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教育培訓機構歸教育局管理還歸工商局管嗎學費問題找消費者協會投訴可以嗎
教育局和工商局都管理!
⑵ 培訓機構不退學費,該向哪個部門投訴
如果沒有和培訓機構簽訂合同,可以要求按照你未上課的部分適當退賠。可以持收據找消協投訴。
在什麼情況下,用人單位都不能收取勞動者培訓費;
1、崗前培訓,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不得收費,更不得約定違約金和服務期;
2、專項培訓,也叫專業技能培訓,企業應墊付培訓費,但是可以和勞動者約定服務期和違約金,如果勞動者在服務期內離職的,用人單位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該勞動者按照雙方的約定支付相應違約金;
3、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二條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本人註:不包括一般的入職培訓),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培訓費用,包括用人單位為了對勞動者進行專業技術培訓而支付的有憑證(本人註:單位必須要有第三方培訓機構向單位開具的培訓發票)的培訓費用、培訓期間的差旅費用以及因培訓產生的用於該勞動者的其他直接費用。
⑶ 培訓機構退費,法律的規定都有哪些
國家對於目前的培訓機構正在嚴厲的打擊當中,甚至直接出台了相應的規定,用來對他們進行約束。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跟培訓機構有一定矛盾的話,可以參照這一次的法律規定。在這一次的規定當中,就直接提出了應該如何向培訓機構提出退費的申請,以及如果他們不退費,應該如何投訴,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第三,如何看待這一次的規定?
從垂直的規定當中就可以看出,對於培訓機構現在約束正在逐漸的加強當中,這主要是因為再前幾年的市場環境下,很多培訓機構是屬於良莠不齊的。這導致了當時的培訓機構一片混亂,而這一次對他們約束可以規范現在的市場,同時提高他們的培訓力量。特別是對於一些家長而言,可以讓他們購買到更放心的服務。
⑷ 中消協消費提示,校外培訓不是必選項,校外培訓班是不是「智商稅」
消費者協會在這一次直接點名消費到培訓機構,說實話,並不是直接說校外培訓班就是智商稅,而是說家長在選擇這些校外培訓機構的時候,一定要量力而行,同時要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校外培訓的確不是一個必選項。之所以有很多的家長在暑假的時候選擇給孩子找一個培訓班,照我看來最多的還是考慮到孩子沒有時間去照顧她。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中消協所給出的提示,到底有哪些含義。
第三,如何看待現在的培訓模式?
現在的培訓班也知道自己的主要功能是什麼,他們就是為了幫助家長看孩子,所以在進行培訓的時候並不會太多考核教師的教育能力。更多的是注重培訓機構的裝修以及他們的日常教育。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讓自己的孩子提升成績的話,那麼選擇教育機構的時候一定要慎重。
⑸ 民辦培訓中心不退錢怎麼辦,找消費者協會,工商局或教育局有用嗎
培訓什來么的啊,英語類是源教育局,計算機什麼的都是勞動局了,你找主管部門可以協調一下;
找電視台,報社,這都是好辦法啊,
他們當時給你承諾上課時間沒有,如果超過上課時間就要求退費是合理的,你說那培訓中心有沒有辦學許可證啊,你最好找個記者,然後叫上主管的部門一起去;
⑹ 培訓機構不退費去哪裡投訴
培訓機構不退費可以去消費者協會投訴。
消費者投訴,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發生消費權益爭議 ,從而提出的書面或者口頭上的異議、抗議、索賠和要求解決問題等行為。
消費者協會接受消費者的投訴,實行以地域管轄為主,級別管轄為輔的原則如下:
1、對消費者的投訴,由被訴方所在地的縣級消費者協會或下屬分會處理;被訴方所在地與常住地不一致的,由常住地縣級消費者協會或下屬分會處理;
2、案情涉及兩個縣級轄區以上的,由共同的上一級(市級或省級)消費者協會處理;
3、案情涉及兩個市級協會轄區以上的,由省消費者協會處理;省消費者協會對已受理的投訴可以委託轄區內與案情有關聯的任何消費者協會處理;
4、省消費者協會收到的來信及網上投訴案件可以直接轉到當地消費者協會處理,對重大、疑難的投訴案件可以直接受理;
5、外籍消費者投訴國內經營者的,培訓班不退費向誰投訴由被訴方所在地縣級消費者協會處理;省內消費者在上海、江蘇、香港、澳門地區消費引發的爭議,可以向消費者所在地消協投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條 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十五條 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權對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提出批評、建議。
第十六條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依照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義務。
經營者和消費者有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但雙方的約定不得違背法律、法規的規定。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恪守社會公德,誠信經營,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得設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條件,不得強制交易。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⑺ 藍天、新東方被中消協點名,這些培訓機構存在哪些問題
這一次,消費者協會在調查的過程當中發現,隨著暑期的到來,現在這些校外培訓機構又開始迎來了自己的春天。但是我們也知道校外培訓的質量是良秀不齊的,這也就導致了很多學校不管是在前期的宣傳,還是在後期的培訓過程當中,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所以這一次我們消費者協會才對藍天和新東方這樣的培訓機構進行點名。那麼今天就跟大家來探討一下,為什麼消費者協會要點名這些培訓機構。
第三,如何看待這一次的調查?
這一次的調查可以說給無數的家長帶來了福音,要知道很多家長內心非常的焦慮,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孩子的確需要進行培訓,來提高自己的個人成績,畢竟現在學習還是很多人唯一的出路,而另一方面,大家面對這些培訓機構也是沒有好的辦法去應對,只能成為待宰的羔羊。
⑻ 培訓機構不退錢,找警察和消協哪個有用
基本沒用的,經濟糾紛,只有暴力解決
⑼ 培訓機構不退錢怎麼舉報
培訓機構不退錢可以撥打12315。
1999年3月15 日,為了切實解決廣大消費者"投訴難"的問題,及時、方便、快捷受理消費者訴求,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在原信息產業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國統一開通了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專用電話。全國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以12315電話為依託,建立了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主要手段,集受理、查處、監管為一體,覆蓋全國城鄉的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服務網路。
2019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整合建設12315行政執法體系更好服務市場監管執法的意見》。2020年底前,原工商、質檢、食品葯品、物價、知識產權等投訴舉報熱線電話,即12315、12365、12331、12358、12330等將統一整合為12315熱線,以12315一個號碼對外提供市場監管投訴舉報服務。
(9)培訓機構消協擴展閱讀:
12315可以接受的舉報內容為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請求市場監管部門解決該爭議的行為。
投訴內容應當符合平台要求的格式,事實清楚、實事求是,並根據平台和處理單位要求提供電話號碼和其他有效聯系方式,以便市場監管部門在處理時可以及時與投訴人取得聯系。
按《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規定具有處理許可權的市場監管部門,將自收到投訴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並告知投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