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賓館衛生管理制度
1、員工必須了解本部門的任務和工作性質,是服務還是維修,是生產還是供應、保障。了解本崗位的工作范圍、崗位職責和主要工作內容。
2、員工應熟悉在崗位經常用的名詞術語、基本概念。本崗位所使用表格、票據的使用對象、項目、內容、填寫要求、使用方法及有關規定。
3、員工應了解本崗位各項工作中酒店和本部門的有關規定,如禮貌、紀律、安全、衛生、財務管理制度、獎罰等規定,了解公安、消防、防疫、稅務等部門的有關規定。
4、員工應熟悉所做的各項工作(或服務)的規格和標准、質和量的要求、服務態度、效率、標准、服務程序及基本的服務工作方法、操作方法,對所使用的工具、機械要做到「三知」、「三會」:即知原理、知性能、知用途,會使用、會簡單維修、會日常保養。對工作中要使用的原料,要熟悉其性能、規格、用途及使用的注意事項。
酒店布草間衛生管理制度
1、必須設立與經營規模相適應的專用布草間,有清潔專用保潔設施,並且標志明顯。
2、配備足夠數量的被罩、床單、枕套、枕巾等物品,有利於正常周轉使用和嚴格清洗消毒。
3、客人使用被罩、床單、枕套、枕巾等物品後,必須嚴格清洗,採取熱力消毒或其它方法進行嚴格消毒。本店無清洗消毒條件的必須與有資質的洗滌公司簽訂洗滌協議,確保洗滌消毒效果。
4、經清洗消毒被罩、床單、枕套、枕巾等物品,進入布草間過程中包裝嚴密,確保不被污染。進入布草間後經檢驗合格放入清潔的保潔櫃內進行保潔。
5、保潔時間較長的被罩、床單、枕套、枕巾等物品,必須再次進行清洗消毒後,方可供客人使用。
6、清洗消毒的被罩,床單,枕套,枕巾等物品,必須做好清洗消毒記錄,保證一客一用一消毒。
7、布草間實行專人管理,建立出入登記制度,先進先出。並做好布草間日常衛生保潔,不得存放其它物品或有雜物。
Ⅱ 賓館衛生許可證怎麼辦理流程
賓館衛生許可證辦理流程:一、准備相關資料到行政服務中心衛生局服務窗口提出申請並提交相關資料;二、告知是否受理;三、在規定時限內進行現場勘驗;四、辦理和發放許可證,賓館衛生許可證辦理應提供的資料;一、衛生許可證申請書(營業執照復印件、租房協議安全用水證明);二、經營場所平面圖、衛生組織、衛生制度;三、衛生行政部門對其建設項目的設計審查和工程驗收認可書(新單位);四、直接為顧客服務人員健康檢查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五、公共場所衛生監測檢驗報告;六、法人代表和負責人身份證原件(核實後退回)。
Ⅲ 石家莊市公共場所從業人員衛生知識培訓試題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
(1987年4月1日國務院發布)
第一章 總 則
Ⅳ 招待所衛生規章制度在那裡找
賓館旅店、招待所衛生管理制度 一、賓館、旅店要保持周圍環境整潔、美觀,地面無果皮、痰跡和垃圾。 二、必須設有消毒間或消毒設施,並要有健全的衛生制度。 三、被套、枕套(巾)、床單等卧具要一客一換。 四、公用茶具應每日清洗消毒。茶具表面必須光潔、無油漬、無水漬、無異味。 五、客房內衛生間的洗漱池、浴盆應每日清洗消毒。無衛生間的客房,每個床位應配備有不同標記的臉盆和腳盆各一個。臉盆、腳盆和拖鞋要做到一客一換,用後必須清洗和消毒。 六、賓館、旅店業的公共衛生間要做到每日清掃、消毒、並保持無積水、無蚊蠅、無異味。 七、各類賓館、旅店業要有防蠅、蚊、蟑螂和防鼠害的設施,並經常檢查設施使用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改進。 八、工作人員(包括臨時工)進行健康體檢和衛生知識培訓,取得健康證後方可上崗。九、店內自備水源和二次供水水質應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二次供水蓄水池要符合輸水管材衛生要求,做到定期清洗消毒。
Ⅳ 急需公共場所人員衛生知識培訓試卷答案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規定的公共場所有 類 種,你從事的行業屬於第 類。
Ⅵ 求:賓館服務員培訓方面的資料!
餐廳服務員國家職業標准
1. 職業概況
1.1職業名稱
餐廳服務員。
1.2職業定義
為顧客安排座位、點配菜點,進行宴會設計、裝飾、布置,提供就餐服務的人員。
1.3職業等級
本職業共設五個等級,分別為:初級(國家職業資格五級)、中級(國家職業資格四級)、高級(國家職業資格三級)、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高級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
1.4職業環境條件
室內、常溫。
1.5職業能力特徵
頭腦靈活,具有迅速領會和理解外界信息的能力,並具有準確的判斷能力,較強的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准確的運算能力,手、腳、肢體動作靈活、協調,視覺敏銳,能准確地完成既定操作。
1.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畢業。
1.7培訓要求
1.7.1培訓期限
全目制職業學校教育,根據其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定。晉級培訓期限:初級不少於400標准學時;中級不少於350標准學時;高級不少於250標准學時;技師不少於150標准學時;高級技師不少於100標准學時。
1.7.2培訓教師
培訓初級或中級餐廳服務員的培訓教師必須具有本職業高級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或本專業講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培訓高級餐廳服務員的教師必須具有本職業技師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或本專業高級講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培訓技師的教師必須具有本職業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或本專業高級講師以E專業技術職務;培訓高級技師的教師應具有本職業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2年以上或具有相關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
1.7.3培訓場地設備
滿足教學需要的標准教室。模擬教學場地布局合理。設備、設施齊全,符合國家有關安全、衛生標准。
1.8鑒定要求
1.8.1適用對象
從事或准備從事本職業的人員。
1.8.2申報條件
——初級(具備以一下條件之一者)
1. 經本職業初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
2. 在本職業連續見習工作2年以上。
3. 本職業學徒期滿。
——中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 取得本職業初級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本職業中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
2. 取得本職業初級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
3. 取得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認定的,以中級技能為培養目標的中等以上職業學校本職業(專業)畢業證書。
——高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 取得本職業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4年以上,經本職業高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
2. 取得本職業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7年以上。
3. 取得高級技工學校或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認定的,以高級技能為培養目標的職業學校本職業(專業)畢業證書。
4. 取得本職業中級職業資格證書的大專以上畢業生.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2年以上。
——技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 取得本職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經本職業技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
2. 取得本職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8年以上。
3. 取得本職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高級技工學校畢業生,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2年以上。
——高級技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 取得本職業技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本職業高級技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
2. 取得本職業技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
1.8.3鑒定方式
分為理論知識考試(筆試)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論知識考試滿分為100分,60分以上為合格。理論知識考試合格者參加技能操作考核。技能操作考核分項打分.滿分為100分,60分以上為合格。技師、高級技師還須進行綜合評審。
1.8.4考評人員和考生的配比
理論知識考試每個標准考場每30名考生配備2名監考人員;初級、中級技能操作考核每2名考生配備至少1名考評員,高級、技師、高級技師技能操作考核每1名考生配備1名考評員。
1.8.5鑒定時間
理論知識考試為120 min;技能操作考核初級30min
1.8.6 鑒定場所和設備
理論知識考試在標准教室里進行,技能操作考核場所要求在正規的餐廳或等同於正規餐廳的模擬餐廳。桌椅、工作台等必備物品齊全,設備、設施安全、衛生符合國家規定標准。
2.基本要求
2.1職業道德
2.1.1職業道德基本知識
2.1.2職業守則
1. 熱愛本職工作,忠於職守,對消費者高度負責。
2. 熱忱服務,講究服務質量,自覺鑽研業務。緊跟社會發展需要,不斷開拓創新。
3. 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顧客至上,尊師愛徒。
4. 講文明。講禮貌,遵守國家法律及政策法規。
2.2基礎知識
2.2.1飲食服務衛生知識
1. 食品衛生基礎知識
2. 食品衛生質量的鑒別方法。
3. 預防食物污染、食物中毒和有關的傳染病。
4. 飲食業食品衛生制度。
5.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2.2.2禮節禮貌知識
2.2.3飲食風俗與習慣
2.2.4服務安全知識
3.工作要求
本標准對初級、中級、高級、技師、高級技師的技能要求依次遞進,高級別包括低級別的要求。
3.1初級
職業
功能
工作
內容
技能要求
相關知識
一、
接待
服務
(一)
接待
能准確、規范地使用文明禮貌用語,熱情、規范地接待顧客,微笑服務
(二)菜餚、食品介紹及服務
能耐心向顧客介紹菜餚,食品,並將顧客所選菜餚、食品清楚准確地填入菜單
零餐接待服務知識
二
餐
巾
折
疊
(一)餐巾
折疊
能運用不同的折疊技法將餐巾折疊成20種以上不同的花形,花形規范有形
1.餐巾折疊技藝知識
2.根據風俗習慣選擇餐巾花形的知識
(二)餐巾
花的選擇、
插放與擺設
餐巾花選擇,插放、擺
設要協調、藝術
三
』
端
托
服
務
(一)理盤
能按衛生要求整理托盤。達到無菌、整潔、美觀、安全,方便服務的要求
1.托盤使用知識
2.端托服務形體訓練知識
(二)裝盤
能按規范裝擺物品,碼放整齊,合理,重量分部適宜
(三)端托
1.托盤能端托到位。端托平穩
2.能按所託物品選擇適宜的步伐
四、
擺台
服務
(一)選擇餐台
能根據客人就餐人數選擇適宜的餐台
1.擺台的基本知識及操作規范
2.擺台衛生知識
(二)鋪檯布
能按規范鋪檯布
(三)擺台
1.能按就餐需要及擺台規范標准,擺放餐、酒用具
2.能做到餐台及餐、酒用具擺放規范,且符合客人要求,便於服務操作
五、
酒水
服務
(一)選酒(飲料)並
開啟
1.能准確、及時地向客人提供酒(飲料) 單
2.能根據酒(飲料) 的種類,選用適當的方法開啟酒(飲料)容器
1. 酒類基本知識
2. 飲料基本知識
3. 酒服務知識
4. 斟酒形體知識
(二)斟酒(飲料)
1.能准確選擇斟酒(飲料)位置,採用標准姿勢和正確程序為顧客斟酒(飲料)
2.能做到斟酒(飲料)量恰當,保證斟酒(飲料)服務安全
六、
上菜
服務
(一)介紹菜品
1.能准確報出菜品名稱
2.能介紹菜品特點
3.能介紹特殊菜品的食用方法
一般菜餚介紹
(二)上菜
1.能採用正確的程序和規則
2.能准確選擇上菜位置,動作規范、准確
3.上菜能規范擺放,保證操作安全
1.上菜的基本程序和規則2.上菜的禮節
七
、
撤
換
菜
品
及
餐、
酒
用
具
(一)撤換餐、酒用具
能按禮儀及衛生規范要求,正確、及時地撤換就餐餐、酒用具
撤換菜品及餐
酒用具的知識
(二)撤換
菜餚、食品
能按進餐速度及時撤換餐台上的殘菜
(三)撤換
餐巾、毛
巾、檯布
1.能根據客人用餐中餐巾、小毛巾的使用情況及時進行補充、撤換
2.收台後能及時撤換檯布
3.2中級
職業
功能
工作
內容
技能要求
相關知識
一、
接待服務
(一)接待
能主動引客人座.並熱情服務
1.名菜、名點的特點
2.零點,團體菜單的編配知識
(二)點配菜點
3.能主動介紹特色菜點
4.能按顧客需求,編配團體餐菜單
二、
餐巾折疊
折疊餐巾
能運用不同技法,折疊30種以上餐巾花形(杯花、盤花),形象逼真
餐巾折疊技藝
三、
擺台服務
(一)
餐前准備
開餐前能做好菜單、灑水(飲料)、餐具、用具等各項准備工作
宴會擺台知識
(二)中、西餐宴會餐檯布局與擺設
1.能根據宴會需要,選擇適宜的餐台,合理安排宴會餐檯布局及擺設
2.能正確安排宴會的賓主桌次與座次
四、
酒水服務
(一)特殊酒水開啟
能夠運用正確方法開啟特殊酒水
1. 中國酒的分類與特點
2. 外國酒的分類與特點
3. 特殊酒水的開啟,飲用方法
(二)特殊酒水服務
能夠運用正確方法進行特殊酒水斟倒服務
特殊酒水斟酒服務程序
(三)酒水保管
能夠進行酒水日常保管及服務中的保管
酒水日常保管方法
五、
分菜服務
(一)分菜
能夠運用正確方法進
行宴會分菜服務
分菜服務的基本原則與方法
(二)分魚
魚的不同品種及烹調方法,能獨立完成各式整形魚的分讓服務
1.整形菜拆分原則及操作規范
2.常見水產品的種類與服務知識
3.畜、禽類原材料的品種、加工與服務知識
(三)整(造)型菜拆分
能對整雞、整鴨及整體造型菜餚進行拆分服務,做到手法准確,動作利落,符合衛生要求和操作規范
六
、
餐
、
酒
用
具
管
理
(一)餐、
酒用具的配
備、使用
1.能正確配用餐、酒用具
2.能按就餐顧客的實際需求配備相應數量的餐,酒用具
餐具、酒具、用具的配備、使
用與保管知識
(二)餐、酒用具的合理保管
能對使用後的餐、酒
用具進行妥善保管
3.3高級
職業
功能
工作內容
技能要求
相關知識
一
接
待
服
務
接待
能夠運用恰當的語言
藝術獨立接待中外就餐賓客
餐廳服務藝術用語
二
、
擺
台
服
務
(一)中、
高檔宴會餐
廳布置
能獨立布置宴會廳,達到規范、典雅、方便、適用的要求
餐廳的布局、裝飾與陳設知識
(二)中、
高檔中餐宴
會擺台
能獨立完成中、高檔中餐宴會擺台操作
中餐宴會擺台知識
(三)中、
高檔西餐宴
會及甜點擺
能獨立完成中、高檔西餐宴會及西餐甜點擺台操作
1.西餐宴會擺台知識
2.西餐甜點擺台知識
(四)中、
西餐宴會餐
台插花
能獨立完成中、西餐宴會餐台插花
餐台插花知識
(五)冷餐
會,自助餐.
茶話會、酒
會擺台
能合理布置冷餐會、自助餐、茶話會、酒會餐廳及餐台
冷餐會、自助餐,茶話會、酒
會擺台知識
三
、
宴
會
服
務
(一)高檔
酒水質量鑒
別與斟倒服
務
1.能運用看、嗅,品的方法對酒品進行鑒別
2.能進行高檔酒水和雞尾酒斟倒服務
1.酒品鑒別基本方法
2.雞尾酒的種類與特點。
(二)名菜、
名點服務
能夠進行名菜、名點服務
1.特殊加工製作菜餚的特點、加工方法及服務
2.名菜,名點的產地、特點及服務方式
(三)茶藝
服務
能夠根據茶的不同飲
用方法進行茶藝服務
l.茶的種類及特點
2.茶藝服務基本知識
(四)營養
配餐
能根據消費者需求擬
定符合營養要求的高檔
宴會菜單
1.營養基本知泌
2.宴會菜單的種類、作用和編制方法
四『
餐酒
用具
管理
高檔餐、
酒用具的使
用、保管
能運用正確的方法使
用、保管高檔餐、酒用
高檔玻璃、金銀器皿等高檔餐酒用具的使用與保管方法
五
』
餐
廳
管
理
(一)經營
與銷售
能夠合理安排人力、物力,
組織經營銷售
餐廳服務與管理知識
(二)溝通
與協調
1.能夠及時將顧客的消費信息反績給烹調師及有關人員
2.能夠組織協調餐廳服務與其他各個環節的關系
1.市場預測知識
2.服務與消費的關系
3.餐廳服務與廚房製作的關系
(三)妥善
處理問題
具有一定的應變能力,能解決顧客提出的服務問題
公共關系基本知識
六、
培訓
指導
培訓指導
能夠對初、中級餐廳服務員進行指導
3.4技師
職業
功能
工作內容
技能要求
相關知識
-=
宴
會
組
織
(一)特殊
宴會的組織
能完成普通宴會、高檔宴會、主題宴會,素食宴會、清真宴會等不同類型宴會的食品供應,餐、酒用具的配備,人員的配備與落實等宴會組織與實施工作
l.宴會的組織與分工知識
2.餐具、酒具、用具的配備知識
(二)餐台
設計與裝飾
能夠完成餐台檯面的設計,並進行合理的裝點美化
1.餐盎檯面設計知識
2.餐廳裝飾、布置與宴會設計知識
3.園藝、綠化知識
(三)餐廳
布局與裝飾
能對餐廳內外設備、設施及陳設與布局進行合理設計、調整,達到美觀、實用的要求,並利用花草等植物對餐廳環境進行美化
二
、
餐
廳
管
理
(一)組織
管理
根據經營銷售要求,組織、指揮服務人員完成銷售指標
市場營銷與導
餐服務管理知識
(二)質量管理
1.能適應市場發展需求,運用服務設備、設施,改善與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
2.能按季節,節日調整服務方式及服務供應品種
3.能夠鑒別餐飲產品及商品的一般質量
1.服務質量與標准知識
2.食品衛生質量的鑒別方法
3.食品原材料知識
(三)成本管理
1.能正確制定飲食產品價格
2.能准確計算飲食產品毛利率
3.能准確計算宴會成本
飲食業成本核算知識
(四)設備、
設施管理
能指導服務人員正確
使用及保養餐廳內的設備、設施
餐廳設施、設
備的配備與管理知識
(五)協調管理
1.能協調烹飪與服務的關系,開展高效益的經營與銷售
2.能反饋消費信息。對菜餚製作提出合理化的改革與創新建議
l.烹飪與飲食服務的關系
2.消費與飲食心理需求知識
三
、
公
共
關
系
(一)妥善
處理服務中
均突發事件
能夠及時、妥善處理
服務中的突發事件
妥善處理服務
中突發事件的知識
(二)涉外禮儀
能運用恰當的方式接待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顧客
涉外禮儀知識
四
』
培
訓
指
導
(一)專業培訓
能夠按培養目標要求,組織實施培訓
1.餐廳服務實施與指導
2.教學法常識
3.服務心理學知識
4.餐廳服務與管理
5.論文寫作常識
(二)日常培訓
能對所管轄員工的日常工作隨時隨地進行指導,講解關鍵技術要領,親自示範,言傳身教
(三)撰寫論文
能夠撰寫有一定水平的論文
3.5高級技師
職業
功能
工作內容
技能要求
相關知識
餐
飲
服
務
的
設
計
與
創
新
(一)餐飲
服務設計
1.能設計富有時代特色的宴會布置格局
2.能策劃、組織中、西餐大型宴會活動及酒會、自助餐、冷餐會或各種命題的飲宴活動
3.能進行荼市、舞廳(卡拉0K廳)、酒吧、咖啡廳的布置與整體設計
1.旅遊飯店管理知識
2.餐廳接待服務知識
3.宴會的組織與服務知識
4.餐廳的布局、裝飾與陳設知識
(二)服務刨新
能結合市場需求。開發、設計新的服務內容,以引導服務工作不斷創新、發展
國外餐飲服務發展趨勢
二
、
餐
廳
管
理
(一)日常管理
1.能合理調配餐廳人員,創造最佳勞動效應
2.能做好部門、人員協調工作
3.設置服務接待大事記,能進行宴會檔案管理
1.檔案管理常識
2.公共關系常識
3.營銷基礎知識
4.服務與消費的關系
(二)解決
疑難問題
能夠處理服務、銷售
中出現的各種疑難問題及突發事件
(三)、經營
管趣』
1.能夠進行市場需求預測,不斷修訂、調整經營計劃
2.能積極開發新市場,擴大銷售量.保證完成經營利潤指標
3.能正確運用服務與消費的關系。制定相應營銷策略,成功地推動市場
三』
培訓
指導
培訓指導
1.能夠編制餐廳服務員培訓講義
2.能夠撰寫較高水平的論文
教育學、心理學基本知識
四、
外語
應用
外語應用
1.具有基本的外語會話能力
2.能夠藉助工具書查閱、翻譯本專業資料
外語日常用語
和基本的專業外語用語
4.比重表
4.1 理論知識
項 目
初級
(%)
中級
(%)
高級
(%)
技師
(%)
高級技師
(%)
基
永
要
求
職業道德
15
5
5
5
5
基
礎
知
識
飲食服務衛生知識
40
30
20
20
10
禮節禮貌知識
飲食習俗與習慣
服務安全知識
相
關
知
識
接待服務
餐廳接待服務知識
30
30
20
——
——
酒水、飲料服務知識
15
15
10
——
——
餐廳裝飾與布置
——
10
10
5
——
餐、酒用具管理
——
10
5
——
——
食品營養
——
——
10
5
5
商品原材料知識
——
——
——
5
5
烹飪與製作知識
——
——
5
5
5
宴會服務
宴會的組織與服務
——
——
5
5
10
宴會設計
——
——
——
10
10
餐廳管理
設備設施管理
——
——
5
5
5
成本核算
——
——
——
5
5
公共關系與協調
——
——
5
5
5
市場營銷管理
——
——
——
5
5
培訓指導
心理學知識
——
——
——
5
5
培訓方案
——
——
——
10
5
培訓組織與實施
——
——
——
5
10
外語應用
外語應用
——
——
——
——
10
合 計
100
100
100
100
100
4.2技能操作
項 目
初級
(%)
中級
(%)
高級
(%)
技師
(%)
高級技師
(%)
技
能
要
求
接待服務
開餐前准備工作
5
5
5
——
——
點配菜點
5
10
——
——
——
餐巾折疊
餐巾花形折疊
20
15
10
10
——
端托服務
托盤端托服務
10
10
5
——
——
擺台服務
中西餐餐台擺設
30
20
20
15
——
酒水服務
酒水斟倒
10
10
10
5
——
上菜服務
上菜服務
10
——
——
——
——
分菜服務
分菜服務
——
15
——
——
——
撤換菜品及
餐、酒用具
(餐、酒用
具管理)
餐問撤換菜品及
餐,酒用具(餐、
酒用具管理)
10
5
——
——
——
宴會服務
(宴會組織)
餐台設計與布局
——
5
15
20
30
設備配備與管理
——
——
5
10
10
菜單編制擬定
——
5
10
10
10
人員組織與配備
——
——
——
——
10
餐廳布局設計
——
——
——
10
20
餐廳插花、綠化
——
——
20
20
20
合 計
100
100
100
100
100
Ⅶ 酒店衛生檔案管理制度
衛生管理制度
一、證照管理
1、衛生許可證原件按衛生局的要求懸掛在賓館顯著位置,由總經辦負責定期年檢;
2、 如需使用證照必須經主管領導或辦公室主任同意批准,說明使用范圍和使用時間,辦理外出攜帶手續後,方可攜帶外出。未經主管領導批准,任何人不得復印、外借。
3、證照不得丟失、損壞。如出現損壞或丟失,除立即向主管領導報告外,要立即與發證機關聯系,及時辦理證照的掛失和補辦手續。
4、從業人員健康合格證明及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明真實有效。
二、從業人員健康檢查、衛生知識培訓考核及個人衛生制度
(一)從業人員健康檢查
1、定期組織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從業人員進行健康檢查和衛生知識培訓,取得「健康合格證」後方可上崗.衛生知識培訓時間要大於18小時,掌握有關衛生法規、基本衛生知識和基本衛生操作技能等。
2、對體檢中發現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化朧性或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公共衛生的疾病,必須及時調離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崗位,治癒前不能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
3、從業人員個人衛生良好,工作服整潔,做到「五勤」即勤理發、勤洗澡、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換衣。
4、培訓公共用品的清洗消毒程序。
5、建立完善的公共場所做作業人員健康狀況及培訓情況檔案記錄。
(二)衛生知識培訓
1、從業人員應當完成規定學時的衛生知識培訓,掌握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基本衛生知識和衛生操作技能等.
2、從業人員衛生知識培訓每年進行一次.
3、從業人員取得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明後方可上崗.
(三)個人衛生
1、從業人員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進行衛生操作時應穿戴清潔的工作服,不得留長指甲,塗指甲油及佩帶飾物;
2、從業人員應有兩套以上工作服,工作服應定期清洗,保持清潔;
三、公共用品用具購買驗收、儲存及清洗消毒保潔制度
(一) 公共用品用具采購
1、采購的物品應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准和規定要求.采購物品應做好記錄,便於溯源.
2、采購的一次性衛生用品,消毒品,化妝品等物品中文標識應規范,並附有必要的證明文件.
3、采購的物品入庫前應進行驗收,出入庫時應登記.
(二) 公共用品用具儲藏
1、公共用品用具儲藏間應保持通風和清潔,無鼠害,蒼蠅,蟑螂等病媒生物及霉斑,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私人物品.
2、不同物品應分類,分架存放,物品距牆壁,地面均應在10厘米以上.棉織品宜存放於儲藏櫃中.
3、物品的儲藏應遵循先進先出原則,並定期檢查,及時清理過期物品.
4、有毒有害物品應有專間或專櫃存放,上鎖,專人管理,並有物品使用登記.
(三)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
1、清洗消毒間應有明顯標志,環境整潔,通風換氣良好,無積水積物,無雜物存放.
2、供顧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應嚴格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禁止重復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3、清洗消毒應按規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後消毒,使用的消毒劑應在有效期內,消毒設備(消毒櫃)應運轉正常.
4、清洗飲具,盆桶的設施應分開,清潔工具應專用,防止交叉傳染.
5、清洗消毒後的各類用品用具應達到有關衛生標準的規定並保潔存放。清洗消毒後的茶具應當表面光潔,無油漬,無水漬,無異味,符合《食(飲)具消毒衛生標准》規定.
6、潔凈物品保潔櫃應定期清洗消毒,不得存放雜物.
四、衛生檢查制度
1、各場所服務員上班時是否統一著裝,衣著整潔,個人衛生是否「勤洗手、勤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勤理發」。
2、客房衛生是否做到「十二潔一整齊」即門窗、四壁、頂棚、地面、燈具、茶具、桌、椅、床、被褥、箱、櫃等干凈清潔,行李物品擺放整齊。
3、客房床單、被套、枕巾等卧具是否做到一客一換,長住客人三天一換或見臟就換。病人用過的卧具是否送洗衣房單獨消毒。
4、各場所茶具和口杯是否每日清洗消毒,清潔的茶具和口杯是否表面光潔,無茶垢、無油漬、無水漬、無異味。
5、各場所衛生操作時,使用潔具是否有「三桶」 、「四帕」 ,並按類分開配套使用,標志是否清楚。
6、各場所衛生間的「面盆、浴缸、坐便器」是否每日清洗和用多功能消毒液。
7各場所消毒間是否暢通,無積水,面盆、浴缸、牆壁瓷磚是否無污漬、無積水、無毛發、清潔光亮。
五、公共場所危害健康事故報告制度
1、凡在公共場所發生以下傳染病及危害顧客健康事故,必須立即報告當地衛生執法監督所和疾病預防中心。
1) 因微小氣候不符合衛生標准造成顧客虛脫休克;
2) 因空氣質量惡化造成顧客呼吸道染病暴發;
3) 因生活飲用水遭受污染或飲水污染所致的介水傳染性疾病流行和中毒;
4) 因公共用具、用品和衛生設施遭受污染所致的傳染性疾病、皮膚病;
5) 因意外事故所造成顧客一氧化碳、氨氣、氮氣、消毒殺蟲劑等中毒;
6) 因發生或者發現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
7) 因強烈雜訊雜訊造成顧客短暫性聽力損害;
事故報告責任人為經營單位負責人及衛生負責人,其他人員也有義務報告。單位或個人對突發事件不得隱瞞、緩報、謊報。
2、嚴格隔離現場,並會同衛生部門及時赴現場處理。
3、處理外國旅遊者重大事故時,要立即通過外事管理部門,通知有關國家駐華使館和組團單位。
4、事故處理後,立即寫出事故調查報告,其內容包括:事故經過及處理、事故原因及責任、事故教訓、今後防範措施,並送至當地衛生執法監督所和痢疾預防控制中心。
5、若發現疫情,首先及時報成都市衛生執法監督所:
市疾控中心疫情電話:
市監查局電話:
區疾控中心電話:
區監督所電話:
6、如果在現場發生病情應及時送醫院處理求治。
7、保護現場,等待醫生提取殘跡進行化驗,防止病毒蔓延。
六、預防控制傳染病傳播應急預案及健康危害事故應急預案
1、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的傳染病傳播的危害,保障賓館客人及工作人員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經營秩序,制定本條例。
2、突然發生可能造成賓館客人及工作人員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事件後,賓館設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小組,由賓館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賓館領導擔任組長,負責對賓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區域內疏散客人、維護秩序等應急處理工作。
3、 突發事件發生後立即向市疾控中心報告 ;不隱瞞、緩報、謊報傳染病健康危害事故;
4、嚴格隔離傳染源,並積極協助衛生醫務人員救治事故受害者,採取預防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繼發.;
5、 突發事件應急工作,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貫徹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加強合作的原則。
七、衛生檔案管理
衛生檔案檔案包括以下內容:
1、從業人員健康合格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明,健康相關產品衛生許可批件或備案文件(復印件)等;
2、衛生管理制度;
3、衛生管理組織機構或衛生管理人員與從業人員崗位職責;
4、發生傳染病傳播或健康危害事故報告制度;
5、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記錄;
6、設備設施維護與衛生檢查記錄;
7、每年度檢測報告;
8、客用化妝品生產企業的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產品檢驗報告單等相關資料復印件;
管理要求:
1、各項檔案中應有相關人員的工作記錄並簽名;
2、檔案應有專人管理,各類檔案記錄應進行分類;有關記錄至少應保存三年.。
八、設施設備維護保養制度
1、接聽報修電話或報修單時應禮貌用語,並仔細聽取和記錄維修地點及內容等情況。
2、維修人員應在最短時間內趕到現場,如客房已經出租,應由客房中心服務員配同,在徵得客人同意或不打擾客人的情況下迅速搶修,修理完畢後,維修人員和服務員共同檢查驗收簽字,並向客人致歉。
3、如遇設備損壞較嚴重,應向客人解釋,並告知客房中心,由客房中心徵得客人同意後為客人換一新房。
4、如客人掛「請勿打擾」的警告牌,而在當班時間內無法維修時應在交接班記錄本上註明,並叮囑客房中心當客人同意維修後及時通知再次維修。
5、未住人的客房如需停電停水維修或一時無法修復時,應立即通知客房中心做為維修房。
6、餐飲部或大廳需要維修時,原則上要避開早晚營業高峰,在無人用餐的情況下進行維修,特殊情況應徵得客人同意後迅速搶修,修復後做好清理善後工作,並向客人至歉。
7、發生大的工程事件(如主水管爆管,主線路損壞等),部門經理、主管都應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處理。
Ⅷ 為什麼要學習、培訓公共場所衛生知識
法律依據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第二章 衛生管理
第十條 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組織從業人員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從業人員在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證明後方可上崗。
患有痢疾、傷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的人員,以及患有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疾病的人員,治癒前不得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
Ⅸ 有沒有旅店衛生制度
住宿業衛生規范
總則
第一條 依據
為加強住宿場所衛生管理,規范經營行為,防止傳染病傳播與流行,保障人體健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艾滋病防治條例》,《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 適用范圍
本規范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一切從事經營服務的住宿場所.
第三條 用語含義
(一)住宿場所,是指向消費者提供住宿及相關綜合性服務的場所,如賓館,飯店,旅館,旅店,招待所,度假村等.
(二)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是指為使房間或封閉空間空氣溫度,濕度,潔凈度和氣流速度等參數達到設定要求而對空氣進行集中處理,輸送,分配的所有設備,管道及附件,儀器儀表的總和.
(三)儲藏間,是指用於存放客用棉織品,一次性用品等物品的房間.
(四)工作車,是指用於轉送及暫存客用棉織品,一次性用品及清潔工具等物品的車輛.
(五)公共用品用具,是指供給顧客使用的各種用品,用具,設備和設施總稱,包括床上用品,盥洗物品,飲具,清潔工具,拖鞋等.
(六)健康危害事故,是指住宿場所內發生的因空氣質量,水質不符合衛生標准,用品用具或設施受到污染導致的群體性健康損害事故.
第二章 場所衛生要求
第四條 選址,設計及竣工驗收
(一)住宿場所建設宜選擇在環境安靜,具備給排水條件和電力供應,且不受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性污染源影響的區域,並應同時符合規劃,環保和消防的有關要求.
(二)新建,改建,擴建住宿場所在可行性論證階段或設計階段和竣工驗收前應當委託具有資質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衛生學評價.
第五條 場所設置與布局
(一)住宿場所主樓與輔助建築物應有一定間距,煙塵應高空排放,場所25米范圍內不得有有毒有害氣體排放或雜訊等污染源.
(二)住宿場所應當設置與接待能力相適應的消毒間,儲藏間,並設有員工工作間,更衣和清潔間等專間.客房不帶衛生間的場所,應設置公共衛生間,公共浴室,公用盥洗室等.
(三)住宿場所的吸煙區(室)不得位於行人必經的通道上,室內空氣應當符合國家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
(四)住宿場所的公共衛生間應當遠離食品加工間.(五)住宿場所內應放置安全套或者設置安全套發售設施,應當提供性病,艾滋病等疾病防治宣傳資料.
第六條 客房
(一)客房凈高不低於2.4米,內部結構合理,日照,採光,通風,隔聲良好.
(二)客房內部裝飾材料應符合國家有關標准,不得對人體有潛在危害.
(三)客房床位占室內面積每床不低於4平方米.
(四)含有衛生間的住宿客房應設有浴盆或淋浴,抽水馬桶,洗臉盆及排風裝置;無衛生間的客房,每個床位應配備有明顯標記的臉盆和腳盆.
(五)客房內環境應干凈,整潔,擺放的物品無灰塵,無污漬;客房空調過濾網清潔,無積塵.
第七條 清洗消毒專間
(一)住宿場所宜設立一定數量的獨立清洗消毒間,清洗消毒間面積應能滿足飲具,用具等清洗消毒保潔的需要.
(二)清洗消毒間地面與牆面應使用防水,防霉,可洗刷的材料,牆裙高度不得低於1.5米,地面坡度不小於2%,並設有機械通風裝置.
(三)飲具宜用熱力法消毒.採用化學法消毒飲具的住宿場所,消毒間內至少應設有3個飲具專用清洗消毒池,並有相應的消毒劑配比容器.應配備已消毒飲具(茶杯,口杯,酒杯等)專用存放保潔設施,其結構應密閉並易於清潔.
(四)配有拖鞋,臉盆,腳盆的住宿場所,消毒間內應有拖鞋,臉盆,腳盆專用清洗消毒池及已消毒用具(拖鞋,臉盆,腳盆等)存放專區.
(五)各類水池應使用不銹鋼或陶瓷等防滲水,不易積垢,易於清洗的材料製成,並設置標識明示用途.
第八條 儲藏間
住宿場所宜設立一定數量儲藏間.儲藏間內應設置數量足夠的物品存放櫃或貨架,並應有良好的通風設施及防鼠,防潮,防蟲,防蟑螂等預防控制病媒生物設施.
第九條 工作車
(一)住宿場所宜配備工作車,其數量應能滿足工作需要.
(二)工作車應有足夠空間分別存放客用棉織品,一次性用品及清潔工具並有明顯的標識.
(三)工作車所帶垃圾袋應與潔凈棉織品,一次性用品及潔凈工具分開,清潔浴盆,臉盆,抽水馬桶的工具應分開存放,標志明顯.
第十條 公共浴室
公共浴室應分設男,女區域,按照設計接待人數,盥洗室每8~15人設1隻淋浴噴頭,淋浴室每10~25人設1隻噴頭.
第十一條 公共衛生間
(一)公共衛生間應男,女分設,便池應採用水沖式,地面,牆壁,便池等應採用易沖洗,防滲水材料製成.衛生間地面應略低於客房,地面坡度不小於2%,並設置防臭型地漏.衛生間排污管道應與經營場所排水管道分設,設有有效的防臭水封.
(二)公共衛生間應設有獨立的機械排風裝置,有適當照明,與外界相通的門窗安裝嚴密,紗門及紗窗易於清潔,外門能自動關閉.衛生間內應設置洗手設施,位置宜在出入口附近.
(三)男衛生間應按每15~35人設大小便器各1個,女衛生間應按每10~25人設便器1個.便池宜為蹲式,配置坐式便器宜提供一次性衛生座墊.
第十二條 洗衣房
(一)住宿場所宜設專用洗衣房或採用社會化洗滌服務.洗衣房應分設工作人員出入口,待洗棉織品入口及潔凈棉織品出口,並避開主要客流通道.
(二)洗衣房應依次分設棉織品分揀區,清洗乾燥區,整燙折疊區,存放區,發放區.棉織品分揀,清洗,乾燥,修補,熨平,分類,暫存,發放等工序應做到潔污分開,防止交叉污染.
(三)公共用品如需外洗的,應選擇清洗消毒條件合格的承洗單位,作好物品送洗與接收記錄,並索要承洗單位物品清洗消毒記錄.
第十三條 給排水設施
住宿場所應有完善的給排水設施,供水水質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要求.如場所內供水管網與市政供水管網直接相通,場所內供水管網壓力應小於市政供水管網壓力,並有防止供水向市政供水管網倒流的設施.排水設施應當有防止廢水逆流,病媒生物侵入和臭味產生的裝置.
第十四條 通風設施
(一)客房,衛生間,公共用房(接待室,餐廳,門廳等)及輔助用房(廚房,洗衣房,儲藏間等)應設機械通風或排風裝置.機械通風或排風裝置的設計和安裝應能防止異味交叉傳導.
(二)住宿場所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應符合《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管理辦法》的要求.
(三)住宿場所的機械通風裝置(非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其進風口, 排氣口應安裝易清洗,耐腐蝕並可防止病媒生物侵入的防護網罩.
第十五條 採光照明
(一)住宿場所室內應盡量利用自然採光.自然採光的客房,其採光窗口面積與地面面積之比不小於1:8.
(二)客房檯面照度不低於100勒克斯.
(三)不宜將暗室作為客房.
第十六條 預防控制病媒生物設施
(一)住宿場所應設置防鼠,防蚊,防蠅,防蟑螂及防潮,防塵等設施.
(二)與外界直接相通並可開啟的門窗應安裝易於拆卸,清洗的防蠅門簾,紗網或設置空氣風簾機.
(三)排水溝出口和排氣口應設有網眼孔徑小於6毫米的隔柵或網罩,防止鼠類進入.
(四)機械通風裝置的送風口和回風口應當設置防鼠裝置.
第十七條 廢棄物存放設施
(一)住宿場所室內應設有廢棄物收集容器,有條件的場所宜設置廢棄物分類收集容器.
(二)廢棄物收集容器應使用堅固,防水防火材料製成,內壁光滑易於清洗.廢棄物收集容器應密閉加蓋,防止不良氣味溢散及病媒生物侵入.
(三)住宿場所宜在室外適當地點設置廢棄物臨時集中存放設施,其結構應密閉,防止病媒生物進入,孳生及廢棄物污染環境.
第三章 衛生操作要求
第十八條 操作規程
(一)住宿場所經營者應制定公共用品用具采購,儲藏,清洗消毒,設備設施維護等操作規程.操作規程應具體規定工作程序.
(二)經營者應當認真組織從業人員學習衛生操作規程,從業人員應當熟悉本崗位衛生操作規程並嚴格按規程操作.
第十九條 公共用品用具采購
(一)采購的物品應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准和規定要求.采購物品應做好記錄,便於溯源.
(二)采購的一次性衛生用品,消毒品,化妝品等物品中文標識應規范,並附有必要的證明文件.
(三)采購的物品入庫前應進行驗收,出入庫時應登記.
第二十條 公共用品用具儲藏
(一)公共用品用具儲藏間應保持通風和清潔,無鼠害,蒼蠅,蟑螂等病媒生物及霉斑,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私人物品.
(二)不同物品應分類,分架存放,物品距牆壁,地面均應在10厘米以上.棉織品宜存放於儲藏櫃中.
(三)物品的儲藏應遵循先進先出原則,並定期檢查,及時清理過期物品.
(四)有毒有害物品應有專間或專櫃存放,上鎖,專人管理,並有物品使用登記.
第二十一條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
(一)清洗消毒間應有明顯標志,環境整潔,通風換氣良好,無積水積物,無雜物存放.
(二)供顧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應嚴格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禁止重復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三)清洗消毒應按規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後消毒,使用的消毒劑應在有效期內,消毒設備(消毒櫃)應運轉正常.
(四)清洗飲具,盆桶,拖鞋的設施應分開,清潔工具應專用,防止交叉傳染.
(五)清洗消毒後的各類用品用具應達到有關衛生標準的規定並保潔存放.清洗消毒後的茶具應當表面光潔,無油漬,無水漬,無異味,符合《食(飲)具消毒衛生標准》規定.
(六)潔凈物品保潔櫃應定期清洗消毒,不得存放雜物.
各類公共用品用具更換,清洗,消毒,保潔工作可參考《推薦的住宿場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方法》(見附錄).
第二十二條 客房服務
(一)客房應做到通風換氣,保證室內空氣質量符合衛生標准.
(二)床上用品應做到一客一換,長住客一周至少更換一次.
(三)清潔客房,衛生間的工具應分開,面盆,浴缸,坐便器,地面,檯面等清潔用抹布或清洗刷應分設.
(四)衛生間內面盆,浴缸,坐便器應每客一消毒,長住客人每日一消毒.
(五)補充杯具,食具應注意手部衛生,防止污染.
第二十三條 公共衛生間清潔
清潔坐便器(便池)的清潔工具應專用.每日應對衛生間進行一次消毒.
第二十四條 棉織品清洗消毒
(一)棉織品清洗消毒前後應分設存放容器.
(二)客用棉織品,客人送洗衣物,清潔用抹布應分類清洗.
(三)清洗程序應設有高溫或化學消毒過程.
(四)棉織品經烘乾後應在潔凈處整燙折疊,使用專用運輸工具及時運送至儲藏間保存.
第二十五條 通風
(一)機械通風裝置應運轉正常,過濾網應定期清洗,消毒.
(二)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應按照《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管理辦法》要求進行清洗消毒.
(三)集中空調機房應整齊,清潔,無易燃易爆物品及雜物堆放.風機過濾網應清潔無積塵.
第四章 衛生管理
第二十六條 衛生管理組織
(一)住宿場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是其經營場所衛生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對其經營場所衛生安全負全面責任,應接受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衛生知識培訓.
(二)住宿場所應設置衛生管理部門或配備專(兼)職衛生管理員,負責其經營場所衛生管理具體工作.
(三)專(兼)職衛生管理員應有從事住宿場所衛生管理工作經驗,經過公共衛生管理培訓並考核合格.
第二十七條 衛生管理工作職責
住宿場所衛生管理部門的成員或衛生管理員承擔本場所衛生管理職能,主要職責包括:
(一)制訂從業人員衛生培訓教育計劃和考核辦法,組織從業人員參加衛生法律,法規,規范,標准和衛生知識,崗位操作規程等的培訓學習和考核.
(二)組織從業人員進行健康檢查,負責提出將患有有礙公眾健康的從業人員調離直接為顧客服務崗位的意見.
(三)制定衛生管理制度,衛生責任制度和衛生操作規程,並對執行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不符合衛生要求的行為及時制止並提出處理意見.
(四)督促本場所經營者,從業人員嚴格執行《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按時辦理有關衛生證件,證明,依法從事經營活動.
(五)配合衛生執法人員對本場所進行衛生監督檢查,並如實提供有關情況.負責建立本場所衛生管理檔案.
(六)參與保證衛生安全的其他管理工作.
第二十八條 衛生管理制度
住宿場所應建立健全衛生管理制度,並對制度落實情況進行經常性檢查.主要制度有:
(一)證照管理制度.
(二)從業人員健康檢查,衛生知識培訓考核及個人衛生制度.
(三)公共用品用具購買,驗收,儲存及清洗消毒保潔制度.
(四)場所自身檢查與檢測制度.
(五)洗衣房衛生管理制度.
(六)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管理制度.
(七)健康危害事故與傳染病報告制度.
(八)預防控制傳染病傳播應急預案與健康危害事故應急預案.
(九)衛生檔案管理制度.
(十)設施設備維護保養制度.
第二十九條 證照管理
住宿場所,從業人員及健康相關產品應證照齊全.衛生許可證懸掛在場所醒目處,營業執照,從業人員健康合格證明及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明有效,健康相關產品衛生許可批件或備案文件復印件真實完備.
第三十條 檔案管理
住宿場所應建立衛生管理檔案,檔案應當包括以下方面:
(一)證照: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從業人員健康合格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明,健康相關產品衛生許可批件或備案文件(復印件)等.
(二)衛生管理制度.
(三)衛生管理組織機構或衛生管理人員與從業人員崗位職責.
(四)發生傳染病傳播或健康危害事故後的處理情況.
(五)衛生操作規程.
(六)公共用品用具采購,驗收,出入庫,儲存記錄.
(七)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檢測記錄.
(八)設備設施維護與衛生檢查記錄.
(九)空氣質量,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檢測記錄.
(十)投訴與投訴處理記錄.
(十一)有關記錄:包括場所自身檢查與檢測記錄,培訓考核記錄,從業人員因患有有礙公眾健康疾病調離直接為顧客服務崗位記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消毒記錄等.
(十二)有關證明:包括預防性建築設計審核文件,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竣工圖紙,消毒設施設置情況等.
各項檔案中應有相關人員的工作記錄並簽名,檔案應有專人管理,各類檔案記錄應進行分類並有目錄.有關記錄至少應保存三年.
第三十一條 傳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報告
(一)住宿場所應建立傳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報告制度,場所負責人和衛生管理員為責任報告人.
(二)當發生死亡或同時發生3名以上(含3名)受害病人時,責任報告人要在發生事故24小時內電話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
(三)傳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報告范圍:
1.室內空氣不符合衛生標准所致的虛脫休克;
2.飲用水遭受污染所致的介水傳染性疾病流行;
3.公共用品用具和衛生設施等遭受污染所致的傳染性疾病,皮膚病;
4.意外事故導致的一氧化碳,氨氣,氯氣,消毒劑,殺蟲劑等中毒.
(四)發生傳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時,場所經營者應立即停止相應經營活動,協助醫務人員救治事故受害者,採取預防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繼發.
(五)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傳染病健康危害事故.
第三十二條 環境衛生管理
(一)室外公共區域應保持干凈整潔.
(二)室內公共區域地面,牆面,門窗,桌椅,地毯,檯面,鏡面等應保持清潔,無異味.
(三)廢棄物應每天清除一次,廢棄物收集容器應及時清洗,必要時進行消毒.
(四)洗衣房的潔凈區與污染區應分開,室內物品擺放整齊,設施設備日常保養及運行狀態良好.
(五)定期進行病媒生物防治,蟑螂密度,鼠密度應符合衛生要求.
(六)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對室內空氣,用品用具等定期進行檢測.
第三十三條 食品經營項目
住宿場所設有食品經營項目的,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的有關要求.
第五章 人員衛生要求
第三十四條 健康管理
(一)住宿場所從業人員上崗前應當取得"健康合格證明".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從業人員應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合格證明"後方可繼續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健康合格證明"不得塗改,偽造,轉讓,倒賣.
(二)從業人員患有有礙公眾健康疾病,治癒之前不得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可疑傳染病患者須立即停止工作並及時進行健康檢查,明確診斷.
第三十五條 衛生知識培訓
(一)從業人員應當完成規定學時的衛生知識培訓,掌握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基本衛生知識和衛生操作技能等.
(二)從業人員衛生知識培訓每兩年進行一次.
(三)從業人員取得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明後方可上崗.
第三十六條 個人衛生
(一)從業人員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進行衛生操作時應穿戴清潔的工作服,不得留長指甲,塗指甲油及佩帶飾物.
(二)從業人員應有兩套以上工作服.工作服應定期清洗,保持清潔.
附錄
推薦的住宿場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方法
一,清洗方法及步驟
(一)去除公共用品用具表面的殘渣,污垢.
(二)用含洗滌劑溶液洗凈公共用品用具表面.
(三)用清水沖去殘留的洗滌劑.
二,消毒方法
(一)物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紅外線等熱力消毒方法.
1.煮沸,蒸汽消毒:100℃作用20~30分鍾以上.可用於飲具,盆,毛巾,床上用棉織品的消毒.
2.紅外線消毒:125℃作用15分鍾以上.可用於飲具,盆的消毒.
(二)化學消毒.用含氯,溴或過氧乙酸的消毒葯物消毒.
1.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為25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浸泡30分鍾,可用於盆,飲具的消毒或用於物品表面噴灑,塗擦消毒.
2.用0.2%~0.5%過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為1000毫克/升的消毒液中,浸泡30分鍾,可用於拖鞋消毒.
化學消毒後的公共用品用具應用凈水沖去表面的消毒劑.
三,保潔方法
(一)消毒後的公共用品用具要自然濾干或烘乾,不應使用毛巾擦乾,以避免受到再次污染.
(二)消毒後的飲具應及時放入餐具保潔櫃內.
四,化學消毒注意事項
(一)使用的消毒劑應在保質期限內,並按規定的溫度等條件貯存.
(二)嚴格按規定濃度進行配製,固體消毒劑應充分溶解.
(三)配好的消毒液定時更換,一般每4小時更換一次.
(四)使用時定時測量消毒液濃度,濃度低於要求立即更換.
(五)保證消毒時間,一般公共用品用具消毒應作用15分鍾以上.
(六)應使消毒物品完全浸沒於消毒液中.
(七)用品用具消毒前應洗凈,避免油垢影響消毒效果.
(八)消毒後以潔凈水將消毒液沖洗干凈.
Ⅹ 酒店需要辦理二次供水衛生許可證,但又個材料上要求水質檢驗報告制度、管水人員健康體檢制度及衛生知識培
是啊,你酒店有沒有水箱,請專業人員清洗,如何出具水質檢驗報告,然後從網上下個二次供水衛生制度,找兩個有健康證的員工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