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甲型H1N1流感、人禽流感、手足口防治知識培訓考試
選擇題答案
DBACD
EFMAD
② 禽流感注意什麼
(1)管理傳染源:①加強禽類疫情監測;②對受感染動物應立即銷毀,對疫源地進行封鎖,徹底消毒;③患者應隔離治療,轉運時應戴口罩。
(2)切斷傳播途徑:①接觸患者或患者分泌物後應洗手;②處理患者血液或分泌物時應戴手套;③被患者血液或分泌物污染的醫療器械應消毒;④發生疫情時,應盡量減少與禽類接觸,接觸禽類時應戴上手套和口罩,穿上防護衣。
(1)消除傳染源:必須做到四早。
①早發現:早發現禽流感病禽和病人;
②早報告:早向衛生防疫部門報告禽流感病禽和病人;
③早隔離:病人要至少隔離至熱退後兩天,病禽要封閉或封鎖;
④早治療:要早治療病人,早殺滅病禽。對病人要進行綜合性有效治療,在病雞場周圍3公里內的病禽要就地殺滅、深埋。
(2)切斷傳播途徑
①戴口罩:禽流感病人、接觸者(如醫護人員和飼養人員)必須戴口罩;
②換氣:病房、養雞場和居室加強通風換氣;
③遠離易感場所:少去或不去人群密集的場所與養雞場,去時戴口罩;
④消毒:病房和養雞場的空氣消毒(按空氣消毒規定進行);病人和病禽的分泌物與排泄物消毒 (按消毒規定進行);被病毒污染的物體表面消毒(按消毒規定進行);以上消毒方法與消毒劑基本上與「非典」的消毒相同,禽流感病毒對高溫、紫外線和常用消毒劑都敏感。
(3)減少易感人群或高危人群:60歲以上老人、兒童、小學生、免疫力低下者、慢性病患者是流感的好發人群,對這些人要注意禦寒,加強戶外鍛煉,增強抵抗力,接種流感疫苗。
③ 禽流感症狀
根據現有人感染H7N9和H5N1禽流感病例的調查結果認為,潛伏期一般在7天以內。
患者發病初期表現為流感樣症狀,包括發熱、咳嗽,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也可以出現流涕、鼻塞、咽痛等。部分患者肺部病變較重或病情發展迅速時,出現胸悶和呼吸困難等症狀。呼吸系統症狀出現較早,一般在發病後1周內即可出現,持續時間較長,部分患者在經過治療1個月後仍有較為嚴重的咳嗽、咳痰。在疾病初期即有胸悶、氣短以及呼吸困難,常提示肺內病變進展迅速,將會迅速發展為嚴重缺氧狀態和呼吸衰竭。重症患者病情發展迅速,多在5~7天出現重症肺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呼吸困難,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症、感染性休克,部分患者可出現縱隔氣腫、胸腔積液等。有相當比例的重症患者同時合並其他多個系統或器官的損傷或衰竭,如心肌損傷導致心力衰竭,個別患者也表現有消化道出血和應急性潰瘍等消化系統症狀,也有的重症患者發生昏迷和意識障礙。
按照材料上顯示 你不是
④ 社區如何針對禽流感制定有效措施
至於預防禽流感的最好辦法,除了一般的預防辦法,像增強抵抗力,睡眠充足,飲食均衡,適量運動,注意室內空氣流通,不吸煙,避免擁擠和進入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外,更要盡量避免接觸活鳥和家禽糞便。一旦接觸活鳥或家禽,立刻用肥皂洗手。如果家中養鳥,則應避免親密接觸,並且在接觸後用肥皂洗手。此外,在進食家禽肉和蛋時,一定要將家禽肉和蛋徹底煮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