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特斯邦威 swot 分析
分太少,加分就講
『貳』 美特斯邦威戰略分析
500還是少呀,何況許多人不知道它的戰略,
『叄』 美特斯邦威市場營銷
第一個問題:營銷策略很多,關鍵是合適企業。比如服裝是典型的短生命回周期產品,庫存答很重要,而且具有時尚型,一旦過了季節,必將打打降低產品市場價。所以建議考慮在產品上採取快速生產模式、價格上採用差別化價格歧視策略、渠道商採用短渠道和寬渠道、促銷上根據採用適當策略。
第二個問題:波士頓矩陣是針對產品的一種策略,包括明星業務、瘦狗業務、現金牛業務和問題業務。就是把自己的產品按照增長率和佔有率進行矩陣分析。
『肆』 美特斯邦威的營銷模式!!
美特斯邦威集團公司始建於1994年,是以生產銷售休閑系列服飾為主導產品的民營企業。目前擁有美特斯邦威上海、溫州、北京、杭州、中山、重慶、成都、廣州、沈陽、西安分公司,及祺格服飾有限公司。
集團下有休閑服品牌「美特斯·邦威」,和高檔休閑服品牌「CH』IN祺」。目前「美特斯?邦威」在全國設有專賣店900多家,「CH』IN祺」於2002年10月開設首家專賣家,2003年6月開始正式向全國招商。
集團在國內服裝行業率先採取「虛擬經營」模式,走品牌連鎖經營的發展道路。1995年5月公司開設第一家「美特斯?邦威」專賣店,當年全系統銷售額500萬元,到2000年銷售額達5.1億元。2001年,集團在堅持「虛擬經營」、穩步發展的基礎上,全面啟動品質管理工程,從品牌形象、產品設計與質量、市場拓展、銷售服務和信息化管理等全過程提升管理品質,2001年銷售額8.7億元,2002年突破15億元,2003年全系統銷售額突破20億元,美特斯邦威集團由此發展成為中國休閑服飾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2003年,「美特斯?邦威」羊毛衫被評為「中國名牌」。
公司從創立開始,始終把誠信經營作為企業發展的基石,贏得了消費者的信賴和行業的好評,其獨具特色的經營管理理念和品牌文化內涵,引起了業內和各界的廣泛關註:
☆在品牌形象提升上,公司運用品牌形象代言人、極具創意的品牌推廣公關活動和全方位品牌形象廣告投放,結合開設大型品牌形象店鋪的策略,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產品設計開發上,建立並培育了一支具有國際水準的設計師隊伍,與法國、義大利、香港等地的知名設計師開展長期合作,每年設計服裝新款式1000多種;
☆生產上突破了傳統模式,充分整合利用社會資源和國內閑置的生產能力,走社會化大生產專業化分工協作的路子,在廣東、上海、江蘇等地200多家生產廠家為公司定牌生產,形成年產系列休閑服2000多萬件(套)的強大生產基地,專業的品檢師對每一道生產工序實施嚴格的品質檢驗,嚴把質量關;
☆經營上利用品牌效應,吸引代理商加盟,拓展連鎖專賣網路,並對專賣店實行包括物流配送、信息咨詢、員工培訓在內的各種服務與管理,與加盟商共擔風險,共同發展,實現雙贏;實施忠誠客戶服務工程,不斷提升服務質量;
☆管理上實現電子商務信息網路化,建立了管理、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的計算機終端聯網的「信息高速公路」,實現了內部資源共享和網路化管理;
面對未來,美特斯邦威集團公司將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力爭打造世界服裝行業的知名品牌。
『伍』 美特斯邦威的營銷理念是什麼
美特斯邦威集團公司始建於1994年,是以生產銷售休閑系列服飾為主導產品的民營企業。目前擁有美特斯邦威上海、溫州、北京、杭州、中山、重慶、成都、廣州、沈陽、西安分公司,及祺格服飾有限公司。
集團下有休閑服品牌「美特斯?邦威」,和高檔休閑服品牌「CH』IN祺」。目前「美特斯?邦威」在全國設有專賣店900多家,「CH』IN祺」於2002年10月開設首家專賣家,2003年6月開始正式向全國招商。
集團在國內服裝行業率先採取「虛擬經營」模式,走品牌連鎖經營的發展道路。1995年5月公司開設第一家「美特斯?邦威」專賣店,當年全系統銷售額500萬元,到2000年銷售額達5.1億元。2001年,集團在堅持「虛擬經營」、穩步發展的基礎上,全面啟動品質管理工程,從品牌形象、產品設計與質量、市場拓展、銷售服務和信息化管理等全過程提升管理品質,2001年銷售額8.7億元,2002年突破15億元,2003年全系統銷售額突破20億元,美特斯邦威集團由此發展成為中國休閑服飾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2003年,「美特斯?邦威」羊毛衫被評為「中國名牌」。
公司從創立開始,始終把誠信經營作為企業發展的基石,贏得了消費者的信賴和行業的好評,其獨具特色的經營管理理念和品牌文化內涵,引起了業內和各界的廣泛關註:
☆在品牌形象提升上,公司運用品牌形象代言人、極具創意的品牌推廣公關活動和全方位品牌形象廣告投放,結合開設大型品牌形象店鋪的策略,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產品設計開發上,建立並培育了一支具有國際水準的設計師隊伍,與法國、義大利、香港等地的知名設計師開展長期合作,每年設計服裝新款式1000多種;
☆生產上突破了傳統模式,充分整合利用社會資源和國內閑置的生產能力,走社會化大生產專業化分工協作的路子,在廣東、上海、江蘇等地200多家生產廠家為公司定牌生產,形成年產系列休閑服2000多萬件(套)的強大生產基地,專業的品檢師對每一道生產工序實施嚴格的品質檢驗,嚴把質量關;
☆經營上利用品牌效應,吸引代理商加盟,拓展連鎖專賣網路,並對專賣店實行包括物流配送、信息咨詢、員工培訓在內的各種服務與管理,與加盟商共擔風險,共同發展,實現雙贏;實施忠誠客戶服務工程,不斷提升服務質量;
☆管理上實現電子商務信息網路化,建立了管理、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的計算機終端聯網的「信息高速公路」,實現了內部資源共享和網路化管理;
面對未來,美特斯邦威集團公司將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力爭打造世界服裝行業的知名品牌。
『陸』 美特斯邦威i的傳統營銷模式是什麼
呵,美邦傳統營銷就是店面營銷啊
『柒』 美特斯邦威營銷環境分析
微觀營銷環境的因素
1、供應商
供應商分析
1、供應商分析的必要性
供應商是指對企業進行生產所需而提供特定的原材料、輔助材料、設備、能源、勞務、資金等資源的供貨單位。這些資源的變化直接影響到企業產品的產量、質量以及利潤,從而影響企業營銷計劃和營銷目標的完成。
2、供應商對企業營銷的影響作用
(1)供應的及時性和穩定性
原材料、零部件、能源及機器設備等貨源的保證供應,是企業營銷活動順利進行的前提。如棉紡廠不僅需要棉花等原料來進行加工,還需要設備、能源作為生產手段與要素,任何一個環節在供應上出現了問題,都會導致企業的生產活動無法正常開展。為此,企業為了在時間上和連續性上保證得到貨源的供應,就必須和供應商保持良好的關系,必須及時了解和掌握供應商的情況,分析其狀況和變化。
(2)供應的貨物價格變化
供應的貨物價格變動會直接影響企業產品的成本。如果供應商提高原材料價格,必然會帶來企業的產品成本上升,生產企業如提高產品價格,會影響市場銷路;可以使價格不變,但會減少企業的利潤。為此,企業必須密切關注和分析供應商的貨物價格變動趨勢,使企業應變自如,早作準備,積極應對。
2、企業內部門
3、營銷中介
4、顧客
顧客分析
1、顧客分析的必要性
顧客是指使用進入消費領域的最終產品或勞務的消費者和生產者,也是企業營銷活動的最終目標市場。顧客對企業營銷的影響程度遠遠超過前述的環境因素。顧客是市場的主體,任何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只有得到了顧客的認可,才能贏得這個市場,現代營銷強調把滿足顧客需要作為企業營銷管理的核心。
2、顧客分析的市場類型
(1)消費者市場。指為滿足個人或家庭消費需求購買產品或服務的個人和家庭。
(2)生產者市場。指為生產其他產品或服務,以賺取利潤而購買產品或服務的組織。
(3)中間商市場。指購買產品或服務以轉售,從中贏利的組織。
(4)政府市場。指購買產品或服務,以提供公共服務或把這些產品及服務轉讓給其他需要的人的政府機構。
5、社會公眾
6、競爭者
競爭者分析
1、分析競爭者的必要性
競爭是商品經濟的必然現象。在商品經濟條件下,任何企業在目標市場進行營銷活動時,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競爭對手的挑戰。即使在某個市場上只有一個企業在提供產品或服務,沒有「顯在」的對手,也很難斷定在這個市場上沒有潛在的競爭企業。
企業競爭對手的狀況將直接影響企業營銷活動。如競爭對手的營銷策略及營銷活動的變化就會直接影響企業營銷,最為明顯的是競爭對手的產品價格、廣告宣傳、促銷手段的變化,以及產品的開發、銷售服務的加強都將直接對企業造成威脅。為此,企業在制定營銷策略前必須先弄清競爭對手,特別是同行業競爭對手的生產經營狀況,做到知己知彼,有效地開展營銷活動。
2、競爭者分析的內容
一般來說,企業在營銷活動中需要對競爭對手了解、分析的情況有:
(1)競爭企業的數量有多少;
(2)競爭企業的規模和能力的大小強弱;
(3)競爭企業的對競爭產品的依賴程度;
(4)競爭企業所採取的營銷策略及其對其他企業策略的反映程度;
(5)競爭企業能夠獲取優勢的特殊材料來源及供應渠道。
『捌』 美特斯邦威"虛擬經營"案例分析
說實話,你是來求作業還是什麼的?電商
美特斯邦威是B2C模式,也沒有發現什麼出彩的地方啊
『玖』 美特斯邦威的經營模式是怎樣的
上游50家工廠、下游近1800家加盟店,全部整合在同一個E-business平台上實時地協同工作
2006年,是中國本土時尚服裝品牌內憂外患的生死之年。
內憂:對於年生產能力近百億件、產能嚴重過剩的全球第一大服裝大國中國來說,服裝企業面臨著更大的難題:不少服裝企業還是按照傳統的方法,先將產品生產出來,再一級級地送到代理商、零售商手中。這樣做的結果是,要麼是市場預測不準而導致庫存積壓,要麼生產不足而導致缺貨。
外患:這一年, ZARA等歐洲時裝殺手瘋狂進攻中國。ZARA依靠其對流行時尚趨勢的跟風能力,以及基於電子商務的敏捷供應鏈管理體系,一路攻城掠池。
在內憂外患之中,從溫州起家、現大本營紮根上海的著名休閑服裝品牌美特斯·邦威卻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業績:2006年銷售額達40億,但全年累計的應收賬款卻只有區區幾十萬元。沒有自己的工廠,沒有自己的專賣店(少數大城市的大型形象店除外),卻掌控了200多家面料廠、輔料廠、成衣廠和1800多家遍布全國的加盟店,克服了服裝業庫存積壓和被拖欠貨款的「頑疾」。
美特斯·邦威到底靠什麼,能使董事長周成建足不出戶即可實時掌控和號令全國龐大的生產經營和銷售網路,並使企業的應收賬款水平保持在如此之低的水平?其成功經驗,可以概括為:「一種模式,三大法寶」。一種模式指虛擬經營模式,三大法寶指「品牌、設計和面向企業聯盟體的電子商務平台」。
虛擬經營:與耐克媲美
美特斯·邦威創立於1995年。創立之初,只有注冊資本50萬元,十幾個人。美特斯·邦威老闆周成建以溫州人特有的商業嗅覺,在20世紀中期看準了年輕人需要價格相對便宜一些的休閑服裝的市場空白,將自己定位在休閑服飾市場,推出T恤、夾克,結果生意非常好,1995年銷售收入達到了500多萬。
銷售形勢一片大好,美特斯·邦威的服裝品種也越來越多,但自己工廠已經沒有能力去生產這么多品種。怎麼辦?美特斯·邦威乾脆把自己僅有的一個工廠關了,將生產外包給廣東的生產能力過剩的服裝廠。
美特斯·邦威同時開始走出溫州,到杭州、上海自己投資開直營的專賣店。但是,網點的異地擴張,一方面資金跟不上,另一方面管理跟不上。美特斯·邦威又退回溫州,在上海縮小規模,引進代理商,發展代銷店。
這就是美特斯·邦威虛擬經營模式的雛形。但當時美特斯·邦威的管理層自己也不知道這就是在國際上很流行的虛擬經營模式,只是碰到沒有廠房,就找別人代工,沒有開店的資金和管理能力,就發展代理商,遇到一個難題,解決一個難題。
初嘗電子商務好處
在虛擬經營模式下,隨著企業規模變大,最後能否健康運轉,實際上靠的是面向整個產業鏈上下游的電子商務平台。
美特斯·邦威的電子商務之路始於1996年。從1996年到2000年,美特斯·邦威自主開發了第一代電子商務系統,包括倉庫信息管理系統、專賣店和分銷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生產進貨管理系統和辦公自動化系統。
隨著美特斯·邦威第一代電子商務系統的逐步上線,從1995年到2000年,訂單交貨周期由15天下降到8天;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從30天下降到2天;專賣店由10家增加到400多家;銷售額由500多萬飆升到5.1億元。到2001年,美特斯·邦威的銷售額增長到8.7億元。
美特斯·邦威也從一家擁有2家工廠數百工人的製造企業,轉型成沒有一台縫紉機,只有電子商務系統、品牌運作和研發設計的「虛擬企業」,打造了可以與耐克相媲美的「虛擬經營」模式。
打通產業鏈的電子商務平台
20世紀90年代末興起的互聯網技術,革命性地重塑了電子商務的發展方向。在支撐企業發展方面立下汗馬功勞的第一代電子商務系統,也遇到了巨大的難題。第一代電子商務系統採用的是結構化的軟體設計思路和C/S結構,遍布全國各地的各分公司、代理商、專賣店都有各自獨立的資料庫,他們無法通過互聯網即時互聯互通互相訪問,C/S結構、各個孤立的信息平台的弊端日益顯現,運行和維護成本在大幅攀升。
經過近一年的自我痛苦思考和思想斗爭,2001年,在集團主管IT、物流、生產運作的副總裁王泉庚說服了集團管理層,放棄老一代電子商務平台,決定重新全面規劃和自主開發新的、基於WEB架構的電子商務平台。
通過聘請郭富城、周傑倫等明星代言和大打央視廣告,通過與歐洲研發設計機構合作,美特斯·邦威形成了自己強大的品牌和設計能力,形成了以其為核心的企業聯盟體。美特斯·邦威的第二代電子商務系統(URP),就是面向企業聯盟體,打通整個產業鏈條的電子商務平台,具有兩個關鍵特點:
1. 基於互聯網時代最先進的WEB架構,全面面向虛擬經營經濟聯盟體,完全整合產業鏈條上的五個主體:品牌商(即作為品牌盟主的美特斯·邦威)、面料廠、外協製造商、加盟商和物流承運商,實現了產業鏈的一體化。力求真正給品牌盟主企業的四類客人提供一站式的電子商務高效服務。
2. 實施最高級別的應用大集中模式(供應鏈實時快速反應模式),即在資料庫及軟體底層,五個市場主體的業務流程、數據是完全整合在一起的,真正在供應鏈上達到實時的應用聯動。
門戶中的高效聯盟體
在外部專家普遍不看好的情況下,美特斯·邦威用了兩年半的時間,到2003年全部完成了新系統的開發和面向五個聯盟體市場主體的實施推廣工作。美特斯·邦威第二代電子商務平台的主要系統構成如下圖。
● 在企業內部,美特斯·邦威ERPⅡ系統將企業進銷存、人財物全部整合在一起,實現了企業的生產、市場、銷售、財務一體化。與ERP相結合的還有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Proct Life Managerment,簡稱PLM)/商品企劃系統(Merchandise Plan,簡稱MP)。商品企劃系統主要用於做商品計劃。而在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中,可以同步看到從設計師的服裝創意概念設計、技術設計、面料開發、樣衣製作和最後提交生產系統的整個流程。
商業智能系統(Business Intelligence,簡稱「BI」)是給企業高層管理者提供決策支持的報表分析系統,使用BI可以從各個角度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進行分析,比如分析成本結構,分析流程等待及流程銜接時間等等。
● 在企業外部,美特斯·邦威面向產業鏈合作夥伴、顧客及大眾的電子商務平台主要具有以下四個門戶:
1. 工廠門戶:美特斯·邦威的上游外協工廠在全國有200多家,包括面料、輔料和成衣廠。美特斯·邦威站在工廠的角度,同時結合作為品牌盟主的管理需求,將自己與工廠的業務流程整合在一起,工廠可以通過互聯網直接登錄美特斯·邦威的電子商務門戶,實時查看生產計劃、物料需求、往來賬結算,實現從服裝創意設計、面料采購、生產過程、產品質檢入庫及出庫銷售、物流配送和財務對賬等整個供應鏈全過程的協同工作。
2. 加盟商門戶:實現了百分之一百的對全國1800多家加盟連鎖店的管理和掌控。加盟店猶如美特斯·邦威內部的一個部門一樣,加盟專賣店的整個業務流程與美特斯·邦威的產供銷和財務結算,完全是一體化,實現了網上實時下單、實時配送跟蹤、實時結算和對賬。
在美特斯·邦威總部,還安裝有一個綜合大型電子屏幕,可以實時通過電子商務系統看到全國各大門店的現場,並且可以360度觀看,可以動態和靜態地觀看,還可以實時視頻對話和指導店面設計陳列。總部還可以查看全國加盟店系統當天交易情況,不同地區加盟店經營指標對比分析,同一地區的兩個或多個加盟店經營狀況對比分析,甚至任何一個加盟店當天發展的VIP會員檔案、消費情況、積分情況。
3. 網上購物門戶:美特斯·邦威正在規劃研製面對終端消費者的B2C網上購物平台和視頻多媒體購物平台,未來消費者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到購物的樂趣,隨意搭配自己喜歡的產品,並在網上下單,自己只需要在家中坐等衣服送貨上門。
4. 面向大眾的企業網站:美特斯·邦威面向一般大眾的企業新聞網站。
到2006年底,以美特斯·邦威為核心的整個企業聯盟體人員,加起來近10萬人。如此龐大的網路,如此復雜的聯盟體,離開一個強大的、四通八達的電子商務平台,其管理難度可想而知。
敏捷的第二代電子商務平台不僅使訂單處理、財務結算等均從原來老系統至少兩三天,變成了實時完成,而且訂單交貨周期由老系統的8天下降到2006年的3.3天。
『拾』 美特斯邦威的推廣策略是什麼
品牌代言
品牌介紹:
美特斯邦威集團公司始建於1995年,主要研發、生產、銷售品牌休閑系列服飾。目前擁有美特斯邦威上海、溫州、北京、杭州、重慶、成都、廣州、沈陽、西安、天津、濟南、昆明、福州、寧波等分公司。「美特斯·邦威」是集團自主創立的本土休閑服品牌。1995年4月22日,公司開設第一家「美特斯·邦威」專賣店,到目前「美特斯·邦威」在全國設有專賣店1600多家。
集團在國內服裝行業率先採取「虛擬經營」模式,走品牌連鎖經營的發展道路。2001年,集團在堅持「虛擬經營」、穩步發展的基礎上,全面啟動品質管理工程,從品牌形象、產品設計與質量、市場拓展、銷售服務和信息化管理等全過程提升管理品質,美特斯邦威集團由此發展成為中國休閑服飾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集團已連續6年躋身中國服裝行業百強企業,連續3年被全國工商聯評為「上規模民營企業500強」。2003年,「美特斯·邦威」羊毛衫被評為「中國名牌」;2004年、2005年,「美特斯·邦威」連續兩年被評為「中國青年最喜愛的服裝品牌」,2005年,集團躋身「中國製造業500強」,榮獲「2003/2004中國服裝品牌年度營銷大獎」和「中國女性消費者最滿意的品牌」稱號。2006年再次榮獲「2004/2005中國服裝品牌年度策劃大獎」。
公司從創立之日起,就始終把誠信經營作為企業發展的基石,贏得了消費者的信賴和行業的好評,獨具特色的經營管理理念和品牌文化內涵,引起了業內和各界的廣泛關註:
在品牌形象提升上,公司運用品牌形象代言人、極具創意的品牌推廣公關活動和全方位品牌形象廣告投放,結合開設大型品牌形象店鋪的策略,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產品設計開發上,建立並培育了一支具有國際水準的設計師隊伍,與法國、義大利、香港等地的知名設計師開展長期合作,每年設計服裝新款式1000多種;
生產供應上,突破了傳統模式,充分整合利用社會資源和國內閑置的生產能力,走社會化大生產專業化分工協作的路子,在廣東、上海、江蘇等地200多家生產廠家為公司定牌生產,形成年產系列休閑服2000多萬件(套)的強大生產基地,專業的品檢師對每一道生產工序實施嚴格的品質檢驗,嚴把質量關;
經營上利用品牌效應,吸引加盟商加盟,拓展連鎖專賣網路,並對專賣店實行包括物流配送、信息咨詢、員工培訓在內的各種服務與管理,與加盟商共擔風險,共同發展,實現雙贏;實施忠誠客戶服務工程,不斷提升服務質量;
管理上實現電子商務信息網路化,建立了管理、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的計算機終端聯網的「信息高速公路」,實現了內部資源共享和網路化管理。
2005年是美特斯邦威成立十周年,集團進入二次創業階段,開始從業務模式創新轉向管理模式創新,利用信息化平台整合社會資源,構建服裝產業上下游生態鏈,全面提升管理。
集團於98年開始逐步把經營管理中心、研發中心移到上海。2005年12月10日,集團總部正式啟用,藉助上海這個時尚之都和經濟中心的區位優勢和有利平台,充分整合配置資源,加快了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循環。
面對未來,美特斯邦威集團公司將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立志實現「百億企業,百年品牌」的戰略目標,實現「年輕活力的領導品牌,流行時尚的產品,大眾化的價格」這一願景,力爭打造世界服裝行業的知名品牌。
美特斯邦威官方網站:http://www.metersbonwe.com/
本篇文章來源於 品牌世家(www.ppsj.com.cn) 轉載請以鏈接形式註明出處 網址:http://pp.ppsj.com.cn/metersbon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