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蒙牛的品牌定位是什麼啊
蒙牛的品牌定位是爭做中國乳製品領軍者,同時也要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
蒙牛乳業成立以來,已形成了擁有液態奶、冰淇淋、奶粉乳酪等多品的產品矩陣系列,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中國領先的乳製品供應商。
㈡ 蒙牛牛奶的目標消費者及市場定位是什麼
蒙牛現在高中低端市場都佔了 蒙牛品牌基本是作為大眾品牌的 旗下又推出特倫蘇 打高端 可以說它的消費群體很廣泛 針對注重營養健康的人群吧
㈢ 蒙牛牛奶的目標消費者有那些人及市場定位是什麼
...蒙牛提出 全民喝牛奶 強壯中國人 這句話很明顯 定位在形形色色的中國人 你想要健康么回?喝牛奶,那一些品牌怎麼答選?消費者心理分析,你會選一個毫不知名的產品么 當然不會 剩下的就是蒙牛 伊利 蒙牛在追加廣告投放 提升企業形象 消費者心裡地位就可以達到了 伊利現在好象只做促銷+少量的媒體投放!
㈣ 有誰知道伊利與蒙牛廣告主題和市場定位的差異麽
一、蒙來牛、伊利、光明早就進軍自高端牛奶市場了。
二、蒙牛、伊利的大區劃分就能看出些端倪,蒙牛大區基本上是強+弱的結合,伊利的是弱+弱、強+強的格局。
三、蒙牛酸酸乳一直主打音樂,而伊利利用奧運會是全面發展。
四、定位是一樣的,一家出什麼產品,另一家肯定出一種產品與之爭奪市場,競爭對手這個名詞就已經說明他們的市場是一樣的,要不怎麼是對手呢。
有什麼問題留言。
㈤ 求蒙牛的市場定位
市場定位的含義:
用一個明確的可有效說明的概念區隔開自身與其他同類品牌的明顯不同,在消費者的頭腦中建立一個有效印象。定位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定位後的品牌,只能有效覆蓋其中一部分消費者。還有個特點就是,定位一般而言都是要在已經形成的市場中,建立一個比較細分的市場,迎合一部分人的需求,因為你不可能討好所有人。定位方法既是一個很好的鎖定市場的品牌戰略同時也是一個對品牌的限制.
蒙牛的市場定位:
先創品牌,後占市場
蒙牛採用 「三步走」的品牌市場定位戰略:
一步,做「內蒙古牛」;
第二步,做「中國牛」;
第三步,做「世界牛」。
品牌定位不僅是單一的產品價格、功能或質量元素定位的成功,更要從系統、模型化角度考慮,設計復合的、抽象的、系統的渠道、客戶、價格、質量、包裝、廣告組合,形成溝通消費者的工具
㈥ 蒙牛牛奶的優點以及優勢是什麼
蒙牛牛奶的最大亮點就是在黃金奶源的供應上面,都是自家天然牧場生產出來的
㈦ 蒙牛牛奶的市場佔有率
2011年年報顯示,蒙牛液態奶及酸奶產品均繼續穩居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其中液態奶佔有市場比例為39.8%,酸奶產品佔有市場比例為33.2%。 據了解,中國商業聯合會與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作為我國商品市場銷售統計監測的部門,已經連續17年權威發布全國商品零售市場統計監測數據,被譽為中國商品銷售宏觀走勢的「晴雨表」。而蒙牛憑借生態草原自然純品質、綠色的企業發展理念,從眾品牌和企業中脫穎而出,連續5年摘得中國乳品市場佔有率冠軍,成為中國乳業綠色發展典範,引領中國乳業整體復興。
事實上,中國乳品市場佔有率冠軍不過是蒙牛領先的一個縮影,蒙牛的領先事實也不斷得到其他機構的印證:3月20日,國家統計局行業企業信息中心發布的09年市場銷量信息顯示,蒙牛乳製品市場銷量全國第一,連續四年領跑中國乳業;2009年,已經成功由「草原牛」向「中國牛」轉變的蒙牛,更代表中國乳企率先躋身世界乳業20強,「世界牛」戰略成效凸顯。
「蒙牛再度摘取冠軍早已沒有懸念,」一位參與信息發布會的乳業專家表示:「蒙牛為什麼能夠一直是冠軍,又為什麼能夠以自身的快速增長引領的中國乳業的整體復興?這一點才是值得人們關注和研究的。」 「從蒙牛等各行業蟬聯榜首的企業來看,綠色經濟和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部署,」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表示:「確實,著力綠色低碳經濟,長期布局『綠色戰略』,以及致力於生態草原的建設,才是蒙牛之所以能一直蟬聯冠軍的基因所在。」
據了解,早在成立之初,蒙牛就開始布局「綠色戰略」,並依託乳業發展的國際化視野,探索出了國內獨一無二的以生態草原建設為基礎的綠色奶源建設發展路徑。迄今為止,蒙牛在內蒙古、湖北、四川等地建成萬頭牧場11座,率先完成南北縱深的優勢奶源布局。同時,從保護奶源的角度考慮,蒙牛聯合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中國綠化基金會和生態中國工作委員會,成立中國首個致力於生態草原建設的蒙牛生態草原基金,未雨綢繆地進行奶源地的可持續發展和建設。
這種長線的奶源建設投入,在乳業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相比於急於攻城略地的搶占奶源做法,無疑是高投入、低產出的「笨辦法」。然而,「蒙牛歷來在生態草原牧場奶源戰略布局上的投入開始產生回報,這種被稱為顯效最慢的發展戰略,最終被證明是最長遠的,最有效的」。乳業專家如是總結。日前公布的一項年度權威調查報告也顯示,憑借生態草原牧場綠色奶源戰略優勢和自然純牛奶品質,蒙牛贏得110萬消費者代表的「選票」,榮獲「首都消費者最喜愛牛奶品牌」。 「目前,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消費高度細分的時代,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消費場合,人們需要不同的牛奶產品和營養供給,」 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表示,「蒙牛依託高科技的研發力量,進行深入的牛奶基礎研究和產品科技創新,讓牛奶更貼近國人的細分需求,也獲得消費市場的認可和肯定。」
據悉,依託對全球牛奶研究的最新跟蹤和高科技研發力量,蒙牛斥巨資在中國「乳都」核心區和林格爾建成了亞洲最大的乳品研究院,並集合全球十幾所頂級科研院校和研究機構的科學家,探索讓牛奶更適合中國人的科技,並形成了一個滿足國人各式健康需求的「牛奶矩陣」:從第一款含有真實果粒的「真果粒」牛奶,到第一個贏得IDF全球乳業大獎的特侖蘇牛奶等等。近兩年,蒙牛創新推出兒童奶的品類,為中國兒童量身打造適合他們成長的專業兒童牛奶——「未來星」;而蒙牛新養道的誕生,更是針對牛奶的乳糖不易被消化的特點,率先採用EHT酶水解技術,實現了牛奶從「有營養」到「易吸收」的升級。這些年來,蒙牛以不斷的創新引領牛奶產品的變革,開創了產品的行業創新領先地位。
「市場是行業發展的『風向標』。蒙牛純牛奶、新養道和兒童奶等液態奶全線產品的市場領先地位說明,以高科技研發為基因的全方位的產品結構和多元化的營養供應,將成為中國乳業新的發展方向。」資深乳業專家表示。
圍繞著「中國製造」的話題不斷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而蒙牛等依託高科技進一步推動民族企業向更高附加值、更高科技水平升級的產業模式,則被一些經濟學家形象地成為中國「智」造。在2010年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發布的市場銷量排行榜上,「中國智造」也成為了排行榜的亮點。對此,企業管理研究專家表示:「站在中國產業升級的良好土壤之上,中國『智造』企業已經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發展,推進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火車頭。」
㈧ 光明牛奶的市場定位和市場選擇是什麼
看著碗里「忘了」鍋里
據了解,隨著雲南本地市場的競爭程度愈演愈烈,供求矛盾將日益凸現。
有業內人士指出,牛奶之爭的必然性有其歷史背景和現實因素,隨著本地牛奶
市場逐漸趨於飽和,固定一地的做法無疑滿足了不企業擴張的胃口,這時走出去就
成為必然的選擇。昆明市農場管理局有關負責人此前在接受采訪時曾流露出這樣的
遺憾:「迄今,還沒有一家『雲南造』牛奶企業走出紅土高原,將目光投向省外市
場。眾企業在盯著本地市場這個『碗』的同時,竟忘了國內乃至國外市場這口『鍋
』。」對此,在昆明一定市場的某牛奶公司的負責人向記者坦言:「走出去談何容
易,人家一個三鹿集團就擁有65000頭奶牛。滇奶要成為乳品界下一個『紅塔山』
,首先面臨的便是資金問題。」
危機下求變
市場法則告訴我們,整個產業的覺醒和走向成熟,必然會造成企業個體的嚴重
危機;一個品牌強大的同時,必然伴隨一批品牌的衰落和死亡。正是基於這一原因
,省外一些牛奶企業已開始重新調整戰略方向和市場定位,其中有大手筆的並購,
法國達能集團參股光明牛奶可以看作牛奶王國進入變革的時代的標志,也使得牛奶
大戰從產品、營銷的比拼升級到資本的比拼。更重要的是,國際食品巨頭的外資介
入,已從原來主打國際品牌轉向鯨吞本地品牌,以兵不血刃的手段重洗產業格局。
雲南大學的一位經濟學教授指出:「危機往往使得企業之間進行著微妙的合縱
與連橫,老對頭甚至變為好朋友。在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雪蘭、海子、前進、
鄧川共同攜手,以雲南良好的自然環境和氣候為優質奶源為保證,打造『滇奶航母
』也並不是不可能的事。
誠如鄧川乳製品有限責任公司一位工作人員所言,牛奶市奶不可能由兩個三個
品牌壟斷。所謂「壟斷市場」的說法,也會以一個區域的數家本土企業聯合的形式
出現。看來,滇奶要真正「走出去」,唯有捏成拳頭才成。
無論最終如何,牛奶王國的攻伐戰會一直長期地持續,在「出去」與「進來」
還沒有分出勝負之前,危機才剛剛開始……
㈨ 蒙牛的市場營銷
成功的成長,離不開成功的營銷! 僅僅是短短的幾年,蒙牛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竟然屹立於奶製品的華山之巔,憑什麼? 研究蒙牛的營銷之道,能夠帶給我們很多關於營銷和企業成長的有益思考。 蒙牛營銷,至少有兩個成功的基礎:
第一, 是好產品
好產品製造強大的營銷力!
今天的營銷理論,五光十色,紛繁復雜,但是,身處企業,面對眾多經營要求,使用眾多營銷手法,其出發點,首先要有一個好產品。
我很認同國內一位資深營銷人的觀點,那就是,中國市場營銷成功的首要因素,是產品。蒙牛的成功,正是首先推出了一個好產品。
以廣州市場為例,2000年的廣州,並沒有太強的喝奶習慣,本地也有燕塘、晨光等品牌,伊利、光明、達能等也早已進入。但是,在蒙牛之前,推廣「鮮奶」、「酸奶」的很多,沒有哪一個品牌強勢推廣「純牛奶」!「純牛奶」雖然只是一個概念,但是,它讓消費者認為這種牛奶更有營養,比鮮奶更好。一個好的概念,使產品成功了一半,作為食品和日常消費品,如何實現反復購買,也是關鍵。蒙牛的純牛奶,恰恰是口感特別香,濃濃的,不甜不膩,那種香濃的感覺,很容易讓消費者認為這是好東西。正是有了這個好產品,蒙牛才能迅速征服消費者,侵略其他品牌。
而今,很多品牌只是醉心於產品概念的攫取,卻不去關注產品質量,導致嘗試性購買很多,反復購買很少,企業難於長久,很難做大。蒙牛在營銷中,既重視概念,又重視產品質量,值得眾多以為炒作概念的品牌思考。
純牛奶成功之後,蒙牛進軍冰淇淋市場,也是首先從好產品出發,一舉成功。例如,其開發的「隨變」冰淇淋,就是從大家經常說的口頭禪尋找概念,「隨變」這個名稱,很容易記憶,很容易對話,如,吃什麼冰淇淋?隨便(隨變)!通俗、幽默易傳播。
第二, 是從企業能力和產品優勢出發,執行切實可行的推廣
蒙牛第一次把自己推廣給消費者,靠的是有效推廣!
記得,第一次看到蒙牛,是幾年前。在廣州我居住的小區附近,幾個女孩子,在做液態奶的促銷。她們穿著有點不倫不類的蒙古族傳統服裝,請人們品嘗「蒙牛」這個新品牌,並打出了優惠的POP。純粹是出於職業習慣,我去品嘗了,並從方便的角度,買了一箱。
那是2000年的秋天,當時的廣州,並不流行喝奶。但是,當我喝了蒙牛之後,頓覺這個新生品牌的牛奶,「味道好極了」,又濃又香,口感遠勝於我曾經習慣的品牌。於是,我認定,如果這個品牌能堅持下去不死掉,堅持推廣,一定能贏得市場的認同。
於是,我成了蒙牛的消費者。慢慢的,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同事,他們的早餐牛奶也開始喝蒙牛了(原來很多人早上不喝牛奶的),而且,大家會相互交流,共同贊賞這個新品牌「真的味道很香啊!」
沒有太多廣告,蒙牛通過推廣,走出了「贏」銷第一部。
根據經濟學的觀點,資源總是稀缺的!蒙牛起步之初,雖然有所家底,但是,肯定不寬裕。一個剛剛起步的企業,如何踏出市場推廣的第一步,如何利用有限而寶貴的資源,去贏取第一場勝利?蒙牛提供了很好的案例。那就是,堅決根據企業的資源能力,從踏實的點對點的推廣開始!
但是,堅實、艱苦的點對點的推廣,並不是無可奈何之舉,而是相對合理的資源發揮。想想蒙牛當年,沒有品牌號召力,如果僅僅是做拉動營銷,比較困難,投入大,風險大。但是,蒙牛好在哪裡呢?如前文所述,蒙牛是一個好產品,是一個概念超前、口味香濃的好牛奶!作為一個好喝的牛奶,你反復通過廣告說,不如讓消費者嘗一嘗!所以,從營銷的角度,從節省資源推廣的角度,實地推廣,推進市場對新品牌的接受,是蒙牛經濟而有效的舉措。
而市場上,太多奢望一喊成名的品牌,迷信廣告一喊,市場開花。其實,每一個成功的品牌,每一個拉動市場的廣告,都有其背後的基礎,廣告不過是其中的催化劑。每一個投廣告的老闆,在產品和營銷政策都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每一個企圖通過廣告一喊成功的品牌,都要慎重。
在切入市場成功之後,蒙牛開始大踏步前進,開始更強的侵略和超越。
近年,中國奶製品市場,風起雲涌,先是光明在全國自得其樂,各地都有自己的土品牌,突然,從內蒙古冒出一個「伊利」,攪得全國的奶品牌都豎起耳朵,警覺地看著市場;再突然,從內蒙古,從伊利卧榻之旁,又冒出個蒙牛,呼呼剌剌地侵略著大家的領地,甚至把伊利都甩在後邊,成長為液態奶領先者。於是,液態奶市場,競爭空前激烈!
在競爭和成長中,我們依然看到蒙牛的睿智和犀利!
首先,還是產品。
蒙牛的產品概念開始寬泛,開始圍繞生活需求,開發純牛奶之外的眾多產品。特濃奶、酸牛奶、甜牛奶、鮮奶干吃片等層出不窮。
在產品規格上,蒙牛敏銳地捕捉著消費者的心態,不斷推出250ml、500ml和1L的單支裝。
更令人欣賞的是,為了擴大超市的整箱銷售,蒙牛很早就推出了12盒裝的小箱包裝。這樣,就解決了很多家庭婦女采購時搬不動大箱的難題,在超市裡大受歡迎。
其次,是終端的推廣
當蒙牛發展起來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蒙牛幾乎沒有停頓過促銷活動!每逢周末或節假日,總能看到大堆大堆的蒙牛堆頭促銷,極具聲勢,贏得了很多的隨機購買機會。
蒙牛的這種經常到幾乎是常態的促銷,甚至令我懷疑,蒙牛的定價策略很高明。那就是促銷價就是其實際期望的零售價,但是,當他在商場報高了零售價之後,為自己經常性的促銷贏得了條件,可以經常搞促銷,經常帶給消費者心動和驚喜。如果是這樣,蒙牛的終端銷售,棋高一著
第三,是陳列
蒙牛在終端,毫無疑問是推崇整箱陳列。除了單支陳列外,蒙牛藉助其促銷,大量進行貨架上的整箱陳列。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整箱購買,習以為常,而蒙牛的這種陳列方式,恰恰擴大了單次購買量,自身銷量無疑增加很多。
第四、是有效的廣告和推廣
當蒙牛成為領先品牌時,我們可以看到,蒙牛開始設立品牌區隔,開始強化廣告拉動,開始重視事件營銷,而不是保守。我們看到,近期,蒙牛的廣告量很大,而且重視中央台的投放,藉助中央台,樹立領先品牌的權威形象。藉助中國載人航天的壯舉,蒙牛投巨資贊助,投巨資推廣,從電視廣告、路牌到終端,統一傳播,形成了極大的品牌沖擊和提升。
當品牌領先時,不保守,充滿銳氣,是蒙牛帶給我們的重要借鑒。
以上,是從純粹營銷的角度,考察了蒙牛成功的原因。從企業經營和成長的角度,蒙牛的成功還有以下原因:
第一是人。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要忽略,蒙牛背後的團隊。蒙牛的經營團隊,曾經是天下第一的伊利的「當家花旦」,蒙牛的策劃人,曾經是成功的伊利的策劃人。這個團隊,就像當初的步步高一樣,決不是簡單的幾個人,而是經營精英的集合,是智慧、經驗的集合,是社會資源的爆發點。
第二是蒙牛所處地方政府的支持
第三是蒙牛的戰略夥伴。據悉,利樂公司,對蒙牛的發展至關重要
第四是蒙牛的成功融資。在企業高速發展過程中,蒙牛得到了各方資金的支持,包括股市融資。
第五是蒙牛的機制。好的機制,能締造強大的生產力。從各方披露的信息來看,蒙牛建立一個能夠有效發揮人力資源能力的良好機制,企業運行在高效、積極、主動的狀態下。
第六是區位優勢。蒙牛做牛奶生意,有一個天然優勢,就是能蒙古大草原。大草原、無污染、奶源好、口味香、營養好,這很容易讓人接受。
成功自有道!
蒙牛的成功,是智慧和勤奮的結果,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也是同行遲鈍、缺乏作為的結果。
從營銷的角度,祝願大家都從蒙牛的成功中汲取營養。
從國民健康和我自己健康的角度,期望蒙牛做一個對社會負責任的企業,香濃的牛奶里,不要進行太多的增稠劑和香味劑的添加。
對社會負責,奉獻健康的產品,才能建設長久健康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