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學生黨員教育、培養、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及改進方法的研究》 一篇 網上沒有的 有的火速聯系我
推薦,僅供參考
學生黨員教育、培養、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及改進方法的研究
一、當前發展大學生黨員工作存在的問題
1、大學低年級黨員發展數量少、速度慢
目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低年級黨員的發展數量少、速度慢,而學校育人工作的特點有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絕大多數的大學生是在大學期間才申請入黨的,政治覺悟不會自發產生,入黨意識也不會自行提高,尤其是當代大學生生長在和平年代,從學校到學校,沒有經過社會生活的鍛煉,更沒有新舊社會對比的體會,對黨的發展歷史也缺乏系統了解。因此對黨的感情不深,入黨的意識不強。在高校,一名學生黨員從寫申請到培養,再到發展再發揮作用,需要近四年的時間完成。因此大部分學生黨員的發展工作集中在高年級,特別是畢業班。學生黨員在校發揮作用的時間短,往往剛發展就畢業走了,沒有很好地在學生中發揮黨員的作用。這不僅不利於對預備黨員的考察和培養(往往是在學校入黨,到用人單位轉正),也容易讓低年級學生產生誤解,認為入黨是高年級學生的事,甚至產生畏難情緒。
1、組織發展過程與培養教育過程有所脫節
高校學生黨建步入一個快速發展階段,學生黨員發展力度大大增強,學生黨員數也成比例甚至高出比例增長,這帶給校園欣欣向榮的面貌。但是被考察的對象人數遠遠超出正式黨員、預備黨員的人數,考察工作難度加大。由於正式黨員有限,團、學組織推優工作銜接不連貫,考察發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規范化和系統化,支部在吸收新黨員時,很難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深層次的了解,組織發展過程與培養教育過程有所脫節,出現了一些「重發展輕培養」、「重數量輕質量」以及「重入黨前的發展,輕入黨後的再教育」等問題,造成黨員數量多了而先鋒模範作用卻發揮不好的現象出現。
二、加強和改進發展大學生黨員工作的對策
1、加強大學與中學階段的銜接關系,把培養考察工作「做早、做准」
現在,許多中學黨組織都逐步地在中學生中開展黨建工作,進入大學的學生中有一部分在中學已經過黨校的培訓,有的已經寫了入黨申請書,並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有的甚至在中學就已經發展為中共預備黨員了。因此,高校基層學生黨組織必須重視了解學生在中學時的表現,注意做好大學階段與中學階段的銜接工作,充分相信中學黨組織的考察和培養,並從三個層次做好工作:一是對於中學就入黨的學生,和他們逐個談話,了解其思想和入黨程序,幫助其明確在大學的責任和方向,並安排給他們一定的社會工作加以鍛煉,讓他們盡快成為骨幹,在群眾中產生影響。二是對於在中學被列為積極分子的學生,要把這些人定為培養目標,把他們列入培養梯隊,繼續跟蹤培養,鼓勵他們繼續積極要求上進,向黨組織靠攏,在班級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三是對於絕大多數學生而言,入學教育是做好新生的入黨啟蒙教育的一個十分重要環節。因此高校學生黨組織應該抓住入學教育的契機,每年安排完常規的入學教育後,立即組織對全體新生進行黨的基礎知識和入黨程序的普及教育活動,以講座和提問、討論等互動形式,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激發他們對黨的感情,逐步培養起他們加入黨組織的強烈願望。只有做好大學與中學的接軌工作,才能促進培養考察工作做早、做准。
2、充分發揮黨校陣地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實、做嚴」
隨著擴招帶來的學生人數的增加,學生黨建日常工作量日益加大。同時,學生們關心政治、加入黨組織情緒也日益高漲。因此,高校學生黨組織要把做好發展黨員工作的首要任務放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教育上,激發青年大學生對黨的感情,逐步培養他們加入黨組織的意識。高校黨校及其院(系)分校在培養教育大學生黨員方面具有重要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高校黨委要建立健全兩級建校、分層培養的黨校教育格局,科學規劃、合理安排。為適應高校改革發展,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使廣大入黨申請人和積極分子接受系統的培訓,端正其入黨動機,並對學生黨員進行經常性地黨性教育和工作培訓,培養更多政治過硬、質量優秀的人才,各級黨校應創新工作模式,完善黨校工作職能、擴展工作范圍,以黨校學習為主線,以普及教育為目標。以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經常性地開展培訓工作,將培訓教育工作擴展到包括1)針對新生的入黨知識普及教育工作;2)針對積極分子的院黨校學習工作(每學期一次);3)針對發展對象的黨的信仰教育工作(個別教育方式);4)針對支部成員的培訓工作(不定期在支部組織生活會中進行)等內容,每一項工作有不同的教育目標和教育方法。通過以上幾項工作的開展,幫助廣大同學完成了由一名普通同學到一名中共黨員的轉變,建立起一種從一名新生到入黨積極分子、從發展對象到中共黨員的全程全員培訓教育機制,強化了黨校的陣地功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滲透到一名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每一個環節,提高普及教育率,增強了普及教育的效果,從而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盲區和死角,擴大了黨的群眾基礎。
3、嚴格把關,規范管理,把組織發展程序「做細、做精」
高校黨委要堅持積極而慎重的做好在大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在發展和轉正程序上細化分工,責任到人,嚴格把關。例如可把發展黨員工作這一過程分解成「五步走」:
第一步:為新生班級安排黨建負責人及組織入黨知識啟蒙教育,建立各班入黨申請人檔案;
第二步:經過一定時間考察和推優工作,建立入黨積極分子分級培養梯隊;
第三步:進一步考察,在培養梯隊中確定重點培養對象,列入發展計劃,推薦到黨校學習;
第四步:確定發展對象,准備相關材料,並對外公示,徵求群眾意見;
第五步:請組織員審查發展材料,召開發展大會,報上級組織部門審批。
為確保每步工作的順利進行,又把這五步細化為若干個步驟,把學生黨員們都安排為每個步驟的負責人,制定統一的標准和程序,嚴格規范每一步操作,把發展工作分工到人、責任到人。
在發展工作中,必須堅持黨員標準是唯一的尺度,並注意處理好三個關系:一是處理好學習成績與其他素質要求的關系;二是處理好教師意見和學生意見的關系;三是處理好學生幹部和一般學生的關系。對每一位申請人都積極地引導、教育,化消極等待為積極爭取,堅持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努力做到不輕易把任何一位條件不成熟的學生吸收入黨,也不把任何一位條件成熟的學生拒之黨外。
三、結論
如今,積極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做「三個代表」的忠實實踐者已成為越來越多青年學生的不懈追求和奮斗目標。在新的形勢和任務面前,高校黨組織要以「三個代表」為指導,以對黨的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在高校營造積極向上的和諧氛圍,把高等教育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用黨的光輝事業凝聚青年、引領青年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偉大征程中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