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社區為什麼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培訓
1、提高公眾的消防安全意識。社會在發展,科學在進步,但人們的消防安全意識仍很淡薄,對火災的麻痹和僥幸
B. 社區開展安全培訓一年要幾次
至少一次的吧,這個沒有明文的規定,具體的需要看自己社區的安排才知道的哦
C. 鄉鎮安全社區創建啟動大會怎樣開
鎮人民政府鎮長、「省級安全社區」建設領導小組組長吳 江作主題報告。全面系統闡述了建設的目的和意義。一是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安全社區建設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安全社區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人人都平等享有安全和健康權利的重要途徑之一。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安全工作,安全形勢持續穩定,但由於各方面因素影響,安全仍然是薄弱環節,安全基礎依然較差,嚴重影響了社會安全和穩定,對經濟社會發展構成潛在威脅,急需下大氣力,集中解決。各村(居)委會,駐鎮各企事業單位要充分認識加強安全社區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全力推進安全社區建設,切實提高全民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最大限度降低和減少安全事故,為社會穩定和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營造安全環境。二是明確目標,突出重點,扎實推進建設安全社區工作。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安辦牽頭、部門協作、多元參與、聯合共建」的安全社區建設工作機制,通過開展安全社區建設工作,使基層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明顯提升,基層群眾的安全生產意識和防範能力明顯增強,事故傷害明顯減少。三是推進安全社區建設的主要步驟。安全社區建設是一個持續推進的過程。安全社區建設我們不能急於求成,要統籌規劃,循序漸進,扎實開展安全社區建設工作。
D. 如何做好創建"安全社區"的工作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街道對各個社區整合了轄區各類資源,建全促進安全社區建設工作體系,成立了安全社區建設工作促進委員會,通過整合轄區安全社區建設有關資源,建立健全的工作場所、消防、交通、社會治安、學校、老年人、殘疾人、居家安全等12個安全促進項目組,完善了傷害監測、信息交流與反饋、事故報告、安全檢查等多餘項工作制度,形成全覆蓋的安全社區建設工作體系。
二是強化安全參與。街道與社區以注重形式多樣的宣傳,營造了安全健康和諧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注重深化學習、取長補短,通過交流學習、培訓班等方式,使街道安全社區建設意識得到整體提高。同時,社區組建了義務巡邏隊及幾支應急救援隊伍,加大對轄區的各類安全進行排查。社區通過製作宣傳欄、懸掛宣傳橫幅、組織宣傳活動等,發放安全社區創建相關宣傳手冊大力普及了相關安全知識,營造了創建安全社區的氛圍。
三是強化風險辨識。街道與社區確定了促進項目,著力開展了安全社區建設。自開展創建活動以來,街道與社區通過隱患排查、安全檢查、數據收集和問卷調查等進行全方位風險診斷,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堅決做到「零容忍」、「出重拳」,針對違規占線、違規建房等下發整改通知書,並切實監督整改,確保了安全隱患整治成效明顯。
E. 為什麼要在社區開展消防安全培訓活動
由於社區工作人員少,精力有限,消防安全隱患大,社區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和消防自我
管理水平未得到及時發展,致使社區火災高發不降。據統計,我國社區火災占火災總起數的
40%左右。因此抓好社區消防工作,改善社區消防安全環境,不僅能保證社區防範能力的提
高,而且對建立社區的消防安全防控體系,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公眾號搜 安居寶 ,有很多安防內容,不錯喔!
就目前而言我國的社區消防工作還不夠完善,社區消防工作還存在的很多困難和問題有待解決。一是部分社區組織對消防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社區防火組織不能真正發揮作用。雖然建立了防火組織,但其工作人員大多沒有經過專業消防培訓,對消防工作普遍存在不懂、不會等問題。
一、是消防組織制度不健全,職責不明確,消防經費投入不足,滅火設施不完善。部分社區內除一些單位投入少量經費,用於本單位的消防安全教育,整治火災隱患,購置必要的消防器材外,社區居委會消防設施和器材很少。
二、社區消防基礎設施建設薄弱。除新建小區外,大部分社區尤其是老居民住宅小區普遍存在設施器材不足和消防通道不暢問題,小區內未設置消火栓和未配置滅火器材的現象比較突出,有的小區甚至沒有基本的消防水源。
三、派出所對社區的消防監督管理沒有落實。普遍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派出所的部分民警對消防監督工作認識不到位;二是警力不足;三是消防機構對派出所專兼職消防民警的防火監督業務培訓、指導、檢查、考核不夠;四是社區警務室沒有發揮其作用。
針對當前社區消防工作還存在的很多困難和問題,做好社區消防工作的對策:
(1)強化消防宣傳教育,提高社區消防安全意識。
(2)發揮社區消防組織作用,確保防火措施的落實。充分發揮作用的消防組織是保證社區各項防火措施得到貫徹落實的有力保證。
(3)健全組織,明確職責。按照「政府統一領導、公安部門監督、社區統一管理、消防安全自治」的工作思路,公安消防機構及社區公安派出所應積極主動地與民政等有關部門協調。
(4)加大社區消防經費的投入,完善滅火設施。這就要求消防部門要積極當好政府參謀助手,勤向政府請示匯報,採取多種積極有效的措施和手段,通過政府專項撥款、企業單位贊助、社會個人捐資等多種途徑籌措資金,不斷加大社區滅火設施的投入力度,改善消防安全環境,同時充分發揮社區民警和文職雇員的職能作用,強化軟體措施。
(5)因地制宜完善社區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新建小區或舊城改造,要按照國家消防技術規范要求進行規劃和建設。統一設置消防器材站,配備必要的消防水帶、水槍、逃生自救和應急照明等設施;按單元樓配置消防器材箱,在條件較好的小區將滅火器材配備到每棟樓或樓層;在社區警務室配備一定數量的消防器材。
(6)充分發揮派出所的監督職能作用。公眾號搜 安居寶 ,有很多安防內容,不錯喔!
F. 安全知識培訓的目的是什麼
安全來教育的目的是使自各級領導、全體職工正確認識安全生產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懂得實現安全生產、文明生產的科學知識,提高他們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使他們能夠自覺地執行安全生產方針和各項法令與規章制度,從而使其行為規范化、標准化,減少人為失誤與差錯。安全教育對於預防人為事故,加強安全管理,促進安全生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G. 如何創建安全社區-安全社區建設基本要求
社區是社會的細胞,社區安全是社會穩定、和諧的基礎,安全社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 會、構建和諧社會和平安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措施之一。
社區安全是社會安全、生產安全的基石。長期以來,我國安全生產形勢嚴峻的重要原因 之一是全社會安全意識薄弱,社區安全基礎差。通過建設安全社區,整合社區資源,強化社區功能,開展安全促進活動,大力推廣安全文化和安全科技知識,提高全員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是促進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的重要措施,也是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客觀要求。
安全社區建設體現了先進的社區建設理念,貫徹了公眾參與、公眾受益的原則,是社區改革發展的需要。安全社區建設也是我國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滿足政府和企業的社會責任 要求的重要內容。開展社區安全促進活動,不但可以提升社區的服務水平,同時還可以幫助 提升社區的社會形象。
2 國內外安全社區發展狀況 安全社區的概念是世界衛生組織 (WHO) 1989 年在第一屆事故與傷害預防大會上提出的,大會通過的《安全社區宣言》指出:任何人都有平等享受安全和健康的權利。從此, 推廣安全社區概念就成為WHO 在健康和安全方面的一項重點工作。WHO 設在瑞典卡羅林斯卡大學的社區安全促進合作中心提出了安全社區准則並負責評審安全社區的申請,經過該中心 組織的專家組現場考察、評估合格後,正式命名為WHO 安全社區。 安全社區並非單以社區的安全狀況為評判指標,而是指一個社區是否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機制和程序,使之有能力持續改進社區安全績效。安全社區建設要求事故和傷害預防範圍涵蓋社區內所有人士,不分年齡、性別和職業,凝聚社區內的各方力量,整合資源,讓居民不論是在工作場所、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娛樂、運動場所,都能保障安全和健康,最大限度地 預防和降低事故與傷害。 WHO1995 年度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500 余萬人死於傷害和暴力行為,不論是發展中 國家還是發達國家,傷害都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尤其是兒童和青少年的主要死亡原因。國外安全社區建設實踐表明,安全社區建設對傷害預防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 例如世界上第一個開展安全社區建設的瑞典Falkoping 社區,在傷害預防計劃實施後不到兩年半 即見成效:社區內交通傷害減少了28%;家居傷害減少了27%;工傷事故減少了28%;學齡前兒童傷害減少了45%;而相鄰未實施傷害預防計劃的社區,上述傷害現象並未見減少。又例如,瑞典Fulan 地區在5 個社區實施傷害預防項目5 年後,醫院門診傷害病人比例下降了 23 %;因傷害住院者平均每年下降7.2%。挪威的Vaerlander 區在實施安全促進計劃兩年後, 傷害個案下降了29%,8 年後下降了58%。瑞典Motala 實施安全社區計劃後,5 年之間兒童 的傷害個案下降了13%,工傷事故下降了50%。挪威的Vaerlandet 島實施安全社區計劃兩年 後傷害減少了 29%,8 年後則減少了 58%。我國香港的屯門社區在開展安全社區建設兩年 後,家居傷害減少了 18%,兒童傷害減少了31%,社會治安案件減少了30%,火災減少了 47%,交通傷害減少了32%。WHO 社區安全促進合作中心在對全球安全社區網路進行綜合分析之後認為:成功開展安全社區建設的社區,事故與傷害可減少30%~50%。 十多年來,WHO 提倡的安全社區和安全促進活動在全球范圍內蓬勃發展。1991 年 6 月,WHO 「社區安全促進合作中心」在瑞典舉行了第一屆國際安全社區大會。至2005 年已 經舉辦了十四屆。 WHO 「社區安全促進合作中心」還在世界各地創建了14 個「安全社區支持中心」,以協助安全社區模
H. 如何做到安全社區建設持續推進 對策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街道對各個社區整合了轄區各類資源,建全促進安全社區建設工作體系,成立了安全社區建設工作促進委員會,通過整合轄區安全社區建設有關資源,建立健全的工作場所、消防、交通、社會治安、學校、老年人、殘疾人、居家安全等12個安全促進項目組,完善了傷害監測、信息交流與反饋、事故報告、安全檢查等多餘項工作制度,形成全覆蓋的安全社區建設工作體系。
二是強化安全參與。街道與社區以注重形式多樣的宣傳,營造了安全健康和諧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注重深化學習、取長補短,通過交流學習、培訓班等方式,使街道安全社區建設意識得到整體提高。同時,社區組建了義務巡邏隊及幾支應急救援隊伍,加大對轄區的各類安全進行排查。社區通過製作宣傳欄、懸掛宣傳橫幅、組織宣傳活動等,發放安全社區創建相關宣傳手冊大力普及了相關安全知識,營造了創建安全社區的氛圍。
三是強化風險辨識。街道與社區確定了促進項目,著力開展了安全社區建設。自開展創建活動以來,街道與社區通過隱患排查、安全檢查、數據收集和問卷調查等進行全方位風險診斷,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堅決做到「零容忍」、「出重拳」,針對違規占線、違規建房等下發整改通知書,並切實監督整改,確保了安全隱患整治成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