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像zara, 優衣庫等這樣的品牌定位是什麼中檔還是中低還是中高還是什麼
Zara、優衣庫等這樣的品牌都屬於中檔品牌,因為它們的價格都很平民,性價比比較高。
這些品牌都屬於快消品牌,其運營方式就是減少庫存,加快款式的更新換代,每年盡量提供海量的款式供消費者選擇。
選購服裝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身材決定衣服款式
無論男女,身材都有高矮胖瘦之分,而衣服的款式也會根據人們的需求設計。在挑選服飾的時候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材,例如骨架較小,較為瘦弱的人應該穿著剪裁合身的服飾,挑選衣服既不會過於修身顯得過於纖細,也不要選的寬松導致撐不起來;豐滿型的適合稍微寬松一點的款式,可以很好的藏肉,修飾身材曲線。
2、色彩決定衣服層次
多種色彩的搭配不是每個人都能駕馭得了的。穿得好的是時尚,穿的失敗則會讓過於繁復的顏色減弱主次關系,讓整體造型顯得雜亂無章,看起來非常難受。所以如果沒有自行駕馭過多色彩,那麼純色系的協調,兩種色彩的搭配或是三種顏色的混合都可以,不過在挑選衣服顏色的時候最好要有主次之分。
3、細節決定衣服品質
衣服的細節體現在衣服的做工、材質、版型、剪裁等各個方面,好的服裝選用的材質非常有質感,做工也非常精細,版型也更加適合人體穿著。想要舒適又高端的服裝,一定要注意這些小細節。
『貳』 ZARA的定位是大概是什麼呢
ZARA(颯拉)是1975年設立於西班牙隸屬Inditex集團(股票代碼ITX)旗下的一個子公司,既是服裝品牌也是專營ZARA品牌服裝的連鎖零售品牌。ZARA是全球排名第三、西班牙排名第一的服裝商,在87個國家內設立超過兩千多家的服裝連鎖店。
ZARA深受全球時尚青年的喜愛,設計師品牌的優異設計價格卻更為低廉,簡單來說就是讓平民擁抱High Fashion。Inditex是西班牙排名第一,超越了美國的GAP、瑞典的H&M、丹麥的KM成為全球排名第一的服裝零售集團。
截至2013年10月31日它在全球86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6249家專賣店,旗下共有8個服裝零售品牌,ZARA是其中最有名的品牌。在全球86個國家擁有1808家專賣店(自營專賣店佔90%,其餘為合資和特許專賣店)。
(2)gap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ZARA旗下擁有400餘位的專業設計師,一年推出的商品超過120000款,可說是同業的5倍之多,而且設計師其平均歲數只有25歲,他們隨時穿梭於米蘭、東京、紐約、巴黎等時尚重地觀看服裝秀,以擷取設計理念與最新的潮流趨勢,進而模擬仿效推出高時髦感的時尚單品。
每周兩次的補貨上架,每隔三周就要全面性的汰舊換新,全球各店在兩周內就可同步進行更新完畢,極高的商品汰換率,也加快了顧客上門的回店率,因為消費者已於無形中建立起ZARA隨時都有新東西的重要形象。
除此之外,ZARA設計群也實時與全球各地的ZARA店長進行電話會議,透過了解各地的銷售狀況與顧客反應,來靈活變通調整商品的設計方向,因應客人的百變口味,而且在顧客購買的同時,店員已經將商品特徵以及顧客資料輸入計算機,藉由網際傳輸將數據送回ZARA總部。
設計群則可掌握各種精確的銷售分析與顧客喜好,再加上本身專業的時尚敏銳度,來決定下一批商品的設計走向與數量,如此一來,商品即可發揮最大銷售率,也意味著能有效壓低庫存的出現率。
『叄』 有沒有像優衣庫一樣把衣服定位在平價快速消費的品牌呢
1、多品牌折扣店,或多品牌店,嚴格意義上講就是零售商品牌店,這類店成功的案例也不少,但需要注意的是,開這類店一定要有三個條件,缺一不可:(1)你自己有很強的組貨能力;(2)你已經有很好的客群關系,用我的一位經銷商朋友的話說,「我的臉就是我家店的招牌」;(3)有一個合適的門店,選址一定要合適,包括門店的租銷比和目標消費人群
2、多品牌店的消費人群定位是第一重要的,我看你希望做男女時裝(20-30歲),我不能說不行,但這樣對你和你的店要求都是比較高的,我的建議是不做主流市場,做分類市場,比如中老年女裝店、沒有品牌LOGO的簡裝店或者是賣給打工妹打工仔的休閑店,或者是類似老北京布鞋這一類的店
3、你關注的是貨源問題,貨源問題包含三個層面:(1)先明確你賣給誰,就是上面說的消費定位問題,然後再考慮賣什麼;(2)明確了賣什麼(什麼風格、什麼價格、什麼品類等),就可以框定選擇貨源的范圍,貨源主要是四個來源:
選定相關品牌公司的庫存貨品
一些加工廠的尾貨
一些出口類商品的追單
自己當買手,自己找工廠下單
(3)貨源的第三個問題就是產品組合關系,這包括哪些品牌組合在一起,品類的組合,價格的組合,甚至要考慮風格系數和色彩的組合,組合指的是產品線的寬度和深度(多少個SKU,每個SKU多少訂單量),這就是為什麼多品牌零售店對你在服裝行業經驗值的考驗
4、更需要你重點考慮是,這樣的貨源結構如何能保證長期性和穩定性,因為這類貨源多數都是屬於「趕機會」的
5、有了貨源後,門店選址,即門店開在哪裡,既要滿足目標顧客群的覆蓋,又要考慮房租及周邊競品分布;再往回,門店要裝修成什麼風格的,多品牌商品如何組合搭配陳列,同時又不打破店面整體的風格等問題,也是在開店前要慎重考慮的。
『肆』 ZARA是一個什麼品牌
ZARA(颯拉)是1975年設立於西班牙隸屬Inditex集團(股票代碼ITX)旗下的一個子公司,既是服裝品牌也是專營ZARA品牌服裝的連鎖零售品牌。ZARA是全球排名第三、西班牙排名第一的服裝商,在87個國家內設立超過兩千多家的服裝連鎖店。
ZARA深受全球時尚青年的喜愛,設計師品牌的優異設計價格卻更為低廉,簡單來說就是讓平民擁抱High Fashion。Inditex是西班牙排名第一,超越了美國的GAP、瑞典的H&M、丹麥的KM成為全球排名第一的服裝零售集團。
截至2013年10月31日它在全球86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6249家專賣店,旗下共有8個服裝零售品牌,ZARA是其中最有名的品牌。在全球86個國家擁有1808家專賣店(自營專賣店佔90%,其餘為合資和特許專賣店)。盡管ZARA品牌的專賣店只佔Inditex公司所有分店數的三分之一,但是其銷售額卻占總銷售額的66%左右。
(4)gap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運營策略
1、差異化市場定位策略
ZARA品牌定位能成功區隔市場,其關鍵在於能貼近消費者需求以及充分整合區域資源。ZARA是「中低價位卻擁有中高級質量」的國際性流行服飾品牌,以中高消費者為主要客戶族群,讓低價服裝也可以像高價服裝一樣入時好看,以滿足消費者追求流行不需要花大錢的心理需求。
2、全球運籌營運策略
ZARA運用西班牙、葡萄牙廉價的生產資源以及鄰近歐洲的地緣優勢,大幅降低產品製造與運輸成本、提升貨品上架時效並掌握JIT的及時流行趨勢,是其能提供消費者所喜愛的物美價廉的產品的關鍵原因。
3、創新營銷策略
ZARA以「歐洲製造」為主要營銷策略,成功切入消費者內心對「歐洲製造」等同於高級流行服飾品牌的意向,其以市場需求驅動之營銷策略是成功打入市場的關鍵之一。
『伍』 優衣庫,zara,hm的商業模式有何不同.
所謂商業模式是一個系統性的概念,分為廣義的以及狹義的概念。
從廣義上來講,這三家連鎖衣裝零售企業的商業模式都是快時尚的典型代表,所謂的快時尚是通過時尚買手以及精細化管理的產業鏈,以小批多次的高頻次產品生產極大的縮短零售門店商品更新的間隔,最大化的實現應季商品的價值,提高零售門店的坪效。另一方面積極的搜取客戶的需求信息,通過全面的數據信息系統為下一期的設計目標提供數據支持,從而形成從顧客中來,到顧客中去的典型的良性循環。
但是三者的系統稍微有一些不同:
1.優勢產品
ZARA和HM比較像,款多量少,款式更新速度極快,著重把握時尚潮流。可能某段時間有那麼幾款賣得特別好,不過很難挑出什麼標志性產品。
優衣庫主打基本款,夏天款式繁多的UT、秋冬的搖粒絨、輕型羽絨、HEATTECH保暖內衣是它的拳頭產品
2.風格
ZARA:時尚(成熟、白領)
HM:時尚(年輕、活力)
優衣庫:日式休閑
後兩個你去他們官網看下就知道。而優衣庫剛好相反,他的非基本款讓歐美模特穿也挺奇怪。
3.價格
這個和他們各自的風格、市場定位有關系。給我總的印象:ZARA>GAP>HM=優衣庫
其中優衣庫的價格這兩年有個波動,2011、2012年基本全線漲價,這兩年年又降回來了
4.質量
總體印象:優衣庫>ZARA>HM,不時有後三個品牌質量不過關、面料有毒的新聞出現。而優衣庫最近出現過一次嬰兒睡衣易燃在美國被召回,貌似不是因為面料,而是因為剪裁 = =#
當然這個是同價位商品的比較,如果不同價位的話,GAP 249的牛津紡襯衫確實比優衣庫149的要好。HM就不說了,渣一樣的質量...
5.發展趨勢
這幾個快銷品牌,第一是ZARA,第二是HM,優衣庫在第五。不過優衣庫的發展非常迅猛,它在中國的開店數目也是這幾個品牌裡面最多的。優衣庫今年開始向時尚度和設計感發力,春夏新款色彩異常豐富,女裝的DIP系列賣得還挺好。另外在新材料的研發和使用上,優衣庫也是做得最為用心。ZARA和HM沒看出什麼變化,最讓人看不懂的是GAP,在美國走的基本是平價的路子,來到中國後價格一點都沒有親民的意思,說時尚吧,也不是,質量最好吧,也輪不上它。經營狀況每況愈下,近來還有要被優衣庫收購的傳言。
6.總結
扯得有點多,回到題主說的各自優勢。我個人比較主觀的總結,ZARA:快、時尚度(非常努力地抄大牌);HM:快、便宜;優衣庫:性價比、基本款的豐富性。
『陸』 你是如何看待Gap考慮出售中國業務這件事的
很多消費者在出門逛街的時候,經常能夠看到一些國際品牌,在中國的線下設了很多店鋪。比如說像優衣庫,它是來自日本的品牌,像GAP或者是 hm這些品牌,他們也是來自美國或者是英國的品牌。所以能夠看出來這些外國的品牌在中國的市場上也是佔有很大的市場份額的,但是通過這些年來中國的一些本土品牌的上升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國家的市場品牌的地位不斷上漲。
不僅是在款式上或者是在面料上,整體的感覺都是輸在屬於一種類型的服裝風格。但是很多網友在逛這兩家店的過程中也能夠感受到一些明顯的區別,比如說大家在逛優衣庫的時候能夠看上去這個優衣庫的定價是十分合理的。並且它的用料也是非常好,但是在逛gap的時候,雖然說它的用料也非常好,但是它的價格卻要比優衣庫要貴上2倍。像這樣的定價也會讓很多網友們覺得不值得,所以大家在市場有選擇的情況下更會選擇其他品牌,而不是選擇這個。如果概率要考慮退出中國的業務的話,可能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也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
『柒』 gap牌子是什麼檔次的
中等檔次。GAP是美國休閑品牌。在國外與同行業的優衣庫、zara、HM中,它是銷售冠軍的品牌。以經典的1969牛仔褲系列出名,衣服面料非常好。牛仔褲的質感比LEVIS的要好,再國外非常有名。
GAP(蓋璞)是美國最大的服裝公司之一。1969年創建時,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名員工。而現在,它是擁有五個品牌(GAP、Banana Republic、Old Navy、Piperlime、Athleta )、3200多家連鎖店、年營業額超過130億美元、員工16.5萬人的跨國公司。
蓋璞 (Gap) 誕生於美國加州,蓋璞 (Gap) 品牌服飾帶給人們的是一種休閑的氣質,讓無拘無束的美國青年能夠盡情的享受自然、舒適的生活。
『捌』 GAP正考慮出售中國區業務,快時尚品牌為何近年來舉步維艱
近日,GAP品牌將要退出中國市場,品牌方正在考慮出售包括中國業務在內的潛在市場,調整在中國的運營情況。
中國市場逐漸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GAP品牌自2010年進入中國市場,入局太晚,很多品牌已經在中國市場佔有一席之地,GAP品牌的營銷策略卻又過於陳舊,發展速度又過於緩慢,始終無法突破圈層。
快時尚品牌為何近年來舉步維艱?
快時尚品牌還是有很好的勢頭的,目前大大小小的品牌越來越多,市場競爭力很大。但是擁有好的創新,保證產品質量,再輔之以好的銷售策略,緊跟時代發展,在“快時尚”品牌市場還是很有潛力的。
Gap品牌在中國市場存在感最大的時候,也就是曾經剛跨入中國市場和現在將要離開中國市場。
雖然對於GAP品牌突然宣布將要出售中國區的業務很是驚訝,但是這些都是有跡可循的。
『玖』 商業模式分析的案例分析
德士風公司商業模式分析
流行自上世紀 90年代後期的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概念,如今總是被掛在創業者和風險投資者嘴邊。毋庸置疑,企業有了一個好的商業模式,成功就有了一半的保證。對於處在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的現代企業來說,依靠引入新的商業模式來保持持續的變革和創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經濟學家給商業模式下了這樣一個拗口的定義:它是一種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關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闡明某個特定實體的商業邏輯。它描述了公司所能為客戶提供的價值以及公司的內部結構、合作夥伴網路和關系資本(Relationship Capital)等藉以實現(創造、推銷和交付)這一價值並產生可持續盈利收入的要素。總之,就是要求企業在價值主張、消費者目標群體、分銷渠道、核心能力等方面做足功夫。
通俗地講,商業模式就是企業通過什麼途徑或方式來賺錢。這個惱人的問題一直以來困擾著各行各業的企業家們。
尤其在金融風暴席捲全球的大環境下,眾多企業正在積極地探索新的商業模式,以求保護自己的生存之地。北京德士風服裝領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士風公司)率先做出了有益嘗試,推出一整套具有中國特色的商業模式,不僅穩固了自己在行業內的一畝三分地,還抓住了危機中的「機」——機遇,搶在其他企業前面佔領市場、擴張渠道、提升品牌,步步為營,為打造 「DESFONE」中國領帶專業運營商第一品牌的形象潛心挖掘。
「DESFONE」野心 位於北京亞運村西奧中心的德士風公司,是一家集領帶設計、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專業化服飾企業。德士風把「打造中國領帶第一品牌」作為公司的願景目標,目前,公司的具體運作是:將產品品牌、公司品牌和渠道店名品牌統一為「DESFONE」品牌,也就是說,德士風公司的渠道終端統一推廣的是 「DESFONE」渠道店名品牌。在這個統一終端形象的店名下,根據區域經濟水平、商場定位、商場位置、商場專櫃面積等因素,決定每個終端店的品牌結構、品類結構和品種結構,以適應渠道快速擴張的要求。
在中國領帶行業,德士風率先推出這一商業模式,無論從品牌還是渠道的擴張,都走在其他企業的前列。下面從行業發展現狀、公司的整體戰略、公司的業務組合分析等方面入手,提出將品牌的長期培養和渠道的迅速擴張作為實現公司戰略目標的基本舉措,分析這一商業模式的先進性和優越性。
成長中的領帶 從行業總體來看,我國領帶行業正處於發展成長階段。我國領帶企業的生產設備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產品設計也從最初的拿來主義向自行發展設計方面轉化,隨著市場容量的不斷增長,行業規模在不斷擴大,但是國內領帶企業普遍缺乏國內、國際的知名品牌,產品附加值不高。
同時,領帶企業面臨著一個非常復雜的國內領帶市場。在銷售渠道、需求類別、價格彈性、產品品質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國內領帶企業的銷售主渠道一般有百貨商店、超市、批發市場三種,地鋪專賣店渠道尚未形成。需求類別一般以個人消費和企事業、機關單位的團購、定製為主。相對於終端個人客戶而言,高檔消費價格彈性不大,中低檔消費價格彈性較大,處於價格競爭階段,真正的品牌競爭尚未形成。對於經銷商來說,由於產品同質化嚴重,價格競爭也很激烈。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國內領帶品牌尚未形成足夠的影響力與打入國內高端領帶市場的洋品牌競爭。同時,很多企業或「借船出海」,或「掛羊頭賣狗肉」,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缺乏踏踏實實做品牌的心態。這樣,由於國際貿易環境和傳統行業的生產過剩,未來 5~8年必然會淘汰一批傳統經營企業。「在這個偉大而壯麗的洗牌時代,這是抱團抗寒、兼並擴大,突破性發展的歷史機遇。 」德士風公司打造「中國領帶第一品牌」的戰略目標具有極大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渠道快速擴張是抓住這一機遇的關鍵一環。
神奇的同心多角化 一直以來,德士風公司推行的經營理念是:以領帶為核心的同心多角化經營。將領帶產品做大做強是這一經營理念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不斷延伸出品牌結構、品類結構和價格體系的多角化,最終目的是擴大市場,實現終端銷售業績的突破性提升。
從品牌結構來看,除了 「DESFONE」品牌,公司還代理芬迪、紀梵希、瑪爾 ·佐羅、蒙塔納等七大世界頂級領帶品牌,佔有國內高端領帶市場較大的份額。 1999年,公司啟動了義大利尼諾 ·費雷品牌領帶服飾系列產品,以尼諾 ·費雷品牌進入國內高端領帶服飾市場,與國際大品牌分庭抗爭。此外,德士風品牌產品主打穩定收入群體的中檔消費市場,迪安奇品牌主要面向大眾型、時尚型消費者。德士風旗下的品牌按照市場定位組合呈金字塔結構。這樣層次豐富的品牌結構,不僅滿足了中國市場不同類別的消費群體的不同需求,也為德士風公司佔領不同的市場打下基礎。
從品類結構來看,領帶產品依然是公司的核心產品。 2008年之前,領帶產品的比例一直在 60%以上。從 2009年開始,公司將逐步調整各產品品類的比例。領帶產品調整到 50%,依然是核心產品,這點不容置疑;其他飾品如絲巾、皮具等上升為 20%而襯衫和西裝等成衣則佔到 30%的比例。綜合來看,以領帶為核心的飾品佔到 70%的優勢比例,這也是德士風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做大做強以領帶為主打的男士隨身飾品,如皮帶、錢夾、皮包、領帶夾、袖扣及其它飾品等,成為高端飾品領先品牌。
從價格體系來看,金字塔型品牌結構,國外名牌處在金字塔尖,是最高端價格定位,尼諾 ·費雷品牌是中、高檔價格定位,德士風品牌是中檔價格定位,迪安奇品牌則是大眾化價格定位,全面覆蓋了不同階層的消費群體。
如何整合這樣一個龐大、繁雜的同心多角化經營體系,使之轉化為優勢力量來促進企業發展?德士風公司 2008年開始推行了一套最本質、最實效、最具進攻性的商業模式,搶在其他企業前面占據行業優勢地位。
大一統的渠道擴張 以同心多角化的經營體系為基礎,德士風開始棄繁從簡,如開篇所說,將產品品牌、公司品牌和渠道店名品牌大一統在 「DESFONE」名下,落實在銷售上,就決定了其渠道終端店名 「DESFONE」將遍地開花。而在不同的 「DESFONE」領帶服飾專營店裡,又可以根據區域的不同、商場定位的不同、商場專櫃位置面積的不同等等因素,對多層次的品牌結構、品類結構、品種結構進行有機地排列組合,從而適應中國這樣一個全世界最為復雜多樣的渠道結構,實現渠道的無限擴張。
從 2009年開始,德士風將推廣多種渠道形式並存的策略,頂級商場、購物中心、傳統百貨商場、超市、大賣場,甚至地鋪專賣、高檔酒店、機場以及禮品渠道都可以看到 「DESFONE」領帶服飾專營店的影子。
例如,根據多層次的品牌結構,像芬迪、紀梵希及尼諾·費雷這樣的品牌領帶將會在頂級商場的 「DESFONE」店裡出現,而迪安奇品牌的領帶則可能更多地出現在超市和大賣場。這樣,通過品牌的不同層次組合, 「DESFONE」領帶服飾專營店就可以最大范圍地佔領不同的渠道。
另外,從品類結構的多角化來分析,這種排列組合的方式則更加自由。
這樣的品類結構自由組合,決定了 「DESFONE」終端店的形式變幻多樣、可大可小。比如,如果領帶專賣,只需商場的飾品櫃台就可以了,因為目前德士風領帶款式、設計能力等均具備了中國領帶第一品牌的實力;如果有適合位置面積的商場主櫃台,德士風公司也有能力把各個品牌的各個品類(如:領帶、皮具飾品、襯衫、西服等)都拿出來展示。換個角度說,就是無論什麼渠道,給多大一塊店面,德士風都能找到與之匹配的最佳的 「DESFONE」終端店形式,這樣的渠道擴張幾乎是無限級的。
圖2是我們描繪的最終的渠道終端店形式 —DESFONE生活館,也是德士風公司努力的方向,即成為中國領帶專業運營商第一品牌,無論在哪裡,只要有男士想買領帶,或者其他男士飾品,必然先想到去 「DESFONE」店裡看一看,因為那裡聚集了各種品牌、不同價位的產品供他們選擇,這在無形中已經改變了他們的生活理念和消費習慣。
他們認為,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市場擴張已成為必然,市場擴張的有效方法就是渠道擴張。德士風推行的這一商業模式可以使渠道無限擴大,適合中國的任何渠道,這就是這一模式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領帶行業的 GAP 德士風推行的這一核心商業模式,其實在國外已經有不少成功範例, GAP就是其中的典型。當然,二者之間還是有一定差異性。 GAP的定位相對狹窄,倡導一種休閑的生活態度或生活方式,而且 GAP的系列品牌均為 GAP公司旗下所有。而「DESFONE」品牌則匯聚了國外代理品牌、收購的設計師品牌、自有品牌等等,品牌層次更加豐富,產品品類組合也更加多樣和自由。
但是,德士風並不是對 GAP商業模式的簡單復制,而是根據中國國情進行了創新。這種商業模式的優勢非常明顯,不僅適合中國渠道復雜的多樣結構,而且將分散的品牌和圖 4德士風公司的市場戰略角色定位產品統一在 「DESFONE」名下,更加具有競爭力,也可以把 「DESFONE」品牌最大限度地傳播出去。
贏在未來 從圖表中不難看出,德士風推行的這一商業模式離不開兩大元素,一是品牌,二是渠道。在德士風利用渠道擴張的進攻戰略中,品牌起到了沖鋒在前的關鍵作用。請看德士風各品牌的組合矩陣圖。
根據以上品牌組合矩陣圖,為了使產品品種及其結構適合市場需求的變化,德士風公司將四個層次的品牌分別規劃到圖中的四個象限。根據市場成長率和相關市場份額的高低,確定投入資源的分配多少。他們認為,這樣的品牌定位和品牌分配不僅有利於德士風建立行業領導者地位,而且有利於品牌孵化和品牌協同,最終提升銷售。終端表現形式就是 DESFONE領帶服飾專營店。在實現這一商業模式的過程中,品牌和渠道相輔相成,並駕齊驅。
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許戈輝對「名人面對面」節目定位時曾說過:「走進名人面對面節目的就是名人 」。同樣,德士風公司推行的這種商業模式,其努力打造的目的也是希望「進入 DESFONE店的品牌都是名牌」。德士風公司已經把自己的市場戰略角色定位為領帶市場的領導者,打造 「DESFONE」中國領帶專業運營商第一品牌的夢想將在不久的將來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