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冬棗行業市場調查

冬棗行業市場調查

發布時間:2022-03-05 11:38:33

❶ 當前冬棗生產應注意什麼問題

冬棗是一個口感非常好的鮮食棗品種,前幾年市場冬棗銷售價格一直在每千克20~30元;貯藏到春節的優良冬棗每千克在50~100元的高價位運行,而2003年市場上卻出現貯藏後的冬棗每千克售價不到2元的怪現象。為什麼呢?這其中雖然有結果面積和產量增加引起冬棗價格下降的因素,但主要原因是有的冬棗栽培者片面追求產量,不適當地使用赤黴素、過量追施氮肥及2003年秋後雨水偏多造成冬棗干物質含量降低,耐貯性、抗病性差,貯後冬棗病爛果嚴重,再加上冬棗貯藏者片面追求冬棗貯藏期的延長,過早摘果(還不到白熟期),以致貯藏的冬棗雖然變紅但根本沒有冬棗的原有口感和風味,再加上果實病爛,才出現前述現象。要解決目前冬棗生產上存在的問題,栽培者和經營者應建立質量第一,品牌至上,以誠信贏得市場的現代理念,共同打造世界馳名的品牌,佔領國內外市場。要全面提升冬棗的品質,除採用優種外,還要通過增施有機肥,合理的肥水管理和整形修剪,適時防治病蟲害,正確地運用開甲、噴施植物激素等保花保果技術,通過疏果做到坐果適量,適時采果,提高冬棗采後處理和加工工藝水平,才能保證冬棗的高質量,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
目前我國的冬棗生產(包括其他紅棗)多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無力與現代化大生產抗衡,更無力駕馭國內外市場,有很多應解決而解決不了的問題,如現代技術的引進,精品名牌商標的創建等等,這些問題不解決,直接阻礙棗業的發展。因此,必須適時擴大經營規模,走龍頭企業加基地加農戶,或組織集產、銷、加一體化的合作社、產業協會式的產業化組織,依靠團隊的力量應對千變萬化的國內外市場,是今後棗業發展的根本出路。
搞好果品加工是實現增值,擴大果品銷路,促進果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國果品加工業相對滯後,果品加工品僅占總量的10%左右,與世界果品加工品占果品總量的50%差距甚遠,紅棗的加工品還不到10%,冬棗的加工品更少。今後要努力發展果品(包括棗)加工業,通過現代技術,提升加工品的質量和檔次,積極引進國外資金和技術,要在棗的內含物提取上做文章,如提出棗紅素、環磷酸腺苷等,通過擴展冬棗的應用途徑,促進冬棗的健康發展。近兩年開發的用冬棗加工酥脆冬棗市場銷售很好,對促進冬棗的發展很有意義。

❷ 大荔冬棗的發展情況

大荔縣綠苑紅棗專業合作社在全縣境內建成有機、富硒冬棗、黃花菜、花生等有機認證基地3000畝,特別是在許庄鎮周家村注冊認證了出境水果生產基地5000畝,2011年聯合天津冬棗研究所建成3000噸氣調冷庫。注冊了「真社緣」、「忘憂草」等7個商標,並申報省級著名商標。產品先後榮獲「渭南市名優特產」、「中國國際第二屆林業博覽會金獎」等榮譽。合作社連續三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先進合作社」,2010年被評為「市級十佳示範社」,2011年被評為「省級百強示範社」,2012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示範社」,完成「出境水果果園注冊登記」和「大荔冬棗」國家地理標志登記。
大荔縣從單一的水棗種植發展到冬棗、蘋果、酥梨、葡萄、蔬菜等有大荔地域特色的農業生產;公司產品有綠苑西甜瓜、真社緣有機冬棗、有機果蔬、有機蘋果、大荔土特產、紅干棗等十幾個品種,並將與溫荔宏建公司強強聯合,逐步建立和完善銷售渠道,在深圳、廈門等沿海城市以及北京、天津、上海、廣東等各省會城市設立大荔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富硒冬棗等特色有機農產品的專營櫃台甚至專賣店,將社員農產品的銷售真真正正的引上「農企對接、農超對接、農校對接」的商業模式,把該社打造成集種植、冷藏、運輸、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國內一流合作社。
大荔縣以平王有機種植基地為示範樣板,打造有機富硒冬棗基地,把合作社建設成為全國十佳示範社;明確公司有機栽培、富硒栽培理念,抱團打拚市場,使「真社緣」冬棗成為全球最好吃的冬棗;找准平台,加強合作,打造「綠苑真社緣,健康到永遠」的大品牌,做大做強大荔冬棗產業,更好的為農村、農業、農民服務,引領群眾共同走上更為寬敞的致富之路。

❸ 今後幾年冬棗樹的發展趨勢

穩中有降吧。現在的冷鮮冬棗價格就很低。市場疲軟

❹ 關於冬棗

冬棗(亦稱雁來紅、蘋果棗、冰糖棗、魯北冬棗等)是魯北地區的一個優質晚熟鮮食品種。冬棗結果早,嫁接當年就能結果,10月上中旬成熟,果實近圓形,果面平整光潔,果形酷似小蘋果。縱經2.7-2.9cm,橫經2.5-2.9cm,平均單重14克,最大果重45克。皮薄肉脆,濃甜微酸,啖食無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8%左右,最高達42%,可食率達96。9%,含有天門冬氨酸、蘇氨酸等18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以及多種維生素和鉀、鐵、銅等礦質營養,被譽為「百果之王」、「天下奇果」。宜鮮食,品質極上,果實生育期125天左右,產量中等。不裂果,果皮深紅光亮,營養極為豐富,近幾年市場供不應求,一般售價60元/公斤左右,最高時高達360元/公斤。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大力發展冬棗生產,加強栽培管理,可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冬棗價格還分質量,地攤小店的3_5塊,好點的批發也要8塊,這個就很非常好吃了,極品的大東棗20左右,一般用來做禮品送人。最高價格五六十元!

❺ 目前市場上冬棗那個品質好

冬棗(dongzao)棗樹的一個栽培品種,(亦稱愛儂、棗之初、棗兒樂、雁來紅、廟上福、蘋果棗、冰糖棗、大荔冬棗、山西冬棗、廟上冬棗、魯北冬棗、沾化冬棗、黃驊冬棗)是無刺棗樹的一個晚熟鮮食優良品種,也是公認的品質最好的鮮食棗品種。
沾化冬棗是華東地區的一個優質晚熟鮮食品種。冬棗屬於鼠李科,棗屬。是無刺棗樹的一個晚熟鮮食優良品種。分布於山東、河北、山西、陝西等地。其中,山東沾化的冬棗最為正宗,肉多皮薄而脆,落地而碎。

❻ 求一調查報告,題目:調查分析影響某地區農業發展或某一工業部門發展的現狀及存在問題並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黃驊市林業局 吳寶鳳

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及各項惠農措施的不斷完善,我市冬棗產業迅速發展,已經成為廣大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之一,但是受市場、技術等方面的影響,冬棗產業在其發展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為了促進冬棗產業的健康發展,市林業局、市冬棗協會就我市冬棗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以供參閱。
一、冬棗產業的發展現狀:
1、產量和面積
由於黃驊冬棗知名度的不斷提高和經濟效益的不斷增加,加之政府的積極號召和強力推動,我市冬棗種植面積由2001年的5萬畝,發展到2004年的10萬畝,至2006年底,種植面積已近30萬畝,建成萬畝冬棗基地1個,千畝冬棗基地40個,200畝以上的冬棗大片100個,實現標准化種植面積10萬畝。
冬棗產量由2001年的50萬斤到2002年迅速猛增到200多萬斤,2004年達到1000萬斤左右,2005年已達到4000萬斤。2006年冬棗產量在6000萬斤左右,但是由於受到棗銹病的危害,冬棗產品質量較低,黃驊冬棗聲譽受到相當大的影響,棗農受益也大幅下降,一些種植量小的農戶出現了刨樹現象。2007年的冬棗產量又有了好轉,品質也有所提高,其中優質商品棗達800萬斤以上,創歷史新高。
2、庫容量狀況
2001年庫容量只有華夏200噸的氣調保鮮庫,孔店村500噸的保鮮庫,另外還有零星的幾家個體貯藏也不過50噸,2002年個體冬棗經濟人隊伍迅速增加,並相應建起小型冷庫60多個。受2002年經營冬棗的暴力影響, 2003年冬棗個體經濟人隊伍迅速猛增,相應建起小型冷庫300多個。2004年由於市場調節的作用,冬棗銷售利潤微薄,冬棗經紀人隊伍由強變弱,全市庫存量略有降低,2005年市場狀況轉好,又由弱變強,2006年經紀人隊伍達到了上千人,大中小型各類冬棗保鮮庫發展到500多個,建成了天天食品、國潤生態、眾寶、瑞豐等16家冬棗加工企業,年儲藏保鮮能力上萬噸。但是06—07兩年由於受市場調節的作用,儲存鮮棗的經紀人都處於虧損狀態,在以後的發展中,直接外銷的冬棗要增加,搞鮮棗儲存的逐漸減少。
3、市場價格狀況
由於冬棗產量的增加及市場的調節,收購價格由2001年的15—25元/斤降到2003年的6—8元/斤,2004、2005、2006年收購價格趨於平穩,在1.8—4.5元/斤;冬棗零售價格由2001年30—40元/斤降到2004年的10—20元/斤,到2006年價格降到了5—8元/斤。在北方大城市和南方一些地區其價格要略高一些,批發價6—10元,零售價9—18元左右。這個價格與經濟發達地區人們的消費能力相適宜,從而使這一產品在經濟發達地區有了一定的銷售空間,市場由北方的大連輻射到沈陽、長春、哈爾濱、錦州一帶,南方由廣州向深圳、上海、廣西擴散,並且輻射到香港、澳門等地,隨著產量的增加及價格的降低,銷售市場逐漸向中等城市及內陸地、縣市場方向發展,銷售空間不斷擴大。2002年冬棗由於產品質量好、營養價值高,在南方市場上是最火的,銷售後期,市場上形成了搶購風,冬棗經紀人收益豐厚,從而造成了2003年冬棗產地搶購風,使產地收購價高於2002年市場銷售價格。產地收購的無序競爭使經紀人銷售冬棗效益大打折扣,造成2004年的市場蕭條。2005年市場又有大的拓寬,北京、天津、沈陽、廣州已成為黃驊冬棗的主市場,銷售份額有了大的增加,銷售價與收購價趨於平穩。由於2007年黃驊冬棗比沾化冬棗開甲早,成熟期比沾化冬棗提前十天左右,2007年的冬棗價格今年是自03年以後價格最好的一年,冬棗的收購價格從9月10日開始至10月5日以前,平均價格都在3.5元左右。以後由於連續陰雨,裂果相當嚴重,產品質量受到影響,從而使價格降低,一般平均價格在2.5元左右。採收後期,10月中旬以後,由於產品質量較差,而且受山東冬棗大批量上市的沖擊下,平均價格也穩定在1.5—1.8元的范圍之內,也達到了05年的水平。
成熟期的早晚直接影響了果農的效益,今年的成熟期騰莊子鄉較早,其次是呂橋、官莊、常郭一代,成熟最晚的是羊二庄、舊城一代,它們後期受連續陰雨的影響,裂果較為嚴重,損失相當大,總體價格也低於騰莊子、呂橋、常郭、官莊一帶的價格。
造成這種成熟期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生產管理過程中的差異:主要是施肥種類的不同、澆水的時期、甲口癒合的早晚、激素的使用量差別造成的,這種現象在以後的管理過程中,應該引起廣大果農及技術人員的重視。
黃驊、山東兩個產地,山東產量高出我們幾倍甚至幾十倍,在產量上我們無法與之抗衡,黃驊只有提高冬棗的質量,比他們的採收期提前,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黃驊冬棗的價格,今年的市場狀況就是如此。後期的價格降低,主要是山東棗大量上市,使黃驊棗受到沖擊,山東二級果在市場的銷售價格與我們黃驊的三級果相比,他的二級果的銷售價每斤2.8元,比黃驊三級果的銷售價還低0.2元,而黃驊二級果的市場價為每斤4元,總體上講,我們黃驊冬棗市場的收購價格和銷售價格都高於山東棗1.2元左右。
2002年黃驊冬棗在廣州市場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產品通過深圳海關進入香港,由此流向國際市場。2006年通過廣州綠健公司,黃驊冬棗進入了加拿大市場。廣州市場是一個國際窗口,很多外商對冬棗很感興趣,只是不太了解這一產品的儲存、保鮮狀況及一些常規的技術標准,國外有些水果經銷商躍躍欲試等待時機。2007年黃驊冬棗已正是進入加拿大市場,並且受到了當地消費者的好評。
4、冬棗經紀人隊伍狀況
由於06年市場狀況較差,有些冬棗經紀人受到了沖擊,一些小個體經紀人猶豫不決,錯過了冬棗收購的最佳時機,我市的一些農業加工企業只收購了少量的用於自加工的產品,鮮食棗的對外市場並沒有進入,今年在林業局領導的協調下,東昊房地產開發公司籌措了上千萬資金,和林業局瑞豐農業開發公司聯合在全市范圍內設立了十幾個收購點,大量收購冬棗,從而穩定了我市冬棗的收購價格,幾個大的個體經紀人在對外市場上有了一定的影響,分別在沈陽市場、北京市場、廣東市場,站穩了腳,其它市場的黃驊冬棗是經銷商直接來產地采購,收購期間,在孔店駐扎的外地客商有300多人。冬棗個體經紀人是不可忽視的,他在冬棗的對外銷售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二、冬棗產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1、龍頭企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市冬棗龍頭企業已達16家,企業發展的數量不少,但缺少規范化的管理,產品的深加工產業化鏈條延伸程度低,加工的產品只是一些單一的初級產品,在國內及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不強,而且最重要的一方面是銷售組織結構不健全,市場沖擊力較弱。冬棗產業缺乏與大企業的對接,沒能形成促使冬棗產業大發展、快發展的航空母艦。
2、經紀人協會服務組織的滯後
2004年之前,黃驊一直沒有經紀人協會組織,經紀人的活動也非常鬆散,從技術服務、市場銷售、冬棗的收購標准及相對應的一些服務措施上,經紀人得不到相關利益的保障和服務, 2006年在統戰部的幫助與支持下把主要冬棗經紀人組織起來成立了冬棗經紀人商會,並相繼開展了一些活動,但由於受到會員自身素質及思想意識的影響,加之經費缺乏,商會還沒有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收購價格上還不能加以規范,市場銷售上沒有做到完全統一,還存在這相互壓價的現象,信息反饋上還沒有做到准確而快捷。
3、知名度與沾化冬棗有一定的差距
從1997年開發冬棗到2006年,我們已順利取得了冬棗原產地保護、冬棗綠色食品的認證、古冬棗林國保申請成功,這些相關的硬體將進入歷史的記載,這也表明了黃驊冬棗產業化發展的超前性。2003年到2007年連續舉辦了五屆冬棗節。也充分顯示了市委、市政府對發展冬棗產業的高度重視,可是與山東沾化相比,黃驊冬棗的知名度還有一定的欠缺。沾化冬棗在外的名聲遠遠高於黃驊冬棗,這種現象有些人認為是我們黃驊冬棗的宣傳效果不夠,其實不然,黃驊冬棗的原產地保護及古冬棗林國保申請成功足以證明我們黃驊冬棗的宣傳力度,而黃驊冬棗弱於沾化冬棗的最根本原因在於市場因素,主要還是黃驊冬棗的產量不足。有了足夠大的產量,才能最終由產品變成商品,進入流通渠道,並走進千家萬戶,它的知名度是在棗量上體現出來的。而我們黃驊冬棗的產量遠遠低於沾化冬棗,沒有足夠的貨源供應市場,而沾化冬棗卻源源不斷的滿足市場,所以沾化冬棗走進了千家萬戶,而我們黃驊冬棗既沒有佔領市場,更沒有推開家門。
4、產量與坐果面積分析
黃驊的冬棗種植面積近30萬畝,實際坐果面積約10萬畝。2007年初在個別區域出現了砍伐冬棗樹的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是由於個別果農連續幾年沒有產量,果農沒有效益,從而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為什麼連續幾年沒有產量,這是綜合性因素造成的,一是氣候因素。有的年份冬棗花期氣溫過高、空氣乾燥,或者溫度過低,造成花蕾的發育不健全、受粉受精不良,雨季高溫高濕,造成病害成災。二是技術條件。近幾年,綠盲椿象對棗樹的危害相當嚴重,前幾年對它的發生規律掌握不準確,防治不及時,造成產量降低,促使冬棗連續用葯、重復用葯、過多使用激素類葯物,致使冬棗品質下降,成本提高。特別是2006年後期的棗銹病危害,它的發病期正趕在了冬棗成熟期,致使葯的殘留沒有分解就採摘下來,不但降低了品質,提高成本,而且棗的聲譽也受到嚴重影響。三是農民的思想意識。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有很多的果農在棗樹管理上存有問題,特別是在病蟲害的防治上,集中用葯時間不統一,從而使一些遷飛性害蟲和傳播性病害得不到有效控制。還有就是第一年有了產量第二年就放鬆了管理,從而使坐果受到影響,砍樹現象比較嚴重的都是棗樹坐果率低的區域。
5、市場建設狀況分析
2003年前沒有固定的冬棗專業市場,農民在冬棗產品交易過程中沒有穩定的市場場所,冬棗經銷商也找不到相應的地點,從而使果品的流通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有些客商已相繼流入了沾化市場。2004年在孔店建立了冬棗專業市場,但它與沾化市場相比,也存在很多問題:交通不方便,市場位置偏,物流不方便,因為冬棗為鮮食果品,一次性發貨量不大,一般走配貨運輸。而與沾化相比,205國道配貨車輛到處都是,而我市冬棗市場交通、住宿不方便,距國道及縣城較遠,無形中會給客商增加較高的成本,所以有很多的客商願意滯留在沾化,不願來黃驊。2006年在冬棗經紀人商會的協助下成立了黃驊——沈陽、黃驊——北京的冬棗配貨專線,這一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彌補,2007年我市的冬棗市場有了一定的起色,最好的是孔店的市場,其次是羊二庄鄉崔庄自發形成的小市場。
三、冬棗產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產業化的高速發展必須以地方特色資源為依據,以市場為導向,從而最終使產品進入流通領域而形成商品,而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造福於人民。
1、以冬棗綠色食品基地建設為出發點,建立一套綠色食品操作技術規程,使果農在生產管理過程中按一定的方向和目標去管理,從而達到標准化管理的目的。近幾年林業局與北京林大、河北農大、中國林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搞了大量的科學實驗,成立了專家聯落點,並建立了標准化冬棗示範園,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同時,06年我們積極申報了10萬畝冬棗無公害生產基地建設,07年申報6萬畝無公害生產基地,把冬棗的標准化栽培推向一個新高潮打下基礎。
2、建立技術服務網路,成立技術服務小組,並在各鄉鎮冬棗專業村建立村級技術服務站。只有這樣,果農才能在技術上有一定的依託,在利益上有所保障。在企業方面,可以得到相關的標准產品,並有了一定目的加工貨源。07年市林業局為解決冬棗的技術管理問題,經反復研究,與冬棗經紀人協會及商會聯合組成技術服務小組,在羊二庄、崔庄村建立了冬棗技術服務站,進行不定期培訓,把技術送到田間地頭。為棗農提供技術服務,提高了冬棗的坐果率和冬棗品質及產量,收到較好效果。08年林業局又制定了新的實施方案,在全市范圍內進行大規模的技術培訓,實施計劃是從春季一直延續到冬季,要想提高冬棗的座果率,不單純是林業局的工作,也是全社會的責任,市政府可以推廣這一經驗和做法,發動全社會的力量,使相應的技術服務在全市推開。
3、不斷加強完善經紀人組織建設。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市場運作的深入產業化逐漸暴露出很多問題,而經紀人組織是緩解這些矛盾和問題的中間體,起到一定的承上啟下的作用,它一頭牽著市場一頭牽著農戶,兼顧很多家的利益,經紀人組織的出現,是產業化發展的必然結果,所以政府要高度重視經紀人組織的發展,在初級階段正確的引導、幫助和撫持,組織會員進行不定期的學習培訓,提高思想意識水平,組織其進行市場調查,使其不斷發展壯大,最終使冬棗產業在政府的支持下,進入市場從而完成了它的發展過程。
4、興建和扶持龍頭企業使其不斷壯大,真正起到龍頭帶動作用。要力爭讓冬棗龍頭企業和冬棗經紀人組織走向前台,唱主角,擔重任,要重點鞏固沈陽銀達利市場,開拓廣州江南市場,廣州市場它是一個國際窗口,它更能提升黃驊的知名度。只有牢固佔領這兩個全國最大的水果集散地批發市場,黃驊冬棗才能真正稱得上走向全國,進而走向世界。
5、搞好輿論宣傳,以棗為媒大力宣傳黃驊。連續幾年的冬棗節為黃驊冬棗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每次搞的冬棗推介會應該繼續推行,它為冬棗交易搭了一個平台,也提升了黃驊,更推出了黃驊冬棗,從而起到招商引資的目的。
冬棗產業發展來之不易,如何搞好這一產業,必須依靠全社會的力量,並不是某一個部門的工作,也不是某一個人的事,它經歷了一個個曲折與沉浮,我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黃驊的冬棗產業一定會走向成功,走向輝煌。

❼ 冬棗一般什麼季節市場上有賣的

冬棗(亦稱雁來紅、蘋果棗、冰糖棗、魯北冬棗、沾化冬棗、黃驊冬棗等)是魯北地區的一個優質晚熟鮮食品種。冬棗結果早,嫁接當年就能結果,10月上中旬成熟,果實近圓形,果面平整光潔,果形酷似小蘋果。縱經2.7-2.9cm,橫經2.5-2.9cm,平均單重14克,最大果重45克。
冬棗屬於鼠李科,棗屬。是無刺棗樹的一個晚熟鮮食優良品種。主要分布在河北、山東等地,冬棗果大,近圓形,縱橫徑2.9—3.2厘米,皮薄,核小,汁多,肉質細嫩酥脆,甜味濃,略酸,果實圓形或扁圓形,呈赭紅色,平均單果重17.5g,最大單果重35 g,棗核呈紡錘形。鮮棗含糖量34%,含酸量0.47%,含維生素C303mg/100g。
冬棗樹勢中庸,發枝力中等,定植後2—3年結果,高接後第二年結果,穩產。果實生育期125—130天。從9月下旬(白熟期)至10月中旬(完熟期)可陸續採收。
該品種適應強,較豐產穩產,果實成熟期晚,品質及上,為優良的晚熟鮮食品種。
冬棗鮮食可口、皮脆、肉質細嫩品質極佳,是目前北方落葉果樹中的高檔鮮食品種;成熟後落在地上能開裂;汁多無渣,甘甜清香;可溶性固形物35-38%,肉厚核小,可食率達96.1%。
冬棗營養極豐富。含有天門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等19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總含量為0.985mg/100g;含蛋白質1.65%;膳食纖維2.3%,總量17.%;總黃酮0.26%;煙酸0.87mg/100g;胡羅卜素1.1mg/kg;維生素B1 0.1mg/kg;維生素B2 2.2mg/kg;維生素C的含量尤其豐富,達352mg/100g;是蘋果維生素C含量的70倍,梨的100倍,金絲小棗的20倍,有「活維生素丸」之美譽。

❽ 種植冬棗的前景怎麼樣

一、營養豐富

1、冬棗是一種營養十分豐富的水果,據測定,冬棗含糖、蛋白質、有機酸、果膠、維生素A、維生素E、鐵和鉀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其每100克含維生素C303.8毫克。

2、醫學研究證明,冬棗中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軟化血管,是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理想葯物,常食冬棗可以提高人體的健康水平。

3、研究還發現,冬棗還含有一種叫環磷酸腺苷的生物活性物質,這種物質對人體內的癌細胞具有較強的破壞和抑製作用,我國自古就有「一日三棗,紅顏不老」的說法。

二、適應性強

1、冬棗抗旱、耐澇、耐寒、耐高溫。其生長發育的最適溫度:春季日平均氣溫為13℃~14℃,夏季日平均氣溫為18℃~25℃,冬季日平均氣溫不低於零下15℃。

2、然而,冬棗對溫度適應性極強,冬季休眠期在零下30℃也能安全越冬,在絕對高溫達45℃也能開花結果。同時,冬棗對多雨濕潤和乾燥少雨的氣候條件都能適應。冬棗對土壤要求不嚴,無論山地、平原、沙灘,酸性和鹼性土壤均可種植建園。

3、我國南方荒山資源豐富,發展冬棗生產不僅不與糧爭地,而且冬棗壽命長,栽培冬棗還能擴大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環境,是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於一體的優良樹種,被譽為「木本糧食,鐵桿莊稼」,發展前景十分誘人。

三、生產效益顯著

1、冬棗產量高,栽培3年進入盛果期後每畝產量可達750公斤~1000公斤,產值在6000元以上。此外,冬棗還是優良的蜜源植物,夏秋開花量大,花蜜多。

2、據測定,一株盛果期的冬棗樹,每年有花蕾37萬個~50萬個。成片的每畝果園可收優質蜂蜜5公斤左右。因此,栽培冬棗經濟效益十分顯著。冬棗近幾年市場供不應求,一般售價10-30元/公斤左右,最高時高達360元/公斤。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大力發展冬棗生產,加強栽培管理,可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3、果實細嫩多汁、甘甜清香的冬棗,很受消費者歡迎,加之冬棗上市正值水果淡季,因此市場售價一直很高,特別是我國南方各省的大中城市,由於每年需從北方調進,售價更高。近幾年,湖南省市場零售價每公斤10元~16元,廣州每公斤20元~24元。有資料報道,國際市場冬棗奇缺,供不應求,韓國每公斤為36美元、歐美市場每個平均高達1美元。市場十分廣闊。因此,有專家認為,南方發展冬棗生產,將成為農業結構調整的「黃金產業」。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現在知道了冬棗種植前景怎麼樣,冬棗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有防心腦血管疾病之功效,營養價值為百果之冠,倍受廣大消費者青睞,被稱為「天下奇果」,具有很高的栽培價值和市場前景。

❾ 沾化冬棗交易市場在哪裡

山東省濱州市沾化縣下窪鎮是冬棗原產地

到了下窪就知道了,現在市場很大了。我是當地人,買的少的話看我相冊

買的多的話就親自來一趟,畢竟市場上批發便宜。需要幫忙電話聯系,資料在相冊里。

❿ 冬棗產自哪裡

我國冬棗主要產自於山西、河北、山東等地。

冬棗主要分布在山西廟上鄉、河北、山東等地,在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蘇、天津、北京、遼寧、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新疆等省、市、自治區均可以種植。

冬棗是魯北地區的一個優質晚熟鮮食品種。冬棗屬於鼠李科,棗屬。是無刺棗樹的一個晚熟鮮食優良品種。冬棗一般在陽歷10月-11月份自然成熟,因北方天氣入寒較早,因此得名「冬棗」。

冬棗中的果糖、葡萄糖、低聚糖、酸性多糖還能參與保護肝臟。中醫認為,冬棗味甘、性微溫,對胃、脾、肝、心等器官有益,並有益血安神、補脾益胃、緩和葯性的作用。

(10)冬棗行業市場調查擴展閱讀:

冬棗最大的特點是維生素C含量極高,每100克果肉維生素C含量高達380~600毫克,是蘋果的70倍,柑橘的16倍。相對於干棗而言,鮮棗避免了干制過程中一些營養物質的流失,具有較好的利用率、良好的葯用、保健價值。但鮮吃冬棗要注意以下問題:

1、冬棗含有豐富的糖分,主要為葡萄糖,糖尿病患者如果不加節制過量進食,會引起血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2、冬棗腐爛後會使微生物繁殖,讓棗中的果酸酶繼續分解果膠產生果膠酸和甲醇,甲醇可再分解生成甲醛和甲醇。人吃了爛棗會出現頭暈、視力障礙等中毒反應,重者可危及生命。

3、進食過多鮮冬棗,易導致消化不良、腹瀉,因此由於外感風熱而引起的感冒、發燒者及腹脹氣滯者,慢性腹瀉者均應少食。

閱讀全文

與冬棗行業市場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旅遊大米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808
運輸公司夏季安全培訓方案 瀏覽:574
服飾促銷活動總結 瀏覽:289
少兒藝術萬聖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53
市場營銷的考題 瀏覽:471
幼兒園中班元旦策劃方案 瀏覽:578
鄉鎮扶貧產業培訓方案 瀏覽:818
山西愛夢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568
網路銷售跟網路營銷 瀏覽:265
市場營銷環境及其特徵 瀏覽:462
大學六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25
破冰大會策劃方案 瀏覽:268
小學教師網路培訓研修方案 瀏覽:963
聯通上市推廣方案 瀏覽:442
紅包裂變推廣方案 瀏覽:967
城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67
年度安全培訓計劃方案表 瀏覽:23
南昌大學市場營銷專業 瀏覽:71
天津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的市場定位 瀏覽:363
線下營銷與網路營銷的關系 瀏覽: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