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院感科是職能科室還是業務管理科室
行政類事物居多,可以叫職能科室因為分工明確,也可以叫業務科室因為要對醫院使用的一次性醫療衛生用品的采購,使用,管理,廢棄。起到監督和管理審查的作用
2. 誰知道醫院院內感染怎麼管理
院內感染管理制度
醫院內感染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內容。為使醫院病人、工作人員和社會人群不受環境有害因素的傷害,提高醫療效果,保護人民群眾健康,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特作規定如下:
(一) 感染管理的組織機構
1、 醫院內感染管理委員會:醫院內感染管理委員會是以降低醫院內感染的發生為目標的行政管理和業務監督機構。它的主要任務是實施感染控制和管理計劃。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主任由業務副院長兼任,其他成員為有關學科的科主任組成。
2、 醫院內感染管理辦公室:是醫院內感染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直屬醫務部領導的專職機構。
3、 臨床科室院內感染管理小組:組長為各科室主任兼任,另外有一名監控醫師和監控護士。
4、 醫院內感染管理監控員:一般由個科住院總醫師和護士長擔任,也可指定專人管理。
(二) 各級感染管理組織職責
1、 醫院內感染管理委員會職責
①、 根據上級有關規定,指定全院控制醫院感染規劃及各項管理制度,並組織實施。
②、 對醫院感染的重大問題及時進行討論和決策。
③、 根據《綜合醫院建築規范》要求,以及預防醫院感染和衛生學的標准,對醫院的改建、擴建和新建,提出審定意見。
④、 對醫院感染管理科(辦公室)工作進行審定和考評。
⑤、 半年召開一次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議,研究、協調和解決醫院有關醫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項;遇有緊急問題隨時召開。
2、 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職責
① 擬定全院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和階段性計劃,經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批准後,具體組織實施。
② 監督全院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執行情況,定期分析,反饋。
③ 組織醫院感染管理宣傳教育及各級人員的培訓,定期考評。
④ 開展醫院感染檢測,並分析醫院感染的各種檢測資料,及時向全院反饋,按要求上報。
⑤ 組織擬定有關全院抗菌葯物合理應用的規章制度,並監督實施。
⑥ 對醫院發生的醫院感染流行進行調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組織實施,並及時上報。
⑦ 對消毒葯械、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衛生用品的購入進行質量審核,對其貯存、使用及用後處理進行監督管理。
⑧ 對本院環境污染、消毒葯械效能進行檢測,提出考評意見。
⑨ 協調各部門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業務技術指導。
⑩ 開展醫院感染的專題研究。
3、 臨床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職責
①、 制定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
②、 監督檢查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工作,對醫院感染可疑病例,可能存在感染的環節進行檢測;可能針對性進行目標檢測,採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醫院感染發病率。
③、 對醫院感染散發性病例按要求登記報告;對法定傳染病要根據我國《傳染病防治法》要求報告。
④、 對流行、爆發病例應立即向醫院感染管理科報告。
⑤、 按要求對疑似或確診醫院感染病例留取臨床標本,及時送病原學和葯敏試驗。
⑥、 監督檢查本科室抗菌葯物使用情況。
⑦、 組織和參加醫院感染的培訓。
⑧、 嚴格監督執行無菌操作技術、消毒隔離制度,切實做好對衛生員、配膳員、陪住、探視者的衛生血管理。
4、 科室院內感染管理監控員職責
①、 在醫務部領導下,在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的指導下,做好本科室院內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實。
②、 負責醫院內感染的日常檢測,結合本科室實際採用有效的消毒滅菌方法並對醫務人員(包括護士、清潔工)進行有關控制醫院內感染的消毒、滅菌、隔離等教育工作、督促檢查本科室工作人員,認真執行消毒、滅菌、無菌操作和隔離技術等規章制度的落實。
③、 及時發現患者中發生的醫院感染,協助並督促主管醫師留取標本,使院內感染病例的病原送檢率必須達100%(其他感染的病原送檢率須達60%),填寫病歷首頁並向感染管理辦公室報告,使院內感染漏報率<20%,採取控制措施。
④、 每天測試一次科室消毒液配製濃度,每月對高危重點檢測區進行空氣培養。每季度的第二個月對本科的醫生護士,清潔員進行手指培養和物體表面的監測。每季度對本科使用的紫外線燈管強度進行監測。手術室、供應室、產房、嬰兒室、新生兒病房、監護病房、血管造影室、透析室、血液凈化室每周測試一次消毒液配製濃度,每月采樣培養一次房間空氣中的細菌含量;每季度做一次消毒前後對照;每月對工作人員的手(按人數10%)和物體表面(三個采樣點)采樣檢查一次。
⑤、 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積極向護理部提出關於消毒滅菌、控制院內感染的合理化建議,並進行有關方面的科研工作,使院內感染率<10%。
(三) 醫院感染管理的控制措施
1、 消毒滅菌與隔離
①、 醫院必須遵守消毒滅菌原則,進入人體組織或無菌器官的醫療用品必須滅菌;接觸皮膚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須消毒。所有需要消毒和滅菌的物品都必須徹底清洗干凈。污染醫療器材和物品,均應先消毒後清洗,再消毒或滅菌。
②、 根據物品的性能選用物理或化學方法進行消毒滅菌,滅菌首選物理滅菌法,如壓力蒸汽滅菌(如手術器械、各種穿刺針、注射器等)、乾熱滅菌(油、粉、膏);不耐熱、不耐濕物品可選用化學消毒法,如環氧乙烷滅菌(如各種導管、精密儀器、內窺鏡、人造移植物等)、2%的戊二醛浸泡滅菌等;消毒首選煮沸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才用化學方法。
③、 化學消毒根據不同情況可分別選擇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劑。使用化學消毒劑必須了解消毒劑的性能、殺菌譜、使用方法、影響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製時注意有效濃度,並定期監測。用於盛放消毒劑的容器應視不同情況進行清洗、消毒或滅菌。
④、 甲醛不能用於空氣的消毒,甲醛熏箱可用於不耐熱、不耐濕物品的消毒,不能用於滅菌,消毒方法不能採用自然揮發熏蒸法。
⑤、 連續使用的氧氣濕化瓶、霧化器、呼吸機及其管道、早產兒暖箱的濕化器等器材,必須每周消毒;用畢進行終末消毒,乾燥保存;氧氣濕化液應每日更換無菌水。
⑥、 手部皮膚的清潔和消毒應達到以下要求:
A、 洗手設備要求:
1> 用流動水洗手,開關最好採用腳踏式、肘式或感應式。
2> 清潔劑應保持清潔、乾燥。
3> 擦手毛巾應保持清潔、乾燥,每日消毒。
B、 洗手方法要求:用清潔劑認真揉搓掌心、指縫、手背、手指關節、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時間不少於10~15秒鍾,流動水洗凈。
⑦地面的清潔與消毒應達到以下要求:
1>、地面應濕式清掃,保持潔凈;當有血跡、糞便、體液等污染時,應即時以含氯消毒劑拖洗。
2>、拖洗工具使用後應先洗凈、消毒、再晾乾。
⑧醫院應在實施標准預防的基礎上,根據不同情況,對病人實施嚴密隔離、呼吸道隔離、接觸隔離、或保護性隔離。
2、 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用器具的管理
①、 醫院感染管理科(辦公室)負責對本單位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用器具的采購、使用管理及回收處理進行監督,並對購入產品的質量進行監測。
②、 醫院所購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用器具的生產廠家應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器械注冊或生產許可證及衛生許可證。
③、 醫院采購部門每次購置必須進行質量驗收,定貨合同、發貨地點及貸款匯寄帳號與生產企業相一致。並查驗每一批號產品檢驗合格證、生產日期及失效期,隨機進行產品生物及熱原抽檢。
④、 醫院采購部門專人負責建立登記帳冊,記錄每次定貨與到貨時間、產品名稱、數量、規格、單價、產品批號、失效期、供需雙方經辦人姓名等。
⑤、 嚴格保管,庫房庫存,陰涼乾燥,通風良好,存放於地板架上,離地面20公分。不得將包裝破損、失效、霉變的產品發放至使用部門。
⑥、 使用科室不得擅自購進、更換一次性使用醫療器具,對一次性使用醫療器具應計劃領取,使用前檢查單包裝有無破損、失效、產品有無不潔凈等。
⑦、 使用時若發生熱原反應,物理性、化學性變化,感染或有關醫療事件,必須留下樣本,按規定登記發生時間、種類、臨床表現、處理結果;所涉及一次性無菌醫用器具的生產單位、產品名稱、生產日期、批號及供貨單位、供貨日期等,及時上報。
⑧、 一次性使用注射器、輸液(血)器等無菌醫用器具用後,實行無害化處理,嚴禁重復使用和迴流市場。
3、 抗菌葯物應用的管理
① 建立健全全院抗菌葯物應用的管理網路,加強抗菌葯物應用的宏觀調控和管理。
② 根據本院用葯特點制定相應的《抗菌葯物應用管理制度》。
③ 定期組織抗菌葯物應用的相關人員、管理人員進行有關有針對性的培訓。
④ 醫院應指定一名抗菌葯物專家或有抗菌葯物應用經驗的醫師,負責全院抗菌葯物應用的管理與咨詢。
⑤ 對各級醫師、護士、醫技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抗菌葯物應用管理的要求:
1>、上述人員應主動學習抗菌葯物應用的知識,並接受相關的培訓。
2>、醫師應掌握合理應用抗菌葯物的各種理論知識,用葯前應送標本,根據細菌培養和葯敏試驗結果、葯代動力學、葯效動力學和葯物經濟學等,嚴格掌握適應症,合理選用葯物。
3>、護士應了解各種抗菌葯物的葯理作用、抗菌譜和配製要求,准確執行醫囑,並觀察病人用葯後的反應;積極配合醫師做好各種細菌培養標本的留取和送檢工作,提醒醫師在應用抗菌葯物前,原則上都應送細菌培養標本。
4>、葯房應執行抗菌葯物管理的規章制度;定期向臨床醫務人員提供有關抗菌葯物的信息。
5>、管理部門按照抗菌葯物的管理制度定期進行核查與信息反饋;微生物室要定期公布臨床標本分離的主要致病菌及其葯敏實驗結果,以供臨床選葯參考。
⑥ 醫院應對抗菌葯物應用率進行統計,應用率應逐年降低,力爭低於50%。
⑦ 有條件的單位應開展抗菌葯物應用管理的科研工作。
3. 血液透析病例信息報送制度
院內感染管理制度
醫院內感染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內容。為使醫院病人、工作人員和社會人群不受環境有害因素的傷害,提高醫療效果,保護人民群眾健康,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特作規定如下:
(一) 感染管理的組織機構
1、 醫院內感染管理委員會:醫院內感染管理委員會是以降低醫院內感染的發生為目標的行政管理和業務監督機構。它的主要任務是實施感染控制和管理計劃。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主任由業務副院長兼任,其他成員為有關學科的科主任組成。
2、 醫院內感染管理辦公室:是醫院內感染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直屬醫務部領導的專職機構。
3、 臨床科室院內感染管理小組:組長為各科室主任兼任,另外有一名監控醫師和監控護士。
4、 醫院內感染管理監控員:一般由個科住院總醫師和護士長擔任,也可指定專人管理。
(二) 各級感染管理組織職責
1、 醫院內感染管理委員會職責
①、 根據上級有關規定,指定全院控制醫院感染規劃及各項管理制度,並組織實施。
②、 對醫院感染的重大問題及時進行討論和決策。
③、 根據《綜合醫院建築規范》要求,以及預防醫院感染和衛生學的標准,對醫院的改建、擴建和新建,提出審定意見。
④、 對醫院感染管理科(辦公室)工作進行審定和考評。
⑤、 半年召開一次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議,研究、協調和解決醫院有關醫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項;遇有緊急問題隨時召開。
2、 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職責
① 擬定全院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和階段性計劃,經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批准後,具體組織實施。
② 監督全院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執行情況,定期分析,反饋。
③ 組織醫院感染管理宣傳教育及各級人員的培訓,定期考評。
④ 開展醫院感染檢測,並分析醫院感染的各種檢測資料,及時向全院反饋,按要求上報。
⑤ 組織擬定有關全院抗菌葯物合理應用的規章制度,並監督實施。
⑥ 對醫院發生的醫院感染流行進行調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組織實施,並及時上報。
⑦ 對消毒葯械、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衛生用品的購入進行質量審核,對其貯存、使用及用後處理進行監督管理。
⑧ 對本院環境污染、消毒葯械效能進行檢測,提出考評意見。
⑨ 協調各部門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業務技術指導。
⑩ 開展醫院感染的專題研究。
3、 臨床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職責
①、 制定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
②、 監督檢查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工作,對醫院感染可疑病例,可能存在感染的環節進行檢測;可能針對性進行目標檢測,採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醫院感染發病率。
③、 對醫院感染散發性病例按要求登記報告;對法定傳染病要根據我國《傳染病防治法》要求報告。
④、 對流行、爆發病例應立即向醫院感染管理科報告。
⑤、 按要求對疑似或確診醫院感染病例留取臨床標本,及時送病原學和葯敏試驗。
⑥、 監督檢查本科室抗菌葯物使用情況。
⑦、 組織和參加醫院感染的培訓。
⑧、 嚴格監督執行無菌操作技術、消毒隔離制度,切實做好對衛生員、配膳員、陪住、探視者的衛生血管理。
4、 科室院內感染管理監控員職責
①、 在醫務部領導下,在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的指導下,做好本科室院內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實。
②、 負責醫院內感染的日常檢測,結合本科室實際採用有效的消毒滅菌方法並對醫務人員(包括護士、清潔工)進行有關控制醫院內感染的消毒、滅菌、隔離等教育工作、督促檢查本科室工作人員,認真執行消毒、滅菌、無菌操作和隔離技術等規章制度的落實。
③、 及時發現患者中發生的醫院感染
4. 我是科室醫院感染的質控員,求醫院感染的持續改進方案,謝謝!另外有關於輸血的質控員的職責嗎
醫院感染控制質量持續改進方案
1、對醫院建築衛生學、環境衛生學適時提出建議並落實。
2、對全院消毒方法、消毒措施提出改進和發展。
3、完善醫院感染管理制度,醫院感染監測制度,醫院重點科室消毒隔離制度、抗感染葯物管理制度。醫用廢物管理制度,職業暴露防護制度。
4、強化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和繼續教育,擴大醫院感染控制為重要內容的學術和信息溝通。
九、獎懲措施
(一)醫院感染監測
1、未認真執行醫院感染病例監測,對發現醫院感染病例後24小時內不填寫、不及時上報者一例扣罰科室主任50元;當月漏報率>10%時扣科室主任100元;疑為暴發感染未及時報告時扣科室主任100元。
2、各種醫院感染監測項目由院感辦開出申請單遞交細菌室,由細菌室專門人員進行采樣完成,若在下月1日之前監測報告單未交到院感辦扣檢驗科主任50元;若監測結果未能做到定量報告扣檢驗科主任50元。
3、醫院感染監測資料保存不善,扣科護士長5元;無分析、評價扣科護士長10元,無護士長的扣有關科室負責人10元。
(二)消毒隔離
1、未認真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及各項技術操作規程者扣科護士長10元,造成當月環境衛生學監測細菌指數超標時扣科護士長50元。
2、物品在消毒滅菌前未徹底清潔干凈或未做初步清洗送交供應室,影響消毒效果者扣科護士長10元。
3、未按規定存放一次性無菌物品,發現一次扣科護士長5元,有無菌物品過期使用者扣科護士長50元。
4、未按規定更換消毒液,敷料缸、無菌缸消毒不及時扣護士長10元。
5、無菌物品經監測滅菌合格率未達100%,扣供應室護士長50元。
(三)醫療廢物處理
1、醫療廢物未分類收集,發現二次以上扣各科室護士長20元,使用後的一次性醫療用品未按《醫療廢物處理條例》進行處理者扣科室護士長20元,醫療廢物收集不及時或運送焚燒處理未認真登記扣供應室護士長20元。一旦發現有醫療廢物流失的扣相關科室護士長100元。
2、檢驗科的醫療廢物未分類收集或者焚燒處理未認真登記扣檢驗科主任20元。
(四)對當月醫院感染檢查結果由院感辦反饋到科室後,各科室在限期內未及時進行分析整改者扣科室主任及護士長各20元。
(五)未認真執行傳染病管理,經院感辦不定期地查傳染病登記本,發現疫情遲報、漏報、謊報一例扣首診醫師200元;門診日誌及傳染病登記本填寫不認真、不完整,漏填一處扣接診醫師5元;有病人投訴是傳染病而接診醫生未登記報告者扣接診醫生500元;造成暴發流行者扣接診醫生1000元。
(六)培訓學習
全院醫、護、技、工勤人員應積極參加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學習,每參加一次為2個學時,查每次培訓學習簽到登記,全年參加學習少於6個學時者扣罰當事人20元。
5. 作為科室的管理者應該如何做開展本科室院感質量控制工作
院感管理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對於有些科室,那是頭等大事,比如手術室,比如供應室專,比屬如口腔科,比如腔鏡科,比如外科系統的換葯室,比如重症醫學科,這些科室都是院感的重點科室,其他的內科系統,肝病科和呼吸科相對來說也比較重要。就不知道你是哪個科室,是科主任還是護士長。相比而言,內科系統的科主任對於院感這一塊壓力小一點,外科系統因為是手術科室,相比而言院感的問題就比較重要一點。而每個科室的護士長,都面臨比較大的院感壓力,要好好的監督每一位護理人員嚴格無菌操作和執行院感要求的點點滴滴,每個環節的工作都與院感息息相關。所以,做好院感的工作需要可是領導有極強的責任心,從沒一個細節去做好院感的管理。
6. 臨床科室院感管理小組會議需要寫紀要嗎
這個沒有固定的需要或不需要,要根據你們自己的情況決定,但作為組織應該有會議紀要,作為個人養成做紀要的好習慣,會讓你收益終身。
7. 院感重點監測的科室是如何定的
院感重點監測的科室基本上是醫院的重點部門,比如手術室、人流室、產房、ICU、nicu血液透析中心、檢驗科、口腔科、內鏡室、等高危部門及科室,是醫院感染發生的危險系數高的科室
8. 院感科每天巡視科室和督查的哪些方面
個人防護措施配備情況(手套,口罩),醫療垃圾分類處理,個人防護知識。病房內消毒管理,各類消毒水的配比情況,病人做到一針一劑。無菌操作意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