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學生學習故鄉的小路微課的感想與體會
摘要 歌唱教學是音樂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讓學生更優質地、更快樂地學習唱歌,也是我們一-線音樂教師所追求的目標。前段我組的李曉貞老師講授了《故鄉的小路》一課,我想就歌唱這一環節,談談自己的感受。
B. 如何有效利用微課來提高初中物理課堂的有效性
當今社會,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與此相應,人們更樂於接受簡單、便捷、有趣、高效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因此近年來各種「微」事物不斷涌現,「微博」、「微信」、「微電影」、「微小說」……這些日益壯大的「微」字型大小隊伍儼然宣示我們已經步入了「微」時代。同時,網路通訊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也強有力地推動著這股「微」潮流,使得各種「微」事物可以無孔不入地鑽進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在教育領域,教師的工作更是非常繁忙,很難抽出大量的時間用來集中學習,因此對學習方式的便捷性和高效性要求很高,而微課程恰可以滿足教師的這種學習需要。同時面對新課程標准和教學實踐要求,教師的工作已經不是簡單的把書本上的知識內容交會給學生,而是要在教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中間所採用的教學方式、方法及手段都是為了達到最後的目的——教會學生學習。面對這種情況,如何才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如何才能將高深的理論變簡單,將簡單的問題變有趣?能不能利用零碎的時間短期內完成一次學習?能不能好玩點、有趣點?在這種背景下,「微課」誕生了。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准及教學實踐要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胡鐵生提出,如果換一種思維方式,只將教學重點、難點、考點、疑點等精彩片段錄制下來提供給教師,借鑒意義和交流價值更大,也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點播,能重復使用,利用率高。「微課」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滿足了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這一形式在學校一經宣傳,迅速成為校園的時尚,受到老師們的熱烈歡迎。
微課程是一種由PPT(幻燈片)轉化而成的教學視頻文件,由文字、畫面等共同組成,時間長度一般為幾分鍾。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微課程同時也是一種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平台。電腦在現代家庭中都具備,就初中物理教學而言,「微課」主要能解決以下問題:
1.「微課」可以促進學生有效地預習。
例如教師可以把第二天要學習的內容做成「微課」讓孩子在家自主先學,獨立思考。預習可以大大降低學習難度,「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預習是高效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著眼點是為學生自己「更好的學」,為真正實現課堂的有效打下基礎。學生經過預習再去聽講,上課時的積極性和目的性往往比沒有預習的要強。
我們知道,預習時因為知識儲備和個人能力的限制,很難做到把教材全都領會,總會遺留一些不懂的問題,盼望著上課時能得到解決,這樣,聽課時的積極性和目的性自然就比較強了。「微課」和課本的知識相結合的方式,可使學生更有效預先了解知識內容與線索,分清知識重、難點,同時也可預先理解部分知識,讓學習更有針對性,有效提高聽課的質量,特別對學習有障礙的學生,達到笨鳥先飛的效果。
當然在第二天的課堂中,教師需要在教學的第一個環節檢查自學的情況,了解學生通過自主先學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教師就不需要再重復講解,既能節約很多課堂的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也能提高學生預習的有效性和自覺性。
2.「微課」可以鞏固復習。
課堂聽講不可能一直全神貫注,總有一部分的學生有這里或那裡的知識漏聽或沒有聽懂。由於時間以及精力的限制,這些問題老師很難課後一一答疑。而「微課」就可以讓學生有目的給他們逐一答疑。由於個體的接受能力有差異,而「微課」可以重復播放,接受能力弱一點的學生就可以多次觀看。
課後去聽「微課」,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根據自己掌握知識的程度去尋找更多的拓展內容,從而能有效地理解課本知識,突破學習難點,達到查漏補缺的作用。例如在講解力學時,有部分學生總是分不清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但是課堂上反復的講解又會影響大部分同學的課堂效益,那麼通過「微課」再對這個知識點進行「補課」針對性就要強的多。
或者今天課堂上老師的講解較為平淡,那麼可以上網查找一些不同風格的微課,有的「微課」別出心裁,裡面有大量的圖片、視頻素材輔導理解,有的採用生動的實物展示,還有的採用專門的教學軟體、3D動畫模型。這些微課可多角度讓學生理解知識點,擴展知識視野。
3.微課程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微課程輕松有趣,其內容淺顯易懂,簡單易記,接受起來不會感到繁難,同時配之以畫面和音樂,更顯得直觀形象、活潑靈動,非常易調動起學習者的興趣和注意力,讓學習者產生很深刻的印象。微課程學習理念的一個基本價值取向是邀請學生參與,在課程與學生的生成性互動中表達對於學生的尊重。學生是具有主體意識的存在,學習是一個生命自主活動的過程,如果將學生置於被動地位而忽視其能動性,任何課程都將是無色彩的風景,乏味而又枯燥,難以喚起蓬勃的學習激情。因此,微課程的精神性資源,會對學生內心深處產生一種激發,進而創造新意義,生發新情感。
同時微課程有著讓學生「跳一跳,摘得到」的誘導力,在促進個體生命發展的意義上具有誘發生命潛能的特點。微課程以其豐富的張力吸引與誘導學生去探究、去發現,最終使學生在獲得成功的體驗中增強自信,享受成功的喜悅,然後再進入更深層次的探索。面對微課程,雖然學生已有的心理准備不盡相同,領悟微課程意義的方式也各具差別,但是,他們的情感反應運動中都在渴望著探究。微課程以其直觀的情境性、多維的誘導性,在開啟學生的求知慾之後,深入發掘的正是學生源源不竭的潛能。
4.微課程還可以促進教師的在學習。
微課程使用方便,教師利用電腦,甚至利用手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微課程可操作性強,其內容直接指向解決實踐問題,學習之後馬上就可以應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當中。
同時微課程在開發上也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因為微課程著眼於解決小問題,開發過程中從事的是小研究,所以一線教師著手開發微課程不涉及門檻的問題,並且耗費時間少,教師不會因為工作繁忙而無暇顧及,再有,微課程以PPT(幻燈片)技術為基礎,後期轉為視頻文件,技術上也非常簡單,不會讓教師產生隔閡感。總之,微課程開發起點很低,簡單易學,人人可做,每一個教師都可以成為微課程的開發者。
將「微課」應用初中物理必將成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有效性的新方式。「微課」短小精悍、利於移動學習,學生可以在任何有網路的地方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而在課堂上,教師如果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某個知識點,而又不想費時費力的去准備素材和實驗,同樣可以通過「微課」視頻向學生展示實驗過程,體會學習過程。相信「微課」在物理學科中將會有更好的應用和推廣。
C. 2020「」豐收中國禮贊生活」線上德育微課課心得體會作文
寫作思路:可以把中國的主要變化詳細的敘述一下,把高科技的發明介紹一下,比如5G網路,5G網路是比4G更快捷,比4G更流暢等等。
正文:
禮贊共和國,智慧新生活。最近我們中國的科技正在飛速發展著,你看從蛟龍號的下水到中國太空站的建立,這就是我們中國步入科技新時代的步伐。
現在,生活中離不開許許多多的科技發明,而許多高科技都是我們中國發明創造的。比如說5G網路就是我們中國和其他國家一起發明的,5G網路是比4G更快捷,比4G更流暢。5G網路有四大重要特點:高速度、泛在網、低功耗、低時延。可以連接我們家裡的電燈,電視,空調等等,甚至可以實現無人駕駛汽車,這就是5G網路帶給人們的好處。
不久的將來,我們中國還有量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當然是比普通的計算機更加厲害。它的計算速度超快,比普通的計算機要快得多,能給未來我們的生活節省大量的時間。
我們中國還發明了許多東西,但是讓我最最驕傲,讓我覺得最方便的,那就是最新發明的橋梁建造機,有了這個機器,我們中國的橋梁建設能力又更上了一個等級,原來我們中國建設大橋的時候需要大量時間,大量人力物力。
現在有了這台機器,提高了我們的建橋效率。你看那一座座橋梁,平地而起,讓我們的出行更加方便。2017年7月7日,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一一港珠澳大橋順利貫通,大橋總長55公里,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還有一個高科技,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沒錯,那就是人工智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AI。人工智慧可以應用的領域特別廣,比如說機器人洗碗機,炒菜機器人,拖地機器人等等,人工智慧運用的方面很廣,在未來生活中也會越來越廣。人工智慧將會對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巨大的影響。
這就是我國最近發明的各種科技成果,你說我們中國厲害不厲害!你是不是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很驕傲呢?沒錯!身為中國人怎能不感到驕傲呢?我們中國的科技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向前大步走,已經領先了其他國家。我為我的祖國驕傲!我為我的祖國點贊!
D. 如何製作微課的方法和技巧
如何製作微課的方法和技巧在信息大爆炸的當今時代,微博、微信、微商等「微」生活方式正逐漸佔領人們的生活,成為人們快速發布信息、傳遞信息、獲取信息的核心途徑。而「微課」這一概念在教學上的悄然興起讓我進一步感受到生活處處無「微」不至。
「微課」全稱「微型視頻課程,它是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呈現方式,圍繞學科知識點、例題習題、疑難問題、實驗操作等進行的教學過程及相關資源之有機結合體。
第一次接觸「微課」是在2015年的3月,區上組織我們進行了半天的「微課程」製作培訓,當時,培訓人員講了好多種方法我聽的是雲里霧里,只覺得製作「微課」好難,除了用手機直接攝像錄制這種方法簡單可行之外,別的方法我一概沒聽懂。本學期初,區教育局舉辦了一次「微課」比賽,要求每位小學教師必須參加,於是,對此一知半解的我硬著頭皮錄制了人生中第一個「微課」作品。
由於微課本身就定位在「微」,時間很短,一般都在5到10分鍾,所以內容的選擇非常關鍵,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要把知識點講清楚,就必須抓住重難點並且精煉語言。因此,我在選定了邊說邊操作的課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之後,就開始精心設計教案,把要講的每一句話都認真寫在白紙上,默念多遍以至非常熟悉。在裁製教具時,我特意剪了好多個完全一樣的紅色長方形卡紙,打算重錄的時候用。一切准備就緒,接下來,該找個絕對安靜的環境錄制「微課」 了。為了絕對安靜,我趁周六休息時間來到學校,並且叫上了老公,讓他充當攝像師(那會兒我還沒買到合適的手機支架)。
拍攝之前,我將寫好講解詞的白紙用透明膠布粘在電腦屏幕下端,方便操作時能抬眼看清要說的話。然後在辦公桌上鋪一張大些的黃色卡紙作為底板,用它來搭配紅色長方形色彩鮮明而亮麗。接著把剪刀和黑色彩筆擱在旁邊,一會兒要剪圖形寫公式。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老公卻來了一句:「老婆,你這角度我用手機拿著拍攝不好拍,而且手容易發抖,效果會很不好。」「那怎麼辦呢?」我環顧四周,仔細打量著辦公室里的每一件物品。突然,靈機一動,端起旁邊有靠背的木頭凳子橫放在辦公桌上,使靠背橫著離桌面有一定的距離,不平的地方就用書本墊著。靠背的兩條木頭之間正好有空隙,把手機擱在上面,攝像頭剛好能從空隙處拍攝到桌面上,老公只需幫我點手機上的拍攝按鈕,控制開始和結束就行了。啊哈!終於可以正式開「錄」了,我清了清嗓子,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老公,隨即,鴉雀無聲的辦公室里響起了我的聲音……
這段用時5分多鍾的微課視頻,我總共拍攝了七遍,前幾遍不是把操作台的位置拍攝偏了;就是在拍的過程中有簡訊進來,簡訊的「滴滴」聲一起錄到了微課里;再不就是講解的時候一緊張出現了口誤。總之,每段視頻都有瑕疵。錄到第六遍時,以上的問題都沒有了,但播放視頻的時候,屏幕總是像有電波流動似的,影響觀看。也許是錄的次數太多時間太長的緣故,手機的溫度都有些熱得燙手,所以只好停止拍攝。但我還有些不甘心,第二天一早又到辦公室里錄制了最後一遍,好在這個視頻獲得了三等獎,感覺自己的辛苦沒有白費。
E. 淺談如何在初中物理課堂中合理運用微課
當今社會,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與此相應,人們更樂於接受簡單、便捷、有趣、高效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因此近年來各種「微」事物不斷涌現,「微博」、「微信」、「微電影」、「微小說」……這些日益壯大的「微」字型大小隊伍儼然宣示我們已經步入了「微」時代。同時,網路通訊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也強有力地推動著這股「微」潮流,使得各種「微」事物可以無孔不入地鑽進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在教育領域,教師的工作更是非常繁忙,很難抽出大量的時間用來集中學習,因此對學習方式的便捷性和高效性要求很高,而微課程恰可以滿足教師的這種學習需要。同時面對新課程標准和教學實踐要求,教師的工作已經不是簡單的把書本上的知識內容交會給學生,而是要在教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中間所採用的教學方式、方法及手段都是為了達到最後的目的——教會學生學習。面對這種情況,如何才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如何才能將高深的理論變簡單,將簡單的問題變有趣?能不能利用零碎的時間短期內完成一次學習?能不能好玩點、有趣點?在這種背景下,「微課」誕生了。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准及教學實踐要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胡鐵生提出,如果換一種思維方式,只將教學重點、難點、考點、疑點等精彩片段錄制下來提供給教師,借鑒意義和交流價值更大,也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點播,能重復使用,利用率高。「微課」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滿足了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這一形式在學校一經宣傳,迅速成為校園的時尚,受到老師們的熱烈歡迎。
微課程是一種由PPT(幻燈片)轉化而成的教學視頻文件,由文字、畫面等共同組成,時間長度一般為幾分鍾。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微課程同時也是一種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平台。電腦在現代家庭中都具備,就初中物理教學而言,「微課」主要能解決以下問題:
1.「微課」可以促進學生有效地預習。
例如教師可以把第二天要學習的內容做成「微課」讓孩子在家自主先學,獨立思考。預習可以大大降低學習難度,「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預習是高效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著眼點是為學生自己「更好的學」,為真正實現課堂的有效打下基礎。學生經過預習再去聽講,上課時的積極性和目的性往往比沒有預習的要強。
我們知道,預習時因為知識儲備和個人能力的限制,很難做到把教材全都領會,總會遺留一些不懂的問題,盼望著上課時能得到解決,這樣,聽課時的積極性和目的性自然就比較強了。「微課」和課本的知識相結合的方式,可使學生更有效預先了解知識內容與線索,分清知識重、難點,同時也可預先理解部分知識,讓學習更有針對性,有效提高聽課的質量,特別對學習有障礙的學生,達到笨鳥先飛的效果。
當然在第二天的課堂中,教師需要在教學的第一個環節檢查自學的情況,了解學生通過自主先學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教師就不需要再重復講解,既能節約很多課堂的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也能提高學生預習的有效性和自覺性。
2.「微課」可以鞏固復習。
課堂聽講不可能一直全神貫注,總有一部分的學生有這里或那裡的知識漏聽或沒有聽懂。由於時間以及精力的限制,這些問題老師很難課後一一答疑。而「微課」就可以讓學生有目的給他們逐一答疑。由於個體的接受能力有差異,而「微課」可以重復播放,接受能力弱一點的學生就可以多次觀看。
課後去聽「微課」,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根據自己掌握知識的程度去尋找更多的拓展內容,從而能有效地理解課本知識,突破學習難點,達到查漏補缺的作用。例如在講解力學時,有部分學生總是分不清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但是課堂上反復的講解又會影響大部分同學的課堂效益,那麼通過「微課」再對這個知識點進行「補課」針對性就要強的多。
或者今天課堂上老師的講解較為平淡,那麼可以上網查找一些不同風格的微課,有的「微課」別出心裁,裡面有大量的圖片、視頻素材輔導理解,有的採用生動的實物展示,還有的採用專門的教學軟體、3D動畫模型。這些微課可多角度讓學生理解知識點,擴展知識視野。
3.微課程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微課程輕松有趣,其內容淺顯易懂,簡單易記,接受起來不會感到繁難,同時配之以畫面和音樂,更顯得直觀形象、活潑靈動,非常易調動起學習者的興趣和注意力,讓學習者產生很深刻的印象。微課程學習理念的一個基本價值取向是邀請學生參與,在課程與學生的生成性互動中表達對於學生的尊重。學生是具有主體意識的存在,學習是一個生命自主活動的過程,如果將學生置於被動地位而忽視其能動性,任何課程都將是無色彩的風景,乏味而又枯燥,難以喚起蓬勃的學習激情。因此,微課程的精神性資源,會對
F. 學生聽微課後的收獲和感受怎麼寫
學生聽微課後的收獲和感受範文如下。
一、收獲
我聽了一節由兩位年輕教師共同進行的微型課,涉及的是初中二年級的內容,經過兩位老師的精心設計,本次教學過程很好地體現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把知識運用到具體的題目中,做到活學活用,舉一反三。
本節課由洪靜老師開始,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她進行了精心的課程導入,通過對不同景物圖片的觀察,引出本單元的主要內容對北海公園的介紹。由於洪老師要在授課過程中對本單元相應的語法知識進行講解,所以佔用了較長的課堂時間。
此外,洪老師的整個課程設計得十分巧妙,她把整個文章分成了兩大部分,讓學生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把較長的文章分解開來,使學生有一種簡單的感受,不會對較長的文章產生畏懼感,並且能夠很快地跟隨老師進入到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其次,洪老師在講授完本課的重點內容間接引語後,讓學生在文章中找出相應的間接引語句子,加深學生對間接引語的理解,並且加入了一些具體的練習題,讓學生把相應的句子變為間接引語,使他們真正能夠做到活學活用。此外,洪老師的師態很好,很有親和力並且深受學生的喜歡。
後半節課由魏蘭老師講授,為了讓學生能夠很快適應新的老師,魏老師很自然的通過與學生進行彼此的介紹來拉近了師生之間的尷尬狀態,幫助學生們很好地過渡到下一個教學環節上。
二、感受
魏老師的課件製作的十分有新意,先是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分別選出自己的游戲項目,在沒有任何事前准備的情況下讓學生進行相應的練習,給學生一種刺激的感覺,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聽了這節課後,我學到了許多東西,在今後的教學實際中可以對實際授課有一種具體的指導作用,使我的教學有一個可以參照的實例。
G. 如何讓微課程更貼近教學,更好地融入課堂
《讓微課程走進課堂》
【主 題】如何讓微課程更貼近教學,更好地融入課堂
【時 間】2013年9月17日(星期二)16:30-17:00
【地 點】「龍崗微課程」
【主持人】何小花
【梳理員】鍾碧霞
課改的第二個十年,我們反思著,探索著。如何把學習變得更有趣、更輕松?如何能讓學習隨時隨地發生?如何讓研究的火花點燃課堂的激情?……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在座各位深思。微課程的出現打開了一扇窗,它的出現讓老師們發現課堂內容更豐富了,課堂組織形式產生變化了,今天,就讓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如何讓微課程更貼近教學,更好地融入課堂。
議題一:微課程走進課堂有何意義和作用?
坪地龔建通老師:
把微課程看成是一件工具?
微是關鍵
福安肖艷君老師:
1、課前三分鍾做好書推薦,學生非常喜歡,生動形象。
2、而且學生參與來做,這個過程的收獲是非常可觀的。而學生的示範作用對其他學生的積極性的提升是最真實的。
愛愛學校黃水妹老師:
我覺得微課程走進課堂: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生動的微課程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疲勞
龍城初中何小花老師:
大家都說得很好,「微」代表著簡潔,代表著快速,代表著濃縮,代表著高效。在短短四十五分鍾的課堂中運用微課程能迅速吸引學生眼球,進入主題
坂田寶崗鍾碧霞老師:
微課程容量小,用時短,做出來的內容容易被吸收
深圳雪象-Lucky:
Lucky對微課程很感興趣,但接觸不多,所以想仔細聆聽大家的發言。認真聽講!
議題二:微課程進課堂的組織方式有哪些?
龍城初中何小花老師:
1、剛才肖老師說利用課前三分鍾的時間播放微課程介紹好書,這是一個好方法。
2、如果從內容上來考慮的話,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都可以成為微課程的呈現內容。
3、各科老師可以根據自己本科目的特點有效利用微課程,就像歐老師一樣,結合英語課的課型製作微課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還有葉老師,利用微課程來上主題班會課,也是一個很好的設想。
福安肖艷君老師:
1、還有作業總結也可以運用,把一個階段的作業,學生的自我評價,老師的評價形成一個發展的總結,讓大家看到自己的變化。
2、最近我做了一個暑假生活交流,讓孩子們呈現自己的假期生活,還有點意思
沙灣中學歐文勤老師:
關於微課程入課堂,我寫過一篇文章。願與老師們分享,我是從初中英語課堂的角度,分別從導入、呈現(閱讀課、寫作課、語法課、詞彙課)情景設計(口語課、語法課)、歸納總結學習策略指導、課外拓展幾個方面去陳述。在不同的課型中,適時地導入微課程,我是收到很好的效果的。
龍崗中專葉老師:
開課與結課都運用微課程,短短幾分鍾,讓大家有更深的體會。
在課程中引進微課程,不僅可以改善課堂氣氛,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更加濃厚。
我也准備本月的主題班會引用一下微課程,不過還沒找到很好的素材。是關於學生面對挫折的
議題三:什麼樣的微課程最受學生歡迎?
龍崗中專葉老師:
1、新、奇、潮應該有這樣的特點吧,現在的學生都是靠近00後的,思想很前衛。
2、學生對於普通的教授知識很是不感冒,通過微課程來講解知識學生會有更大的。
3、現在很多的學生,確實,情感很貧乏,對父母都是這樣,更不要說對於其他人了
龍城初中何小花老師:
大家都在課堂上播放過微課程,哪些微課程會比較受歡迎呢?
1、現在的學生情感比較貧乏,那些直指人心的微課程也很必要。
2、微課程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營養豐富的快餐。
3、我們要先調查研究,再針對性地實施,
4、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讓孩子的心靈溫暖起來,微課程是個很好的載體。
龍崗實驗李春霞老師:
1、有點像流行的微電影,老師們像導演一樣把想說的話,想表達的感情體現出來。體現學生生活,能夠解決他們的疑惑的內容會受歡迎。
2、或者特別有意思好玩的也能引起他們的注意。現在越來越覺得引導孩子的思維,幫助他們成長的內容也很關鍵。例如:禮貌、如何和別人相處、管理自己的負面情緒、尊重與生命等,太缺失了。
3、高中生因為老師收了手機就殺了老師——這樣的事情讓人悲傷。
4、家長的成長也很關鍵,家長會上能夠有引導家長的課程也是很好的。家庭教育應該是學校教育的有益支持者,但是,現在有些家長的教育很成問題。
南灣學校郭晶老師:
微課程本身的就是很新奇的形式,它本身就是很吸引人的,但是我一直在想數學課怎樣引入微課程
H. 家長微課的體會短文
一節微課的收獲
作為學生,天天上課是難免的,久而久之,再好的課也吸引不了我了.可是,這一次,我真的被吸引了,被吸引得很深很深……
這一天很平常,讓人覺察不出有所不同,下課時,我還在和班上的同學說笑,可上課後,我卻成了一個淚人兒!
老師臉色嚴肅地站在上邊,說:「今天我們來做個游戲,請同學們在紙上寫下世界上你最愛的五個人,要想清楚再動筆.」笑容在我臉上凝固了,我記得有這個游戲,但沒想到我也會在教室里做這樣的游戲!我的筆變重了,遲遲不敢下筆,我很怕出錯,在獃獃地看了一分鍾後,我寫下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姐姐!我不明白我為什麼要這樣寫,有一種沖動讓我停不下筆,我知道,那是一股親情的暖流.
「下面在你寫的五個人中劃去一個人!」我又楞住了,但我抿了抿嘴,劃去了我姐姐!雖然姐姐和我有血緣之情,但畢竟只會少一個玩伴.我也知道,我這一劃去就再也不能回頭,我失去的會是開心、快樂,迎來的會是孤獨!「下面再劃去一個人.」我不願下手,無奈這是游戲的規則.我狠下心,劃去了爺爺.那一瞬間,有種天踏下來的感覺,如此的不平衡!眼淚開始在我眼眶裡打轉,我知道老師還會叫我們劃去第三個人.果然,老師對我們發號施令了.我劃去了奶奶,我半晌無語.這也許就是無言勝有言吧!接下來的事讓我有點想不到,老師讓我們把全部人都劃去.這雖然是一場游戲,但劃去時我卻感到心在流血,那流出來的血彷彿會把我的生命覆蓋,我感到我是那麼的恐懼死亡!那一刻,我感到孤獨、無奈……
老師讓我們給這堂課起個名字,我想到的是「世界只剩我一個」,而我寫的感想不僅像首詩,更像一首歌,如果我有作曲的天賦,我一定把它譜出來……
「訂鈴鈴——」下課了,老師說了句很平淡的話:「感受親情課到此結束,下課!」我腦子里一片空白,只剩下「親情」二字在我腦海里徘徊……
I. 2020《微課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做法教學能力》心得體會
機 丟在了良教口的一輛計程車上 上車
J. 作文:微課對我們的學習有什麼幫助 要求:和上課作對比200字
第一篇:「世上只有媽媽好」,這句歌詞已經傳唱了幾十年,它伴隨著一個個可愛的孩子健康茁壯地成長,它反映了一個母親對自己兒女的愛。其實,不僅是母親,父親也是這樣的。我們每個人都友愛自己的父母親,特別是在情況危急的時候,更能體現出父母對你的愛。我也有這樣的父母,他們給我的愛也是無限的。 記得有一次,我因為天氣無常而感冒了,一直發高燒,體溫高達41度左右,吃退燒葯也無濟於事,體溫一直降不下來,爸爸媽媽都急壞了,束手無措,想要帶我去醫院看病,但是我要上課,他們怕耽誤我的學習。所以,爸爸又急急忙忙去各哦班主任老師打電話為我請假。想帶我去醫院了,但是想到醫院很擠,要排很長時間的對才能掛帶鹽水,怎麼辦呢?於是,爸爸帶我帶了一個私人門診部,這個門診部里人呀不少,好不容易輪到我了,我要先在屁股上打一針退燒,很疼,爸爸鼓勵我:「要學會堅強。」我聽了,真的不那麼疼了。在我掛鹽水的時候,爸爸不能一直在我身旁陪我,他要去上班。媽媽就一直坐在我身旁,一會兒給我到水喝,一會兒又給我扇扇子。當我獨自餓了的時候,她就去給我買東西吃,當我手疼的時候,她就給我講笑話,她的笑話,讓我忘記了疼痛。在爸爸媽媽的精心呵護想,我的病很快就好了。 其實,父母的愛有時不一定體現在溫柔上面,而是體現在嚴厲上面的。我的父母就是這樣的。 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逛商場,我記得那是個節假日,商店裡人很多,擠得水泄不通。我和媽媽本來是手拉手的,可是我的注意力被那兒一個小玩具非吸引了,我不由自主地松開媽媽的手,向賣玩具的地方走去,當我擺弄完玩具去拉媽媽的手時,我才發現我的身邊都是陌生人,我嚇得哭了出來。不只過了多久,我忽然看見了爸爸媽媽,,但並不是我想像中的,他們並沒有輕聲細語地安慰我,而是大罵我:「你怎麼不早點丟了。」我一聽,哭得比剛才更厲害了。 父母這樣愛我們,我們有要懂得感激他們。有時,我們會感受不到父母多我們的愛,其實,他們的愛盡在不言中。 第二篇:在這個世界上,誰沒有沐浴過父母的愛,誰沒有體會過父母的關懷?我也擁有無時無刻不在惦記著我,關心著我的爸爸和媽媽。 我的爸爸用「嚴父」形容最恰當不過了。他對我的學習、生活要求很嚴。他給我制定作息時間表,督促我認真完成家庭作業。除此之外,爸爸還經常讓我閱讀一些課外書,讓我了解課本之外的科學知識。我的玩耍時間因此也大大減少。有時,別的家長問我:「你爸爸對你要求嚴嗎?」幼稚的我用力地點頭,以示「特別特別嚴厲,還不是一般的嚴厲!」現在,每當我每次考試後面對著全班第一、第二名的好名次時,我漸漸懂得了爸爸做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好。為此,我對他真是感激不盡啊! 我的媽媽是典型的「慈母」。她對我的吃、穿十分關心,對我總是無微不至地關懷。為了讓我吃好,她絞盡腦汁地做一些好吃的,給我解饞。每周周末她顧不上休息,就開始洗我換下的臟衣服,第二天早上又把干凈的衣服放在我的床頭。特別是在我生病的時候,媽媽又是倒水,又是遞葯,半夜三更還要起來看看我的被子是否蓋好…… 現在我與爸爸媽媽雖然身處兩國,當我在他們的來信中看到「學習一切可好?」的字眼,在電話里聽到「記著要多穿點衣服」那熟悉而又溫和的語氣,我立刻感受到了他們對我的牽掛和疼愛。的確,父母的愛就像空氣,看不見摸不著,可我卻能夠時時刻刻感覺到它的存在。第三篇: 我小的時候,很不懂得父母的心,非常調皮。我漸漸地長大了,一天比一天懂事,一天比一天懂得父母的愛。後來的幾年,我漸漸地明白過來,父母是為我好! 有一次,我正在寫作業,學習台的旁邊有一個釘子,我沒看見,不小心地劃了一下,疼得我直叫,父母趕忙跑過來看,我看他(她)們的樣子,非常著急,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母親安慰我說:「寶貝」別哭了。很快沒事的。但我還是收吧住哭聲。 過了五分鍾,爸爸在葯箱里拿出消毒水幫我消毒。啊!!!好疼啊。烏烏烏烏。又過了五分鍾,爸爸終於幫我消毒完了,我也不哭了。父母也去干她(他)們的活了,我也安心得寫作業。 經過這件事後,我才發現父母是多麼的關心我,愛我,呵護我。 父母謝謝您們,謝謝你們把我帶到了這個可愛美麗世界,在這里我想向你們說聲謝謝。爸爸媽媽我愛你們。這幾篇先拿去參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