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考研的「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是什麼意思
是我們國家的一項政策,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簡稱少數民族骨幹計劃,是五部委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以科教興國戰略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大舉措。
計劃從2006年起用五年時間為西部培養一批少數民族高學歷專業人才,培養學校為211以上重點大學,生源為西部省市區。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的要求,採取「統一考試、適當降分」等特殊政策措施招收新生。
錄取
1、根據初試、復試成績,並充分考慮各生源省區的人才需求,進行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
2、本招生計劃與其它招生計劃之間不得相互調劑錄取。
3、對西藏、新疆和四川、雲南、甘肅、青海四省藏區以及雲南怒江、四川涼山、甘肅臨夏等地的少數民族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不得錄取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已錄取的錄取資格無效。
4、被錄取的考生直接進入招生單位進行培養,各招生單位按照學生學籍管理規定,及時辦理入學手續並注冊學籍,修業年限和學習年限與其他普通類招生計劃錄取考生保持一致。
5、協議簽訂。被錄取考生需簽訂三方(或四方)定向培養協議書。協議由考生與招生單位、生源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或所在單位簽訂。被錄取的考生入學報到時均不遷轉戶口。
其中,在職考生與所在單位和定向單位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簽訂在職協議書;非在職考生(含應屆本科畢業生)與生源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簽訂非在職協議書。畢業後回定向地區或單位就業。
考生須在擬錄取階段提交簽字蓋章完整的《少骨定向培養協議書》且協議書的類型(在職、非在職)、協議單位信息必須與本人提交的《考生登記表》的類型、登記表的簽字蓋章單位信息完全一致,否則不予錄取。
㈡ 電子科技大學里的少數民族骨幹培訓計劃具體指什麼
很多學校都有啊,支持少數民族學生發展的
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簡稱少版數民族骨幹計劃,是五部權委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以科教興國戰略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大舉措。計劃從2006年起用五年時間為西部培養一批少數民族高學歷專業人才,培養學校為211以上重點大學,生源為西部省市區。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的要求,採取「統一考試、適當降分」等特殊政策措施招收新生。畢業生一律按定向培養和就業協議到定向地區和單位就業,碩士服務期限為5年,博士8年。
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的碩士生考生採取與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報名方式。
㈢ 2016少數民族骨幹培養計劃名額分配表
同來自湘西的無恥的我,想問問您最後少干計劃弄成功了嗎,今年我也想報少干計劃,
㈣ 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的培訓基地
西南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江西中醫學院
東北師范大學
㈤ 少數民族骨幹培養計劃報考有什麼要求
(一)招生范圍。主要面向西部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招生,兼顧享受專西部政策待屬遇的民族自治地方和需要特別支持的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以及內地西藏班、內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數民族預科培養基地和少數民族碩士基礎培訓基地的教師和管理人才的培養,重點確保上述地區和單位教育、科技、醫學和特色文化藝術、信息技術以及經濟、公共事業管理等領域對少數民族高層次人才的需要。
四、報考條件
(一)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二)具有國民教育序列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和碩士研究生學歷的少數民族在職和非在職(具有上述學歷還未就業的應屆、往屆畢業生,下同)人員。非在職人員的招生比例要佔招生計劃總數的50%以上。
(三)品學兼優,漢語文、外語和民族語文成績根據學科、專業要求達到一定標准和要求。 (四)報考碩士研究生年齡不超過40周歲,報考博士研究生年齡不超過45周歲。
(五)畢業後保證按定向培養協議到定向地區或單位就業。
㈥ 研究生少數民族骨幹培養計劃利弊;違約金大約要多少
參考 外交部長 王毅解答研究生少數民族骨幹培養計劃及違約問題。
少數民族骨幹計劃研究生讀研規劃及就業、違約詳談
王毅
天道酬勤,任何問題在你的勤奮和技巧之下都是膽小鬼,一擊即破,只要學會未雨綢繆,未知的恐懼終將變成明朗的未來。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像得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像得那麼糟。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像。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謹以此文獻給那些正在欣喜與迷茫交織中的少數民族骨幹計劃研究生。
-----王毅
少數民族骨幹就業及其違約
如果你逐字逐句的讀了上面的經驗之談,想必少數民族骨幹就業也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困難,不要總給自己設置一個莫須有的障礙與攔路虎,讓自己強大是打死大怪通關的不二法門,當然這並不代表你不需要有壓力和緊迫感,在你放縱時,在你整天吃喝玩樂時,你要時刻警惕,你是在消耗自己本來就透支的青春。
我和你們大多數一樣,對少數民族骨幹就業心有疑慮,我擔心被歧視,擔心不給畢業證不給協議書,擔心違約不成,所以在讀研期間我幾乎有空就刷應屆生網,看自己到底適合什麼樣的崗位,規劃自己的未來職業生涯,認真看想進企業的每一條招聘標准,讓自己與那個標准靠近。
天道酬勤,在我還離畢業差一年的時候,我和家鄉某央企達成了口頭協議,這個七月份即將去見習和簽約,我在上海實習的企業如果繼續下去明年畢業即有機會簽約,也而現在我沒有畢業證沒有協議書論文沒寫!所以,一切皆有可能這句話不是笑話,是真真切切可以做到的,空想家夢想家各種家,如果你不一步一個腳印去努力實現,永遠都是海市蜃樓,轉瞬即逝。
那麼如何違約呢?很多考少數民族計劃的學生都很關注違約的問題,因為有的省真的就業我們所學的專業非常難就業,甚至沒有機會,所以我們不得不面臨違約的現實問題。其實,違約也並不是怪獸,我認識很多骨乾的朋友,有的順利違約簽了滿意的工作,有的沒有違約依然在外省簽了滿意工作。在外省?沒錯,我剛剛接到電話,在華中科大的同學竟然沒有違約簽到了深圳某知名報社,其實,只要你有實力,只要你是雞群里的那個仙鶴,什麼都不是問題。
一般的大省都出台了關於違約的政策辦法,所以如果你真想違約,其實你首要的任務依然是讓自己變得強大,能夠最早和某家企業達成口頭協議,而不是先違約後找工作,最後工作和錢財兩手空空。違約也沒想像的那麼麻煩,你考研准備了一年,違約也許不到2個月的奔波就能全部完成了,所以你覺得這算是困難嗎?如果這你都難以承受,我不得不說打擊你的話,你乾脆別讀研了吧!
如果打算違約,首先要和你的省教育廳負責少數民族骨幹計劃就業的負責人聯繫上,和他將所有的事情談好,把該填什麼申請單都填好,這個工作準備好後,你再去找學校研究生就業處,找負責少數民族就業的人談,你可以動用導師的資源,你也可以發揮你軟磨硬泡的嘴上功夫,一天不行第二天去,笑著不行對他哭,你總會通過你的堅持打動負責人。我武漢大學的好朋友,談好了兩個工作崗位,一個在上海一個在北京,然後她去談違約,像皮球一樣被各個部門T來T去,但她依然堅持不懈,每天去不同的部門找不同的領導,經過不到2個月的時間,她順利辦理的違約和改派手續,就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她或許已經在北京的廣告公司上班了。除此之外,浙江大學的、華中科大的都有過順利違約的同學,事實上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困難,只是你畏懼臨陣脫逃而已。
還有另外一種辦法,不違約直接簽勞動合同。其實很多的少數民族畢業生都是走的這個渠道,我家鄉的一個同學,她男朋友在上海,她沒有違約直接簽了勞動合同,一切都OK,除了拿不到上海戶口,當然,上海戶口不是那麼好拿的。
還有有的省招考選調生和公務員明確說明不要定向生,拜託,我們不是那種定向到工作崗位的定向生,我們是國家培養的,是統招的,你就安心准備和復習去考就得了,別老給自己設置障礙,浙大的一個朋友,參加中國銀行的筆試,明確寫著不要定向生,但他依然如魚得水,不過最後他選擇了中國移動。
各個省少數民族骨乾的暫行辦法,都涵蓋了就業及違約的說明,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內蒙古少數民族骨幹計劃暫行辦法http://wenku..com/view/37d66c2b0066f5335a812117.html 湖南省少數民族骨幹計劃暫行辦法http://www.zjj.gov.cn/website/main/498/508/2011080452671.shtml 廣西省少數民族骨幹計劃暫行辦法http://www.gxe.gov.cn/Item/224.aspx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數民族骨幹計劃暫行辦法
http://www.xjdrc.gov.cn/_10_second.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1306&wbnewsid=203225 雲南少數民族骨幹計劃暫行辦法http://www.ynf.gov.cn/ynczt_model/article.aspx?id=883607 貴州省培養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的實施方案http://www.gzsjyt.gov.cn/Item/23348.aspx 甘肅省培養少數民族骨幹計劃意見http://www.gse.gov.cn/Article/Article_567.aspx 關於同意四川生源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學生出省就業的函
http://www.ssmzrcxx.com/final.asp?id=223&cid=3
㈦ 什麼是考研的少數民族骨幹計劃啊,必須是少數民族才行嗎
少數民族骨幹計劃是指國家實施的針對少數民族地區的一個人才培養計劃。
不是一定是少數民族才可以報考。漢族也可報考。但有名額限制。
各招生單位可招收不超過10%的漢族考生。不得超比例錄取。
少數數民族骨幹計劃簡介
少數數民族骨幹計劃全稱為「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培養計劃」,又稱「民族骨幹」「少骨計劃」「骨幹計劃」等,是一項由教育部、發展改革委、國家民委、財政部、人事部等五部委聯合實施的人才培養計劃。
主要為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和第五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為西部地區及少數民族地區培養高層次骨幹人才。
報考就讀該計劃的研究生畢業之後必須回到原籍省份服務滿規定年限,報考前為在職人員的研究生,原則上畢業後須回原單位繼續工作;報考前為應屆生的研究生,畢業後回原籍省份工作。研究生就讀期間由財政部提供全額獎學金及一定比例的生活補貼保證其順利完成學業。
招錄方式與規定
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研究生招生計劃為國家定向培養專項招生計劃,此計劃在招生單位研究生招生總規模之外單列。2012年計劃招生50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00人,碩士研究生4000人,可招收不超過10%的漢族考生,各招生單位要嚴格執行漢族考生招生比例要求,不得超比例錄取。
各招生單位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要根據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調整結構對人才的實際需求,重點向理工類及應用型專業傾斜,招生比例不低於招生總數的50%。同時,為落實中央關於推進西藏等五個自治區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有關要求,招生計劃對五個自治區予以適當傾斜。
(7)少數民族骨幹培訓計劃擴展閱讀:
少數數民族骨幹計劃報考方式
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的碩士生考生採取與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報名方式。
報考碩士研究生的考生參加全國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各招生單位要嚴格執行教育部統一劃定的復試分數線和其他相關政策,對符合國家確定的基本要求的考生實行差額復試,推免生見相關政策。報考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參加招生單位統一組織的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考試科目和考試時間由招生單位自行確定。
各招生單位要按照德智體要求全面衡量,嚴格執行招生計劃,努力完成招生任務。
㈧ 少數民族骨幹培養計劃
報考此計劃需要一個驗證碼,所以取得這個驗證碼就是關鍵,一般情況下是,帶上身份證版、學生證及其權復印件、少干報名登記表(到各省教育廳網站下載)、當前戶口所在地的(僅針對在校生,主要是證明你能順利畢業)到本省的教育廳辦理就行了,若是託人辦理還需要一份授權委託書,一般是用身份證、學生證、戶籍證明、學校證明等證明你的身份後,相關部門會在你的少干報名登記表上蓋章,然後你再拿這個蓋過章的表去領取驗證碼。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注冊後正確填寫個人信息以及報考信息,在考生類別里選擇少干計劃,然後填入驗證碼就行了。報名完成後,學校一般會有固定的時間現場確認以及繳費。
委託幫友情提供
㈨ 關於少數民族骨幹培養計劃不是很清楚,求指教。
關於少數民族骨幹計劃
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少干計劃),錄取的分數較低,一般比國家線A線要低30~40分以上。很多專業都是在240左右,而且都是985和211等名校。由於近年來少干計劃的宣傳普及,報考該計劃的考生在大量增加,分數也有向上攀升的趨勢。
少數民族骨幹計劃是五部委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以及科教興國戰略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大舉措。計劃從2006年起,用五年時間為西部培養一批少數民族高學歷專業人才,培養學校為「211」以上重點大學,生源為西部省市區。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的要求,採取「統一考試、適當降分」等特殊政策措施招收新生。畢業生一律按定向培養和就業協議到定向地區和單位就業,碩士服務期限為5年,博士8年。
生源地:生源為西部12省、自治區、直轄市(重慶、四川、陝西、內蒙、廣西、貴州、雲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海南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4省民族自治地方,湖南湘西自治州、張家界(享受西部政策的一縣兩區)、湖北恩施自治州,內地西藏班、內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數民族預科培養基地和民族碩士基礎培訓基地的教師和管理人員。該計劃也招收少量的漢族考生,一般不會超過10%。非指定區域的少數民族考生也是無法報考的。漢族考生報考手續很繁雜,對居住地也有更嚴格的要求,不是一般人能報考的。
需要說明的是,確定身份是通過你原有的戶口所在地決定的,例如,你是湖北恩施州土家族的學生,但是目前在北京上學,戶口已轉到北京,你仍然有資格報考此項計劃,此計劃的招生單位都是很好的學校,具體報考哪一所可根據你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少數民族地區僅指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全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簡表」中所列的民族自治區域。考生的少數民族身份網報時應如實填寫,現場確認後不得更改。
㈩ 少數民族骨幹計劃碩士研究生是幾年制的
少數民族骨幹計劃碩士研究生是4年制的,少數民族骨幹計劃是比一般研究生多一年的基礎培訓,也就是先一年預科,再讀三年研究生,而且少數民族骨幹學生分數線雖然低,比較好考,但是要求畢業之後回原籍工作大概至少5年,如果不想回原籍就不要考這個了。
考生考上少干計劃的研究生之後,第一年是不會到所報考的學校就讀的,而是被安排到教育部指定的六所大學進行基礎培訓,培訓期間不會接觸專業課,主要是培訓英語和語文。
少數民族骨幹計劃碩士研究生的優勢在於分數線低,相對比較好考,考生人數少,屬於在職研究生,如果和單位簽了協議,在讀研的過程中除了學費全免外還發工資,記算工齡。
少數民族骨幹計劃是指國家實施的針對少數民族地區的一個人才培養計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簡稱少數民族骨幹計劃,是五部委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以科教興國戰略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大舉措。
計劃從2006年起用五年時間為西部培養一批少數民族高學歷專業人才,培養學校為211以上重點大學,生源為西部省市區。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的要求,採取「統一考試、適當降分」等特殊政策措施招收新生。畢業生一律按定向培養和就業協議到定向地區和單位就業,碩士服務期限為5年,博士8年。經費享受中央級高校研究生的撥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