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利用老帶新活動,提高培訓機構招生率
可以利用現在市場上比較火爆的營銷工具,分銷員,讓老生申請加入分銷員,教育機構版通過審核,權讓分銷員給取一定的利潤,或者其他的一些優惠課程,這樣有著老帶新的積極效果,最好搭建一個課程商城,利用多種營銷工具進行招生
⑵ 培訓機構雙減政策
培訓機構雙減政策是教育部門針對義務教育階段提出的減負政策,具體指全面壓減孩子作業負擔,還需要減輕校外培訓負擔。一減輕作業負擔,二減輕校外培訓負擔。
培訓機構雙減政策一:減輕作業負擔
廣州: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小學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鍾,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鍾。鼓勵實行每周一天『無作業日』。周六日、寒暑假、法定節假日也要控制書面作業時間和總量,並指導學生合理安排完成作業的進度。
上海: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小學三至五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鍾,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鍾。
培訓機構雙減政策二:減輕校外培訓負擔
北京:學科類培訓時間不得與中小學校教學時間相沖突;線下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0點30分,線上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1點。線上培訓要注重保護學生視力,每課時不超過30分鍾,課程間隔不少於10分鍾。探索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合理控制學生連續線上培訓時間。
培訓機構雙減政策要點歸納
1、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鍾,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鍾。
2、課後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於當地正常下班時間。
3、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
4、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
5、線上培訓每課時不超過30分鍾,課程間隔不少於10分鍾,結束時間不晚於21點。
6、對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重新審核登記,逐步大大壓減,解決過多過濫問題。
⑶ 培訓學校搞什麼優惠活動最實際
當下實用的的熱門禮物,千萬別送課程,可以去91享課問問又什麼實用的方案。
⑷ 某器樂培訓班推出優惠活動哪種方案最省錢
可以免費體驗課一節(上大課)
老生帶新生 送老生一節課
新生報名 3人及3人以上 9折優惠······等等·
⑸ 教育培訓機構稅收優惠政策
法律分析:1、從事學歷教育的學校提供的教育服務免徵增值稅。2、學生勤工儉學提供的服務免徵增值稅。3、托兒所、幼兒園提供的保育和教育服務免徵增值稅。4、政府舉辦的從事學歷教育的高等、中等、初等學校(不含下屬單位),舉辦進修班、培訓班取得的全部歸該學校所有的收入免徵增值稅。5、特殊教育學校舉辦的企業可以享受國家對福利企業實行的增值稅優惠政策。
法律依據: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教育稅收政策的通知》規定:一、關於營業稅、增值稅、所得稅1.對從事學歷教育的學校提供教育勞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2.對學生勤工儉學提供勞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3.對學校從事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4.對托兒所、幼兒園提供養育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5.對政府舉辦的高等、中等和初等學校(不含下屬單位)舉辦進修班、培訓班取得的收入,收入全部歸該學校所有的,免徵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6.對政府舉辦的職業學校設立的主要為在校學生提供實習場所、並由學校出資自辦、由學校負責經營管理、經營收入歸學校所有的企業,對其從事營業稅暫行條例「服務業」稅目規定的服務項目(廣告業、桑拿、按摩、氧吧等除外)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7.對特殊教育學校舉辦的企業可以比照福利企業標准,享受國家對福利企業實行的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8.納稅人通過中國境內非營利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事業的捐贈,准予在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前全額扣除。9.對高等學校、各類職業學校服務於各業的技術轉讓、技術培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承包所取得的技術性服務收入,暫免徵收企業所得稅。10.對學校經批准收取並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或財政預算外資金專戶管理的收費不徵收企業所得稅;對學校取得的財政撥款,從主管部門和上級單位取得的用於事業發展的專項補助收入,不徵收企業所得稅。11.對個人取得的教育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免徵個人所得稅;對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布的教育方面的獎學金,免徵個人所得稅;高等學校轉化職務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資比例等股權形式給予個人獎勵,獲獎人在取得股份、出資比例時,暫不繳納個人所得稅;取得按股份、出資比例分紅或轉讓股權、出資比例所得時,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⑹ 國家對於教育培訓機構的政策
法律分析:必須有符合安全條件的固定場所,同一培訓時段內生均面積不低於3平方米,確保不擁擠、易疏散;必須符合國家關於消防、環保、衛生、食品經營等管理規定要求。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第十二條 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在非戶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為其提供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軍人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予以保障。
⑺ 培訓學校雙減政策
法律分析:「雙減」政策指出,要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其中,要求分類明確作業總量。學校要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可在校內適當安排鞏固練習;小學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鍾,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鍾。同時,提升學校課後服務水平,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雙減」政策要求堅持從嚴治理,全面規范校外培訓行為。堅持從嚴審批機構。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對原備案的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改為審批制。依法依規嚴肅查處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未經審批多址開展培訓的校外培訓機構。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規范培訓服務行為。嚴禁超標超前培訓,嚴禁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從事學科類培訓,嚴禁提供境外教育課程。嚴格執行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培訓機構不得高薪挖搶學校教師;從事學科類培訓的人員必須具備相應教師資格,並將教師資格信息在培訓機構場所及網站顯著位置公布;不得泄露家長和學生個人信息。根據市場需求、培訓成本等因素確定培訓機構收費項目和標准,向社會公示、接受監督。
法律依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明確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學科類和非學科類范圍的通知》 一、根據國家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設置的規定,在開展校外培訓時,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地理、數學、外語(英語、日語、俄語)、物理、化學、生物按照學科類進行管理。對涉及以上學科國家課程標准規定的學習內容進行的校外培訓,均列入學科類進行管理。二、在開展校外培訓時,體育(或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學科,以及綜合實踐活動(含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等按照非學科類進行管理。各地要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進行審核把關,加強日常監管和監督檢查。
⑻ 教育培訓業能享受什麼稅收優惠政策
教育培訓業能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有:
增值稅
1、從事學歷教育的學校提供的教育服務免徵增值稅。
2、學生勤工儉學提供的服務免徵增值稅。
3、托兒所、幼兒園提供的保育和教育服務免徵增值稅。
4、政府舉辦的從事學歷教育的高等、中等、初等學校(不含下屬單位),舉辦進修班、培訓班取得的全部歸該學校所有的收入免徵增值稅。
5、特殊教育學校舉辦的企業可以享受國家對福利企業實行的增值稅優惠政策。
(8)培訓機構老生優惠政策擴展閱讀:
稅法具有多樣性、規范性、統一性、技術性、經濟性的特徵。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規定,納稅人必須在規定的申報期限內到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稅務機關憑借國家政權賦予的權力,以國家政權的名義,向納稅人徵收稅款。
如果納稅人偷稅、欠稅、騙稅、抗稅,稅務機關就要追繳稅款、滯納金,依法處以罰款,觸犯刑法的還要由司法機關予以刑事處罰。
1、偷稅,是納稅人有意違反稅法規定,用欺騙、隱瞞等方式(如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和記賬憑證,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等),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的行為。
2、欠稅,是納稅人超過稅務機關核定的納稅期限,沒有按時納稅而拖欠稅款的行為。
3、騙稅,是納稅人或人員以假報出口或其他欺騙手段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的行為。在我國,出口退稅是對納稅人出口的貨物退還或免徵在國內各生產和流通環節已納或應納的增值稅、消費稅。出口退稅是國際慣例。
⑼ 校外培訓機構 雙減政策
根據雙減政策,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時間段是不可補課的。學生想去校外培訓機構補課,只能夠在周一到周五,並且結束上課的時候要在線下不能晚於晚上8點半,線上不能晚於9點鍾。雙減對高中校外培訓影響大。
數據顯示,我國校外培訓行業的總體市場規模約為2萬億元。其中,中小學校外培訓的規模約佔40%。截至2020年底,國內教培企業總數超過300萬家。作為學校教育的補充,校外培訓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差異化學習的需求,也暴露出諸多亂象,行業近年陷入「蒙眼狂奔」的無序競爭。
為整肅校外培訓市場,相關部門今年打出政策組合拳。4月26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將禁止留作業作為校外培訓機構日常監管的重要內容,切實避免「校內減負、校外增負」。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明確對存在不符合資質、管理混亂、借機斂財、與學校勾連牟利等問題的機構,要嚴肅查處。6月1日,新東方、學而思、掌門1對1等15家校外輔導機構,因虛假宣傳、價格欺詐等原因,被處以頂格罰款。6月15日,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將會同有關方面擬訂校外教育培訓(含線上線下)機構設置、人員資質、收費監管等相關標准和制度並監督執行。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教育培訓的服務對象是差異化個體,而非全體學齡兒童。某些機構單純追求規模和體量增長,投錢營銷,忽略課程建設,加劇了自身經營風險。
[(9)培訓機構老生優惠政策擴展閱讀]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魏軍認為,政策設計的初衷在於規范校外培訓,使其成為教育生態的積極組成部分。雙減政策對教師影響
不得布置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復性、懲罰性作業。教師要指導小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初中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
學校課後服務時間原則上不得早於當地下班時間,學校可統籌老師」彈性上下班「。課後服務主要用於輔導學生或開展科普、文體等活動,不得利用課後服務時間講新課。
⑽ 培訓機構如何維護老生
一般就是推出一些新課程,然後針對老生一些優惠政策等等,然後定期送一些課程福利比如打折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