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調味瓶是什麼意思
調味品:在飲食、烹飪和食品加工中廣泛應用的,用於調和滋味和氣味並具有去腥、除膻、解膩、增香、增鮮等作用的產品。
自2003年以來調味品行業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近5年行業年增長率達20%左右,已連續十年實現年增長幅度超過10%以上。目前調味品行業總產量已超過1000萬噸,2007年,調味品和發酵製品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總產值914億元,同比增長27.9%,預示著調味品行業的品牌時代已經來臨。中國調味品市場經過幾輪的行業整合和國內、國際資本整合之後,已經從一個相對滯後的行業,大跨越地轉型為激烈的市場競爭行業。隨著消費的不斷升級,市場競爭的加劇,調味品表現出向高檔化發展的趨勢,中高檔調味品市場容量在進一步擴大,品牌產品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提高。隨著國家對調味品行業的不斷規范,使得門檻逐步提高,加上國際化、專業化的並購重組相繼上演,調味品行業集中度將逐步提高,中小企業的優勝劣汰也將加速。傳統調味品生產企業紛紛投資進行技術改造,調味品產品的技術含量日益增強,產品質量進一步提高。外資對國內調味品市場的滲透力度加大,但由於我國調味品消費的區域性特色明顯,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國內名優品牌仍將占據主導地位。
一、行業洗牌太極化 日本最大的醬油生產企業龜甲萬,年產量占日本國內總產量的1/4,另外第二到第五名的企業又佔1/4,市場集中程度非常高。反觀我國,醬油市場規模500萬噸,而最大的醬油類調味品生產企業海天只佔全國產量的4%。又如「四大名醋」,主要是在各自的根據地呈主流消費。
一、行業洗牌太極化折疊
這是因為受中國地域廣闊運輸成本高、區域消費口味差異性、企業傳統經營思路的影響,我國調味業目前仍主要以地方品牌居多,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雖然一些企業已逐步發展為區域性品牌,產品輻射到鄰近的省外市場,但真正意義上的全國性品牌並不多。
去年,海天斥資10億元在廣東建立醬油基地,通過擴大企業規模,使其總成本大大降低,並將市場佔有率的目標鎖定為20%。但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海天靠產量居於第一的位置,但是,我國調味品行業區域混戰的局面,讓海天在短期內擴大市場佔有率的如意算盤並不那麼容易實現。目前,國內調味製造業主要集中在上海、廣東、山東、北京、山西、四川幾省、市,其中上海的市場份額達30%以上,從品牌結構來看,能在全國市場叫得響的品牌比例不到1%。「長期局部作戰、市場范圍不廣、品牌知名度弱」是調味品行業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
上海淘大食品有限公司銷售總監關志榮分析認為,隨著國際化、專業化的並購重組,調味品行業集中度將逐步提高,中小企業的優勝劣汰也將加速,但是由於區域性強勢品牌的長期存在,全國性品牌的擴張道路依然非常艱難。
二、品類經營專業化 調味品的高密度覆蓋性、品類的多元性、需求的差異性以及通路的復雜性,在快消品中也難逢對手。形態袖珍、市場廣袤、收益穩定、捲入度高、品類龐雜、渠道豐滿——這一切屬性的集聚,使得這個行業呈現出一種活著容易、長大困難、山頭林立、一盤散沙的態勢。
二、品類經營專業化折疊
調味品行業的全國性品牌可謂鳳毛麟角,少之又少。醬油只有海天稱霸,雞精有太太樂稱雄,不起眼的調料品牌王守義十三香也在品類市場中佔有絕對性的市場份額,而大部分調味品品牌還立足於區域市場的廝殺爭奪。如何在區域市場中出人頭地,如何走出家門實現市場的迅速擴張呢?這是許多調味品企業面臨的市場困惑。
目前的調味品業還處於粗放式營銷時代,低成本、低門檻、低附加值、消費周期長是調味品行業的顯著特點,這導致了企業不可能在成長期投入大量的廣告成本。調味品品牌之間的競爭還局限於價格、品類、渠道等單個營銷環節上,但從市場競爭發展趨勢看,整合品牌營銷是調味品競爭的必然階段。
小型調味品企業想穩固並立足本地區域市場,中型調味品企業想尋求更大的市場覆蓋面,大型調味品企業更存在傲視全國市場的野心,而要達成這樣的企業經營目標,靠的是什麼?品牌建設是必然的趨勢,整合品牌營銷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三、品項創新細分化 根據各種菜系或特色菜專門設計的調味品記者在沃爾瑪、好又多等超市看到,目前調味品的種類極其豐富,在超市都能占據一整排貨櫃,有醬油、醋、醬等,包括淘大、味事達、李錦記、海天、B.B等在內的各個品牌都對各自的產品進行了細分。如醬類就分為六七種,有排骨醬、餃子醬、叉燒醬、柱候醬、拌飯醬等等。據介紹,每種醬適合的食物都不同,如排骨醬適合燒烤食物,叉燒醬適合腌制食物,全候醬適合燜煮肉和蔬菜等等。
三、品項創新細分化折疊
「現在醬油也可分成很多種,不再是以前的一瓶醬油可以配各種食物了。」味事達品牌相關人士說,現在魚、肉和海鮮等都配有不同的醬油,這些醬油能讓不同類的食品吃起來更鮮美。據介紹,醬油的細分主要是在原料和工藝上進行區分,比如蒸魚的醬油含有干貝汁,沾肉的醬油是由黑豆和黃豆製成等等。
四、產品研發高端化 調味品產品在重視口味的基礎上,更加重視營養健康,傳統的調味品以及復合調味料都將呈現出專業化發展趨勢,市場進一步細分強化功能型調味品(如鐵強化醬油),利用各種調味原料提取或深加工的調味品(如鮑汁醬油)紛紛上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各種新技術也被廣泛應用到調味品生產中,如生物酶解技術、固定化酵母技術、膜技術、萃取技術、微膠囊技術等,大大提升了調味品品質和各種生化技術指標。
四、產品研發高端化折疊
五、渠道運營多樣化 調味品的銷售渠道可劃分為以家庭消費和餐飲消費兩個場所,其渠道大概或劃分如下:
五、渠道運營多樣化折疊
1、大型零售終端:KA大賣場、倉儲式購物中心的食品銷售區。
2、連鎖超市:此類超市以食品及日用品為主,以分布在社區或商業區的B、C類店為主
3、干鮮調料店:開設在農貿市場,它們是銷售調味品的重要渠道,還具備批發和零售雙重功能
4、社區便利店:即遍布家屬樓或社區里的小型食雜店。部分店還提供送貨上門服務
5、餐飲店:是調味品的直接消費終端,是調味品的最重要消費渠道之一
從上可見調味品具備寬渠道消售特徵,而這些渠道在運營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每種渠道對品牌、品種、品質、配送、服務的要求也不一樣,同時覆蓋渠道所需要的帳期資金要求和營運成本存在明顯的差異。因此,也為各類規模的調味品企業創造了生存空間。隨著專業化運營的要求,調味品專賣店也將快速涌現。
六、區域品牌全國化 調味品行業經過幾輪洗牌,格局基本清晰化,一些原本經營區域市場或本地市場的中小企業,無論是出於應對本地市場競爭環境的惡化,還是想突破地域限制,紛紛走上擴張道路。部分已經完成原始積累,具備品牌、技術、研發、資金、人才優勢的企業還劍指全國市場。但調味品除受地地方品牌林立形成競爭壁壘的限制外,尤其對於液體調味品還受限於價值低運輸成本高而造成價格競爭力不足的劣勢。調味品企業在區域擴張時,必須具擁有高附加值的產品和營銷技戰術能力,在擴張到一定規模時,還要布建符合其服務半徑和營業規模的生產基地。
六、區域品牌全國化折疊
七、企業整合航母化 目前國內調味品行業雲集了歐美、新加坡、日本等各方資本力量,企業間的並購已經白熱化。匯亞在中國的22年間投資了200多家公司,其中60餘家已經實現上市。去年,日本味之素株式會社在上海宣布出資18.45億港元完成了對法國達能集團旗下淘大食品集團的收購,這是繼年初日本味滋康入主「北京和田寬」並控股「龍門和田寬」和「虎王和田寬」之後,跨國巨頭在中國調味品市場的又一重要動作。除了上述跨國企業的兩次大並購外,近日北京王致和集團公司也宣布與廣西桂林腐乳廠合並重組成立王致和(桂林腐乳)有限公司,另有幾家國內外著名的大牌食品和調味品集團公司也正在緊鑼密鼓地策劃兼並重組事宜。
七、企業整合航母化折疊
國內不缺乏中小型的調味品公司,但是大型的調味品企業不多,海天是比較大型的之一,它的市場份額也就是10%左右,按海天的擴張計劃到2010年將實現100億元銷售規模。所以,調味品行業的並購是有局限的,這個行業產值比較小、產品差異性大,企業做大規模需要的因素比其他行業多很多,這一點和日化行業是有很大差別的。
隨著新一輪國際化專業化的兼並重組啟幕,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國調味品行業目前進入了一個大轉變、大調整和大分化時期。一方面是與國際接軌的專業化並購,另一方面是傳統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國際競爭的困惑與頑疾的暴露,調味品行業改善不足,以減少大發展道路上的阻礙因素。
② 醬油調味品市場調查報告怎麼寫
本地貨獨占熬頭
xx醬油品牌市場調查報告
概要
XX廣告為將來進一步擴展服務領域,
開發欣和企業這一客戶對象,特進行此次xx醬油市場的前期調研工作,通過運用文案調查法等相關的方法,我們能夠對xx醬油品牌的種類,主要品牌的影響力,銷售終端的品牌分布等市場信息有一個大體認識.
一、解讀市場
目前行業動態
2001年-2002年,調味品行業發生了許多引人注目的事件。新的行業標准頒布執行,市場准入制度逐漸建立。與此同時,跨國食品公司大舉收購國內調味品企業,國內企業間的並購也在增加,新的資本正紛紛進入調味品行業。
一時間,調味品市場風起雲涌。市場的需求也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調味品行業進入了一個大轉變、大調整和大分化時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對於有著「小產品、大市場」之稱的中國調味品行業的何去何從成為大眾矚目的焦點。
醬油市場有多大?
全國醬油產量已達500萬噸
產值近200億元
市場飽和了嗎?
人均消費量卻只有日本人均消費量的三分之一。從潛在的需求來看,中國醬油市場增長潛力還很大,特別在高檔市場,目前還處在發展時期,有著很大的上行空間。長期以來,中國醬油市場上一直默默地進行著一場被業內人士稱之為「有味而無聲無形」的激烈商?
③ 食品安全調查報告1500字以上
一. 調查背景
食品安全問題關繫到大家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繫到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當前,我國食品領域安全形勢仍不容樂觀,食品安全已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為了解大家對食品安全方面的看法,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我們五(4)班展開了關於食品安全狀況的調查。
1.目的:我們希望通過這次調查,能讓大家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得到保障,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等違法犯罪活動,重建信用規范市場秩序。
2.時間:3月20—3月26日。
3.地點:華聯超市,旺達超市,學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攤。
4.對象:食品安全。
5.方式:實地調查,上網調查。
二.調查過程及結果
1.過程:(實地調查)
(1)華聯超市
我們小組去了華聯調查,調查結果如下:包裝上有綠色商標的食品是85%,有生產日期的食品是95%,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5%,有質量安全標志的食品是90%,有廠方地址的食品是95%。
(2)旺達超市
在旺達超市,我們的組員調查到:包裝上有綠色商標的食品是80%,有生產日期的食品是90%,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5%,有質量安全標志的食品是80%,有廠方地址的食品是90%。
(3)學校附近的小店
而在學校附近的小店,我們驚訝地發現包裝上有綠色商標的食品竟只有50%,有生產日期的食品有65%,有保制期的食品有75%,有質量安全標志的食品有70%,有廠方地址的食品是85%。
(4)街旁的地攤
在街旁的地攤上,我們驚呆了。包裝上有綠色商標的食品竟只有15%,有生產日期的食品有10%,有保制期的食品竟然只有5%,有質量安全標志的食品有5%,有廠方地址的食品是10%。
表格:
地點
綠色商標
生產日期
保制期
質量安全標志
廠方地址
華聯超市
85%
95%
95%
90%
95%
旺達超市
80%
90%
95%
80%
80%
學校附近的小店
50%
65%
75%
70%
85%
街旁的地攤
15%
10%
5%
5%
10%
由此可見,我們應該在大型超市購買東西,不在旺達、樂哈哈、笑哈哈等小型超市購買東西,尤其是學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攤,等沒有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的地方購買東西!
(上網調查)
我們小組為了更進一步了解食品安全狀況,就上網查了資料,發現城市消費者高度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大部分消費者願意為保障食品安全支付少量的額外費用。城市消費者中,最關注食品安全的佔71.8%,不關注食品安全的僅佔0.6%;購買食品時首選質量的佔30%,選擇質量和價格並重的佔61.7%,選擇「價格優先」的僅佔8%;80%以上的消費者認為超市食品安全狀況好於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50%左右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階層只到超市購買食品。農村消費者購買食品的價值取向主要是「價格優先」。據調查,農村消費者中,74.4%回答會適當考慮食品安全問題,但43.7%仍首選價格便宜。
2.結果
通過以上調查,我們發現市民高度關注食品安全,我們但是和市民對食品安全的要求還是有距離。市民的食品安全防範意識加強,政府部門應加強監管。
三. 結論與建議
(結論)
1.不要吃街頭小吃,注意衛生。
2.少吃學校附近小店裡賣的零食。
3.少吃沒有綠色商標、生產日期、保質期、質量安全標志、產房地址的食品。
4.少吃油炸類食品,比如:薯片,薯條,同學們最喜歡吃的「麥當勞」等。
5.不吃沒有營業執照的小型店鋪里銷售的「垃圾食品」。
(建議)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學會了小組成員間的合作與分工,學會了與他人交往,學會了綜合應用信息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我們還知道:要購買有生產日期、保質期、綠色標志的由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還懂得了用正當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④ 腐乳近幾年的生產現狀和發展前景
【報告名稱】 2009-2012年豆腐乳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投資風險預測報告
【出版日期】 2009年11月
【報告頁碼】 413頁
【圖表數量】 304個
【印刷版價】 6000元 【電子版價】 7000元 【兩版合價】 8000元
【英文版價】 15000元 【英文電子】 16000元 【英文兩版】 17000元
目錄
目前,我國調味品行業快速發展,增長幅度連續十年超過10%,總產量已超過1000萬噸,成為食品行業中新的經濟增長點。大品牌調味品企業逐漸拋棄價格戰,以產品的質優、健康和企業效益為發展側重點。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國內名優品牌仍將占據主導地位。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旗下擁有宮頤府、王致和等眾多老字型大小和知名品牌的北京二商集團09年依然提出了全力沖擊銷售100億元大關的目標。2008年二商集團實現銷售收入90.64億元。這是集團連續3年超額完成銷售任務,銷售收入和利潤都實現了增長,從2005年的39.6億元到90.64億元銷售額,集團連續3年保持了30%的增速;利潤也從2005年的1170萬元增長到8843萬元。其中,王致和以7.29億元的銷售收入獲得了1542萬元的凈利潤,成為集團利潤貢獻最高的子公司。08年的業績增長超過了預期,09年集團將全力沖擊100億元大關,除了名煙名酒外,二商集團經營的產品70%都是大眾產品,因此在金融危機進一步擴大的形勢下,二商不會受到太大影響。集團09年的目標是確保銷售增長11%,實現100億元銷售額,利潤達到1億元。2008年到現在調味品行業一直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和發展,從目前監測的數據來看,2008年,有95%的企業業績是有增長的,只有5%的企業有下降。從分行業來說,醬油行業增長區間在3-30%之間,說明市場仍有大的發展空間,企業之間的增長比例在拉大;食醋行業平均增長率在10-20%之間,有個別企業達到了70-80%;另外,各種花色醬的增長也比較快,在30-40%之間。雖然目前高檔餐飲業消費下降,對中國的調味品工業發展產生了一些影響,但只是比例上有所變化,此消彼漲,中國調味品業總體上發展勢頭比較強勁。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的經濟沒有獨善其身,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有所不同,調味品行業做到了獨樹一幟。危機對調味品行業的影響是最小的。從調味品的分布來看,餐飲業佔40%的比例,家庭、廚房各30%,現在根據各方面反饋情況來看,高檔餐飲業受的影響比較多,但是從烹飪協會統計來看,他們2008年的增長率還是達到了20%,增長的幅度有所降低,但還是增長的。高檔餐飲業裡面必然用的是高檔的調味品,這個比例下降了會使這個銷量下降;但經濟危機下,家庭和廚房的使用比例會上升,調味品的總量不會下降,這也是造成醬油行業增長有的幅度比較大、有的比較小的原因。
「小商品,大市場」,調味品業正成為食品行業中增幅最快的門類。據資料顯示,2003年市場銷售在380億元水平,2004年590億元,2005年880億元,2006年銷售額沖破1000億元後,到2009年已經達到1500億元的容量。如果金融海嘯令消費者減少了10%外出吃飯的機會,那麼家用調味品業務提升的10%市場,單單新增市場就將達到150億元,巨大的市場潛能刺激內外資調味品巨頭開始新一輪產能競賽。日前,全球最大的調味食品企業佛山海天味業稱,將投資20億元擴建佛山高明生產基地二期工程,建成後綜合產能300萬噸,成為世界最大的調味品生產王國。而兩個月前,國際食品巨頭雀巢與上海太太樂剛投資3億余元,在上海新建一個年產量達10萬噸的雞精生產工廠,令上海太太樂成為目前世界最大的雞精生產基地。按國際上對調味品市場計算公式,2009年中國餐飲營業額大約在1.5萬億,其中10%也就是1500億元為調味品銷售額。中國調味品業現在還處在混戰時代,但是隨著行業加速整合,這個局面很快結束。未來5年,中國調味品業將由近10個巨頭把持。2008年海天企業產值50億元,海天在調味品業上的一股獨大地位,短期內看不到太大的競爭對手。海天2009年銷售將達到60億元,行業排位第二至第五名四位競爭對手合並銷售額也比不上海天一家多,近年來海天市場銷售一直以20%的年增長速度上升,說明海天的內銷市場並未因近期的消費緊縮而出現波動。然而,海天60億元的銷售額相對1500億元這個整體市場,競爭對手仍有巨大的空間。中國調味品行業是中國公認的為數不多未完成市場整合的行業。因此,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扎堆掘金。國內調味品市場已經陸續出現了數十個地方乃至全國性知名品牌,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
本研究咨詢報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海關總署、國家商務部、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烹飪協會、中國餐飲協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行業研究網、國內外相關刊物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豆腐乳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結合中研普華公司對豆腐乳相關企業的實地調查,對我國豆腐乳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市場競爭格局與形勢、贏利水平與企業發展、投資策略與風險預警、發展趨勢與規劃建議等進行深入研究,並重點分析了豆腐乳行業的前景與風險。報告揭示了豆腐乳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准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銀行信貸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⑤ 調味品之王,中國調味品之王是哪個
「吃味精有害健康」是個謊言
笑話概要
現在想來,說吃味精會「掉頭發」、「長不高」、「得偏癱」、「變痴呆」簡直就是彌天大謊!可以說「味精有害健康」是本世紀以來中國最大的大笑話,因為這個笑話幾乎波及了全中國所有吃味精的地方,而我、我們和所有普通老百姓正是這本世紀最大的大笑話的主角之一,令人無比氣憤!
發現笑話
國慶節期間,我看了2007年10月7日CCTV-新聞頻道《每周質量報告》,聽到一個令我震驚和詫異的專家講解。營養專家吳曉松說:味精和雞精的主要成份都是谷氨酸鈉,二者所含的成份差異不足10%;並澄清「吃味精對健康無害」和「雞精營養價值並不高」。這一下子讓我聯想到「吃味精會掉頭發」、「兒童吃味精長不高」、「吃味精偏癱的患病率較高」等等傳言。有一種被欺騙愚弄的感覺,因為此前我和很多人一樣都信以為真。
我在這里和大家探討一個問題:當初為什麼會有「吃味精掉頭發」、「雞精有營養」的傳言。為了研究這個問題,從10月7日到10月15日我結合吳曉松老師解說查閱了大量資料。
味精是糧食造的,並非化學合成
在《每周質量報告》中,吳曉松老師說「味精對人體健康絕對沒有任何損害」,言辭肯定,非常有力。他還特意出了個選擇題,問「味精是怎樣形成的?」現場觀眾在4個答案中分別選了兩個答案「A通過糧食發酵」、「D通過化學反應」,正確答案是「A」。選「D」的嘉賓是央視《社會記錄》著名主持人阿丘。後來我做了小范圍的調查,確實很多人都認為味精通過化學生成的,有人說是在某某報紙上看到的,也有的說是在《十萬個為什麼》上看到過。後來,我到網上一查,確有這種文章。
一條謬論害了味精「抗日」英雄
在《每周質量報告》中,吳曉松老師說「味精和雞精沒有區別」,營養成份都一樣。但是吳老師言語之中一直盡可能迴避提到味精和雞精的相關企業名稱。可是中國人都知道,自有雞精以後,宣傳味精有害健康的言論在一段時間內突然多起來。最終,人們(包括咱家)選擇雞精代替味精。
那麼,為什麼當初,出現「味精有害健康」的各種言論時,沒有味精企業站出來反駁呢?帶著這個令我好奇的問題,我上網查了相關味精企業,排在中國味精行業前三強的品牌是:
第一名 蓮花(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河南蓮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名 菱花(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菱花集團公司
第三名 紅梅(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沈陽紅梅企業集團
我利用我平常積累的社會經濟知識對他們做了了解和分析,原來這些企業大都是實力雄厚的老牌國營企業,進入本世紀後,他們大都忙於企業改制和產業調整,好像並不太在意有關「味精有害健康」的言論,只是紅梅味精在產品包裝上標注了相關某某國際權威機構已經於某年某月某日經研究證明「味精是安全的」「對人體沒有危害」的字樣。
在味精和雞精大戰中,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味精行業龍頭老大的蓮花味精。2003年以後,蓮花一方面進行企業改革,一方面大力開發味精國際市場,主要競爭對手就是日本的「味之素」。從網上一些權威媒體的新聞和評論資料上,看得出蓮花味精和日本「味之素」的海外之戰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物力,而且成功搶佔了「味之素」市場份額(據資料顯示,「味之素」是此前國際上味精行業最牛的,周潤發版的《上海灘》中,就有「周潤發」抗日燒「味之素」倉庫的片斷)。從股市專業評論上看「蓮花味精的出口量佔中國味精總出口量的80%以上」,網路媒體記者報道上看「蓮花味精的出口量佔中國味精總出口量的90%(也有說95%的)以上」。但是,蓮花在取得國際市場「抗日」勝利的同時,卻丟掉了大量的國內市場。我個人覺得這和包括網路在內的各種媒體鋪天蓋地關於「味精有害健康」的文章是有很大關系的。因為,菱花、紅梅、菊花等品牌都受到了和雞精市場競爭激烈、利潤降低的影響,甚至企業虧損。
在國內市場上,以蓮花、菱花、紅梅等味精為首的中國味精企業也成功的抵制了日本「味之素」的市場「入侵」。所以,我說類似蓮花這樣的企業是中國味精行業的「抗日」英雄。但是,蓮花卻因忙於國際市場爭奪,在2003年至2004年短時間內失去了大量的國內市場份額。我個人認同「雞精搶了味精飯碗」、「『味精有害』害了中國味精」的說法。也可以說,一個謬論殘害了中國味精行業的「抗日」英雄!
當然我在此申明,我的言語並不是要煽動民族「抵日」情緒,中日友好最重要嘛!我只是覺得那些用專家口吻愚弄中國消費者的專業人士太過分了!當然,我也不是「反雞精論」者,正如吳曉松老師所說「雞精作為復合型調味料豐富了我們的飲食」。雞精和排骨精等都是有某種肉味傾向的調味料。喜歡吃雞味的就放雞精,想吃排骨味的就放排骨精。不過吳曉松老師還提醒說「調味料只是調味料,每次只是吃一點點。如果想獲得雞的營養,那隻有燉雞,吃雞肉,喝雞湯」。我覺得吳老師的話挺實在。
老外吃味精就象磕瓜子
最後了,我告訴大家一個有意思的事,這是我在這幾天查找資料中的最大發現。蓮花味精的出口產品中,有一種味精的顆粒有瓜子那麼大(網上有照片),文字介紹說這種味精在國外很受歡迎。外國吃這種大顆粒味精就象我們平常磕瓜子一樣,當零食吃。而且,大顆粒味精的成份和我們平常食用的小顆粒味精成份一樣。
還有一種向我們方便麵里的調味料那麼大的小包裝,也是我們在國內沒見過的,文字介紹說,那是外國人外出旅行時用的,往往直接撒放在溫開水中服用。我昨天試了一下,味道確實還可以。就是那顆粒的味精沒口福嘗嘗。要不說這老外和我們生活習慣就是不一樣,喝啤酒瓶子比我們的大,吃麵包的塊比我們的大,吃個味精也要比我們的顆粒大。當然,中國就是腦子聰明,會做大顆粒味精掙外國人的錢!呵呵!
笑話反思
面對著這個天大的大笑話,誰應該對此負責?是媒體?是「反味精論」者? 還是別有用心買通媒體和專家的企業呢?不得而知!
氣憤!
氣憤!!
快氣瘋了!!!
⑥ 方便麵調味包是用什麼做的
就在這小小的調料包里,生產調料的廠家卻做足了文章……
報料
「這種方便麵吃著發苦」
近日,一位河南觀眾給中央電視台來信說,他買的康家牌「康家130」麻辣牛肉麵的味道有些怪,其中的調料味道還發苦。這位觀眾還把這有怪味的方便麵寄給了央視記者。按照包裝上的聯系方式,記者隨即撥通了生產廠家的電話。
記者:你們的方便麵里的調料不是你們自己廠生產的嗎?
廠長:是焦作溫縣一個廠生產的。
記者:溫縣哪個廠生產的呢?
廠長:這個我不清楚。
記者:那你覺得他們的調料質量怎麼樣?
廠長:還可以。
明查
我們的調料「真材實料」
在溫縣縣城,當地人告訴記者,方便麵調料是溫縣武德鎮的支柱產業,有十幾年歷史了,河南當地一些知名廠家生產的方便麵也用溫縣加工的方便麵調料。不過,縣城的計程車司機卻委婉地告訴我們,當地生產的方便麵調料質量究竟怎樣「不太好講」,他建議我們到廠家去實地看一看。
幾經周折,記者在溫縣武德鎮找到了給「康家130」方便麵生產調料的廠家———溫縣特色食品調味廠。溫縣特色食品調味廠廠長王群庚拿出一盒平原康家牌麻辣牛肉麵告訴我們,平原康家食品廠是他的長期客戶。這種方便麵用的就是他廠里生產的調味醬包。並稱他們生產的方便麵調料用的牛肉和蔬菜都是真材實料,決不添加任何防腐劑和色素,質量上乘。
暗訪
包裝都是「反著說的」
然而,記者在廠區內暗訪到的情況和調味品廠長所說的卻大相徑庭:炒料用的鏟子與掃地用的掃帚放在一起,包裝車間的牆上到處是霉斑,土豆、洋蔥等蔬菜原料在黑乎乎的水裡簡單地涮了涮就算洗好了,洗過的姜塊上還殘留著黑泥。並且,洋蔥和大蒜已經腐爛。工人對此卻滿不在乎。
不僅原料有問題,調料的製作過程也讓記者「開了眼」,工人一邊炸料,廠長和技術員一邊「配料」,廠長說,先加的配料是用來防腐的山梨酸鉀,每噸加二兩,不能多加,因為「加得多了發苦」。除了這個,技術員還讓工人往鍋里加一種黃色的粉末,技術員說這叫「日落黃」,上色用的。
鍋里的醬熬了近半個小時,工人將配好的鹽、味精及粉碎的干調味料都倒進了鍋里,攪拌均勻後,技術員將另一種紅色的黏稠液體倒進鍋里。廠長說,加了這種黏稠的辣椒紅色素,看上去就像是色澤誘人的紅油。醬終於熬好了,工人將它舀出來運到了另一個車間里冷卻,然後一桶桶地運到包裝機上開始包裝。直到鍋里的醬出鍋了,上了包裝線。記者也沒有見到這種方便麵上標明的調料醬包的主要原料———牛肉。
王群庚是這么解釋的,調料里加有牛肉香精,有了牛肉味你就不曉得沒加牛肉。當記者問,成品調料醬包的外包裝上為何又標明「有牛肉,決不添加防腐劑和人工色素」時,王群庚毫不掩飾地說,「(上面)什麼都有,都是反著說的」。
王群庚告訴記者,在河南省溫縣,用香精替代牛肉做摻假方便麵調料的不光他一家,其他廠家也有這么乾的。據記者了解,由於用牛肉香精替代牛肉可以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所以一些方便麵廠家都向這些調味品廠進貨,因為方便麵廠家自己生產的調味包的成本,比買這些調味品廠製作好的調料包都高。
專家:
這種調料吃了當心致癌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沈群介紹,把已經不能食用的東西作為原料來加工,勢必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影響,腐爛的果蔬裡面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如果吃的次數多,這些毒素就會在身體里蓄積起來,導致突變、癌變。
當記者問及國家對調料包有沒有明確的規定時,專家介紹,目前對調料包還沒有明確的規定,這些不合格的調料搭上合格的方便麵的車,打擦邊球,這個問題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不能讓這種三無產品順理成章地走入市場。對於方便麵廠來講,生產的方便麵是合格的,如果調味料包不合格,勢必會對方便麵本身產生信任危機。
據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報道
核心提示
大家都知道,方便麵里都會配調料包。可有的方便麵廠家自己並不生產調料,而是從別的調料廠買調料。我們能想像得到,方便麵調料里無非是鹽、味精、豆瓣醬等等,可有的調料廠卻在這小小的調料包里做足了文章。
一位河南觀眾就來信說,他買的平原康家牌康家130麻辣牛肉麵的味道有些怪,其中的調料味道還發苦。他還把這有怪味的方便麵寄給了我們。
■電話回放
這種名叫康家130的麻辣牛肉麵上標明是河南省輝縣市平原康家食品廠生產的,按照包裝上的聯系方式,記者隨即撥通了生產廠家的電話。
記者:請問你是河南輝縣市平原康家食品廠嗎?
廠長:是。記者:你們(生產)的面叫什麼名字?廠家:康家130(方便麵)。
記者:有觀眾反映你們面里的調料好像有苦味。
廠長:有苦味,那我不知道。
記者:難道你們的調料不是自己廠生產的嗎?
廠長:對。記者:那是哪裡生產的呢?廠長:焦作溫縣。記者:溫縣,溫縣哪個廠生產的呢?廠長:這個我不清楚。記者:那你覺得他們的調料(質量)怎樣?廠長:還可以。
■現場
調料生產車間
設在農家小院
據廠長介紹,消費者反映的這種有怪味的方便麵調料以前沒發現過,那麼這種調料的質量究竟怎麼樣呢?我們決定到河南省溫縣進行調查。
在溫縣縣城,當地人告訴我們,方便麵調料是溫縣武德鎮的支柱產業,有十幾年歷史了。河南當地一些知名廠家生產的方便麵也用溫縣加工的方便麵調料。不過,縣城的計程車司機卻委婉地告訴我們,當地生產的方便麵調料質量究竟怎樣「不太好講」,他建議我們到廠家去實地看一看。
幾經周折,記者在溫縣武德鎮找到了給康家130方便麵生產調料的廠家———溫縣特色食品調味廠。廠長拿出一盒平原康家牌麻辣牛肉麵告訴我們,平原康家食品廠是他的長期客戶。這種方便麵用的就是他廠里生產的調味醬包。
工廠的生產車間就設在這個農家小院內,工人們正忙著為當天的生產做准備。工人告訴記者,他們生產的方便麵調料不僅用的牛肉和蔬菜都是真材實料,而且決不添加任何防腐劑和色素,質量上乘。
■目擊
原料已經霉變
油炸進行偽裝
然而,加工車間里炒料用的鏟子與掃地用的掃帚放在一起,包裝車間的牆上到處是霉斑。一名工人正在洗菜,土豆、洋蔥等蔬菜原料在黑乎乎的水裡簡單地涮了涮就算洗好了。洗過的姜塊上還殘留著黑泥。記者發現,在這些工人所說的新鮮蔬菜原料里,不少洋蔥和大蒜已經漚壞腐爛。工人對此卻滿不在乎。
接著,工人將辣椒、花椒、大料、薑片等干調味料進行粉碎,庫房裡的辣椒已經發黑霉變,而薑片上也已經長出厚厚一層綠霉。
工人告訴我們,無論是腐爛了的蔬菜,還是發了霉的干調料,只要用油一炸,根本看不出來。隨後,廠長和技術員從角落裡滾出一桶油,升起火進行加熱。
開始炸料了,打成粉末的干調味料被倒進了油鍋里,工人又依次往裡面倒進了粉碎好的蒜泥、土豆泥和洋蔥泥。掉在鍋邊灶台上的洋蔥泥也被技術員刮下來扔進了鍋里,過了一會兒,另一名工人又將灶台上散落的洋蔥泥全都刮進了鍋里。
工人用來炒料的鏟子就是剛才那把與掃地的掃帚放在一塊的鏟子。
■專家說法原料含毒吃了致癌
把這些已經不能夠食用的東西作為食品來加工,作為原料來加工,勢必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影響,比如說,發霉的姜和發霉的(豆瓣)醬,裡面有很多的黃麴黴毒素和黴菌毒素,再有就是腐爛的果蔬裡面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這幾種毒素對人體都有很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可能不是很明顯,不像我們喝甲醇似的,一次就可以導致很明顯的身體反應。但是,如果吃的次數多,這些毒素就會在身體里蓄積起來,導致癌症。
過期豆瓣醬里
摻進人工色素
內幕1
一邊炸著料,在另一邊,廠長從配料房裡依次拿出各種調味料開始配料。
廠長:(這是)山梨酸鉀。
記者:這是幹嘛用的?
廠長:防腐的。
記者:一噸得加多少防腐劑?
廠長:現在一噸加二兩加得多這個料發苦?
接著,工人提出了幾桶豆瓣醬倒進鍋里。可剛一打開蓋子,一股怪味就撲面而來,技術員連忙給我們作解釋。
技術員:豆瓣沒有過期,桶子人家還要(回收)裝豆瓣。
記者注意到,桶上的標簽赫然印著生產日期2003年1月8日,保質期12個月。顯然,這些豆瓣醬已經過期一個多月了。
由於過了期的豆瓣醬加到鍋里達不到應有的成色,技術員又提出一桶紅色的溶液倒進鍋里,鍋里的顏色立刻變得鮮亮起來。
記者:這是加的什麼,食品紅。調色的?
技術員:是。
鍋里的蒜泥、薑末等已經炸出了香味,旁邊的工人又開始稱量一些黃色的粉末。
記者:這個叫什麼?技術員:日落黃。記者:是干什麼用的?技術員:上色的。
記者:(一鍋)500斤裡面要加多少日落黃?
技術員:加半斤。
記者看到,成品調料醬包的外包裝上,清晰地標明:決不添加防腐劑和人工色素。
記者:可是方便麵調料上面都寫了不加任何人工色素和防腐劑?
廠長:什麼都有,那上面是反著說的。
記者:那不是欺騙嗎?
廠長:那當然是欺騙了。
內幕2
紅色液體進鍋
香精冒充牛肉
鍋里的醬又熬了近半個小時,工人將配好的鹽、味精及粉碎的干調味料都倒進了鍋里,攪拌均勻後,技術員將另一種紅色的粘稠液體倒進鍋里。
他說,加了這種粘稠的辣椒紅色素,看上去就像是色澤誘人的紅油。醬終於熬好了,工人將它舀出來運到了另一個車間里冷卻,然後一桶桶地運到包裝機上開始包裝。直到鍋里的醬出鍋了,上了包裝線。記者也沒有見到這種方便麵上標明的調料醬包的主要原料———牛肉。
記者:那上面一般是寫了有牛肉。
技術員:有牛肉味你就不曉得(加沒加)牛肉。
記者:全部是香精?技術員:對。
記者:別人吃不出來嗎?
技術員:吃出來的是牛肉味。
溫縣特色食品調味廠的這位廠長告訴記者,在河南省溫縣,用香精替代牛肉做摻假方便麵調料的不光他一家,其他廠家也有這么乾的,在他的指點下,記者又來到溫縣興華食品調料有限公司。車間里生產已接近尾聲,工人正在清理蒸鍋,把鍋里殘留的熬焦的醬刮下來。
記者:清鍋以後的(醬)還要不要?
工人:要。記者:要,怎麼用呢?
工人:用機器打碎後摻進去。
記者:這裡面有牛肉嗎?
工人:這裡面呀,沒有。
從興華廠出來,記者又來到不遠處的溫縣振華調料食品廠,雖然天色已晚,但廠里仍在加班生產。
生產線上,工人將一桶褐色液體提出來,倒出一缸稱了稱,加進了鍋里。
技術員:那個是牛肉味的香精,特香。
記者:加這個香料後一噸里只要多少斤牛肉就夠了?
技術員:一噸裡面加十斤吧。
他說,用牛肉香精替代牛肉可以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所以河南一家頗有名氣的方便麵廠也從他這里進貨。
上圖:打成粉末的干調味料被倒進了油鍋里。
上圖:防腐用的山梨酸鉀也進了調味包。
上圖:過期豆瓣醬加到鍋里達不到應有的成色,技術員又提出一桶紅色的溶液倒進鍋里,鍋里的顏色立刻變得鮮亮起來。
真是觸目驚心吧 以後別吃了
⑦ 調味瓶 的市場情況
你這個問題太大了,不好回答!
調味品有很多種類,比如我們日常食用的食鹽、味精、醬油、醋、料酒……
還有一些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或者用到的,比如調味醬料、辣椒、豆瓣、豆豉、醪糟、磨菇類等(但這類調味食品目前賣得也很火)主要是貴州老乾媽系列的調味品給帶動起來的。
因為調味品市場競爭都非常激烈,每個品牌價格自然都不會有太大的區別,一般都在幾毛錢到幾塊錢的單價區別。這些東西到了大型超市就能一目瞭然了。
⑧ 調味瓶罐生產廠家盤點
醬油、食鹽、白砂糖、調和油,這些都是我們常見的調味品。我們在超市購買的調味品一般都是大盒裝的,這樣購買比較劃算,但是如果直接大盒使用的話,就會有些不方便了。人們喜歡將調味品放在調味瓶罐內,這樣方便取用,也方便儲存。那國內有哪些知名的生產或者銷售調味品管的廠家呢?接下來就看看小編為您帶來的相關介紹吧。
鳳陽寶凈活性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鳳陽寶凈活性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加工製作的玻璃器皿禮品暢銷消費者市場,在消費者當中享有較高的地位,公司與多家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鳳陽寶凈活性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經銷的活性炭、玻璃器皿、肥料、五金、服裝品種齊全、價格合理。鳳陽寶凈活性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實力雄厚,重信用、守合同、保證產品質量。
廣州鋼馳酒店用品有限公司
廣州鋼馳酒店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產品研發、生產、銷售、貿易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司,主營酒店客房用品、酒吧用具、不銹鋼歐式真空壺全鋼真空服務壺保溫壺、茶壺廚房調味用品自餐系列廚具等產品。產品多年暢銷全國各地、歐美及東南亞等國家,深得用戶好評。
溫州市仁愛工藝禮品製造有限公司
溫州市仁愛工藝禮品製造有限公司是生產套杯、調味盒、紙巾筒、飯盒、密封杯、保鮮盒、果盤、衛浴套裝、鏡子等產品專業生產加工的有限責任公司,公司設在浙江平陽縣萬全鎮鄭樓標准廠房園區創業路10號,企業擁有完整、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仁愛的誠信、實力和產品質量獲得業界的認可。
杭州朗尼貿易有限公司
杭州朗尼貿易有限公司經銷批發的日用百貨、廚房小工具、餐飲具、廚具、酒具、調味用具、儲物收納暢銷消費者市場,在消費者當中享有較高的地位,公司與多家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杭州朗尼貿易有限公司經銷的日用百貨、廚房小工具、餐飲具、廚具、酒具、調味用具、儲物收納品種齊全、價格合理。
小編為您介紹的四家調味瓶罐廠家在國內的調味瓶罐行業中還算是比較出名的,其生產的產品也都符合國家標准,可以放心的用來儲存調味品。調味瓶罐的選擇也比較多,有塑料的,有玻璃的,也有陶瓷的;小編建議您在儲存像食醋這類略帶酸性的調味品的時候選擇使用玻璃調味瓶罐,這樣才不容易發生化學反應,食用到的調味品也是放心的、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