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師暑期培訓學習計劃及保證書
這個暑假來到同方得到自己的第一份和本專業有關工作,一名暑期輔導班的教師。一個多月時間的鍛煉,就這樣慢慢接近尾聲了。一個月以來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邁開步子,以一種新的身份,面對一個新的環境,開始一段新的旅程。
在輔導班期間我擔任初中三年級班主任兼數學教師和初中一、二年級的數學教師。我之前帶過家教,初中一年級的數學,第一次帶大班,從零開始,不斷地摸索。在這期間遇到很多的問題,不斷在解決這些問題和積累經驗中成長。真的感悟良多。
這40天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招生
來到這里的第一天下午就開始招生,騎著自行車到各個村莊里,兩人一組自己憑自己的本事去招生。我們必須要自己去面對陌生的人,必須去敲門,詢問,挨家挨戶。經驗不足,表達不很強,羞澀這些都不可以是理由。我們組還好,找到了當初在我們培訓班上過的同學,有他們帶領,我們省了好多事。雖說招生時間並不很長,但仍在招生過程中遇到不少的問題和困難。
1、如何向孩子和家長介紹我們的特點,對於這個我們沒什麼經驗,也不很清楚家長到底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條件,只能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對於自己的表達能力是一個考驗。
2、如何勸服家長,安撫他們的情緒,贏得他們的信任和對我們的信心,消除他們種種的疑慮。自認為這個應該是最重要的一點了。
3、如何吸引小孩的興趣。孩子好不容易盼到放假,期待著好好玩玩,有要求他們去輔導班上課,不免引起他們的抵觸情緒,怎麼樣才能避免抵觸,進而讓她們產生對輔導班的興趣,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4、農村的家長很多有著跟風的心理,總是想要看別人怎麼做才跟著做決定。那麼對一個村子進行最初的突破是很重要的一點。
5、農村環境不好,招生時或是天熱或是下雨路途泥濘不堪,而且面對身體的勞累和心理的壓力的壓迫。更重要的是如何應對找不到學生時的挫敗感。必須要有足夠的心理調節能力。
實踐及經驗:
很多時候是從小孩開始,吸引小孩的的注意力,引起他們對輔導班的興趣。讓孩子帶著你們去找家長掏錢給你報名。這是被傳授的經驗。於是我們也是只要一見到小孩就開始問詢,向他們展示我們的特點。第一,可以告訴他們我們的課程設計,大大小小的活動是一個吸引點,大哥哥大姐姐一般的老師也是一個吸引點。第二,從跟小孩的聊天中找到他們的興趣所在,針對興趣進行勸導。使他們產生要來我們這里的想法。我們在招生過程中就曾教過孩子跳舞,手語等來引起孩子的興趣,效果也不錯,孩子很喜歡。但有些遺憾的是,最終沒能勸服大人,不了了之。
所以說大人也非常重要,應該說大人更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雖說也要小孩願意,但是錢在大人手中,最終的決定也是由大人來做。而做大人的工作遠比做小孩的工作更加的困難。大人可不僅僅考慮喜不喜歡。他們考慮很多因素,孩子有沒有必要上輔導班,很多大人仍舊對孩子學習不重視,認為孩子上輔導班遠不如在家幹活來的實在。也有很多家長對孩子沒有信心,認為孩子不好好學,學不好,上也是扔錢。還有對輔導班不信任,認為上輔導班學不到東西。還有爺爺奶奶在家照顧小孩的,捨不得花錢,或者嫌孩子爸媽不給錢的……很多很多的問題要面對,只能說見招拆招了。總之眾多家長一關很難過。
這就要我們找出創造關鍵問題進行說服,另外,在這個過程中真誠很重要。笑容,禮貌,拉家常都是必要的。不僅僅要想著自己招生,還要為孩子,家長的那一方面著想。我們在招生時就有一次一家中剛好有一個姐姐要上高中,家長在考慮上哪裡。我和同伴都是本地人,給了他們很多的有用的信息和建議,得到家長的接受的空間。雖說因為客觀原因他家的孩子不能報,但卻熱心的告知我們村裡的情況和幫我們勸說其他人。這就是真誠的力量。
其實應該說這一次我們的成果還算不錯,我們組的招生人數應該是最好的,但也很難得了。因為真的是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仍舊記得那個最讓我們倆糾結的村莊崗王,去了很多次,勸了很多,最終無功而返並且還很窩火,卻只能往肚子里咽。當我們累得坐在田埂上時,滿心的委屈、窩火和無奈。再加上身體的勞累,身心俱疲。我還曾委屈的哭過一場。所以說,心理的調節能力必須得提升才能實現迅速騰飛。
二、教學
我的課程全部都是數學課,面對的學生也都是初中一二三年級的大孩子,自己又沒什麼帶大班教學經驗。教學的內容不必擔心,但是如何更好地讓孩子理解,如何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確實令人頭疼。說他們小也確實不小了,說她們大吧也確實沒那麼大。特別是初三的孩子們,他們馬上面臨著中招,而且基本都是十五六歲了。他們有自己的想法了。
B. 教師培訓計劃及措施
班主任培訓計劃(一)
在學校中,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中堅和骨幹,是使學校內部各種力量形成合力的紐帶,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生成長過程的教育者。;是學校教育決策、計劃的執行者;是班級各科教育、教學的協調者;是學校、家庭、社會的溝通者;是學生美的心靈、健康人格的塑造者。所以,擁有一支熱愛學生、愛崗敬業、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又懂得科學管理的班主任隊伍,是完成學校各項教育、教學任務的根本保證。由此可見,班主任在學校中擔任著特殊的教育角色,要求班主任要有較高的修養,即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質上,業務水平上,工作能力上和教育藝術上應達到一定的程度,各方面堪為人師,做到為人師表。班主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不能光憑經驗辦事,必須不斷地加強理論學習,注重理性思考,提高理論素養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導實踐。為全面提高我校班主任隊伍的素質和能力,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校的德育工作,特製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為指導,更新教師教育觀念,以解決學校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突破口,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全體班主任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高班主任培訓的針對性,從而促進我校班主任隊伍整體素質和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培訓目標
1.提高全體班主任的素質和班級管理水平。在2008年12月底之前,全體班主任完成培訓學習的內容培訓任務。通過培訓,使我校班主任能樹立德育為首的觀念,掌握班主任工作中必需的知識、技能以及法律常識,從而全面提高班主任履行工作職責的能力。
2.提高我校班主任工作專業化水平,形成一支熱愛本職工作、品德高尚、素質優良的小學班主任隊伍,使班主任隊伍素質再上新台階,
3.構建班主任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建立班主任上崗制度、班主任聘任制度、繼續教育制度和規范管理等工作制度,並形成長效機制。
4.進一步推進校本培訓的發展。根據我校校本培訓計劃,開展班主任全員培訓。通過實施班主任校本培訓計劃,進一步完善我校校本培訓制度,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三、培訓對象:全校在崗班主任和班主任後備人員。
四、培訓原則
1.針對性原則。針對不同年段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以及班級管理工作的特點和要求,研究設計培訓內容。培訓工作採取集中培訓與分散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2.實效性原則。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從班主任工作的實際需要出發,針對現實問題設計與安排培訓內容,重視經驗交流,突出案例教學。
3.創新性原則。積極創新培訓內容、方式、方法、手段和機制,不斷提高班主任培訓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4.靈活性原則。採用集中校本培訓與個人自學相結合,提高培訓的實效性。
五、培訓內容
根據我校班主任工作的實際需要,培訓內容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管理、班級活動設計與組織、教育政策法規、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等五個專題模塊。
六、培訓形式
1.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集中培訓,指開學初,對班主任進行有關班主任日常行為規范方面的集中培訓;分散培訓,指利用班主任會議時間,分專題學習有關教育方面的知識。
2.實驗研究與相互探討相結合。即把班主任工作與教科研工作結合起來,在日常工作中相互探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名師傳授與自我總結相結合。請本校有豐富育人經驗的老師做專題報告,每位班主任對照自己的確工作進行反思。
4.讀書讀報與上網學習相結合。每位班主任除了將指定的書閱讀外,還要充分利用校園網上的有關資料學習。
七、培訓措施
1、成立校班主任校本培訓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
2、建立健全班主任校本培訓制度,規范班主任培訓的操作程序,做好培訓工作精細化,不斷提高培訓效率和質量。
3、進一步完善教師繼續教育考核機制。將班主任培訓的內容納入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內容,並列入校本培訓考核和認定范圍。
C. 開培訓學校計劃書怎麼寫
一、指導思想:認真落實浙政辦發[XX]39號中《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實施辦法》、《浙江省教育廳關於實施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工程的通知》(浙教師[XX]151號)、《鎮海區開展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全員培訓的指導意見》精神及相關計劃,以「面向全體、突出骨幹、追求實效」為原則,以「新課程、新理念、新技術」為重點。通過培訓進一步提升我鎮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與教學的水平,促進我鎮的可持續發展。二、培訓目標要求:1.通過培訓,進一步鞏固和深化我校教師新課程培訓成果,確立利用新技術和網路環境實施教育教學的理念。2.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我鎮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與教學的水平,根據教育教學發展的要求和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積極開展學習和討論,把自己在課堂教學、學生管理和參加培訓學習的收獲提供給一線教師,實現信息資源共享。3、校本培訓的內容主要針對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實踐需要,努力提高教師掌握和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和水平,以課堂教學實踐,網上學習、交流,專題競賽為主要形式。三、培訓對象:我鎮全體在職教師(已參加省、市級及以上骨幹培訓的教師可以不再參加本地的集中理論培訓,但須參加校本培訓,並發揮引領作用。)四、培訓內容:1、《信息化、網路學習與現代教育》2、《個人工作室(BLOG)的建立與應用》3、《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知識》4、《網路學習與研修(實踐篇)》5、《信息技術在學科中的應用》五、培訓形式和學時安排:結合我鎮實際,採取集中培訓、骨幹、分學科和校本培訓以及個人自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信息化、網路學習與現代教育》、《個人工作室(BLOG)的建立與應用》、《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知識》採用集中培訓形式;《網路學習與研修(實踐篇)》由進修學校對我鎮骨幹教師進行培訓,在骨幹培訓基礎上,負責組織對全鎮教師進行培訓。《信息技術在學科中的應用》由各學科分別進行培訓。集中培訓、骨幹培訓由區教師進修學校負責實施。集中培訓力求做到精心組織,全員參與,嚴格考勤,努力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進行校本培訓時,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E環境下的中小學學科教學專題研修》課程校本培訓計劃,結合學習資料幫助教師理清學習的重點與難點,加強學習指導,督促教師做好讀書筆記和進行實際操作培訓,強調教師的自主學習,重視教師的實踐反思,精心組織校本培訓活動,讓教師通過培訓和實際操作對信息技術在學科中的應用能力有較大提高。
D. 教師培訓計劃和目標怎麼寫
你是個孝順懂事的孩子。但建議你要教會媽媽如何運用網路平台自學進修,收集整理建立資料庫,跟上時代步伐。而不是代替哦,正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你說呢?
E. 學校開展教師輔導學生計劃
輔導學生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教師特別的愛奉獻給特別的學生。「幫學生一把,帶他們一同上路」。對差生高看一眼,厚愛三分,以最大限度的耐心和恆心補出成效。
二.原因分析:
尋找根源,發現造成學習困難的原因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因素,但更多的是學生自身原因。
1、志向性障礙:學習無目的性、無積極性和主動性,對自己的日常學習抱自暴自棄的態度,把接受在校教育的活動看作是套在自己身上的精神枷鎖。
2、情感性障礙:缺乏積極的學習動機,成天無精打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隨著時間的推移,知識欠帳日益增加,成績每況愈下。上課有自卑心理,不敢舉手發言,課上不敢正視教師的目光,班集體生活中存有恐慌感。久而久之成為學習困難學生。
3、不良的學習習慣:學習困難學生通常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缺乏興趣,把學習當作完成父母教師交給的差事。他們一般貪玩,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較隨便,上課不聽講,練習不完成,課前不預習,課後不復習,作業不能獨立完成,甚至抄襲作業,拖拉作業常有發生,即使有不懂的問題也很少請教他人。不能用正常的邏輯思維和合理的推理分析來對待學習。他們對自己要求不高,甚至單純為應付老師家長,學習並沒有變成他們內在的需要。
4.環境因素,其中家庭教育因素是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一個突出因素。父母的文化程度較低,期望水平低,他們大多缺乏輔導能力。有的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方式簡單粗暴,缺乏耐心;有的缺乏教育,缺少關心,放縱孩子,甚至認為讀書無所謂。有的家長長年在外打工,孩子在家無人管束……總之,家庭的文化氛圍差,使學生的學習受到了干擾,造成了學習上的困難。
三.採取措施:
由於各種不同的原因造成了學生的學習困難,從而使這些學生自卑,自暴自棄。但是,他們真的是不想上進嗎?不是。有句格言說得好:沒有不想成為好孩子的兒童。我們要讓他們都抬起頭來走路。因此,我們針對造成學習困難的原因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引導學習困難學生正確認識自我
學習困難學生不善於自我評價、自我判斷和自我反應,因而容易降低學習目標,放棄堅持不懈的學習努力。教師有責任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我,形成恰當的自我意識。幫助他們尋找學習困難的真正原因,以利於取長補短,擺脫學習困難的困境。
2、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
正確的學習態度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學習態度端正的學生一般學習較為持久、認真,即使是自己不感興趣的科目和內容,他也可以對它持比較積極的態度,克服困難,堅持學習。所以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要注重學生學習態度的培養。
3、優化課堂教學的手段
學習困難學生的形成有一個過程。因此他們的轉變也只能是逐步進行的,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教學由易到難,使學生層層有進展,處於積極學習狀態。師生活動交替進行,多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對學生進步及時鼓勵,發現問題即刻糾正。對待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4、教育他們學會如何學習。
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習困難學生的最大困難是不知道如何學習,幫助他們學會如何學習的關鍵應該是掌握學習策略。應結合語文學科的知識特點,幫助他們掌握控制自己知覺、注意、記憶和思維活動的普通認知策略、解決本學科問題的特殊策略、反省認知策略和學習努力程度調控策略等,對學習困難學生改進學習肯定是有益的。
5、激發好奇心,引發求知慾。
在講授教學內容之前,先提出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實際生活問題,引起他們的好奇心。為學習困難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問題要小而具體,新穎有趣,有啟發性,並有適當的難度,使他們「跳一跳摘到桃子」。引發學習困難學生的求知慾,也要注意知識的積累。他們的基礎知識較差,只有當某一知識領域內的知識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才有可能使他們對這一領域的知識產生求知慾望。
6、加強個別輔導, 提高個別輔導的質量
幫助學習困難學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在課堂教學中要能照顧到這些學生,針對他們的實際情況提出不同的要求,採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對在課堂上沒有解決的問題,老師幫助補缺。為了補缺補差,我們要利用空堂課、自習課對學習困難學生進行補課。作業要做到區別對待。還應積極開展同桌教學,夥伴教學,合作教學,以優帶差,幫助他們一起進步。
F. 教師跟崗培訓計劃怎麼寫
教師跟崗培訓計劃在書寫的時候,我們可以結合學校的培訓計劃,然後再具體實施過程中要分清培訓的地點和培訓的方式,網上培訓還是集體培訓?
G. ★教師培訓工作計劃怎麼寫
小學教師培訓工作計劃(一)
一、指導思想
以全國農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為指針,積極創造條件,努力構建我校教師的終身學習框架,造就一支結構合理,素質精良,樂於奉獻,開拓創新,能夠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教師隊伍,整體提升我校的師資水平,打造出一支優秀的教師群體。
二、目標與任務
1、加大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力度,按照上級對教師的具體的要求,以校為本,組織教師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積極培養教師的"愛崗敬業,樂於奉獻,團結協作,和諧進取"精神。
2、注重教師學科專業知識的培訓,把學科知識的更新、拓展放在教師發展的首要位置,努力提高教師學科專業知識水平。
3、以新課程培訓為重點,按照新課程的要求,積極組織我校教師參加新課程理論培訓,幫助教師樹立新的課程理念,形成新的教學觀。
4、扎實推進教師的基本功培訓,以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水平達標培訓為手段,同時加強教師"粉筆字、板畫、鋼筆字"的基本功培訓。
5、加大教師的教育科研培訓力度,採用"專題講座,教研論壇,個人自學"等形式。
6、以人為本,加強教師心理教育培訓,既要抓住學生的心理問題,也要解決教師在工作與生活中的心理問題,為教師的教學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的工作環境。
7、立足長遠,加強學校管理人員的培訓,要以現代教育教學管理理論來管理、規范我校的管理行為。使我校的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產生管理效益。
三、管理辦法
1、加強領導 學校成立以校長邊步安為組長,鄭飛為副組長的教師培訓領導小組,教導主任、教研組長為領導小組成員,負責教師培訓的管理工作,具體培訓由教導處負責。
2、加強管理與督查 學校對教師培訓實行過程管理,納入學校教學過程管理系列。
四、具體措施
1、教導處牽頭,系統組織本校教師舉辦新課程知識以及現行初中課程與現代教育技術整合的理論講座,著力提高教師的新課程理念,同時加強現代教育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作用。
2、堅持以校為本,根據學校的實踐情況,組織全體教師進行業務學習,主要利用每周的業務學習時間分教研組組織學科業務學習,指定學習書目,交流學習心得,同時加強對教研組長的業務培訓與指導。
3、充分利用學校現代教育技術資源,發揮校園網與學校資源庫的功效,不斷充實,完善網路設備,加強教師信息技術培訓,提高教師的應用水平。
4、積極推薦教師參加各類培訓與教學教研活動,並加強管理,做到"學有收獲,學以致用",而且教師培訓要求後能在本組業務學業論理中交流經驗體會。
5、開放學校圖書室,學校定期購置相關教育教學理論圖書,並向全體教師提供書目,要求每期教師至少精讀一本理論書刊,定購一本專業的教學雜志期刊,並作出相關讀書筆記。
小學教師培訓工作計劃(二)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針,結合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和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立足於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著眼於提高教師綜合素質與專業水平,服務於課程改革,培養終身學習和創新能力的新型教師隊伍,著力構建學習型的教師組織。
二、總體目標:
1、提高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水準,依法治教,推出一批敬業愛生的師德標兵,杜絕違規教育行為。
2、以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為切入點,促進全體教師進一步轉變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加快知識更新與拓展。
3、加強教研活動的開展,提高教育教學科研能力,增強創新意識和自我發展能力。
4、建立健全有效合理的機制,實施"青藍工程",加強青年教師培訓,促進青年教師盡快成為"青年骨幹教師".
5、以教育科研改造課堂教學,引導教師向學術型、科研型的轉變。
三、具體目標任務及措施:
(一)教師全員培訓:
目標:通過培訓,提高全體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水準,依法辦學,依法治教,推出一批敬業愛生的師德標兵,杜絕違規的教育行為。促進全體教師教育理論、教育方法、教學手段的轉變。
內容:政治思想與師德教育。
方式:講座、研討會等,並與自學相結合,側重於實踐活動(力求結合學校實際,為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服務)。
時間安排:每教研時間。
(二)新課程標准培訓:
目標:進一步領會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改革目標以及新課程標准所體現的理念,幫助教師了解各學科課程改革的突破點以及對教學的建議,使教師能以此為依據,在對教材進行充分分析和研究的基礎上,將理論運用於實踐,制定相應的教學及評價策略。
內容:各學科新課程標准及新課程標准解讀,省、市級新課程培訓學習材料等。
活動形式:以單位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
時間:每周業務學習、各教研組活動時間。
(三)教師信息化培訓:
目標:要求教師實現"四會":會文字處理,會製作簡單的課件,會上網查閱、下載資料,會收、發電子郵件。同時教師能在課堂教學中會運用信息技術和網路資源。
方式:
1、定期開展教師電腦知識及實際操作的培訓。
2、採取定期練習及考核的辦法相結合。
(四)教師讀書活動:
目標:要求40周歲以內的教師每月讀兩本書;40周歲以上的教師每月讀一本書。
內容:優秀學科書籍。
方式:教師自學與集體組織相結合,並組織讀書沙龍、讀書徵文、"書走動"起來等活動調動教師讀書的積極性。
(五)教研與科研活動:
目標:通過教科研活動的開展,全體教師中的學科帶頭人、教育教學能手要佔教師總數的10﹪—15﹪,骨幹教師要佔教師總數的60﹪,中青年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達到50﹪,中青年教師要熟練掌握並運用多媒體網路技術輔助教學。
內容:
1、每學期集中組織教師集體學習各科《課程標准》、《教學常規》及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的文章等。
2、繼續加強校內、外教研活動,堅持教師要走出去、請教師走進來的教學活動。
3、開展"人人上一堂好課"的活動,組織一次全校性的教學評優活動。
4、每學期組織一次教學開放日活動。每次活動時家長、教師參與聽課、評課,共同探討教法與學法,不斷豐富認識,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H. 教師進修學校教師培訓計劃
讀書讀報與上網學習相結合。每位班主任除了將指定的書閱讀外,還要充分利用校園網上的有關資料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