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院感培訓計劃表及內容有哪些2022年
一、培訓目的。
1、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提高全院人員疫情防控知識及防護技能,堅決杜絕新冠肺炎醫院感染事件發生。
2、不斷強化全體工作人員對預防醫院感染的認識及知識水平,把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工作始終貫穿於醫療活動中,從而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提高醫療護理質量,保證醫療安全。
二、培訓對象。
院感管理專職人員、醫護、醫技人員及後勤工作人員、保潔人員。
三、培訓形式。
感控科根據去年院感培訓情況鞏固培訓成果,持續執行院科二級培訓。感控科還根據醫務人員工種不同制定不同的學習資料組織學習,由此提高參培率,增強感染防控意識及水平。
四、培訓內容。
(1)院感管理專職人員及科室感控小組成員參加有關國家級、省市級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及時掌握醫院感染防控的最新信息動態。
(2)醫護、醫技人員為重點培訓對象,針對醫務人員手衛生意識薄弱及我院多重耐葯菌感染現狀進行消毒隔離相關知識、手衛生、中醫診療技術相關性感染預防及控制措施、目標性監測、醫務人員職業防護、多重耐葯菌感染防控措施、醫療廢物分類收集轉運等知識培訓。
(3)保潔人員重點進行消毒液配置方法、保潔用具分區使用與清潔消毒方法、傳染病病房日常保潔及終末消毒方法,醫療廢物分類收集轉運等知識培訓。
(4)針對新進醫護人員,在上崗前進行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崗前培訓,重點為醫院感染概念及診斷標准、消毒隔離制度、手衛生、個人職業防護等。
五、培訓大綱。
② 369人才工程考試什麼
「369人才工程」的9項行動計劃,包括實施醫學院校畢業生特招、全科醫生特設回崗位、農答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基層骨幹醫師培訓、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基層衛生人才在職學歷提升、基層住院(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幫扶、紅會送醫等。其中,醫學院校畢業生特招共計1.53萬人,對於特招研究生、本科生,省財政將按大學期間培養費用給予補助;為鄉鎮衛生院招聘2400名特崗全科醫生,財政按年人均不低於4萬元的標准安排崗位津貼;為農村訂單定向培養本科生2980人。
③ 2022年院感培訓計劃表及內容有哪些
2022年主要圍繞新冠肺炎醫院感染防控措施、工作流程及新冠肺炎個人防控要點展開了詳細講解,同時還全員普及了口咽拭子標本採集方法,並再次宣講了新冠肺炎流行病學特點、診斷與治療等方面的知識。
培訓指出全院各科室要貫徹落實新冠肺炎防控具體舉措,嚴格分級防護措施,熟練掌握消毒隔離要求,做好患者宣教及管理工作,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針對保安、保潔等後勤人員,培訓重點講解了清潔消毒、醫療廢物管理等內容,強化其防控知識,要求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基礎上更好地為臨床服務。
培訓目的:
1、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提高全院人員疫情防控知識及防護技能,堅決杜絕新冠肺炎醫院感染事件發生。
2、不斷強化全體工作人員對預防醫院感染的認識及知識水平,把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工作始終貫穿於醫療活動中,從而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提高醫療護理質量,保證醫療安全。
④ 「369人才工程」是什麼
河南省特招醫學院畢業生(簡稱「369」人才工程),是河南省衛生人才發展建設的重大舉措,現已經納入健康扶貧脫貧計劃,特招醫學生試用期為1年,服役期為6年,本科及研究生確定錄用後即可辦理入編手續,用人單位有空編的,要優先解決特招生入編制問題,不受服役期限制。
用人單位沒有空編的可在市縣事業編制總量內按照「特需特辦、人編對號、人留編留、人去編銷」的原則,將取得醫學本科的特招專科生納入人才編制管理,對於福利待遇,對於服務期間暫未入編的特招生納入單位正式人員崗位管理,實行同工同酬,辦理社會保險,享受單位同等條件下正式職工待遇。
(4)對口支援骨幹醫師培訓計劃表擴展閱讀
「369人才工程」的建立背景:
為深入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河南省自2015年8月正式啟動「369人才工程」,即通過引進、培養、培訓3種途徑,用6年時間,實施醫學院校畢業生特招計劃、全科醫生特設崗位計劃、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計劃、基層骨幹醫師培訓計劃。
全科醫生轉崗培訓計劃、基層衛生人才在職學歷提升計劃、住院(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計劃、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幫扶計劃、「紅會送醫」計劃等9項行動計劃,著力破解基層醫療衛生人才短缺困境。
⑤ 2021院感培訓計劃表及內容有哪些
一、培訓目的
為了不斷強化全體工作人員對預防醫院感染的認識及知識水平,把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工作始終貫穿於醫療活動中,從而提高全體工作人員對醫院感染的防範意識,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提高醫療護理質量。
二、培訓的對象、內容及時間
1、培訓的對象包括專職院感管理人員、臨床醫生、護理人員、醫技葯劑人員及工勤保潔人員。
2、培訓內容及時間。
1、專職人員參加全國及區、市兩級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及時掌握醫院感染防控的最新信息動態,培訓時間不少於16學時。
2、醫師、護理人員及醫技葯劑人員本年度重點配合三級醫院評審,針對醫務人員手衛生意識薄弱、依存性較低的特點及多重耐葯菌感染現狀進行消毒隔離相關知識、手衛生、醫務人員職業防護、醫療廢物分類處置。
3、工勤保潔人員重點進行消毒液配製方法、保潔用具分區使用、分類放置;《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中醫療廢物分類處置方法;個人防護方法等的培訓。
三、培訓形式及考核方法
1、每月由科室院感監控組長組織科室人員進行院感相關知識學習,月底質控考核時根據科室學習記錄進行提問,將結果反饋於質控簡報並與科室效益掛鉤。
2、由醫院組織的培訓 邀請附院專家來院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三級醫院評審院感防控迎評內容講座一次;舉行手衛生與醫院感染專題培訓一次。每次以講座形式培訓結束時以筆試測試卷當場考核,結果反饋於質控簡報。
3、工勤保潔人員培訓2次。
4、選送人員參加區內的醫院感染培訓班。
⑥ 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的改革任務
(一)制定縣級公立醫院發展規劃。縣級政府要在區域衛生規劃的指導下,依據「盤活存量、控制增量、優化結構、動態管理」的原則,以現有醫療資源為基礎,結合本地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制定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含非公立醫院)。重點辦好1所綜合醫院、1所中醫醫院、1所婦幼保健院,並明確其相應的規模和編制。
(二)明確縣級公立醫院的功能定位。縣級公立醫院是縣域內醫療衛生中心和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的龍頭,主要承擔縣域居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重症患者救治,疑難疾病初診、轉診,適宜醫療技術推廣應用,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機構衛生人員培訓、技術指導,以及自然災害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等工作。
(三)取消葯品加成,改革補償機制。
1?改革以葯補醫機制。在政府投入和醫療服務收費調整到位的基礎上,取消葯品加成政策,實行零差率銷售。對醫院取消葯品加成所減少的合理收入,按照「取消多少,補償多少」的原則,由省、市、縣三級政府按比例給予足額補助。
2?全面實施縣級公立醫院葯品集中采購「三統一」管理。目錄內葯品必須通過縣級葯品采購結算中心進行網上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結算;優先配備、使用基本葯物,提高基本葯物使用比例,逐步實現全部配備和使用基本葯物;推行醫用耗材省級公開招標,集中采購。
3?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按照總量控制、調整結構的原則,降低葯品和高值醫用耗材價格。政府出資購置的大型醫用設備按不含設備折舊的成本制定檢查治療價格,適當提高體現技術勞務價值的診療費、護理費、手術費等醫療服務價格,使醫療機構通過提供優質服務獲得合理補償。價格調整要遵循總的醫療收費降低、患者負擔減輕的原則,並與醫保支付政策相銜接。
4?改革醫保支付方式。探索建立醫保經辦機構和醫療機構談判協商機制與風險分擔機制。逐步推行總額預付、按病種支付等醫保付費方式,促進第三方控費機制形成。提高報銷比例,實現費用即時結算,適時推行城鎮醫保、合療資金市級統籌。城鎮醫保、合療經辦機構應為縣級公立醫院撥付必要的周轉金。
5?落實財政投入政策。縣級政府是縣級公立醫院的舉辦者,應保障醫院在職職工基本工資和日常運行費用,具體保障比例根據本縣經濟發展水平和醫院收支情況確定,保障程度要充分體現醫院的公益性質,保證醫院正常運行;醫院基本建設和大型設備購置、重點專科發展、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政策性虧損、承擔緊急救治、救災、支援基層等公共服務經費應給予全額保障;醫院歷史債務統一打包剝離,由政府逐年償還。逐步建立財政補助穩定增長機制,增幅不低於經常性財政支出增長幅度。省、市政府按照各縣經濟發展情況給予適當財力支持。
(四)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1?探索建立醫院理事會等形式的法人治理結構。理事會成員包括政府辦醫主體代表、醫院職工代表、服務對象代表、專家學者等。理事會負責審定醫院發展規劃、財務預決算;重大業務、章程擬定和修訂;院長選聘與考核;監督醫院運行等職責。
2.建立院長聘用制度。明確院長、副院長任用條件,採取公開選拔、社會招聘等方式遴選院長、副院長人選,按幹部管理許可權審批,由醫院理事會聘任。實行院長、副院長任期制和目標責任制管理。
3?實行院長負責制。院長全面負責醫院運行管理。醫院內部建立科學民主的議事決策程序,重大決策、項目投資、大額資金使用、中層以上人事任免等事項要民主審議,報理事會審批。
4?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圍繞新的醫院管理結構,健全完善醫院內部決策、運行管理、資產管理、醫療風險預警等制度。逐步形成決策、執行、監督相互適應的運行管理機制。
5.控制醫療成本。通過單病種付費、臨床路徑管理等方式,把醫療費用控制在合理范圍,建立以成本和質量控制為中心的管理模式。加強績效考核,把控制醫療費用、醫療服務數量、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效率,以及社會滿意度作為主要量化考核指標。嚴格執行醫院財務會計制度,探索實行總會計師制,實施內部和外部審計。
(五)改革人事分配製度。
1?核定人員編制。縣級政府依據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服務需求,確定縣級公立醫院設置規模,報市級政府審批。按照床位與人員1∶1.5的比例核定人員編制,醫生、護士等專業技術人員不低於編制總數的85%。其中,臨床護士編制不少於每病床0.4人。探索實行縣級公立醫院編制備案制,逐步建立動態調整機制。
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縣級公立醫院在編制規模和崗位類別范圍內自主確定崗位。全面推行崗位聘用制度,堅持競聘上崗、按崗聘用、能進能出、能上能下、合同管理,逐步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採取多種方式妥善安置未聘和非醫務專業分流人員。
3?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將醫務人員工資收入與醫療服務技術水平、質量、數量、成本控制、病人滿意度等考核結果掛鉤,做到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同工同酬。收入分配向臨床一線傾斜。提高醫院人員經費支出占業務支出的比例,醫院收支結余可拿出一定比例提高醫務人員待遇,確保醫務人員收入逐年有所增加。
(六)提升縣級公立醫院服務能力。
1?加快縣級醫院標准化建設步伐。各縣要根據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服務需求,及時制定或修訂公立醫院建設計劃。對業務用房不能滿足群眾需求的公立醫院,可有計劃地啟動新建、擴建、改建工程。在「十二五」期間,每縣至少有1所醫院達到二級甲等水平。在標准化建設過程中,要重點完善縣域急救服務體系,發熱門診、腸道病門診、產科、兒科、病理、重症監護、血液透析、新生兒等重點專科建設。
2?加強縣級公立醫院信息化建設。按照統一標准,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整合已有信息平台,建設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縣級醫院管理和服務信息系統。與醫保經辦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系統銜接,逐步實現互聯互通;加強遠程醫學信息系統建設,逐步實現遠程會診、遠程(病理)診斷和遠程教育;建立以居民健康檔案為基礎的縣域醫療衛生服務信息網路,逐步推行居民健康卡,有效利用居民健康檔案信息資料。
3?提高中醫葯服務能力。針對地方主要疾病,積極利用當地中醫葯資源,充分發揮中醫簡便驗廉的特點和優勢,提高辨證論治水平,並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支持和指導,促進中醫葯進基層、進農村,為群眾防病治病。加強縣級醫院中醫服務能力建設,落實對中醫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
4?推行惠民便民措施。縣級公立醫院要優化醫療流程,延長門診時間,開展錯峰服務和分時段診療;健全轉診預約和雙向轉診制度;推廣優質護理服務,落實護理責任制,改善服務態度和質量;廣泛使用適宜技術;實行同級醫療機構檢查結果互認;完善患者投訴處理機制,加強醫患溝通;加大多發病、傳染病、慢性病防治和健康教育、控煙、公共衛生等宣傳力度,引導群眾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減少疾病發生。
(七)加強縣域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
1?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政府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吸引高中級技術人才、學科帶頭人和高等醫學院校畢業生到縣級醫院長期工作。「十二五」期間,縣級公立醫院本科以上專業技術人員要達到30%以上。縣級公立醫院引進高級職稱和本科以上衛生技術人才不受人員編制限制。調整基層醫務人員職稱評審政策,增加高級職稱技術人才比例。
2?建立完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加強培訓基地建設。新進縣級公立醫院的住院醫師必須經過規范化培訓。培訓費用由省、市政府分擔。
3?加強人員培訓。實施縣級骨幹醫師培訓計劃,每縣每年參加培訓不少於10人,全省每年培訓1000人;探索建立縣級公立醫院在職研究生定向培養制度,全省每年從縣級公立醫院遴選50名左右醫師參加在職研究生教育;縣級政府支持公立醫院每年選派一定數量醫務人員到城市三級醫院學習進修。各市可利用3至5年時間,對縣級醫院醫務人員進行輪訓。
4?推行縣鎮醫療機構一體化管理和對口支援制度。積極開展縣鎮一體化管理,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逐步形成基層首診、分級醫療、雙向轉診的格局。繼續做好城市醫院對口支援縣級醫院工作,有條件的城市醫院可採取多種有效形式,如託管、派出管理團隊等對縣級醫院進行對口支援。同時,嚴格執行城市醫生在晉升主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職稱前到農村服務1年的規定,落實城市醫院長期派駐醫師對口支援縣級醫院制度,提高縣級公立醫院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
(八)完善縣級公立醫院監管機制。
1?加強衛生部門監管。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縣級公立醫院醫療服務質量、安全等進行監管,強化對預算、收支、資產、成本等財務管理的監管,開展縣級醫院醫葯費用增長情況監測與管理。
2?充分發揮醫保機構引導和監督制約作用。採用基本醫保葯品目錄備葯率、使用率及自費葯品控制率、葯佔比、次均費用、住院率、平均住院日等指標考核,加強實時監控,結果與基金支付等掛鉤。
3?加強價格監督檢查。各相關部門加強協作聯動,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建立誠信制度和醫務人員考核檔案。實施公正、透明的群眾滿意度評價辦法,加強社會監督。
⑦ 公司開展培訓,需要做一個培訓計劃表(內容是培訓名單和日期)和培訓簽到表 怎麼做呢
培訓計劃是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排列的記錄,它是從組織的戰略出發,在全面、客觀的培訓需求分析基礎上做出的對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培訓地點、培訓者、培訓對象、培訓方式和培訓費用等的預先系統設定。
⑧ 培訓計劃表格
通過崗位要求的培訓,新員工能夠很快勝任崗位,提高工作效率,取得較好的工作業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新員工培訓管理者對新員工更加熟悉,為今後的管理打下了基礎。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挑選的新員工培訓計劃表,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受訓人員 姓名 培訓期間 月 日至 月 日止 輔導員 姓名
學歷 部門
專長 職稱
項次 培訓期間 培訓日數 培訓項目 培訓部門 培 訓 員 培 訓 日 程 及 內 容
1 月 日至 月 日止 天 職稱:姓名:
2 月 日至 月 日止 天 職稱:姓名:
3 月 日至 月 日止 天 職稱:姓名:
4 月 日至 月 日止 天 職稱:姓名:
5 月 日至 月 日止 天 職稱:姓名:
6 月 日至 月 日止 天 職稱: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