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垃圾填埋場飛灰入庫填埋計劃
垃圾填埋場飛灰入庫,霾天計劃這個一般的各個省市都有的,就按照他們的計劃去做就行了
㈡ 垃圾填埋場的處理方式
垃圾處理方式一般可以分為衛生填埋、焚燒、堆肥等幾種方式。
垃圾掩埋有兩種方式:
1、傾倒:在地上挖一個露天的坑,將垃圾掩埋在坑中,坑周圍群集著各種動物。
2、填埋:在地下或地面建造精心設計的設施,將垃圾與周圍環境(地下水、空氣和雨水)隔離。這種隔離是通過底部襯層和每天進行的土壤覆蓋來實現的。
衛生垃圾填埋:
用一個粘土襯層把垃圾和環境隔離開來 城市固體廢物填埋——用一個合成襯層把垃圾和環境隔離開來。垃圾填埋的目的是將垃圾掩埋起來,使其與地下水隔開、保持乾燥且不與空氣接觸。在這樣的條件下,垃圾就不會大量分解。垃圾填埋場不同於堆肥堆,後者的目的是使掩埋的垃圾迅速分解。
(2)2012垃圾填埋場培訓計劃擴展閱讀:
除此之外,生物法是滲濾液處理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由於其運行費用相對較低、處理效率高,不會出現化學污泥等造成二次污染,因而被世界各國廣泛採用。垃圾滲濾處理裝置種類具體的工藝形式有傳統活性污泥法、穩定塘、生物轉盤、厭氧固定膜生物反應器等。
物化法過去只用在處理填埋時間較長的單元中排出的滲濾液,而今隨著滲濾液控制排放標準的日益嚴格,物化法也用來處理新鮮的滲濾液,且是滲濾液後處理工藝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包括絮凝沉澱、活性炭吸附、膜分離和化學氧化法等。由於處理成本較高,不適於大量的滲濾液的處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垃圾填埋場
㈢ 垃圾填埋場的選址應考慮哪些方面
節選自《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CJJ17-2004)
4 衛生填埋場選址
4.0.1 填埋場的場址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填埋場場址設置應符合當地城市建設總體規劃要求:符合當地城市區域環境總體規劃要求;符合當地城市環境衛生事業發展規劃要求。 2 填埋場對周圍環境不應產生影響或對周圍環境影響不超過國家相關現行標準的規定。
3 填埋場應與當地的大氣防護。水土資源保護。大自然保護及生態平衡要求相一致。
4 填埋場應具備相應的庫容,填埋場使用年限宜10年以上;特殊情況下,不應低於8年。
5 選擇場址應由建設、規劃、環保、設計、國士管理、地質勘察等部門有關人員參加。
6 填埋場選址應按下列順序進行:
1)場址初選
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區域地形、地質資料在圖紙上確定3個以上候選場址;
2)候選場址現場踏勘選址人員對候選場址進行實地考察,並通過對場地的地形、地貌、植被、水義、氣象、交通運輸和人口分布等對比分析確定預選場址;
3)預選場址方案比較
選址人員對2個以上(含2個)的預選場址方案進行比較,並對預選場址進行地形測量、初步勘探和初步工藝方案設計,完成選址報告,並通過審查確定場址。
7 填埋場防洪應符合表4.0.1的規定:
表4.0.1 防洪要求 填埋場總容量 (104m3) 防洪標准(重現期:年) 設計 校核 >500 50 100 200~500 20 50
註:降雨量取值為7d最大降雨量。
8 填埋場宜選在地下水貧乏地區。
4.0.2 填埋場不應設在下列地區: 1 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的補給區; 2 洪泛區; 3 淤泥區; 4 填埋區距居民居住區或人畜供水點500m以內的地區; 5 填埋區直接與河流和湖泊相距50m以內地區; 6 活動的坍塌地帶、地下蘊礦區、灰岩坑及溶岩洞區; 7 珍貴動植物保護區和國家自然保護區; 8 公園、風景、游覽區、文物古跡區、考古學、歷史學、生物學研究考察區; 9 軍事要地、基地,軍工基地和國家保密地區。
4.0.3 填埋場選址應事先進行下列基礎資料的收集:
1 城市用地規劃、區域環境規劃、場址周圍人群活動分布與城區的關系;
2 城市環境衛生規劃及垃圾處理規劃;
3 地形、地貌及相關地形圖;
4 地層結構、岩石及地質構造等工程地質條件;
5 地下水水位深度、流向等場址水文地質資料及利用情況;
6 夏季主導風向及風速;
7 降水量、蒸發量等氣象背景資料;
8 周圍水系流向及用水狀況;
9 洪泛周期(年);
10 待填埋處理的垃圾總量和日填埋量;
11 垃圾類型、性質、組成成分;
12 土石料條件,包括取土石料難易、遠近和存儲總量;
13 交通運輸及供水供電條件。
4.0.4 環境影響評價及環境污染防治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垃圾衛生填埋建設項目在進行可行性研究的同時,必須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做出評價;
2 垃圾衛生填埋建設項目的環境污染防治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㈣ 生活垃圾填埋場應該設在那
我們現在的垃圾處理設備技術已經遠遠的超出了日本、以色列。處理垃圾費用不超出每噸70元,投資小,佔地少,操作簡單。因為國情不一樣,日本和以色列的設備根本就處理不了中國的垃圾,就是處理垃圾也要分類,而且水分不能過大 ,而我們的技術垃圾不需分類,水分也沒有過多的要求,處理垃圾量可因地區而定,不受限制,垃圾在處理過程中,各種排放指標都達到了國家環境監測標准,乃至歐盟標准,不是外國的月亮就比中國圓。而是國家沒有真正的關注國內的技術,不去關注就很難推廣。要打破這一局面,主要還在個個地方領導,有這么好的技術為什麼不去推廣利用,而且利國利民。等待你的評論。我們的設備不受場地限制。
㈤ 如何選址垃圾填埋場
1、生活垃圾填埋場的選址應符合區域性環境規劃、環境衛生設施建設規劃和當地的城市規劃。
2、生活垃圾填埋場場址不應選在城市工農業發展規劃區、農業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文物(考古)保護區、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供水遠景規劃區、礦產資源儲備區、軍事要地、國家保密地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
3、生活垃圾填埋場選址的標高應位於重現期不小於50年一遇的洪水位之上,並建設在長遠規劃中的水庫等人工蓄水設施的淹沒區和保護區之外。
4、擬建有可靠防洪設施的山谷型填埋場,並經過環境影響評價證明洪水對生活垃圾填埋場的環境風險在可接受范圍內,前款規定的選址標准可以適當降低。
5、生活垃圾填埋場場址的選擇應避開下列區域:破壞性地震及活動構造區;活動中的坍塌、滑坡和隆起地帶;活動中的斷裂帶;石灰岩熔洞發育帶;廢棄礦區的活動塌陷區;活動沙丘區;海嘯及涌浪影響區;濕地;尚未穩定的沖積扇及沖溝地區;泥炭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填埋場安全的區域。
6、生活垃圾填埋場場址的位置及與周圍人群的距離應依據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確定,並經地方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填埋垃圾的缺點:
(1)土地佔有量大,垃圾填埋並未使垃圾減量,對於大量的生活垃圾需要巨大的填埋場地,以致新建填埋場選址困難;
(2)填埋場發生環境污染風險大,生活垃圾填埋場並未對污染源進行有效的處理,隨著堆存量的增加和時間延長,容易造成泄漏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等周邊環境;
(3)填埋場容易產生甲烷等氣體;
(4)填埋場的生活垃圾經過多年後容易礦化,礦化後的填埋場復墾困難,再次進行處理更困難。
㈥ 大家好!有沒有垃圾填埋場運營手冊及設備操作手冊啊
環衛科技網,站內搜索「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運營管理手冊」,提供一下目錄。
目錄
1總論——現代化填埋場的運營管理1
2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背景介紹.2
2.1為什麼要建設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2
2.2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管理者責任2
2.3安全生產與填埋採用的技術規范3
3填埋場建設概況5
3.1填埋場主要設施.5
3.2庫區工程介紹.6
4填埋作業發展規劃8
5日常填埋作業方案10
5.1填埋作業管理.10
5.2覆蓋與土方平衡.11
5.3填埋場的雨污分流.14
5.4填埋氣體控制.14
5.5填埋作業准備物資.15
6填埋作業設備16
6.1填埋作業設備類型.16
6.2合理選擇填埋作業設備.17
6.3填埋作業設備的使用與維護.22
6.4推薦的填埋作業設備配置.22
7填埋場環境保護、測量與監測23
7.1填埋場環境保護.23
7.2填埋場環境監測.24
7.3地基監測24
7.4堆體形狀測量與穩定性監測.24
8填埋場機構組織與運營管理25
8.1管理體制.25
8.2生產班制與勞動定員.25
8.3運行中的技術管理.25
8.4人員培訓.25
㈦ 我打算去垃圾填埋場上班,想知道後果多嚴重
你的精神是可嘉的,但是先要看看垃圾填埋場給員工們的防護措施怎樣,建議您先去考察一下,然後再做決定,畢竟這是和身體健康有關的工作。如果防護措施不好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㈧ 垃圾填埋場的資料包括哪些以前沒接觸過謝了。
大量的土方開挖和局部的土方回填碾壓;邊坡的削坡與壓實的資料應該按照市政工程的質量評定表評定整理,土工膜的防滲膜的資料市政工程質量評定表可以參照水利工程的質量評定表評定整理。
下列的範例。。請參考!
阿蘇衛垃圾填埋場資料
北京市阿蘇衛垃圾填埋場是北京最大的垃圾處理廠,原位於昌平區百善鄉,現擴為昌平區小湯山鎮。從1986年開始修建,1994年投入運營,佔地26公頃,後擴為60.4公頃,原設計垃圾填埋總量為1200萬立方米,使用壽命17年,每日處理垃圾能力為2000噸,承擔著北京市東城區、西城區及中南海、國務院、昌平小湯山等七個鄉鎮的全部生活垃圾的處理任務,服務人口200餘萬。但後來每天處理垃圾量達到3500噸,這些垃圾包括來自朝陽區、順義區和昌平區的商業垃圾。村民們甚至在這個理應填埋生活垃圾的地方,看到了醫療垃圾。
今年60多歲的研究員趙章元去年從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退休,現在是國家環保總局環境評估中心專家組成員。他曾對阿蘇衛垃圾填埋場作過滲漏檢測試驗。「阿蘇衛垃圾填埋場主體部分是原先建的,防滲性很差,漏得厲害。」趙章元指出,電池等垃圾一旦分解,就會釋放出直接致癌的重金屬和有毒有機物。長期向地下滲漏大量劇毒、有毒物質和各類病原菌、病毒等污染物,地下水的污染將難以收拾。而長期生活在高度污染的環境中,人們對疫病的傳播將難以設防。
趙章元發現在距離阿蘇衛垃圾填埋場東南4公里以外的張坊村,地下水也已經遭到污染。按此計算,阿蘇衛垃圾填埋場周邊20平方公里范圍內的地下水已經受污染。昌平區位於北京西北,那裡是北京地下水的上游。趙章元說,垃圾填埋場不應該設在那個地方。中國地質大學的程業勛教授說,小湯山下的阿蘇衛選址存在很大問題,北京城的地勢是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面是地下水的上游。而阿蘇衛恰恰位於上游地區。
趙章元在2001年受北京市市政管委委託,對阿蘇衛垃圾填埋場滲漏進行勘測。翌年,北京市政部門開始治理,投資1700萬建造一圈圍牆,將垃圾填埋堆圍起來,對地下做了帷幕灌漿。他對這個做法並不滿意,並在論證會議上提出意見,認為這樣把垃圾圈在一個漏盆中,只能減緩側漏,不能解決盆底滲漏問題。與會專家認為該問題十分重要,應另行做專題論證,但事後卻杳無音信。 (經濟觀察報)
據《經濟參考報》2005年報道,北京阿蘇衛垃圾填埋場周圍,已經出現了幾個「高病村」 ,患腦血栓、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的人數比以前明顯增多。昌平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曾對阿蘇衛村的空氣進行檢驗,發現該村細菌菌落總數每標准單位已超過6000個。村裡兒童患有呼吸道感染的比率明顯比其他地區高。
六里屯垃圾填埋場舉辦了「公眾開放日」。那天,垃圾填埋場附近的數百名居民前來抗議,要求停止修建垃圾焚燒發電廠,理由垃圾焚燒廠產生無色無臭的強致癌物二惡英。」
趙章元認為,六里屯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最大的問題是選址:「國際上對於垃圾焚燒帶來的危害,也沒到隨意控制的地步,因此,選址必須遠離人群。」選址有問題的還不止六里屯垃圾焚燒廠。
趙章元認為,目前的當務之急是應盡快查清地下滲漏的各類污染源,並進行有針對性的合理處置。尤其是在北京北部和西部的山前平原地區,作為首都重點保護的環境敏感區,以及許多新型居民小區的上游,一切易發生滲漏污染的垃圾填埋場、輸油管罐以及大型傳染病醫院等均應避開這上風上水的首都寶地。 (新京報)
2009年07月14日,市人大常委會今年組織對垃圾處理議案辦理的第七次專題調研。組織部分常委會委員和人大代表到昌平區阿蘇衛垃圾處理場調研。
上午,調研組來到阿蘇衛垃圾處理場,進場後就聞到較濃的垃圾味道。對此,北京市政管委的負責人表示,現在阿蘇衛垃圾處理場正超負荷運轉,作業面很大,垃圾的味道很難控制,目前也正在積極分類減量,加快建設燃燒場和堆肥場。
北京環衛集團董事長梁廣生表示,阿蘇衛垃圾處理場規劃三大系統:衛生填埋、垃圾綜合處理和垃圾焚燒發電,目前建成且正在使用的是衛生填埋系統。綜合處理場將於今年建成投產,焚燒場正在進行前期工作,將於年底開工建設。
三大系統全部建成後,日處理能力將達到3800噸,基本滿足需求,同時垃圾處理的結構也將改善,由100%填埋改變成31%焚燒、42%堆肥和27%填埋。
環衛集團董事長梁廣生介紹,目前阿蘇衛填埋場日處理垃圾3800噸,超出設計處理能力1800噸,長期超負荷運轉已經不堪重負。市政府副秘書長周正宇表示,「我們計劃在500米核心區的范圍外,擴充半徑兩公里的控制區,以消納更多的垃圾。周邊的產業結構也要進行調整。」
針對有市人大代表提出對垃圾場進行實時監測並公布數據建議,市市政管委會主任陳永表示,對垃圾場的實時監測和公布沒有技術問題,將來焚燒廠建成後會考慮向公眾公布與其相關的數據。 (北京晚報 新京報 京華時報)
2007年5月10日,北京阿蘇衛垃圾填埋場沼氣發電廠正式投產。電廠一期工程包括沼氣收集、發電及並網系統,安裝2台沼氣發電專用機組,裝機容量為2,700千瓦,每年滿載發電量可達2,100萬千瓦時,可供北京市1.7萬戶家庭全年的用電量。隨著填埋場垃圾量的增多,氣體產生量逐漸增加,在未來幾年裡,預計可設置6 台機組,總裝機容量將達到8,000千瓦。 (北京日報)
阿蘇衛垃圾焚燒發電廠將於2009年年底前在昌平區小湯山鎮阿蘇衛村和百善鎮百善村開工建設,佔地面積120畝,預計2015年建成。
據了解,阿蘇衛垃圾焚燒發電廠作為阿蘇衛垃圾綜合處理園區階段性項目,建成後日焚燒垃圾1200噸,每年發電達1.5億度,可使園區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達到70%。作為本市首座符合國際衛生標準的大型垃圾處理中心——阿蘇衛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園區,包括垃圾衛生填埋、垃圾堆肥、垃圾焚燒發電、垃圾填埋氣發電項目,主要承擔東城區、西城區和昌平區的全部生活垃圾和朝陽區部分生活垃圾的處理,服務區域約1800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350萬,日平均處理垃圾4500噸。 (北京日報)
為了解決垃圾填埋場的臭味問題,市環衛集團有關負責人2009年4月18日表示,將公開招標,邀請有技術能力的公司採用新技術為市屬八大垃圾場中的阿蘇衛填埋場、安定填埋場和北神樹填埋場除臭。據了解,此前臭味問題比較嚴重的高安屯垃圾場因存在超負荷運轉的情況,為迅速解決臭味問題,其承擔的一部分垃圾處理任務被轉移到北神樹和阿蘇衛兩家垃圾場。因兩家垃圾場距離居民區較遠,所以臭味並未影響到居民生活,但仍存在臭味問題。 (京華時報)
近年來,北京市的經濟建設日新月異,民眾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然而,隱藏在經濟繁榮背後的重大環境污染問題以及由其引發的高發病率,如今卻日益突出。
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監測表明,北京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均居全國首位,其發病率之高,令人震驚。而現代醫學發現,人的疾病80%與水有關。垃圾、污水、農葯類、石油類等廢棄物中的難降解有毒物,很容易通過地下水直接進入食物鏈系統,當食物鏈上游的動植物食品或地下水直接進入人體後,就會使人體罹患癌症。
事實上,目前北京市地下水的污染問題已十分嚴重。而研究表明,地下水的污染大戶是城市垃圾填埋場、加油站及一些工農業廢水。被污染的地表水也會時常向地下滲漏。垃圾填埋場和加油站被人們稱為「地球的兩顆毒瘤」。
檢測證實,北京的幾個大型垃圾填埋場均已發生了明顯的滲漏。有些已造成周圍十幾平方公里范圍內的地下水污染得不能飲用。問題最大的是位於首都優質地下水補給區的阿蘇衛垃圾填埋場和六里屯垃圾填埋場,它們直接威脅著下游廣大市民的身體健康。在填埋場附近的一些村莊里,高發病人群明顯增多。村民不敢再飲用地下水,而一些喝了地下水的牲畜常常出現死胎。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趙章元)
對周圍別墅項目的影響:阿蘇衛垃圾填埋場改建成永久焚燒發電廠,因為地勢、河流和地下水走向,對南及東南方向的別墅影響較大,影響最嚴重是保利壟上,位於馬坊的長河玉墅、渡上、橘郡、溫哥華森林等。因為垃圾場正南的牛坊圈村已受污染,所以壹千棟將來也會有一些影響。北邊的湯HOUSE距離不遠,可能會有影響。如果滲漏污染嚴重,北七家鎮附近的別墅也會受影響。納帕溪谷偏東北方向且有一定距離,估計影響很小。
災難性的後果是:滲漏很嚴重並污染到溫榆河,這將對下游的幾十個項目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焦點房地產網-談房論市-無雙論壇)
關於阿蘇衛垃圾焚燒發電廠的解決辦法之一
據悉,該項目申請了聯合國的「清潔發展機制」項目,企圖通過使用垃圾焚燒發電來減排二氧化碳,控制全球溫室氣體變暖,同時在聯合國申請由於減排而獲得的補償資金,該項目目前已獲國家發改委的批准,但申請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要求十分嚴格,必須通過當地利益相關方的同意,如果我們能拿到證據證明該項目不能得到利益相關方同意,而且很多人反對的話,至少從這一層面會重視起來。希望我們能聯起手來想辦法。
如果大家認為該發電廠不應該建設在城市上風向,可以跟帖留言,如果反對的比例佔大多數,我可以將該帖作為一個證據,等該項目在聯合國掛網公示的時候,作為當地居民利益相關方的反對意見來反對該項目的實施。
廣泛徵集大家的意見,最好是已經在附近住的業主,如果能有任何數字、照片、個人感受等等能夠作為實際證據的,以及個人意見的東西請跟帖留言,即使到時候要翻譯成英語,這件事情由我來做。等該項目在聯合國掛網公示的時候提出反對函。
2009-7-9,bjhb 昌平大學城論壇
我個人建議,我們做工作的側重點最好是不反對項目本身,而是反對項目的建設地點,它應該建在遠離居住區的地方,尤其不能建在離大學城這樣人口密集區太近的地方,大學城是培養國家未來棟梁的地方,難道想讓毒氣把大學生都給毒害了嗎?所以我們還可以把這消息放到進駐大學城學校的網站上,我們和進駐大學一起反對力量會更大的。
Nature
㈨ 建垃圾處理場需要辦什麼手續
建垃圾綜合處理廠步驟:
1、根據投資項目,如縣城垃圾綜合處理廠,成立法人公司;
2、以新成立的垃圾綜合處理廠公司名義向投資垃圾總處理項目所在地政府及主管部門報送投資垃圾綜合處理項目申請文件。
得到當地政府批復後,即可邀請當地土地局、建設局、環保局協同選址,垃圾綜合處理廠廠址要求距村莊距離一公里左右,盡量遠離村莊,如果離村莊近,那麼選在村莊人群密集點下風向;
3、找生產垃圾分選發酵制肥成套設備的公司技術人員確定垃圾綜合處理廠工藝方案,確定BT,BOT運營模式,工藝布局合理,充分考慮到政府要求和企業自身盈利模式,並做垃圾處理廠工程項目建議書;
4、新成立垃圾處理廠公司與當地政府簽定《城市生活垃圾特許經營協議書》;
5、委託設計院做《可行性研究報告》,並得到各級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復;
6、委託當地有資質的環評部門做《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並得到當地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復。
(9)2012垃圾填埋場培訓計劃擴展閱讀
構建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廠績效審計指標體系主要內容:
1.財務指標,選用財務指標可以評價垃圾處理廠的經濟影響,經濟效益,其包括資產負債率、資金周轉率、權益凈利率,投資收益率等。
2.環境指標,選擇環境指標是最能體現生活垃圾處理廠的使用效率,利用程度,並體現其對居民環境的影響。
3.公眾指標,其主要考慮生活垃圾處理廠對周邊居民的影響程度,公眾指標包括設備應用安全率、投訴數、居民滿意程度,增加就業情況等。
4.內控指標,它主要涉及垃圾處理廠的管理水平,內控指標包括項目生產負荷、設備利用率、運行管理情況、員工離職率、人均生產率、管理水平適應能力等。
5.相關定性指標,通過制定明確和具體的考核標准,使得定性指標的考核盡量客觀公正、易於操作,並減少因為績效考核帶來的爭議,另外能進行量化的定性指標應該量化後再進行考察。
6.其他指標,指標的選擇應主要考慮環境風險管理、能源的消耗、生活垃圾的排放、違法次數和罰款,生命周期全過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