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精神病人家屬與病人的溝通要注意什麼
了解溝通的重要性之後,要促進家屬與精神病人間的溝通,首先我們要改變一些欠妥當的或者說不太正確的態度和做法,列舉如下:
一、無原則地、過分地滿足病人的物質要求。要什麼就給什麼不是好辦法,並不能促進病人心理素質的提高。包辦代替、限制病人的活動和自由等過分保護是很多病人患病的原因之一,因為剝奪了病人實踐和發展的機會。但為防止病人傷害自己或他人等必要的保護是必不可少的。若病人的行為對自己或他人沒有妨礙,就要給病人這種自由並尊重這種自由,鼓勵病人做力所能及的事,這對社會功能的恢復大有益處。
二、不考慮病人的學習、生活、家務勞動、社交等。很多家屬認為,等病人完全好了後再考慮,其實不然,脫離正常生活、勞動、人際交往和各種力所能及的活動,人的精神活動即使原來是健康的,也會變為不健康。有些病人整日無所事事,一方面是疾病本身的原因;另一方面可能與家屬和環境沒有給病人提供某些條件和機會有關。
三、羞恥、自責、內疚感。很多家屬因家裡有人患精神病感到羞恥、自責、內疚,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是由傳統不良社會風氣,對精神病人的不理解和不尊重造成的。患精神病和患髙血壓、肝炎等疾病一樣,只是病變侵犯的部位不同而已。所以,家屬一定要放下思想包袱,正確認識精神病,盡可能創造條件,讓病人與家庭成員和同事、朋友多交往,增強病人的自信,促進社會功能的恢復。
另外,當病人有某些荒謬的想法時,不要企圖通過批評或擺事實、講道理來消除這些症狀,這是不現實的,應盡量避免與病人爭論,因為起不到任何積極作用,只能造成家屬和病人間的沖突。
五、消極悲觀。目前,還有相當一部分病人盡管通過有效的葯物治療,相當好的心理社會環境,也不能完全康復,甚至症狀不能完全得到控制,這是一個無情的客觀現實。但畢竟大部分病人是有希望治癒的,甚至可以完全恢復正常,去上大學,去參加工作。如果我們採取悲觀態度,就不會積極創造有利條件,或耽誤了病人的治療。
六、過分擔心葯物的副作用。毫無副作用的葯幾乎是沒有的,中醫講「是葯三分毒」就是這個道理。隨著抗精神病葯的發展,新葯的副作用已比傳統葯低的多。而精神分裂症就像髙血壓、糖尿病一樣,可以控制它的症狀和發展,保證患者一定的生活質量,但不能去根,可能要終生服葯,許多病人不願接受治療,家屬若過分擔心副作用,病人就更不願服葯了。所以,家屬採取什麼態度非常重要。
七、病急亂投醫。頻繁更換就診大夫,這種做法是不恰當的。這是家屬的焦慮情緒反應,可以理解,但對病人的心理影響很大。什麼是最好的精神科醫生?是對病情了解最多的醫生。病人從發病到痊癒若一直由一位醫生治療,就減少了新接診醫生再了解、再摸索的重復過程,贏得寶貴的治療時間。但凡正規院校畢業的醫生,家屬都應給予足夠的信任。家屬和醫生之間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病人與醫生之間的溝通和病人是否遵醫囑服葯,家屬起著橋梁的作用,這是精神疾病的特殊性決定的。
我們與病人接觸,並不是單純的付出。
❷ 重型精神疾病管理工作每月小結怎麼寫 幫我整個模版
重症精神病患者管理工作總結 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作為九項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項目之一為此我們非常重視這項工作首先由市衛生局成立領導組制定《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工作規范》和不斷完善工作流程通過幾年來對重性精神病患者開展較規范管理已收到初步成效現將這幾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轉變觀念真正重視制定計劃重在落實 國家非常重視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已把它納入九項均等化公共衛生服務之一因此潮州市衛生局首先召開項目動員大會將制訂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工作規范》等文件交由大家學習和討論達成共識同時成立了由衛生局領導組成的項目領導小組和督查小組具體負責落實為做好這項工作奠定組織和領導基礎。 二、工作流程科學化任務職責明確化實行領導負責制、團隊包干制。 我們結合居民健康檔案和慢性病管理的經驗考慮到轄區居民重性精神病患者分布多少的不同如根據轄區居民健康調查和社區八類慢性病管理情況得知我院重性精神病患者分布多少不同我們結合重性精神病患者登記並與居委會聯系摸底同時各社區衛生醫療機構注意將轄區居民及搬遷或租住到其社區的患者進行登記造冊並管理。 對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是本市必須完成的主要任務之一只有明確任務分工到人責任到人才能保證完成項目目標所規定的任務。因此本院各慢病站和各社區衛生醫療單位主要負責人為該項目的具體負責人和執行人。為了做好落實我們制定工作進度表如規定各社區衛生醫療單位在每月對轄區重性精神病患者進行登記並管理為了確保按時、按量、按質完成任務本院派人全程參與以便掌握第一手資料和進行督查。目前對轄區精神病患者進行規范管理重症患者納入「686」項目管理定期隨訪患者。 三、加大宣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結合慢性病管理和送溫暖活動營造關心殘疾人關愛殘疾人的氛圍。 殘疾人是弱勢群體而重性精神病患者則是更容易受歧視的群體我們要宣傳普及精神衛生知識提高精神病防康復意識。只有通過開展多種形式宣傳活動普及精神衛生常識讓大家了解和掌握精神病康復知識使全社會都來關心、理解幫助精神病人。在社區工作中我們體會到要使殘疾人真正康復必須是軀體、精神、貧困等三者的康復對到各村社區衛生服務站就診的實行優惠力所能及的減免費用。 四、強化培訓、指導確保項目質量規范管理加強監管力度。 由於這項工作對我們是項全新的工作不管從專業知識、管理經驗都十分缺乏為此我們首先要逐步培養一支較專業、有愛心的團隊。我們相關人員除加強相關精神病防治知識外還積極參加省市縣開展的關於精神病防治知識培訓活動,提高本市對重症精神疾病管理的能力和質量。近兩年全體醫師義務多次參加市區公安、衛生部門組織的精神病人篩查任務認真開展肇事肇禍精神病人管理工作全力維護地區社會穩定。摸清底數。以村、社區為單位由公安局衛生局居委會/村委會帶領精神科醫師對精神疾患人員進行普遍調查做到逐人見面、逐人篩查摸清底數。病情評估。切實掌握轄區內肇事肇禍精神病人的現實情況由辦事處社會事務科負責到有關部門開展危險性評估逐人制定救治、服務、管理措施落實看護人員和責任。
六、未來工作思考
1.完善公共精神衛生服務財政投入機制建立保障體系
2.加大與公安、殘聯、民政等部門合作加強聯動機制 繼續加大與公安、殘聯、民政、教育、婦聯、共青團等部門的協調和合作建立更加緊密完善的工作聯動機制堅持有效的精神衛生工作聯系會議制度優化整合服務資源。 3.加大精神衛生國內外合作交流促進學術發展 近一步加強精神衛生國內外學術合作交流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來訪展開學術交流與溝通不斷拓寬我們的專業視野提高我們的綜合能力素質。加大學習和借鑒國內外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社區精神衛生服務模式與服務理念加強科研合作促進學術發展。
❸ 作為精神病人的家人如何對待病人
(1)要正確對待精神病人,必須對他們有個正確的認識。精神病如同其他疾病一樣,也是一種病,只是精神病人的發病原因不像其他疾病那樣明確。精神病的異常表現,如行為、情感及思維的不正常,是疾病所致,不是「神鬼」作怪,也不是思想問題,病人同樣蒙受病魔的折磨,也應同樣受到病人的待遇,只不過一般精神病人不認為自己有病,不主動求醫,或者拒絕治療,這就要求家屬對精神病患者倍加關心和愛護。
(2)應理解、尊重精神病人 因為精神病是大腦活動功能失調而出現的認識、情感、意志和行為等方面的異常。所以對患者既要看到他們病態心理活動的一面,又要看到他們正常心理活動的一面。病人的很多言行、要求、想法都是合理的,我們應盡可能滿足或解決病人的要求,如由於客觀原因不能滿足,應耐心解釋,不能簡單從事,更不能諷刺挖苦。對病情好轉後或處於恢復期的病人,更要多關心體貼、尊重和愛護他們,社會、家庭要給病人以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盡可能讓其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這對於鞏固療效、穩定病情是非常重要的。
(3)應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切不可求神拜佛。讓巫醫神漢算命,請「神仙」、喝「仙水」,或不惜重金買假葯,這樣不僅使病人遭受精神和肉體上的折磨,而且錢財受損,更糟的是延誤了病情,增加了疾病治癒的難度。應以科學的態度來對待,如請專科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方能盡快控制病情。
(4)做好家庭照顧。精神病人大部分康復生活是在家庭中渡過的,所以精神疾病的家庭照料就成為鞏固治療效果,防止疾病復發,促進疾病康復的首要任務。如果沒有好的家庭環境,病人得不到家屬的理解和幫助,反而經常受到家屬的嘲笑或歧視,病情就容易復發。因此,家屬應照顧好患者的飲食起居及個人衛生,使病人生活有規律,鼓勵病人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及文娛活動,監督服葯,並為病人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對精神病人的各種病態言行和表現,應予以充分理解,如家庭有矛盾,應設法改善,增進情感交流,努力增強家庭的穩定性,讓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愉快,這對於促進疾病的康復起到很大的作用。
❹ 精神病防治知識培訓計劃
心情要好!開開心心的,樂觀點,不要有太多顧慮!
❺ 若是精神病患者康復出院後,是否會在復發家屬該怎麼照顧
你好,我特意詢問了一位我的醫生朋友,這是他的答案,請提問者參考一下:
yoyo_CN
12:48:55
精神疾病是慢性易復發的病,需要長期葯物維持
yoyo_CN
12:49:32
家屬需要做的就是監督服葯,防止藏葯吐葯
yoyo_CN
12:50:18
如果有連續的睡眠不好及時復診,平時一月一復診,
yoyo_CN
12:52:04
對待精神病人不能過分疏遠,但適度保持距離,給予適當鼓勵,但別過度關注,把他們當正常人對待
yoyo_CN
12:53:07
但監督服葯是最重要的,按醫囑用葯不許增減,葯物副作用是醫生關注的
❻ 精神病人康復後不能從事什麼工作
1、如果已經康復,是不會有任何歧視的,都按照一般人標准要求的;
2、限制工種主要是針對患有精神疾病,且未治癒的精神病患者的;
3、只有部分對精神病史有要求的才不能夠從事的,如飛行員,航空客機服務人員。
❼ 簡述精神分裂症康復期患者對其強化日常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的培訓措施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一個足球愛好者,和一個文學愛好者,他們兩個在一起,回沒什麼話說答~於是足球愛好者就學著去讀點文學作品,文學愛好者去看點足球新聞~沒想到過了幾天兩個人在一起,覺得那麼有話說,而且足球愛好者可以吧自己的足球知識傳授給文學愛好者,而文學愛好者又把自己的文學知識傳授給足球愛好者,兩個人就這么扯啊扯就有話說了
可見交際能力的關鍵在於,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 ,如果興趣不夠廣泛~即使你再壯著膽子去和別人說話~也說不了幾句就會陷入尷尬狀態~我有個兄長就是這樣,總想提高交際能力,但還是沒話說 ,相反的~如果你興趣廣泛~即使你性格再內向,也會因為有你感興趣的東西~而在交際中更自信,根本不用擔心交際怯場 ,最後送你一句話~取悅於人,不如取信於人,交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不能只是說逗人家開心的話~那樣人家會膩的~要說出些有深度的話 ,交際類的書本不要看太多~用那些時間還不如好好多出去鍛煉一下交際!
❽ 社區精神病患者應該進行怎樣康復訓練
精神病人的治療形式主要有:住院治療、設立家庭病床、定期門診、家庭治療。住院治療主要針對重度急性期的精神病患者,使患者在醫院內接受葯物治療、電療、心理治療、行為治療等,有效控制病情,為出院後的社區康復創造條件;家庭病床主要針對病情較重,但無條件住院的精神病人提供的一種治療方式,由醫療機構精神衛生專業人員承擔治療任務,制訂治療和康復計劃,定期出診,填寫規范病歷;對出院後仍需重點監護的病人應當定期到專科門診進行治療,以保證療效的穩定,有條件的地區,也可在社區建立康復站,由專業人員定期在康復站為精神病人服務;家庭治療主要針對病情比較穩定的精神病患者,承擔這部分病人治療任務的人員主要是街道(鄉鎮)、居(村)委會的專(兼)職精防康復醫生,通過定期隨訪及監護小組督促病人按時服葯來完成。
精神病人的康復形式主要有:醫院內康復訓練服務、醫院外康復訓練服務。其中醫院外康復訓練服務又分為家庭康復、工療站以及其他職業康復。家庭康復是目前社區精神病防治康復工作的一種主要形式,監護小組是家庭康復的主要承擔者,它由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成員、居(村)委會幹部、基層精防康復醫生和其他志願者組成,對病人督促服葯的同時,進行心理疏導以及家庭生活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的訓練,組織一些活動,幫助其參與社會生活;工療站是精神病防治康復工作中一種重要的康復形式,它是在政府的扶持下,多以街道(鄉鎮)為單位而建立的,採取多種形式,為精神病康復者提供康復、管理、就業服務的福利性事業,主要有依附型、獨立型、託管型三種類型,接收、安排精神病康復者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開展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訓練和文體娛樂活動,公一眾一浩 新媒平台,有更多關於精神康復常識。同時進行醫療監護和心理康復;其他職業康復形式包括回原單位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福利工廠就業以及在社會公開就業。對康復後的精神病患者,應進行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培訓,提供職業介紹、就業指導,使他們掌握一技之長,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和工作態度,同時對他們進行心理、職業技能的輔導,幫助他們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促進康復。對農村精神康復者進行勞動技能訓練,幫助他們提高勞動生產能力,改善生活狀況。
❾ 精神病人康復了怎樣走向社會
社會上很多人對患有精神病的患者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歧視,精神病患者更應該提高自己在社會上的適應能力,正確對待周圍人異樣的目光和歧視,這樣對之後的治療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處理社會歧視的重要性
精神疾病患者在飽受病痛折磨的同時,社會各方面的歧視問題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如今的現狀顯示:對於精神疾病患者,社會各階層普遍存在歧視問題。究其原因則是大部分人對於精神疾病不了解甚至存在很大的誤解,這種情況導致很多病人精神症狀加重,最終放棄了自己,所以,如何處理社會歧視,也成為了精神疾病患者需要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社會歧視現狀
社會上大部分都存在從眾心理,加之對精神疾病的不了解甚至誤解,導致歧視的問題想要從根本上解決仍舊需要很長時間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這個時候,不能改變周圍環境的康復員,就只能從自身入手,盡力改變周邊一小部分人,同時自我的加強抵禦社會歧視的能力。
三、處理社會歧視的常用方法
(1)提升自己的能力
面對外界的質疑,最有利的應對方式就是用事實說話,對於外界談及精神疾病時各種恐怖的傳言,如果康復員能夠克制自己的精神症狀,像正常人一樣生活,歧視自然不攻自破。
(2)對周圍的人進行精神疾病知識教育
對於身邊親近的人,讓他們了解精神科的相關知識,可以讓日常的相處更加融洽,在精神症狀嚴重時也可以給予康復員相對專業的干預和幫助。
(3)不讓關系一般的人知道我們的精神疾病
社會上的人際關系錯綜復雜,難免存在很多誤解和難以解決的問題,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康復員對於關系一般的人,最好不要透露自己的病情,防止受到他人有意或無意的傷害。
四、常規練習
(1)如果你的僱主詢問你有沒有精神疾病,你要怎麼回答?
(2)你的朋友不小心得知了你的病情,你要怎麼和他解釋,並讓他理解你的情況,繼續和你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