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術室實習護士學習計劃
基本了解手術室環境布局及物品存放位置
掌握如何洗手 穿無菌衣及帶無菌手套
基本專掌握如何鋪屬無菌器械台
掌握基本的無菌原則,知道什麼是無菌,什麼是清潔,什麼是污染
這個應該是手術室的實習同學最基本要掌握的東西吧
希望回答會幫到你~
2. 手術室各級人員培訓目標的文章
醫院手術室工作規范制度與手術感染預防控制監督技術標准實用手冊》《醫院手術室工作規范制度與手術感染預防控制監督技術標准實用手冊》
第一篇 手術室創新管理
第一章 手術室的綜合管理與創新
第二章 潔凈手術室創新管理
第三章 特殊手術室管理
第四章 手術室的質量標准與監控
第二篇 醫院手術室感染管理控制規章制度
第一章 醫院手術室感染管理組織與職責制度
第二章 醫院手術室感染監測與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制度
第三章 手術室的規章制度
第四章 潔凈手術室感染管理規章制度
第五章 手術室護理人員的職責和規章制度
第六章 手術室護理技術操作規章制度
第七章 手術室總體設施及布局管理規范
第八章 手術室急救護理制度
第九章 手術布類、敷料、縫針、縫線及器械的分類管理制度
第十章 財產資源管理制度
第十一章 醫療廢物的管理規章制度
第十二章 手術室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第十三章 手術室安全管理制度
第三篇 手術操作規范與感染防範
第一章 常用局部麻醉技術
第二章 手術標准化操作技術
第三章 幾種基本操作技術及技巧
第四章 微創手術操作技術
第五章 常用美容整形手術
第四篇 醫院手術室感染控制技術規范與消毒隔離措施應用
第一章 概論
第二章 醫院感染的管理組織與監控
第三章 醫院手術室感染控制規范
第四章 治療和護理技術感染控制
第五章 手術室及其相關標准應用
第六章 手術室相關部門的醫院感染控制
第七章 物理消毒滅菌方法
第八章 常用化學消毒劑的應用
第九章 物理消毒滅菌效果監測
第十章 化學消毒劑濃度及消毒效果監測
第十一章 醫院物品及環境消毒與滅菌
第十二章 醫院物品及環境消毒滅菌效果監測
第十三章 隔離設施與隔離技術
第五篇 手術配合與手術感染控制技術要點
第一章 普通外科手術配合
第二章 整形美容外科手術配合
第三章 器官移植的手術配合
第四章 胸外科手術配合
第五章 神經外科手術配合
第六章 心臟外科手術配合
第七章 泌尿外科手術配合
第八章 骨科手術配合
第九章 眼科手術配合
第十章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手術配合
第十一章 頜面科手術配合
第十二章 婦產科手術配合
第十三章 微創外科手術配合
第十四章 顯微鏡外科手術配合
第十五章 燒傷手術配合
第六篇 醫院手術室綜合評價方法與評價規程
第一章 綜合評價概論
第二章 綜合評分法
第三章 綜合指數法
第四章 層次分析法
第五章 主成分分析法與因子分析法
第六章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法
第七章 聚類分析法
第八章 正交設計分析法
第九章 數據包絡分析法
第十章 綜合評價的其他方法
3. 新入手術室科室人員培訓計劃怎麼寫
用筆寫,拚命寫,用腦子啊,妹妹
4. 手術室專科護士培訓計劃(2018參考價值極高)
1、協助醫生做好對病人及其家屬的咨詢、輔導、接診和治療工作。對病人要有內高度的容同情心,體貼愛護、主動熱情,表情親切,說話溫和,工作耐心細致,有問必答,不與病人爭吵。
2、執行醫囑及護理技術操作;注意巡視、觀察病情及輸液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協助新入、手術、急、危重病人的處理;負責備血、取血,護送危重病人外出檢查。
3、經常性地深入病房和病人交流,以獲得有關病人病情的信息,了解病人的疑慮,及時解決病人存在的問題,給予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向家屬和病人解釋病症的原因、治療原則、注意事項並進行飲食生活指導、健康教育指導。
4、加強醫學及護理新知識的學習,重點學習本科室的相關知識,比如,本科常見病的發病原因、病理、生理機制,治療、預防護理,多看本科室每個病人的病歷、治療經過、療效及各項化驗指標,對本科室每個病人的病情用葯治療了如指掌,在進行治療護理查對時,做到心中有數。
5. 手術室護士專科培訓方案
1、協助醫生做好對病人及其家屬的咨詢、輔導、接診和治療工作。對病人要有高度的專同情心,體貼愛護、主動屬熱情,表情親切,說話溫和,工作耐心細致,有問必答,不與病人爭吵。
2、執行醫囑及護理技術操作;注意巡視、觀察病情及輸液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協助新入、手術、急、危重病人的處理;負責備血、取血,護送危重病人外出檢查。
3、經常性地深入病房和病人交流,以獲得有關病人病情的信息,了解病人的疑慮,及時解決病人存在的問題,給予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向家屬和病人解釋病症的原因、治療原則、注意事項並進行飲食生活指導、健康教育指導。
4、加強醫學及護理新知識的學習,重點學習本科室的相關知識,比如,本科常見病的發病原因、病理、生理機制,治療、預防護理,多看本科室每個病人的病歷、治療經過、療效及各項化驗指標,對本科室每個病人的病情用葯治療了如指掌,在進行治療護理查對時,做到心中有數。
6. 手術室各層級護理人員培訓計劃
選擇開設護理專業的中專院校,職業技術學校,選擇好就業的院校,與各大醫療機構,醫院,康復中心合作的,好就業,如果你是高中生考大學的,可以選擇醫科大學,醫學專科院校等進行學習。
7. 手術室護理管理制度培訓計劃
一、培訓目標
通過專科護士培訓,提高護士專業技術及管理水平。培養具有較高業務水平和專長,能較好地解決手術室護理問題並指導其他護士開展相關工作,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熱愛護理事業,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臨床專業化護理骨幹。具體內容如下:
(一)掌握手術室護理工作的范圍、特點及發展趨勢;
(二)掌握手術室管理的基本內容及規章制度;
(三)掌握手術室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原則和措施;
(四)掌握手術室患者圍手術期護理要點;
(五)掌握手術室患者安全管理;
(六)掌握手術配合技術和護理操作技術;
(七)掌握手術室的職業安全與防護措施;
(八)掌握手術室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
(九)掌握麻醉與監護技術
二、招收對象及報名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護士,護理專業大專以上學歷,具有8年以上臨床護理實踐經驗,在手術室工作5年以上,熱愛護理事業,有一定的外語基礎,本人自願並經單位選拔、推薦。
三、培訓時間及內容
20XX年7-10月舉辦第一期培訓班。學習時間3個月。集中理論學習(1個月);臨床實踐學習(2個月)。臨床實踐學習在三個省手術室專科護士培訓基地(人民醫院、醫學院附屬、)中選擇一所醫院。
培訓內容:緊扣衛生部手術室專科護士培訓大綱,採取理論授課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著重講授手術室護理專業理論知識及相關醫學知識,規范手術室常用護理技術操作,重點強化手術室專科護理技術操作。採用演講、視頻教學、演示、實驗室實踐、特邀授課等多種教學方法。
(一)理論學習內容:
(1)手術室護理發展史及圍手術期護理概論
(2)手術室專科護士相關概念
(3)手術室管理及規章制度
(4)手術室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
(5)潔凈手術部(室)的設計和管理
(6)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
(7)患者安全管理
(8)手術配合技術和護理操作技術
(9)手術室新技術和新業務
(10)手術室的職業安全與防護
(11)手術室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等
(12)護士資質和教育
(13)相關護理法規和倫理
(14)質量管理
(15)麻醉與護理
(16)護理科研及論文撰寫
(17)手術切口與縫合技術
(18)手術室儀器設備及安全使用
(19)手術體位的安置
(20)各外科手術新進展及護理
(二)臨床實踐學習內容:各專科手術輪轉,其中手術供應中心輪轉1周。
(1)胸外科:肺手術、食道手術
(2)神經外科:顱腦腫瘤手術、顱內血管瘤手術、顱腦損傷手術
(3)骨科:內固定手術、脊柱手術、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膝關節手術
8. 手術室培訓制度
醫院手術室工作規范制度與手術感染預防控制監督技術標准實用手冊》《醫院手術室工作規范制度與手術感染預防控制監督技術標准實用手冊》
第一篇 手術室創新管理
第一章 手術室的綜合管理與創新
第二章 潔凈手術室創新管理
第三章 特殊手術室管理
第四章 手術室的質量標准與監控
第二篇 醫院手術室感染管理控制規章制度
第一章 醫院手術室感染管理組織與職責制度
第二章 醫院手術室感染監測與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制度
第三章 手術室的規章制度
第四章 潔凈手術室感染管理規章制度
第五章 手術室護理人員的職責和規章制度
第六章 手術室護理技術操作規章制度
第七章 手術室總體設施及布局管理規范
第八章 手術室急救護理制度
第九章 手術布類、敷料、縫針、縫線及器械的分類管理制度
第十章 財產資源管理制度
第十一章 醫療廢物的管理規章制度
第十二章 手術室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第十三章 手術室安全管理制度
第三篇 手術操作規范與感染防範
第一章 常用局部麻醉技術
第二章 手術標准化操作技術
第三章 幾種基本操作技術及技巧
第四章 微創手術操作技術
第五章 常用美容整形手術
第四篇 醫院手術室感染控制技術規范與消毒隔離措施應用
第一章 概論
第二章 醫院感染的管理組織與監控
第三章 醫院手術室感染控制規范
第四章 治療和護理技術感染控制
第五章 手術室及其相關標准應用
第六章 手術室相關部門的醫院感染控制
第七章 物理消毒滅菌方法
第八章 常用化學消毒劑的應用
第九章 物理消毒滅菌效果監測
第十章 化學消毒劑濃度及消毒效果監測
第十一章 醫院物品及環境消毒與滅菌
第十二章 醫院物品及環境消毒滅菌效果監測
第十三章 隔離設施與隔離技術
第五篇 手術配合與手術感染控制技術要點
第一章 普通外科手術配合
第二章 整形美容外科手術配合
第三章 器官移植的手術配合
第四章 胸外科手術配合
第五章 神經外科手術配合
第六章 心臟外科手術配合
第七章 泌尿外科手術配合
第八章 骨科手術配合
第九章 眼科手術配合
第十章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手術配合
第十一章 頜面科手術配合
第十二章 婦產科手術配合
第十三章 微創外科手術配合
第十四章 顯微鏡外科手術配合
第十五章 燒傷手術配合
第六篇 醫院手術室綜合評價方法與評價規程
第一章 綜合評價概論
第二章 綜合評分法
第三章 綜合指數法
第四章 層次分析法
第五章 主成分分析法與因子分析法
第六章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法
第七章 聚類分析法
第八章 正交設計分析法
第九章 數據包絡分析法
第十章 綜合評價的其他方法
9. 醫生崗前培訓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剛剛跨出校門的醫學生是醫院的未來,是醫院發展的戰略人才庫,做好對他們的崗前培訓具有深遠的意義。醫學人才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醫學生的成才要經過從專業理論到實踐心得,再從實踐經驗到理論總結,反復用心揣摩。很多經驗是在前人失敗甚至血的教訓中才得以總結為自己的寶貴經驗,又在不斷積累和更新中得到發展。所以醫學人才的培養實踐告訴我們:從基礎做起,從基本功練起,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與加強各項操作的實訓相結合,是醫院人力資源培訓教育部門的職責所在。
醫學生從課堂走向社會,從書本學習理論知識為主過渡到以臨床實踐為主,將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在臨床實踐中鞏固醫學理論知識,掌握臨床技能和臨床思維。雖然上崗培訓安排充分考慮醫學生的角色轉換,如醫療安全糾紛與防範、醫療法規教育、病歷、知情同意書與法律、處方管理辦法與處方的書寫等等,讓學生們對醫療衛生相關的法律知識有個基本的了解,強化他們防範醫療糾紛意識 培養正確的臨床思維程序、醫患溝通技巧及對醫療文書書寫的重視,杜絕(,) 臨床工作中各種醫療隱患的發生。但是由於傳統的上崗前培訓時間有限,在短時間內對醫院能有所了解,明白在臨床工作期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怎樣做,往往聽課時明明白白,實際做起來又比較生疏。因此如何拓展或延伸崗前培訓,是我們醫院人力資源部門急需思考的問題。
1 培養醫學生人文關懷和換位思考的能力。
隨著「80後」獨生子女這一代青年逐漸走出校門踏入社會,他們除了思想開放、觀念活躍,具有強烈的社會參與意識外,從小被關注、被呵護的成長經歷也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他們個性張揚、強調自我這樣一個「80後」青年群體的普遍特徵。在關心他人和換位思考能力方面相對欠缺。職業生涯伊始,需要有意識地在這方面對他們加強鍛煉和培養。因為醫學須關注病人的心理與社會需要,要求醫務人員在臨床工作中與病人進行有效的溝通,主動與病人建立起促進治療的良好醫患關系,才能了解病人所關心與需求是什麼,才能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治療方案。也證實了1500多年前西方醫學奠基人,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我之唯一目的,為病家謀幸福……直到現在,許多醫學院的畢業生宣誓仍以此作為誓詞。醫本仁術,醫學的人文關懷,可以在許多方面體現。如查病房時對病人一聲親切的問候;捂熱聽診器為患者作檢查;休息日去參加社區義診等等,這些不可或缺的善舉,於細微處體現了一名醫務工作者良好的醫學人文素養和高尚的職業道德。
2 培養醫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
醫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一名年輕醫學生要掌握扎實的臨床技能,必須實實在在地反復訓練才能完成。借鑒國內外臨床技能醫學培訓中心的建立,對我們的培訓教育體系提供了非常好的樣板,是醫學生提高臨床技能最有效的途徑和最直接的平台,也是我們對年青醫生進行崗前培訓職能的延續。
2.1 到醫患關系辦公室輪科。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病人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明顯增強,對醫院和醫務人員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執業醫師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出台,也對醫生在執業過程中的錯誤及過失的處理作出了明確規定,要求保證醫生執業活動的正確性與合法性,這是保護病人基本權利的要求,也是醫學人道主義原則的主旨所在。在醫患關系辦公室,常有病家因服務態度或醫療質量不滿意來投訴。通過親歷投訴、接待、調解、協商,小的糾紛可能就此化解,而大的糾紛則須通過法律途徑尋求解決。可以說,每起案例都是一則最生動、最直觀的教案。從解決問題實際出發,學會換位思考,剛入行的年青醫生可以從別人的教訓中汲取經驗,並提醒自己不再重蹈覆轍。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2.2 建立臨床專項技能醫學培訓中心。
臨床專項技能醫學培訓中心主要包括臨床常用操作技術,如台灣萬芳醫院的醫學生實訓室,有智能模擬病人,可以進行各種穿刺術,如腹腔穿刺術、腰椎穿刺術等;急救醫學操作如氣管插管術、心臟除顫等訓練模型,各種模型均可供至少20人同時進行操作,滿足臨床訓練的需要。
2.3 建立標准化病人醫學培訓中心(模擬門診)。
如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聯合醫學院在社會招募了50多名標准化病人志願者。經過半年多的培訓與考核,用於醫學生學習、技能培訓及考核。每名標准化病人均擔任特定疾病的扮演角色,表演逼真,重復性好,並可對醫師的問診過程做出評價反饋。
2.4 建立臨床基本技能醫學培訓中心。
臨床基本技能醫學培訓中心主要包括心肺聽、觸診訓練模型和腹部檢查訓練模型,可用於心臟、肺臟觸診,各種正常及異常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心音、心臟雜音及心包摩擦音的聽診,以及腹部觸診、肝脾觸診訓練等,如果人力資源充沛,年青醫生可隨時前去反復訓練,定期組織考核。
2.5 建立各專科基本技能培訓中心。
基本技能培訓中心如外科基本技能及護理基本技能醫學培訓中心,用於訓練外科手術學基本技能,包括切開縫合模型、皮膚局部浸潤麻醉訓練模型、腸管吻合訓練模型、無菌術操作訓練模型、肌內注射模型、靜脈注射模型、嬰兒頭皮靜脈注射模型、皮內注射模型等。
2.6 建立臨床虛擬醫學培訓中心。
虛擬醫學培訓中心包括模擬腹腔鏡、胃鏡室,模擬手術室等,如台灣秀傳醫療中心彰濱醫院的腹腔鏡培訓中心,可以同時開展20台實驗豬進行模擬動物腔鏡手術。訓練者可從其軟體程序中觀看手術操作視頻,又可藉助系統自帶的器械進行操作訓練,尤其利於培養鏡下手術的空間感,幫助訓練者短期內掌握操作技術與熟悉手法。也可以將操作錄像傳輸到階梯教室,邊講解邊觀看圖像,與醫學生們教學探討。
2.7 建立情景教學訓練中心。
只有在最接近真實的情況下,訓練出來的能力才最接近真實。在訓練中心,運用現場模擬的方法,把醫學生帶入各種各樣的可能出現的急救情景 ,使醫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接受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通過反復不斷的訓練來增強醫學生的心理應激能力、非正常情況下的統籌能力和對急救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互相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使他們對突發情況作出更合理、及時、有效的安排,最終達到變單項訓練為多項復合訓練,縮短臨床實踐與課本理論的距離,一旦真正投入到實際救治中,則能更好的完成急救任務的目的。
有系統規范化按專業分階段的培訓,是我們對從一名醫學生成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實行的強化廣義上的崗前培訓。只有建立強大的培訓基地和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才能使年青的醫學生快速夯實書本知識,避免作為一名「新手」或不熟練者為病人進行有創檢查,或某些操作因技能尚未掌握、或尚未熟練掌握直接施行,有可能對病人帶來痛苦或損害病人利益,甚至危及生命,如胸腔穿刺術操作不當會導致氣胸、縱隔擺動;腰椎穿刺術操作不當會導致病人截癱等,這與醫生治病救人的宗旨背道而馳。科學的崗前培訓將大大增強醫學生在工作中的執業操作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