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育培訓機構的的行業概況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全球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樹立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終身職業培訓等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觀念迅速傳播,人們對自我教育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對教育的需求由單一走向多元化,這給國內教育培訓機構提供了歷史機遇。在此背景下,我國教育培訓行業取得長足進步,部分教育培訓機構經歷了由小到大、從單一到多樣的多元主體辦學格局的發展,截至2018年已經突破2萬億元關口。
1.客戶轉化周期長
教育培訓行業有個特點就是客戶的轉化周期長,因為教育一般是大家比較看重的投資,教育的結果是對自己或子女未來人生直接產生重大影響的,且一般教育投資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也都不低,所以客戶會有長時間處於比較和觀望階段的情況。
2.課程單價高獲客難
教育培訓行業面對面培訓課程一般單價比較高,學習培訓沒有一個時間周期很難看出效果,所以一般課程會以10節課或者一個階段周期課程作為銷售產品。課程單價高意味著獲客是核心,如何找到目前客戶群,並且願意快速買單成為運營的關鍵。
3.重口碑和成果積累
口碑營銷是教育培訓市場最重要的一個方式。比如留學咨詢市場,非常大一部分的客戶是來自於上一年客戶的推薦。這個原因有二:一是教育一般賣的是服務,是非常注重體驗的生意,所以有過切身體會的身邊人的意見會很被重視;二是教育的成果是很難被量化的,哪怕是四六級這種明確的量化類型考試,也難以清楚判斷一家公司的教學成果是因為這個學生本身的實力還是你的教學能力。
4.決策群體、付費群體和消費群體不一致
這個問題在教育市場算是比較常見的一點,也是很讓人頭疼的一點。簡單來說,在大學前的教育付費群體大多時候是父母,而消費群體是學生,但決策群體有時是父母,有時是學生。針對各種不同的情況,要想好營銷的對象。
5.專業化機構和專業化服務
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對於教育機構的期待都是專業化,比如老師的教學經驗?有沒有教材?與之對應的公司可以做的是首先自己要把自己當做一個專業的機構來對待,從非常小的地方舉例來說,學生上課是不是能發個聽課證或會員證?上完課是不是能發個學員結課證等。此外就是教育培訓機構敢不敢說提供免費試用,敢不敢保證Life Time的服務,敢不敢把教學課程和結果綁定等也都能顯示出一家機構的魄力和對自己的信心。
② 教育行業發展現狀
依據教育活動的組織程度和制度化水平的程度,可以將教育分為正規教育和非正規教育。正規教育主要是指學校教育,是學生在有組織的教育機構中所受到的教育,也指制度化教育。非正規教育是對有組織的教育機構以外所開展的教育活動的統稱。
教育支出穩步增長推進教育行業發展
十九大報告關於發展教育事業部分中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近幾年,中國教育支出持續增長,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8874億元,同比增長8.1%。其中,教育支出34913億元,同比增長8.5%。教育支出的穩步增長推進了中國教育行業的不斷發展。
在校學生數不斷增長推動教育行業市場需求
受教育是所有孩子的權利,中國對教育格外重視,實行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學前教育、小學、初中、高中、高等學校的在校學生數量不斷增長,普通高中和普通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數量小幅波動。2019年中國學前教育在校學生4713.9萬人,小學10561.24萬人,初中4827.14萬人,高中2414.31萬人,高等學校3031.53萬人。在校人數的不斷增長推動了教育行業的市場需求。
③ 傳統教育培訓機構面臨哪些現狀
教育培訓是個很復雜的行業,為什麼辦學校越來越難?!
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人本化教育思潮的興起和世界范圍內對人的個性、創造性的張揚,分組教學再度被重視。它要求按照學生的潛能、成績、興趣等方面的差異進行分組教學,既不失集體教學對學生的積極影響,又有利於教師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和不同的學習准備程度採取相應的教學策略。
進行分組的基本前提就是要全面、准確地診斷學生的前期學習准備情況,識別學生的發展差異,尤其是識別那些高於或低於正常水平的學生,以便把他們分置在最有益的教育序列中。
比如北極星AI上的「智能測評」就能給學生進行多維度測評,除了診斷學生的基礎學習水平,還可以從心理、性格等多角度進行分析存在的問題,同時測評試卷還可以通過朋友圈分享進行營銷擴散。
④ 教育培訓這個行業現狀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中國培訓市場現狀分析
(一)市場規模綜述
教育培訓行業作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市場日益多彩豐富,正向細分市場邁進。
在經濟全球化和服務國際化的時代,教育市場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成為我國經濟領域閃亮的市場熱點,我國的教育培訓市場將進入比拼內功和規模的圈地時代,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行業前景可期。
截至2013年,中國的教育培訓機構的總量約為14萬家,這其中包括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各種非學歷的短期培訓機構,如中小學課外輔導機構等;2014年,全國職業技術培訓機構10.51萬所。
(二)在線教育市場規模
在線教育指的是通過應用信息科技和互聯網技術進行內容傳播和快速學習的方法。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6-2020年中國培訓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表示,從2010開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和用戶規模便高速增長,維持在10%以上的增速。2010年我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為491.1億元,2011年為575億元,到2014年在線教育市場規模激增至998億元,2015年在線教育市場突破千億元大關,達1171億元。
在傳統的PC時代,雖然出現了網路教育形式,但是真正的所謂在線教育仍然是在2011年左右開始爆發的,這與移動互聯網爆發的時間點吻合。
與傳統教育機構的教育方式相比,在線教育具有效率高、方便(打破了時空限制,可碎片化學習)、低門檻、教學資源豐富的特點。基於上述特點,再加上移動互聯網推動,在線教育平台興起,市場需求也與日俱增。
⑤ 現在的教育培訓機構現狀如何
引言:隨著一些政策的下來,教育培訓機構不得不關門倒閉。本來家長是想把孩子送去培訓機構學習的,因為有些學生家長工作比較忙,也沒有時間對孩子進行輔導,所以把孩子送去培訓機構是最好的選擇。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現在的教育培訓機構現狀到底是怎麼樣的?
小編想跟大家說的是培訓機構未來其實也不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因為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培訓機構都面臨著倒閉,因為他們知道沒有學生就意味著開不下去,現在的學生都是在學校里進行學習的,老師當天就把布置的任務給批改了,沒有任何補習的必要。小編想要告訴大家的是補習班的前景和未來其實也是非常不好的,如果說你想當一名教師,那麼就要通過考試參加選拔,這樣的話才能圓自己一個教師夢。
⑥ 教育培訓機構的發展前景好嗎
「未來的發展總是有跡可循」
想要透析培訓行業的前景,首先我們要了解培訓的起源、現狀,再分析它的發展軌跡。
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大部分經濟體制是參考發達國家的。我國的培訓比美國晚了50年。90年代外資企業將培訓的概念帶入我國,沒過幾年,傳銷和保險變利用培訓的概念進行組織擴張和企業的規模發展,培訓概念漸為人知。
後來培訓在媒體的大肆宣傳和政府的支持下大火,開始規模化發展。進入互聯網之後,培訓也很趕時髦的從線下轉到線上,就像我們平時經常接觸的線上學習平台和e-learning系統。
到這里再把目光放到發達國家。培訓在發達國家也是經歷了這些發展歷程,最終發展出像麥肯錫、波士頓這類全球領先的大型企業管理咨詢公司。大型企業管理咨詢公司主要是幫助企業發現問題並且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從而使公司的發展不落人後,避免被淘汰。
再回過頭來看我國的培訓市場。目前我國還沒有哪家培訓公司可以出來做培訓行業的領頭羊,因為培訓的基本概念為人所知,但是國民對於培訓還不夠更深層次的了解,所以導致很多企業出現「跟風培訓」「盲目培訓」「培訓無果」的現象。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國的培訓行業目前還處於一個上升期,國民對待培訓的素質還有很高的提升空間。而深入了解、科學開展、正確利用培訓,使培訓發揮最大的潛力,為企業帶來事半功倍的效益,則指日可待!
⑦ 教育培訓這個行業現狀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從2012-2016年培訓機構數量的變化來看,近五年來,我國教育培訓行業機構總量逐年平穩內下降。分析原因可能容有:一是隨著整個行業的成熟,一些質量較差的機構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二是消費者趨於理性,教育培訓行業的暴利時期已經結束,投資者對進入這一行業也持謹慎態度;三是受整體經濟形勢的影響,教育培訓行業的增速也在放緩。
中國各類教育培訓機構統計
截止到2016年5月的行業統計數據來看,語言類培訓機構開設課程最多,將近60000門,其次為IT類培訓機構;開設課程小於10000門的為藝術類、建築類和公務員考試輔導類。可見,各類培訓的發展程度不盡相同,這與各類培訓課程的內容有關,也與各自的市場需求、投資水平有關。
⑧ 教育培訓機構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
1. 社會錯誤的認知了教育培訓機構在整個教育環節中承擔的作用所有人把教育培訓機版構當作一劑良方,權一副特效葯。沒有通過基礎教育和大學教育打造好思維模式與思考能力,就期望平地起高樓。學生們大多關心在「術」的使用上,學一門軟體,學一門手藝,成為了他們選擇教育培訓機構的目的。可沒有思想的學習也只是一個技工。
2. 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中國職業教育的黃金年代正好有參與其中。國內響當當的幾個機構都有接觸。但論及從業人員素質卻千差萬別,一些大學剛剛畢業的面相老成的孩子還未感受行業的洗禮,就大膽的站在講台上誇誇其談。
3. 課程無法獨立或和現有學歷教育互補在我的觀點里,職業教育的課程體系只有兩條路可選。第一條路是作為現有學歷教育課程的補充,學歷教育完成對知識的積淀,職業教育完成對技能的培養,兩者互補。第二條路,職業教育毫不考慮學歷教育的內容,自創體系和教育方法,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崗位匹配與就業競爭力。但是,說實話,國內目前這方面做的太差。
⑨ 教育行業的當前現狀怎樣
一、家長的選擇日漸理性
培訓看起來門檻很低,大量新進入者涌進這個市場,加劇了教育培訓行業的泡沫,僧多粥少的局面日益嚴重。同時,由於培訓機構普遍存在著誇大辦學成果,虛構名師效應,培訓效果不盡人意,尤其是一對一的高昂收費,引來媒體和社會的廣泛質疑,中央電視台等媒體今年口誅筆伐,學大、學而思、安博京翰等行業龍頭無一倖免地遭到轟炸,培訓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誠信危機,學生家長的選擇日漸理性,使得培訓行業面臨著沉重的輿論壓力,培訓行業的「洗牌」正在到來。
二、幼少兒國際化培訓成為熱點
2017 年幼兒園和少兒外教成為行業投資的熱點,讓我們看到了所謂資本寒冬下面行業的一次沸騰。我們看到,以港台、東南亞地區為代表的資本對中國幼兒園市場的偏愛,將外教作為生活教師,而不再僅僅是授課教師,是幼兒園外語教學的進一步深化。
幼兒園項目的收購、整合、改造,進一步的國際化,以迎合新生代高知父母的需求將在 2018年得到進一步強化。
三、企業培訓成為行業藍海
作為企業來說,很多都開始真正將人才發展作為企業的使命或者企業文化,希望作為一個留人或者吸引人的亮點。從而衍生出各種培訓需求及人才發展需求,並落地加入到人才培養的企業實踐中。從甲方的需求引發乙方的增長。
面對各種需求,以及人才的多樣性及多變性,培訓機構們從剛開始的通打全包,到現在不斷朝專業化及市場細分的方向邁進,並一路希望與世界先進理念接軌,從而搶占市場先機
⑩ 教育培訓行業發展前景
中國教育培訓產業市值空間非常巨大。從宏觀上講,中國教育培訓產業的總需求達到1.8萬億元,除去正規的學校教育(大約占 60%,摺合 1.08 萬億)之後,市場化培訓需求達到7200億元。
7200億元的需求可以滋養一個龐大的社會培訓市場,未來市場上將會出現 1-2家年銷售收入過1000億元的超級培訓企業,另外,還會產生5-8家年銷售收入過100億元的中型培訓企業,以及30家左右年銷售收入過20億元的上市公司。
2008年以來的金融危機導致各大企業紛紛裁員,越來越多的員工選擇各項職業培訓進行充電,企業也開始漸漸重視與加強員工培訓。中國培訓市場將迎來龐大的消費需求。
(10)教育培訓機構現狀擴展閱讀:
教育培訓行業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現有2億多的中小學生,在大中城市學生當中,90%以上小學生在課後課外輔導,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教育培訓行業可以分為體制內公立教育和體制外培訓機構兩大類,其中體制外市場化的教育培訓機構包括 K12 輔導、嬰幼兒教育、興趣輔導等,合計所佔市場規模為8700億元,佔比 52.80%,是整個教育培訓最主要組成部分。
教育培訓領域的廣闊市場和豐厚利潤,使得西方國家加緊了進軍中國教育培訓市場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