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卡介育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要間隔多久才能打
我是中國疾控中心的,看來你們當地的疾控中心沒有培訓好基層醫務人員。對於乙肝母嬰阻斷,乙肝疫苗是最關鍵的!正確的做法是,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接種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卡介苗。半個月或1個月可以再打1針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時接種乙肝疫苗第2針。
規定卡介苗應該在左臂,醫院是不是把乙肝免疫球蛋白打在左臂,乙肝疫苗打在右臂了?所以只好讓你們等過1個月了。沒關系,卡介苗就推遲接種吧,重要的是乙肝疫苗嚴格按程序接種。
⑵ 攜手抗艾重在預防作文六百字
給你一些素材吧:世界艾滋病日——攜手抗艾,重在預防
艾滋病病毒(HIV)傳播途徑
HIV主要存在於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和乳汁中,主要通過三個途徑感染給健康人群:
1.性接觸。兩性性行為是主要傳播途經。同性戀(尤其是男男同性戀)的性行為具有更大的危險性。
2.血液傳播。通過靜脈注射毒品;輸血或使用血製品;使用不潔的各種醫療器械,如針頭、針灸針、口腔器材;共用剃須刀或牙刷等方式傳播。
3.母嬰傳播 通過胎盤,產道和哺乳傳給嬰兒。
艾滋病病毒有它特定的傳播途徑,只要潔身自愛,保持固定性伴侶,堅持戴安全套,不與他人共用注射器、牙具和剃須刀,便可有效預防艾滋病的感染。而握手、擁抱、禮節性接吻、同吃同飲、共用廁所和浴室,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日常生活接觸不會傳播HIV。
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唾液和淚液中可能含有病毒,但含量極低,且必須直接接觸到傷口或直接進入血液才能感染,所以通過咳嗽、打噴嚏的呼吸道傳播是不可能的。根據艾滋病病毒的生物學特性和生存情況,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和完整皮膚的接觸是不會傳播的。
三、
雖然艾滋病是一種極其危險的傳染病,但對於個人來講是完全可以預防的,主要預防措施有:
l.遵守道德、潔身自愛、反對性亂。
2.不賣淫、嫖娼等高危行為。
3.不以任何方式吸毒,遠離毒品。
4.不使用未經檢驗的血製品,減少不必要的輸血。
5.不共用牙刷,剃須刀。
6.不去消毒不嚴格的醫療機構打針、拔牙、針灸、美容或手術。
7.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沾上傷者的血液。
8.患有性病後應及時積極治療,否則會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險。
我國對艾滋病患者實行「四免一關懷」政策。
「四免」是指對農村居民和城鎮經濟困難人員中的艾滋病病人免費提供抗病毒葯物;在全國范圍內為自願接受艾滋病咨詢檢測的人員免費提供咨詢和初篩檢測;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婦提供免費母嬰阻斷葯物及嬰兒檢測試劑;對艾滋病病人的孤兒免收上學費用;「一關懷」是指將生活困難的艾滋病病人納入政府救助范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必要的生活救濟;積極扶持有生產能力的艾滋病病人開展生產活動,增加收入;加強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宣傳,避免對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視。
艾滋病是一個健康問題,同時也是一個社會問題,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有可能成為艾滋病的直接或間接受害者。艾滋病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都將造成不可忽視的危害。所以提醒正處於青春期的大學生們要潔身自愛,避免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無法彌補的傷害。
我們共同做到:合預防之力,創零艾未來。
⑶ 我國法律禁止毒品和防治艾滋病的管理有哪些內容
2004年艾滋病治療、關懷和救助工作在全國范圍內陸續開展。免費抗病毒葯物治療實行屬地管理和就地家庭治療的原則,並採取分工負責的方式。逐級培訓醫護人員,提高了抗病毒治療與關懷服務的質量,大大地降低了艾滋病人的死亡率。
去年國家公布了對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實行「四免一關懷」政策以來,中央政府以文件的形式明確了將抗病毒葯物納入城市的基本醫療保險和農村地區新的醫療合作框架。目前已有1 1種抗病毒葯物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目錄,部分省份已公布了本地的免費抗病毒治療計劃。為規范治療,衛生部會同財政部和中醫葯管理局在今年4月下發文件,明確規定治療范圍不僅包括抗病毒治療還涵蓋常見的機會性感染的診治。國家級建立了衛生部艾滋病臨床專家工作組,各地縣以上也建立了相應專家組,並設立了定點醫院。
到2004年6月,中國已累計治療艾滋病人10388人,治療范圍覆蓋了18個省(自治區),50個地(市、州),163個縣(區)。《國家艾滋病毒感染者/病人診斷與治療指南(2002年版)》目前正在修訂之中。2004年8月,衛生部艾滋病臨床專家工作組與相關國際機構共同編寫了《國家免費艾滋病抗病毒葯物治療手冊》,用於指導當地政府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開展治療工作和制訂管理計劃。
母嬰阻斷治療已在大部分省區開展,兒童的抗病毒治療也正在積極准備中。同時,為科學有序地開展治療,覆蓋所有治療地區的艾滋病免費抗病毒治療資料庫已基本建立,免費治療的監督評估方案也正在制訂中。同時,隨著檢測設備的逐步到位,一些地區已初步具備了治療所必需的檢測能力,如CD4、CD8T淋巴細胞的檢測。目前,中國的免費抗病毒治療工作正在從應急治療,向全國統一的標准化治療過渡。
由於政府對治療工作的重視和推動,中國已經有5種抗病毒葯物投入生產,包括齊多夫定( AZT)、司他夫定(d4T)、去羥肌苷(ddl)、奈韋拉平(NVP)、茚地那韋(IDV)。加之進口的拉米夫定(3TC)和依非韋倫(EFV)兩種葯物,中國的一線治療葯物已達到WHO為醫療資源匱乏地區制定的抗病毒治療指南所推薦的要求。
在抗病毒治療工作開展的同時,中醫葯治療的工作也在積極的探索之中,國家投入資金在河北、河南、安徽、湖北、廣東等11個省開展中草葯治療和關懷服務。
我國李澤琳教授等從1987年起研究中葯和天然葯物的提取物對抗艾滋病毒的作用,研製成的復方ZL-1,2002--2003年在河南省經省葯監局批准和在衛生廳的領導推動下,治療了1000位艾滋病人,它們在抗病毒和增加CD4細胞、改善症狀等方面有較好的效果。
據中國疾病控制中心張福傑教授報告2005年以前抗病毒治療為應急階段。2005年以後為規范化治療階段,有AZT,3TC,d4T,Qdl,NVP,EFV,IDV等多種葯物治療。2007年以後,由於病毒產生耐葯性的現象增多,而開始二線葯物治療。其中,造成停葯的副反應發生頻率較高,如肝功能異常、皮疹、惡心嘔吐的頻率分別達到43.8%、32%、24.5%,但抗病毒治療效果很好,據六省十縣抗病毒治療的結果顯示,隨治療覆蓋率增加,病死率顯著下降。由2003年治療覆蓋率為44.8%,病死率為7.0%,到2006年治療覆蓋率為70.5%,病死率下降至4.6%。而其中2003--2004年病人對各種葯物的抗葯性也已達14.5%。
⑷ 寶寶預苗是不是拿著接種本到哪裡都能打
是的哦,我侄子就是這樣的,只要有接種本到那個城市都可以打的,如果你不準備在你現在所接種的醫院再接種的話一定要把那卡片要回來再送給你下次准備接種的醫院哦,很方便的不復雜的
⑸ 小三陽注意些什麼
根據你的問題簡潔回答一下:
第一.一般來說,小三陽的病人體內的病毒量較小,傳染性也不強.
第二.為了小孩子完全安全,你可以可以通過孕期7,8,9個月時打乙肝免疫球蛋白來阻斷,成功率為95%。還要等小孩出身後都有注射乙肝疫苗,出身6小時內注射一針,一個月以後注射第二針,6個月的時候注射第三針,一般這樣就不會被傳染了。很多乙肝媽媽生完孩子後讓孩子注射了乙肝疫苗,結果寶寶都是很健康的.
第三.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做好下面五點,便可讓乙肝病毒攜帶者遠離危害:
1、謹慎用葯可以護肝
"是葯三分毒",而肝臟正是負責解毒的臟器,任何葯物都可能加重肝臟的負擔,所以葯品能不用就盡量不用,確實需要用,應該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謹慎選用。
2、勞逸適度保證休息
在工作和學習中,應該切忌加班加點,少睡熬夜;而且過度的娛樂也是有害的,通宵打牌,旅遊跋涉,或參加劇烈的體育鍛煉都會對肝臟不利。
3、飲食清淡戒煙、戒酒、避免辛辣刺激食品
大家的日常飲食應該清而不燥,淡而不咸,對於一切酒類、酒類飲料盡量不要沾染。
4、知足常樂調整心態
情緒對肝臟的影響也很大,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最好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也是保護肝臟的有利措施。
5、定期檢查時刻警惕
3-6個月檢查一次,肝功能、乙肝五項等,隨時觀察,做到有備無患。
祝你健康!
祝你健康!
⑹ 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業務部門
性病艾滋病防治所
人員簡介
所 長: 李 瑩
全面主持性病艾滋病防治所工作
副所長:馬 斌
主要負責高危人群干預、哨點監測工作,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科 員:古麗萍
主要負責確診實驗室、職業暴露處理工作,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趙愛玲
主要負責確診實驗室工作,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王艷艷
主要負責確診實驗室工作,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許 靜
主要負責確診實驗室工作,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羅向紅
主要負責自願咨詢工作,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任偉倩
主要負責抗病毒治療、感染者管理工作,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李 晴
主要負責自願咨詢工作,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科室職能
1.負責全市性病艾滋病專報系統的管理和維護,並定期上報全市性病艾滋病疫情。
2.負責全市國家級和省級艾滋病哨點監測、國家級艾滋病綜合監測的技術指導和數據的總結上報。
3.負責全市性病艾滋病篩查工作。
4.負責全市大眾人群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5.負責全市高危人群行為干預和安全套推廣工作的技術指導。
6.負責全市美沙酮葯物維持治療日常管理和指導。
7.負責全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療葯品的統一管理、調配和發放,管理和維護全市艾滋病免費抗病毒治療信息系統,定期上報全市艾滋病職業暴露報表,同時配合省級完成每年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療耐葯性監測工作。
8.配合市衛生局和相關部門開展全市艾滋病母嬰阻斷工作。
9.承擔性病艾滋病防治專業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
10.按計劃實施性病艾滋病相關的國際國內合作項目。
11.配合市衛生局完成性病艾滋病相關的督導考核工作。
12.提供性病艾滋病自願咨詢檢測的技術支持。
13.負責全市艾滋病檢測實驗室網路建設的業務技術指導和評價。對全市新申報的艾滋病檢測實驗室進行現場驗收。
14.建立艾滋病檢測實驗室質量控制體系,組織全市艾滋病檢測實驗室的質量考核。
15.承擔全市范圍內的艾滋病病毒抗體確證、抗體篩查和其他艾滋病檢測工作。
16.開展應用性研究,承擔與艾滋病防治相關的病原學鑒定、現場綜合防治、調研、監測、臨床治療等工作中相關的CD4T淋巴細胞和HIV-RNA等檢測任務。
17.建立全市的艾滋病檢測樣品庫和質量控制樣品庫。
18.收集、整理和分析艾滋病檢測數據及相關資料,建立艾滋病檢測實驗室基本資料庫和艾滋病檢測資料資料庫。定期向市級衛生行政部門和甘肅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艾滋病檢測數據及相關資料。
19.負責對開展自願咨詢檢測工作的艾滋病檢測實驗室的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
20.組織全市范圍內艾滋病檢測實驗室專業人員的技術培訓。
21.開展性病各項檢測和淋球菌的耐葯監測。
22.對全市范圍內送檢的梅毒篩查陽性標本進行確認檢測。
23.開展全市性病實驗室的建設的技術指導和性病檢測人員的專業培訓。
24.收集、整理和分析性病檢測數據及相關資料,建立性病檢測實驗室基本資料庫和性病檢測資料資料庫。
25.完成省級疾控中心及中心臨時交辦的其他工作。
地方病與寄生蟲病防制科
人員簡介:
科 長: 任光偉
全面主持地方病與寄生蟲病防制科工作
副科長:李 卉
主要負責寄生蟲病防制工作,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科 員: 李珍珍
主要負責地方病防制工作,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科室職能
1. 承擔全市碘缺乏病監測、防治、科研及培訓任務。
2.負責全市碘鹽監測工作。
3.負責收集碘缺乏病相關資料的收集、匯總及上報工作。
4.負責碘缺乏病咨詢。
5.對全市人體寄生蟲病發生、分布、發展的規律進行流行病學監測與研究,為擬訂與寄生蟲病預防控制相關的法律、法規、標准、規范及規劃等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持。
6.擬訂並實施寄生蟲病的預防控制工作方案,指導和參與寄生蟲病預防控制工作,並開展質量和效果評估。
7.對全市寄生蟲病的預防控制進行技術指導、質量監控和考核,提供寄生蟲病預防與控制的技術服務。
8.建立完善寄生蟲病監測系統,實施傳染性寄生蟲病例的網路報告和審核,開展寄生蟲病的病原與媒介鑒定服務,開展人體寄生蟲病監測,應急處理寄生蟲病的突發性或災害性疫情。
9.開展寄生蟲病防制策略、控制措施的研究,推廣科技成果及新技術、新方法。
10.開展與寄生蟲病相關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11.向社會提供寄生蟲病的預防保健信息、健康咨詢和診療等專業技術服務。
12.培訓專業技術人員。
13.負責全市麻防專(兼)職業務人員的技術培訓、業務指導,麻防新技術、新療法的引進推廣。
14.承擔麻風病疫情監測系統資料的收集、整理、核實、匯總、上報。
15.承擔有關麻風防治、畸殘康復、消除麻風運動(LEC)、改善病員的生活及居住條件等項目的申請及管理。
16.負責全省麻風新、復發病例確診的審核及部分病例的會診確認。
17.參與以縣為單位基本消滅麻風病達標的考核驗收工作。
18.完成中心交辦的其它臨時性任務。
理化實驗室
人員簡介
科 長: 劉 清
全面負責理化檢驗工作
副科長:張潔青
主要負責
科 員:
科室職能
1.承擔食品、保健用品及相關產品的理化檢驗。
2.承擔水和涉水產品的理化檢驗。
3.承擔化妝品、日用化學品的理化檢驗。
4.承擔中毒事故調查中的理化檢驗。
5.與科研機構、高等學校等合作進行相關科研課題的合作研究,並提供高技術的服務。
6.完成中心交辦的其它臨時任務。
微生物實驗室
人員簡介
科 長: 李小明
全面負責微生物檢驗工作
副科長:趙英傑
主要負責
科 員:
科室職能
1.承擔全市食物中毒調查分析及病原菌的分離鑒定。
2.承擔保健食品、普通食品微生物檢驗。
3.承擔水及涉水產品的微生物檢驗。
4.承擔化妝品的微生物檢驗。
5.承擔公共場所用品及餐具的微生物檢驗。
6.承擔細菌及真菌毒素的檢驗。
7.指導下級各單位衛生微生物檢驗業務工作。
8.承擔大專院校學生實習、各單位微生物檢驗人員進修培訓。
9.承擔工業微生物污染分析控制。
檢驗檢測所
人員簡介
所 長: 李小明
主要負責微生物實驗室全面工作
副所長:劉 清
主要負責理化實驗室全面工作
健康體查科
人員簡介
科 長: 張文海
全面主持健康體查科工作
副科長: 羅 永
主要負責健康體檢和疫苗注射工作,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科室職能:
1.按照衛生法律、法規要求,在保證規范診療,提供優質服務,探討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經驗,提高疾病預防與控制的效果。
2.承擔職業性健康體檢、從業人員預防性健康體檢、學生健康體檢。
3.承擔各種疫苗的接種工作。
4.承擔急性傳染病、結核病、地方病、職業病等疾病的診療咨詢工作。
5.完成中心交辦的其它臨時性診療服務工作。
職業病防治所
人員簡介
所 長: 李 盛
全面主持職業病防治所工作
副所長:韓曉琴
主要負責職業性健康體檢與職業病診斷工作,協助所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科 員: 毛 波(主要負責作業場所職業性有害因素檢測工作,協助所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劉 鈺(主要負責職業性健康體檢工作,協助所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何明暄(主要負責作業場所職業性有害因素檢測工作,協助所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科室職能
1.負責全市轄區企業職業衛生的管理,制定工作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監測規劃。
2.負責塵肺病及職業中毒的職業病診斷、管理及急性職業中毒預防控制。
3.負責全市轄區企業工人的職業性健康體檢。
4.負責職業病統計報告。
5.負責全市職業危害因素監測。
6.負責全市職業衛生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7.開展有關職業衛生方面的科研課題、流行病學調查等工作。
8.開展市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衛生技術指導工作。
9.完成中心交辦的其他臨時性任務。
免疫規劃科
人員簡介
科 長: 蔣永萍
全面主持免疫規劃科工作,負責全市免疫規劃工作安排、指導、督導等工作。
副科長:馬漢平
主要負責免疫規劃人員培訓、兒童信息化建設、免疫規劃常規報表等,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科 員:馬彪雄
主要15歲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補種工作、流腦的監測,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王齡慶
主要負責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監測、疫苗的冷鏈運轉,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劉 萍
主要負責麻疹的監測、麻腮風等疫苗針對疾病的監測,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劉家吉
主要負責AFP病例、乙腦的監測,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趙 紅
主要負責科室政治學習、文檔管理、二類疫苗的管理,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科室職能
a.根據國家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免疫規劃的要求,協助衛生行政部門制訂實施國家免疫規劃的具體方案。
b.根據國家免疫規劃要求,制訂技術方案、管理制度和年度工作計劃,並在組織實施過程中,提供技術指導和咨詢,進行督導和評價。
c.根據國家免疫規劃和本地區預防、控制傳染病的發生、流行的需要,制定本市第一類疫苗的使用計劃,同時報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d.根據衛生部制定的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導原則,結合本市的傳染病流行情況,協助市級衛生行政部門制定本地區的接種方案,指導疫苗使用管理工作。
e.協助市級衛生行政部門制訂冷鏈設備建設、補充、更新計劃,指導本市的冷鏈管理,開展冷鏈系統的監測。
f.組織開展預防接種、安全注射和常規接種率監測,並進行督導、分析、評價和反饋。
g.組織開展國家免疫規劃疫苗針對傳染病的疫情報告和監測,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分析、疫情處理工作。
h.負責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的免疫成功率、人群免疫水平監測工作。
i.組織開展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參與和指導重大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調查處理,以及其他與預防接種活動相關重大突發事件的處理工作。
j.組織開展預防接種健康教育、健康促進活動,製作健康教育材料,對有關部門和基層開展的預防接種健康促進、健康教育活動提供技術指導。
k.組織編寫培訓教材,對專業人員進行培訓;開展學術活動和信息交流,引進和推廣先進技術。
l.負責收集相關資料,進行調查研究,總結開展預防接種工作的經驗和問題,並向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和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提出改進建議。
a.參照全市各縣(區)上報的第一類疫苗計劃,人口資料,疫苗損耗系數、包裝規格和以往疫苗用量等情況,核算制定第一類疫苗計劃,統計報批。
b.及時按照計劃向有關生物製品生產企業訂購疫苗。
c.負責全市第一類疫苗每年四次的冷鏈運轉;負責全市強化免疫疫苗的冷鏈運送。
d.負責全市疫苗的儲存、分發和運輸情況的監測管理。
e.負責市級疫苗冷鏈設備的管理,保證正常使用。
f.負責全市疫苗相關記錄等信息資料的監督管理。
g.負責對全市疫苗冷鏈管理系統的技術指導。
h.根據全市二類疫苗的需求及疫情情況,制定第二類疫苗計劃,並積極組織訂購和供應二類疫苗。
公共衛生科
人員簡介
科 長: 余加琳
全面主持公共衛生科工作
副科長:張 英
科室職能
a.在中心的領導下,認真組織全科人員開展政治思想教育和業務學習。
b.完成上級部門安排的學校衛生、環境衛生、食品與營養衛生和精神衛生等方面的各項防治、科研任務。
c.對全省的學校衛生、環境衛生、食品與營養衛生和精神衛生等工作進行技術指導,提供技術支持。及時組織基層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新技術、新進展等業務工作培訓。
d.積極爭取國內、國際合作項目。通過項目工作促進和推動全省的防治、科研工作,提高人員的項目管理水平和業務工作能力。
e.制定全省學校衛生、環境衛生、食品與營養衛生和精神衛生方面的監測、調查、防治等工作的技術方案,並組織實施。
f.對全省學校衛生、環境衛生、食品與營養衛生和精神衛生的防治工作進行督導、檢查、評估。
g.完成國家疾控中心及中心臨時交辦的其他工作。
急性傳染病防制科
人員簡介
科 長: 張曉宇
全面主持急性傳染病防制科工作
副科長: 王 芸
主要負責病媒生物防治、消殺工作
科 員: 楊克儉
主要負責文檔管理、考勤工作,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李紅蓉
主要負責流感監測、細菌性痢疾監測,手足口病周報、衛生應急後勤保障工作,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王昭君
主要負責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網路直報與管理工作,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蘇延軍
主要負責手足口病監測、五大癥候群監測、甲流監測及衛生應急的現場處理工作,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高 磊
主要負責傳染病網路直報、衛生應急的現場處理的工作,及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張 薇
主要負責傳染病網路直報與管理及傳染病暴發疫情的調查處理工作,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張 艷
主要負責五大癥候群監測及傳染病暴發疫情的調查處理工作,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陳曉林
主要負責病媒生物監測、疫源地消毒技術指導,創建衛生城市現場調查與技術指導,醫療機構消毒和感染監測工作,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李小龍
主要負責病媒生物監測、疫源地消毒技術指導,創建衛生城市現場調查與技術指導,醫療機構消毒和感染監測工作,,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常永強
主要負責醫療機構消毒質量和感染監測、病媒生物監測、創建衛生城市現場調查與技術指導監測、疫源地消毒技術指導工作,協助科長完成其他交辦工作
科室職能
a. 為擬訂全市有關傳染病預防控制的法律、法規、標准、規范、預案及規劃、策略等提供科學依據;
b. 貫徹落實傳染病報告制度,負責全市傳染病網路直報工作,實施法定傳染病的監測、完成疫情信息的收集、處理、分析和上報工作。
c.開展傳染病暴發流行等突發疫情的調查處置工作。
d.對縣、區級相關業務單位的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實施技術指導。
e. 開展傳染病預防和控制相關研究及技術更新,推廣研究成果。
f. 開展全市消毒、病媒生物監測與控制工作。
g. 通過新聞媒體和各種宣傳工具,廣泛開展急性傳染病的宣傳教育工作;開展傳染病健康教育、咨詢,普及傳染病防治知識。
h. 完成中心交辦的其它臨時性任務。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制科
人員簡介
科 長: 萬麗萍
全面主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制科工作
副科長: 譙小偉
結核病防制所
人員簡介
所 長: 馮菊英
全面主持結核病防制所工作
副所長:張 莉
王齡慶
科室職能
a.為政府制定有關結核病預防控制的法規、標准、規范、規劃、年度計劃(含經費預算)等提供技術支持,並協助組織實施。
b.做好轄區內結核病病人的報告、確診、登記和治療管理以及轉診、追蹤和密切接觸者檢查的組織和技術指導工作。進行塗陰肺結核病人診斷質量的評價。承擔病人診斷和治療工作的疾病預防控制(結核病防治)機構應履行的職責。
c.在衛生行政部門的組織下,對醫療機構的疫情報告和管理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和指導。
d.設立專職人員負責結核病報表的收集、核對和上報工作,定期完成結核病月、季報表和年報表填報,並對信息的質量進行督導。對信息資料進行及時的評價,提出改進工作的建議。
e.制定培訓計劃,開展對本省、市級結防機構業務人員和醫療保健機構有關人員的培訓,並接受上級的培訓。
f.制定健康促進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培訓市(州)或縣(區)級健康促進人員,組織編發健康促進宣傳材料,評價全省的健康促進活動的質量。
g.編制並上報葯品計劃,建立葯品管理制度,保證貨源充足,及時向市或縣提供抗結核葯品。保證有專人管理葯品,建立葯品賬目,保證葯品庫房條件達到要求。及時檢查庫存葯品的有效期,保證賬物相符。
h.在衛生行政部門的領導下,組織本地區結核病防治工作(包括對醫療機構)的督導、檢查和評價工作。
i.開展結核病實施性研究工作。
j.完成國家疾控中心及中心臨時交辦的其他工作。
⑺ 小三陽孕婦,孕晚期DNA由陰性轉弱陽,ALT升至47.求助戰友。
1阻斷成功率近百分之九十九2可以母乳。3暫時不需要,等孩子生了之後注意復查。
⑻ 婦幼保健院主要收治哪些患者
一、開展母嬰保健技術服務
(一)開展經期保健、婚前保健、免費婚檢、孕期保健、產後保健、更年期保健、乳腺保健、婦科病普查、計劃生育指導、健康教育等服務。
(二)開展嬰幼兒預防接種、新生兒疾病篩查、兒童早期教育、微量元素檢測、嬰幼兒聽力篩查、撫觸、按摩、腦癱康復治療、托幼機構兒童健康檢查與管理、兒童口腔、腿、耳及心理保健服務。
(三)發放《出生醫學證明》、《婚前醫學檢查證明》。
二、開展臨床醫療服務:
1、開展婦、產、兒科、內、外科等臨床醫療業務,對兒科疾病、婦科疾病、不孕不育症、妊娠合並症及合並症的診治和危重孕產婦的搶救具有相對優勢。
2、開展兒童腦癱康復治療。
三、從事外線婦幼保健工作:
1、負責全縣鄉鎮婦幼保健員培訓業務管理工作。
2、負責全縣育齡婦女、孕產婦、7歲以下兒童等婦幼保健信息資料的統計分析上報。
3、負責全縣孕產婦系統管理。
4、負責全縣兒童系統管理。
5、四個重大婦幼衛生公共項目的實施(農村婦女宮頸癌普查、艾滋病母嬰阻斷、免費普服葉酸、免費婚前醫學檢查)。
6、對農村育齡婦女實施免費婦女病普查普治工作
省級婦幼保健院工作職責
作者:中國安全信息網 來源:中國安全信息網 發布時間:2010年11月09日 點擊數: 247
一、全面掌握全省婦女兒童的健康狀況,主要的健康問題、常見疾病和婦女兒童群體的多發性疾病、孕產婦死亡、圍產兒死亡、嬰兒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情況及主要致死原因,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需求和服務質量,出生人口質量及影響婦女兒童群體健康的主要生物、心理、社會、環境因素,協助衛生行政部門制定全省的婦幼保健規劃和支持性規劃。
二、負責全省婦女保健、兒童保健、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優生優育、信息統計、健康教育、培訓、科研新技術推廣應用等具體業務工作的技術指導並負責對市地級婦幼衛生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質量進行監測和審評,定時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報告。
三、掌握全省婦幼衛生專業隊伍數量、知識和技術水平,根據婦幼衛生工作的實際需要,協助衛生行政部門制定在職人員及基層婦幼衛生人員的培訓規劃並具體組織實施,要有計劃地培訓婦幼保健短缺專科人才,以滿足保健工作的需要。
四、能承擔本科室研究生及婦幼衛生中高級人才的進修培養任務。
五、能承擔國家、省級科研課題和進行國際合作;針對本省婦女兒童身心健康的主要問題、重點疾病,開展應用性研究工作並負責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
六、接受下級婦幼保健院的會診、轉診,堅持雙向轉診制度。為市地縣婦幼保健院提供有關產前診斷、遺傳咨詢、圍產期檢測技術等方面的技術支持。七、負責服務、整理、分析、儲存全省婦女兒童健康指標、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及人口出生質量、各項婦幼衛生工作指標及婦幼衛生資源轉入等數據資料,按規定時間上報省衛生行政部門,同時反饋給市地衛生行政部門和婦幼保健院。
八、負責對危害婦女兒童健康主要疾病的流行病學調查並開展防治工作,承擔國家檢測室的監測任務。
九、執行省級婦幼保健院建築、裝備標准。
⑼ 2012年艾滋病演講稿
根據職能要長期把「禁毒防艾」工作作為一項緊迫的政治任務,不斷增強憂患意識、危機意識、責任意識,多層面、多渠道、多手段在聯系鄉鎮營造大打人民戰爭的禁毒防艾氛圍。按照「兩個前移」的方針,把「禁毒防艾」工作的重心前移到基層,重點前移到對村民面對面的宣傳,積極配合當地鄉鎮黨委、政府和學校,通過組織培訓、召開群眾會議、發放宣傳資料、張貼標語、播放教育片、知識圖片巡迴展演、到學校上「禁毒防艾」課等宣傳方式在定點鄉鎮范大張旗鼓地就毒品和艾滋病的基本知識、危害性,開展禁防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長期性進行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同時,把青少年「禁毒防艾」教育作為基礎工程,積極探索「禁毒防艾」教育與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校園教育實踐活動緊密結合的特色教育新途徑。在一些有條件的定點鄉鎮開設了「禁毒防艾」知識課,開展「禁毒防艾」有關的宣傳教育活動。並依託學校充分發揮青少年教育的影響、帶動和輻射作用,開展小手拉大手的「禁毒防艾」宣傳活動。2012年「禁毒防艾」工作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開展:
1、全面實施「禁毒防艾」宣傳教育工程。廣泛深入開展覆蓋城鄉的以倡導健康的生活行為方式、禁毒、預防艾滋病、規范求醫行為等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教育,全面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開展公益宣傳和科普推廣;全面發動相關單位和社會團體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全面開展以學校為陣地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小手拉大手」活動;製作並發放彝漢雙語艾滋病防治宣傳品,開展彝族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教育活動;重點突出高危人群、服務人群、流動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宣傳。
2、認真開展美沙酮維持治療推廣工程。在縣人民醫院開設美沙酮維持治療門診,吸毒者較為集中的鄉(鎮)開設美沙酮維持治療點,提高美沙酮維持治療覆蓋率和可及性。保持開診一年以內的美沙酮維持治療門診(含治療點)在治人數達到100人以上,開診一年以上的美沙酮維持治療門診在治人數達到200人以上。在吸毒較為嚴重且無美沙酮維持治療的地區,積極穩妥地開展清潔針具交換試點工作,逐步提高吸毒人員非共用針具的比率。
3、大力開展安全套推廣使用工程。人口和計生部門將所需的安全套納入年度計劃,賓館、娛樂場所放置安全套和宣傳材料,張貼、懸掛安全套推廣宣傳燈箱、標牌、宣傳畫。由衛生、公安、文化等部門負責,對娛樂場所業主、從業人員開展定期健康教育,實行業主負責制,定期對娛樂場所從業人員進行性病、艾滋病體檢。計生、衛生、團委、婦聯等部門相互配合,大力推廣使用安全套。
4、全面開展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程。根據縣境內艾滋病流行情況,制定婚前檢查、孕產期保健規定,對辦理結婚登記的人群和孕產婦實施艾滋病免費檢測。通過宣傳動員、減免住院分娩費用等措施,提高縣艾滋病流行嚴重地區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率。對發現的HIV陽性孕產婦,實施綜合母嬰阻斷措施,有效阻斷或減緩艾滋病的二代傳播。
5、扎實開展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綜合管理工程。按照「屬地管理、部門負責、相互配合、責任到人、隨訪管理與關懷救助相結合」的原則,建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發現、隨訪、干預、轉介、治療、關懷救助等綜合管理模式和有效運行機制,最大限度地發現和管理傳染源,減少艾滋病病毒傳播,促進「四免一關懷」政策落實,延長艾滋病病人生命,降低艾滋病危害。
6、扎實抓好禁吸戒毒工程。按照「以人為本、依法管理、科學解讀、綜合矯治、關懷救助」的原則,以構建強制隔離戒毒所、戒毒康復場所、社區戒毒(康復)三個工作平台,完善生理脫毒、身心康復、融入社會「三位一體」的戒毒康復體系為重點,科學規劃和設置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益性戒毒康復場所建設,擴大戒毒康復規模;指導、協助開展社區戒毒、社區康復試點工作,組建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隊伍和體系;完善與基礎管理工作相銜接的吸毒人員動態管控機制;繼續保持嚴打高壓態勢;會同衛生部門,穩步推進社區美沙酮葯物維持治療及清潔針具交換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