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有關汽車輪胎方面的專業知識
網上關於輪胎的製造,成分,性能都有詳細的報道。可以查閱到
⑵ 輪胎的知識
【5.00】表示輪胎斷面寬5英寸。
【-】表示斜交輪胎 。
【12】表示鋼圈直徑12英寸 。
⑶ 你需要了解的輪胎基礎知識
輪胎是車輛唯一和地面接觸的部件,影響著車輛的安全、操控、舒適、噪音等方面。買新車的朋友也許只會關注一下輪圈的尺寸,往往會忽視輪胎,但是在日常用車或者是購買二手車的時候,了解輪胎的相關信息就非常重要了。關於輪胎的日常養護和更換方法,我們之前已經作過介紹,這一期主要向大家分享一下輪胎的基礎知識,教您看懂輪胎的基本信息。
一、輪胎的使用壽命:建議不要超過3-4年或6-8萬公里。
大部分車主朋友相當節約,不到胎面磨損極限一般不會更換輪胎。但是輪胎是橡膠產品,有使用期限,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老化開裂。由於長時間支撐車輛、為汽車運動提供行駛和制動的摩擦力,所以會產生磨損。如果行駛里程較少,而且路況較好,只從時間上考慮,那麼使用壽命是3-4年;如果行駛里程較多,只從里程方面衡量,那麼使用距離是6-8萬公里。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的愛車在車速較低的狀態下運行,在戶外馬路邊停車,常年風吹日曬雨淋,再加上車輛品質和駕駛習慣也不盡相同,所以3-4年或6-8萬公里只是理想狀態下的標准。隨著輪胎的磨損老化,車輛的操控性能也會下降,由此會帶來很多安全隱患。當日常行駛中遇到扎胎、鼓包、輪胎開裂等狀況,一定要及時檢查更換。
二、看懂輪胎的基本信息
購買輪胎時,新輪胎的胎面標貼上顯示著輪胎的型號、產品名稱以及使用提示等信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汽車輪胎知識基本介紹
輪胎尺寸印在胎壁上,表示方法有兩種:
高壓胎一般用「輪胎直徑×輪胎斷面寬度」表示,如34×7;低
壓胎一般用「斷面寬度~輪輞直徑」表示,如7.5~20,其單位
部為in(1in=0.0254m)。
另外也有許多記號,例如D用於輕型汽車,F用於中型汽
車,G指標准型汽車,H、L、J是用於大型豪華及高性能汽
車。
如果胎壁上加印R,如175R13,表示輪胎是子午線輪胎,
輪胎斷面寬度為6.9in(175mm),輪輞直徑為13in(330
mm),一般也會刻上RADIAL字。
(2)汽車輪胎更換標准
①技術標准胎紋溝槽小於1.6mm時,應更換輪胎。胎紋溝
槽耐磨指示標志外露,表明紋溝深度不足1.6mm,輪胎耐
磨指示標志就是花紋溝中的凸起,如果使用花紋溝所剩深
度低於1.6mm的輪胎會出現雨天牽引力和制動力會突然喪
失,以及雪天牽引力全無的可能性。
②里程標准結合路況3萬~5萬公里。瀝青平整路面5萬公
里,沙石崎嶇路3萬公里。當超過3萬公里時,胎面摩擦因
數小於50,如遇雨雪濕滑路面時,胎紋擠排水功能下降或
喪失,摩擦因數小於15,沙石路面易爆胎。
③時間標准5~8年。
④胎面標准胎面被扎4次以上的輪胎;胎側被扎或者被啃壞
的輪胎;胎面被扎直徑超過4mm的輪胎;胎肩被扎的輪
胎。胎側橡膠較薄,如被扎孔徑較大或橡膠面呈大面積粗
糙肉芽狀態或鼓起變形,為防止爆胎應立即更換。
上面這些標准任意達到一個即須更換輪胎。
(3)輪胎氣壓知識輪胎氣壓多少合適?
汽車輪胎氣壓要看季節,從車重以及輪胎的磨損情況來
看,輪胎填充氣體、輪胎承受重量等都有可能會影響到使
用,具體可以參考所購買車輛的說明書,同時也應考慮到
輪胎的磨損情況。
一般汽車輪胎氣壓冬季為2.5kgf/cm2,夏季為2.2kgf/cm
2,輪胎胎側上有輪胎可承受的最高氣壓,一般合理的氣壓
為輪胎上標注最高氣壓的70%~80%,但氣壓最好不要高於
輪胎上標注的最高氣壓。SUV和卡客車輪胎氣壓不一樣。
一般胎壓數值在2.3~2.5kgf/cm2之間都是正常的。
如果滿座(5人),胎壓調到2.5kgf/cm2左右比較適合;一
般為兩人,胎壓數值在2.3也是正常的。你可以安裝輪胎氣
壓監測系統,「牛角號」的智能輪胎氣壓監測系統就很不
錯,牛角號胎壓報警器實現了全時監測及時報警,消除輪
胎隱患,真正做到了防爆胎、省燃油、減磨損。它可對汽
車實時監測輪胎氣壓和溫度,防患於未然;保持正確的輪
胎壓力,降低汽車油耗;保持正確的輪胎壓力,延長使用
壽命。
對於輪胎日常使用來講,要注意胎壓問題。有人認為爆胎
是打氣太足而致,認為輪胎欠壓問題不大,這是十分片面
的。一般汽車的行駛速度是很快的,輪胎的形狀處於一種
高頻交變狀態,如果氣壓不足變形就會加大,胎面兩邊的
胎紋會過度磨損,胎體因無法抵禦地面的壓力而扭曲變
形,產生高溫而加速輪胎的磨損,最終導致爆胎。
如果氣壓過大也會使輪胎過硬失去應有的彈性及吸振能
力,不但抓地力變差,而且由於中央胎紋過度磨損會產生
胎紋深度不均勻的現象,輪胎在高速運轉下也有可能因無
法承受過度的膨脹壓力而發生爆胎。
所以輪胎氣壓過高或過低都有爆胎危險,不可小視氣壓問
題。應當按照廠家要求保持輪胎的標准氣壓,包括備胎氣
壓。胎壓的測量可自行用胎壓計測量,不過必需在輪胎常
溫的狀態下測量,因為在熱胎狀態下測量的結果是不準確
的。
⑸ 輪胎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輪胎是在各種車輛或機械上裝配的接地滾動的圓環形彈性橡膠製品。通常安裝在金屬輪輞上,能支承車身,緩沖外界沖擊,實現與路面的接觸並保證車輛的行駛性能。輪胎常在復雜和苛刻的條件下使用,它在行駛時承受著各種變形、負荷、力以及高低溫作用,因此必須具有較高的承載性能、牽引性能、緩沖性能。同時,還要求具備高耐磨性和耐屈撓性,以及低的滾動阻力與生熱性。世界耗用橡膠量的一半用於輪胎生產,可見輪胎耗用橡膠的能力。
輪胎通常由外胎、內胎、墊帶3部分組成。也有不需要內胎的,其胎體內層有氣密性好的橡膠層,且需配專用的輪輞。世界各國輪胎的結構,都向無內胎、子午線結構、扁平(輪胎斷面高與寬的比值小)和輕量化的方向發展。
外胎是由胎體、緩沖層(或稱帶束層)、胎面、胎側和胎圈組成。 外胎斷面可分成幾個單獨的區域:胎冠區、胎肩區(胎面斜坡)、屈撓區(胎側區)、加強區和胎圈區。
①胎體:又稱胎身。通常指由一層或數層簾布層(具有強度、柔軟性和彈性)與胎圈組成整體的(作為)充氣輪胎的受力結構。
②緩沖層(或稱帶束層):斜交輪胎胎面與胎體之間的膠簾布層或膠層,不延伸到胎圈的中間材料層。用於緩沖外部沖擊力,保護胎體,增進胎面與簾布層之間的粘合。子午線結構輪胎的緩沖層由於其作用不同,一般稱為帶束層。子午線輪胎胎面基部下,沒胎冠中心線圓周方向箍緊胎體的材料層。
③胎面:外胎最外面與路面接觸的橡膠層(通常,把外胎胎冠、胎肩:胎冠兩側的邊緣部分、胎側、加強區部位最外層的橡膠統稱為胎面膠)。
④胎側是輪胎側部簾布層外層的膠層,用於保護胎體,又有彈性。
⑤胎圈是輪胎安裝在輪輞上的部分,由胎圈芯和胎圈包布組成,起固定輪胎作用。
⑹ 輪胎基礎知識
採用「×」連接輪胎外直徑和輪胎斷面寬度兩組數字,即D×S,單位用英制,如畜力車輪胎32×6、28×6;超高壓航空輪胎18×4.4、39×13、56×16等規格。也有採用「×」和「-」混合組成三組數字的形式,第一組數字表示輪胎外直徑,第二組數字表示輪胎斷面寬度,第三組數字表示輪輞直徑,及D×Sf-d,例如航空輪胎用公制毫米表示的如545×175-254;用英制代號的如24×7.7-10;公制和英制混合表示的如360×135-6、380×150-4等。
輪胎的規格表示方法:
輪胎規格標記方法有傳統沿用和國際標准兩種,傳統方法是以減號相連的兩組數字來標記輪胎,第一組數字表明斷面寬度,第二組表示輪輞直徑。如果是子午線輪胎胎側,連接兩組數字的「-」通常以R字母代替。由於這種原始標記方法起源於美國,故兩組數字均採用英制單位表示,如9.00-20, 11.00R22.5, 13.6-38, 23.5-25等均為英寸。此外,有些國家採用公制或公制-英制混合標記,如260-508兩組數字均為毫米(mm),185R15前組數字為毫米(mm),後者為英寸等。
由於輪胎斷面輪廓不斷演變和發展,原來的傳統標記法已經不能適應新的要求,所以國際標准以輪胎斷面寬度(mm)、輪胎扁平率(%)、輪胎結構代號(如R代表子午線輪胎)和輪輞直徑代號(in)四項表示。
輪胎規格表示一般仍沿用傳統的標記方法,用外胎主要技術參數表示。
(1) 斜交輪胎
通常用以減號相連的兩組數字來標記輪胎,第一組數字表明斷面寬度,第二組表示輪輞直徑。由於這種原始標記方法起源於美國,故兩組數字均採用英制單位表示,如9.00-20, 11.00R22.5, 13.6-38, 23.5-25等均為英寸。此外,有些國家採用公制或公制-英制混合標記,如260-508兩組數字均為毫米(mm),185R15前組數字為毫米(mm),後者為英寸等。這種規格表示方法應用較廣,一般汽車輪胎、農業機械輪胎、工程機械輪胎均用此種規格標記。
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幾種表示形式:採用「×」連接輪胎外直徑和輪胎斷面寬度兩組數字,即D×S,單位用英制,如畜力車輪胎32×6、28×6;超高壓航空輪胎18×4.4、39×13、56×16等規格。也有採用「×」和「-」混合組成三組數字的形式,第一組數字表示輪胎外直徑,第二組數字表示輪胎斷面寬度,第三組數字表示輪輞直徑,及D×Sf-d,例如航空輪胎用公制毫米表示的如545×175-254;用英制代號的如24×7.7-10;公制和英制混合表示的如360×135-6、380×150-4等。
2、子午線輪胎
子午線輪胎一般採用「R」字母為代號,R是子午線結構Radial的字頭,R代替連接兩組數的「-」符號,例如9.00R20、11R22.5、用英制。如185R15,前組數字為公制,後者為英制。法國米西林公司用「X」為代號,如10.00-20X,175-14X;蘇聯採用「P」為代號,如155-13P,5.90-15P,義大利採用「Cinturato」為標記。
由於輪胎規格品種不斷增加,輪胎斷面輪廓有了較大變化,原來的傳統標記法已經不能適應新的要求,所以國際標准規定以輪胎斷面寬度(mm)、輪胎扁平率(%)、輪胎結構代號(如R代表子午線輪胎)和輪輞直徑代號(in)四項表示。例如175/70SR14,第一組數字表明輪胎斷面寬度為175mm,第二組數字表示輪胎斷面高寬比為70%,即70輪胎系列,第三組數字14表示輪輞直徑,用英制,SR表示快速級子午線輪胎,S為速度級標記。
(3) 無內胎載重輪胎
無內胎載重輪胎改用深槽式輪輞後,輪輞直徑改變,如8-22.5(相當於有內胎斜交輪胎7.50-20規格),10-22.5(相當於有內胎斜交輪胎9.00-20規格),採用英制。有的無內胎輪胎直接註上「無內胎」或「TUBELESS」的標記。
輪胎規格表示的尺寸只是表示該規格的代號,並非輪胎的實際尺寸,相鄰的兩種規格之差數,一般不超過10~15%。
(4) 拖拉機輪胎
a. 窄輪輞拖拉機輪胎
雖然此種類型的拖拉機輪胎逐步被淘汰,但仍佔有一定數量。凡其輪輞寬度與輪胎斷面寬度之比在65%范圍內均屬窄輪輞拖拉機輪胎,規格表示方法基本與斜交輪胎相同,採用S-d形式,只是在斷面寬代號中帶有小數點為標記,如11.45-24、13.00-28、9.00-36。
b. 寬輪輞拖拉機輪胎
寬輪輞拖拉機輪胎的輪輞寬度與輪胎斷面寬度之比在80%左右,規格表示方法不同於窄輪輞拖拉機輪胎之處是輪胎斷面寬採用整數表示,如10-28、11-38、12-38。
c. 超寬輪輞拖拉機輪胎
超寬輪輞拖拉機輪胎的輪輞寬度與輪胎斷面寬度之比在85~90%范圍內,其規格表示法不同於寬輪輞拖拉機輪胎之處是輪胎斷面寬度採用小數點後只帶一位不是「0」的數,如11.2-28(取代10-28),12.4-38(取代11-38)。13.6-24(取代12-24)。目前農業輪胎系列已發展成為超寬輪輞的拖拉機驅動輪胎。
d. 低斷面農業機械輪胎
拖拉機導向輪胎和農機具輪胎向低斷面發展,「L」表示低斷面,斷面寬度數值可為整數,也可帶小數點後一個數字,如9.5L-15,11L-15,14L-16.1。林業輪胎如30.5L-32。也有採用「SL」符號,此標記只限用於農業輪胎,如7.50-10SL,10.00-15SL等。 (5) 載重汽車輪胎
載重和公共汽車輪胎依據其大小可分為微、輕、中、重型輪胎,不同類型的輪胎其規格標志各異。
(一) ISO國際標准輪胎規格標志
按ISO國際標准所規定的輪胎規格標志,距離及說明如下:
255 / 70 R 22.5 140 /137 J
其中:
255-輪胎名義斷面寬,mm
70-輪胎扁平率,%
R-輪胎結構標志,子午線結構;
22.5-輪輞名義直徑(無內胎輪輞),in;
140-單胎負荷指數,24.5KN;
137-雙胎負荷指數,22.5KN;
J-速度標志,100km/h。 (二)現有英制規格標志
a. 微型載重汽車輪胎
通常指輪胎名義斷面寬4.50~5.00in,輪輞名義直接10~12in的小型載重汽車輪胎。通常裝在對開式或深槽輪輞上,其規格標志舉例如下:
5.00 - 12 ULT
其中:
5.00-輪胎名義斷面寬,in;
- - 連字元;
12-輪輞名義直徑,in;
ULT-汽車類型標志(微型汽車)。
b. 輕型載重汽車、拖車和多用客車輪胎
這類輪胎通常裝於5。 深槽或半深槽輪輞上,多在公路上行駛。其輪輞直徑一般在16in以下,名義輪胎斷面寬在9.00in 以下的輪胎。其規格標志舉例如下:
8.25 - 16 LT
8.25-輪胎名義斷面寬,in;
--連字元;
16-輪輞名義直徑,in;
LT-類型標志。
c. 載重和公共汽車輪胎
通常指輪輞名義直徑為18~24in,斷面寬為7.5~14 in的中型和重型載重和公共汽車輪胎。該輪胎裝於I、II、III型輪輞上,主要用於公路行駛。如9.00-20斜交輪胎,11.00R20等。其中:
9.00 - 20
9.00-輪胎名義斷面寬,in;
--連字元;
20-輪輞名義直徑。
11.00 R 20
11.00-輪胎名義斷面寬,in;
R-子午線輪胎標志;
20-輪輞名義直徑,in。
d. 無內胎輪胎
(1) 輕型載重求出無內胎輪胎 裝於15。深槽式輪輞,其輪輞名義直徑比同級有內胎輪胎所裝配輪輞大1.5 in, 其斷面寬除6.50 in 以外比同級有內胎輪胎大1 in。並且斷面寬尺寸後的小數位不補零。其規格標志及其相應同級有內胎輪胎的規格列於下表 表 輕型載重汽車無內胎輪胎規格
無內胎輪胎規格 相應有內胎輪胎規格
7-17.5 6.50-16
8-17.5 7.00-16
8.5-17.5 7.50-16
10-17.5 9.00-16 (2) 載重汽車無內胎輪胎
載重汽車無內胎輪胎的輪輞直徑比同級有內胎輪胎大2.5 in, 輪胎斷面寬除7.50和8.25兩個規格以外比同級有內胎輪胎大1in。其斷面寬以整數表示,並且小數點後不再補零。其規格標志列於下表:
表 載重和公共汽車無內胎輪胎規格
無內胎輪胎規格 相應有內胎輪胎規格
8-22.5 7.50-20
9-22.5 8.25-20
10-22.5 9.00-20
11-22.5 10.00-20
12-22.5 11.00-20
13-22.5 12.00-20 e. 其它載重汽車輪胎規格標志
ML為礦山和林業用載重汽車輪胎;
HT為重型載重汽車輪胎;
MH為家庭旅遊汽車輪胎;
ST為公路行駛拖車輪胎。 轎車胎的標志
轎車輪胎的標志包括尺寸和結構特徵、負荷和速度特徵以及其它使用特徵等。
(1) 輪胎尺寸及結構標志
輪胎的規格名稱一般標明以下幾項:
a. 公稱斷面寬/ 公稱扁平率;
b. 輪胎結構代號 輪胎結構代號用以下字母表示。D代表斜交結構,R代表子午線結構。
c. 公稱輪輞直徑代號 裝配在現有輪輞上的輪胎、其輪輞代號見下表。
表 輪輞直徑及其公稱直徑
輪輞代號 公稱輪輞直徑,mm 輪輞代號 公稱輪輞直徑,mm 輪輞代號 公稱輪輞直徑,mm
10 254 13 330 15 381
12 305 14 356 16 406 (2) 使用條件特徵
使用條件特徵包括負荷指數及速度標志。
a. 速度標志 速度標志代表輪胎在規定的使用條件下能承受負荷指數所對應負荷時的速度等級。按國際標准規定,轎車輪胎速度標志為L~H級,對應的速度等級為120~210km/h。
b. 其它使用特徵 在輪胎胎側標明的使用特徵有負荷和氣壓,輪胎為無內胎時,常標出「無內胎」字樣,有時還設其它專門標記,如花紋類型和旋轉方向等。
(3) 輪胎規格標記示例
a. 普通斷面斜交轎車輪胎,高寬比約為0。96,斷面接近圓形。這種輪胎的斷面寬標志有:5.20、5.60、5.90、6.40、6.70、7.10、7.60、8.20。如6.70-13、7.60-15等。
b. 低斷面橡膠轎車輪胎(高寬比約為0.88),這種輪胎斷面寬標志的尾部為 .00 或.50兩種。如5.00、5.50、6.00、6.50、7.00、7.50、8.00。如6.00-15、7.50-14等。
c. 超低斷面斜交轎車輪胎,高寬比約為0.82。這種輪胎的斷面寬標志有:5.95、6.15、6.45、6.95、7.35、7.75、8.25、8.55。如6.95-14、7.35-15等。
d. 公制輪胎,以公製表示斷面寬,英製表示輪輞直徑,用「R」表示子午線結構,並用一個字母表示速度等級。如155SR13、215HR15等。公制轎車輪胎斷面寬從125開始,以10mm為一級,直至235為止。
在子午線轎車輪胎規格標志中,除用「R」標志外,有的廠牌在胎側上增加其它標志。如Michelin輪胎公司加「×」,Prelli輪胎公司加「Cinturato」,蘇聯用「P」標志子午線結構,如155-13P。
e. 「70」系列轎車輪胎為廣泛應用的一種輪胎,其規格表示法與公制輪胎相同,只需在結構和速度標志之前加入公稱扁平率70,該種輪胎斷面寬從145開始,以10mm為一級,至215為止。當斷面寬相同時,輪胎的負荷能力水輪輞直徑的增大而增大。
「60」系列和「50」系列的轎車輪胎與「70」系列的轎車輪胎規格表示法相同,只需將「70」換成「60」或「50」即可。
f. 美國的字母-數字體制的轎車輪胎,不管其輪輞直徑大小,字母代號相同的輪胎具有相同的負荷能力。如ER70SR14和ER70SR15轎車輪胎在一定內壓下的負荷能力相同。規格中第一個字母表示輪胎的負荷能力。在字母-數字體系中,字母表示內壓為0.17MPa及0.22MPa時的最大負荷量。 航空輪胎的規格表示
航空輪胎有7種型號。
I型:圓滑輪廓輪胎;II型:高壓輪胎;III型:低壓輪胎;4型:超低壓輪胎;
6型:低斷面輪胎;7型:超高壓輪胎;8型:超高壓低斷面輪胎。其中1,2,4,6為保留生產輪胎。
航空輪胎規格有3種規格表示方法:
(1) 低壓輪胎 斷面寬-輪輞直徑 例如: 6.00-6
(2) 超高壓輪胎 外直徑×斷面寬 或外直徑×斷面寬-輪輞直徑 例如:39×13或39×13-16
(3) 新設計輪胎 外直徑×斷面寬-輪輞直徑;或在輪胎規格前加上C、B、或H中的任一字母,其含義為:
輪胎規格前附加的字母 C B H 無字母
輪輞寬度/輪胎斷面寬 0.5~0.6 0.6~0.7 0.6~0.7 0.7及以上
輪輞胎圈座斜度 15 15 5 5 例如:H40×14.5-19
表示:輪胎的外直徑、斷面寬和輪輞直徑分別為1016mm、368mm和483mm;
輪輞寬度與輪胎斷面寬之比為0.6~0.7;
輪輞的胎圈座斜度為5。 摩托車胎的規格標志
在ISO標准中,輪胎規格標准主要由斷面寬標記、結構標記和輪輞直徑標記組成。普通結構的輪胎斷面寬標記是帶兩位小數的數字,整數位是2~6,小數位以0.25為一檔,分別為「00」、「25」、「50」和「75」;斜交胎體的結構標記為「-」;兩位直徑標記是4~23的整數,每個數為一檔,其4~12為小輪徑胎,14以上為一般的摩托車輪胎。
為了說明輪胎的負荷能力,在規格標志的後面還有層級標志。小輪徑胎有二層級和四層級之分,一般摩托車輪胎有四層級和六層級之分。層級越高,負荷能力越大,其在規定速度下的輪胎充氣壓也越大。層級的符號為「PR」(「PLY-RATING」之縮寫),如「2.75-184PR"所表示的是新胎充氣斷面寬為75mm,輪輞直徑為458.7mm,四層級斜交胎體結構的一般類型摩托車輪胎; 「2.75-18 6PR」則為加重胎體的摩托車胎,二者之充氣外緣尺寸和兩位直徑都相同。至於輪胎負荷與氣壓、負荷與速度的對應關系,在各有關標准及製造廠的產品說明書中都有規定。至於低斷面結構摩托車胎的規格標志,其斷面寬標記用公制,以毫米數值標記,並在斷面寬標記後面,以分號連接名義扁平率,再後是結構標記「-」和如普通結構摩托車胎的兩位直徑標記。為標明輪胎的負荷能力及所能達到的最高速度,在規格標志的後面,往往還有負荷指數和速度級符號的標志,如
120/80-18 65S
其意為:
120-公制斷面寬標記;
80-名義扁平率;
--結構標記;
18-輪輞直徑標記;
65-負荷指數,表示最大負荷為2.84KN;
S-速度級符號,表最高速度180km/h。
低斷面摩托車獨聯體的斷面高寬比,為等於或小於1.0的數,如1.0、0.9、0.8等,故在規格標志中以名義扁平率100、90、80等表示之。低斷面結構摩托車胎,如採用帶兩位小數的數字作斷面寬標記時,其小數位數字常取10或60,且不標示名義扁平率,二將速度級符號置於結構標記的位置。如5.10-18、4.60H16,其新胎充氣斷面寬尺寸分別與斷面寬標記為5.00和4.50則相同。
美國TRA標准中,常採用字母作摩托車輪胎斷面寬標記的方法,其與通常的斷面寬標記對照情況如下表:
表 TRA標准斷面寬標記對照
TRA系列標記 E F G H J L M N P R S T 一般斷面寬標記 2.25 2.50 2.75 3.00 3.25 3.50 3.75 4.00 4.25 4.50 4.75 5.10 在其規格標准組合中,均由標志摩托車輪胎的前置標記「M」開始,其後依次為斷面寬代號、(扁平率)、結構標記和輪輞直徑標記,有的還帶有特殊輪輞標志的後綴。如MF-17、MF90-17和MM90-19T,前者表示普通結構的2.50-17摩托車輪胎,次者表示扁平率為90的2.50-17低斷面摩托車輪胎,後者表示為扁平率90的3.75-19低斷面摩托車輪胎,且該種輪胎限裝於5。外傾角、內凸芯座為深槽式的所謂2.50CM輪輞。而歐洲ETRTO標准系列中,有低斷面斜交帶束結構的摩托車輪胎,其結構標記為「VB」,如「4.18VB18」。日本JIS標准系列中,則有低斷面超低氣壓的摩托車輪胎,其斷面寬標記為帶一位小數的數字,如5.4-6/6.7-10等。其使用氣壓在60~120kPa間。
⑺ 輪胎的基礎知識有哪些
1、輪胎生產日期/保質期:
國家目前沒有規定轎車輪胎的保質期,業內行家指出一般市面上認為輪胎的保質期是3年,這個是指輪胎從生產到安裝到您的車輛上的時間,不是指輪胎從生產到完全使用報廢的時間。輪胎一旦安裝到車輛上,其報廢期限就得根據您的使用情況和磨損情況而定了。
2、輪胎速度級別詳解:
每條輪胎胎側都模刻有此輪胎的速度符號,對應速度符號就可知道此輪胎的最高速度,例如:輪胎規格195/65 R15 91V中速度符號是V,查找速度符號和速度對應表就知道此輪胎的最高速度是240公里/小時。米其林輪胎上所粘貼的標簽內就有速度符號和具體的最高速度的信息。
3、不能只換破損的輪胎
換輪胎時,很多車主覺得只要更換破損的輪胎就可以,其實這是不建議的。如果左右輪胎磨損程度、花紋不同,會造成兩側抓地力、排水性能不同,很容易造成車輛跑偏、抖動等現象,影響駕駛安全。更換輪胎時,需同時更換同一車軸上的兩條輪胎。
車輛上坡時,應盡量利用慣性行駛,適時變速,及時換擋,上坡時要保持車輛有適當的餘力,不要等車停了再重新起步,以減少輪胎的磨損。
4、輪胎載重指數:
每條輪胎載重指數和最大載重能力模刻在胎側上,例如:輪胎規格為195/65 R15 91V中的載重指數是91,其所對應的輪胎最大載重能力是615公斤。超載的輪胎將積聚過多的熱量並導致突然毀壞。請按照車輛製造商的載重要求將確保輪胎不會超載。
5、輪胎作用:
輪胎的作用有支持車輛的全部重量,承受汽車的負荷;傳送牽引和制動的扭力,保證車輪與路面的附著力;減輕和吸收汽車在行駛時的震動和沖擊力,防止汽車零部件受到劇烈震動和早期損壞,適應車輛的高速性能並降低行駛時的噪音,保證行駛的安全性、操縱穩定性、舒適性和節能經濟性。
⑻ 輪胎知識
例: P205/55R16 89H
「P」 是指轎車輪胎。(用以區別卡車或其他車型適用的輪胎)
「205」指的是輪胎斷面的寬度,是兩個胎側之間的寬度(以毫米為單位)。此寬度隨輪胎所匹配輪輞寬度的不同而不同:寬輪輞配寬輪胎,窄輪輞配窄輪胎。一般在胎側上所標示的胎寬,是指當輪胎安裝到所建議寬度的輪輞時的寬度。
「55」是輪胎的扁平比,是胎寬與胎高的比例,這里指胎高占胎寬的65%,數值越小,越顯扁平。
「R」是指輪胎的結構,表示此輪胎為子午線結構,也就是說它的簾布層是呈輔射狀排布在胎體內的。「B」表示輪胎為斜交結構,目前斜交結構的轎車輪胎已不復存在。
「16」表示輪輞直徑(以英寸為單位),此輪胎必須匹配15英寸的輪輞,否則無法安裝。
「89」表示載重指數:此輪胎最高載重為1,279磅。不同的載重指數代表不同的最高載重(通常以磅或公斤為單位)。
「H」表示速度級別:此輪胎最高時速為每小時130英里。舊式歐洲胎邊標示系統中以215/65HR15表示。不同的英文字母表示不同的速度級別。
「DOT」則表示此輪胎符合美國交通部(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DOT)規定的安全標准。「DOT」後面緊挨著的11位數字及字母則表示此輪胎的識別號碼或序列號。
⑼ 有哪位朋友可以告訴我,學習輪胎知識的書哪種比較好,比較全面本人想了解輪胎的知識!!!
汽車輪胎歷史 輪胎是汽車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與路面接觸,和汽車懸架共同來緩和汽車行駛時所受到的沖擊,保證汽車有良好的乘座舒適性和行駛平順性;保證車輪和路面有良好的附著性,提高汽車的牽引性、制動性和通過性;承受著汽車的重量,輪胎在汽車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很早以前輪胎是用木頭、鐵等材料製成,第一個空心輪子是1845年英國人羅伯特·湯姆遜發明的,他提出用壓縮空氣充入彈性囊,以緩和運動時的振動與沖擊。盡管當時的輪胎是用皮革和塗膠帆布製成,然而這種輪胎已經顯示出滾動阻力小的優點。根據這一原理,1888年約翰·鄧錄普製成了橡膠空心輪胎,隨後托馬斯又製造了帶有氣門開關的橡膠空心輪胎,可惜的是因為內層沒有帆布,而不能保持一定的斷面形狀和斷面寬。 1895年隨著汽車的出現,充氣輪胎得到廣泛的發展,首批汽車輪胎樣品是1895年在法國出現的,這是由平紋帆布製成的單管式輪胎,雖有胎面膠而無花紋。直到1908年至1912年間,輪胎才有了顯著的變化,即胎面膠上有了提高使用性能的花紋,從而開拓了輪胎胎面花紋的歷史,並增加了輪胎的斷面寬度,允許採用較低的內壓,以保證獲得較好的緩沖性能。 1892年英國的伯利密爾發明了簾布,1910年用於生產,這一成就除改進了輪胎質量,擴大了輪胎品種外,還使外胎具備了模製的可能性。隨著對輪胎質量要求的提高,簾布質量也得到改進,棉簾布由人造絲代替,50年代末人造絲又被強力性能更好、耐熱性能更高的尼龍、聚酯簾線所代替,而且鋼絲簾線隨著子午線輪胎的發展,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1904年馬特創造了炭黑補強橡膠,大規模用於補強胎面膠是在輪胎採用簾布之後,因為在這之前,帆布比胎面在輪胎使用中損壞得還要快,炭黑在膠料中的用量增長很快,30年代每100份生膠中使用的炭黑也不過20份左右,這時主要在胎面上採用炭黑,胎體不用,現在已達50份以上。胎面中摻用炭黑以前,輪胎大約只行駛6000km就磨光了,摻用炭黑後,輪胎的行駛里程很快就得到顯著的提高。現在一組貨車輪胎大約可行駛10萬km,在好的路面上,甚至可達20萬km。 1913-1926年,因發明了簾線和炭黑輪胎技術,為輪胎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輪胎外緣的標准化,製造工藝的逐漸完善,生產速度比以前提高了,輪胎的產量與日俱增。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輪胎技術一直不斷地改進與提高,如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轎車胎由低壓輪胎過渡到超低壓輪胎;40年代開始輪胎逐步向寬輪輞過渡;40年代末無內胎輪胎的出現;50年代末低斷面輪胎問世等等。許多新技術的出現都莫過於1948年法國米西林公司首創的子午線結構輪胎,這種輪胎由於使用壽命和使用性能的顯著提高,特別是在行駛中可以節省燃料,而被譽為輪胎工業的革命,在這里簡略介紹一下當今發展的主要幾種輪胎特徵。 子午線輪胎: 這種輪胎的特點是簾布層簾線排列的方向與輪胎的子午斷面一致(即胎冠角為零度),由於簾線的這樣排列,使帝線的強度能得到充分利用,子午線輪胎的簾布層數一般比普通的斜線胎約可減少40—50%。簾線在圓周方向只靠橡膠來聯系。 子午線輪胎與普通斜線胎相比,具有彈性大,耐磨性好,可使輪胎使用壽命提高30—50%,滾動阻力小,可降低汽車油耗8%左右,附著性能好,緩沖性能好,承載能力大,不易穿刺等優點。缺點是:胎側易裂口,由於側面變形大,導致汽車側向穩定性差,製造技術要求及成本高。 無內胎輪胎: 無內胎輪胎與一般的輪胎不同之處在於沒有內胎,空氣直接壓入外胎中,因此輪胎與輪輞間需有很好的密封。 無內胎輪胎在外觀上和結構上與有內胎輪胎近似,所不同的是無內胎輪胎內壁上附加了一層厚約2—3mm的專門用來封氣的橡膠密封層,它是用硫化的方法粘附上去的,當輪胎穿孔後,由於其本身處於壓縮狀態而緊裹著穿刺物,故能長期不漏氣,即使將穿刺物拔出,也能暫時保持胎內氣壓。 無內胎輪胎胎圈上有若幹道同心的環形槽,在胎內氣壓作用下,槽紋能可靠地使胎圈壓緊在輪輞邊緣上保證密封。安裝無內胎輪胎的輪輞是不漏氣的,它有著傾斜的底部和平勻的漆層。氣門嘴直按固定在輪輞上,其間墊以密封用的橡膠襯墊。 無內胎輪胎有氣密性好,散熱好,結構簡單,質量輕等優點。缺點是途中修理較為困難。 寬斷面輪胎: 隨著汽車車速的提高,要求降低整車重心,改善操縱性能,這就要求提高輪胎的側向穩定性和對路面的附著性能,以確保高速狀態下的行車安全,這樣低斷面輪胎的出現就成為必然趨勢。輪胎的斷面高(H)與斷面寬(B)的比值(H/B)是代表輪胎結構特徵的重要參數,稱之為輪胎的高寬比,也有人稱之為扁平比。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轎車輪胎的外徑減小了25%,輪輞直徑減小了35%,輪胎和輪輞的寬度增加了將近一倍,輪胎的高寬比不斷減小,轎車達0.5,賽車達0.4,特別是寬寬的輪胎與高級轎車匹配,更為美觀大方。 汽車輪胎生產發展的歷史表明,前50年主要是解決如何提高輪胎的使用壽命問題,近年來,由於汽車製造和交通運輸部門對輪胎的要求日益苛刻,輪胎研究的重點轉到輪胎行駛性能、安全性能、舒適性能和經濟性能上來,總之,輪胎的發展總趨勢是「三化」,即子午線化、無內胎化、低斷面化。目前,轎車輪胎已實現了這「三化」,貨車輪胎正在向這個方面發展。 汽車輪胎如何保養 輪胎保養首先要強調的是,行駛時應保持符合要求的正確氣壓。輪胎胎側有一個汽車製造商所提供的最高氣壓值,至少每個月要檢查一次所有輪胎(包括備胎在內)在冷卻情況下的氣壓。但僅僅檢查是遠遠不夠的,如果發現氣壓減少過快,一定要查明原因,避免留下隱患,在某一刻被打個措手不及。扎釘、割破、氣門嘴橡膠老化、開裂都可能是罪魁禍首。如果是新車,則要檢查輪輞鋼圈邊緣與輪胎是否貼合完好,有沒有做過漏水檢查和漏氣測試。原因查明後可以找有經驗的經銷商或者大的輪胎店,咨詢是否值得修補,因為諸如扎釘這種行為會導致輪胎內部結構損壞,不值得繼續使用。 任何情況下,不要超過駕駛條件要求和法律限制的合理速度。如果遇到前方有石塊、坑洞等障礙物時,要避讓或緩慢通行。因為即使充氣壓力正確,在高速行駛時,輪胎如果遇到道路障礙物傷害導致損壞的幾率也比低速行駛時要高。子午線輪胎的胎面是有鋼絲帶束層的,而輪胎邊則沒有鋼絲層覆蓋,高速行駛時,輪胎撞擊坑洞及其他外界異物,導致輪胎在沖擊物與輪輞凸緣間產生嚴重的擠壓變形,可造成簾子布斷紗,輪胎內部的空氣則從斷紗處頂起形成鼓包,繼續使用這樣的輪胎會導致斷紗越來越多,最終形成爆胎。 要經常檢查輪胎狀況,包括是否有鼓包、裂縫、割傷、扎釘和不正常的輪胎磨損。有的新車買了沒多久,車兩側輪胎一邊磨損得多,一邊磨損得少,或者胎肩磨耗快於胎面其餘部分。這是由輪胎定位不良引起的,要考慮做四輪定位,即使此時車輛行駛還不到8000公里,否則花幾百塊錢買的輪胎很容易就被吃掉了。千萬不要簡簡單單地換條輪胎了事,車輛自身狀況不改變,換了新輪胎還是會出問題,這就像腳有問題不治腳反而去換鞋一樣無意義。如果輪胎過度抖動,則可能是車輪不平衡,這種情況不僅會縮短輪胎壽命,而且會影響車輛的操控性,可能出現危險。 輪胎磨損到磨耗指示標志,應停止使用。在胎面花紋溝所剩1.6毫米位置有磨耗指示標志。磨損到這個標志,就必須被替換。使用超過模耗指示標志的輪胎是危險的,特別是在濕地行駛的時候。因為花紋被磨平,輪胎的排水性能大大降低,輪胎與水面基本形成水磨狀態,阻礙輪胎與地面的接觸,抓地力大大降低,存在安全隱患。 備胎應該避免放在陽光、油、酸、碳氫化合物附近,這些都會侵蝕輪胎。所有的輪胎都應該存儲在冷卻乾燥和黑暗的室內,以避免有水分聚集在輪胎內產生危險。由於增壓,液體可能通過輪胎內部氣密層進入胎體層,這會導致輪胎的突然損壞。購買輪胎時,輪胎存放環境如何,也可以作為考察輪胎店的一個方面。 1、外側邊緣磨損 原因如果順行駛方向觀察,在輪胎的外側邊緣有較大的磨損,說明輪胎經常處於充氣不足的狀態、即壓力不夠。 解決辦法多檢查幾次輪胎壓力。可能的話、按"高速公路"標准充氣、即比正常標准再多加3萬帕。再者、一般人以為,既然輪胎充氣不足有利於雪地和沙地行駛、在潮濕地面上也可如此。須知,充氣不足的輪胎非常不利於雨天行駛,抓地性會明顯減弱。 2、凸狀及波紋狀磨損 原因假如發現輪胎著地部分的兩側呈凸狀磨損,而且輪胎周邊也呈波紋狀磨損,說明車的減震器、軸承及球形聯軸節等部件磨損較為嚴重。 解決辦法由於更換新輪胎費用較高、所以建議您在更換輪胎前.先檢查懸掛系統的磨損情況、更換磨損部件。否則,即使更換輪胎也無濟於事。 3、表面均勻磨損 原因輪胎的均勻磨損是正常現象。其各部都會有相應的表現。一旦花紋已經磨干。說明輪胎的壽命已盡。必須更換,另外花紋還有排遣路面積水的功效、 因此是保持汽車抓地性的重要環節。 解決辦法千萬不要自行製造輪胎花紋。如果磨損已達輪胎花紋的標准深度(通常為1.6毫米寬度大於175毫米的輪胎則為2毫米)、就要更換。當然、磨損程度會有差別。但須知。同一根車軸上不同輪胎的磨損差別不得超過5毫米。 4、輪胎內的"暗傷"原因車輛與硬物發生沖撞後(例如撞在便道邊沿上).或在癟胎狀態下行駛後、輪胎的橡膠層會有嚴重劃痕,影響密封程度。 解決辦法在此情況下。 輪胎會漏氣、破裂。如創面較小、當然可以修補、以應不時之需、但若想長途行駛則必須立即更換。 5、中心部分磨損原因 如果發現輪胎著地部分的中心面積出現嚴重磨損的情況、這表明輪胎經常處於充氣過滿的狀態。這也不利於輪胎的保養,反而加速了輪胎的磨損。解決辦法首先一定要檢查一下壓力表是否精確、調整好壓力。須知只有高速行駛或載重行駛的時候。才需給輪胎過分充氣,而在一般狀態下則大可不必。 6、輪胎側面裂紋 原因多因保養不善。或行駛於多石子的路面及建築工地上,以致堅硬物體接觸到輪胎、在重壓下造成了輪胎內層的破損。 解決辦法須立即行動,如修理費不太貴。 則以修補為好、 否則就要更換輪胎。現在的輪胎雖應用了新技術,但也更嬌氣,要妥善保養。 7、輪胎出現鼓泡原因 輪胎側面出現鼓泡。這是因為輪胎內層有裂紋而造成氣體通過裂紋達到表層、最終會導致輪胎"放炮"。解決辦法不要以為可以修補一下了事、在橡膠上打補丁並不能持久。特別是駕車跑長途,最好及時更換輪胎。 8、輪胎內側磨損原因 輪胎內側磨損、外層邊緣呈毛刺狀。常見到一些舊車的懸掛系統不良,使整個車身深陷下去。這表明輪胎變形、兩個輪胎的對稱性己受影響。解決辦法如果有條件.最好把減震器、球形聯軸節等一應配件全更換一下。但如果費用太高、則可考慮先請專業修理工調校前橋與輪胎的角度。 9、輪胎局部磨損原因 如果輪胎表面只有一塊大面積磨損,說明是緊急剎車時別住車輪所造成的,而如果前後輪有兩塊相同的磨損,就說明鼓式剎車有問題了。解決辦法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如何必須更換輪胎了。為應付急用,當然可以把舊輪胎暫時換到後輪,以保證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