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園防疫工作總結怎麼寫
幼兒園2020疫情期間
一、教育、教學
我們本著「以先進的教育理論為先導,以尊重幼兒的興趣、需要為標准,以主動探索、主動學習、主動建構、主動發展為核心,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全面和諧發展」的課程方案精神,注重給幼兒提供創造性發展的空間,並根據《綱要》、《規程》的要求,結合新課改內容制訂與執行教學計劃,注重從幼兒「最近發展區」確定教學目標。家長從中更進一步了解了幼兒園及老師的工作,且很支持和配合老師的教育,家園共育能幫助幼兒得到更大提高。
(一)身體方面
經過一個學期的鍛煉,幼兒的身體素質增強了,能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和游戲,有初步的自我保健意識。基本能適應環境、氣候和生活條件的變化,對疾病有了一定的抵禦能力,意識到鍛煉身體的重要性,但對個別幼兒的身體體質還比較差,我們更要鼓勵他們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而且要加強和保證鍛煉的力度。
(二)語言和認知方面
本學期大部分幼兒逐步形成了用普通話與老師和同伴交談,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較快,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判斷能力都比以前有進一步地提高。但也有個別幼兒還是比較內向、膽小,缺乏自信心,針對這樣的情況,鼓勵和給予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大膽的表現自我。
在教學活動中,以游戲的形式去吸引幼兒,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使幼兒能主動的參與數學和科學活動,對物體形狀,大小,顏色,有了初步的認識,並初步能根據實物的特徵進行簡單的分類、排序;感知10以內數量分類及排序;學習交替排序及按特徵分類等。幼兒對科學充滿好奇,認識事物特徵有較濃厚興趣,但知識面較狹窄。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繼續提供更多有趣的科學實驗,通過幼兒自主的動手操作和嘗試,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豐富有關科學常識的知識。
(三)藝術方面
幼兒對音樂地感受能力比以前有很大地進步,節奏不斷增強,舞蹈的基本形態和動作上找到了感覺,但技能技巧等方面掌握欠貧乏和規范,在今後的教學中,注意發展幼兒舞蹈動作的技能技巧,豐富各種形式,鼓勵幼兒通過已掌握的舞蹈動作大膽地創編,培養幼兒的創作能力;而且,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欣賞不同類型的音樂,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美術方面,除了在教學活動中,平常還利用餐後時間讓幼兒練習有關美術的技能技巧,如填色、繪畫、折紙、粘貼、剪紙等,通過各種形式不斷的練習,幼兒對美術手工操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動手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但在繪畫方面還需加強幼兒對色彩地大膽運用,豐富幼兒的想像力,通過多種方式,讓幼兒充分的發揮表現自己所畫的內容,動手操作能力雖然有了提高,但有關手工製作的活動還必須加強發展和滲透,逐步提高手工製作的技能技巧。
二、家長工作方面
在教育工作中,我們不斷得到了家長的理解和支持,這也正是因為我們平時工作中注意了與家長的溝通和聯系。我們利用幼兒成長檔案等方式與家長保持聯系,還利用電話、家訪等形式關心在家養病的幼兒情況。主動與家長溝通,詳細介紹本學期開展各項工作的意圖,耐心、細心地回答他們的疑惑,讓家長們全面、深刻地了解本學期幼兒園,班級、老師的工作目的及工作方法。
以上是對我班本學期各項工作的總結,它將成為我們今後的工作的方向標,催動著我們更盡心、盡力地做好今後的工作,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戰。
❷ 幼兒園疫情培訓內容包括什麼
一、控制傳染源
我會從早發現、早報告和早隔離這三個方面來控制傳染源。
(1)早發現:我會加強晨、午、晚檢查和全日觀察。並將檢查作為工作的重要內容,使之不流於形式,如發現幼兒有疾病,及時將幼兒隔離並進一步觀察。
①晨間檢查:晨間檢查要做好:一摸、二問、三看、四查。一摸:摸體溫是否發燒;二問:詢問兒童園外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三看:看咽部、皮膚和精神狀況有無異常;四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對懷疑有傳染病的兒童,我會暫令其不入班,需經醫生進一步檢查,再確定是否入班。
②全日觀察:與保教老師密切合作,隨時注意兒童有無異常表現。全日觀察的重點是精神、食慾、大小便、體溫及睡眠情況。
(2)早報告:發現急性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時,我會及時報告園領導,以便園領導及時報告當地防疫機關,採取緊急控制疾病蔓延的措施。
(3)早隔離:若發現有幼兒疑似傳染病,我會先將其隔離。
二、切斷傳播途徑
1、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
我會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兒童個人衛生、飲食衛生、遵守作息制度、自覺鍛煉身體等生活衛生習慣,同時有計劃地向幼兒講解一些必要的衛生知識。
2、積極落實幼兒園制定的清潔衛生制度
比如我會定期進行大掃除,除四害,對水源、食物進行衛生消毒。
3、做好經常性的衛生消毒工作
我會採用多種消毒方法做好消毒工作。主要做好室內通風換氣,以及對桌椅、床、玩具、被褥、廁所的消毒工作。
三、保護易感染者
我會通過多種方法增強幼兒的抵抗力。一方面嚴格執行生活制度,使幼兒生活有規律,保證幼兒膳食的質量,讓幼兒多在戶外活動,並加強三浴鍛煉。另一方面,還要做好預防接種工作,對易感幼兒要加強預防工作,與家長多溝通交流,在疾病流行前及時給幼兒預防接種。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防控疫情,保證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❸ 如何教幼兒防疫小知識
對於幼兒防疫,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動漫圖片之類,讓孩子學會洗手戴口罩等容易做到的事,基本上還是需要成年人來做好幼兒保護防疫工作才行,不能指望小孩子!
❹ 幼兒園衛生防疫學習記錄
幼兒園衛生防疫工作計劃時間:2014-12-11 來源:謎語大全 |腦筋急轉彎 作者:範文大全 點擊:幼兒園衛生防疫工作計劃,幼兒園是孩子們學習以及童年遊玩的天地,是一個快樂健康的地方,對於幼兒園來說,首要的孩子們的安全,其次才是教學,因此,在衛生防疫這方面是不可忽視的,那麼,衛生防疫的工作計劃該怎麼寫呢?下面我們來看看範文吧~! 幼兒園衛生防疫工作計劃(一): 我園是新建的一所農村日托幼兒園,因剛建園,各項工作剛剛起步,為了我園長足發展,我們根據實際情況,在衛生保健方面做了如下計劃:做以下新的學期開學了,隨著天氣的逐漸轉涼,氣候的變化,人類機體也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但對於免疫系統發育還不夠成熟的幼兒來說,一些細菌、病毒便會趁虛而入,幼兒園本著 「預防為主」的方針,根據本學期氣候及幼兒身心發育特點,特擬定以下學期計劃: 一、把好新入園幼兒的體檢關,對於新入園幼兒必須持有體檢卡及免疫證復印件,並且體檢合格後才准入園;做好接種、漏種登記,做好在園幼兒的年度體檢,完成全園教職員工的年度體檢,女教職員工年度體檢、婦檢;對於體弱幼兒建立管理檔案。 二、做好晨檢工作,嚴格按照「一摸、二看、三問、四查」的制度;天氣漸涼,為預防「非典」,晨檢增設入園幼兒的體溫測量;每天做好帶葯幼兒的帶葯記錄工作,並按時發葯、喂葯,做好幼兒的全天觀察記錄。 三、做好秋冬季節的保暖工作,按時幫幼兒脫、添衣服;做好秋冬季節常見病、多發病的預防工作;做好秋季的消殺、滅蚊工作,消滅傳染病的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杜絕秋季傳染病在園內的發生。
❺ 幼兒園防疫知識培訓內容有哪些
疫情防控預防知識: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用一次性紙巾或干凈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或口。
3、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作息規律,避免產生過度疲勞。
入園、離園防護措施:
1.節假日外出幼兒,入園前若有發熱、咳嗽、乏力、氣促、腹瀉等異常情況,及時向班級老師報告。
2.入園時遵守幼兒園規定,分批分次進園;排隊測量體溫,注意相互間距。
3.離園後隨大人及時返回家中,不在幼兒園周邊逗留,玩耍,盡量與無防護的人保持距離。
4.在來園與離園的路上,盡量做到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設施、設備。
5.堅決做到不要求大人購買街邊小商小販不安全的食品與玩具。
❻ 防疫知識屬於幼兒什麼領域
防疫知識屬於全民的活動,所以對於幼兒來說,也是需要進行防疫知識培訓的。
1.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睡眠充足。其中,幼兒每日的睡眠時間應達到11~12小時,午睡應達到2小時左右。
2.和孩子一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包括:打噴嚏或咳嗽時曲肘遮住口鼻的習慣,飯前便後用「七步洗手法」洗手,不用手揉眼睛、挖耳朵鼻孔等。避免家人之間共用毛巾、口杯等。
3. 鞏固孩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習慣,做好幼兒膳食均衡,確保幼兒營養,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4.充分利用宅家時間,進行各類親子活動和室內體育鍛煉,如:閱讀、做手工、聽故事、親子游戲等等,增強免疫力,豐富幼兒在家活動內容。
5.家長每天為孩子及其他家庭成員測量體溫,如有身體不舒服,乾咳、發熱、乏力等症狀,一定要及時隔離就醫並將醫生診斷結果及時告知幼兒園。
6.不帶孩子走親訪友,參加家庭聚會,不到影院、商場、公共浴室、KTV等空氣流動性差、人員密聚的地方活動。
7.培養幼兒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❼ 幼兒園保育員預防傳染病培訓內容有哪些
(一)、加強宣傳教育,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1、做好個人衛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換衣服、勤曬被褥。 2、堅持體育鍛煉,隨天氣變化合理增減衣服,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3、飲食均衡,保持平衡膳食,合理休息,勞逸結合, 防止過度的緊張和疲勞,並注意防寒保暖。三種與膳食營養在學齡前兒童中比較常見有關的疾病是:反復呼吸道感染、超重與肥胖、潛在缺鐵及缺鐵性貧血。 4、不混穿他人衣物,個人生活用具單獨使用。 5、不隨地吐痰,打噴嚏是要進行遮掩,不直接面向他人。 6、講究食品衛生,不喝生水,不暴飲暴食,不購買不食用過期變質 「三無」食品。 (二)、搞好大環境衛生 1、注意活動室、寢室等生活環境的每天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 打掃衛生時要堅持濕式打掃,避免塵埃飛揚。 2、幼兒經常停留的場所要定期進行消毒,活動室、桌椅、窗檯、 玩具、櫥櫃、地面等等。可以用含氯消毒劑如84液進行消毒 (三)、加強幼兒園食堂管理,做好防蠅、滅鼠工作,防止食物食品的污染,對公用餐具要定期消毒。 消毒:消毒很重要,清潔更重要。幼兒園常用的清掃方法是 濕式清掃法。 消毒:日常消毒和終末消毒 日常消毒:個人衛生、環境和物品表面消毒 發生疫情的托幼機構和幼兒園停課後應及時做好終末消毒。 包括:園區內室內外地面、牆壁,門把手、樓梯及扶手、場所內各種物品表面,特別要注意患兒的衣服、被褥、玩具,餐飲具,廁所、衛生間、污水、垃圾等。 我們園使用的消毒:消毒液84液 日光暴曬 紫外線直接照射、紅外線照射、煮沸法、主要是通風。 擦拭消毒法適用范圍:傢具表面、兒童玩具的消毒。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用布浸以消毒劑溶液,依次往復擦拭被消毒物品表面。必要時,在作用至規定時間後,用清水擦凈以減輕可能引起的腐蝕作用。 噴霧: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內噴霧一次,待室內消毒完畢後,再由內向外重復噴霧一次。 二、衛生清掃: 1、一個姿勢不要超過半小時, 2、首先將自己成功快感激發出來,如用方塊消除法; 3、清潔物品的次序要合理(檢查時) 專業人士經驗說:地板革一般情況下壽命是3年,必須使用干度是90%的拖把或是抹布。物品的使用:消毒桶、抹布 、蓋子、端碗、勺子、玩具架(玩具擺放)等有固定位置,就是盡量不要傷到幼兒。 三、常見病的診治及小外傷的處理:低血糖、高熱驚厥、鼻出血、發熱、腹痛等,碰腫、出血,手抓傷、咬傷等。
❽ 幼兒園疾病預防小常識有哪些
如下:
一、注意春季飲食飲水衛生,預防細菌性痢疾、傷寒副傷寒等腸道傳染病發生:
細菌性痢疾是由志賀痢疾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臨床上表現為腹痛、腹瀉、大便呈黏液、黏腖或膿血便,部分病例可出現發熱等症狀,嚴重者可表現為中毒型菌痢。該病主要通過水源、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觸傳播。
傷寒副傷寒是由傷寒副傷寒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臨床上表現為持續高熱、腹部不適、肝脾腫大、玫瑰疹、相對緩脈等。該病主要通過水、食物、生活接觸傳播;大家應注意飲食飲水衛生,做到不喝生水;食用安全衛生食品,不吃不潔食品;養成勤洗手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二、注意個人衛生,預防急性出血性結膜炎: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紅眼病的一種)是由腸道病毒70型和柯薩基病毒A組24型變種引起的一種傳染病。該病潛伏期很短,數小時至2天,一般為1-2天,常雙眼先後或同時發病。
臨床表現為眼瞼及結膜水腫,瞼、球結膜中、高度充血,常見點、片狀結膜下出血,伴有劇烈的異物感、眼刺痛、流淚、畏光等刺激症狀,早期分泌物為水性。
主要通過接觸傳播,如共用毛巾、手帕、浴巾等;預防措施上市民應養成勤洗手,不用公共毛巾洗臉、不用手揉眼睛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理發、浴室、游泳池等行業加強管理、消毒和宣傳教育;一旦發現類似症狀者,應及時就診治療,家庭做好隔離消毒。
三、注意室內通風,預防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主要表現為高熱、頭痛、四肢酸痛、乏力和上呼吸道卡他症狀。現在正值春季,日均溫差較大,形成早晚涼、中午熱的氣侯特點,若不注意易感染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
預防措施上,應注意室內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外,還應注意氣溫變化,隨時添加衣物;同時養成勤洗手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生活上應保持規律,睡眠充足;一旦出現類似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症狀,應及時就診治療。
❾ 幼兒園應該如何做好園內防疫工作
家長接送孩子,必須在規定的線以外,家長必須佩戴好口罩,幼兒園內嚴禁閑人進出,認真做好防疫免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