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培訓大全 > 幼兒園課程標准培訓

幼兒園課程標准培訓

發布時間:2022-01-09 12:05:18

❶ 幼兒園教師安全培訓計劃有哪些

(一)加強統籌規劃,分步推進鄉村教師培訓

各地要按照「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實施方案要求,分類研製鄉村中小學教師和鄉村幼兒園教師培訓規劃,分批遴選項目區縣,分步扎實推進項目實施。

(二)實施協同申報,擇優遴選鄉村教師培訓機構

根據培訓重心下移到鄉村教師的實際需要,推進高等學校、具備資質的公辦民辦教師培訓機構、縣級教師發展中心和優質中小學幼兒園協同申報項目。

(三)改進培訓內容,貼近鄉村教師教育教學實際

依據國家制定的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標准,科學診斷教師培訓需求,分類、分科、分層設計遞進式培訓課程,開展主題鮮明的培訓。

(四)推行混合式培訓,促進鄉村教師學用結合

有效利用教師網路研修社區,切實推行集中面授、網路研修和現場實踐相結合的混合式培訓,促進教師邊學習、邊實踐、邊提升。

(五)打造本土化團隊,服務鄉村教師區域與校本研修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專家與本地區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比不低於1:500建立省級教師培訓專家團隊,主要承擔鄉村教師培訓的項目設計、課程研製、資源開發、巡迴指導和績效評價等工作,一線優秀教師教研員不少於60%。

(六)優化項目管理,建立鄉村教師常態化培訓機制

有效利用高等學校優質資源,充分整合縣域資源,建立高等學校、縣級教師發展中心、片區研修中心、校本研修四位一體的教師專業發展支持服務體系。

(1)幼兒園課程標准培訓擴展閱讀

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包括:環境的創設與利用、一日生活的組織與保育、游戲活動的支持與引導、教育活動的計劃與實施、激勵與評價、溝通與合作、反思與發展。

1、環境的創設與利用: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讓幼兒感到溫暖和愉悅。建立班級秩序與規則,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讓幼兒感受到安全、舒適。

創設有助於促進幼兒成長、學習、游戲的教育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為幼兒提供和製作適合的玩教具和學習材料,引發和支持幼兒的主動活動。

2、一日生活的組織與保育:合理安排和組織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將教育靈活地滲透到一日生活中。科學照料幼兒日常生活,指導和協助保育員做好班級常規保育和衛生工作。充分利用各種教育契機,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有效保護幼兒,及時處理幼兒的常見事故,危險情況優先救護幼兒。

3、游戲活動的支持與引導:提供符合幼兒興趣需要、年齡特點和發展目標的游戲條件。充分利用與合理設計游戲活動空間,提供豐富、適宜的游戲材料,支持、引發和促進幼兒的游戲。

鼓勵幼兒自主選擇游戲內容、夥伴和材料,支持幼兒主動地、創造性地開展游戲,充分體驗游戲的快樂和滿足。引導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獲得身體、認知、語言和社會性等多方面的發展。

❷ 幼稚園課程標准 原文

幼兒園教育綱要(大班)

健 康 領 域

一、幼兒特點

健康的身體是實現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基礎和重要條件。

幼兒身體的各個器官、系統處於不斷發育的過程中,其機體組織比較柔嫩,發育不夠成熟,機能不夠完善,機體易受損傷、易感染各種疾病。

幼兒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占優勢,興奮易擴散,抑制過程較弱,神經細胞較脆弱、易疲勞,大腦對氧的需要量相對較大。

幼兒肌肉的力量較弱、耐力較差,動作不夠平穩、准確、靈敏和協調。

幼兒的生長發育十分迅速和旺盛,並存在較明顯的個體差異。幼兒期是一個人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

二、領域目標

1.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培養他們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2.引導幼兒形成安全的意識,培養他們初步的自我保護能力。

3.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逐步發展幼兒的體能,增強幼兒體質。

三、對教師的要求

1.教師應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掌握有關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注重幼兒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的健康教育,全身心地愛護、理解、照顧每一位幼兒,滿足他們生理、心理的合理需要。

2。教師應主動培養自己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不斷提高自己的動作能力和身體素質,使自己的動作規范、充滿活力,為幼兒起示範作用。

3.教師一方面要細心照料幼兒的生活,同時也應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 、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使幼兒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逐漸獲得良好的發展 。

4.教師應綜合地運用多種體育活動形式,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氣氛中,豐富幼兒的運動經驗,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四、對環境的要求

1.為幼兒提供一個寬松、接納、理解、支持的精神環境,使幼兒有安全感、愉悅感和被信任感 ,積極、主動、愉快地參加各種活動。

2.為幼兒提供的物質環境要符合安全、衛生的要求。房屋、設備、場地安全;周圍環境安靜、整潔、優美;室內光線充足、通風良好、空氣新鮮;桌椅的高矮適合幼兒的身材;傢具、電器、玩教具、書籍等符合安全衛生要求;幼兒有自己的毛巾、喝水杯等,並按時消毒;盥洗室保持清潔衛生。保證幼兒有充足的戶外體育活動的時間、場地及豐富的、安全的運動器材,允許幼兒自由地選擇活動器材進行活動,充分滿足幼兒身體活動的需要及不同的興趣愛好。

五、教育內容

(一)生活衛生

1.引導幼兒進餐時舉止文明,不暴飲暴食。

2.引導幼兒保持服裝整潔,逐步學會根據氣溫的變化以及自己的冷熱感覺主動增減衣服。

3.在日常生活和各種活動中,引導幼兒養成保持環境整潔的習慣,鼓勵幼兒主動參加簡單的清潔環境和服務性的勞動。

4.引導幼兒初步了解身體各部位的主要功能及保護方法。

(二)安全

1.利用適當時機引導幼兒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安全標志,知道應注意安全。

2.在生活中,引導幼兒學會安全地使用易於操作的勞動工具和用具。

3.在生活中,引導幼兒初步掌握在遇到危險時簡單自救的方法。

(三)體能

1.在日常生活和各種活動中,逐步提高幼兒對寒冷、炎熱、日曬的適應能力,養成積極鍛煉身體的習慣。

2.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掌握基本的隊列和隊形變換動作,能較正確、整齊地做簡單的徒手操和輕器械操。

3.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走步時步幅較均勻,能有精神、有節奏地走。

4.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跑步姿勢正確,速度適當提高。

5.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跳躍動作更加靈敏、協調。

6.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鼓勵幼兒積極參加近距離的擲准活動,投擲命中率不斷提高。

7.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會根據運動器械和障礙物的不同特點,恰當地選擇和運用不同類型的鑽、爬和攀登動作。

8.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通過主動探索掌握多種運動器材的玩法,鼓勵幼兒創造性地進行身體運動。

9.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了解一些基本的體育衛生知識。

六、評價要點

(一)教師

1.尊重、愛護、照顧每位幼兒。

2.以正確而充滿活力的示範動作,為幼兒樹立榜樣。

3.貫徹保教合一的原則,充分利用日常生活各個環節,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

4.鼓勵和支持幼兒積極參加各種體育活動。

5.在保教工作中注意幼兒的個體差異。

(二)環境

1.營造一種寬松自由、接納理解、尊重支持的氛圍,使幼兒能夠獲得安全感,情緒安定,主動愉快地參加各種活動。

2.幼兒生活與游戲的物質環境安全,符合幼兒衛生的要求。

3.提供給幼兒的運動器材安全衛生、豐富多樣,戶外體育活動場地安全、充足,幼兒有自由選擇材料和游戲的機會。

(三)幼兒

1.精神飽滿,情緒愉快,喜歡並能積極、主動地參加體育活動。

2.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良好,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3.身體健康檢查符合該年齡組兒童的正常值。

4.體能發展較協調。

七、注意事項

1.在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要注意與社會領域的內容相配合。

2.在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時,教師應特別注意方式與方法,切勿用恐嚇的語言對待幼兒。應對幼兒講明道理,幫助幼兒逐步提高預見危險的能力。

3.在體育活動中,教師的服裝與鞋應符合運動要求,同時要仔細檢查幼兒的服裝與鞋是否安全和便於活動。在活動中,要注意讓幼兒左右肢體都參與活動,使肢體均衡發展。

幼兒園教育綱要(中班)

健 康 領 域

一、幼兒特點

健康的身體是實現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基礎和重要條件。

幼兒身體的各個器官、系統處於不斷發育的過程中,其機體組織比較柔嫩,發育不夠成熟,機能不夠完善,機體易受損傷、易感染各種疾病。

幼兒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占優勢,興奮易擴散,抑制過程較弱,神經細胞較脆弱、易疲勞,大腦對氧的需要量相對較大。

幼兒肌肉的力量較弱、耐力較差,動作不夠平穩、准確、靈敏和協調。

幼兒的生長發育十分迅速和旺盛,並存在較明顯的個體差異。幼兒期是一個人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

二、領域目標

1.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培養他們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2.引導幼兒形成安全的意識,培養他們初步的自我保護能力。

3.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逐步發展幼兒的體能,增強幼兒體質。

三、對教師的要求

1.教師應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掌握有關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注重幼兒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的健康教育,全身心地愛護、理解、照顧每一位幼兒,滿足他們生理、心理的合理需要。

2。教師應主動培養自己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不斷提高自己的動作能力和身體素質,使自己的動作規范、充滿活力,為幼兒起示範作用。

3.教師一方面要細心照料幼兒的生活,同時也應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 、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使幼兒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逐漸獲得良好的發展 。

4.教師應綜合地運用多種體育活動形式,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氣氛中,豐富幼兒的運動經驗,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四、對環境的要求

1.為幼兒提供一個寬松、接納、理解、支持的精神環境,使幼兒有安全感、愉悅感和被信任感 ,積極、主動、愉快地參加各種活動。

2.為幼兒提供的物質環境要符合安全、衛生的要求。房屋、設備、場地安全;周圍環境安靜、整潔、優美;室內光線充足、通風良好、空氣新鮮;桌椅的高矮適合幼兒的身材;傢具、電器、玩教具、書籍等符合安全衛生要求;幼兒有自己的毛巾、喝水杯等,並按時消毒;盥洗室保持清潔衛生。保證幼兒有充足的戶外體育活動的時間、場地及豐富的、安全的運動器材,允許幼兒自由地選擇活動器材進行活動,充分滿足幼兒身體活動的需要及不同的興趣愛好。

五、教育內容

(一)生活衛生

1.引導幼兒愉快、安靜地進餐,學習使用筷子,養成不挑食、不撒飯的良好習慣,主動飲水。

2.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幼兒鞏固正確的盥洗習慣,逐步學會自理大小便。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獨立、有序地穿脫衣服和鞋襪,將脫下的衣服整理 好,放在指定的地方,並通過主動探索學會整理床鋪。

4.隨時關注並引導幼兒學會擤鼻涕的正確方法,知道保護嗓子,不大聲喊叫。

5.培養幼兒正確的坐姿、站姿及閱讀姿勢。

6.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維護環境的整潔,不亂扔廢棄物品,不隨地吐痰,不亂寫亂畫。

7.鼓勵幼兒積極配合成人接受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二)安全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記住幼兒園和父母的名字及家庭住址,知道在與成人失散時去找民警幫忙。

2.在種種活動中,引導幼兒學會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並注意不碰傷別人。

3.利用有效時機引導幼兒在遇到危險時知道躲避,會呼喊求救。

(三)體能

1.鼓勵幼兒積極參加體育活動。

2.在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學會做簡單的徒手操和輕器械操,動作較正確、規范。

3.引導幼兒走步時上下肢動作協調,有精神。

4.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跑步時上下肢動作協調,能較靈活地控制跑步的 速度和方向。

5.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跳躍時腳蹬地較有力,落地時較輕,能較好地控制跳躍的方向。

6.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主動學慣用單手向前上方做用力揮臂擲遠動作。

7.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主動學習側面鑽,並積極參加各種爬行、攀登活動,在活動中動作較靈敏、協調。

8.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較平穩、輕松地在較窄的平衡板上行走,並保持身體的平衡。

9.鼓勵幼兒主動探索多種運動器材的玩法。

幼兒園教育綱要(小班)

健 康 領 域

一、幼兒特點

健康的身體是實現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基礎和重要條件。

幼兒身體的各個器官、系統處於不斷發育的過程中,其機體組織比較柔嫩,發育不夠成熟,機能不夠完善,機體易受損傷、易感染各種疾病。

幼兒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占優勢,興奮易擴散,抑制過程較弱,神經細胞較脆弱、易疲勞,大腦對氧的需要量相對較大。

幼兒肌肉的力量較弱、耐力較差,動作不夠平穩、准確、靈敏和協調。

幼兒的生長發育十分迅速和旺盛,並存在較明顯的個體差異。幼兒期是一個人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

二、領域目標

1.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培養他們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2.引導幼兒形成安全的意識,培養他們初步的自我保護能力。

3.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逐步發展幼兒的體能,增強幼兒體質。

三、對教師的要求

1.教師應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掌握有關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注重幼兒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的健康教育,全身心地愛護、理解、照顧每一位幼兒,滿足他們生理、心理的合理需要。

2。教師應主動培養自己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不斷提高自己的動作能力和身體素質,使自己的動作規范、充滿活力,為幼兒起示範作用。

3.教師一方面要細心照料幼兒的生活,同時也應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 、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使幼兒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逐漸獲得良好的發展 。

4.教師應綜合地運用多種體育活動形式,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氣氛中,豐富幼兒的運動經驗,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四、對環境的要求

1.為幼兒提供一個寬松、接納、理解、支持的精神環境,使幼兒有安全感、愉悅感和被信任感 ,積極、主動、愉快地參加各種活動。

2.為幼兒提供的物質環境要符合安全、衛生的要求。房屋、設備、場地安全;周圍環境安靜、整潔、優美;室內光線充足、通風良好、空氣新鮮;桌椅的高矮適合幼兒的身材;傢具、電器、玩教具、書籍等符合安全衛生要求;幼兒有自己的毛巾、喝水杯等,並按時消毒;盥洗室保持清潔衛生。保證幼兒有充足的戶外體育活動的時間、場地及豐富的、安全的運動器材,允許幼兒自由地選擇活動器材進行活動,充分滿足幼兒身體活動的需要及不同的興趣愛好。

五、教育內容

(一)生活衛生

1.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引導幼兒學會獨立進餐,逐漸喜歡吃各種食物,學會正確使用小勺,養成飯前洗手、飯後擦嘴與漱口以及經常喝水的習慣。

2.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養成勤盥洗的習慣,並做到早晚刷牙,使用自己的毛巾和清潔的手絹。

3.引導幼兒學會上廁所,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

4.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學習按次序脫衣服和鞋襪,把它們放在固定的地方,逐步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5.隨時關注並引導幼兒不用手或臟手絹揉擦眼睛,不將手或其它異物放進嘴、鼻、耳里。知道沒有成人的同意,不隨便吃東西。

6.引導幼兒知道身體不舒服時告訴成人,能配合醫務人員進行預防接種。

(二)安全

1.利用有效時機,引導幼兒知道外出時不離開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

2.隨時關注並引導幼兒不去危險的地方,不摸危險的東西。

3.引導幼兒上下樓梯以及玩大型運動器械時有秩序,不擁擠。

(三)體能

1.通過有趣的體育游戲,引導幼兒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在活動中感到愉快。

2.引導幼兒學習模仿操及簡單的徒手操,動作基本到位。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走步動作自然,上體正直,學會一個跟著一個走,能較靈活地控制走步的方向。

4.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跑步動作自然,不與他人碰撞。

5.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跳起,輕輕落地。

6.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學慣用單手自然地向前上方做擲遠動作。

7.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學習正面鑽以及較自然、協調地爬,鼓勵幼兒學習攀登較矮的攀登設備。

8.鼓勵幼兒嘗試玩各種中、小型運動器材。

❸ 請問哪裡能找到《幼兒園課程標准》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劃分。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❹ 幼兒園有新課程標准嗎

有的,新課改全稱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基礎教育也包括了幼兒園教育,但是在新課改中對幼兒園的內容涉及不多,大多是關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與新課改出現的時間相近,但不是新課改,不能混淆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課程標准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超市促銷活動圖片 瀏覽:485
山西百圓美妝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631
2007電子商務規模 瀏覽:615
教師培訓技術方案 瀏覽:962
銀行婦女節營銷方案 瀏覽:913
武漢鴻信聯電子商務 瀏覽:110
寶雞微信營銷 瀏覽:504
微信看新媒體營銷現狀 瀏覽:474
教師今日計劃培訓方案 瀏覽:198
市場營銷人員黨員思想匯報 瀏覽:722
市場營銷知識競賽及答案 瀏覽:130
清揚市場營銷組合 瀏覽:750
電子商務物流的現狀 瀏覽:507
自我介紹電子商務 瀏覽:347
保育員一日常規培訓方案 瀏覽:236
深圳懷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99
國別電子商務考題 瀏覽:108
國內主要網路營銷手段 瀏覽:665
中高級員工培訓方案 瀏覽:597
龍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