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物流市場調查的

物流市場調查的

發布時間:2021-11-22 11:29:12

① 物流市場的調查報告

最新物流市場調查報告
為了了解我國目前大中型企業的物流運作現狀,掌握供需情況,中國倉儲協會於2001年2月至4月,組織了第三次全國物流供求狀況調查。調查范圍覆蓋全國生產、商業和儲運及物流企業,通過郵寄問卷的形式,調查企業2000家,回收答卷230份,(其中,有效答卷219份�其中生產企業問卷74份,商業企業問卷46份,供給問卷89份)。<BR>物流需求市場分析 一、企業基本信息。 為保證調查結果具有代表性,根據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的企業性質及行業性質,對問卷樣本進行了合理分配。 根據問卷對企業基本情況的調查發現,87%的商業企業的經營品種集中在L萬至10萬種之間,7%的零售企業商品品種超過10萬種。經營產品呈多樣化,意味著企業需要投入較高的存置成本,需要對多類型貨物在存儲上加以區分,物流對象的復雜化也給物流經營帶來了更大的挑戰。生產企業中,43%的企業銷售范圍在全國范圍,57%的生產企業銷售范圍在全球范圍,大部分企業的銷售需要全國范圍的物流網路支持。與去年的調查結果相比,生產企業的地域覆蓋范圍呈逐漸擴大的趨勢,這要求物流執行機構認識到跨地域作業能力必須不斷提高。 二、物流運作現狀。
1.工商企業庫存期長、周轉慢。
調查表明:生產企業原材料庫存期為20天,生產企業成品平均庫存期為5L天,商業企業商品銷售庫存期為34天,基本說明了我國商品在庫時間長、周轉饅的現狀。
2.物流作業指標維持往年水平,非常成本有所上升。
調查表明,生產、商業企業在物流運營過程中的貨損率都高於2%,不良品成本已經成為物流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配送的及時性和一致性是客戶創造服務價值的主要因素,目前工商企業的配送及時率低於90%,有待於提高。
橫向來比,商業企業的作業過程略微優於工業企業,與協會上次調查結果相似。 三、物流市場需求量分析。
調查表明,不同行業的物流量和物流費用差異較大。生產企業原料平均運量為9.7萬噸,平均運費為574.8萬元,比1999年分別增長3.75%和6.69%;原料倉儲面積為3.7萬平方米,倉儲費用為293萬元,同比分別上升6.22%和1.7%,原料質檢和包裝費用較去年略微有所上升。在生產企業成品物流中,運量為83.8萬噸,增長19.74%,運費為5502.8萬元,增長17.9%,倉儲面積為14.38萬平方米,倉儲費用為2150萬元,包裝費用為1802萬元。在商業企業銷售物流中,平均年周轉量為11.7萬噸,平均年運費為49.1萬元,倉儲面積為1.15萬平方米,倉儲費用為57萬元。今年,根據企業管理者對企業物流進行預計,生產企業的原料物流量和成品物流量會有10~20%的增長,商業企業有12%的增長。
從以上調查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在當前的經濟環境和市場條件下,物流需求市場潛力巨大,社會物流業有較大發展空間;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的平均物流量相近,但物流費用支出有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供應物流一般都由生產企業來承擔,物流從業者要把握這一特徵。總體來看,物流量的增長率要高於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說明物流業的成長性較好。 四、物流市場需求結構分析。
(一)工商企業的物流執行主體。 調查表明,1.生產企業原材料物流的執行主體主要是供貨方,佔71%;第三方佔21%。2.成品銷售物流中,43%的執行主體是公司,21%是第三方,36%是採用兩種形式。與協會第二次調查數據相比,第三方全部代理的比例上升5個百分點,說明物流專業分工更加明顯。3.商業企業物流執行主體74%為供貨方,13%的企業由第三方執行,公司自主的比例為13%,說明商業企業物流社會化程度不高,同時說明以批量小、品種多、頻次高、緊急性強為特色的零售企業物流,缺乏有效的後勤支持。
(二)目前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外包物流集中於傳統項目。
生產企業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干線運輸,其次是市內配送;商業企業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市內配送,其次是倉儲,再次是干線運輸,說明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物流需求的側重點不同。物流系統設計、物流總代理等高增值、綜合性服務未出水面。
(三)現行物流的滿意度。
1.對3PL物流和自理物流的滿意度,已形成明顯差距。
2.運作質量和物流信息成為企業對現行物流運作不滿意的主要原因。
3.不同運作主體作業表現行業差別明顯。通過行業與企業對現行物流服務是否滿意的相關分析可知,家電和日化等行業對自理物流服務的滿意程度較低,是專業物流公司未來目標市場;日化、食品和家電等行業對第三方物流服務的滿意程度較低,專業物流公司進入該行業的難度較大,但其物流量大、代理比例低,也說明其潛力很大。
(四)新物流商的選擇。
1.新的物流代理商依然是企業不變的選擇。調查表明,在調查企業中有57%的生產企業和38%的商業企業在尋找新的物流代理商,根據目前企業物流執行主體的現狀,說明大部分企業的自理物流將轉交第三方物流運作,另一方面說明採用第三方物流的企業中,物流供求關系極不穩定,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市場機會廣闊且變數較大。
2.生產企業選擇新的物流代理商的行業分析。
3.需求市場期望新的物流服務內容。
4.選擇新型物流代理商最主要的標准。調查表明,生產企業選擇新的物流服務商首先是作業質量,其次是綜合物流滿足能力,沒有考慮運作的經濟性。商業企業選擇新的物流服務商首先是物流滿足能力和作業質量,也沒有考慮運作的經濟性。說明企業已經在意識上開始重視物流能力的問題,物流企業在進行服務策略定位時,要有針對性。 物流供給市場分析 一、樣本企業構成。
二、物流供給能力。
此次調研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目前物流供給企業,仍然以手工作業或半機械、半手工作業為主,企業員工數量直接反映了企業的規模。與協會上次調查相比,企業員工規模上升,物流從業人員的增長,又說明物流業規模和供給能力在逐步增長。根據物流設施設備的保有量計算出的物流作業能力分別為,公路年運力18萬噸公里,最大周轉量為1.8萬噸;鐵路年運力6萬噸公里,最大周轉量為O.6萬噸;倉儲能力4.7萬平米;搬運和輸送能力處於半機械化水平。
從上述數據來看,現有物流供給能力要大於物流市場需求。
物流供給企業規模較小,供給企業運輸能力要遠遠小於需求企業運輸需求規模,能力分散,規模集成度較低,未形成大流通格局。倉儲供給能力略微剩餘。
三、物流服務水平。
1.物流供給企業作業能力末保持足夠的優勢,供需難以平衡。
物流作業質量是企業選擇新的物流商的首要標准,與物流需求企業相比單據准確率和運輸及時率略低,供需難以平衡。
2.物流設施設備總量過剩,結構失調。
從調研結果來看�我國供給企業,敞車與廂式車的擁有比例為15比2.6,廂式車保有比例太低,難以滿足目前我國工商企業運輸過程安全、環保的需求;其次�冷藏車擁有量不足車數總量的千分之一�難以供應城鎮居民日常生鮮食品的配送需求。搬運設備以手工叉車為主,機械化程度太低。
3.物流設施利用率低,物流供給企業無法通過自身成本的降低�來優化客戶的物流成本。
4.物流信息系統--競爭力的瓶頸。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物流信息系統日益成為物流企業發展的瓶頸,物流信息資源整合能力也是需求企業考量物流供應商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我國只有39%的物流供給企業擁有物流信息系統,說明我國物流供給市場的信息化程度較低,不能滿足客戶需求。信息系統的業務功能和系統功能又是信息系統優越性的重要衡量特徵,從上圖可以看出業務功能不完善,遠程通信能力低,缺乏必要的決策功能。
5.未來計劃向客戶提供的物流服務項目。 未來物流服務內容物流市場需求分析--設施設備 一、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設施保有情況。
(一)設施設備保有率高。
(二)物流設施設備不能滿足需要。
1.運輸設施不能滿足作業需求的主要原因,是數量不足、不符合客戶的特定需求、接近使用壽命。與去年的調研相比,環境和技術裝置導致的原因有所上升。 2.搬運設施不滿足作業需求的主要原因,依次是數量不足、不符合客戶的特定需求、接近使用壽命及運行成本太高。與去年相比,數量不足引起該情況的比例有所上升。
3.倉庫不能滿足需求的原因,依次是數量不足、技術裝備落後、不符合客戶的特定需求、庫房老化。與去年調查結果相比,不能滿足客戶特定需求的比例有所上升。
根據以上調查:(一)物流設施總量不足與利用率低下並存,說明利用不均勻,有可能是時間上或空間上的不均;(二)技術裝置落後;(三)設施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四)不能滿足客戶特定需求是物流設施設備不能有效滿足作業要求的障礙之一,說明日前設施設備缺乏有效的差異化,存在功能缺陷。 二、未來1一3年內,各類型企業的物流設施設備需求調研。
1.各類設施需求旺盛。
與去年的調查相比,購買汽車和計算機,購建倉庫、裝卸設備的需求依次全部增量。
2.倉庫的需求類型,是低成本或高容量。
根據有添置或改造倉庫需求的工商企業在選擇添置或改造的各類型倉庫數量占總選數量的比例,反映出企業對不同庫房的需求比例,表明倉庫需求中平房庫和立體庫的需求比例最大,而樓房庫的需求比往年降低7個百分點,表明低成本或高容量倉庫是未來倉庫設施需求市場的主流。同時冷藏庫的需求比例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給低溫物流升溫不少。

② 物流市場調查報告

中國物流業正處於蓬勃發展的時期,物流業已經成為我國第三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信息化物流被業內人士稱為「企業管理的又一次革命」,因為其在集中采購、集中庫存、運輸優化等方面的作用,較其他形式的物流業占據有絕對優勢,物流信息化就是降低成本和節約時間。但目前我國物流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還處於初級階段,業務流程和操作的優化尚處於起步和摸索階段。因為很多物流企業是從原來的物資企業改制而來,他們面臨的問題是盡快建立起企業內部的信息化管理體系。另外,由於我國製造業和商業分銷領域的集中化程度不高,與其相適應的物流企業也以中小型企業為主體,所以,無論企業物流還是物流企業的信息化總體水平都不高。而在國外,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的物流公司,他們早就完成了物流信息化,洋物流殺進來後,眾多中國物流企業將面臨生死存亡嚴峻問題。 隨著企業電子商務的崛起,分銷渠道的進一步整合和供應鏈管理的出現,要求物流企業能夠向客戶提供全面的配送解決方案。但信息技術應用的落後,使得上下游企業之間物流活動難以協調,讓物流活動變成模糊的黑洞,成本高且可控制性差,嚴重製約了我國物流企業的發展。據中國倉儲協會的調查報告顯示,我國車輛運營的空載率約45%左右。造成這一情況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物流企業無法准確知道運行車輛的具體位置,而且無法與司機隨時隨地的保持聯系,不能為其組織貨源和靈活配貨。同時,司機只能憑個人經驗確定路線,有時不能找到最佳路徑,不僅延誤時機而且增加運行成本。另外,實際客戶也不能及時了解貨物配送過程的情況,不能和物流企業協調配合。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通訊技術進步,跨平台、組件化的GIS(地理信息系統)和GPS(全球定位系統)技術的逐步成熟,基於GIS/GPS的應用將構造具有競爭力的透明物流企業。 GIS/GPS簡介 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統)是多種學科交叉的產物,它以地理空間數據為基礎,採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適時地提供多種空間的和動態的地理信息,是一種為地理研究和地理決策服務的計算機技術系統。其基本功能是將表格型數據(無論它來自資料庫、電子表格文件或直接在程序中輸入)轉換為地理圖形顯示,然後對顯示結果瀏覽、操作和分析。其顯示範圍可以從洲際地圖到非常詳細的街區地圖,顯示對象包括人口、銷售情況、運輸線路以及其他內容。 目前GIS重要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現在:OpenGIS的研究保證了用戶可以存取在網路上的異構GIS數據和處理單元;關系資料庫(RDBMS)和GIS的有效結合,使得許多RDBHS也將支持新的對象關系模型,從而可以更好地支持空間數據類型;GIS構件(Component)的開發使得原來的大型GIS系統正迅速走向構件化,分解為基本的GIS構件;WEB(Internet/Intranet)已經成為GIS的新的操作平台;數據挖掘(Data Mining)技術的發展,為知識發現提供了新的工具。GIS的最新研究成果為GIS技術引入物流管理提供了基礎的技術條件。 GPS(Geographical Position System,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是一種先進的導航技術,它由發射裝置和接收裝置構成,發射裝置由若干顆位於地球衛星靜止軌道、不同方位的導航衛星構成,不斷向地球表面發射無線電波。接收裝置通常裝在移動的目標(如車輛、船、飛機)上,接收裝置接收不同方位的導航衛星的定位信號,就可以計算出它當前的經緯度坐標,然後將其坐標信息記錄下來或發回監控中心。地面監控中心利用GPS技術可以實時監控車輛等移動目標的位置,根據道路交通狀況向移動目標發出實時調度指令。GPS具有全球性、全能性、全天候優勢的導航定位、定時、測速功能,由空間衛星系統、地面監控系統、用戶接收系統三大子系統構成。 由於物流運輸過程是實物的空間位置轉移過程,所以在物流運輸過程中,對可能涉及到的貨物的運輸、倉儲、裝卸、送遞等處理環節,對各個環節涉及的問題如運輸路線的選擇、倉庫位置的選擇、倉庫的容量設置、合理裝卸策略、運輸車輛的調度和投遞路線的選擇都可以通過運用GPS的導航功能、車輛跟蹤、信息查詢等功能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決策分析,這無疑將有助於配送企業有效地利用現有資源,降低消耗,提高效率。 GIS/GPS在物流企業的應用優勢 GIS應用於物流分析,主要是指利用GIS強大的地理數據功能來完善物流分析技術。GPS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可以實時監控車輛等移動目標的位置,根據道路交通狀況向移動目標發出實時調度指令。而GIS、GPS和無線通訊技術的有效結合,再輔以車輛路線模型、最短路徑模型、網路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設施定位模型等,能夠建立功能強大的物流信息系統,使物流變得實時並且成本最優。GIS/GPS在物流企業應用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打造數字物流企業,規范企業日常運作,提升企業形象。GIS/GPS的應用,必將提升物流企業的信息化程度,使企業日常運作數字化,包括企業擁有的物流設備或者客戶的任何一筆貨物都能用精確的數字來描述,不僅提高企業運作效率,同時提升企業形象,能夠爭取更多的客戶。 2.通過對運輸設備的導航跟蹤,提高車輛運作效率,降低物流費用,抵抗風險。GIS/GPS和無線通訊的結合,使得流動在不同地方的運輸設備變得透明而且可以控制。 ·結合物流企業的決策模型庫的支持,根據物流企業的實際倉儲情況,並且由GPS獲取的實時道路信息,可以計算出最佳物流路徑,給運輸設備導航,減少運行時間,降低運行費用。 ·利用GPS和GIS技術可以實時顯示出車輛的實際位置,並任意放大、縮小、還原、換圖;可以隨目標移動,使目標始終保持在屏幕上,利用該功能可對重要車輛和貨物進行跟蹤運輸。對車輛進行實時定位、跟蹤、報警、通訊等的技術,能夠滿足掌握車輛基本信息、對車輛進行遠程管理的需要,有效避免車輛的空載現象,同時客戶也能通過互聯網技術,了解自己貨物在運輸過程中的細節情況。比如在草原牧場收集牛奶的車輛在途中發生故障,傳統物流企業往往不能及時找到故障車輛而使整車的原奶壞掉,損失慘重。而GIS/GPS能夠方便的解決這個問題。 ·人的因素處處存在,而GIS/GPS能夠有效的監控司機的行為。在物流企業中,為了逃避過橋費而繞遠路延誤時間,私自拉貨,途中私自停留等現象司空見慣,反正山高皇帝遠,物流企業不能有效監控司機的行為。而對車輛的監控也就規范了司機的行為。 3.通過物對物流運作的協調,促進協同商務發展,讓物流企業向第四方物流角色轉換。由於物流企業能夠實時的獲取每部車輛的具體位置,載貨信息,故物流企業能用系統的觀念運作企業的業務,降低空載率。這一職能的轉變,物流企業如果為某條供應鏈服務,則能夠發揮第四方物流的作用。 物流企業通過無線通訊,GIS/GPS能夠精確的獲取運輸車輛的信息,再通過INTERNET讓企業內部和客戶訪問,從而把整個企業的操作,業務變得透明,為協同商務打下基礎。 物流企業的信息平台的物理架構如下: 物流企業信息平台的基本架構如下:結束語將地理信息系統(GIS)、衛星定位系統(GPS)、無線通訊(WAP)與互聯網技術(Web)集成一體,應用於物流和供應鏈管理信息技術領域,國內還沒有完全成熟。但是一些遠見的企業已經看到這塊誘人的蛋糕並付諸與行動,招商迪辰系統有限公司就是比較典型的企業,已經開發了一系列的產品。雖然這些產品功能尚未完善,相信隨著人們的重視和技術的進步,GIS、GPS、WAP和WEB技術將結合在一起,共同描繪透明物流企業,減少物流黑洞,增強國內物流企業競爭力,在不久將開放的物流市場上站穩腳跟。

③ 去物流市場調查,應該調查些什麼

客戶類型、客戶偏好、地理位置。

④ 物流市場調研包括什麼方面

客戶需求、業務流程、相關崗位、分析錯誤原因、客戶滿意度、同業對比、國內外企業管理標准差異、人員素質、管理軟體等等

⑤ 求關於物流的調查報告

第七題答案如下:

從國際經驗來看,物流領域是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比較普遍和成熟的領域,物流企業正在轉變為信息密集型企業群體。目前,我國物流領域中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和普及的程度還不高,發展也不平衡。據調查,我國的物流服務企業中,僅有39%的企業擁有物流信息系統,絕大多數物流服務企業尚不具備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處理物流信息的能力。現代信息技術落後成為我國物流公司發展的最大軟肋。

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應用的最主要標志就是針對物流活動的需要而開發設計的、使用大量信息技術支持的物流供應鏈管理軟體。目前,國際上企業應用最為廣泛的物流供應鏈系統是供應鏈管理(SCM),部分企業由於對物流的需求只局限於倉儲、或者對物流需求比較有限,則會選擇使用供應商管理庫存系統(VMI) 和企業資源計劃管理(ERP)中的物流管理部分。據調查顯示,SCM、VMI及ERP等物流管理軟體在我國企業中的實施尚不足十分之一,其中製造企業應用情況略好於流通企業,流通企業中實施物流供應鏈管理軟體的比例目前則僅為3%左右。

在信息技術沒有廣泛應用的情況下,物流企業能夠提供的服務比較單一,特別是集中在運輸和倉儲等傳統儲運活動方面,物流企業的競爭優勢只能通過其物流設施能力的提高和價格水平下降來體現。這種低層次的價格競爭反過來又會影響企業對物流服務企業信賴,從而影響物流市場規模的擴大和物流企業的長期發展。 發達國家物流企業依託信息技術的支持,物流服務和經營范圍已經轉向供應鏈全過程的物流管理和運作,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全面的物流解決方案和一體化的物流服務。而我國絕大多數物流企業目前尚不具備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全面物流解決方案和全方位服務的能力。另一方面企業本身信息化程度也比較低,其內部物流功能整合和一體化也處在起步探索過程中,企業對全方位物流服務的市場需求還比較少;企業競爭仍然停留在圍繞企業在不同物流環節的服務需求這個初級水平上。

由於信息化水平普遍較低,大量的物流活動只能停留在企業內部。以製造企業為例,其近80%的原材料和成品的物流服務由企業自我服務系統和供應商承擔的,只有20%的物流服務是有專業化物流企業提供的。同時由於信息化水平普遍較低,就企業內部的物流發展情況來看,信息技術和信息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應用也比較少,物流活動還沒有成為企業管理者關注的重點,分散的、低水平的物流管理活動比較多見。

企業要想增加自身物流供應鏈的競爭力,首先要對物流管理軟體的重要性產生足夠的重視。通過合理運用物流供應鏈管理軟體,企業可以有效降低庫存和運輸成本;整合各業務環節,協調同步的經營活動,實現實時的信息交流,確保各環節之間信息透明;協同物流上下游之間進行整合和合作,將整個物流的相關資源都連接起來協同管理;實現業務應用過程中的個性化、差異化;任意重新定義物流的業務組合以滿足貨主的要求或某些行業特定的要求,以最小的成本來為客戶服務……最終達到優化物流供應鏈資源,提高企業的長期競爭力的長遠目標。

僅靠企業自身還遠遠不夠。國家應當盡快制定推進我國社會和企業信息化發展的規劃或綱要,以加快我國經濟與社會信息化發展步伐,從整體上提高我國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為物流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技術環境和市場需求。同時,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的提高有賴於相關應用軟體和技術設備的開發,因此,國家要鼓勵和支持與物流相關的信息技術及相關設備的開發研究活動。一是在國家重點科研計劃中加大對物流技術、特別是物流領域信息技術應用方面的研究和開發力度;二是鼓勵和扶持企業運用信息技術改進物流管理和運營手段;三是扶持上下游企業之間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網路建設和管理創新。

隨著許多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中的廣泛應用和物流企業信息密集程度的提高,物流從業人員的知識水平和技能水平也隨之發生變化。這就對物流人才的培養和物流從業人員的培訓提出了較高要求。政府應當拓寬教育和培訓渠道,鼓勵行業協會、企業和大專院校開展多方面、多層次培訓工作,並加快培育物流領域信息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人才。

目前,我國已經有一些成功應用物流供應鏈管理軟體的企業,也有一批發展迅速的物流先進企業。這些企業在應用信息技術方面有許多經驗和教訓,應當認真總結,為更多企業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提供示範。

⑥ 物流市場調查的作用是什麼

了解信息啊,了解該區域的物流業飽和程度,了解客戶對已有物流的服務是否滿意,了解物流的成本,如果你是要外包,可以對比多家物流企業的價格與檔次,等等等等,and so on。

閱讀全文

與物流市場調查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華潤萬家五折促銷活動是幾天 瀏覽:975
618拼多多的網路營銷方式 瀏覽:719
三名詞解釋題3網路營銷 瀏覽:789
當前市場營銷環境分析 瀏覽:346
楊凌電子商務孵化中心 瀏覽:233
鹵肉店微信營銷 瀏覽:186
區域環境創設培訓方案 瀏覽:329
大連招聘策劃方案 瀏覽:498
給教師培訓作文的講座方案 瀏覽:574
服務型企業網路營銷模式 瀏覽:150
在房間浪漫策劃方案 瀏覽:838
鄉鎮黨員培訓方案 瀏覽:960
美亞電子商務平吧 瀏覽:115
元旦社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07
鞋店特價促銷活動詞 瀏覽:931
促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培訓方案 瀏覽:804
安大江淮市場營銷試卷 瀏覽:45
菜市場策劃方案模板 瀏覽:540
安防維保培訓方案 瀏覽:271
感恩節的營銷方案 瀏覽: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