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急救人員培訓主要內容
一、創傷急救1、創傷急救原則上是先搶救,後固定,再送醫院,並注意採取措施,防止傷情加重或污染。需要送醫院救治的,應立即做好保護傷員措施後送醫院救治。2、搶救前先使傷員安靜躺平,判斷全身情況和受傷程度,如有無出血、骨折和休克等。3、外部出血立即採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過多而休克。外觀無傷,但呈休克狀態,神智不清,或昏迷者,要考慮胸腹部內臟或腦部受傷的可能性。4、為防止傷口感染,應用清潔布片覆蓋。救護人員不得用手直接接觸傷口,更不得在傷口內填塞任何東西或隨便使用葯。5、搬運時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腰部束在擔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運時傷員頭部在後,上樓、下樓、下坡時頭部在上,搬運中應嚴密觀察傷員,防止傷情突變。二、止血1、傷口滲血:用較傷口稍大的消毒紗布數層覆蓋傷口,然後進行包紮。若包紮後仍有較多滲血,可再加綳帶適當加壓止血。
2、傷口出血呈噴射狀或鮮紅血液湧出時,立即用清潔手指壓迫出血點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斷,將出血肢體抬高或舉高,以減少出血量。 3、用止血帶或彈性較好的布帶等止血時,應先用柔軟布片或傷員的衣袖等數層墊在止血帶下面,再扎緊止血帶以剛使肢端動脈搏動消失為度。上肢每60分鍾,下肢每80分鍾放鬆一次,每次放鬆1-2min開始扎緊與放鬆的時間均與書面標明在止血帶旁。扎緊時間不宜超過四小時。不要在上臂中三分一處和腋窩下使用止血帶,以免損傷神經。若放鬆時觀察已無大出血可暫停使用。 4、高處墜落、撞擊、擠壓可能有胸腹內臟破裂出血。受傷者外觀無出血但常表現面色蒼白,脈搏細微,氣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煩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狀態,應迅速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溫暖,速送醫院救治。若送院途中時間較長,可給傷員飲用少量糖鹽。 三、燒傷、燙傷急救措施 1、立即冷卻燒(燙)傷的部位,用冷水沖洗燒傷部位10~30分鍾或冷水浸泡直到無痛的感覺為止。 2、冷卻後再剪開或脫去衣褲。 3、不要給口渴傷員喝白開水。 4、傷口全部用清潔布片覆蓋,防止污染。四肢燒傷時,先用清潔冷水沖洗,然後用清潔布片消毒紗布覆蓋送往醫院
② 急救技能培訓內容
急救技能培訓內容包括心肺復甦術啊,吸氧術,各種包紮術,吸痰,電擊等等
③ 開展急救知識講座的好處
舉辦急救知識講座,旨在使廣大幹部職工更多地了解急救與護理的基本知識,遇有特殊情況能夠及時實施應急救治,有效縮短急救反應時間,降低急病症死亡危害。
加強社區居民安全突發事故自救知識教育,提高居民緊急情況自救能力,以互動的方式邀請居民現場進行了練習操作,使居民們輕松掌握心肺復甦法的操作技能。通過講座,讓居民們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方法和技能,使他們在遇到如心臟驟停、溺水等情況下能進行及時的自我施救。
(3)護理急救知識培訓擴展閱讀
扭傷
1、院前急救措施
(1)在緊急情況下,利用自身軀乾和健康肢體,對扭傷部位進行固定,最為方便可靠。在受傷現場尋找扁擔、木棍、木塊、硬紙板等也可以作為臨時固定材料,讓受傷部位制動,等待急救人員到來;
(2)受傷初期可以用冰塊或冷水冷敷。
2、注意事項
(1)扭傷不要自行或讓非醫務人員揉、捏、掰、拉,應該等急救醫生趕到或到醫院後讓醫務人員處理;
(2)如果受傷現場沒有其他人,一定要呼叫急救人員前來救治,切不可自己堅持到醫院,這樣很可能出現繼發性損傷。
④ 救技能知識:哪裡有學急救知識與技能的培訓
常用的現場急救技術包括徒手心肺復甦(即CPR,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海姆力克手法(氣道異物梗阻急救技術)以及創傷急救技術(包紮、固定、搬運三大技術)。當然你還得會正確地呼救急救中心說明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