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痕量分析的應用領域
痕量分析主要應用於地球化學、材料科學、生物醫學、環境科學、表面科學以及罪證分析等領域。
B. 痕量分析的介紹
痕量分析 (),物質中含量在百萬分之一以下的組合的分析方法 。痕量一詞的內含義隨著痕量分析技術的發容展而有所變化。痕量分析包括測定痕量元素在試樣中的總濃度,和用探針技術測定痕量元素在試樣中或試樣表面的分布狀況。一般分成3 個基本步驟:取樣、樣品預處理和測定。由於被測元素在樣品中含量很低、分布很不均勻,特別是環境樣品,往往隨時間、空間變化波動很大,要充分注意取樣的代表性和保證一定的樣品量。為了增強對痕量成分的檢出能力和除去基本干擾,痕量組分的分離與富集常常是必不可少的,有兩種方案:一種是將主要組分從樣品中分離出來,讓痕量組分留在溶液中;另一種是將痕量組分分離出來而讓主要組分留在溶液中。為了提高分離、富集效果,通常應用掩蔽技術。樣品預處理的另一個目的是使痕量組分轉變為最適宜於最後測量的形式。常用的分離 、富集方法有揮發 、沉澱和共沉澱 、電解、液-液萃取、離子交換、色譜、萃取色譜、電泳等。在分離、富集過程中對於污染和痕量組分的損失要予以充分注意。
C. 痕量和超痕量分析方法有哪些
痕量分析的常用方法分述如下:
化學光譜法
常用於測定高純材料中痕量雜質,對分析99.999~99.9999%純度材料,效果好,測定下限可達μg至ng級。此法須先用液-液萃取、揮發、離子交換等技術分離主體,富集雜質,再對溶液干渣用高壓電火花或交流電弧光源進行光譜測定;或在分離主體後,把溶液濃縮到2~5ml,用高頻電感耦合等離子體作光源進行光譜測定。
中子活化分析法
高純半導體材料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用同位素中子源和小型加速器產生的通量為1012厘米-2·秒-1以上的中子流輻射被測定樣品。中子與樣品中的元素發生核反應,生成放射性同位素及γ射線。例如Si+n→Si+γ。用探測器和多道脈沖高度分析器來分析同位素的放射性、半衰期及 痕量分析有關圖書
γ射線能譜,就能鑒定出樣品中的痕量元素。中子活化分析法的主要優點是靈敏度高於其他痕量分析方法,可在ppm或ppb的范圍內測定周期表中的大部分元素;使用高解析度的Ge(Li)半導體探測器和電子計算機可顯著提高分析速度;樣品用量少並不被污染和破壞;同時能分析多種元素。對於中子吸收截面非常小,產生的同位素是非放射性的、或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很長或很短的元素,不能用此法分析。
質譜法
利用射頻火花離子源雙聚焦質譜計測定高純度材料中痕量雜質,其優點是:靈敏度高,測定下限達μg至ng級,一次可分析70多個元素。如有標樣,可進行高純金屬和半導體定量分析、粉末樣品或氧化物(製成電極後需鍍導電高純銀膜)的分析;如無標樣,採用加入內標元素的方法也可進行定量分析。若粉末樣品或溶液樣品的分析與同位素稀釋法技術結合,可不需標樣進行定量分析,並可提高分析的靈敏度和准確度。
分光光度法
用被測定元素的離子同無機或有機試劑形成顯色的絡化物,元素的測定下限可達μg至ng級。在無機痕量分析中還常用化學熒光(發光)法測定某些元素,例如Ce、Tb、Ca、Al等。新合成有機熒光試劑,如吡啶-2,6-二羧酸,鈣黃綠素等,都有良好的選擇性和靈敏度,測定下限小於0.01μg。
原子吸收光譜法
有較好的靈敏度和精密度,廣泛應用於測定高純材料中的痕量元素。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譜進行分析時,除用空氣-C2H2火焰外,還可用N2O-C2H2火焰以擴大分析元素的數目。近年來,又發展出無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把石墨爐原子儀器應用於痕量元素分析。原子吸收光譜分析由於化學組分干擾產生系統誤差,也由於光散射和分子吸收產生的背景信號干擾,短波區比長波區大;無火焰法比火焰法嚴重。為提高痕量元素測定的可靠性,採用連續光源氘燈和碘鎢燈等以及塞曼效應技術校正背景,並與階梯單色儀相結合以改進波長的調制,效果更好。此外,痕量分析中還應用原子熒光技術。
極譜法
採用電化學分析法進行痕量元素測定,除用懸汞電極溶出伏安法測定 Cu、Pb、Cd、Zn、S等元素外,近年來發展了玻璃碳電極鍍金膜溶出伏安法測定某些重金屬元素。另外用金(或金膜)電極測定As、Se、Te、Hg等元素。膜溶出伏安法可進行陽極溶出,也可進行陰極溶出,測定下限可達1~10ng,將溶出伏安法與微分脈沖極譜技術相結合,可大大提高靈敏度和選擇性。
痕量分析主要應用於地球化學、材料科學、生物醫學、環境科學、表面科學以及罪證分析等領域。
D. 分析化學中什麼是痕量,微量
在分析化學中,根據分析試樣中待測組分的含量多少,分析化 學可以分為: 常量組分(質量分數>1%)分析、 微量組分(0.01%~1%)分析、 痕量組分(<0.01%)分析 和超痕量組分(約0.0001%)分析; 根據分析試樣的用量多少,分析方法可以分為: 常量分析(試樣用量>100mg,試液體積>10ml)、 半微量分析(試樣用量10m~100mg,試液體積1~10ml)、 微量分析(試樣用量0.1~10mg,試液體積0.01~1ml) 和超微量分析(試樣用量<0.1mg,試液體積<0.01ml)。
E. 痕量具體是指多少
痕量
【讀音】 hen2 liàng
【意思】 名:化學上指極小的量,少得只有一點兒痕跡
痕量分析 (trace analysis),物質中含量在百萬分之一以下的組合的分析方法 。痕量一詞的含義隨著痕量分析技術的發展而有所變化。痕量分析包括測定痕量元素在試樣中的總濃度,和用探針技術測定痕量元素在試樣中或試樣表面的分布狀況。一般分成3 個基本步驟:取樣、樣品預處理和測定。由於被測元素在樣品中含量很低、分布很不均勻,特別是環境樣品,往往隨時間、空間變化波動很大,要充分注意取樣的代表性和保證一定的樣品量。為了增強對痕量成分的檢出能力和除去基本干擾,痕量組分的分離與富集常常是必不可少的,有兩種方案:一種是將主要組分從樣品中分離出來,讓痕量組分留在溶液中;另一種是將痕量組分分離出來而讓主要組分留在溶液中。為了提高分離、富集效果,通常應用掩蔽技術。樣品預處理的另一個目的是使痕量組分轉變為最適宜於最後測量的形式。常用的分離 、富集方法有揮發 、沉澱和共沉澱 、電解、液-液萃取、離子交換、色譜、萃取色譜、電泳等。在分離、富集過程中對於污染和痕量組分的損失要予以充分注意。
測定痕量組分的方法,取決於被分析的對象和測定方法的靈敏度、准確度、精密度和選擇性以及經濟上的合理性。在從經典的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到各種近代的儀器分析等痕量分析方法中,較常用的方法有:①光學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發射光譜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熒光光譜法、分子熒光和磷光法、化學發光法、激光增強電離光譜法等。②電化學方法。包括極譜分析法、庫侖分析法、電位法和計時電位法等。③X射線法。包括電子微探針法、X射線熒光光譜法等。④放射化學法。包括活化分析法、同位素稀釋法、放射性標記分析法等。⑤質譜法。包括二次離子質譜分析、火花源固體質譜。⑥色譜法。包括氣相色譜法、液相色譜法、離子色譜法等。
痕量分析主要應用於地球化學、材料科學、生物醫學、環境科學、表面科學以及罪證分析等領域。
F. 什麼是痕量
痕量
【讀音】 hen2 liàng
【意思】 名:化學上指極小的量,少得只有一點兒痕跡
痕量分析 (trace analysis),物質中含量在百萬分之一以下的組合的分析方法 。痕量一詞的含義隨著痕量分析技術的發展而有所變化。痕量分析包括測定痕量元素在試樣中的總濃度,和用探針技術測定痕量元素在試樣中或試樣表面的分布狀況。一般分成3 個基本步驟:取樣、樣品預處理和測定。由於被測元素在樣品中含量很低、分布很不均勻,特別是環境樣品,往往隨時間、空間變化波動很大,要充分注意取樣的代表性和保證一定的樣品量。為了增強對痕量成分的檢出能力和除去基本干擾,痕量組分的分離與富集常常是必不可少的,有兩種方案:一種是將主要組分從樣品中分離出來,讓痕量組分留在溶液中;另一種是將痕量組分分離出來而讓主要組分留在溶液中。為了提高分離、富集效果,通常應用掩蔽技術。樣品預處理的另一個目的是使痕量組分轉變為最適宜於最後測量的形式。常用的分離 、富集方法有揮發 、沉澱和共沉澱 、電解、液-液萃取、離子交換、色譜、萃取色譜、電泳等。在分離、富集過程中對於污染和痕量組分的損失要予以充分注意。
測定痕量組分的方法,取決於被分析的對象和測定方法的靈敏度、准確度、精密度和選擇性以及經濟上的合理性。在從經典的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到各種近代的儀器分析等痕量分析方法中,較常用的方法有:①光學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發射光譜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熒光光譜法、分子熒光和磷光法、化學發光法、激光增強電離光譜法等。②電化學方法。包括極譜分析法、庫侖分析法、電位法和計時電位法等。③X射線法。包括電子微探針法、X射線熒光光譜法等。④放射化學法。包括活化分析法、同位素稀釋法、放射性標記分析法等。⑤質譜法。包括二次離子質譜分析、火花源固體質譜。⑥色譜法。包括氣相色譜法、液相色譜法、離子色譜法等。
痕量分析主要應用於地球化學、材料科學、生物醫學、環境科學、表面科學以及罪證分析等領域。
G. 什麼是痕量
化學上指極小的量,少得只有一點兒痕跡 痕量分析 (trace analysis),物質中含量在百萬分之一以下的組合的分析方法 。痕量一詞的含義隨著痕量分析技術的發展而有所變化。痕量分析包括測定痕量元素在試樣中的總濃度,和用探針技術測定痕量元素在試樣中或試樣表面的分布狀況。一般分成3 個基本步驟:取樣、樣品預處理和測定。由於被測元素在樣品中含量很低、分布很不均勻,特別是環境樣品,往往隨時間、空間變化波動很大,要充分注意取樣的代表性和保證一定的樣品量。為了增強對痕量成分的檢出能力和除去基本干擾,痕量組分的分離與富集常常是必不可少的,有兩種方案:一種是將主要組分從樣品中分離出來,讓痕量組分留在溶液中;另一種是將痕量組分分離出來而讓主要組分留在溶液中。為了提高分離、富集效果,通常應用掩蔽技術。樣品預處理的另一個目的是使痕量組分轉變為最適宜於最後測量的形式。常用的分離 、富集方法有揮發 、沉澱和共沉澱 、電解、液-液萃取、離子交換、色譜、萃取色譜、電泳等。在分離、富集過程中對於污染和痕量組分的損失要予以充分注意。 測定痕量組分的方法,取決於被分析的對象和測定方法的靈敏度、准確度、精密度和選擇性以及經濟上的合理性。在從經典的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到各種近代的儀器分析等痕量分析方法中,較常用的方法有:①光學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發射光譜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熒光光譜法、分子熒光和磷光法、化學發光法、激光增強電離光譜法等。②電化學方法。包括極譜分析法、庫侖分析法、電位法和計時電位法等。③X射線法。包括電子微探針法、X射線熒光光譜法等。④放射化學法。包括活化分析法、同位素稀釋法、放射性標記分析法等。⑤質譜法。包括二次離子質譜分析、火花源固體質譜。⑥色譜法。包括氣相色譜法、液相色譜法、離子色譜法等。 痕量分析主要應用於地球化學、材料科學、生物醫學、環境科學、表面科學以及罪證分析等領域。
H. 常量 微量 痕量的分析區別
常量:克、微量:毫克 10e-3、痕量(10e-6)微克 10e-6 ppm、超痕量(10e-9~10e-12): 納克10e-9 ppb; 皮克10e-12 ppt; 飛克10e-15
I. 痕量分析,痕量分析,什麼是痕量分析,超痕量分析
痕量分析,就是可以測定到10^-9 (納克級)
超痕量分析,就是可以測定到10^-12 (飛克級)
提交回答
J. 痕量分析和常量分析中常用的評價指標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微量組分(0.01%~1%)分析、痕量組分(100mg,試液體積>10ml)、半微量分析(試樣用量10m~100mg,試液體積內1~10ml)、微量組分(容0.01%~1%)分析、痕量組分(100mg,試液體積>10ml)、半微量分析(試樣用量10m~100mg,試液體積1~1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