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做好急診科專科護士培訓基地
1.開展急診護理專科培訓的必要性
為適應急救醫學的發展,提高急診護理質量,促進急診護理專業化和急診護理人才隊伍建設,根據急診科患者病情急重、病種復雜、治療和搶救技術要求高等臨床特點,應對急診專科護士進行系統的規范化、標准化專科培訓,並建立權威的CNS資格認證機構進行資格認定,建立一支高素質急救護理隊伍,以提高急診患者的護理質量,培訓內容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
1.1專業理論培訓 以往單純依靠工作年限的增長、工作經驗的積累來提高急救水平的現狀十分不利於急診科護士整體素質的提高,急診專科護士培訓包括理論教學與臨床實踐,理論教學內容涉及急救監護的所有內容,學科發展與專科護士發展趨勢、循證護理、護理科研、護理教育以及突發事件的應對等, 結合當前臨床工作的需要,增加和護士相關的法律法規,聘請年資高、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授課,採取理論講座、病例分析、操作示範、臨床實踐等多種授課形式,注意新穎性、系統性和連續性,並讓學員參與其中,通過反復實踐的急診培訓課程,使護士能夠熟練掌握各種常見疾病的急救措施,鞏固專科護理知識,同時培養急救配合能力,更好的達到教學效果。
1.2搶救技術培訓 急診患者病種復雜,涉及專業多,需要急診護士熟練掌握各種搶救技術,如掌握心肺復甦相關技術、氣管插管技術、呼吸機的使用技術、電動洗胃機的操作技術、電擊除顫技術、心電監護相關技術、心電圖檢查技術、電動吸痰等操作技術,全面掌握急救技能,訓練護士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並進行急救情景模擬演練,考核專業知識技能,保證患者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救治,充分發揮護士的主觀能動性,以達到全面提高急診科護士的整體急救技能的目的,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搶救率、降低死亡率。
1.3搶救程序培訓 在搶救程序培訓中,合理安排護士在搶救過程中的人員配置,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現有人力資源,縮短搶救時間,提高搶救效率,首先根據病種制定出相關搶救程序,嚴格操作程序培訓,包括理論和專業技術課程,專業技術課程有搶救、分診和應急溝通技能,內容貫穿了急診急救護理工作的各個環節,包括各種危重病搶救護理、急救技術、監護技術以及災害救援和突發事件的急診應對,並運用情景模擬的方法進行現場演練,考核護士的急救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以提高專科護士面對突發問題的應急處理能力。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1.4職業素質培訓 護理隊伍的綜合素質是保證護理質量的提高和提升專業技能水平的關鍵,作為急診護士經常面對各種緊急突發事件,必須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心理素質,才能做到處事不驚,沉著冷靜的處理各種突發狀況,因此要求急診護士應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能對患者病情的輕重緩急做出准確的判斷,並能對復雜多變的病情給予及時有效的處理,同時可聘請禮儀專家講授護理相關的著裝、儀表和語言等禮儀方面的知識,使護士在熟練掌握急診護理專業技能的同時,在實施護理服務時舉止穩重、得體、大方,有助於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使護士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護理服務。
2.建立急診護理實訓基地
學員培訓按臨床帶教計劃完成實踐項目及考核內容培訓,制訂合理的臨床實踐計劃,保證學員能夠順利的完成臨床實踐計劃,按國際急救服務體系(EMSS)培訓急診專科護士,即院前急救-急診搶救室-急診ICU三大環節進行培訓,臨床實踐安排院前急救120、急診搶救室、急診ICU,院前急救應掌握危重患者的現場救護,急診搶救室應熟練掌握搶救葯品、搶救設備、急救技能及搶救護理記錄等,急診ICU應掌握重症監護、觀察護理等,使急診搶救患者在院前120、搶救室、監護室得到連續、完整的急救護理,只有建立健全專科護理培訓的管理制度,才能提高急救專科護士的急救意識、急救技能、心理素質等綜合能力。
3.急診專科護士的培養模式
目前急診專科護士的培養模式尚無統一標准,護理管理者可根據各自醫院的實情選擇不同的方式,有利於培養急診護士的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和職業素質,隨著國際交流的日漸增多,作為醫院窗口的急診科經常接治來自不同國家的友人,需要具有較高英語溝通能力的急診專科護士,以便提供更為優質的護理服務,因此,應將護理英語培訓納入急診專科護士培訓的內容,理論學習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在培訓結束後對學員進行專科知識及臨床實踐技能考核,考核通過,方可取得急診專科護士資格。
4.急診專科護士培訓存在的問題
目前對急救專科護士培養主要以在職教育為主,培訓基地為醫院,安排急診臨床經驗較為豐富的教師授課,針對培訓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理論基礎不扎實、閱讀英文文獻的能力較薄弱、開展科研工作壓力較大及缺乏統一的急診專科護士培訓教材等問題,目前亟待解決規范化的急診專科護士的培訓教材和培訓方式,成立急診專科護士培訓基地,通過理論學習、臨床實踐、模擬考核等內容對急診專科護士進行「一體化」培訓,建立護理理念,同時加強護理科研知識的培訓,提高急診專科護士的科研水平,全面提高急診專科護士的整體素質,使專科護士培訓和資格認證達到一定的規范標准。
5.討論
目前我國的急診專科護士培訓模式還處於探索和實踐階段,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急診護理隊伍,有扎實的理論知識、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熟練的操作技能,培養出更多合格的急診專科護士,更好的為急診臨床服務,是提高急診科護理質量的當務之急,在醫學日益發展的今天,護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正日趨完善,護理專科護士培訓成為我國十分重要的繼續教育項目,因此更新護理理念,加強急診科專科護士培訓,提高急診專科護士的搶救技術、整體素質,才能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B. 專科護士培訓管理制度
1、協助醫生做好對病人及其家屬的咨詢、輔導、接診和治療工作。對病人要有高度內的同情心,容體貼愛護、主動熱情,表情親切,說話溫和,工作耐心細致,有問必答,不與病人爭吵。
2、執行醫囑及護理技術操作;注意巡視、觀察病情及輸液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協助新入、手術、急、危重病人的處理;負責備血、取血,護送危重病人外出檢查。
3、經常性地深入病房和病人交流,以獲得有關病人病情的信息,了解病人的疑慮,及時解決病人存在的問題,給予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向家屬和病人解釋病症的原因、治療原則、注意事項並進行飲食生活指導、健康教育指導。
4、加強醫學及護理新知識的學習,重點學習本科室的相關知識,比如,本科常見病的發病原因、病理、生理機制,治療、預防護理,多看本科室每個病人的病歷、治療經過、療效及各項化驗指標,對本科室每個病人的病情用葯治療了如指掌,在進行治療護理查對時,做到心中有數。
C. 專科護士的培養與發展
目前,我國專科護士隊伍數量尚不能滿足人民的健康需求,發展專科護士隊伍,提高專科護理管理水平依然是「十三五」期間的一項重要工作。《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指出,可選擇部分臨床急需、相對成熟的專科護理領域,發展專科護士,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專科護理服務水平。
一、國外專科護士的培養與發展現狀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等一些發達國家已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專科護士培養、認證和使用制度。
美國的專科護士可以分為初級專科護士(Specialty Nurse,SN)和高級專科護士(Advanced Practiced Nurse,APN)兩個層次,其中初級專科護士主要以繼續教育形式培養,高級專科護士以學歷教育形式培養。就專科護士使用而言,美國已經分化出Nurse Anesthetist、Nurse—midwife、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Nurse Practitioner等四種角色,涉及家庭或個人、成人一老年學、兒科、新生兒、婦女健康/性健康、精神心理健康等六個領域,並且有一系列的專科護士准人制度和認證組織。在美國,專科護士在降低醫療費用和住院時間、降低急診次數、促進疼痛管理、增加患者滿意度、降低住院患者並發症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英國,專科護士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需求、實施護理操作和與患者溝通,進而更有效地實施護理,節約治療費用。
加拿大McMaster大學的Bryant-Lukosius等提出了高級臨床護理實踐(advanced practice nursing)角色的發展及評價模式PEPPA(the participatory evidence-informed patient-centered process for APN role development)。PEPPA模式以患者需求為核心,特別強調早期定義專科護士的職責及計劃好實施策略,以及長期多角度評價實施效果,如患者、家屬及相關醫護人員對專科護士角色的滿意度、候診時間、門診量、並發症發生率、死亡率、再住院率及衛生經濟評價指標等。
二、國內專科護士的培養與發展現狀
我國內地的專科護士培養工作已有10餘年的歷史。
2007年,衛生部組織專家研究制定了《專科護理領域護士培訓大綱》,針對重症監護、手術室、急診、器官移植、腫瘤等5 個專科護理領域,就培訓對象、培訓目標、培訓時間、培訓內容、考核要點等內容進行了規范,以指導各地開展專科護理領域的培訓工作。
最新調查顯示,專科護士佔比已達到10% 以上。專科護理領域不斷拓展,目前已涵蓋重症、急診、傷口造口、手術室、老年、器官移植、腫瘤、糖尿病等 20多個領域。但目前,我國專科護士的培訓與發展仍存在以下問題。
1、資格認證培訓缺乏統一標准
我國專科護士培訓主要是以各省、直轄市為單位,由所在省市的衛生廳和護理學會指定機構培訓專科護士,具體培訓計劃和內容的設計由各培訓機構自主制定,目前尚缺乏統一標準的專科護士培訓機構和制度。
2、資格認證管理體系尚待完善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目前尚無權威統一的專科護士資格認證機構和制度,專科護士不完全是由政府部門或政府部門授權的機構認定,而是多由各培訓機構自行認證並頒發證書,由於培訓內容、培訓目標等各異,各機構的認證考核標准也不統一。另外,我國的專科護士認證形式多為終身制,專科護士取得證書後一勞永逸,缺乏再認證的監督和管理,不利於人才知識更新和動態管理。
3、認證後的使用尚不明確
目前,專科護士發展中仍存在「重」培養、「輕」使用的現象。專科護士的使用與管理缺少相應的政策支持,雖然有不少專科護士活躍在臨床一線,但是其管理模式等都還未有統一的政策引導和相應規定。各醫院缺乏規范化的專科護士崗位設置,更缺少相應的專科護士職稱晉升機制和績效考核方案。專科護士應該承擔臨床工作者、教育者、科研者、管理者、咨詢者等5個角色,但目前,國內大多數專科護士只承擔了臨床工作者的角色,教育、科研、管理以及作為咨詢者的能力被弱化和忽視。
由於我國護士隊伍的整體素質,護士的服務領域、職責范圍等都與國外存在較大的差異,積極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專科護理之路,完善專科護理人才培養體系,建立適應國情的管理制度,打造精良的專科護士人才梯隊是目前國內專科護理發展的重要任務,對於促進護理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D. 專科護士使用計劃
一、工作目標
1、選送若干名護士參加省級專科護士培訓;
2、安排相關人員內外出參加省級以上繼容續教育學習;
3、舉辦省級繼續教育項目1項、合肥市繼續教育項目1—2項;合肥市集中培訓項目1—2項;
4、派護理部副主任及4—6名護士長參加省級護理管理幹部培訓;
5、護理部每月組織護士分級培訓3—4次。
6、定期組織全院性三基理論考試和技術操作考核。
二、主要措施
(1)申報一項省級Ⅰ類繼續教育項目,內容是關於相關臨床護理安全及防範措施方面的知識和信息,准備邀請省內外專家授課;另外申報合肥市集中培訓2項、繼續教育項目2項,擬邀請市內外專家講授,並選派相關護理骨幹外出參加省、市級乃至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或交流,以接受新業務、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並將其所學知識應用到臨床護理管理和護理工作實踐中去。
(2)派護理部副主任和若干護士長參加省級護理管理幹部培訓,以提高各級護理管理人員的管理理論知識和水平。
(3)專科護士培訓。根據學科發展和醫院發展需要選派急診急救、ICU、糖尿病、透析室、傷口造口等相關護士參加安徽省專科護士培訓學習。
E. 護士培訓計劃怎麼寫求一篇。
護士培訓計劃
一、培訓目標
培養護士具有良好的職業態度,濃厚的專業興趣,高昂的工作熱情,激發護理人員熱愛崗位,熱愛本職工作。掌握各項常規護理和部分專科疾病護理知識,逐步提高護士的專業素質。規范各項護理操作規程,提高護士的操作技能。能正確、規范、清晰地書寫護理病歷。掌握護理工作規章制度,做好安全護理,嚴格三查七對,防止差錯事故的發生。基本掌握危重病人的搶救配合工作。逐步培養護士的臨床觀察能力和評判性思維能力,及在解決臨床實際問題時的工作能力。
二、培訓方法
集中講小課,業務學習和疾病查房。示範培訓。臨床實踐中討論交流互動形式。書面資料發給自學形式。早會提問形式。
三、培訓內容
基本理論
科室相關制度及規定、各班職責(見分冊)
掌握各項護理管理制度的具體內容及在臨床工作中的應用。如交接班制度、查對制度、輸血制度、搶救制度等。
講解護理病歷書寫的規范要求。
基本知識
掌握科室各種疾病的護理要點。
基本技能
靜脈穿刺;鋪床法;呼吸皮囊的使用;心肺復甦;床邊心電監護儀的使用;吸氧、吸痰;無菌技術、輸液;各種標本採集法;進出入院病人的處理;背部護理(預防壓瘡護理);卧床病人更換床單;骨折病人的搬運,軸線翻身;備皮、導尿
具體做法:
1.護理部培訓
1.1崗前專業思想教育為減輕上崗前緊張情緒,熟悉環境,指導做一名合格護士,護理部協同醫院人事部門及相關科室安排一周左右的崗前教育。主要內容包括院史、專業思想及醫學道德教育,醫院的創業宗旨,各組織部門的情況介紹,護士行為規范,崗位紀律及工作制度,基本操作要求,明確質量標准,醫院內、外環境特點和市場競爭的壓力等。使她們對醫院的經營活動和服務目標有一個明確的了解,從而激發護士們的主人翁責任感和在市場經濟浪潮沖擊下獻身護理事業的決心。
1.2護理安全教育首先要教育她們學會尊重病人,學會處理各種紛繁復雜的人際關系,始終以理智的態度抑制非理性的沖動,以良好的服務態度和同情心,接待每位病人。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以及相關的醫療規范,以增強法制觀念,掌握遵照法律程序處理護患矛盾的能力,正確認識和處理護患糾紛,學習病歷書寫標准,使每一位護士都知曉護理記錄單在醫療糾紛舉證中的重要作用。認真執行護理技術操作常規,學會在保證病人的利益不受損害的同時保護自己,從細微之處做起,力求服務於病人開口前,讓病人稱心,讓家屬放心。
1.3禮教愛心教育組織安排外出參加禮儀學習的護士長對合同護士的進行禮教愛心教育,進行日常禮儀、電話禮儀、上崗禮儀、交接班規范等嚴格訓練,並將這些行為融入各項護理工作中,納入護理質控標准,使護士的形象工程、愛心意識得到了強化,護士的人文素質得以不斷提高。
1.4護理部按照全院護理人員培訓計劃把合同護士納入初級職稱護理人員培訓中,每2個月組織一次業務學習,每季度組織一次護理大查房,要求合同護士人人參加,並根據學習內容定期抽查學習筆記,考核檢查學習效果,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並把考核成績記入護士技術檔案,作為年終考核、末位淘汰的依據。
2.科室培訓
2.1崗位職責培訓合同護士分配到具體科室後,由科護士長安排年資最高的護師根據個人特點進行1~2個月的帶教指導,首先讓她們熟悉科室環境及各類物品的放置,講解科室的發展及特色,各種規章制度,專科護理技術操作,護理質量標准等,並培養她們與其他醫護人員之間的協同服務精神,循序漸進地適應護士角色的轉變。
2.2護理技術操作培訓科護士長根據具體情況,親自帶教或由帶教老師進行一對一的培訓,在日常工作實踐中,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逐步熟練掌握各項護理技術操作,3個月內試用期護士由護理部直接考核,試用期滿考核合格後,每月由科護士長考核,護理部不定時抽考,成績與績效工資掛鉤。
2.3溝通能力培訓指派年資高有一定溝通經驗的護師,通過入院評估、住院期間的健康教育、護理操作、特殊治療、出院指導等環節,與病人交談,向病人解釋操作和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我保健知識等通過實際訓練可提高與病人的交流能力,讓他們知道該與病人交談什麼,如何去與病人交談,最終達到交談時輕松自如和充滿自信。
四、考核方法
基本素質考核
包括德、能、勤、績四項內容,結合病人的滿意滿意度調查結果,有無表揚,有無糾紛投訴等,由護士長記錄的平時成績。
理論和操作考試
護理部負責組織考核,理論和操作成績各佔50%。
五、考核結果
合格、不合格
F. 手術室專科護士培訓計劃(2018參考價值極高)
1、協助醫生做好對病人及其家屬的咨詢、輔導、接診和治療工作。對病人要有內高度的容同情心,體貼愛護、主動熱情,表情親切,說話溫和,工作耐心細致,有問必答,不與病人爭吵。
2、執行醫囑及護理技術操作;注意巡視、觀察病情及輸液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協助新入、手術、急、危重病人的處理;負責備血、取血,護送危重病人外出檢查。
3、經常性地深入病房和病人交流,以獲得有關病人病情的信息,了解病人的疑慮,及時解決病人存在的問題,給予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向家屬和病人解釋病症的原因、治療原則、注意事項並進行飲食生活指導、健康教育指導。
4、加強醫學及護理新知識的學習,重點學習本科室的相關知識,比如,本科常見病的發病原因、病理、生理機制,治療、預防護理,多看本科室每個病人的病歷、治療經過、療效及各項化驗指標,對本科室每個病人的病情用葯治療了如指掌,在進行治療護理查對時,做到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