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小學生應注意哪些食品安全知識
一、 什麼是食品質量安全?
食品質量安全是指食品質量狀況對食用者健康、安全的保證程度。包括三方面內容:
一是食品的污染導致的質量安全問題。例:生物性污染、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等。
二是食品工業技術發展所帶來的質量安全問題。如:食品添加劑、食品生產配劑、介質以及輻射食品、轉基因食品等。
三是濫用食品標識。例:偽造食品標識、缺少警示說明、虛假標注食品功能或成分、缺少中文食品標識(進口食品)等
一、中小學生購買食品應注意哪些問題
1、到正規商店裡購買,不買校園周邊、街頭巷尾的「三無」食品。
2、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盡量選擇信譽度較好的品牌。
3、仔細查看產品標簽。食品標簽中必須標註:產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准號等。不買標簽不規范的產品。
4、食品是否適合自己食用。
5、不盲目隨從廣告,廣告的宣傳並不代表科學,是商家利益的體現。
二、中小學生應注意哪些飲食衛生習慣?
1、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一些飲料含有防腐劑、色素等,經常飲用不利於少年兒童的健康;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腸道寄生蟲病的傳播;
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凈後再吃,以免造成農葯中毒;
4、選擇食品時,要注意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
5、盡量少吃或不吃剩飯菜,如果吃剩飯菜,一定要徹底加熱,防止細菌性食物中毒;
6、不吃無衛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魚片、生荸薺;
7、不吃無衛生保障的街頭食品;
8、少吃油炸、煙熏、燒烤的食品,這類食品如製作不當會產生有毒物質。
② 中小學生食品安全常識有哪些
十條食品安全提示 1.認真對待「有效期」和「保質期」,不購買過期產品,發現過期產品應向商店經營者報告。如果包裝食品在包裝上標明的有效期內「變壞」或回家後發現包裝破損,應退貨並向零售商或食品加工商報告。 2.假冒偽劣食品涉及到使用劣質、廉價原料來欺騙消費者並降低競爭成本。如發現銷售假冒品牌、假冒標簽的食品及被污染過的食品等應向有關機構檢舉揭發。檢舉揭發這些事件可以幫助當局查處不法商販,防止此類事件重現。 3.生鮮食品特別是肉類、魚類和其他海鮮應存放在冰箱底層,加工過的食品放在頂層。食品應包裝或妥善蓋好後儲存。 4.不要將熱食物放人冰箱,因為這樣會使冰箱內溫度升高。 5.將罐、瓶和包儲存在乾燥涼爽的地方並防範昆蟲或鼠類等。 6.記住在准備食物和吃飯前一定洗手。 7.處理生鮮食物的用具使用後,處理已烹調過的食品前或處理打算生吃的食品前,用具必須徹底清洗。 8.認真選擇食品采購和就餐的地點。確保其人員、餐具和其他設施都干凈整潔。這是反映餐館包括「幕後」設施、衛生標準的重要指標。 9.熱食物應該很熱,冷食物應該冰涼。避免食用任何在室溫下保存2小時以上的食物。在會議、大型社交活動、室外活動等需要預先、大量准備食物或外部條件較差的情況下尤其需要特別注意。
③ 小學生食品安全常識基本知識
一、學生購買食品應注意哪些問題
1、到正規商店裡購買,不買校園周邊、街頭巷尾的「三無」食品。
2、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盡量選擇信譽度較好的品牌。
3、仔細查看產品標簽。食品標簽中必須標註:產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准號等。不買標簽不規范的產品。
4、食品是否適合自己食用。
5、不盲目隨從廣告,廣告的宣傳並不代表科學,是商家利益的體現。
二、學生應注意哪些飲食衛生習慣?
1、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一些飲料含有防腐劑、色素等,經常飲用不利於少年兒童的健康;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腸道寄生蟲病的傳播;
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凈後再吃,以免造成農葯中毒;
4、選擇食品時,要注意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
5、盡量少吃或不吃剩飯菜,如果吃剩飯菜,一定要徹底加熱,防止細菌性食物中毒;
6、不吃無衛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魚片、生荸薺;
7、不吃無衛生保障的`街頭食品;
8、少吃油炸、煙熏、燒烤的食品,這類食品如製作不當會產生有毒物質。
三、學生吃甜食多多益善嗎?
飲品中富含糖分,孩子多吃後易患皮膚炎症和多種疾病。過多攝取糖分,還會產生大量酸性物質,從而打破血液正常的酸鹼平衡,使孩子變成酸性體質的人。有醫學資料表明,70%的疾病發生在酸性體質的人身上,這無疑使孩子成了疾病「溫韓國瘦身一號床」。除了上述影響,許多飲料中還缺乏孩子發育所必需的蛋白質與脂肪,喝得過多,將影響孩子吃正餐,造成營養不良,所以喝飲料每天最好不超過100毫升。
四、使學生聰明的營養食物有哪些
1、多吃魚,蛋黃,蝦皮,紫菜,海帶,瘦肉
2、每周吃一次動物內臟如豬肝、動物腦
3、每天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蘋果
4、每天吃豆類或豆製品
5、每周吃蘑菇1—2次
6、多吃香蕉、紅蘿卜、菠菜
五、個人怎樣預防食物中毒?
1、飯前便後要洗手;
2、煮熟後放置2小時以上的食品,重新加熱到70℃以上再食用;
3、瓜果洗凈並去除外皮後才食用;
4、不購食來路不明和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5、不購食無衛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的小店或路邊攤點上的食品(尤其是這些店、攤上沒有密封包裝的食品);
6、不吃已確認變質或懷疑可能變了質的食品;
7、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劑或色素而又不能肯定其添加量是否符合食品衛生安全標準的食品。
六、如何分清食品保質期和保存期?
所謂保質期(最佳食用期、最短適用日期)是指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保存期(推薦最後食用日期)是指在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下,預計的終止食用日期,超過此期限,產品不宜再食用。
④ 食品安全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什麼
一、食品生產經營人員個人衛生
1、食品從業人員每年必須進行預防性的身體健康檢查。
2、食品從業人員必須先取得健康證並經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工作。
3、健康檢查的「五病」包括病毒性肝炎,痢疾,傷寒,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
4、為防止食品污染,保障食品安全衛生,食品從業人員應養成經常洗手的好習慣,工作中途離開崗位再上崗,休息後再次返回崗位必須堅持洗凈手再工作的原則。
5、食品從業人員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堅持「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發;勤洗衣服,被褥;勤換工作服。
6、食品從業人員發生原因不明腹瀉,發燒,咳嗽和皮膚傷口感染時,必須立即去醫院就醫,病癒後方可上班,不能邊上班邊看病。
7、食品從業人員的工作服必須定期清洗,並不得穿戴工作服出入非工作場所。
8、食品從業人員開始工作前必須堅持洗手消毒。
二、食品包裝及容器衛生
1、食品的容器要用國家允許的材料製成,並符合有關國家標准,無毒無害。
2、罐頭食品必須封口嚴密,罐體清潔干凈,無銹斑,無破損,無胖聽。
3、食品包裝標識必須清楚,容易辨識,必須有中文標識,標識的內容包括品名,產地,廠名,生產日期,生產批號或者代號,規格,配方或主要成分,保質期限等。
4、定型包裝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的.產品說明書,不得有誇大或者虛假的宣傳內容。
三、食品貯藏衛生
1、貯藏食品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即常溫貯存和低溫貯存。
2、貯藏食品應做到「四防」即做到防塵,防蠅,防鼠,防潮。
3、食品庫房在門上安置防鼠鐵皮的高度至少應達60厘米。
4、食品貯藏庫房要設專人進行管理,建立入庫,出庫食品登記制度,並按入庫時間做到分類存放,先進先出。
5、存放食品應與牆壁,地面保持離地,離牆均應要求在10厘米以上距離。
6、保存新鮮水果,蔬菜類食品最適宜的溫度是2—8度。
7、烹飪後至食用前的食品放置時間需要超過2小時的,應當在高於60攝氏度或低於8攝氏度的條件下存放。在溫度低於60度,高於8度條件下放置2小時以上的食品,需要再一次充分加熱方可食用,加熱前還需要確認食品未變質。
8、冷卻肉或凍肉應置於—20度低溫冷庫中貯存。鮮乳,酸乳,奶油應置於2—8度的冷庫中保存。
9、食品貯存庫房應有機械通風設施,分主,副食品庫房設置隔牆離地存放,各類食品應分類分架,分區存放。不能與清潔殺蟲物品同庫存放。
10、冰櫃不能塞滿食品,食品之間應有空隙,剩餘熟食存入冰櫃內必須徹底加熱才可再次食用,冰櫃不能長期保存食物,冰櫃內的食品不能反復解凍復凍。
⑤ 食品安全培訓知識內容
如何看食品標簽?
首先,大家要知道食品標簽強制要標出的五個營養成分為: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但是有些商家,還會標出一些其他成分。大概分為三類:
第一類:營養成分表:是指食品中營養素的含量表。
第二類:營養聲稱:是指營養素含量高或低的說明。如「高鈣」、「低脂」、「無糖」等。
第三類:營養功能聲稱:是指營養素功能的解釋含義,如「膳食纖維有助於維持正常的腸道功能」,「維生素D可促進鈣吸收」等。
當然,影響血糖最主要的是碳水化合物。所以,如果購買包裝食品,要會計算碳水化合物的量。即使打著「無糖」標簽的廣告,它只是沒有添加蔗糖而已,還是要看標簽上碳水化合物的量的。如上述標簽,指的是100克該食物,含碳水化合物70.6克。當然,您要折算出您攝入多少克該食物,含有多少克碳水化合物。
標簽上還會標出NRV%,表示該食物這么多克數提供的營養素占國家推薦營養素克數的百分比。如該標簽中,鈣的NRV%是31%,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一天不攝取其他任何含鈣的食物,吃3份該食物即300g就基本可以滿足一天所需的鈣含量31%*3=93%。
換言之:如果某食物鈉的NRV%是100%,表示食用1份該食物以後,鈉的本日攝取量已經達標,且不建議再攝入食鹽或者其他含鈉食物了。
還有就是要學會看配料表,配料表中前三位是含量比較多的成分。如圖,這兩種餅干相比較。上面綠色的餅干甜味劑在第四位,而下面的餅干甜味劑在第二位。說明下面的餅干甜味劑含量較高。應慎重選擇。
還有一些食品打著「非油炸」的標簽,是真的「非油炸」嗎?其後面的營養成分表裡反式脂肪酸也標注為零,是真的沒有嗎?
衛生部2007年12月頒布的《食品營養標簽管理規范》中規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時,可標注為零。也就是說在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低於0.3%,就可標注為零。
所以,表面上標注非油炸或零反式脂肪酸,其實「暗藏殺機」。那麼,怎麼看是否含有反式脂肪酸呢?
反式脂肪酸存在於: 人造奶油、起酥油、奶油麵包、氫化植物油、乳酪、油炸土豆片、人造黃油等中,只要配料表中含有這些物質,證明該食物含有反式脂肪酸。
像堅果這類食物,我們怎麼選擇呢?
我建議選擇帶殼原味的堅果,這樣在食用堅果時,可以減少鈉的攝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