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校外培訓機構為何會野蠻生長
據報道,中國教育學會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中小學課外輔導行業市場規模內超過8000億元,參加學生容規模超過1.37億人次,數據顯示,國內一家大型的培訓機構已覆蓋37個城市,線下學生接近400萬人,線上注冊用戶累計超過3500萬人。
減負背景下,課外培訓機構有市場需求。許多小學在減負政策的推動下,紛紛制定提前放學制度,有些學校甚至下午3點左右就放學。對於大部分工薪階層來說,因放學時間與下班時間不一致,導致接孩子難。早早放學,上課外培訓機構,自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專家表示,目前對民辦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缺乏統一的國家標准,從全球視野來看,民辦校外培訓機構基本上是各國政策議程中的「盲點」,缺乏成熟而普遍的政策經驗參考。
『貳』 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現在培訓機構一方面解決了大量的老師就業問題,提供了很多的就業機會,緩解社會就業壓力。另一方面,真的解決一部分需要補課的學生,提高了學生的成績,這方面對學生的進步有很大作用。
『叄』 校外培訓機構嚴禁隨意資本化運作,培訓機構問題多,為什麼還這么有市場呢
現階段的競爭成了素質競爭,人才的競爭,所以現在大多數人都比價重視孩子的教育。培訓機構針對家長的這種心理,專門設置校外培訓機構,以此牟利。培訓機構問題多,但還是有很多學生前去學習,究其原因我認為認為以下三點:
一、希望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生活水平提高,讓大多數家庭都不用為自己的生計操心,唯一操心的就是孩子的教育。大多數家長都是希望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能夠在學校擁有一個好的成績,不用讓自己出門臉上無光。在家長看來,只要讓孩子的成績可以提高,不管多少錢都是可以的。對很多家長而言,錢沒有了可以賺,但是對於孩子的教育只有好好地培養才會有好的結果,自己的付出是一定會有成果。
在我看來,身為一名家長確實認為培訓機構還是有一定的優勢,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把孩子的成績搞上去了,這就是最大的安慰。
『肆』 校外培訓機構的前景
在線教育持續推動教育培訓市場增長
2015-2019年,中國教育培訓市場規模持續增長,2019年,中國教育培訓市場規模為23651億元,同比增長8.6%。市場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線上教育的快速發展。疫情期間,線下教育培訓機構全面關停,與線上教育培訓的欣欣向榮形成鮮明對比。盡管疫情過後線下教育培訓機構開始復工,但線上教育模式已經開始為消費者所接受。2020年,初步測算,教育培訓市場規模將小幅下滑,整體市場規模為23614億元。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教育培訓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伍』 校外培訓市場規模將會超過800億元嗎
據報道,《2016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至2016年,在教育行政部門登記注冊的民辦培訓教育機構有1.95萬所,校外培訓市場規模超800億元。
數據顯示,2016年中小學輔導的市場規模超過800億元,上課外輔導的學生達1.37億人次,參與輔導機構的教師有700萬至850萬。以2014年為例,我國參加課外輔導班的學生約佔全體在校學生總數的36.7%。
龐大數字背後,是每個家庭的「供給」,有家長表示,一年前孩子上初中,為了提高成績,專門去培訓機構進行「一對一」輔導,一個小時125元,「平時放學後、周末都會過去,一個學期算下來得1萬元」。
文章來源:央廣網
『陸』 校外培訓機構營銷亂象的背後是什麼在運作
2020年7月中旬,有媒體報道稱,猿輔導、作業幫的暑期營銷推廣預算分別為15億元、10億元。據統計,2020年暑期整個在線教育頭部公司在廣告營銷上的投放總額為60億元。也就是說,作業幫和猿輔導在2020年暑期全行業廣告投放佔比超過四成。
由此可見,營銷亂象的背後很大程度是資本的助推。作為在線教育頭部「獨角獸」,猿輔導和作業幫確實得到了不少資本的加持。
據IT桔子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猿輔導至少進行了11次融資,累計拿到了不少於4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57.24億元)的資金,其中不乏像高瓴、IDG、淡馬錫、博裕、景林、GIC等知名創投機構,更是獲得了騰訊及阿里巴巴旗下雲鋒基金的戰略融資。
至此,猿輔導最新估值已達155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996.81億元),成為全球在線教育行業估值最高的「獨角獸」公司。
嚴禁隨意資本化運作,猿輔導、作業幫卡在上市「臨門一腳」: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下稱:「雙減」意見)。
會議指出,要全面規范管理校外培訓機構,堅持從嚴治理,對存在不符合資質、管理混亂、借機斂財、虛假宣傳、與學校勾連謀利等問題的機構,要嚴肅查處。要明確培訓機構收費標准,加強預收費監管,嚴禁隨意資本化運作。
作業幫人士對野馬財經表示,作業幫一直按照監管要求,合規經營;同時也注意到北京四部門聯動頒布了《北京市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管理辦法》(試行),目前作業幫的收費標準是嚴格按照規定中進行的,每科收取的費用不超過60課時,收費時間也不早於本門科目剩餘20課時。退費標准也會嚴格按照《管理辦法》要求實施。預付費的資金監管方案將按照《管理辦法》要求執行。
『柒』 人民日報四問校外培訓,剖析亂象背後的原因,校外培訓機構未來何去何從
很多網友們經常會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有很多校外的培訓機構,而且這些校外的培訓機構也是針對不同人群的需要,開設了各種各樣的培訓班。比如說針對於小學初中的學生也有專門的培訓班,不僅有關於學習的,而且也有關於特長班。所以能夠感受到現在的很多小孩子們,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要接受各種各樣的訓練了,而且在課下的時候也沒有多餘的個人的時間把自己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了這些校外機構的培訓學習上。
但是有很多老師他們也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跟一些教育機構形成一種利益上的往來,所以也會讓教育變得不那麼純粹了。並且有很多校外培訓機構,他們的價錢設置也是非常貴的。很多網友們會發現這樣的培訓機構如果要是花上幾年的話,可能對於這些孩子們來說要增加很大的教育成本,對於一些父母們來說也是非常有壓力的一件事情,
『捌』 教育部回應了校外培訓過熱的現象,究竟為什麼校外培訓機構生意熱火朝天
關於教育的話題一直層出不窮,不管是關於教育話題類的電視劇熱播,還是微博上對於教育問題的討論,都讓我們看出現在中國家長對於孩子們教育重點關注。與此同時,也觸發了整個教育產業的發展,教育部對於校外培訓火熱現象也發表了他們的看法,為什麼校外培訓機構會如此火爆
一、利用家長們的心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句話在中國歷來都廣為流傳,雖然這句話有一定程度上誇張的意思,但是也很生動的表現出父母們對於子女們的期望。幾乎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可以成才,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因為家長們對於小孩教育的重視,以及父母們幾乎揠苗助長的那種心理。很多想要賺錢的人就抓住了這一心理,把資本都投入到了教育身上,大力開展培訓機構,促進了校外培訓市場的繁榮。
『玖』 校外培訓現象過熱,為什麼校外培訓機構生意熱火朝天
教育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備受關注,從改革開放重新開啟高考制度,到九年義務教育制度,到如今的十二年義務教育話題等,教育,從未被忽略,一直被拔高,這也說明了我們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關注,但是隨之而來的,也讓衍生了一個新的產業鏈,教育產業,從成立,到繁榮,到今天的小成規模,火熱朝天,時間非常的短,這其中也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
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個家庭,最希望的,都是自己的子女有出息,出人頭地,這句話在中國流傳至今,總會有其自身的道理和原因的,毫不誇張的說,父母們對於子女們的期望,父母對於子女們的渴望,只有更強,沒有最強。也因為這個心態,教育機構們抓住了對小孩教育的重視,和幾乎希望小孩成績速成的想法,推出來各種各樣的輔導班,補習班,即使再貴的學費,父母也會毫不猶豫的投資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終上所述,校外培訓機構生意熱火朝天,有學校的原因,有家長的原因,有小孩的原因,也有教育企業的原因,我們要理性對待,千萬不要給自己的小孩造成心理壓力和生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