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一新生,想參加全國數學競賽,哪裡有合適的輔導班
高中數學輔導怎麼樣?高中數學輔導有用嗎?
在中學和小學,在這個階段,數學的難度還不是很大,家長就可以在家輔導孩子學習,但是到了高中數學的難度就比較大,已經提升了,不光是一個檔次,對於很多學生來講,總是不會總是摸不透家長再旁邊也沒有辦法.在這個時候就需要高中數學輔導老師了.請高中數學輔導老師有用嗎?
孩子在輔導班上課
自從上了高中,對於很多學生在數學學科這個方面,他們學得很吃力,老師的講課速度不光會,並且有時候還跟不上,或者你沒有聽懂.通過高中數學輔導老師來幫助你彌補自己上課沒有聽懂的地方,最終可以提高學習成績.
Ⅱ 有哪些非常好的數學競賽培訓機構
1.培尖。
培尖這個名字聽起來很高大上有沒有,培養尖子生,實踐證明它真的只培養尖子生,根本就培養不出省一省隊點招大牛。其他校區我也不了解,就講一個杭州校區的吧。杭州校區的教練,蔡小雄老師,杭高敬愛的校長,《更高更妙的高考數學思想與方法》的編寫人。
杭高同學對蔡校的評價我不清楚,但就我個人的感受,蔡老師在幾天的集訓中聲情並茂的向我們描繪了他過往學生對光輝歷史,尤其著重刻畫了他們是如何做到一邊談戀愛一邊拿到金牌被北大數院錄取的。幾天的學習,更高更妙的思想與方法我是沒學到,但我成為了一個更高更妙的檸檬精和彩虹屁製造機。
2、奧林。
奧林也不算是不好吧,但難度上不太合適。雖然奧林請到的教授也很強,李偉固教授,邊紅平教授都有去過奧林,但是奧林的難度真的一言難盡。上課難度比較適合剛接觸競賽的萌新,但考試難度完全就不是一個等級的,就好像上課講一加一考試考高數,這個編排也是很迷了。
3、金石為開。
好的我只是想吐槽一下金石為開的計神和蕭教授(真的無意冒犯就只是吐槽 )。計神的課很難聽懂,是真的很難聽懂,不止我一個人這么覺得,很多省隊的同學也覺得很難聽懂。
如果你有幸上了計神的課,還可以體驗到大名鼎鼎的伊朗96(大概被爆算支配過的同學們都有體驗過吧)。蕭振剛教授其實很多個機構都有呆過,他的課其實很好,但口音一言難盡。語言能力不強的同學不建議去上蕭教授的課。
Ⅲ 請問一下學習高中數學競賽對資質有要求嗎,一定要高資質的人嗎
沒要求是假的,做任何事情都有目的,哪怕是玩游戲,我玩游戲都有目標!人與人資質是有極大的差距的,學習尤其是,哪怕打游戲也有!
高聯賽數學不是人人都可以獲得省一,弱省省一現在毫無意思,只能獲得北大清華的減免可能,能不能減分還要看資質,高考又不加分,而且能達到省一,你高考數學應該是秒殺的,能做到再考慮?我當年就是可以秒殺高考卷子才自學的競賽,但是反而耽誤了自己成績,自學競賽,除非你是天才伽羅瓦、柯西、高斯、歐拉這些神一樣的人在世,麻煩你放棄!
如果你想練思維能力,我建議學一部分競賽,或者現在網路這么發達,學習大學數學,收益終身!我當年在1800000線小農村,拿著你見都沒見過的老式手機,翻的網路文庫學會了中值定理和洛必達以及泰勒展開!
競賽分組合與數論、平面幾何、不等式與多項式代數等等。我個人喜歡不等式,有人喜歡平幾,平幾記住,高觀點下理論上可以解決,實際上基本做不出。如果對平幾感興趣可以看純幾何吧!數競有問題建議去數學競賽吧提問,裡面有部分國家冬令營選手,一些國內知名的競賽培訓老師。
不等式買本入門書估計你就夠嗆了,推薦個難點的?小藍本,自己網路高聯賽小藍本,裡面不等式分冊,那書全套包含了所有競賽部分~
Ⅳ 有哪些高中競賽培訓機構啊
新東方、巨人、精華學校都有英語、數學培訓課程。
Ⅳ 高中競賽輔導培訓機構哪家好
哪家好我不敢保證,但學為教育的競賽課程做的可以。
Ⅵ 高中數學競賽如何入門能自學嗎
先無視課上進度做一套奧賽教材,做那種不是很難的,基本上按高中課程分知識點的。做完之後就可以算是高中數學競賽入門了,基本知識也掌握了。這個過程大約要高一一年時間。 爭取能在高一升高二的暑假就開始做一些分專題的、專門的高中競賽教材,同時開始做正規的競賽題、歷年真題。高二期間應當完成一套競賽題庫書和近幾年的全部真題。 利用好兩個暑假一個寒假,有條件的話可以參加一些大學組織的高中數學競賽培訓,國家隊教練給講的課就是不一樣。 高二後半段應當加入一些專門針對二試的訓練,比如要確保第一題幾何必須拿下;第三題通常會是組合數學,所以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專門學習一下組合數學方面的知識;不等式等二試經常考察的題型也應當進行重點訓練。 個人感覺大學數學對高中數學競賽幫助不大,如果實在想學的話,可以看看一看高等數學中關於極限、中值定理、條件極值幾個方面的內容。其中求條件極值的拉格朗日數乘法可以說是某些不等式問題的萬能解法,但高中競賽中有在閱卷時不被認可的風險,大學方法要慎用。微積分對數學競賽沒多大幫助(對物理競賽幫助很大的說)。祝你學習進步
Ⅶ 自學高中數學競賽有哪些資源
如下:
一些公眾號比如:數學聯賽
一些免費知識點視頻和講座比如:質心教育官網-高中數學-知識點/免費課
一些知乎專欄比如:高中數學競賽
一些B站UP主比如:質心姐姐
一個數學競賽失敗者的總結:
不要為了自主招生那一點點加分而學競賽,只有是真的熱愛數學並且具有超過一般人的數學天賦才適合去學數學競賽。
學數學競賽的前提是課內成績過硬,否則就認真學習高考的科目吧。
總結其實就一句話:少上網,多看書,多交流問題。
網站的話推薦網路貼吧數學競賽吧,我當年學競賽的時候數學競賽吧里的風氣比較好,IMO金牌得主聶神以及眾多集訓隊大佬都常駐貼吧,數學新星、蘊秀齋、七省通衢、陳計等超強的老師也活躍在數競吧。
書籍不推薦浙大的小紅皮和命題人講座,個人比較推薦華東師大的小藍皮,每個專題都有一本,挑聯賽的常考重點看。強化訓練的話可以選擇奧賽經典系列的四本專題(沈文選老師的解題策略也很不錯,甚至比奧賽經典更好)。
關於一試和二試:一試是既重要又不重要的一塊。說重要是因為一試的120分是一個重要的得分點,不重要是因為真正的區分度還是體現在二試,二試的幾塊內容盡早開始學,這些內容都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和積累才能提高到聯賽水平(一試的某些題也會涉及到代數和數論的知識)。
我剛好擅長一試而二試只會幾何,最後一次比賽剛好一試很難,二試很簡單,最後敗在這一點上。
模擬題推薦中等數學增刊一(難度起伏非常大,只適合訓練,不適合用作測試水平)。
最後一點建議:認准一本書往下做,不要幾本書交替看,吃透一套書足夠拿到一般省份的省一甚至是省隊。
Ⅷ 高中數學競賽暑假培訓哪些班比較好,推薦一下
我推薦你去學為教育,我感覺比較不錯。
Ⅸ 高中都有那些數學競賽怎麼報名
全國中學生數學聯賽(高聯)、中國數學生數學奧林匹克(就是CMO,高聯中成績優異的前幾名或者數十名一等獎選手作為省隊可以參加,不同省市名額還不一樣),最後是IMO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不過這個得在前兩個比賽中取得非常優異的成績才可以。報名的話由學校為單位報名。
數學競賽是發現數學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現代意義上的數學競賽是從匈牙利開始的。一些重大數學競賽的優勝者,大多在他們後來的事業中卓有建樹。
因此,世界發達國家都十分重視數學競賽活動。十餘年來,我國中學數學競賽活動蓬勃發展,其影響越來越大,特別是我國中學生在影響最大、水平最高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多次榮登榜首,成績令世人矚目,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和數學才能。
了解熟悉國內賽況,對於想通過數學競賽來發揮自己的才智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數學競賽與競賽數學的區別與聯系
競賽數學是一門學科的延伸。數學競賽是一項活動的舉行。 競賽數學是奧數的標准書面用語,奧數是奧林匹克數學的簡稱,泛指數學難題,奧林匹克數學是個奧林匹克運動得名,科學標準的說法應該叫競賽數學。
由於競賽數學是伴隨著數學競賽而產生的,因此,談到競賽數學的產生我們先要探究一下數學競賽。
1,數學競賽的簡史
數學競賽與體育競賽相類似,它是青少年的一種智力競賽,所以蘇聯人首創了"數學奧林匹克"這個名詞。在類似的以基礎科學為競賽內容的智力競賽中,數學競賽歷史悠久,參賽國多,影響也最大。
比較正規的數學競賽是1894年在匈牙利開始的,除因兩次世界大戰及1956年事件而停止了7屆外,迄今已舉行過90多屆。蘇聯的數學競賽開始於1934年,美國的數學競賽則是1938年開始的。
這兩個國家除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停止了3年外,均己舉行過50多屆,其他有長久數學競賽歷史的國家是羅馬尼亞(始於1902年)、保加利亞(始於1949年)和中國(始於1956年)。
2,數學競賽的發展
數學競賽活動是由個別城市,向整個國家,再向全世界逐步發展起來的。例如蘇聯的數學競賽就是先從列寧格勒和莫斯科開始,至1962年拓展至全國的,美國則是到1957年才有全國性的數學競賽的。
數學競賽活動也是由淺入深逐步發展的。
幾乎每個國家的數學競賽活動都是先由一些著名數學家出面提倡組織,試題與中學課本中的習題很接近,然後逐漸深入,並有一些數學家花比較多的精力從事選題及競賽組織工作,這時的試題逐漸脫離中學課本范圍,當然仍要求用初等數學語言陳述試題並可以用初等數學方法求解。
例如蘇聯數學競賽之初,著名數學家柯爾莫哥洛夫、亞歷山大洛夫、狄隆涅等都參與過這一工作。在美國,則有著名數學家伯克霍夫父子、波利亞、卡普蘭斯基等參與過這項工作。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開始舉辦後,參賽各國的備賽工作往往主要是對選手進行一次強化培訓,以拓廣他們的知識,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這種培訓課程是很難的,比中學數學深了很多。這時就需要少數數學家專門從事這項活動。
「競賽數學」是隨著數學教育課程的發展而產生的一門新課程。課程涉及數學競賽的內容、思想和方法;也涉及到數學競賽教育和數學課外教育的本質、方法、規律和途徑的問題;課外學習與課堂學習的關系問題;輔導教師的進修和提高的問題。
課程以數學競賽所涉及的主要內容:數論、代數、幾何及組合數學為載體,尤其注重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探究,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為目標。
競賽數學又不同於上述這些數學領域。通常數學往往追求證明一些概括廣泛的定理,而競賽數學恰恰尋求一些特殊的問題,通常數學追求建立一般的理論和方法,而競賽數學則追求用特殊方法來解決特殊問題;而且一旦某個問題面世,即成為陳題,又需繼續創造新的問題。
競賽數學屬於"硬"數學范疇,它通常也與純粹數學一樣,以其內在美,包括問題的簡練和解法的巧妙,作為衡量其價值的重要標准。
競賽數學不能脫離現有數學分支而獨立發展,否則就成了無源之水,所以它往往由某些領域的專家兼稿,如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的中國代表團的出色教練單樽,就是一位數論專家。
Ⅹ 高中數學競賽 怎麼學
謹以此文獻給最可愛的數競生們
-高中數學奧林匹克聯賽
不誇張的說,選擇一個好的競賽老師決定了競賽之路成功與否的一半以上,因為好的老師可以幫助你少走80%的彎路。那麼怎麼選擇一個好的競賽老師呢?我給大家幾個參考意見:
(1)首先是講課,學生要自己判斷這個老師講課對自己有沒有用。並不是大牌老師就一定好,你要自己判斷,他有沒有在啟發我的思維?他有沒有告訴我為什麼這么做?這些對於競賽起步異常重要,有些老師只是在講知識,或者只是在講題目答案,然後告訴你這么做是顯然的,你本來就該會的,你不會是你的問題……這樣的老師對於競賽初學者是有害的,他教出來的一等獎,坦率地說,就算是自學,恐怕也是一等獎。
(2)其次是戰略,他有沒有給你指一條切實可行的通往一等獎的道路。有道路未必能拿一等獎,但是如果沒有道路,那不是更沒希望?
(3)然後是溝通,教競賽的與其說是老師,倒不如說是教練可能更准確些。什麼是教練?就是要和你溝通,隨時把握你的狀態,帶你訓練,帶你恢復,再帶你起跑……市面上有些競賽課動輒上百人,註定了很多人只是去聽個熱鬧,當個陪練,打個醬油。
總結:除了怎麼做題之外,你更需要的是做題思想、學習方向戰略戰術指導、一個金牌教練。這個想想郎平、劉國梁、馬俊仁就明白了。而且在競賽中,數學思想>做題技巧>競賽知識。
我是佳恩特的晏華洲,力求客觀還原競賽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