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培訓大全 > 2019年雛雁培訓計劃

2019年雛雁培訓計劃

發布時間:2021-12-26 07:02:13

① 大雁資料

大雁
大雁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大雁又稱野鵝,天鵝類,大型候鳥,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雁熱情十足,能給同伴鼓舞,用叫聲鼓勵飛行的同伴。

據了解,雁肉屬於低脂肪、低膽固醇、高蛋白。《千金食治》、《本草綱目》等十多部葯典中均對雁肉有詳細記載:性味甘平,歸經入肺、腎、肝,祛風寒,壯筋骨,益陽氣。據了解,大雁的羽絨保暖性好,又非常輕軟,可作枕、墊、服裝、被褥等填充材料,比較硬的羽毛可用來加工成扇子及工藝品等。

大雁飛行是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是因為它們整天的飛,單靠一隻雁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互相幫助,才能飛得快飛得遠。有勁的大雁在撲翅膀飛的時候,翅膀尖扇起一陣風,從下面往上面送,就把小雁輕輕地抬起來,長途跋涉的小雁就不會掉隊。

一般靠前面的大雁,是很有力量、很有經驗的,由於頭雁扇動翅膀的作用,帶動氣流,若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飛行,後面的大雁飛起來會很輕松,就不必休息很多次 。頭雁飛行的過程中在其身後會形成一個低氣壓區,緊跟其後的大雁飛行時就可以利用這個低氣壓區減少空氣的阻力。有利於整個群體的持續飛行能力。

相同的原理在田徑場上也有,中長跑的比賽中一些有經驗的運動員不會已開始就去跑在第一位,而是緊跟一個後面跑,因為這樣空氣對他的阻力會比第一位的小。跑起來也更省力。

大雁組隊飛行

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當秋冬季節,它們就從老家西伯利亞一帶,成群結隊、浩浩盪盪地飛到我國的南方過冬。第二年春天,它們經過長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亞產蛋繁殖。大雁的飛行速度很快,每小時能飛68~90公里,幾千公里的漫長旅途得飛上一兩個月。

在長途旅行中,雁群的隊伍組織得十分嚴密,它們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它們一邊飛著,還不斷發出「嘎、嘎」的叫聲。大雁的這種叫聲起到互相照顧、呼喚、起飛和停歇等的信號作用。

那麼,大雁保持嚴格的整齊的隊形即排成「人」或「一」字形又是為了什麼呢?

原來,這種隊伍在飛行時可以省力。最前面的大雁拍打幾下翅膀,會產生一股上升氣流,後面的雁緊緊跟著,可以利用這股氣流,飛得更快、更省力。這樣,一隻跟著一隻,大雁群自然排成整齊的「人」字形或「一」字形。

另外,大雁排成整齊的人字形或一字形,也是一種集群本能的表現。因為這樣有利於防禦敵害。雁群總是由有經驗的老雁當「隊長」,飛在隊伍的前面。在飛行中,帶隊的大雁體力消耗得很厲害,因而它常與別的大雁交換位置。幼鳥和體弱的鳥,大都插在隊伍的中間。停歇在水邊找食水草時,總由一隻有經驗的老雁擔任哨兵。如果孤雁南飛,就有被敵害吃掉的危險。

科學家發現,大雁排隊飛行,可以減少後邊大雁的空氣阻力。這啟發運動員在長跑比賽時,要緊隨在領頭隊員的後面。

大雁屬鳥綱,鴨科,是雁亞科各種類的通稱,一種大型游禽。形狀略似家鵝,有的較小。嘴寬而厚,嘴甲比較寬闊,嚙緣有較鈍的櫛狀突起。雌雄羽色相似,多數呈淡灰褐色,有斑紋。大雁群居水邊,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時,有雁在周圍專司警戒,如果遇到襲擊,就鳴叫報警。主食嫩葉、細根、種子,間或啄食農田穀物。每年春分後飛回北方繁殖,秋分後飛往南方越冬。群雁飛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們稱之為「雁字」,因為行列整齊,人們稱之為「雁陣」。大雁的飛行,路線是筆直的。中國常見的有鴻雁、豆雁、白額雁等。雁隊成6隻,或以6隻的倍數組成,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說是一些家庭的聚合體。

② 大雁的特徵

大雁適應性強,屬雜食性水禽,常棲息在水生植物叢生的水邊或沼澤地,採食一些無毒、無特殊氣味的野草、牧草、谷類及螺、蝦等。
大雁的老家在西伯利亞一帶,每年秋冬季節,它們成群結隊地向南遷飛,飛行的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條路線由我國東北經過黃河、長江流域,到達福建、廣東沿海,甚至遠達南洋群島;另一條路線經由我國內蒙古、青海,到達四川、雲南,甚至遠至緬甸、印度去越冬。第二年,又長途跋涉地飛返西伯利亞產蛋繁殖。
雁的飛行速度很快,每小時能飛70~90公里,但漫長旅途達幾千公里,所以還是要飛很長時間的
在旅途中雁群的行動是很有規律的,多半由有經驗的老雁做領導,在前面帶隊,其餘的在後排成「一字」或「人字」隊形飛行。它們邊飛邊叫,常常不停地發出「伊呵,伊呵」的叫聲。

③ 大雁的生活習性

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當秋冬季節,它們就從老家西伯利亞一帶,成群結隊、浩浩盪盪地飛到我國的南方過冬。第二年春天,它們經過長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亞產蛋繁殖。大雁的飛行速度很快,每小時能飛68~90公里,幾千公里的漫長旅途得飛上一兩個月。
在長途旅行中,雁群的隊伍組織得十分嚴密,它們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它們一邊飛著,還不斷發出「嘎、嘎」的叫聲。大雁的這種叫聲起到互相照顧、呼喚、起飛和停歇等的信號作用。
大雁保持嚴格的整齊的隊形即排成「人」或「一」字形。因為它們整天的飛,單靠一隻雁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互相幫助,才能飛得快飛得遠。有勁的大雁在撲翅膀飛的時候,翅膀尖扇起一陣風,從下面往上面送,就把小雁輕輕地抬起來,長途跋涉的小雁就不會掉隊。
一般靠前面的大雁,是很有力量、很有經驗的,由於頭雁扇動翅膀的作用,帶動氣流,若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飛行,後面的大雁飛起來會很輕松,就不必休息很多次 。頭雁飛行的過程中在其身後會形成一個低氣壓區,緊跟其後的大雁飛行時就可以利用這個低氣壓區減少空氣的阻力。有利於整個群體的持續飛行能力。
相同的原理在田徑場上也有,中長跑的比賽中一些有經驗的運動員不會一開始就去跑在第一位,而是緊跟一個後面跑,因為這樣空氣對他的阻力會比第一位的小。跑起來也更省力。
另外,大雁排成整齊的人字形或一字形,也是一種集群本能的表現。因為這樣有利於防禦敵害。雁群總是由有經驗的老雁當「隊長」,飛在隊伍的前面。在飛行中,帶隊的大雁體力消耗得很厲害,因而它常與別的大雁交換位置。幼鳥和體弱的鳥,大都插在隊伍的中間。停歇在水邊找食水草時,總由一隻有經驗的老雁擔任哨兵。如果孤雁南飛,就有被敵害吃掉的危險。
大雁每年春分後飛回北方繁殖,秋分後飛往南方越冬。
大雁愛情,大雁從不獨活,一群大雁里很少會出現單數。一隻死去,另一隻也會自殺或者鬱郁而亡。
大雁適應性強,屬雜食性水禽,常棲息在水生植物叢生的水邊或沼澤地,採食一些無毒、無特殊氣味的野草、牧草、谷類及螺、蝦等。有時也在湖泊中游盪,喜歡在水中交配。合群性強,善爭斗。春天10~20隻一起小群活動,冬天數百隻一起覓食、棲息。宿棲時,有大雁警戒,發現異常,大聲驚叫,成群逃逸。群居時,通過爭斗確定等級序列,王子雁有優先採食、交配的權力。 黑雁
繁殖於北美洲及西伯利亞極地的苔原凍土帶;越冬於南方沿海的草地及河口。
灰雁
歐亞北部,越冬於北非、印度、中國及東南亞。
鴻雁
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 繁殖於蒙古、中國東北及西伯利亞,越冬於中國中部、東部和台灣以及朝鮮。
白額雁
繁殖於北半球的苔原凍土帶;在溫帶的農田越冬。 人工繁殖
在野生狀態下,大雁性成熟需三年,一雄配一雌,年產蛋4~8枚。人工養殖時(目前所謂的人工養殖是將大雁與家鵝或朗德鵝 雜交),可以一雄配多雌,性成熟時間為8~9個月,年產蛋量初產在15枚左右。第二年至第六年產蛋可達25枚,蛋重150克,孵化期為31天。
大雁是典型的食植性群集類水禽,野生狀態下以植物嫩葉、細根、種子為食,其中多以雜草為主。人工養殖時,可以大群放牧吃嫩草、溜麥,主要活動在稻茬地、河壩灘塗、山坡等,不用補飼,即可達到5公斤左右的成雁水平。在圈養的條件下,可以喂各種雜草粉和各種農作物的秸稈,如玉米秸、大豆秸、花生秧等,在繁殖期內(2~6月)適當增加一些精飼料即可。大雁的繁殖率雖比家禽低,但草食性能強,飼養一個體重5公斤的成雁終生耗精料(育雛期)2公斤,是其它任何畜禽品種無可比擬的。
大雁又稱野鵝,是鴨科雁屬中的鴻雁、灰雁、豆雁和黑雁等的總稱,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性溫馴,易於飼養;採食量小,草食性強,生長速度快,料肉比為2.5:1,一般飼養60天左右體重可達4~5千克,重者可達8~10千克。大雁集肉、蛋、絨、葯用於一身,其胸腿部肌肉發達,肉纖維雖比野鴨粗,但肉味鮮美,烹調後味香肉嫩。蛋白質高達20.98%,脂肪為10.62%,富含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大雁翎可制羽毛球、羽毛扇及羽毛筆,羽絨可防寒保暖。2012年,雁養殖剛剛起步,沿海城市及全國一些野味市場都是供不應求,1隻青年種雁600~800元,雛雁100~150元,養殖大雁前景良好。
種蛋消毒
種蛋消毒種蛋產出後往往被墊草和糞便污染,表面有少量細菌;30分鍾後細菌便可通過殼孔進入種蛋內部。因此應及時對種蛋進行消毒。先將種蛋放入消毒櫃內,按每立方米28毫升福爾馬林溶液和14克高錳酸鉀備好葯品,將福爾馬林倒入玻璃或搪瓷容器內(由於反應時會產生大量氣泡,所用容器的容積要較所用福爾馬林的體積大5~7倍),然後倒入高錳酸鉀,關閉門窗,數分鍾後,甲醛蒸汽溢出,12~24小時後打開門窗,放出殘余氣體,將種蛋移入貯藏室。
預熱
預熱孵化前對種蛋進行預熱,可使胚胎對外界環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防止種蛋出汗。先用高錳酸鉀或菌毒殺、百毒殺等葯物按說明配成所需濃度,將種蛋在葯液中浸泡3~5分鍾,撈出晾乾,放置在孵化室內預熱6~8小時。
孵化溫濕度控制:
整批入孵的種蛋,以變溫孵化為主,溫度變化范圍控制在30~37℃;前高後低逐步降溫;分批入孵的種蛋則採用38~38.5℃的恆溫孵化。濕度的控制原則為兩頭高,中間低。1~3天保持65~70%,4~28天控制在60~65%,29~31天提高到70~75%。此外,在保證正常溫、濕度情況下,盡量通風順暢。②翻蛋、照蛋與涼蛋。自動翻蛋的孵化機每2小時翻蛋一次,手動或採用土法孵化時每3~4小時翻一次,翻蛋角度為45~90度。大雁種蛋在整個孵化期內需進行三次照蛋。第一次在孵化後第5天進行,揀出無精蛋和死蛋。第二次在第10天進行,揀出死胚蛋,並及時查明原因,調整孵化條件。第三次在第26天進行,主要觀察胚胎發育情況,決定落盤時間。機器孵化每天定時打開機門兩次,孵後16天還要將種蛋從蛋盤架上抽出2/3左右進行涼蛋,涼蛋時間控制在30分鍾之內。土法孵化可通過減少覆蓋物,增加通風量等方法涼蛋。
破殼助產大雁種蛋蛋殼較厚,雛雁的破殼齒不是很鋒利,有些幼雛不能正常出殼,因此在出雛期間應適時助產。將尿囊血管已經枯萎,內殼膜發黃的、胚蛋用剪刀等在蛋鈍部輕輕打開,撥開蛋殼1/3左右,並用手將雛雁的頭輕輕拉出,放入出雛器內令其自行出殼。
雛雁飼養
雛雁是指從孵出到滿1月齡這一時期的幼雁。這一時期是人工馴化的關鍵階段,同時因雛雁消化機能不全,體溫調節能力差,因此需精心飼養管理。
溫度與密度
初生幼雁畏寒怕冷易聚堆擠壓造成傷亡,因此必須保持合適的溫度與密度。1~4日齡保持30~28℃,
每平方米20~25隻;5~14日齡保持27~25℃,每平方米15隻~20隻;15~30日齡保持24~18℃,每平方米10~15隻;30日齡以後即可脫溫飼養。
飲水與飼喂
喂雛雁第一次飲水又稱潮口,雛雁出殼後12~18小時,在水盤內放入2~2.5厘米深的0.01%的高錳酸鉀水溶液,將雛雁放入水中自由飲水3~5分鍾。飲水後即可開食,開食料為浸泡好的碎米摻切碎的菜葉,也可以是拌潮的配合飼料加菜葉,其比例為1∶2~3。雛雁所喂青料一定要新鮮、洗凈、切細;精料宜軟不宜硬,但不可過黏。1~3日齡將飼料撒在報紙或塑料布上任其自由採食,每天給料4~5次,4日齡以後可用料槽飼喂,每天給料6~7次,並將青飼料的比例提高到70%~80%。21日齡以後,雛雁消化能力大大增強,可適當摻喂一些粒料或碎玉米。雛雁飲水量較多,應保證全天不間斷供水。
防潮防病
潮濕的環境往往會引發多種疾病,因此育雛室必須寬敞明亮,光照充足,通風順暢。墊料要清潔乾燥無霉變,用具經常清洗、晾曬、消毒。運動場要天天清掃,保持衛生。還可在飼料或飲水中投喂大蒜汁、青黴素等,可預防疾病。
放牧
為增強雛雁體質,盡快適應周圍環境,天氣晴好時,可在上午把滿7日齡的雛雁趕到放牧地自由活動20~30分鍾;15日齡以後可將雁群趕到淺水中游泳0~50分鍾,上下午各一次;30日齡以後便可全天放牧。
中雁飼養
1.中雁
一般指4周齡到育肥前的青年雁。此期應以放牧為主,適當補飼適量精飼料。放牧以早晚為主,中午休息。放牧至8成飽後飲水休息半小時後再放,每天放牧2~3次。放牧雁群以250~300隻為宜。放牧時要防雨淋,防農葯中毒。補充精料配比:玉米粉60%,碎大麥12.5%,碎小麥13.5%,12.5%,石粉1.5%。
2.育肥雁
中雁養至主羽長出,就可育肥上市,採用放牧為主、雁體架子大的個體,育肥效果顯著。育肥方法可採用放牧補飼稻穀或麥粒,也可採用圈養飼喂穀物或塊根飼料,每天喂3~4次,半個月就可育肥上市;也可強行填肥,用浸泡膨脹的玉米粒填喂10天左右即可上市。
1月齡至未進入繁殖期之前的大雁為青年雁。青年雁採食量大,抗逆性強,是生長發育最快的階段。這一階段可全天放牧,歸牧時適當補充一些精料。待主翼羽 完全長出後即可育肥。對商品肉雁的育肥主要是限制其活動,減少體內養分的消耗,促使其長肉和沉積脂肪。育肥前根據雁群的數量用木條、樹枝、秸稈等隔成若干小欄,欄高60~70厘米。飼槽與水槽掛在欄外,通過欄的間隙採食。一般每欄約1平方米,養肉雁2~3隻。開始育肥前驅除體內寄生蟲,育肥前每天喂3~4次,飼料以玉米為主,另加15%的豆餅,5%的麥麩,10%的葉粉和0.35%的食鹽,中午加喂一次切碎的青飼料,保證全天飲水。如此育肥2~3周達4千克左右時即可出欄。
當青年雁主翼羽完全長出後,選擇體型較大、體質強健、身體各部位發育均勻的大雁留作種雁,並按1∶2~3的雌雄比例調整好雁群。此時的大雁飛翔能力已經較強,為防止逃竄,對未在幼雛時實施斷翅手術的大雁,應將其主翼羽拔掉。
留作種用的大雁仍以放牧為主,適當補充精料,飼料的營養水平要逐步提高,適當增加光照時間,盡可能多地補充青綠飼料,以促使其盡快達到性成熟。野生大 雁性成熟較晚,雌雁需3年才能夠產蛋,經人工馴養的大雁,其性成熟期可提前至9~10月齡。
大雁的交配活動需在水上進行,在繁殖期內應增加放水次數,延長放水時間,尤其是上午。一般種雁交配後便開始產蛋,每隔2~3天產一枚,初產雁年可產蛋15枚左右,第二年至第六年產蛋量在25枚左右。繁殖期的雌雁腹部比較飽滿,出歸牧時不要驅趕過猛,最好是選擇近處,地勢平坦,有充足水源和牧草的地方放牧。
放牧期注意觀察,如發現有行動不安、四處尋窩的種雁,應及時將其捉住,並用食指按壓肛門看是否有蛋,若有蛋應將其送回產蛋窩,防止其養成在牧地產蛋的壞習慣。
大雁在春季發情,水中交配。求偶時雄雁在水中圍繞雌雁游泳,並上下不斷擺頭,邊伸頸汲水假飲邊游向雌雁。待雌雁也做出同樣的動作回應,雄雁就轉至雌雁後面,雌雁將身軀稍微下沉,雄雁就登至雌雁背上用喙 啄住雌雁頸部羽毛,振動雙翅,進行交配。交配後共同戲游於水中或至岸上梳理羽毛。雌雁交配後10天開始產蛋,間隔2~3天產1枚蛋。馴養雜交後的大雁,年產蛋量第一年為15枚左右,第二年至第六年可達25枚,蛋重每枚150克。野生大雁產蛋量很低。
小規模的雁場可以讓大雁自行孵化,也可用母鵝代孵。大規模雁場,需採用人工孵化,孵化期為31天。選擇大小適宜、蛋形正常、顏色符合品種要求及表面清潔的新鮮種蛋,用甲醛熏蒸法(每立方米加15克高錳酸鉀、30毫升甲醛,室溫為24℃~27℃)消毒後,放在孵化室(22℃~24℃)內預熱6~8小時後即可入孵。
入孵前期溫度為38.3℃~39.0℃,中期為37.5℃~38.0℃,後期為37.0℃~37.5℃。相對濕度為75%~80%。每2~3小時翻蛋1次,翻蛋角度為90度,翻蛋時動作應輕、穩、慢,以免引起蛋黃膜血管破裂,尿囊絨毛膜與蛋殼膜分離,引起胚胎死亡。孵化後期每天涼蛋2~3次,涼蛋溫度為25℃~27℃,室溫過低,會因「閃蛋」而影響發育。孵化過程中需進行2次照蛋,分別在孵化後第8天和第28天,檢出無精蛋和中死蛋,二照後將胚蛋移入出雛機。第30天開始出雛,第31天結束。
雁舍要求冬暖夏涼,陽光充足,通風良好。可分為育雛舍、育肥舍和種雁舍。育雛舍應保溫防潮;育肥舍要設置棚架,旁邊設有食槽和飲水器;種雁舍應較大,舍外有陸地和水上運動場,運動場周圍設高1.8—2米的圍網。陸地運動場應乾爽不積水,鋪5厘米厚的砂土,種上樹木或作物遮蔭;水上運動場的圍網直通水底,網孔以大雁頭不能鑽出為宜。還應有植物豐盛的草地供放牧。
疾病防治
1.小鵝瘟該病是由小鵝瘟病毒引起的雛雁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消化道感染,20日齡以內的雛雁易發病,主要在冬末春初季節流行。臨床症狀:精神沉鬱、縮頸、步行艱難、常離群獨處,接著出現消化功能紊亂現象,拉稀、少食或絕食。後期嚴重下痢,排出灰白色或黃色渾濁帶有氣泡或假膜的稀糞。臨死前可出現神經症狀,頸部扭轉,全身抽搐或發生癱瘓。防治措施:接種小鵝瘟弱毒疫苗,或採用成年鵝制備的抗小鵝瘟血清,皮下注射0.5毫升即可預防。若雛雁在3~5天發病,說明孵化器已被污染,應立即停止孵化並進行徹底消毒,然後才能繼續孵化。
2.雁流行性感冒該病又叫雁滲出性敗血病,是由志賀氏桿菌引起的雛雁急性傳染病。可由病原菌污染飼料和飲水而引起,也可經呼吸道感染。主要在春秋兩季流行;臨床症狀:該病潛伏期很短,感染後幾小時就可出現症狀,鼻腔有漿液性鼻漏,呼吸困難,發出鼾聲,不時強力搖頭,嚴重時腳麻痹,不能站立,病程2~4天 ,死前出現下痢。防治措施:用抗生素和磺胺類葯物治療。口服敵菌靈30毫克/千克體重,每日2次,一般4日即可治癒。
3.雁蛋子瘟該病是產蛋母雁的一種細菌性傳染病,主要由卵巢、輸卵管發炎引起。臨床症狀:肛門有發臭的排泄物,混有蛋白和卵黃小塊,2~6天後,不食不飲,失水,衰弱而死。防治措施:口服呋喃唑酮,每隻雁25毫克,混合在飼料中連服3天叫天,或肌肉注射鏈黴素、氯黴素、卡那黴素等。
4.絛蟲病雁絛蟲病的原蟲為劍帶絛蟲和膜殼絛蟲,中間宿主為劍水蚤或淡水螺。雁若誤食了被感染的劍水蚤或淡水螺,絛蟲在腸道發育成熟,可嚴重侵害2周齡至4月齡的雁只。多在春末和夏季發病。臨床症狀:首先出現消化功能障礙,排出灰白色的稀薄糞便,混有白色的絛蟲節片,食慾減退,到後期完全不食。生長停頓,消瘦,精神萎靡,不喜活動,離群,腿無力,向後面坐倒或突然向一側跌倒,不能站立,一般發病後1~5天死亡。防治措施:一是避免在死水塘里放牧,以免與劍水蚤接觸。二是經常檢查,對感染有絛蟲的雁群,應有計劃地驅蟲,以防止病源傳播。三是雛雁與成雁應分開飼養、放牧。四是用吡喹酮10毫克/千克體重,滅絛靈60毫克/千克體重,硫雙二氯酚200毫克/千克體重,丙硫苯咪唑40毫克/千克體重,分別用少量麵粉和水拌和,然後按計量稱取葯面,做成丸劑,塞入雁的咽部。

④ 您好,我今年要參加雛雁計劃考試,能給一點復習備考建議嗎考試題型是哪方面的知識呀非常感謝!

八級難度的,題型也差不多。

⑤ 親,雛雁計劃歷年真題能賣一份給我嗎

對「高中畢業或具有同等學歷」的規定是不一樣的。「高中畢業或具有同等學歷」一般是指:獲得普遍高中畢業文憑、職業高中畢業文憑和中專畢業文憑的學歷證書。有些統計口徑還包括了技工學校畢業文憑的。而有些統計口徑則將取得技工學校畢業文憑的歸為「初中畢業或具有同等學歷」一類。

⑥ 關於江蘇省英語教師雛雁計劃,不知道通過率高嗎

還是要積極備考啊,至於通不通過,只要你准備充分肯定沒有問題的。加油哦

⑦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三農學會的學會歷史

2004年2月22日 學會成立
以大學生社團的名義入股安徽省阜陽興農合作社,成為合作社的一個特殊股東,開辟了中國大學生參與農民合作社建設的新局面。
2004年 8月,學會參加由中國人民大學梁瀨溟新農村建設研究中心組織的「單車騎行萬里千村」大學生支農志願者行動。從長沙出發,經湖南、湖北、河南、安徽四省,歷時17天,行程2000餘公里。沿途宣傳中央一號文件等農村政策,受到了中國新聞社、瀟湘晨報、三湘都市報、株洲電視台公共頻道、株洲日報、株洲晚報、紅網、大學生支農調研網等媒體的關注和報道。
2004年10月,學會在長沙市第43中學開展「十一」支工調研活動,成立了「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三農學會愛心移動學校」 2005年5月,三農學會在益陽市桃江縣武潭鎮基固廟村建立了全省第一個支農性質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基地。
2005年,學會組織了「關心三農,關注農村貧苦兒童」的電影放映月活動,成立了首個大學生社團基金會——「三農希望基金」。 2006年春季學期,組織學校五十餘名大學生志願者,開展為進城流動兒童義務「一對一」支教的「蒲公英驛站在行動」
2006年10月,利用「十一」的休假時間開展為災區共為湖南省衡陽市耒陽南陽中心小學募捐2900餘元現金,捐助13名房屋全部倒塌的貧困農村兒童,同時募捐衣物共500餘件,為災區的兒童們送去了省會大學生的一份溫暖和關愛。
2006年10月,牽頭組織長沙市各大高校的大學生開展了以「交流下鄉成果、展示團隊特色、搭建共享平台」為題的支農經驗交流會。
2006年12月29日,學會在株洲校區舉辦了首屆「農之子」晚會,第一次將農村生活搬到了象牙塔內。 2007年4月,開展了為進城流動兒童義務「一對一」支教的第二期「蒲公英驛站在行動」,
2007年5月,學會關注留守兒童項目組以「太陽花開——關注留守兒童在行動」為主題在校招募志願者85名,對三農學會基地湘西、桃江項目點的30名留守兒童進行組隊幫助。
2007年暑假,組織35名大學生赴學會的益陽桃江、株洲茶陵、湘西保靖縣三個基地下鄉支農。另派3名會員赴湖南長沙寧鄉、江西興國參與聯隊下鄉。
2007年9月29日,特邀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特聘專家溫鐵軍教授,來學校講學。
2007年10月28日,牽頭組織長沙市各大高校的大學生開展了以「回首過去、立足現在、相約未來」為題的三下鄉交流會。邀請北京打工藝術團團長孫恆來我校為農民工演出。
2007年11月3日,參加在江西南昌舉辦的第七屆全國村長論壇。 2008年1月,借寒假期間學會派出5名會員赴武漢參加由梁漱溟鄉建中心組織的培訓。
2008年4月,展開《為學會慶生,為校慶獻禮》的文藝晚會。
2008年4月到6月,在長沙使四十三中展開了蒲公英驛站的支教活動2008年5月,學會受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委託赴湘潭青竹村做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暨村莊變革三十年的專題調研。
2008年8月,學會畢業會員成為首屆湖南大學生村官。
2008年9月,學會派出6名新老會員參與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村長論壇,與許多大學生村官建立了友好的聯系。
2008年10月26日,溫鐵軍教授的助手、安徽鳳陽縣掛職縣長、博士生王平老師應邀來校講座。
2008年11月8日,受邀去參加了湖南第十屆(國際)農博會,紅星之聲?新農村建設與糧食安全高峰論壇。
2008年11月10日國務院內參王晨宇老師來校為學會會員講座。
2008年11月中旬,響應梁涑溟鄉村建設中心的號召,參與了各地大學生支農社團聯合發起的「吃一個桔子,少一份心酸」活動。
2008年11月末—12月,結合今年「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契機,舉行主題為「回顧改革三十年、展望農村新形勢」的圖片巡迴展。此次圖片展歷時將近一個月,分別在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湖南農業大學、湖南工業大學等十餘所高校展出。 2009年1月12日,參加鄉建中心組織的首屆大學生參與新農村建設評選活動暨第八屆全國大學生支農培訓活動。
2009年1月14日,參加「2008湖南NGO」發展年會及長沙NGO志願者論壇。
2009年5月16日——5月23日長沙縣跳馬鄉金屏村和雙溪村進行了「傾聽百姓心聲共建兩型社會」長株調研活動。
2009年7月15日—7月27日組建了益陽桃江隊、攸縣高嶺隊、湘西坡腳隊、懷化黔中郡隊、株洲聯隊五支隊伍進行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2009年7月28日,赴北京參加鄉建中心舉辦的為其半個月的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支農調研交流研討會。
2009年9月下旬,參與由網路公司、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情系e鄉——全國大學生鄉村信息化創新大賽」。
2009年與長沙其他高校支教社團、人士一起組成並加入蓮花鎮支教項目,並具體負責「張家灣」支教的運作。
2009年10月12日,赴山西省晉城市皇城村參加由中國村舍發展促進會舉辦的第九屆全國「村長」論壇。
2009年11月下旬,參與由谷歌(Google)發起舉辦的「益暖中華」――谷歌杯中國大學生公益創意大賽。 2010年3月14日,中國大學生反哺農村工程發起實施者馬永紅來我學會講座。
2010年4月18日,參加在陝西延安舉行的全國第四屆大學生村官論壇。
2010年7月中旬,派出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沅陵鎮鳳凰山社區、湖南省懷化市鶴城區黃金坳鎮敗泥沖村、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武潭鎮基固廟村三支三下鄉服務隊進行社會實踐活動。
2010年10月,三農學會派出6名會員赴江蘇省華西村參加由中國村社促進發展促進會舉辦的第十屆全國「村長」論壇。
2010年12月9日,中國大學生反哺農村工程發起實施者馬永紅再次來我學會進行交流講座。 2011年5月,中山大學華南農村研究中心王凡同志來我會講座。
2011年5月12日梁漱溟鄉建中心「四大才子之首」何志雄來我學會進行交流。
2011年5月13日,朱春雷、趙再新、洪閑泰三名會員前去參加第四屆湖湘三農論壇,並獲組織部長黃建國的接見,為三農學子寫下深情祝福。
2011年5月13日中國人民大學溫鐵軍教授來我學會進行講座、交流,並於當天晚上隨溫鐵軍教授參加湖南衛視《嶽麓實踐論》的錄制。
2011年5月27日到5月30日三農學會派成員去河北參加第五屆全國大學生「村官」論壇。
2011年6月2日,三農學會舉行了「蒲公英驛站在飛翔」的大型支教活動總結大會,並得到湖南科技雜志社、長沙電視台的相關報道。
2011年7月24日,三農學會派會員牛勇、胡意程赴江蘇常州市參加鄉建中心舉辦的為期半個月的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支農調研交流研討會。
2011年,三農學會攜手草根之家舉辦「解農民工文化之渴」圖書募捐活動。
2011年12月29日,三農學會同校後勤與產業管理處在音樂廳共同舉辦「後勤三農融相匯」大型元旦晚會,校黨委書記章懷雲教授、後勤工作處領導、商學院領導及學會指導老師等現場觀看了本次晚會。 2012年3月-4月間,為救助白血病患兒盧佳玉,三農學會聯合湖南一師、湖南師范大學、湖南女子學院等高校共同舉行愛心義賣、愛心募捐等活動。
2012年4月7日,北京軍區總醫院原副政委,人稱「京城的活雷鋒」的孫茂芳同志在校圖書館報告廳對三農學會會員們進行講學。
2012年5月13日—15日,三農學會趙在新、李彩娟等6名會員前往北京韓村河參加「第六屆全國大學生村官論壇」。
2012年4月13日,三農學會舉行「心靈火炬」關注留守兒童一對一通信活動開幕式,校團委老師、學會指導老師、張家界桑植縣涼水口鎮明德小學校長等相關領導參與大會。
2012年7月10日-7月22日,三農學會組建了懷化隊、石橋隊、湘陰隊、張家界隊四支三下鄉服務隊進行社會實踐活動,選派一支走讀湘西隊參加湖南省舉辦的走讀湘西文化的大學生低碳環保實踐活動,選派一支隊伍在益陽市桃江縣武潭鎮基固廟村實踐「谷歌杯」獲獎的益暖中華項目活動。
2012年11月,三農星心之火(心靈火炬)在全國「雛雁起飛——大學生公益行動激勵計劃」活動中獲獎。
2012年12月,三農學會赴岳陽湘陰三下鄉服務隊被評選為「湖南省三下鄉優秀團隊」。
2012年12月,由學會志願者中心牽頭學校部分公益社團及長沙市明德中學在校內外組織以「募捐希望,奉獻愛心」為主題的愛心義賣活動。 2013年1月19日,三農學會組織兩支寒假下鄉隊伍奔赴湖南省岳陽市湘陰縣玉華鄉華光村、長沙市望城區茶亭鎮中興村開展寒假「三下鄉」活動。
2013年4月13,在「2012(第五屆)全國高校優秀社團」評選活動中,三農學會榮獲「全國高校十大影響力社團「。
2013年4月13日,三農學會「行走鄉村」活動持續半年後,得到長沙縣門戶網站報道。與此同時,學會會員賀兵等三位同學在學校思政部傅曉華老師指導下,在「中國鄉村發現「網上發表題目為《農民工徐小平和他的博三機械有限公司》的關於中興村博三機械廠的調研報告。
2013年4月20號,三農學會組織了主題為「農情Me意,你濃我濃」的支農歌舞大賽。
2013年5月1日,三農學會機關刊物《農之子》年度版在前浪基金的支持下順利發刊。
2013年5月6日,在校團委組織的2012-2013年度五四評優活動中,三農學會榮獲「優秀品牌社團「稱號,校黨委副書記秦立春頒獎。
2013年5月15日,三農學會榮被評為校「十佳社團」。
2013年6月21日,三農學會參加中國扶貧基金組織的「愛心包裹」活動,組織志願者在校外進行愛心包裹活動。
2013年6月,由三農學會課題組牽頭負責的「夕陽紅——關注空巢老人,我們在行動」項目成功申請「2013靈青計劃·春暉使者行動」項目,並獲得3600元的項目資金及相關物資的支持。
2013年6月三農學會關注留守兒童項目「星心之火」再次在全國「雛雁起飛——大學生公益行動激勵計劃」活動中獲獎。
2013年7月15日—8月3日,學會以「助力中國夢想 建設兩型湖南」為主題,組建5支下鄉隊伍分別前往岳陽湘陰縣、益陽桃江縣、懷化鶴城區、益陽沅江市、永州新田縣進行社會實踐活動。
2013年國慶期間,三農學會與婁底市雙峰縣青峰村當地關愛留守兒童公益組織聯合實施以「關注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為主題的調研研活動。 2014年4月,三農學會2013年暑假組織的環洞庭湖生態調研隊開展的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校園生態文化節」項目《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圈綠色發展建議書》獲得由湖南教育網、湖南教育政務網、朱張渡口論壇等平台聯合開展以「行走大湖之南,實踐青春夢想」為主題的「湖南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成果展」調查報告類「二等獎」。

⑧ 江蘇省的雛燕計劃(英語教師出國培訓)要准備什麼考試具體考什麼

和專八一樣

⑨ 深圳市固戍小學的辦學特色

文化是一所學校的血脈和靈魂。在實踐中,學校愈加清晰地認識到,一所沒有精神支柱和豐厚文化底蘊的學校,必然缺失魅力和廣闊發展空間;人文精神的高揚,將最終決定一所學校的凝聚力、影響力和輻射力。因此加強學校文化建設,是固小的「鑄魂工程」。學校以「創書香校園,辦優質化學校」為目標,致力於學校文化建設,想方設法提升師生的「軟實力」。「書香校園」這一課題研究為學校的跨越式發展找准了支點;「菜香校園」的生命自然教育模式業已開始探索。
「書香」平台:書友會、雛雁小書法家協會、雛雁文學社、經典誦讀班……
「書香」活動:學校讀書月、學校藝術文化節、詩文誦讀會……
「書香」驛站:藏書豐富的圖書室、高雅別致的陽光書吧、寬敞明亮的教師閱覽室、匠心獨具的迴廊、蘊涵中華文明和地方風情的大廳壁畫、富有詩情畫意的藝術長廊、隨處可見的師生作品……
如今的固小,早上書聲朗朗,中午安靜午讀,課間徜徉在讀書角,放學留戀於書吧。師生同讀,其樂融融。一種熱愛書、熱愛讀書的氛圍已然形成。 固戍小學的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曾經被《中國教師報》以《為教師人生負責》為題材作過長篇報道,並載入人民日報出版社向十七大獻禮的大型文獻集《走向輝煌》。
在由封閉傳統型學校向開放研究型學校的轉型中,學校的繼續教育工作立足校情,校本培訓實踐探索體現為三個層次的相融互補。
一是學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的強力推行。學校以「鑄師魂」為核心,樹立「以師德為前提,以能力為本位,以績效為旨歸」的目標,幫助教師制訂《個人素質能力發展計劃》,勤讀書,讀好書,勤思考,勤寫作。在此基礎上,通過「聘請專家訓練三筆字」、「青藍工程」、「教師書友會」、「讀書匯報會」、「學生評教」、「教師下水文比賽」、「人人有課題研究」等多種形式,幫助教師診斷問題、把握方向、確立目標、研究問題、體驗成功、自主發展。
二是校長在教師專業發展上的大力引領。近幾任校長除了在制度制訂、日常管理上大力支持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外,自己潛心研究,身體力行地每星期為教師進行業務培訓和組織學術交流活動。與大家一起分享人文歷史、地理人情、暢談教育理想,用寬泛的學識引領廣大教師追求充滿智慧和幸福的教育人生。
三是教師在自身專業發展上揚鞭自勵。教師的粉筆字、毛筆字訓練由被動去書友會練習到主動想去享受學習;教師的研究課由等待安排到主動申請授課;校本教研由單兵作戰到團隊合作、同課異構……這一切,讓老師們感受到成長的樂趣,體驗到智慧的碰撞與交流的快慰。 作為寶安區小學僅有的廣東省足球傳統項目特色學校,多年來,學校大力開發足球文化,經歷了規范化、品牌化、特色化的發展進程。學校足球運動的蓬勃發展,不僅營造了崇尚健康的體育運動氛圍,充實、提升了師生的體育精神,而且還輻射到固戍社區,激發了學生、家長的健身熱情,學校的體育運動設施在開放時間內成為了社區居民健身運動的好去處。特別是鏗鏘玫瑰,更是賽場揚威,創造了許多令人興奮令人激動的美好回憶:2001至2002年連續兩年、2005年6月榮獲寶安區少年女子足球賽冠軍;2003年7月、2004年4月、2005年4月、2007年3月,女足參加深圳市達能杯國際少年足球比賽獲得了四次冠軍;2007年5月代表廣東省參加國家級賽區比賽獲得亞軍,2009年7月,再次榮獲「達能少年國際杯」中國賽區總決賽第三名。

⑩ 雛雁計劃歷年真題有答案嗎,只有題目沒答案啊,誰能賣一份給我謝謝

如果說你想要買初音計劃歷年真題。的答案的話,那你要不要在那網上搜尋下看有沒有或者是在網路文庫里邊?

閱讀全文

與2019年雛雁培訓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師資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912
百度競價推廣計劃方案 瀏覽:850
2015年度公司培訓計劃方案整理版 瀏覽:255
深圳披披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3
市場營銷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瀏覽:466
泉州市聚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76
美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841
設備培訓組織方案 瀏覽:121
建設工程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567
2017年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608
華晨消防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839
市場營銷學吳建安期末考點 瀏覽:869
開展科技輔導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331
有關電子商務的填空題 瀏覽:601
網路營銷的外文文獻及翻譯 瀏覽:117
毛筆書法教師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939
規章制度培訓方案 瀏覽:619
食人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1
幼兒園游戲活動園本培訓方案 瀏覽:850
中心校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