿等物品逃生。
四、如各種逃生的路線被切斷,應退居室內,關閉門窗。有條件時可向門窗上澆水,以延緩火勢蔓延過程。同時,可向室外扔出小東西,在夜晚則可向外打手電筒,發出求救信號。
五、如生命受到嚴重威脅,又無其它自救辦法時,可用繩子或床單撕成條狀連接起來,一端緊拴在牢固的門窗格或其它重物上,再順著繩子或布條滑下。
六、如無條件採取上述自救辦法,而時間又十分緊迫,煙火威脅嚴重,被迫跳樓時,可先向地面拋下一些棉被等物,以增加緩沖,然後手扶窗檯往下滑,以縮小跳樓高度,並保證雙腳首先落地。
七、要發揚互助精神,幫助老人、小孩、病人優先疏散。對行動不便者可用被子、毛毯等包紮好,用繩子布條等吊下樓,攀爬時注意安全。
及時滅火
家中起火,不要慌張,應根據火情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如果炒菜時油鍋起火,迅速將鍋蓋緊緊蓋上,使鍋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滅,不可用水撲救。當房間內起火時,不能輕易打開門窗,以免空氣對流,形成大面積火災。紙張、木頭或布起火時,可用水來撲救,而電器、汽油、酒精、食用油著火時,則用土、沙泥、乾粉滅火器等滅火。若火勢已大,必須立即報火警。被火圍困時,應視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方法脫離險境。如俯下身體,用濕布捂鼻。
及時報警
如果發現火災發生,最重要的是報警(如能及時撤離可先撤離後報警),這樣才能及時撲救,控制火勢,減輕火災造成的損失。火警電話的號碼是 119。這個號碼應當牢記,在全國任何地區,向公安消防部門報告火警的電話號碼都是一樣的。報警時,應說清地址、被困人員等詳細信息。每年的11月9日,被確定為消防安全日。不能隨意撥打火警電話,假報火警是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在沒有電話的情況下,應大聲呼喊或採取其他方法引起鄰居、行人注意,協助滅火或報警。
火場逃生
遭遇火災,應採取正確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減少人身傷亡損失:
(1)一旦身受火災危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要冷靜地確定自己所處位置,根據周圍的煙、火光、溫度等分析判斷火勢,不要盲目採取行動。
(2)身處平房時,如果門的周圍火勢不大,應迅速離開火場。反之,則必須另行選擇出口脫身(如從窗口跳出),或者採取保護措施(如用水淋濕衣服、用溫濕的棉被包住頭部和上身等)以後再離開火場。
(3)身處樓房時,發現火情不要盲目打開門窗,否則有可能引火入室。
(4)身處樓房時,不要盲目亂跑、更不要跳樓逃生,這樣會造成不必要的傷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陽台上。緊閉門窗,隔斷火路,等待救援。有條件的,可以不斷向門窗上澆水降溫,以延緩火勢蔓延。
(5)在失火的樓房內,逃生不可使用電梯,應通過防火通道或安全出口走樓梯脫險。因為失火後電梯豎井往往成為煙火的通道。並且電梯隨時可能發生故障。
(6)因火勢太猛,必須從樓房內逃生的,可以從二層處跳下,但要選擇不堅硬的地面,同時應從樓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緩沖,然後再順窗滑下,要盡量縮小下落高度,做到雙腳先落地。
(7)在有把握的情況下、可以將繩索(也可用床單等撕開連接起來)一頭系在窗框上,然後順繩索滑落到地面。
(8)逃生時,盡量採取保護措施,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濕衣物包裹身體,同時趴在地上匍匐前進向外逃生。
火災逃生自救十法
一、要了解和熟悉環境。當你走進商場、賓館、酒樓、歌舞廳等公共場所時,要留心太平門、安全出口、滅火器的位置,以便在發生意外時及時疏散和滅火。
二、要迅速撤離。一旦聽到火災警報或意識到自己被火圍困時,要立即想法撤離。
三、要保護呼吸系統。逃生時可用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將口鼻捂嚴,否則會有中毒和被熱空氣灼傷呼吸系統軟組織窒息致死的危險。
四、要從通道疏散。如疏散樓梯、消防電梯、室外疏散樓梯等。也可考慮利用窗戶、陽台、屋頂、避雷線、落水管等脫險。
五、要利用繩索滑行。用結實的繩子或將窗簾、床單被褥等撕成條,擰成繩,用水沾濕後將其拴在牢固的暖氣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員逐個順繩索滑到下一樓層或地面。
六、為低層跳離,適用於二層樓。跳前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頭、床墊、大衣等柔軟的物品,以便「軟著陸」,然後用手扒住窗戶,身體下垂,自然下滑,以縮短跳落高度。
七、要藉助器材。通常使用的有緩降器、救生袋、網、氣墊、軟梯、滑竿、滑台、導向繩、救生舷梯等。
八、為暫時避難。在無路逃生的情況下,可利用衛生間等暫時辟難。避難時要用水噴淋迎火門窗,把房間內一切可燃物淋濕,還用濕棉被堵住門,延長時間。在暫時避難期間,要主動與外界聯系,以便盡早獲救。
九、利用標志引導脫險。在公共場所的牆上、頂棚上、門上、轉彎處都設置「緊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電話」和逃生方向箭頭等標志,被困人員按標志指示方向順序逃離,可解燃眉之急。
火災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據統計,2000年全國火災中燒死3021人,燒傷4404人,平均每天有8.3人在火中被燒死。2000年四川共發生火災5718起,死102人,傷243人。2000年12月25日河南洛陽東都商廈因電焊工違章操作引起火災,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傷。國際消防技術委員會對全球火災調查統計表明,近幾年全球每年發生600—700萬起火災,大約有6—7萬人在火災中喪命,全球每年在火災中死亡人數最多的6個國家是:(1)印度,年均2萬人;(2)俄羅斯,年均1.35萬人;(3)美國,年均5千人;(4)中國,年均2.1千人;(5)日本,年均2千人;(6)烏克蘭,年均1.7千人。
火災會造成生態平衡的破壞 1987年5月6日到6月2日幾乎長達一個月的大興安嶺森林特大火災,起火直接原因是林場工人在野外吸煙引起,間接原因是氣候條件有利燃燒,可燃物多。人民解放軍、森林警察、公安消防人員、廣大職工近10萬軍民經過近一個月的殊死搏鬥,才將大火撲滅。這場大火致使193人喪生,226人受傷,火災破壞了1000多萬畝林業資源,大火殃及1個縣城3個鎮,破壞的生態平衡需80年才能恢復,經濟損失高達69.13億元。據資料統計,我國年均森林火災毀林面積達100萬公頃(我國森林覆蓋率僅為13%,日本60%),森林大面積減少,造成洪水泛濫。
火災會造成不良的社會政治影響 如火災發生在首腦機關,通信樞紐、涉外單位、古建築、風景區等都會造成嚴重的政治影響,甚至波及全國乃至全世界。 1994年11月15日,吉林市銀都夜總會因縱火發生火災,殃及在同一建築物內的市博物館,燒毀建築面積6800平方米,不僅造成直接財產損失671萬多元,而且將無法用金錢計算的博物館內藏文物7千餘件和黑龍江在該館巡展的1具7000多萬年以前的恐龍化石(長11米,高6.5米)被燒毀,以及堪稱世界級瑰寶、被列入《吉尼斯世界大全》的吉林隕石雨中最大的1號隕石(重1775千克)也在大火中分為兩半,還有2人被燒死,既造成了難以計算的經濟損失,更造成了不良的政治影響。 由此可見,火災危害性是相當慘重的。我們必須認真貫徹執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在做好防火工作的同時,在思想上、組織上和物質上積極做好各項滅火准備,以便一旦發生火災,能夠迅速有效地撲滅火災,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損失和人員傷亡。
Ⅳ 計算機專業學些什麼課程
1. 計算機數學基礎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課程的主要內容:線性代數、概率基礎、數理統計基礎等。
2. 計算機電路基礎 (1)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其中實驗18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主要內容包括:電路基本概念(電路與電路模 型、電路基本物理量、電路基本元件、基爾霍夫定律、簡單的電阻電路),半導體基本器件 ;開關理論基礎,門電路,組合邏輯電路與時序邏輯電路,可編程邏輯器件(隨機讀寫存貯 器、只讀存貯器、可編程邏輯陣列、通用邏輯陣列、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在系統(ISP)編 程技術),數字系統的組成。
本課程後續課程:計算機電路基礎(2)等。
3. 計算機電路基礎(2)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其中實驗14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計算機應用專業計算機控制方向的一門必修課。主要內容包括:模擬電路基本 概念,運算放大器的原理及應用,功率放大及穩壓電路;測試技術概述,機電系統運動參 數 (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力矩、應變及應力等)的測試,過程系統參數(壓力、溫 度、 流量等),測試數據處理。
本課程先修課程:計算機電路基礎(1)等。
本課程後續課程:微機介面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等。
4. C++語言程序設計
本課程5學分,90學時,開設一學期。
C++語言程序設計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的主要內容:算術、邏輯、 比較、位、條件、逗號、賦值、輸入、輸出等運算符和表達式,分支和循環控制結構,模塊 化程序設計(函數定義、函數調用、函數重載、庫函數、變數作用域和存貯類),數據類 型 (整型、實型、字元型、枚舉、數組、結構、指針、類等),動態存儲空間的分配與釋 放, C++操作環境、編譯預處理、文件鏈接和工程文件的使用,類與對象的概念,操作符重 載與 函數模板,C++標准輸入輸出流、文件流和串流,等等。
本課程先修課程:計算機入門及操作技能訓練(在集中實踐環節中)、計算機組成原理 與匯編語言等。
5. 計算機組成原理與匯編語言
本課程5學分,課內學時90,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系統概述,計算機中數 據的表示,運算方法和運算器,指令系統,控制器,存貯器組織,輸入輸出系統;匯編語 言 ,匯編語言基本程序設計,程序設計舉例(輸入輸出程序設計、中斷程序設計、系統調 用及 程序設計)。
本課程先修課程:計算機電路基礎(1)等。
本課程後續課程:操作系統,計算機網路等。
6. 數據結構
本課程5學分,90學時,其中實驗佔27學時,大作業佔18學時,開設一學期。
數據結構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的主要內容:線性表、棧、隊列的定 義、順序存貯和鏈接存貯結構,進行插入和刪除等運算的演算法;樹、二叉樹、二叉排序樹 、 哈夫曼樹的定義、性質、存貯結構及建立過程,二叉樹的先序、中序和後序遍歷演算法, 二叉 排序樹的查找、插入和生成演算法,圖的定義,圖的鄰接矩陣、鄰接表和邊集數組存貯 結構, 圖的深度優先和廣度優先遍歷演算法,求圖的最小生成樹和最短路徑演算法,拓撲排序 演算法,數 據查找和排序的各種演算法,文件的概念和組織方法等。
本課程先修課程:計算機組成原理與匯編語言、C++語言程序設計等。
7. 微機介面技術
本課程5學分,課內學時90,其中實驗27學時,大作業18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計算機應用專業計算機控制方向的一門必修課。主要內容包括:微機介面技術 概述,模擬量輸出輸入通道(A/D、D/A變換及其介面電路),數字量輸出輸入通道,常用 可編程並、串列介面電路,工業控制計算機匯流排技術,人機界面介面技術。
本課程先修課程:計算機組成原理與匯編語言、計算機電路基礎(2)等。
本課程後續課程:計算機控制技術、單片機技術等。
8. 資料庫基礎與應用
本課程6學分,108學時,開設一學期。
資料庫基礎與應用是計算機應用專業信息管理方向的一門必修課,其它方向的選修課。 該課程的主要內容:資料庫系統的概念、組成和主要功能,資料庫保護和數據模型,關系 模 型和各種關系運算,利用SQL進行資料庫的定義、查詢、更新、插入和刪除數據,關系規 范 化和函數依賴,第一、二、三範式和BCNF範式,資料庫的概念結構設計、邏輯結構設計 和物 理結構設計,FoxPro資料庫的建立、顯示、修改、查詢、統計、復制、索引、排序、 更新、 關聯等,Foxpro應用程序設計和用戶界面設計。
先修課程:計算機入門及操作技能訓練(在集中實踐環節中)、離散數學等。
9. 操作系統
本課程5學分,課內學時90,開設一學期。
操作系統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操作系統對計算機系統資源實施管理,是所 有其他軟體與計算機硬體的唯一介面。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理解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 和主要功能,掌握常用操作系統的使用和一般管理方法,了解它是如何組織和運作的,從 而為今後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基礎。
課程主要內容:操作系統引論;進程管理;處理機管理;存儲器管理;文件系統;設備 管理;中斷和信號機構;死鎖;微內核體系結構;網路操作系統;操作系統展望與中文操 作系統。
本課程先修課程:計算機組成原理與匯編語言、C++語言程序設計、離散數學基礎等。
本課程後續課程:網路操作系統等。
10. 計算機控制技術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其中實驗15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計算機應用專業計算機控制方向的一門必修課。主要內容包括:自動控制的基 本概念,計算機控制系統基本組成及工作原理,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基本特性,計算機控制 系統的控制演算法,控制用計算機系統的配製,實時控制軟體技術,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抗干 擾技術,可編程序控制器的原理及應用,分散型控制系統及其應用,計算機控制系統設計 與調試舉例。
本課程先修課程:計算機組成原理與匯編語言、C++語言程序設計等。
本課程後續課程:單片機技術等。
11. 單片機技術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計算機應用專業計算機控制方向的一門必修課。主要內容包括:單片機概述, 單片機晶元結構,單片機指令系統,單片機程序設計,單片機系統擴展,單片機開發系統 及應用,單片機在控制系統中的應用(數據採集系統,智能數字電壓表,機械手控制系統 等) 。
本課程先修課程:計算機組成原理與匯編語言等。
12. 計算機網路
本課程5學分,課內學時90,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網路概述(計算機網路 基本概念、計算機網路硬體、計算機網路軟體、互連網路標准體系、開放式系統互連參考 模型、計算機網路的新進展及發展趨勢);計算機網路的層次模型,計算機網路中的通信 子網 (概述、數字通信基礎知識、局域計算機網路、城域計算機網路、廣域計算機網路、 網際互 連技術);計算機網路中的高層服務(概述、區域網絡服務/廣域網路服務、電子郵 政服務 、WWW多媒體信息發布服務、文件傳輸與終端模擬服務、其他網路高層應用);計算 機網路應用開發與相關技術,使用計算機網路的道德和法律法規。
本課程先修課程:計算機組成原理與匯編語言等。
本課程後續課程:組網與網路管理技術、Internet與Intranet應用、網路操作系統、計 算機組成原理與匯編語言、網路信息製作與發布等。
13. 多媒體技術基礎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其中實驗24學時,開設一學期。
多媒體技術基礎課程是計算機應用專業計算機應用軟體開發方向的一門必修課。通過本 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掌握多媒體軟硬體的配置及使用,為今後更 好地應用多媒體技術打下基礎。
課程主要內容:多媒體計算機技術概論;視頻與音頻信息獲取與存儲技術;多媒體計算 機硬體結構;壓縮技術;超文本和超媒體;多媒體素材的採集和處理;動畫製作工具和創 作技術;編輯多媒體軟體。
本課程先修課程:Windows使用、計算機組成原理。
14. 軟體工程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軟體工程課程是計算機應用專業計算機應用軟體開發方向和計算機信息管理方向的必修 課。本課程闡述了軟體開發、維護和管理等方面的軟體工程學的概念、原理以及典型的技術 方法。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樹立軟體工程的科學思想,能自覺按照軟體工程的方法學 進行軟體的開發和維護工作,並掌握與此相應的方便的工具,形成良好的軟體開發習慣。
課程主要內容:軟體工程概述;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詳細設計;編碼; 測試;維護;原型法。
本課程先修課程:一門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操作系統,數據結構等。
15.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
本課程5學分,課內學時90,其中實驗32學時,開設一學期。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課程是計算機應用專業計算機應用軟體開發方向的一門必修課。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熟悉VB這一集應用程序開發、設計、編輯、編譯和調試為一體 的集成化開發環境,掌握VB的基本語言和語法,培養學生使用VB進行程序設計的技能。
課程主要內容:VB集成化開發環境;VB 窗體;VB控制項;VB模塊;VB類;VB輸出;VB創 建並使用菜單和工具;VB使用數組、變數和常量;VB存儲和獲取數據;VB創建和使用幫助文 件;VB使用對話框;VB使用滑鼠;VB使用Dll和API;VB使用ActiveX;VB面向對象的編程方 法。
本課程先修課程:程序設計基礎、Windows操作系統、多媒體技術基礎。
16. 軟體工具與環境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其中實驗34學時,開設一學期。
軟體工具與環境課程是計算機應用專業計算機應用軟體開發方向的一門必修課。在軟體 開發活動中,採用合適的軟體開發工具、平台和環境,可以大大提高軟體生產率,也是保 證軟體產品的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應用軟體開發人員掌握有關概念,熟悉常用軟體開發 工具、平台和環境是十分必要的。
課程主要內容:軟體開發環境概論;人機界面;程序設計環境;系統集成環境;維護環 境;速成原型環境;程序自動生成環境。
本課程先修課程:軟體工程等。
17. 信息管理系統 本課程4學分,72學時,大作業佔18學時,開設一學期。
信息管理系統是計算機應用專業信息管理方向的一門必修課,它綜合利用了先前學過的 知識,解決信息管理系統的實際問題。主要內容有:信息管理系統的概念與結構,信息管理 系統的開發過程,信息管理系統的管理與維護,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環境與工具,信息管理 系統的開發實例等。
本課程先修課程:計算機組成原理與匯編語言、計算機網路、數據結構、資料庫基礎與 應用、管理學基礎等。
18. 組網與網路管理技術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計算機應用專業計算機網路方向的一門必修課。主要內容包括:組網用的物理 信道,組網實踐,計算機網路互連(交換網路的概念、區域網絡互連、區域網與廣域網的 互連),計算機網路管理(網路管理的基本概念、簡單網路管理協議SNMP、全面網路管理 ,計算機網路的測試與維護)。
本課程先修課程:計算機網路等。
19. 網路操作系統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計算機應用專業計算機網路方向的一門必修課。主要內容包括:網路操作系統 概論(網路操作系統概念、功能描述),網路操作系統比較(UNIX、Windows NT和Netware 網路操作系統性能價格比較),網路操作系統的發展預測,UNIX操作系統及使用,Windows NT操作系統及使用,Netware網路操作及使用。
本課程先修課程: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等。
20. Internet與Intranet應用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計算機應用專業計算機網路方向的一門必修課。主要內容包括: Internet和 Intranet應用及互連網路應用概貌,域名服務(DNS),電子郵政服務(E-mail),文件 傳輸服務(FTP),遠程登錄服務(Telnet),Web服務,代理(Proxy)服務,其他互連網 絡服務,新的應用,ISP的實施例子。
本課程先修課程:計算機網路等。
21. 網路信息製作與發布
本課程5學分,課內學時90,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計算機應用專業計算機網路方向的一門必修課。主要內容包括:網路信息的收 集與組織,網路信息製作工具介紹( Word、Front Page),網路信息的製作(預備知識: 色彩、構圖與網頁設計;利用Word製作簡單網頁,利用Front Page製作網頁;視覺與創意 ),網路信息的發布,網路信息的維護。
先修課程:計算機網路等。
22. 英語Ⅰ(1) (2)
本課程6學分,課內學時108,開設一學年。
本課程為公共英語課程。通過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能掌握1600左右的常用詞彙(包括入 學時要求掌握的600詞)和若干相關的常用片語及基礎語法知識;能夠聽懂發音清楚、語速較 慢的教學用語和日常生活用語,並能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日常交談;能夠讀懂所學詞彙和語法 范圍內的故事、短文及通知、便條等;能夠寫出簡短的私人信函,或用便條轉達具體信息。
統設服務課程:
1. 計算機入門及操作技能訓練
本實踐環節4學分,實驗36學時(2學分),開設一學期。
主要內容:計算機系統組成與基本工作原理,計算機的基本操作與維護(鍵盤和滑鼠使用, 中英文輸入,外設與主機的連接、配置與使用,計算機常規維護),操作系統使用(Window s95以上),字處理軟體使用(Word 97以上),計算機網路基本知識,Internet實用(瀏覽 器IE5.0、電子郵件Email使用)。
2. OFFICE辦公軟體
本實踐環節4學分,實驗45學時(2.5學分),開設一學期。
主要內容:字處理軟體Word (97以上)深入使用,電子表格處理軟體Excel (97以上)使 用,電子演示軟體Power Point (97以上)使用,OFFICE辦公軟體綜合使用訓練。
Ⅵ 水電站2010下半年工作計劃
我們的計劃(原創保證網上沒有) 方方面面都寫到了,自己結合實際改改就可以用了。希望不要吝惜分數,以後有這方面需求直接求助我就行了。
電站2010年工作計劃
在公司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通過電站全體成員過去一年的辛勤耕耘,在勝利完成了公司下達的電站、開關站的既定工作目標的基礎上,配合業主驗收、接收投產了雙電站,並迅速進行了大量消除設備缺陷、現場環境整治工作,使雙電站的安全生產狀況迅速步入正軌並取得了較好的發電收益。為鞏固過去一年取得的成果,爭取在新的一年中各項工作能更上一層樓,作計劃如下:
總體目標:
1、經濟效益目標:完成或超額完成公司下達的發電量任務;
2、安全目標:實現安全經濟運行;不發生人身輕傷及以上的事故;不發生責任性設備事故;無防火、防汛責任事故;
3、生產目標:主設備完好率100%;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正確率100%;主設備消缺月度完成率100%;發電設備強迫停運次數不超過0.5次/年台;
4、現場文明生產目標:保持生產現場的整理、整潔,做到文明生產。
為實現上述各級目標,現將具體的工作計劃如下:
一、優質完成或超額完成公司下達的發電量指標
發電量是電站經濟運行的重要指標,為保證電站的最大經濟效益,運行維護電站講繼續採取必要的措施:
1、通過1月份對電站一號機組和二號機組以及3月份對雙電站一號機組、二號機組以及三號機組的小修工作,檢查機組狀態、消除機組缺陷,為汛期穩定運行創造條件。
2、通過對維護保養計劃細則條款的完善,提高設備維護保養質量,對設備進行精心維護、精心作業,實現「設備零缺陷管理」,努力杜絕因設備缺陷原因造成的電量損失。
3、制定周密的工作計劃,使工作計劃的實施率控制在90%以上。在進行設備操作、檢修前,充分做好准備工作,提前進行演練,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量縮短操作時間,減少因操作時間長引起的電量損失。
4、根據雙電站投產後的具體情況,完善負荷分析,在保證發電量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降低耗水率,有效利用有限的水量,減少棄水和泥沙淤積。合理調配負荷,提高機組運行水頭,實現設備運行的最高效益。
5、通過過去的總結,對廠用電用電率進行總結分析,繼續深挖節能潛力;對於雙電站要根據設備特點,摸索嘗試節能手段,降低廠用電用電率。
6、積極配合公司經營人員,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提供可多發電量的信息。
7、積極主動與調度搞好和諧工作,培訓值班人員與省調人員的工作協調能力;集控中心每日掌握好水情、水庫水位與負荷的關系、兩站發電耗水量和時間差別關系,及時與公司和省調進行聯系,確保電站的最佳經濟運行。
8、嚴格執行「兩票三制」,規范員工工作行為,杜絕安全因素造成的經濟損失。
9、嚴格控制負荷曲線,對負荷曲線的控制採取三重把關,杜絕人為因素造成的不合格電量的產生。
二、建立科學的設備維護管理系統,保證設備健康運行
設備的健康狀態直接影響電站的經濟運行,對電站的安全運行有著直接的聯系。運行維護電站按水電站職業化管理的要求,根據多年來運行維護管理經驗,建立科學的、系統的設備維護管理。
(一)根據維護計劃、標准,精心進行設備維護保養
1、根據維護保養計劃細則條款,加強培訓和演練,根據《設備年度保養計劃》和「細則條款」制定出相應的月度保養計劃;
2、完善設備「十字保養」法,即:清潔、調整、緊固、潤滑、防腐。根據現場設備運行情況,對具體設備或具體元件實行定期「十字保養」;
3、建立設備維護標准,參照有關標准、廠家技術資料編寫並完善檢修設備的質量及工藝標准,對檢修質量點進行有效的監理和控制;
(二)建立對設備在線監測,減少設備缺陷的產生
1、通過儀器、儀表及人的感觀對設備進行在線監測,通過數據分析和比較,預先得知設備是否要出現故障。
2、對設備存在的缺陷建立相應的檔案,加強巡檢次數,對缺陷的發展情況進行跟蹤,使得帶病運行的設備處於監控范圍內,如:當發現某設備有滲油現象,便對其現象進行記錄,記錄由滲油發展為漏油的時間、漏油間隔時間等,判斷是否進行檢修,並合理安排低谷時進行消缺。
(三)建立標准化的維護管理。標准化的維護作業,關系著設備的檢修質量、設備的使用壽命等,是保證設備健康運行的管理制度。
三、認真執行水電廠的電能質量、金屬、化學、絕緣、熱工、電測、環保、繼電保護、節能和壩工十個方面的技術監督。目前十大技術監督正已開始建立,計劃在上半年完成,建立相關的台帳,下半年對開始對十大技術監督進行不斷的完善,按技術監督的要求做好相應的工作計劃、工作總結及相關記錄。建立技術監督網,明確各級人員的職責。
四、安全管理
運行維護電站通過制定嚴格的安全管理,目標是實現2009年度安全經濟運行;不發生輕傷、重傷事故;不發生設備事故;無防火、防汛責任事故。
1、不斷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各部門、崗位人員的安全職責,做好安全網控制;
2、做好安全檢及安全性評介管理,完成年度安全性檢查、安全性評價、節前安全性檢查及專項檢查的計劃,對檢查出的安全隱患及時整改;
3、做好反事故措施計劃及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措施計劃;
4、做好員工安全教育,組織員工學習國家有關電力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令的規定;學習安全管理規定、運行維護操作規程、特殊工種技術操作規程;以電力生產中的事故案例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總結經驗和教訓並制定相應預防措施;定期開展反事故學習、消防演習和防汛演習。
5、做好專用工具、安全工器具、電動工器具的管理工作,按規定時間對安全工器具做檢驗工作,做好安全工器具的台帳管理。
6、做好消防管理工作,成立消防組機構,明確各級安全職責,制定防火的具體措施。
五、現場文明生產管理
通過現場5S管理,繼續鞏固深化電站現場管理水平,改進開關站現場管理情況,徹底改變雙電站生產現場現狀,並在年內使雙合電站現場文明生產管理基本達到一流水電廠管理水平。
1、通過規范儀容儀表、言行,樹立電站的對外形象;
2、完善設備、設施的標示工作,使現場達到目視化管理;
3、持續改進「5S」活動,建立「5S」活動實施計劃。
六、技術資料管理
對運行維護管理過程中的原始記錄、圖紙資料等進行科學的管理,考慮到紙制數據記錄不方便查閱,運行維護電站進一步完善資料庫管理系統,並形成管理制度,部分重要記錄採用資料庫和手工記錄兩種方式同時進行,對資料庫的管理採用定期備份。健全所有的書、表台賬,本年內不斷對需要的技術資料進行不斷的完善。
1、圖紙資料分類、定期整理、標示,對現場接線更換後,及時對圖紙做出修改;
2、現場台賬通過資料庫管理,事先對所有技術台賬進行分類,要求運行值班員將相關的技術資料、數據等分類錄入計算機,形成制度,定期備份;
3、運行維護電站需健全和完善下列書、表、台賬記錄:
發電機直流絕緣電阻記錄、電動機直流絕緣電阻記錄、變壓器直流絕緣電阻記錄、斷路器分合閘記錄、檢修交待記錄、設備油耗記錄、設備定期試驗輪換記錄、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記錄、機組震動與擺度記錄、設備缺陷記錄、避雷器放電記錄、閘首水位定期校核記錄、運行日誌、監控裝置運行記錄、設備測溫記錄、設備點檢記錄、工作票記錄、工作票間斷記錄、不安全情況記錄、事故預想記錄、運行分析記錄、考問講解記錄、接地裝拆記錄、巡迴檢查記錄、閘首閘門啟閉操作記錄、電量統計表、流量台賬、負荷曲線執行表、生產情況簡報、水情報表、公司報表、電氣月報表、機械月報表、電測監督記錄、電能質量監督記錄、化學監督記錄、環保監督記錄、繼電保護監督記錄、絕緣監督記錄、金屬監督記錄、節能監督記錄、熱工監督記錄、壩工監督記錄。
4、根據一年來的設備的運行情,完成對《雙電站運行規程》、《九寨集控中心運行規程》進行首次修編工作;
5、編制寫《雙電站維修規程》,收集資料對《雙電站維修規程》進行完善並報經公司審查批准;
七、設備管理
為搞好電站及閘首、電站及閘首、九寨集控中心和開關站的設備管理,在2010年完善下面各項設備管理工作:
1、設備履歷管理,完善雙電站及閘首設備基礎資料庫,進一步核實電站、閘首及開關站設備基礎資料庫,對設備異動進行核查確保設備資料為最新。
2、設備缺陷管理,做好設備缺陷的記錄和消缺工作,記錄好消缺情況,對未及時消除的缺陷建立設備缺陷跟蹤記錄。電站年缺陷控制在30項以內,消缺率達到90%以上 。雙電站年缺陷控制在60項以內,消缺率達到90%以上。
3、做好設備檢修工作,工作中嚴格按照工藝步驟、質量標准施工,同時做好標准化檢修工作。檢修工作結束後,做好設備詳細的檢修交待。
4、做好設備驗收工作,在檢修工作前,按工藝標准、檢修質量編制設備驗收標准,檢修結束後,根據檢修內容,按照驗收標准對設備進行驗收。小修及以下的檢修,按兩級驗收原則進行;改造、小修及以上的檢修按三級驗收原則進行;
5、建立設備可靠性管理體系,做好可靠性數據統計及信息管理;
6、做好2010年設備評級工作;
7、做好特種設備(如:壓力容器、起重機械)的管理工作,對特種設備進行監測,制定好相應的維護計劃。
八、完成員工培訓工作
2010年培訓目標:每位員工熟練掌握設備性能、操作技能,重點掌握設備事故、故障、異常的處理和處置,提高設備維護技能。
1、系統的編制員工培訓計劃,由運行維護管理工程師實施並由項目總工進行檢查,採取定期和不定考試,檢查培訓實施情況和結果;
2、通過團隊集中學習,總結個人維護技能,相互交流,達到一人會人人都會;
3、加強電焊、起重特殊工種的培訓,定期對特殊工種到映電總廠接受培訓;
4、結合實際情況,做好不同情況下的反事故、防汛、消防及全廠應急預案的演習,並做好記錄,檢查員工對上述演習的學習情況。
5、通過對備用值班員和新上崗值班員的強化培訓,迅速體改其業務水平,從而提高電站整體業務水平。
九、物資管理
1、繼續完善物資管理規定,對物資采購進行詳細計劃,盡量減少臨時物資采購;
2、對所采購物資及時入庫、定期盤點,確保做到「三統一」;
3、對庫存備品材料加強保養管理,避免物資庫存期間損壞、損失。
Ⅶ 動水中閘門操作應注意哪些事項
您好!閘門操作運用的原則 (1) 工作閘門和閥門能在動水情況下啟閉。 (2) 事故閘門能在動水情況下關閉,一般在靜水情況下開啟。 (3) 檢修閘門在靜水中啟閉。閘門的操作 閘門操作應當由經過本工種專業培訓、 合格並持有 的工人進行。操作要求如下: 1、工作閘門的操作 (1)允許局部開啟的工作閘門在不同開度泄水時,應注意對下游的沖刷和閘門本身的振動。 (2)閘門開啟泄流時,必須與下游水位相適應,使水躍發生在消力池內。 (3)不允許局部開啟的工作閘門,不得中途停留使用,危及水工建築物和閘門的安全運行。 (4)操作壓力輸水洞或壓力鋼管的閘門時,在放水時不應使管內流量增減過快,避免產生超壓或負壓、氣蝕、水錘等現象,造成隧洞或鋼管的破壞。 2、事故閘門、檢修閘門的操作 (1)不得用以控制流量。 (2)當壓力輸水洞的檢修閘門關閉以後,洞內積水宜緩慢放空,尤其對洞身較長,檢修閘門距工作閘門較遠時更應注意(3)泄洪期間,事故閘門應停留在孔口以上0.3~0.5m處,一旦閘門下游發生事故,可爭取最短時間內閉門保護閘門操作過程中出現問題及處理:制動器失靈,閘門下滑的原因與處理 (1)制動器閘瓦間隙過大。 (2)閘瓦的夾緊力過小。調整工作彈簧的長度,增加夾緊力。 (3)閘瓦磨損且鉚釘已經凸出,並磨擦制動論,應更換制動閘瓦並使之符合技術規定要求閘門的檢修:閘門檢修分小修、大修和搶修。小修指對閘門有計劃的全面的養護性維護,並對定期檢查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統一處理。也稱歲修,每年進行一次。 大修是指對閘門功能恢復性的維修。包括對閘門門體結構變形和腐蝕情況、行走支撐裝置的運行狀態和止水裝置的工作效果等。一般金屬結構閘門大修每年6~10年進行一次。 搶修一般是針對發生不可預見的故障或事故所採取的緊急措施。
望採納,謝謝
Ⅷ 如何提高井控安全管理
基層作業隊伍在施工中,如何提高井控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井控管理體系,是施工人員生命安全、財產安全和環境安全的重要保障。
一、常教育,提升全員井控預防意識
嚴把思想認識關,強化井控安全意識要充分認識井控安全工作在油氣生產發展中的極端重要性。採取多種形式向幹部職工灌輸安全理念和法律法規教育,促使幹部職工牢固樹立「三大理念」:井噴失控是災難性事故的理念,井噴是可以預防、失控是可以避免的理念,井控管理是最大安全的理念,堅持「不安全的進尺一米不要、不安全的效益一分不要、不安全的工期一天不搶」的工作思路,時刻綳緊井控安全生產弦,從講政治、顧大局、保和諧的高度抓井控安全工作,全面提升幹部員工井控預防意識。
二、勤培訓,提高員工井控素質
井控持證上崗是井控管理的一個重要制度,也是必須具備和做好的基礎工作,是保證井控安全的有效措施。涉及井控工作的員工,必須參加井控培訓,涉硫的還必須參加硫化氫防護培訓,取得上崗資格證後方能上崗。企業必須在培訓辦法中明確培訓范圍和培訓對象,明確培訓的監督管理職責和培訓取(換)證年限以及對未持證或證件過期上崗員工的處理規定。培訓機構和教師必須具備培訓資格,編制適合企業井控工作需要的培訓教材,配備井控培訓模擬設備,安排學員參加學習實踐,確保員工扎實掌握井控技能。
為提高全員井控素質,根據「井控培訓取證制度」及崗位人員「持證上崗」的規定,認真落實「井控培訓取證制度」,確保了培訓計劃完成率達100%,為貫徹落實安全規章制度奠定了堅實基礎。採取專職和兼職培訓教師相結合、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相結合、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辦法,強化班組井控技能的培訓。針對不同種類的防噴器,以技術講座和現場演練的形式進行系統的防噴器操作培訓,堅持一班一周一練,杜絕「紙上演練」,全面提高全員的井控素質和操作能力。針對生產井及停產井可能出現井噴失控等不同問題,進一步拓寬井控演練范圍,重點對套管閘門處失控井噴、井口四通處失控井噴進行應急演練,使井場施工人員基本掌握這兩種失控井噴後的應對方法及措施。同時,應當不斷加強井控設備操作和井控演練等方面培訓場所的建設,目前可模擬開展井噴失控、H2S外溢等突發事件的搶噴演練。開展針對性井控技術培訓。從基層作業隊實際出發,選派技術過硬、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對班組長以上幹部員工進行井控培訓,重點講解井噴發生的原因、如何預防井噴和加強井控管理等;對應急搶險小組成員針對如何進行井噴搶險進行專業培訓。強化井控設備操作。對大隊新引進的防噴設備,抽調技術骨幹進行培訓學習。
三、嚴管理,抓實井控預防工作
防止井噴必須從源頭控制。推行「開工驗收」制度。即每口油水井開工前,必須按照標准化現場的要求,認真搞好現場的標准化,並由開工驗收組檢查合格,填寫「開工驗收單」後方可開工。實行分類施工。要求作業施工前必須註明詳細的井史、井況、防噴措施,在作業過程中,施工人員針對不同井況、不同施工步驟採取不同防範辦法。對一般井維護作業,要求起抽油桿時法蘭蓋上面必須裝防噴閘門,起下油管安裝嚴格試壓後的封井器;對於油層漏失嚴重的老井,射孔時採取污水防澎液壓井,保證井內液面高度,確保符合防噴要求;對有氣層和井噴史、油層壓力較高的易噴井,除具備維護井防噴措施外,採用油管傳輸射孔。建立了HSE風險管理評價和削減措施。規范管理方案,嚴格落實各項井控措施,將井噴的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實施「四個到位」工作法。井控設備試壓落實到位,井控設備由專人負責定時檢測、保養;幹部跟班制度落實到位,確保關鍵工序、重點時段、特殊施工等有幹部負責監督指導;井控檢查制度落實到位,開展隊幹部、班組長、員工「三級」聯動檢查,嚴格考核落實班組井控檢查制度;井控工作例會制度落實到位,定期召開井控工作例會,認真總結、部署井控工作,從根本上抓實井控工作。在日常管理中,嚴格落實崗位巡迴檢查和交接班制度,要求班組做到「三個不交接」:巡迴檢查不到位不交接、存在安全環保隱患不交接、工具臟亂差不交接,有效杜絕了事故隱患。隊幹部輪流盯在現場,不定期地檢查督促,重點井、重點工序以及節假日,嚴把井控安全關。
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及應急預案。找准井控管理重點和薄弱環節,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確保井控管理萬無一失。實施「一井一策」 管理法。結合臨盤特殊區塊油水井特點,制定了單井防噴預案,實現井控管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班組執行力和服從力。加大獎懲力度,對及時發現溢流、避免井噴事故的員工給予獎勵,對違反管理制度、措施落實不到位的違章行為給予通報批評和獎金扣罰。通過經濟杠桿來保證各項規章、制度、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實到實處,扭轉責任制落實不到位和執行力弱化的問題。對專項檢查、大檢查結合生產實際情況,周密布置檢查計劃,制定詳細的檢查表,成立臨時檢查組,明確檢查人員職責分工,按照「對標、對表、對照」的原則,實施檢查活動。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根據輕重緩急,落實責任人,限期予以解決和處理。對一時不能解決的問題,制定整改計劃預期完成,並對整改結果進行兩級復查驗收,確保整改項目百分之百整改到位。
四、常交流、勤演練,取長補短促提高
推行安全三個「十分鍾」管理法,班前十分鍾,學習安全標准、操作要點、十大禁令等;班間十分鍾,座談如何做好安全環保工作、落實十大禁令;班後十分鍾,總結班組安全環保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通過班組成員之間的交流,使各崗位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把安全環保工作扎實有效地落到實處,提高了基層隊井控標准化管理水平。突出班組演練重點,排出班組井控演練計劃,基層隊班組每周組織一次不同工況下的井控演練,大隊安全監督站加強現場演練指導,對演練情況進行點評和考核。通過實戰演練,鍛煉了職工隊伍,提升了班組成員的搶噴技能及搶噴過程中的默契配合度,提高了職工的實際操作能力。
Ⅸ 門禁方案怎麼寫
感應式IC卡 辦公門禁考勤一卡通管理系統方案
目 錄
第一章 方案的提出 3
第二章 系統概述、設計原則 和 規范依據 3
2.1 系統概述 3
2.2 設計原則 4
2.3 主要設計依據規范 5
2.4 推薦使用門禁的功能門名稱 5
第三章 尚龍門禁系統的身份識別模式 功能作用 和 本方案推薦品牌產品的特點 5
3.1 身份識別模式 5
3.2 系統的功能和作用 6
3.3 本方案推薦的品牌的產品特點 6
第四章 尚龍門禁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 功能原理拓撲圖 及 配置 8
4.1 門禁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 8
4.2 門禁系統功能原理示意圖 10
4.3 門禁系統組網布線拓撲示意圖 11
第五章 系統組成部分及配件介紹 14
5.1 讀卡器及卡片 14
5.2 尚龍門禁控制器 15
5.3 門禁系統其他配件 18
報警輸出及消防聯動擴展板 18
RS485/232 通訊轉換器 19
電插鎖 19
磁力鎖 20
開門按鈕 20
第六章 尚龍門禁系統軟體及功能介紹 22
6.1 尚龍智能門禁管理軟體介紹 22
6.2 門禁管理基本功能、擴展功能和行業性專業功能 23
6.2.1 門禁管理的基本功能 23
6.2.2 門禁管理的擴展功能 24
6.2.3 門禁管理的行業性高級專業功能 25
6.3 附送的考勤管理功能模塊 27
6.4 附送的在線巡更功能 31
6.5 附送的定額就餐功能 31
6.6 附送的會議簽到功能 32
6.7 附送的防盜報警功能 33
第七章 公司簡介和資質證書 33
7.1 尚龍電子科技公司簡介 33
7.2 資質證書和產品檢驗報告 34
第八章 部分典型客戶和樣板工程 36
第九章 設備清單和價格 38
第十章 施工進度和計劃 38
Ⅹ 安全資料
04-12 08:58 1 編制目的
為了防止施工現場的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完善應急工作機制,在工程項目發生事故狀態下,迅速有序地開展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搶救傷員,減少事故損失,制定本預案。
2 危險性分析
2.1 項目概況
2.2 危險源情況
根據從事工程的項目特點,所承接的項目主要有機械設備、電氣焊、高空作業等工程施工。可發生和重大危險因素的生產安全事故有高空墜落事故、觸電事故、坍塌事故、電焊傷害事故、車輛火災事故、交通安全事故、火災爆炸事故、機械傷害事故等。
3 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3.1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與職責
(1)項目經理是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第一負責人,擔任組長,負責緊急情況處理的指揮工作。成員分別由商務經理、生產經理、項目書記、總工程師、機電經理組成。安監部長是應急救援第一執行人,擔任副組長,負責緊急情況處理的具體實施和組織工作。
(2)生產經理是坍塌事故應急小組第二負責人,機電經理是觸電事故應急小組第二負責人,現場經理是大型腳手架及高處墜落事故、電焊傷害事故、車輛火災事故、交通事故、火災及爆炸事故、機械傷害事故應急第二負責人,分別負責相應事故救援組織工作的配合工作和事故調查的配合工作。
3.2 應急小組下設機構及職責
(1)搶險組:組長由項目經理擔任,成員由安全總監、現場經理、機電經理、項目工程師和項目班子及分包單位負責人組成。
主要職責是:組織實施搶險行動方案,協調有關部門的搶險行動;及時向指揮部報告搶險進展情況。
(2)安全保衛組:組長由項目書記擔任,成員由項目行政部、經警組成。
主要職責是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阻止非搶險救援人員進入現場,負責現場車輛疏通,維持治安秩序,負責保護搶險人員的人身安全。
(3)後勤保障部:組長由項目書記擔任,成員由項目物資部、行政部、合約部、食堂組成。
主要職責是:負責調集搶險器材、設備;負責解決全體參加搶險救援工作人員的食宿問題。
(4)醫療救護組:組長由項目衛生所醫生組成,成員由衛生所護士、救護車隊組成。
主要職責是:負責現場傷員的救護等工作。
(5)善後處理組:組長由項目經理擔任,成員由項目領導班子組成。
主要職責是:負責做好對遇難者家屬的安撫工作,協調落實遇難者家屬撫恤金和受傷人員住院費問題;做好其他善後事宜。
(6)事故調查組:組長由項目經理、公司責任部門領導擔任,成員有項目安全部長,公司相關部門,公司有關技術專家組成。
主要職責是:負責對事故現場的保護和圖紙的測繪,查明事故原因,確定事件的性質,提出應對措施,如確定為事故,提出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4 預防與預警
4.1 預防
4.1.1 預防高處墜落的預防措施
(1)加強安全自我保護意識教育,強化管理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
(2)重點部位項目,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專業人員旁站監督制度。
(3)隨施工進度,及時完善各項安全防護設施,各類豎井安全門欄必須設制警示牌。
(4)各類腳手架及垂直運輸設備搭設、安裝完畢後,未經驗收禁止使用。
(5)安全專業人員,加強安全防護設施巡查,發現隱患及時落實解決。
4.1.2 火災、爆炸事故預防措施
各施工現場應根據各自進行的施工工程的具體的情況制定方案,建立各項消防安全制度和安全施工的各項操作規程。
(1)根據施工的具體情況制定消防保衛方案,建立健全各項消防安全制度,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
(2)在工程場地內不得存放油漆、稀料等易燃易爆物品。
(3)施工單位不得在工程內設置調料間,不得在工程內進行油漆的調配。
(4)工程場地內嚴禁吸煙,使用各種明火作業應開具動火證並設專人監護。
(5)作業現場要配備充足的消防器材。
(6)施工期間工程內使用各種明火作業應得到施工單位項目經理部消防保衛部門的批准,並且要配備充足滅火材料和消防器材。
(7)嚴禁在施工工程現場內存放氧氣瓶、乙炔瓶。
(8)施工作業時氧氣瓶、乙炔瓶要與動火點保持10米的距離,氧氣瓶與乙炔瓶的距離應保持5米以上。
(9)進行電、氣焊作業要取得動火證,並設專人看管,施工現場要配置充足的消防器材。
(10)作業人員必須持上崗證,到項目經理部有關人員處辦理動火證,並按要求對作業區域易燃易爆物進行清理,對有可能飛濺下落火花的孔洞採取措施進行封堵。
4.1.3 觸電事故預防措施
(1)堅持電氣專業人員持證上崗,非電氣專業人員不準進行任何電氣部件的更換或維修。
(2)建立臨時用電檢查制度,按臨時用電管理規定對現場的各種線路和設施進行檢查和不定期抽查,並將檢查、抽查記錄存檔。
(3)檢查和操作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絕緣膠鞋、絕緣手套;必須使用電工專用絕緣工具。
(4)臨時配電線路必須按規范架設,架空線必須從採用絕緣導線,不得採用塑膠軟線,不得成束架空敷設,不得沿地面明敷。
(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架設和使用必須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的規定。
(6)施工機具、車輛及人員,應與線路保持安全距離。達不到規定的最小距離時,必須採用可靠的防護措施。
(7)配電系統必須實行分級配電。現場內所有電閘箱的內部設置必須符合有關規定,箱內電器必須可靠、完好,其選型、定值要符合有關規定,開關電器應標明用途。電閘箱內電器系統需統一樣式,統一配置,箱體統一刷塗桔黃色,並按規定設置圍欄和防護棚,流動箱與上一級電閘箱的連接,採用外搽連接方式(所有電箱必須使用定點廠家的認定產品)。
(8)工地所有配電箱都要標明箱的名稱、控制的各線路稱謂、編號、用途等。
(9)應保持配電線路及配電箱和開關箱內電纜、導線對地絕緣良好,不得有破損、硬傷、帶電梯裸露、電線受擠壓、腐蝕、漏電等隱患,以防突然出事。
(10)獨立的配電系統必須採用三相五線制的接零保護系統,非獨立系統可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採取相應的接零或接地保護方式。各種電氣設備和電力施工機械的金屬外殼、金屬支架和底座必須按規定採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護。
(11)在採取接地和接零保護方式的同時,必須設兩級漏電保護裝置,實行分級保護,形成完整的保護系統。漏電保護裝置的選擇應符合規定。
(12)為了在發生火災等緊急情況時能確保現場的照明不中斷,配電箱內的動力開關與照明開關必須分開使用。
(13)開關箱應由分配電箱配電。注意一個開關控制兩台以上的用電設備不可一閘多用,每台設備應由各自開關箱,嚴禁一個開關控制兩台以上的用電設備(含插座),以保證安全。
(14)配電箱及開關箱的周圍應有兩人同時工作的足夠空間和通道,不要在箱旁堆放建築材料和雜物。
(15)各種高大設施必須按規定裝設避雷裝置。
(16)分配電箱與開關箱的距離不得超過30米;開關箱與它所控制的電氣設備相聚不得超過3米。
(17)電動工具的使用應符合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工具的電源線、插頭和插座應完好,電源線不得任意接長和調換,工具的外絕緣應完好無損,維修和保管有專人負責。
(18)施工現場的照明一般採用220V電源照明,結構施工時,應在頂板施工中預埋管,臨時照明和動力電源應穿管布線,必須按規定裝設燈具,並在電源一側加裝漏電保護器。
(19)電焊機應單獨設開關。電焊機外殼應做接零或接地保護。施工現場內使用的所有電焊機必須加裝電焊機觸電保護器。接線應壓接牢固,並安裝可靠防護罩。焊把線應雙線到位,不得借用金屬管道、金屬腳手架、軌道及結構鋼筋做迴路地線。焊把線無破損,絕緣良好。電焊機設置點應防潮、防雨、防砸。
4.2 信息報告
(1)事故發現人員,應立即向組長(副組長)報告。如果是火災事故,必須同時打119向公安消防部門報警,急救撥打120、999。
(2)組長接到報警後,通知副組長、組員,立即啟動應急救援系統。
(3)根據事故類別向事故發生地政府主管部門報告。
(4)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 事故發生時間、類別、地點和相關設施;
-- 聯系人姓名和電話等;
5 應急響應
5.1 大型腳手架及高處墜落事故應急處置
5.1.1 大型腳手架出現變形事故徵兆時的應急措施
(1)因地基沉降引起的腳手架局部變形。在雙排架橫向截面上架設八字戧或剪刀撐,隔一排立桿架設一組,直到變形區外排。八字戧或剪刀撐下腳必須設在堅實、可靠的地基上。
(2)腳手架賴以生根的懸挑鋼梁撓度變形超過規定值,應對懸挑鋼梁後錨固點進行加固,鋼樑上面用鋼支撐加U形托旋緊後頂住屋頂。預埋鋼筋環與鋼梁之間有空隙,須用馬楔備緊。吊掛鋼梁外端的鋼絲繩逐根檢查,全部緊固,保證均勻受力。
(3)腳手架卸荷、拉接體系局部產生破壞,要立即按原方案制定的卸荷拉接方法將其恢復,並對已經產生變形的部位及桿件進行糾正。如糾正腳手架向外張的變形,先按每個開間設一個5t倒鏈,與結構綳緊,松開剛性拉接點,各點同時向內收緊倒鏈,至變形被糾正,做好剛性拉接,並將各卸荷點鋼絲繩收緊,使其受力均勻,最後放開倒鏈。
5.1.2 大型腳手架失穩引起倒塌及造成人員傷亡時的應急措施
(1)迅速確定事故發生的准確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圍、腳手架損壞的程度、人員傷亡情況等,以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處置。
(2)劃出事故特定區域,非救援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進入特定區域。迅速核實腳手架上作業人數,如有人員被坍塌的腳手架壓在下面,要立即採取可靠措施加固四周,然後拆除或切割壓住傷者的桿件,將傷員移出。如腳手架太重可用吊車將架體緩緩抬起,以便救人。如無人員傷亡,立即實施腳手架加固或拆除等處理措施。以上行動須由有經驗的安全員和架子工長統一安排。
5.1.3 發生高處墜落事故的搶救措施
(1)救援人員首先根據傷者受傷部位立即組織搶救,促使傷者快速脫離危險環境,送往醫院救治,並保護現場。察看事故現場周圍有無其它危險源存在。
(2)在搶救傷員的同時迅速向上級報告事故現場情況。
(3)搶救受傷人員時幾種情況的處理:
-- 如確認人員已死亡,立即保護現場。
-- 如發生人員昏迷、傷及內臟、骨折及大量失血:①立即聯系120、999急救車或距現場最近的醫院,並說明傷情。為取得最佳搶救效果,還可根據傷情送往專科醫院。②外傷大出血:急救車未到前,現場採取止血措施。③骨折:注意搬運時的保護,對昏迷、可能傷及脊椎、內臟或傷情不詳者一律用擔架或平板,禁止用摟、抱、背等方式運輸傷員。
-- 一般性傷情送往醫院檢查,防止破傷風。
5.2 觸電事故應急處置
(1)截斷電源,關上插座上的開關或拔除插頭。如果夠不著插座開關,就關上總開關。切勿試圖關上那件電器用具的開關,因為可能正是該開關漏電。
(2)若無法關上開關,可站在絕緣物上,如一疊厚報紙、塑料布、木板之類,用掃帚或木椅等將傷者撥離電源,或用繩子、褲子或任何干布條繞過傷者腋下或腿部,把傷者拖離電源。切勿用手觸及傷者,也不要用潮濕的工具或金屬物質把傷者撥開,也不要使用潮濕的物件拖動傷者。
(3)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開始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切記不能給觸電的人注射強心針。若傷者昏迷,則將其身體放置成卧式。
(4)若傷者曾經昏迷、身體遭燒傷,或感到不適,必須打電話叫救護車,或立即送傷者到醫院急救。
(5)高空出現觸電事故時,應立即截斷電源,把傷人抬到附近平坦的地方,立即對傷人進行急救。
(6)現場搶救觸電者的原則:現場搶救觸電者的經驗原則是:迅速、就地、准確、堅持。迅速--爭分奪秒時觸電者脫離電源;就地--必須在現場附近就地搶救,病人有意識後在就近送醫院搶救。從觸電時算起,5分鍾以內及時搶救,救生率90%左右。10分鍾以內搶救,救生率6.15%希望甚微;准確--人工呼吸發的動作必須准確;堅持--只要有百萬分之一希望就要近百分之百努力搶救。
5.3 坍塌事故應急處置
(1)坍塌事故發生時,安排專人及時切斷有關閘門,並對現場進行聲像資料的收集。發生後立即組織搶險人員再半小時內到達現場。根據具體情況,採取人工和機械相結合的方法,對坍塌現場進行處理。搶救中如遇到坍塌巨物,人工搬運有困難時,可調集大型的吊車進行調運。在接近邊坡處時,必須停止機械作業,全部改用人工扒物,防止誤傷被埋人員。現場搶救中,還要安排專人對邊坡、架料進行監護和清理,防止事故擴大。
(2)事故現場周圍應設警戒線。
(3)統一指揮、密切協同的原則。坍塌事故發生後,參戰力量多,現場情況復雜,各種力量需在現場總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積極配合、密切協同,共同完成。
(4)以快制快、行動果斷的原則。鑒於坍塌事故有突發性,在短時間內不易處理,處置行動必須做到接警調度快、到達快、准備快、疏散救人快、達到以快制快的目的。
(5)講究科學、穩妥可靠的原則。解決坍塌事故要講科學,避免急躁行動引發連續坍塌事故發生。
(6)救人第一的原則。當現場遇有人員受到威脅時,首要任務是搶救人員。
(7)傷員搶救立即與急救中心和醫院聯系,請求出動急救車輛並做好急救准備,確保傷員得到及時醫治。
(8)事故現場取證救助行動中,安排人員同時做好事故調查取證工作,以利於事故處理,防止證據遺失。
(9)自我保護,在救助行動中,搶救機械設備和救助人員應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配齊安全設施和防護工具,加強自我保護,確保搶救行動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5.4 電焊傷害事故應急處置
(1)未受過專門訓練的人員不準進行焊接工作。焊接鍋爐承壓部件、管道及承壓容器等設備的焊工,必須按照鍋爐監察規程(焊工考試部分)的要求,經過基本考試和補充考試合格,並持有合格證,方可允許工作。
(2)焊工應穿帆布工作服,戴工作帽,上衣不準扎在褲子里。口袋須有遮蓋,腳下穿絕緣橡膠鞋,以免焊接時被燒傷。
(3)焊工應帶絕緣手套,不得濕手作業操作,以免焊接時觸電。
(4)禁止使用有缺陷的焊接工具和設備。
(5)高空電焊作業人員,應正確佩戴安全帶,作業面設水平網兜並鋪彩條布,周圍用密目網維護,以防焊渣四濺。
(6)不準在帶有壓力(液體壓力或氣體壓力)的設備上或帶電的設備上進行焊接。
(7)現場上固定的電源線必須加塑料套管埋地保護,以防止被加工件壓迫發生觸電。
(8)電焊施工前,項目要統一辦理動火證。
5.5 車輛火災事故應急處置
(1)車輛火災事故發生後,項目應立即組織人員滅火,有可能的情況下卸下車上貨物。
(2)疏通事發現場道路,保證救援工作順利進行,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帶。
(3)在急救過程中,遇有威脅人身安全權情況時,應首先確保人身安全,迅速組織脫離危險區域或場所後,再採取急救措施。
(4)為防止車輛爆炸,項目人員除自救外,還應向社會專業救援隊伍求援,盡快撲滅火情。
(5)定期檢查維修車輛,檢查車輛山滅火器的配備,保證良好的車況是防止車輛發生火災的最好措施。
(6)夏季天氣炎熱,車內溫度高,為防止車輛自燃現象的發生,應盡量將車停在陰涼處或定時對車倆灑水降溫。
5.6 重大交通事故應急處置
(1)事故發生後,迅速撥打急救電話,並通知交警。
(2)項目在接到報警後,應立即組織自救隊伍,迅速將傷者送往附近醫院,並派人保護現場。
(3)協助交警疏通事發現場道路,保證救援工作順利進行,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帶。
(4)做好事後人員的安撫、善後工作。
5.7 火災、爆炸事故事故應急處置
5.7.1 火災、爆炸事故應急流程應遵循的原則
(1)緊急事故發生後,發現人應立即報警。一旦啟動本預案,相關責任人要以處置重大緊急情況為壓倒一切的首要任務,絕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諉拖延。各部門之間、各單位之間必須服從指揮、協調配和,共同做好工作。因工作不到位或玩忽職守造成嚴重後果的,要追求有關人員的責任。
(2)項目在接到報警後,應立即組織自救隊伍,按事先制定的應急方案立即進行自救;若事態情況嚴重,難以控制和處理,應立即在自救的同時向專業隊伍救援,並密切配合救援隊伍。
(3)疏通事發現場道路,保證救援工作順利進行;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帶。
(4)在急救過程中,遇有威脅人身安全情況時,應首先確保人身安全,迅速組織脫離危險區域或場所後,再採取急救措施。
(5)切斷電源、可燃氣體(液體)的輸送,防止事態擴大。
(6)安全總監為緊急事務聯絡員,負責緊急事物的聯絡工作。
(7)緊急事故處理結束後,安全總監應填寫記錄,並召集相關人員研究防止事故再次發生的對策。
5.7.2 火災、爆炸事故的應急措施
(1)對施工人員進行防火安全教育
目的是幫助施工人員學習防火、滅火、避難、危險品轉移等各種安全疏散知識和應對方法,提高施工人員對火災、爆炸發生時的心理承受能和應變力。一旦發生突發事件,施工人員不僅可以沉穩自救,還可以冷靜地配合外界消防員做好滅火工作,把火災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2)早期警告。事件發生時,在安全地帶的施工人員可通過手機、對講機向樓上施工人員傳遞火災發生信息和位置。
(3)緊急情況下電梯、樓梯、馬道的使用
高層建築在發生火災時,不能使用室內電梯和外用電梯逃生。因為室內電梯井會產生"煙囪效應",外用電梯會發生電源短路情況。最好通過室內樓梯或室外腳手架馬道逃生(本工程建築高度不高,最好採取這種方法逃生)。如果下行樓梯受阻,施工人員可以在某樓層或樓頂部耐心等待救援,打開窗戶或劃破安全網保持通風,同時用濕布捂住口鼻,揮舞彩色安全帽表明你所處的位置。切忌逃生時在馬道上擁擠。
5.7.3 火災、爆炸發生時人員疏散應避免的行為因素
(1)人員聚集
災難發生時,由於人的生理反應和心理反應決定受災人員的行為具明顯向光性,盲從性。向光性是指在黑暗中,尤其是辨不清方向,走投無路時,只要有一絲光亮,人們就會迫不及待的向光亮處走去。盲從性是指事件突變,生命受到威脅時,人們由於過分緊張、恐慌,而失去正確的理解和判斷能力,只要有人一聲招呼,就會導致不少人跟隨、擁擠逃生,這會影響疏散甚至造成人員傷亡。
(2)恐慌行為
是一種過分和不明智的逃離行為,它極易導致各種傷害性情感行動。如:絕望、歇斯底里等。這種行為若導致"競爭性"擁擠,再進入火場,穿越煙氣空間及跳樓等行動,時常帶來災難性後果。
(3)再進火場行為
受災人已經撤離或將要撤離火場時,由於某些特殊原因驅使他們再度進入火場,這也屬於一種危險行為,在實際火災案例中,由於再進火場而導致災難性後果的佔有相當大的比例。
5.8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處置
應急指揮立即召集應急小組成員,分析現場事故情況,明確救援步驟、所需設備、設施及人員,按照策劃、分工,實施救援。需要救援車輛時,應急指揮應安排專人接車,引領救援車輛迅速施救。
5.8.1 塔式起重機出現事故徵兆時的應急措施
(1)塔吊基礎下沉、傾斜:①應立即停止作業,並將回轉機構鎖住,限制其轉動。②根據情況設置地錨,控制塔吊的傾斜。
(2)塔吊平衡臂、起重臂折臂:①塔吊不能做任何動作。②按照搶險方案,根據情況採用焊接等手段,將塔吊結構加固,或用連接方法將塔吊結構與其它物體聯接,防止塔吊傾翻和在拆除過程中發生意外。③用2-3台適量噸位起重機,一台鎖起重臂,一台鎖平衡臂。其中一台在拆臂時起平衡力矩作用,防止因力的突然變化而造成傾翻。④按搶險方案規定的順序,將起重臂或平衡臂連接件中變形的連接件取下,用氣焊割開,用起重機將臂桿取下;⑤按正常的拆塔程序將塔吊拆除,遇變形結構用汽焊割開。
(3)塔吊傾翻:①採取焊接、連接方法,在不破壞失穩受力情況下增加平衡力矩,控制險情發展。②選用適量噸位起重機按照搶險方案將塔吊拆除,變形部件用氣焊割開或調整。
(4)錨固系統險情:①將塔式平衡臂對應到建築物,轉臂過程要平穩並鎖住。②將塔吊錨固系統加固。③如需更換錨固系統部件,先將塔機降至規定高度後,再行更換部件。
(5)塔身結構變形、斷裂、開焊:①將塔式平衡臂對應到變形部位,轉臂過程要平穩並鎖住。②根據情況採用焊接等手段,將塔吊結構變形或斷裂、開焊部位加固。③落塔更換損壞結構。
5.8.2 小型機械設備事故應急措施
(1)發生各種機械傷害時,應先切斷電源,再根據傷害部位和傷害性質進行處理。
(2)根據現場人員被傷害的程度,一邊通知急救醫院,一邊對輕傷人員進行現場救護。
(3)對重傷者不明傷害部位和傷害程度的,不要盲目進行搶救,以免引起更嚴重的傷害。
5.8.3 機械傷害事故引起人員傷亡的處置:
(1)迅速確定事故發生的准確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圍、設備損壞的程度、人員傷亡等情況,以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處置。
(2)劃出事故特定區域,非救援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進入特定區域。迅速核實塔式起重機上作業人數,如有人員被壓在倒塌的設備下面,要立即採取可靠措施加固四周,然後拆除或切割壓住傷者的桿件,將傷員移出。
(3)搶救受傷人員時幾種情況的處理:
-- 如確認人員已死亡,立即保護現場;
-- 如發生人員昏迷、傷及內臟、骨折及大量失血:①立即聯系120、999急救車或距現場最近的醫院,並說明傷情。為取得最佳搶救效果,還可根據傷情聯系專科醫院。②外傷大出血:急救車未到前,現場採取止血措施。③骨折:注意搬動時的保護,對昏迷、可能傷及脊椎、內臟或傷情不詳者一律用擔架或平板,不得一人抬肩、一人抬腿。
-- 一般性外傷:①視傷情送往醫院,防止破傷風。②輕微內傷,送醫院檢查。
-- 制定救援措施時一定要考慮所採取措施的安全性和風險,經評價確認安全無誤後再實施救援,避免因採取措施不當而引發新的傷害或損失。
6 應急物資及裝備
(1)救護人員的裝備:頭盔、防護服、防護靴、防護手套、安全帶、呼吸保護器具等;
(2)滅火劑:水、泡沫、CO2、鹵代烷、乾粉、惰性氣體等;
(3)滅火器:乾粉、泡沫、1211、氣體滅火器等;
(4)簡易滅火工具:掃帚、鐵鍬、水桶、臉盆、沙箱、石棉被、濕布、乾粉袋等;
(5)消防救護器材:救生網、救生梯、救生袋、救生墊、救生滑桿、緩降器等;
(6)自動蘇生器:適用於搶救因中毒窒息、胸外傷、溺水、觸電等原因造成的呼吸抑制或窒息處於假死狀態的傷員。
(7)通訊器材:固定電話一個,行動電話:原則上每個管理人員一人一個,對講機若干。
7 預案管理
7.1 培訓
(1)根據受訓人員和工作崗位的不同,選擇培訓內容,制定培訓計劃。
(2)培訓內容:鑒別異常情況並及時上報的能力與意識;如何正確處理各種事故;自救與互救能力;各種救援器材和工具使用知識;與上下級聯系的方法和各種信號的含義;工作崗位存在哪些危險隱患;防護用具的使用和自製簡單防護用具;緊急狀態下如何行動。
7.2 演練
項目部按照假設的事故情景,每季度至少組織一次現場實際演練,將演練方案及經過記錄在案。
8 預案修訂與完善
(1)為了能把新技術和新方法運用到應急救援中去,以及對不斷變化的具體情況保持一致,預案應進行及時更新,必要時重新編寫。
(2)對危險源和新增裝置、人員變化進行定期檢查,對預案及時更新。
(3)在實踐和演習中提高水平,對預案進一步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