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哈根達斯的產品定位,主要針對消費者哪些購買動機
哈根達斯的產品定位主要是一些經濟實力比較雄厚的一些年輕人,
望採納,謝謝
2. 哈根達斯是如何進行市場定位的
哈根達斯進入我國國內就是定位在高端消費的人群之中
3. 哈根達斯的經營模式
哈根達斯「奢侈品」的制勝之道
--------------------------------------------------------------------------------
新華網浙江頻道(2005-04-21 08:52:35) 來源
哈根達斯是1989年從歐洲起步的高檔冰激凌品牌,它的價格比普通冰激凌貴5-10倍,比同類高檔次產品貴30%-40%。在美國本土,和路雪和哈根達斯是同檔次的,但在中國冰激凌市場上,迄今為止,沒有一個品牌可與哈根達斯相比。
在中國市場上,要論價格,哈根達斯毫無優勢可言。哈根達斯一般的冰激凌球都是30元左右,"冰火情緣"火鍋一般在120-160元,飲料60-70元不等。但哈根達斯通過獨特的營銷手段,在中國成了頂級冰激凌品牌已深入人心,甚至成為時尚生活標志。高端的消費者是它的忠實顧客,中低端的消費者也被它所吸引,一旦有了閑錢,也會奢侈一把。哈根達斯硬生生地在已經成熟的冰激凌市場挖了一塊地,其"奢侈品"營銷手段的成功已成為業內經典案例。
定位--追求高貴的消費心態
哈根達斯最初進入上海市場之前就認真分析了上海消費者的心態。當時上海人認為:出入高檔辦公場所的公司白領和金發碧眼的老外是時尚的代言人。於是,哈根達斯就邀請這些人參加特別活動,吸引電視台、報紙的視線,爭相報道,一舉把"哈根達斯"定義為時尚生活的代名詞。一批在哈根達斯有過"高貴時尚生活"的人成了其口碑宣傳者,很快更多的人蜂擁而至。讓消費者覺得物有所值。這種分析消費者心態、口碑宣傳的手法被業內認為是哈根達斯的專長,而且極為有效,每進入一個新的城市,它就如法炮製一番,從未失手。
策略--留住核心顧客
留住消費者和贏得消費者同樣重要,哈根達斯為此做足了功夫。哈根達斯的高檔消費定位使得其目標消費群體小而精,為此,哈根達斯幾乎從不大張旗鼓地做電視廣告,原因是電視的覆蓋面太廣、太散,對於哈根達斯來說,沒必要。哈根達斯的廣告大部分都是平面廣告,而且是在某些特定媒體上刊登大篇幅的廣告。如此既節省了廣告費,又增加了廣告效果,以此鎖定那些金字塔尖的消費者。與此同時,哈根達斯還有選擇地切入了其他零售渠道,以擴大自己的零售面,例如在上海,它慎重地選擇了五六百家超市,殺入家庭冰激凌市場。
哈根達斯為了留住消費者,採取了會員制,一位顧客消費累積500元,就可以填寫一張表格,成為他們的會員。到目前為止,哈根達斯的資料庫里已經有了幾萬名核心會員的資料。哈根達斯細心呵護每一位重點會員,其結果是在中國市場上這些消費者對它的品牌忠誠度之高、之久,很少有其他品牌能企及。
其具體策略包括:
■定期寄送直郵廣告,自辦"酷"雜志來推銷新產品。
■不定期舉辦核心消費群體的時尚PARTY,聽取他們對產品的意見。
■針對不同的消費季節、會員的消費額和特定的產品發放折扣券。
延伸--增加品牌親和力
申奧成功的時候,哈根達斯邀請了申奧形象大使劉璇出席,舉行公益活動。同時,在上海的瑞安廣場和中信泰富等高檔寫字樓,給來來往往的行人派發卡片,卡片里就有一張印製精美的哈根達斯冰激凌的書簽,因為這種小東西往往可以讓消費者帶回家中,得以較長久地保存,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就有了這種產品品牌的概念。
哈根達斯最經典的動作之一,就是給自己貼上了愛情標簽,由此吸引戀人們的眼球。在某年的情人節,哈根達斯把店裡店外布置得柔情蜜意,不但特別推出由情人分享的冰激凌產品,而且還給來此消費的情侶們免費拍合影照,讓他們從此對哈根達斯"情有獨鍾"。
方式--近距離接觸目標顧客
中國巨大的企業購買市場也吸引了哈根達斯的眼光。針對中秋節禮品市場,哈根達斯專門開發了價高質優的冰激凌月餅,向所在城市的各大公司推銷,很多公司把這款月餅作為送給普通員工的節日禮物,著實讓哈根達斯猛賺了一把。
哈根達斯的銷售員還專門帶上新鮮的冰激凌樣品跑各大公司,讓那些主管當場品嘗。這種近距離營銷的新鮮手法也吸引了一些大客戶。有一年,上海對外服務公司--與所有外企有關系的一個公司,一年向哈根達斯訂了兩萬多份產品做為禮物。其實這部分銷售額還是小收益,哈根達斯最大的收獲是就此接觸到了這些目標群體,又一次將其觸角伸向了目標消費者。
點 評:
在定位目標市場上,哈根達斯的中國之路延續了該品牌創立之初的市場策略。在很多競爭者以為中國國內的市場正陷於價格戰的時候,哈根達斯憑著高超的市場敏感度和營銷手段,開辟了一個嶄新的高端市場,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一種新的商業經營模式,一種新興的營銷方式,一種創新的經營理念又一次為美國人所領先。我們是否應該深思,我們的企業是否用心在做?我們是否被日常的工作遮擋了發現的眼睛?哈根達斯的經營創新模式是否也能夠成為我們中國企業創新求生的一個生動範例?(文/蔡 驊)
4. 哈根達斯是什麼
是個品牌的名稱。
風靡全球的哈根達斯冰淇淋1921
年誕生於紐約布朗克斯市的一個家庭。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由於冷凍技術和科技的發展而導致很多冰淇淋製造商在產品中加入更多的空氣,穩定劑和防腐劑以延長產品的保質期限和降低經營成本。因而使冰淇淋的質量大不如前,當時魯本.馬特斯(Reuben
Mattus)便立下宏願要生產純天然的,高質量,風味絕佳的冰淇淋產品,讓世人享受真正高品質的冰淇淋美味。
當時他生產了三種口味的冰淇淋,香草,巧克力和咖啡,主要把產品提供給一些恭害多轎鼙計俄襲藩陋高級的餐廳和商店。口碑載道,產品於1961年正式命名為
「Haagen-Dazs」。
Haagen-Dazs
馬特斯根據北歐語系而創造的,這是因為他年幼時曾在丹麥嘗過他認為最好的冰淇淋,所以運用此語系為產品命名。
如今,不僅在全美,在全球都是極受歡迎的品牌。無論在那裡,一提到「哈根達斯」,人們就會想起極其美味誘人的冰淇淋,在中國也是如此,她似乎更象是優質生活和品味的象徵。
哈根達斯提倡"盡情盡享,盡善盡美"的生活方式,鼓勵人們追求高品質的生活享受。在提供冰淇淋的同時,哈根達斯非常注重營造一種氛圍,使品嘗哈根達斯冰淇淋成為一種難忘的體驗.。這也就是「哈根達斯一刻」。
哈根達斯採用純天然材料,不含任何防腐劑、人造香料、穩定劑和色素。脫脂奶的選用更將美味與健康絕妙融合。紐約時代雜志曾賦予哈根達斯「冰淇淋中的勞斯萊斯」的美名。
該品牌1996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後發展迅速,目前在中國內地已經開設了48家分店,深圳有5家。
5. 哈根達斯
哈根達斯是美國的一種冰激凌,它前些年登陸中國,在北京等一些大城市成為一種高檔食品,口味與品位都頗具小資情調,而成為都市時尚潮流的一種象徵。記得前幾年在北京曾經有這樣的順口溜流行:登長城、逛燕莎、吃哈根達斯冰激凌。在北京有哈根達斯專賣店,在一些大的外國牌號的超市裡,都為哈根達斯設立了專售的冰櫃,一個最小盒哈根達斯也要30多元,相比國產幾元一盒的冰激凌,價格實在不菲。
我去過一次美國,在那裡的超市裡,看到也有賣哈根達斯的,但沒有這樣的顯貴,也沒有我們這里特殊的待遇。美國人告訴我,哈根達斯在美國只是一種普通的冰激凌,比它有名氣、口味好、價錢貴的有很多。在超市裡,它們和其他的冰激凌放在一起,價格比有的冰激凌還要便宜,如果趕上促銷,5美元可以買兩大盒,而在我們這里,這樣一大盒起碼要賣百元上下。即使數學功課再不好,也可以算得出其差價的比最少要在5、6倍之多。
問題是,這種在美國只是一種普通的冰激凌,為什麼跑到我們中國這里,一下子就能夠烏鴉變鳳凰,立刻身價倍增?又是誰使得它有了這樣的飛躍,如同普通的村姑搖身一變成為了身價不菲的冷美人、貴婦人?
有人說是我們這里引進哈根達斯的商家與哈根達斯共謀的結果。其實,客觀的講,這樣的指責,也不盡然。任何一種商品在市場上的流行走俏,從顧客心理學的角度而言,都是顧客潛在參與其中的結果。也就是說,是顧客自己花了錢讓這種商品熱銷,而成為了流行的時尚。這就像過去的戲迷捧紅了戲子一樣,大把大把地花錢而心甘情願,不知不覺便跌入了商業流行的潮流之中。
哈根達斯在中國的走紅,只能說是聰明的商家適時適地的揣摩到了顧客的心理,特別是在中國剛剛進入商業時代,人們剛剛告別了貧窮的年代,腰包漸漸鼓起來的時候,渴望進入世界的先進潮流,體味一把外國人的生活,因此,對國外許多的東西充滿一知半解的好奇和虛榮心泛起的羨慕。這種心理首先會在消費領域里顯現,哈根達斯不過是在這樣的時代里眾多進入中國消費領域里洋商品之一。在很多的時候,在很多人的口中,並非能真正品嘗出哈根達斯和其他品牌的冰激凌的區別,與其說是胃口在作用,不如說是心理在作用;與其說是大家在消費哈根達斯,不如說是在消費一種來自外國的洋牌子。所謂貨賣一張皮,這時候,牌子比內容重要,面子比錢重要,心比嘴重要。我們就是這樣不知不覺地進入了消費的誤區。
過去,我們曾經批判過我們民族崇洋媚外的心理。這種心理,其實現在依然殘存,說到底,是一種大國又同時是一種弱國心理的顯示。在政治和社會的語言系統里,我們往往會顯示我們強悍的一面,但在消費的領域里,我們常常會情不自禁地躬下了自己的腰身,覺得還是洋玩意兒質量更好些,也更對自己的胃口,可自己的心。
難道不是這樣的嗎?不用多舉例子,僅僅看看在化妝品的市場上,不是蘭蔻、迪奧、香奈兒、資生堂等風情萬種的香艷占盡風光?在汽車市場上,不更是豐田、本田、大眾、別克、雪鐵龍等幾大牌子氣勢洶洶、威風凜凜地壟斷與分割?在房地產市場上,雖然房子都是我們自己蓋的,樓盤的名字卻大多要起個歐郡豪庭、羅馬花園、奧古斯邦城堡之類的洋名,樓書的宣傳上要特別標明是北歐風情、美國小鎮或地中海風格,離我們這里遠而又遠,見都沒見過。在全世界,恐怕再沒有我們這里如此熱衷洋牌子,看重洋牌子,並且聚集著如此眾多洋牌子的地方了。
有一次,我到服裝市場買衣服,看見一位年輕姑娘在買一條牛仔褲,她指著牛仔褲上的商標對賣衣服的小夥子說:你這牌子不對呀,我上次在你這兒買的不是這牌子呀!小夥子對她說:你要什麼牌子我這兒都有,我們這兒的商標有的是,都快成聯合國了!
如此細想一下,有這樣幾乎普遍的消費心理作為基礎,我們對美國一個普通的哈根達斯冰激凌如此熱衷,將它化為消費領域里小資的一種象徵,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們只能說,我們雖然捨得潑灑金錢,穿上了一身外國名牌的衣服、塗抹上一臉外國名牌的化妝品,開上了外國名牌的汽車,也住上了貌似外國風格與風情的房子,但我們的消費心理實在還遠不夠成熟。
6. 哈根達斯是什麼
哈根達斯是上世紀20年代創立於美國的品牌,年左右正式取名為Haagen-Dazs,有點像丹麥語的意思,其實和歐洲並沒關系。在中國市場上,哈根達斯的價格比普通冰激凌貴5-10倍,比同類高檔次產品貴30%-40%。要論價格,哈根達斯毫無優勢可言。但它通過獨特的營銷策略,在中國做成了頂級冰激凌品牌,做得深入人心甚至成為時尚生活標志。高端的消費階層是它的忠實顧客,中低端的消費者也被它所吸引,一旦有了閑錢,也會奢侈一把。
細分目標市場。哈根達斯的經營策略和英國航空異曲同工,當年英國航空在全球航空業不景氣的時候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市場定位為中高檔旅行者,有意抬高機票價格。通過價格的提高既能抵消高服務的成本,又對消費群體進行篩選。哈根達斯勝在對目標客戶的細分和把握上,這也是一個典型80/20原則,即企業80%的利潤由20%的顧客創造。在定位目標市場上,哈根達斯的中國之路延續了創立之初的市場策略。在很多競爭者以為中國國內的市場正陷於價格戰的時候,哈根達斯憑著高超的市場敏感度和營銷手段,開辟了一個高端市場。
准確把握消費心理。哈根達斯最初切入國內市場的時候,認真地分析了國內消費者的心態。當時國人認為:出入高檔辦公場所的公司白領和金發碧眼的老外是時尚生活的代言人。於是,哈根達斯就邀請那些人士參加特別活動,再吸引電視台、報紙的視線,爭相報道,一舉把"哈根達斯"定義為時尚生活的同義詞,讓消費者覺得物有所值。
這種分析消費者心態、口碑宣傳的手法是哈根達斯的專長,而且極為有效,它的新店每進入一個新的城市,就如法炮製一遍,屢試屢爽。花100元去電影院看愛情片而不是回家看DVD說明什麼?問題的關鍵就在與環境和心理,很多時候人們要的就是一個心理滿足。哈根達斯正是瞄準了小資虛榮又精打細算的心理,賣幾十元錢的"高等享受"。
留住核心顧客。留住消費者和贏得消費者同樣重要,哈根達斯的高檔消費定位使得其目標消費群體要小得多,因此它的廣告大部分都是平面廣告,而且是在某些特定媒體上發布大幅面的廣告。這樣既節省了廣告費,又增強了廣告效果,鎖定了那些金字塔尖消費者。
與此同時,哈根達斯還有選擇地切入了其它零售渠道,以擴大自己的零售面,如通過大型超市,殺入家庭冰淇淋市場。哈根達斯為了留住消費者,採取了會員制,消費累積500元,就可以填寫一張表格成為會員。定期寄直郵廣告,自辦"酷"雜志來推銷新產品。不定期舉辦核心消費群體的時尚PARTY,聽取他們對產品的意見。針對不同的消費季節、會員的消費額和特定的產品發放折扣券。
溫情營銷。給行人派發卡片,卡片里就有一張印製精美的哈根達斯書簽,因為這種小東西往往可以讓消費者帶回家中,較長久地保留下來,於是不知不覺,心中就有了這種產品品牌概念。哈根達斯最經典的動作,就是給自己貼上了愛情標簽,由此吸引戀人們頻繁光顧。
在每年的情人節,哈根達斯把店裡店外布置得柔情蜜意,不但特別推出由情人分享的冰淇淋產品,而且還給來此的情侶們免費拍合影照,讓他們對哈根達斯從此"情有獨鍾"。
拜訪目標顧客。哈根達斯的銷售員帶上新鮮的冰淇淋樣品跑各大公司,讓主管當場品嘗。這種近距離營銷的新鮮手法也吸引了一些大客戶。
哈跟達斯的營銷定位和對中國消費者心理的把握能力,都是營銷的典範。國內有哪種冰淇淋能做到一吃,就愛上它的味道?
7. 哈根達斯的含義由來
哈根達斯(Häagen-Dazs)原為美國冰激凌品牌,1921年由魯本·馬特斯研製成功,1962在美國紐約上市。1983年,哈根達斯出售給品斯樂公司之後,品斯樂公司納入通用磨坊公司旗下,2002年雀巢公司收購哈根達斯冰淇淋在美國全部注冊商標權。
哈根達斯是冰淇淋品牌的一個神話,它的誕生套用一句時下流行的話來說,就是純屬偶然。哈根達斯之父是一個叫魯本.馬特斯的波蘭人,靠銷售水果冰起家,積累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在其他冰品製造商以降低產品價格進行競爭時,例如在冰品中加入安定劑、防腐劑及增加空氣含量的同時,馬塔斯決心製造最好的冰淇淋,而堅持使用純凈、最天然的原料。
馬塔斯為他的冰淇淋取了一個丹麥名字-Haagen-Dazs,他認為這個斯堪的納維亞的名字可以喚起人們對新鮮、天然、健康及高品質的追求。而最早的哈根達斯冰淇淋只有香草、巧克力和咖啡三種口味,草莓是第四種。哈根達斯已經被視為冰淇淋品牌中的貴族。
(7)哈根達斯的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哈根達斯特點
哈根達斯採用純天然材料,不含任何防腐劑、人造香料、穩定劑和色素。脫脂奶的選用更將美味與健康絕妙融合。紐約時代雜志曾賦予哈根達斯「冰淇淋中的勞斯萊斯」的美名。
哈根達斯系通用磨坊旗下著名冰淇淋品牌,我們堅持挑選最優質的配料、純天然的成份,做成高級品味的哈根達斯冰淇淋。時至今日,在世界各地,「Haagen-Dazs」已成為超高冰淇淋的代言人,就如我們始終的服務宗旨 - 「盡情盡享,盡善盡美」。
美國通用磨坊食品公司(General Mills)是全球最大的上市食品公司之一。從凱德華勒德.華斯本(Cadwallader Washburn)先生在美國明尼蘇達州,位於明尼阿波利斯市,密西西比河畔建立了第一個麵粉加工廠至今130年。
通用磨坊一直是優秀的同義詞,並曾獲得「全球最受歡迎的食品企業」的稱號,我們用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令我們的消費者愉悅。自1999年通用磨坊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主要經營「貝蒂妙廚」、「哈根達斯」、「灣仔碼頭」、「維邦」等國際知名品牌。
8. 哈根達斯為什麼那麼貴
同樣是冰淇淋,為什麼有一種冰淇淋寫上「哈根達斯」四個字,價錢差別怎麼就這么大呢?盡管曾經有媒體曝光哈根達斯是來自於不規范的小作坊加工的,但是似乎這一點不影響這根冰淇淋的身價。高明之處在哪裡呢?事實上,關鍵不在產品,而在於其掌握了消費者的深層消費心理,而且,將產品融入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變成了文化符號,同時設置了生動的消費場景,從而使之區別於一般的冰淇淋,這個就真要花點功夫了。
【基於群體文化的生活形態營銷。】深入分析消費者的個體,我們會發現,其實每個消費者消費和行為的價值取向都受著社會文化的影響,我們看到的消費者,通常都會有三個層次,第一是他表現出來的那部分,是表層特徵,比如性別、年齡、職業、身份地位等;第二是每個消費者自己的內在價值觀,這個價值觀常常影響著他們喜歡什麼產品,選擇什麼樣的產品;第三則是每個消費者都是在特定社會文化影響下的人,比如在公司,是循規蹈矩的公司職員,回到家,就是愛家顧家的丈夫或者妻子,而在某個社會組織裡面,可能是組織的領導者。從消費者的三個層次可以看出,每個消費者對於產品的選擇是受內在價值觀影響的,有相同價值觀的消費者就會形成一個規模較大的群體,而這個群體之間的互相影響和互動,就帶來了對產品或者服務的源源不斷的需求,甚至一些特定的產品會因為群體的認同變成群體消費的文化符號。
哈根達斯的目標客戶群是那些注重感官享受、寵愛自己、喜歡浪漫而愉悅的體驗的年輕人群和較為富有的企業白領,這些人群有自己的處世原則和生活方式,追求生活品位和情調,喜歡藉助符號化的消費來彰顯自己的個性,哈根達斯採用高定價,塑造浪漫氛圍的方式,充分迎合了這個群體在文化和價值觀層面的追求,甚至有很多人還認為吃哈根達斯是小資生活方式的標志。哈根達斯對於目標消費者定位和細分已經不是簡單停留在人口學特徵和社會學特徵的表層,而是深入的切入到人們的生活形態和價值觀層面,並利用群體的認同和鏈動使之成為理所當然的文化符號,同時給其他的群體一種夢想,似乎吃哈根達斯就是一種體驗有品位生活的象徵,從而不斷的刺激人們的消費。
這給其他企業帶來的啟示是,要將一個產品持續不斷的賣給一個消費群體,就需要對這個消費群體進行解剖,了解他們的價值取向,這樣才能挖掘出有差異化的市場,從而讓一個企業在一個傳統的業務領域實現產品創新,並且,這樣做的好處在於你不用擔心你的消費者會流失,因為他們的頭腦裡面的東西是消費行為的直接控制樞紐。
【產品、人群和場景的完整整合。】在了解了目標消費者的價值觀、生活方式、行為習慣和社會互動方式之後,產品還需要找到特定人群尋求特定產品的場景,並要將產品的交易、使用、尋求服務的產品現場設置成與目標消費者的地位與形象一致,因為,消費者常常是因為一些生動的場景以及對於一些特定氛圍的影響而觸發消費行為,並願意為這種體驗付費。
哈根達斯在終端設置上選擇在高檔消費場所開設高雅別致的樣板店,同時自己建立旗艦店,就與傳統冰激凌店的簡陋形象形成了鮮明反差,並強烈地向消費者傳達了哈根達斯的品牌定位,與哈根達斯所定位的目標消費者對於產品和服務的場所檔次感的要求是吻合的,其次,哈根達斯以一句「愛她就請她吃哈根達斯」的品牌訴求,將冰激凌賦予了浪漫的愛情場景,具有無可比擬的煽動性。哈根達斯在甜品屋中著意營造雅緻愉悅的氛圍,讓顧客悠然享受極品滋味,體驗「哈根達斯黃金標准 」和每一刻滿足、暢快感受,讓哈根達斯在消費場景上的表現也不僅僅是一種冰淇淋,而是浪漫、時尚的生活方式和品味,和咖啡連鎖店星巴克一樣,咖啡館設置成為商界人士、都會人群在家庭與工作空間之外的「第三空間」,就讓星巴克的咖啡具有了文化和內涵,目標消費者看重的體驗,而不僅僅是咖啡。
9. 什麼是哈根達斯
哈根達斯的誕生純屬偶然。她的創始者是一位叫魯本.馬塔斯的波蘭人。1921年魯本與他的母親移民到紐約,並開始銷售水果冰。隨著1940年冰箱的發明,魯本的事業也有了擴展。1950年代,各冰品製造商為迎合消費者的要求,紛紛尋求各種途徑以降低產品價格,例如在冰品中加入安定劑、防腐劑及增加空氣含量。不過,馬塔斯卻決心製造最好的冰淇淋,而堅持使用純凈、最天然的原料。1961年,馬塔斯為他的冰淇淋取了一個丹麥名字-Haagen-Dazs,他認為這個斯堪地維尼亞的名字可以喚起新鮮、天然、健康及高品質的感覺。而第一批以Haagen-Dazs為名的冰淇淋有香草、巧克力和咖啡三種口味,這是Haagen-Dazs最早的三種口味(草莓是第四種口味)。 幾十年後的今天,夢想終於變成了現實。1983年哈根達斯被Pillsbury 公司收購,1989年被英國飲品國際集團Grand Metropolitan PLC納為旗下一員,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品食樂公司屬下的一個世界著名品牌。現在其產品遍及歐美及東南亞,暢銷世界44個國家,連鎖店遍布紐約、倫敦、巴黎、蒙特卡羅、東京等地,年銷售額逾10億美元。哈根達斯當之無愧的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冰淇淋品牌。且看看哈根達斯的市場佔有率分吧:美國6.1%,英國3.5%,法國1%,日本4.6%,新加坡4%,香港5%,韓國不足1%。 哈根達斯產品的主要生產地,分別設在美國紐澤西Woodbridge(1971年),加州Tulare(1985年)及法國北部的Arras鎮(1992年)。遠東地區的產品由美國的生產廠商負責供應,與Suntory和Takanashi合作的設在日本的企業則專供日本市場。 哈根達斯與愛情 世俗男女談戀愛很難繞餐桌而行,而今年的時尚男女更是繞不開哈根達斯。在港澳台,每間哈根達斯裝飾都不同,無論開在商業街、地鐵站、購物廣場,每間哈根達斯生意都那麼旺,情人節、聖誕節的時候,等位的人一直排到門口去。一對對愛情滋潤中的男女在這里甜蜜蜜地飲食一番,哈根達斯已經成為一種象徵了。 來一根或者一桶哈根達斯找點情調是很平常的事,尤為媚俗的是那些年輕的女孩子經常會對男孩說:"愛我就請我吃哈根達斯"。於是,哈根達斯幾乎成為驗證愛情的靈驗之物。 哈根達斯與愛情 世俗男女談戀愛很難繞餐桌而行,而今年的時尚男女更是繞不開哈根達斯。在港澳台,每間哈根達斯裝飾都不同,無論開在商業街、地鐵站、購物廣場,每間哈根達斯生意都那麼旺,情人節、聖誕節的時候,等位的人一直排到門口去。一對對愛情滋潤中的男女在這里甜蜜蜜地飲食一番,哈根達斯已經成為一種象徵了。 來一根或者一桶哈根達斯找點情調是很平常的事,尤為媚俗的是那些年輕的女孩子經常會對男孩說:"愛我就請我吃哈根達斯"。於是,哈根達斯幾乎成為驗證愛情的靈驗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