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校外培訓機構整治工作意見和建議是什麼
1、家長對孩子期望普遍過高。因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大家都在補,我能不補嘛?」的思想,形成了人人都想上培訓班的不良風氣,導致事實上學生及家長對培訓機構的需求量增大。
2、因大部分家長忙於工作,相當部分低齡孩子需要在學校放學後託管,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部分資質不合格的培訓機構的萌生。
3、家長安全意識不強。很多非法培訓機構存在樓層高、安全通道被堵塞、疏散不暢等消防安全隱患,但由於家長安全意識淡薄,缺少了對良莠不齊的培訓機構的甄別與淘汰,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非法培訓機構的生存。
基於以上原因,建議:
1、抓源頭方面。嚴格培訓許可證的審批要求,確保證照齊全。校外培訓機構必須經審批取得辦學許可證後,登記取得營業執照(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下同)才能開展培訓。已取得辦學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的,在辦學過程中發現有不符合設置標準的,應當按標准要求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依法吊銷辦學許可證,終止培訓活動。
2、強管理方面:主管部門要起到監督作用,要經常檢查,切實發揮監管責任。加強非法取締、媒體曝光等工作。同時,社會也要積極發揮作用,社區和學校要積極開辦三點半學校,解決需託管孩子的家長實際困難。建議有各街道牽頭,每個社區成立一個託管班,有大學生或社區志願者帶班管理。
3、提師資方面:校外培訓機構必須有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不得聘用中小學在職教師。所聘人員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相應的培訓能力;從事語文、數學、英語及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培訓的教師應具有相應的教師資格。培訓機構在取得辦學資格的前提下,應當與所聘人員依法簽訂聘用合同、勞動合同或勞務協議。
以上內容參考:紹興市人大常委會-關於整治校外培訓機構的建議
Ⅱ 教育部繼續加大力度整頓校外培訓機構,怎樣的教育機構有機會留下來
補習機構的問題這么多年了,發展越來越壯大,不僅僅是他的商業價值,還有社會和家庭的需求。那麼現在隨之國家對這個行業的整頓,未來的發展我們應該如何分析呢?
所以從這幾個方面來說,未來發展仍然是比較有前景的,但是其提供的服務將面臨改革和發展,一定不會是再以成績訓練提高作為核心的業務了,多元化、專業化的素質教育服務發展才是未來的潮流。
Ⅲ 校外培訓機構整治有哪些規定
8月23日報道,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針對當前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的有安全隱患、證照不全、超前培訓、超標培訓等突出問題,從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的關鍵環節入手,提出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今年2月,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總局等四部門聯合發出《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部署全面開展拉網式摸底排查,堅決治理一些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的「有安全隱患、無證無照、『應試』傾向、超綱教學」等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在已經有四部門部署專項治理的情況下,現在國務院辦公廳專門出台《意見》,其重要意義在於切實構建校外培訓機構規范發展的長效機制,落實專項治理的成果,避免專項治理變成「一陣風」。
這次國務院辦公廳出台《意見》,力圖解決專項治理發現的問題。比如,明確由省級教育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本地校外培訓機構設置的具體標准,省域內各地市差距大的,可授權地市級教育部門制定,並從場所條件、師資條件、管理條件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這對規范培訓市場的供給十分重要,因為如果標准設置過高,很多機構難以達到設置標准,培訓供給就有限,這就可能推高正規培訓機構的價格,而價格低的非正規培訓機構也會借機滋長,且游離在監管之外。
規范教育培訓機構,只是從供給端進行治理,這對緩解培訓熱會有一定作用,比如禁止培訓機構開展提前教學、超綱教學,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家長的焦慮。針對禁止提前教學、超綱教學,《意見》明確提出建立教育培訓機構備案制,有助於教育監管部門及時了解培訓內容,糾正提前教學、超前教學等問題。
應當看到,我國家庭的校外培訓需求,主要源於升學競爭之下家長對提高孩子競爭能力的渴求,而且這種需求普遍存在。成績好的學生在校內可能吃不飽,並想保持競爭優勢,因此要選擇校外培訓;成績差的學生在校內可能跟不上,也要選擇校外培訓。比如,每個假期都被學生作為「趕超」「逆襲」的機會,名義上是假期,但有的學生比上學時還累,很多學生的暑假生活都在培訓班度過。
Ⅳ 國家如何整頓培訓機構
法律分析:1. 從嚴審批機構。(1)不再審批新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的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2)嚴禁學科類培訓機構資本化運作,一律不能上市融資。(3)外資不得進入學科類培訓機構,已違規的,要進行清理整治。2. 規范培訓服務行為。(1)建立培訓內容備案與監督制度,制定出台校外培訓機構培訓材料管理辦法。(2)不得超前、超綱教學,非學科類培訓機構不得從事學科類培訓,不得培訓境外教育課程。(3)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4)從業者必須有相應教師資格,教師信息要公示。(5)公開透明化培訓收費項目和標准,接受監督。3. 強化常態運營監管。(1)不得以虛假宣傳、虛構原價、虛假折扣、等方式進行不正當競爭。(2)線上培訓,每節課不超過30分鍾,課間不少於10分鍾,培訓時間不晚於21點。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第三條 國家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遵循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發展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
Ⅳ 國家為什麼要整治校外培訓機構
第一是糾正畸形需求。整治校外培訓機構,是為了取締無序擴張的焦慮製造者和修正應試教育之風。通過打造「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廣告語和不計成本的拉新,資本飽食著家長們因愛而生的焦慮情緒。教培也在他們的推動下加速背離了教育的初心:學生可以短時間通過題庫堆砌的方式強化應試技巧提高考試成績,但卻並沒有學會更重要的自主思考和學習能力。
第二是提高生育率。這有降低生育費用和解放精力兩方面考量。
第三是規模總量龐大。據統計,目前全國面向中小學生的校外培訓機構數量十分巨大,已基本與學校數量持平,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如果任其發展,將形成國家教育體系之外的另一個教育體系,不僅增加學生課外負擔和家長經濟負擔,還會擾亂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第四是如果任其發展,將形成國家教育體系之外的另一個教育體系。
第五是被資本裹挾狀況嚴重。近年來大量資本湧入培訓行業,展開「燒錢」大戰,廣告鋪天蓋地,對全社會進行「狂轟濫炸」式營銷,各種販賣焦慮式的過度宣傳,違背了教育公益屬性,破壞了教育正常生態。
(5)校外培訓機構聯合整治擴展閱讀
2021年3月31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表示,今年教育部將把治理校外培訓機構列入重點工作任務,進一步加大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力度。
4月9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嚴禁學前學科培訓。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
6月15日,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將會同有關方面擬訂校外教育培訓(含線上線下)機構設置、培訓內容、培訓時間、人員資質、收費監管等相關標准和制度並監督執行。
Ⅵ 校外培訓整治活動被「掃黃打非」辦公室介入,你怎麼看
據報道,為營造良好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環境,近期,宜昌市「掃黃打非」辦公室根據暑期「護苗」行動安排和上級新聞出版部門工作要求,專門印發專項檢查工作提示,要求宜昌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遊市場綜合執法支隊以及各縣市區「掃黃打非」辦公室,全面開展校外培訓機構檢查,嚴厲打擊銷售、贈送非法出版物行為。
對此,不少網友將其解讀為,把治理校外培訓機構納入「掃黃打非」范疇,並稱對校外培訓機構侮辱性極強。而其實,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治理,還是主要由教育部門、市場監管部門進行,「掃黃打非」辦公室參與檢查,主要還是檢查培訓機構銷售、贈送非法出版物。因此,沒必要對此進行過度解讀,但是,需要警惕一種情況是,有關部門存在強化把校外培訓機構納入「掃黃打非」治理的故意,以「掃黃打非」為名,上門檢查校外培訓機構,一方面干擾校外培訓機構的合法經營,另一方面污名化校外培訓機構。
根據之前發布的「雙減」意見,國家是允許合法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的,只是禁止校外學科培訓機構上市融資、資本化運作,不得在節假日、雙休日和寒暑假期進行學科培訓,以及超標超綱教育。合法的校外學科培訓機構的經營權應依法得到保障,作為滿足受教育者差異化選擇的校外培訓機構,也是中國教育的一部分——不管學校教育怎麼改革,提高教育質量,都無法滿足所有受教育者的個性化教育需求。
客觀上說,由於有的校外培訓機構,存在向學生、家長兜售或免費贈送沒有正式出版刊號的學習資料的問題,由「掃黃打非」辦公室參與聯合檢查,是有法可依的。據介紹,「掃黃打非」辦公室的「掃黃」,是指掃除有黃色內容的書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及網上淫穢色情信息等危害人們身心健康、污染社會文化環境的文化垃圾。「打非」則是指打擊非法出版物,即打擊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的破壞社會安定、危害國家安全、煽動民族分裂的出版物,侵權盜版出版物以及其他非法出版物。
但是,高調強調由「掃黃打非」辦公室檢查校外培訓機構,則存在污名化校外培訓機構的傾向。國家治理校外培訓機構,治理的是「全民培訓」所製造的教育焦慮與學生培訓負擔,並沒有否定合法校外培訓的教育價值。通過治理,是要讓校外培訓機構回到本身應該有的定位上。而不是要把校外培訓機構「一掃而光」。
據有關統計,校外培訓機構從業人員有上千萬,當前的治理,也要考慮培訓業從業人員的生計與出路。毋庸置疑,有的校外培訓機構存在資本化運作,過度逐利的問題,但是,大部分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的從業人員,是在做教育事業,決不能把他們從事的職業污名化,如果監管部門把校外培訓機構等同於低俗產業治理,這是不尊重校外培訓機構的合法經營權的,對於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必須依法依規。
更需要警惕的是,為了治理可能出現的家長請私教,以及培訓轉到地下的治理走向,有的地方會把檢查地下培訓作為「掃黃打非」辦公室的職責,並發動家長舉報。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絕對不是善治。
疏導家長對校外培訓的需求,不能靠圍追堵截,採取各種極端方式堵家長的培訓需求,這只能說明疏導存在問題,包括學校教育、暑期託管服務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比治理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學校教育質量,改革教育管理與評價體系。如果學校教育能做到個性化,教育不再扮演社會分層的功能,學生的成才選擇變得多元,家長還會有那麼旺盛的培訓需求嗎?
Ⅶ 如何看待教育局大力治理整頓校外培訓機構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小學生的學習壓力也越來越大,我深刻的記得在我小學的時候學習的時間沒有我玩的時間多,現在的小學生就連睡覺之前都要來一套題,這在無形中給孩子增加了學習的壓力,承受了這個年紀不該承受的痛苦。如何看待教育局大力治理整頓校外培訓機構?我支持這樣的整頓,現在的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學到更多的東西,在課余的時候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這樣只會給孩子增加過多的壓力,讓孩子承受太多的痛苦。以上只是小編個人的看法,那麼你是怎樣看待這個整治的呢?
Ⅷ 校外培訓機構聯合整治辦公室是什麼單位
不是特定的單位,只是組織相關幾個部門單位進行政治活動。
教育局聯合公安、社會事務、工商等相關職能部門,對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巡查整治行動,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的管理。
Ⅸ 國家整治校外培訓機構,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
隨著國家重拳出手整治校外培訓教育,相關機構哀鴻一片,就連相關機構的龍頭企業股票也是閃崩,短短幾天蒸發上千億。為什麼國家這次管控如此嚴格呢?
首先,這些培訓機構無形增加了學生的課外作業壓力和家庭經濟壓力,學校內減負少作業,校外拚命增加,家長為了孩子不落後,跟風花錢報各種補習班,讓孩子完全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再有,大量資本進入培訓行業,各種亂收費高收費現象嚴重,以利益為先,加之管理混亂,與教育的本質越離越遠。
其中還有一點不得不提到的是,隨著這個行業的興起,教育的低齡化趨勢愈發厲害,據統計2020年,0-8歲的啟蒙教育市場規模已經達到千億級!這樣有很多危害,比如說,很多學前兒童提前學習了小學的知識,等到小學教育開始的時候,學校的教育就很難進行了,這也是對公辦學校教育的一種傷害。此外,培訓機構「超前的教育方式」還會加劇教育的不公平。
Ⅹ 湖北哪些地方「掃黃打非」辦加入整治校外培訓機構行動
一、武漢市
江漢區教育、市場監管、行政審批等部門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開展校外培訓機構違規行為集中專項整治工作的實施方案》,成立了校外培訓機構違規行為集中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
江漢區「掃黃打非」工作小組相關成員單位結合護苗行動,同步開展暑期校園周邊隱患排查整治工作,重點對校園周邊及校外培訓機構文化市場開展檢查抽查。
二、襄陽市
襄陽市教育局於6月25日緊急下發了《關於做好暑假期間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工作的通知》,於7月5日下發了《關於對全市校外培訓機構安全問題開展全面排查的緊急通知》,7月6日召開了襄陽市校外培訓機構安全檢查培訓會議,對全市托幼機構託管、校外培訓機構、校園周邊文化經營場所進行全面排查。
並由襄陽市教育局牽頭,聯合市應急管理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組成了十個檢查組,於7月7日開始對襄陽市校外培訓機構及校園周邊的文化市場,包括影院、書店、文具店及綜合性商店進行了集中督導整治。
下一步,襄陽市掃黃辦將切實履行職責,加強日常監管和安全檢查,深入開展「護苗2021」專項行動,協調教育及相關成員單位開展專項整治,有效規范教培機構的辦學行為。
三、宜昌市
近期,宜昌市「掃黃打非」辦公室根據暑期「護苗」行動安排和上級新聞出版部門工作要求,專門印發了《關於在全市開展2021年度進口學生用書專項檢查的工作提示》,要求宜昌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遊市場綜合執法支隊以及各縣市區「掃黃打非」辦公室,全面開展校外培訓機構檢查,嚴厲打擊銷售、贈送非法出版物行為。
四、孝感市
6月15-17日,孝感市「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協調市「掃黃打非」工作小組成員單位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文旅綜合執法支隊等,有針對性在孝感市范圍內開展「掃黃打非·護苗2021」專項行動檢查。除檢查校園周邊出版發行單位外,重點將校外培訓機構列入此次專項檢查的重點。
此次檢查分2個小組進行,對孝感市所屬縣(市區)進行抽檢,查看縣(市區)「掃黃打非」辦是否全面檢查到位,確保對校外培訓機構檢查全覆蓋。對校外培訓機構檢查,採取分工負責,教育局負責檢查審批手續,文化執法負責培訓機構使用出版物來源是否合法,市場監督管理負責廣告核實。
此次聯合抽檢,共抽查校外培訓機構16家。通過現場查看、詢問等方式,所抽查校外培訓機構使用教材均是中小學校教學教材,未發現侵權盜版,對相關培訓機構使用的教輔資料進行了抽樣鑒定,收繳不正規教輔資料30多本。
五、黃岡市
七月份以來,黃岡市各地在市「掃黃打非」工作小組的安排部署下,扎實開展暑期「護苗」專項行動。下一步,黃岡市將把「護苗」工作融入到暑期小區託管班、校外培訓機構、課外閱讀游樂等場所,狠抓線上線下,網上網下整治,加強少年兒童安全教育。
六、仙桃市
近日,仙桃市「掃黃打非」辦組織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支隊成立綜合檢查小組,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校外培訓機構文化市場綜合整治專項行動。
此次檢查分2個小組,對仙桃市校外培訓機構進行了全覆蓋的檢查,執法人員採取現場查看、調閱記錄、重點詢問等方式,重點對校外培訓機構是否存在使用、售賣非法印製的教輔教材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檢查,同時對各點位疫情防控、消防設施及安全生產情況進行了檢查。
此次行動共出動執法車輛3輛,參加人員10人次,收繳非法侵權教輔教材2256冊。下一步,仙桃市將進一步加大執法檢查力度,以查辦重大案件為突破點,進一步夯實執法隊伍能力水平。
七、天門市
自7月8日以來,天門市「掃黃打非」辦公室組織教育、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市場監管、城管等部門開展聯合整治。各成員單位按照單位本職任務,對校外培訓機構有無營業執照、有無經營許可證、有無誘導欺詐性質的違法廣告行為、有無安全隱患進行了檢查;文化市場綜合執法人員重點檢查了校園周邊培訓機構和零售書店是否使用盜版教材的問題。
經查,天門市有照無證經營的培訓機構佔比較大,天門市教育局對符合辦證條件的培訓機構統一辦證,對整改後符合條件的培訓機構下達了整改通知,責令整改後再申請辦證;對不符合條件和無證無照的培訓機構一律取締,並督導機構退款遣散培訓學員。
文化市場綜合執法人員在檢查培訓機構和零售書店的過程中,收繳非法發行教材48本,涉嫌侵權盜版教材102本,復印教材150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