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社群營銷如何來理解
中國網民接近8億,流量聚集意味商機無限。
今天數字君就帶你一起來呱唧呱唧互聯網營銷中的——社群營銷。
首先,咱來看兩個風靡一時的經典案例。
一
賣手機的小米 : 為發燒而生
小米曾經有3個論壇,分別是MIUI論壇、米聊論壇,小米論壇。當然,現在米聊論壇已經關閉了。小米論壇火起來的契機是發布小米手機,幾天的時間內湧入了幾十萬的注冊量,其實算不上有什麼艱難時期,可以說是一下子火起來的。
當時,一沒有雷軍的名氣背書,二當時小米還沒有公布手機計劃,完全的發燒友ROM論壇。
至於如何發展的,居然很簡單,完全沒動用傳統的廣告公司包裝+常規宣傳套路,僅僅是利用優質產品(MIUI ROM)和高質量的內容(產品、技術討論)吸引優質用戶(刷機ROM中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並逐漸向普通用戶擴散。
在硬體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利用軟體來提升手機的運行速度成為唯一的選擇。當時各類ROM層出不窮,有團隊製作,也有個人發布,同時形成了很多專門的論壇,比如當時的機鋒、安智等論壇,活躍著大量的ROM愛好者。機智的小米團隊,讓MIUI從這些論壇開始入手,通過各種方式聯系知名網友,宣傳自己新製作的ROM,經過一番努力,最終聯繫到了100位網友稱為首批MIUI ROM的體驗者,也就是小米所謂「100個夢想的贊助商」的由來。由於產品體驗不錯,問題反饋及時,工程師隨時在線答疑解惑,BUG及時修復,MIUI逐漸在發燒友中積累了良好的口碑,並不斷擴散,用戶越來越多。到小米手機發布時,MIUI論壇已經積累了30萬用戶。
二
賣思想的:羅輯思維
羅振宇說:掙錢是世界上最體面的生活方式。不久前的今日頭條創作者大會上,羅振宇再次印證了這個觀點:我不是什麼媒體,我就是個買賣人。
關於羅輯思維的文章很多,大多數人認為是電商+會員制。電商佔大頭,開發了很多產品。這種社群是偶像導向的,以羅胖為中心,不過現在慢慢的開始去中心化,在羅友圈裡構造了很多具有想像力的社交方式,羅胖的節目現在更多隻是一個曾經聚集這群會員的共同點。
《羅輯思維》推出「史上最無理」的付費會員制,5000個普通會員:200元;500個鐵桿會員:1200元。結果是真實的,這讓不少等著笑話的人失望了:這5500個會員名額只用半天售罄,160萬元入賬;讓人大跌眼鏡的是,200元的普通會員名額出售了4892件,1200元的鐵桿會員出售了495件,在淘寶出售的商品短短半天就出售完畢。
好了,上面兩個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你註定成為不了第二個小米和羅輯思維,但你只要懂得社群營銷,你完全可以成為自己領域的小米和羅輯思維,完全可以擁有自己的鐵桿粉絲,形成精準營銷。
那麼,如此神奇的社群營銷該怎麼做呢?
首先,什麼是社群營銷
社群營銷是基於相同或相似的興趣愛好,通過某種載體聚集人氣,通過產品或服務滿足群體需求而產生的商業形態。社群營銷的載體不局限於微信,各種平台,都可以做社群營銷。論壇,微博,QQ群,甚至線下的社區,都可以是社群營銷。
社群營銷怎麼做
社群,簡單來說即是一群人的集合,他們有明顯且共同的社交屬性(共同愛好,共同偶像抑或共同的家鄉等)。
以下幾點需要注意(敲黑板)↙↙↙:
➤ 社群定位:確立提供聚集的目標人群和聚集的目的,規化社群調性;
➤ 用戶畫像:基於產品需求找首要匹配的核心用戶;
➤ 內容建設:圈層建立,不斷細化內容,推送話題,培育用戶對社群的情感依賴與粘性;
➤ 活動運營:線上線下活動拉近用戶與產品的距離,培育用戶對品牌的依從性;
➤ 群員標簽:建立用戶檔案,切記「用戶關心的,才是重要的。
總之,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說的話就是:把你的用戶當你追的男神/女神來對待!
前方高能:不要踩坑!
➤社群並不是越大越好!要做到精。
➤社群運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切記操之過急。要有足夠的耐心。
➤社群運營的是用戶,重視用戶的感受和體驗,給予足夠的重視和互動。
➤通過多中心化,讓整個群煥發多種生態,讓每個群成員在參與中得到價值感。
➤線下活動深度連接。畢竟線上只是個交流平台,線下在能發揮真真的價值。
如果說要把社群從商業的角度來分析的話,那麼數字君會有三個提示給到你:
❶ 平台渠道。把社群引流到銷售渠道中來的方式。例如羅輯思維的羅友會、賣書。
❷ 售後維護。如目標人群已轉為客戶,可利用社群維護,形成二次或多次銷售。
❸ 把用戶當成自己的UE。用戶直接反饋自己的使用體驗,服務建議等,將產品的發展融入到社群,讓用戶更有代入感,從用戶體驗轉換成產品經理。
說了這么多,最後數字君給大家舉一個傳統企業通過做社群營銷如何成功逆襲的例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霸蠻社
霸蠻社?聽到這個名字你怎麼也不會和吃的扯上關系吧。
霸蠻社創始人的創始人:張天一——中國最紅的米粉店老闆,北大法學碩士,90後創業明星。
霸蠻社現有粉絲近20w,每日活躍在社群統計近1w人,粉絲溝通全部是在微信群上進行溝通的,有差不多2000多個是官方直接接管的微信群。每周組織線下活動。
為此,張天一對於社群運營的優勢作了詳細解釋,「首先有社群能讓店鋪選址更大膽。社群成員關系是長期的,靠社群引流,他們會把門店作為固定大本營,這樣可以選地段稍差一點的地方,緩解了餐飲業租金貴的難題。其次,緩解招人難。當很多餐飲同行用大叔大媽當服務員的時候,我們能保證自己的服務員都是90後,這幫人精神狀態非常好,事實上有很多社群成員最後成了伏牛堂的員工。這就是『員工即用戶,用戶即員工』。他們對你價值觀認同,比一般員工黏性更高,忠誠度也更有保證。」
據說伏牛堂年銷售額過億元,將一碗米粉賣出高逼格,張天一甚至還受過總理接見,除開他獨特的運營思維之外,伏牛堂廣為人知,與張天一運用的社群營銷也脫不了關系。
好了,今天數字君的故事就講到這兒。
關於社群營銷更多秘密,歡迎關注數字君並留言,讓我們一起玩轉數字營銷,一起裝逼一起飛!!!~
感興趣的童鞋可以搜索微信號: marketer01
2. 如何玩轉社群營銷
1.確定領域和內容輸出形式
你最好的領域是什麼?相信每個人都有一個好地方,拿一張紙先寫出你能想到的所有方面,然後選擇最好的。
標簽:你的個人標簽是什麼?
個人標簽是最有效的自我介紹方式。用戶可以通過個人標簽快速識別你的信息,決定你對他有什麼價值,並決定是否加入你的社群。通過改進自己的個人標簽,你可以使許多事情變得簡單有效。
5.快速裂變的制度化和組織
在社群發展的後期,社群領導人經常遇到增長的瓶頸,原有的社區結構已經非常成熟,但由於缺乏新鮮血液注射,社群發展趨於停滯。
互聯網社群有一個叫做長尾效應的概念,最初由美國克里斯安德森提出,意思是商業和文化的未來不是熱門產品,不是傳統需求曲線的頭,而是需求曲線的無窮尾。
在社區發展的後期,第一部分的產品需求曲線基本上可以由以前的鐵粉絲完成,其後部分的自上而下的收入相似於頭部、新用戶,這是社區應用中的長尾效應。
正是基於這一點社區發展的後期,主要社區需要通過裂變和排水引進新鮮血液。
我們可以看到:
個人崛起的時代已經到來,建立自己的個人知識產權可以幫助你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觀,幫助你迅速走向財富自由。
3. 互聯網社群營銷有哪些經典案例
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市場營銷究竟是怎樣的意思,市場營銷其實是為了企業實現其自身目標從而進行的一系列的分析,計劃,執行與控制的一系列的管理過程。
而互聯網社區當中最具有著代表性的自然數谷歌,網路,QQ等這類的社會營銷網站。而他們又是怎樣發現這種機會並且加以使用的呢?首先他們必不可少的就是能夠准確的確定目標市場和進行正確的市場定位。他們會進行更多的發現和評估機會,進行市場調查,分析,從而更加了解當前的人們需要的一些慾望,並且要深切結合本企業的優勢資源,從而進行預測。之後他們會選擇市場細分,比如說騰訊QQ的出現,他的出現更多的是為了新的年輕一代能夠更好地進行交流溝通,提供給他們一些平台。然而這項程序的運營在剛一開始並不是為了老年人的一代。所以它的市場細分更多的是從年輕人入手。
之後他們就會進行市場定位,市場定位主要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給本企業定形象。這就好像是通過運營我們聽到騰訊,第一個聯想到的自然就是社交網站。通過這類方法能夠准確的為企業的品牌,產品樹立一定的特色,這就好像是你已經告訴人們你的嘴角有一顆痣,當別人看到嘴角有痣自然而言的也就會想到你。
經過此類方法,我們再用市場營銷的四個維度,深度寬度粘度等等,更加能夠把握我們所需要的是什麼,從而分析。比如騰訊QQ,裡面的視頻通話就是電話的一個延伸。這就是互聯網營銷的經典案例。
4. 如何做社群營銷
1.引流-找尋領頭人(KOL)
社群營銷並不是沒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海投」,只是要鎖住特殊群體。要想做到這一目地,較為好用的社群營銷方法是在引流這一階段,對社群中的一些KOL用戶做重中之重服務項目。評定這類KOL用戶的規范能夠 從三個層面進行:是不是對產品更掌握,有更廣的信息內容來源於;是不是具有很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和人際交往方法;或是是不是得到重特大殊榮、接納過電視台節目采訪這些。
由於在一般狀況下,KOL可以意味著社群的總體需求,而服務周到一個KOL,則能夠 間接性危害到一百個乃至大量的社群組員。從營銷推廣效果分析看來,這類KOL用戶通常能夠 推動社群內的別的組員活躍性社群,進而催產大量內部KOL,吸引住大量新用戶,減少公司社群營銷的經營成本。
2.獲客-高質的內容輸出
做為社群運營者要確立,即然用戶進到社群,那麼其關鍵目地還是要掌握產品的基本信息。因此,社群營銷方法的第二點是要保證輸出的內容一定要緊緊圍繞產品進行,而怎樣保證高質的內容輸出,能夠 延伸的點包含產品優點、產品作用、產品操作方法等。高質內容輸出的最後目地是要推動社群的人氣值,提高用戶黏性,那樣既能存留又能為事後的轉換做鋪墊。
3.轉換-主題活動營銷 競爭對手分析
不管何時,主題活動營銷都自始至終適用各種各樣營銷方法,是出眾的轉換方法之一,社群營銷都不列外。此外,相關社群營銷方法的最終一點便是要學好做競爭對手分析,俗話說得好「事實勝於雄辯」,針對競爭對手歷經不斷實驗小結出去的工作經驗,應當揚長補短,健全本身。因而,提議公司能夠 選用一些技術專業的輿情分析手機軟體,可完成對製造行業競爭對手產品、服務項目、銷售市場等新項目的實時監測,為公司出示對競爭對手競爭戰略剖析的全方位數據信息,完成競爭對手的比照管理方法剖析,協助公司完成業務流程自主創新。
5. 社群營銷是什麼,淺談如何做好社群營銷
那麼什麼是社群呢?社群是基於一個興趣,一個類別,一個文化為載體回的集合圈。不同於社區答,社群的范圍空間更廣,不僅是線下鄰里,區域。更活躍於線上的社交平台,交友軟體、貼吧、知乎等平台場景,通過以某一個興趣愛好或文化背景為載體的鏈接,將同頻的人聚合在一起成為社群。
最近我們經常能聽到,某某產品通過社群團購賣了啥的貨,為什麼會社群突然火了?為什麼社群能賣這么多的貨?是偶然嗎?還是必然?說到這里,我們就需要深入思考這背後的邏輯
2020社群營銷運營架構與管理方法技巧實戰軟文廣告入門到精英課程
6. 做微信社群營銷,這幾點你必須要掌握
一:用戶分析
我們要清楚,我們做社群的受眾是誰。他們的年齡段,興趣愛好,地域分布,需求痛點。根據這些用戶屬性,我們應該去哪裡尋找他們。舉個例子,你是賣女性滋補品的,定價699一斤的桃膠雪燕,那他們的年齡段可能是40歲左右的,有消費能力,喜歡到處旅遊的,江浙滬一帶的,對健康養顏有需求的人。那我們可以根據他們的人群畫像,去有關美容,旅遊,養身類的微信群,QQ群,興趣部落,貼吧。知乎等等社群引流。
二:前期准備
好了,我們需要找的粉絲受眾,粉絲渠道有了初步定位,接下來我們要安排自身的准備工作,老薑說過,社群營銷,不是輕松活,如果想做好這塊,需要投入的成本還是挺大的,
1:人員安排:很多失敗案例告訴我們,合適的社群管理人員是多麼重要,我有個電商公司的朋友,他讓運營做社群管理,最後懵逼了。電商運營擅長數據分析,屬於沉默型工種,可是社群營銷前期需要用交流的方式促活粉絲,培養信任,形成共鳴,概況就一句話,你要逗比,你要喜歡聊天,你要情商高。
2:資金安排:在群里最開心的是什麼時候,很多人首先想到是搶紅包的時候。(此處省略200字)
3:內容安排:也許光會聊天,逗大家開心,紅包不斷,會讓群里很熱鬧,但也僅僅是熱鬧而已。我們建立社群的目的是給企業帶來實際價值,那麼我們要做的是讓粉絲開開心心的付費。還是拿之前賣桃膠雪燕的例子。40歲左右的婦女,有消費能力,喜歡旅遊,他們關心自身身材和容貌。是否可以線上和美容行業的培訓機構合作,或者某寶花8.8元買一份資料來作為內容輸出呢?
三:運營周期規劃
可以知道,維護好一個社群不是容易的事,付出那麼多人力物力。當然要有所收獲,可以收獲金錢,也可以收獲經驗,這樣才會有目標,有規劃,有所改善。比如一個月內要有明顯的客戶粘度,三個月要有一定的成交額,半年內有小面積復購增長,一年要有一定的品牌效應。過程中要不斷復盤,總結,迭代更新。
四:社群四感
1:要有儀式感
我們父親那輩,新人進廠,老員工會做個歡迎儀式,專門安排一個師傅帶上一段時間,以此來消除新人的陌生感。換到社群也一樣,新人進群,會讓引薦人或者本人做一個簡單介紹,然後群主發個紅包,老粉絲們熱烈歡迎之類的,讓新人有被重視,有很好的歸屬感。
2:要有參與感
還是舉個例子,我們看到很多項目培訓群或者直銷,保險線下學習等等,在群培訓開始前,主持人會發幾個紅包,帶動氣氛,然後要求在線的扣:1或者666.這種看似簽到的場景,實際上帶給大家的是一種參與感,有了參與感,互動才會更自然,才像自家人。
假如你是服務於企業的社群,但不擅長培訓型社群,你可以針對粉絲的領域,拋出一些相關話題,比如企業關心的人才招聘,跨界交流,股權交易等等。引起共鳴,各抒己見,帶動大家一起分享,也適當找出樂於奉獻的群友作為核心成員。
3:要有新鮮感
為什麼別人的社群運營的很條理,很和諧,開課前總是一呼百應,平常閑聊總是彼此尊重?因為社群除了有價值,更有趣。時常有組織好玩的活動,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一群人待在一起,總會膩。如果你定期每周三組織一次學習,每周六組織一場社群福利日等等。變著法子,這個社群的活力和生命周期就會更長久。
4:要有歸屬感
前面談到的,似乎都是組織者在努力,如果一個社群的內容,全靠一方承擔,那是不健康的。社群發展和線下的義工協會,俱樂部一樣,組織者稍微引導,會有一部分人願意一起維護這個家庭。最常見的就是,一個很嗨的群,突然有人發廣告,時常出來幾個人警告違規者,撤回廣告,告知群規等等。所以企業建立社群期間,要用適當的榮譽感,實際獎勵制度來培養,發現這批人,等核心成員越來越多,社群發展就越輕鬆了。
7. 社群營銷未來發展方向是怎麼樣的
社群營銷未來發展是很不錯的,可以用大師熊社群團購系統,是目前最為成熟的社群團購系統,是一款鏈接社交生態的社群團購系統,以技術賦能驅動零售革命。
8. 社群營銷怎麼做
如何做好社群營銷?社群營銷五步法,助你打造一場犀利的社群營銷!
整個閉環的流程大致是這樣的:
社群營銷
社群運營,就是利用社群和用戶建立、維護好關系,並最終達成讓商業價值最大化的目的。而商業價值的體現,可能會體現在社群規模、社群成員活躍度、社群轉化率、GMV等指標上。
社群的意義,從公司角度來看可以分為2類。
一類,社群本身就可以完成一種商業模式閉環(或者說社群可以獨立成為公司業務一個渠道,和原有模式互不幹擾)。
例如某電商公司,有年營業額幾千萬的天貓店,但是老闆開始搭建自己的社群,沉澱電商流量到社群,並通過社群進行用戶維護,然後通過社群進行復購。
這類社群有著自身完整的業務流程,與原業務互不影響,獨立運營。
另一類,是作為商業模式中的一環。
比如某公司新上線某母嬰類產品,正在MVP測試階段,需要一批寶媽種子用戶。如何快速低成本的招募到精準的種子用戶,與寶媽群體建立聯系,社群正好可以滿足這個需求。
這個寶媽社群就作為這個項目中的一環,為項目上線提供協助。等到項目測試完畢,產品有了穩定用戶來源,這個社群作為商業模式中一環的使命可能也就結束了。
以上主要介紹了對於公司而言,運營社群的主要意義。但是其實稍微分析一下,但是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社群,運營的核心都是「與更多用戶建立更緊密的關系」。
9. 社群運營在消費品營銷中怎樣應用
中國網民接近8億,流量聚集意味商機無限。
今天數字君就帶你一起來呱唧呱唧互聯網營銷中的——社群營銷。
首先,咱來看兩個風靡一時的經典案例。
一
賣手機的小米 : 為發燒而生
小米曾經有3個論壇,分別是MIUI論壇、米聊論壇,小米論壇。當然,現在米聊論壇已經關閉了。小米論壇火起來的契機是發布小米手機,幾天的時間內湧入了幾十萬的注冊量,其實算不上有什麼艱難時期,可以說是一下子火起來的。
當時,一沒有雷軍的名氣背書,二當時小米還沒有公布手機計劃,完全的發燒友ROM論壇。
至於如何發展的,居然很簡單,完全沒動用傳統的廣告公司包裝+常規宣傳套路,僅僅是利用優質產品(MIUI ROM)和高質量的內容(產品、技術討論)吸引優質用戶(刷機ROM中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並逐漸向普通用戶擴散。
在硬體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利用軟體來提升手機的運行速度成為唯一的選擇。當時各類ROM層出不窮,有團隊製作,也有個人發布,同時形成了很多專門的論壇,比如當時的機鋒、安智等論壇,活躍著大量的ROM愛好者。機智的小米團隊,讓MIUI從這些論壇開始入手,通過各種方式聯系知名網友,宣傳自己新製作的ROM,經過一番努力,最終聯繫到了100位網友稱為首批MIUI ROM的體驗者,也就是小米所謂「100個夢想的贊助商」的由來。由於產品體驗不錯,問題反饋及時,工程師隨時在線答疑解惑,BUG及時修復,MIUI逐漸在發燒友中積累了良好的口碑,並不斷擴散,用戶越來越多。到小米手機發布時,MIUI論壇已經積累了30萬用戶。
二
賣思想的:羅輯思維
羅振宇說:掙錢是世界上最體面的生活方式。不久前的今日頭條創作者大會上,羅振宇再次印證了這個觀點:我不是什麼媒體,我就是個買賣人。
關於羅輯思維的文章很多,大多數人認為是電商+會員制。電商佔大頭,開發了很多產品。這種社群是偶像導向的,以羅胖為中心,不過現在慢慢的開始去中心化,在羅友圈裡構造了很多具有想像力的社交方式,羅胖的節目現在更多隻是一個曾經聚集這群會員的共同點。
《羅輯思維》推出「史上最無理」的付費會員制,5000個普通會員:200元;500個鐵桿會員:1200元。結果是真實的,這讓不少等著笑話的人失望了:這5500個會員名額只用半天售罄,160萬元入賬;讓人大跌眼鏡的是,200元的普通會員名額出售了4892件,1200元的鐵桿會員出售了495件,在淘寶出售的商品短短半天就出售完畢。
好了,上面兩個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你註定成為不了第二個小米和羅輯思維,但你只要懂得社群營銷,你完全可以成為自己領域的小米和羅輯思維,完全可以擁有自己的鐵桿粉絲,形成精準營銷。
那麼,如此神奇的社群營銷該怎麼做呢?
首先,什麼是社群營銷
社群營銷是基於相同或相似的興趣愛好,通過某種載體聚集人氣,通過產品或服務滿足群體需求而產生的商業形態。社群營銷的載體不局限於微信,各種平台,都可以做社群營銷。論壇,微博,QQ群,甚至線下的社區,都可以是社群營銷。
社群營銷怎麼做
社群,簡單來說即是一群人的集合,他們有明顯且共同的社交屬性(共同愛好,共同偶像抑或共同的家鄉等)。
以下幾點需要注意(敲黑板)↙↙↙:
➤ 社群定位:確立提供聚集的目標人群和聚集的目的,規化社群調性;
➤ 用戶畫像:基於產品需求找首要匹配的核心用戶;
➤ 內容建設:圈層建立,不斷細化內容,推送話題,培育用戶對社群的情感依賴與粘性;
➤ 活動運營:線上線下活動拉近用戶與產品的距離,培育用戶對品牌的依從性;
➤ 群員標簽:建立用戶檔案,切記「用戶關心的,才是重要的。
總之,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說的話就是:把你的用戶當你追的男神/女神來對待!
前方高能:不要踩坑!
➤社群並不是越大越好!要做到精。
➤社群運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切記操之過急。要有足夠的耐心。
➤社群運營的是用戶,重視用戶的感受和體驗,給予足夠的重視和互動。
➤通過多中心化,讓整個群煥發多種生態,讓每個群成員在參與中得到價值感。
➤線下活動深度連接。畢竟線上只是個交流平台,線下在能發揮真真的價值。
如果說要把社群從商業的角度來分析的話,那麼數字君會有三個提示給到你:
❶ 平台渠道。把社群引流到銷售渠道中來的方式。例如羅輯思維的羅友會、賣書。
❷ 售後維護。如目標人群已轉為客戶,可利用社群維護,形成二次或多次銷售。
❸ 把用戶當成自己的UE。用戶直接反饋自己的使用體驗,服務建議等,將產品的發展融入到社群,讓用戶更有代入感,從用戶體驗轉換成產品經理。
說了這么多,最後數字君給大家舉一個傳統企業通過做社群營銷如何成功逆襲的例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霸蠻社
霸蠻社?聽到這個名字你怎麼也不會和吃的扯上關系吧。
霸蠻社創始人的創始人:張天一——中國最紅的米粉店老闆,北大法學碩士,90後創業明星。
霸蠻社現有粉絲近20w,每日活躍在社群統計近1w人,粉絲溝通全部是在微信群上進行溝通的,有差不多2000多個是官方直接接管的微信群。每周組織線下活動。
為此,張天一對於社群運營的優勢作了詳細解釋,「首先有社群能讓店鋪選址更大膽。社群成員關系是長期的,靠社群引流,他們會把門店作為固定大本營,這樣可以選地段稍差一點的地方,緩解了餐飲業租金貴的難題。其次,緩解招人難。當很多餐飲同行用大叔大媽當服務員的時候,我們能保證自己的服務員都是90後,這幫人精神狀態非常好,事實上有很多社群成員最後成了伏牛堂的員工。這就是『員工即用戶,用戶即員工』。他們對你價值觀認同,比一般員工黏性更高,忠誠度也更有保證。」
據說伏牛堂年銷售額過億元,將一碗米粉賣出高逼格,張天一甚至還受過總理接見,除開他獨特的運營思維之外,伏牛堂廣為人知,與張天一運用的社群營銷也脫不了關系。
好了,今天數字君的故事就講到這兒。
關於社群營銷更多秘密,歡迎關注數字君並留言,讓我們一起玩轉數字營銷,一起裝逼一起飛!!!~
感興趣的童鞋可以搜索微信號: marketer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