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學習環境保護概論後感想
呃……怎麼說呢
就是誰都想得到
就是做不到~
Ⅱ 求一篇「學習環境保護概論」心得體會3000字的論文
《環境學概論》論文
[一、全球氣候變暖]
近百年來全球和中國的氣候正經歷一次以變暖為主要特徵的顯著變化,它對世界和我國的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產生了並將繼續產生重大的影響。目前全球變暖問題已成為各國政府和科學界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也是我國政府和科技界十分關心的重大問題。
大氣中由於存在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才使得地球的平均氣溫維持在15℃左右。但是隨著全球工業化進程的推進,溫室氣體濃度不斷增加,例如二氧化碳濃度現已達到368ppmv,是42萬年以來的最大值。溫室氣體濃度增加的直接後果就是使得全球氣溫不斷升高,20世紀是過去1000年最溫暖的100年,過去140年間全球升溫0.4-0.8℃(平均0.6℃),而且13個最暖年份均出現在1983年以後。近50多年來,長三角城市地區氣溫亦在升高,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變暖幅度更明顯,90年代年平均氣溫較50年代上升了0.9℃,其中以冬季的氣溫升高最顯著,90年代冬季平均氣溫50年代上升了1.1℃。
科學家使用31個全球氣候模式,在6種代表性溫室氣體排放情景下預測未來100年的全球氣候變化。預計,全球平均地表溫度在未來100年將上升1.4 -5.8℃,這可能是近一萬年中增溫最快的。考慮二氧化碳(CO2)和氣溶膠共同作用,預測我國未來100年氣候變化,結果表明溫度將繼續上升,未來變暖的范圍和強度增加。
觀測和研究證明主要大氣溫室氣體濃度確實已經發生了全球尺度的變化,而且正在繼續增加。觀測和理論研究還證明,溫室氣體濃度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活動,人類活動對大氣溫室氣體濃度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直接向大氣排放溫室氣體,例如化石燃料燃燒和生物質燃燒直接向大氣大量排放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一氧化二氮(N2O),工業生產過程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和氟氯烴(CFCs)等;二是人類活動改變了大氣溫室氣體的源和匯。例如森林砍伐直接減少了二氧化碳的匯,農業活動改變了土地利用狀況而增加大氣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源,大氣污染排放降低了甲烷的匯等。
經典物理和輻射物理能夠准確地證明,地球表面如果沒有溫室氣體,全球平均地表溫度將比現在實際測到的全球地表平均溫度低33攝氏度。一個正確而直接的推理是大氣溫室氣體濃度增加將會使全球地表溫度升高,即通常所說的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為了准確計算大氣溫室氣體濃度增加引起的地表升溫量,在過支30多年裡人們已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所使用的工具是數值模擬。綜合當今主要模式的結果,可以得到如下的結論:
大氣二氧化碳加倍,平衡態氣候變化為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升高1.5-3.5度,考慮到海洋的巨大作用,如果人類不採取任何控制措施,則下世紀全球地表溫度變化速率將是0.1-0.3度/10年。用海氣耦合模式進行的溫室氣體濃度漸變實驗結果與此相同。
最近幾年來人們開始注意到,人類活動造成大氣氣溶膠(主要是硫酸氣溶膠)濃度上升,將會使地表溫度降低,部分抵銷溫室氣體增加引起的溫效應。考慮到氣溶膠的降溫作用,下世紀人為活動造成的氣候速率可能只有0.05-0.2度/10年。
如前所述,人類活動確實已經造成了全球尺度的溫室氣體濃度增加,而溫室氣體濃度增加確實會引起全球氣候變暖。問題在於在未來幾十到100年,溫室氣體濃度增加及其引起的氣候變化到底有多快,換言之,下世紀末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到底能上升多少?其它氣候變數(特別是降水)怎樣變?氣候變率會發生明顯變化嗎?極端氣候事件會增加嗎?氣候變化的區域分布任何?氣溶膠濃度增加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抵銷溫室效應增強?很遺憾現代科學對上述所有問題都無力作出確切的回答。即使是對於已觀測到的過去100多年的氣候我們也還不能肯定是否是二氧化碳增加的影響,更不知道這種影響到底佔多大比重。關於「全球變暖」問題在科學上的不確定性確實非常巨大,而且是多方面的。
Ⅲ 環境保護教育專題講座心得體會400字
藍天碧水,陽光明媚,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的地球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優美家園.但是廢氣、污水、內白色垃圾、重容金屬侵蝕了它,環境污染已危急到人類的健康與生存.有誰會想到,那些刺眼的白色飯盒會污染多少土地?那些廢棄的塑料袋飄散在風中,會污染多少城市和鄉村?
兩
千年的人類文明進程犧牲地球的綠色,但是300年的現代文明卻使我們綠色的地球日漸披黃蒙黑.人類在毀滅地球生態環境的同時,也在逐步毀滅自己.保護家
園,就是保護自己;熱愛家園,就是熱愛生命.我們要用愛心去關注環境的變化,用熱情去傳播環保的觀念,用行動肩負起環保的重任.為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
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為了全人類能擁有美好幸福的家園,為了實現美好的未來.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讓我們為21世紀的民,一起向全世界的人類發出緊急
呼喚「人人爭做環保小衛士」吧﹗
Ⅳ 有關工廠環保法的學習心得體會
學習新《環境保護法》心得
新的《環境保護法》於2014年4月24日通過了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表決,新法於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為了提高我燒成二分廠職工的環保法律意識,我部門組織了對新《環境保護法》的培訓學習活動,通過近段時間認真系統地學習國家《環境保護法》,進一步使我部門全體員工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大意義。
新《環境保護法》,立法宗旨體現了環境保護理念的更新,即:生態文明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生態文明是人類為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所取得的成果,是人類文明的新階段。黨的十八大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提出了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生態文明理念。長期的粗放發展和過度改造自然帶來的環境災害已經深刻地教訓了我們。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先進的經濟社會發展理念,涉及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諸多內容,環境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良好的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新《環境保護法》立法宗旨強調了兩個關系: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並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調整。傳統觀點認為: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是相互矛盾的,經濟發展必須以破壞環境為代價,而若要保護環境則會限制經濟的發展。新《環境保護法》修改為「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工作相協調」,二者的關系仍為協調關系,但二者的順序做出了重大調整,改變了環境保護在二者關系中的次要地位。體現了發展理念的重要變化。
Ⅳ 環保與道德的學習心得 快點
每次課外實踐活動,我們都學到不少東西,從中受益匪淺。這次也不例外。
這次我們是去種樹。在勞動的過程中,真的很累,但也很興奮。畢竟也是為環保做出了點貢獻。通過這次活動,不僅讓我們的生活更充實,還增進了我們的環保意識,讓我們更愛勞動。
現在環境受損日益嚴重,人類從來就不是環境的主宰,而是環境之子,人類要像保護自己母親那樣保護環境。說保護環境,單靠我們種幾棵樹還遠遠不夠,應該多多做宣傳,讓大眾的環保意識更高。我們除了要用法律文條來約束自己行為以外,還要爭取自身的道德良知,用道德來規范自己的行為。
環境問題已成為全人類面臨的生存與發展問題,一個地區發生環境問題,影響的范圍往往會大大超過該地區。例如,酸雨隨著大氣的運動,能影響到很遠的地區;國際性河流上游被污染,將使河流全流域遭受影響……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廢氣、廢水甚至固體廢棄物都可以從一國轉移到另一國。有些環境問題甚至影響著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例如,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的破壞,會對全球的氣候產生影響;大氣中CO2濃度的升高和臭氧層的破壞,更是威脅著全人類。
所以我門有義務去為解決這一個問題作出自己能力所及的貢獻,就算是微不足道。
所以我們呼籲大家;一起行動,建設更美好的家園。
最後感謝學校給予我門這次很好的機會,讓我們親身經歷了這么多,也懂得了很多。
Ⅵ 我要一個關於綠色環保的總結與感悟
低碳減排,綠色生活
6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環境日。我國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低碳減排·綠色生活」,旨在倡導公眾踐行綠色消費,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實現清潔發展、安全發展、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隨著現代中國的不斷崛起和發展,我們國家的經濟逐漸強大起來,我們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體高。可是在經濟發展中我們國家同樣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其中最致命的就是我們的環境保護問題,這已經是嚴重影響我們國家繼續發展的重要原因。為了幫助人們更多的了解環境保護的知識,讓人們在生活中更多的注意環境保護,養成良好的環境保護習慣,對我們的國家有莫大的幫助。
通過前一段時間對環保問題的培訓,我知道了所謂「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時間所耗用的能量要盡量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成為人們推進潮流的新方式。它給我們提出的是一個願不願意和大家共創造低碳生活的問題。我們應該積極提倡並去實踐低碳生活,從身邊的點滴事做起。
1、及時關電腦
統計數據顯示,家庭中75%的用電都耗在使電視、電腦和音響等保持待機狀態上。平均一台台式電腦每天耗電60至250瓦。如果一台電腦每天使用4小時,其他時間關閉,那麼每年能節省約500元人民幣,且能減少83%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2、多乘公交車
交通產生的二氧化碳占溫室氣體排放量30%以上,減少此類排放量的最好辦法之一是:乘坐公交車。美國公共交通聯合會稱,公共交通每年節省近53億升天然氣,這意味著能減少15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3、選擇小房子
人們都嚮往大房子,但大房子在無形中會增加碳的排放量,還需要更多的能量來加熱和製冷,就拿暖氣供應來說,大房子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來維持溫度。房子越大,對環境的影響也大,現在美國每戶家庭每年平均要排放18噸溫室氣體,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和非再生能源。
4、打開一扇窗
我們每年人均排放約25噸二氧化碳,怎樣減少這個數字?有一些簡單有效的方法:打開一扇窗戶,取代室內空調;夏天使用空調時,溫度稍微調高幾度。數據統計表明,只要所有人把空調調高一度,全國每年能省下33億度電。
5、自備購物袋
每年全球要消耗超過5000億個塑料袋,其中只有不到3%可回收。塑料袋都由聚乙烯製成,掩埋後需上千年時間實現生物遞降分解,期間還要產生有害的溫室氣體。下次去雜貨店的時候,別忘記自備購物袋。
6、種一棵樹
談到全球變暖,如果你不了解復雜的碳捕捉(CCS)技術,那也不必慌張。事實上「捕捉」二氧化碳的能手就是樹木本身。要是你嫌自己種樹太麻煩的話,至少可以捐錢給環保組織,讓他們代勞。
發展是人類社會追求的永恆主題。人類文明的發展,歷來是在不斷應對和克服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各種矛盾過程中艱難前進。由於人與自然矛盾激化,發展遭遇前所未有的阻礙,促使環境問題認識的覺醒,進而不斷探索新的發展路徑。特別是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許多國家都更加突出「綠色」的理念和內涵,實施「綠色新政」,以此來謀劃後危機時代的發展。人們普遍認識到,發展綠色經濟不僅可以節能減排,而且能夠更加有效地利用資源、擴大市場需求、提供新的就業,是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的重要結合點。推進綠色發展,為環境保護帶來了壓力和機遇。
如果我們人人都有綠色環保觀念,並且真正從生活中落實,那麼給下一代一個青山常在、凈水常流的美麗地球,應該是可以期待與實現的願望。
Ⅶ 環保學習心得體會
環保心得體會
古往今來,地球媽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無數代子孫。原來的她被小輩們裝飾得楚楚動人。可是,現在人類為了自身的利益,將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而地球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危機。「救救地球」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最強烈的呼聲。
我為周圍環境的惡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為未來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環境問題的嚴重性,無視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不去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我們的生命將毀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將對我們作出嚴厲的懲罰。為此我下定決心要從我做起愛護環境,保護我們這個賴以生存的家園,做一個保護環境的衛士。
在剛過去的一年中,我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植樹活動,帶領我們六(2)中隊的班幹部創立了「綠色天使」植綠護綠小組,鼓勵隊員們在校園里認養了一棵小樹苗,利用課余時間給它梳妝打扮,為它長成參天大樹打下了基礎。在學校組織的「讓地球充滿生機」的簽字活動中,我鄭重地在上面簽下自己的名字,並寫下了自己對環保的決心和期望,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我積極參加學校在世界環境日舉行的有獎徵稿,認真查閱、收集各類資料,進行社會調查,撰寫有關環境治理設想方面的文章,我經常去參加學校組織的環保講座,觀看環保方面的錄相帶,積極參預環保知識問答調查活動,認真填寫每一項提問。我參與了「紅領巾植綠護綠隊」的網站建設,在上面發布大量的環保圖片和環保知識,以及關於環保的各方面的法律知識,我國在環保方面發展動向、世界各國的環境保護情況;每個月我都利用網路、報紙,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專題和板塊「環保資訊」來告訴大家;還定期製作一些宣傳板來宣傳環保知識和生活中的環保常識。提高了大家的環保意識;號召同學們從不同的方面來關愛自己的家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周圍的環境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積極動員身邊的人一起來依法保護和建設人類共有的同樣也是僅有的家園,為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人類的文明做出貢獻。我還和同學們共同發起「養一盆花,認養一棵樹、愛惜每一片綠地,讓我們周圍充滿綠色」和「小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飯盒和一次性筷子,讓我們遠離白色污染」的倡議。讓我們放下方便袋,拿起菜籃子,讓我們共同走向美好的綠色的明天,走向輝煌、燦爛的未來!
據我收集到的一份報告說:「環境問題是由於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觸目驚心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大氣污染、水質污染、雜訊污染、食品污染、不適當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這五大類。」一個個鐵一樣的事實告訴我們,它們像惡魔般無情地吞噬著人類的生命。它威脅著生態平衡,危害著人體健康,制約著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它讓人類陷入了困境。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們——人類有時刻不忘保護環境的意識,有依法治理環境的意識,地球村將成為美好的樂園」。未來的天空一定是碧藍的,水是清澈的,綠樹成蔭鮮花遍地,人類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