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求大學生手機消費調查報告,謝謝幫忙啊
大學生手機消費調查報告
一、 調查目的:了解手機在大學生中的狀況
近年來,隨著手機在校園里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把目光投向了校園這一潛在的巨大市場。為了了解手機在大學生中的普遍情況、使用效果以及消費情況,掌握手機在大學的銷售情況和市場前景,我們決定以大學生為調查對象,對校園里的手機市場作一次調研,。
二、 調查對象:大學生
三、 調查項目和調查表:(見附件1――問卷)
四、 調查時間:2004年10月01日——2002年10月25日
五、 調查方式:網路問卷
為了使調查具有普遍性,我們放棄了傳統的書面問卷形式,而採用製作電子版問卷在網路上進行調查的方式。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1. 提高效率,減少調查工作量。我們製作的電子版調查問卷使用ASP.NET平台開發,並掛在朋友的個人主機空間上,無需印刷,無需人工分派問卷
2. 調查范圍更廣,調查對象更具隨機性。由於是在網上答卷,沒有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回答我們答卷的大學生朋友人數在20天左右的時間內輕松突破1000人,最後達到了1237人,並且這些參加我們調查的朋友來自全國各地。這個數字是由調查頁面自動跟蹤生成的。
3. 數據統計便捷。我專門設計了一個調查數據統計頁面,對調查數據進行自動的跟蹤統計,主要有人數統計,占同類選項百分比統計等
六、 調查方法:
1. 由調查小組成員共同協商確定問卷內容,以書面文件形式確定,交由本人進行製作成電子版調查問卷。
2. 電子問卷製作完成並通過無錯測試後,我將其上傳到我朋友租用的虛擬主機空間。
3. 動員調查小組所有成員進行廣泛宣傳,宣傳方式主要有二:一是讓自己的朋友上網回答調查,二是在論壇上發布信息,讓論壇上的網友幫忙回答
4. 調查完成後,由全體小組成員對調查統計數據進行分析
5. 撰寫調研報告
七、 調查數據統計分析:
本次調查共有1237人參加並且完成了問卷,來自全國16個省市67所高校,並且參加調查的朋友具有很高的隨機性,保證了本次大學生手機調研具有一定普遍意義。我們主要針對大學生手機擁有和需求狀況、學生手機的使用要求分析、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分析、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機分析、學生手機族的目標確立分析5個方面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並最後給出我們小組的營銷建議。
1. 大學生手機擁有和需求狀況:
調查數據顯示,在被訪者中有68%的學生擁有手機。同時26%的學生將會在近期更換手機。在沒有手機的學生中,61%學生將會在近期購買手機。從這些數據可看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機在大學里已不再是新鮮事物了,已開始普及化了。大學生已經成為手機市場中一個不容忽視的消費者群。
2. 學生手機的使用要求分析
① 最重質量
選擇手機時, 消費者考慮的主要因素依次為:質量21%,外型19%,價格18%,功能18%,品牌11%,售後服務9%,廣告宣傳2%,其它方面也佔2%。其中,消費者對質量的要求最高,手機是日常的通訊工具,如果質量不好,將會給消費者帶來極大的不便。
另外,部分消費者對外觀款式要求也較高,手機廠商不斷推出新款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他們的口味,由於大學生都是年輕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持手機者年齡的下降,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會降低,而對外觀款式的要求會更高。
② 中低檔產品較受歡迎
在手機價格的調查中,我們發現消費者比較傾向於1000元至1500元的價位,其比例高達44.5%。另外,有29%的消費者表示會選擇1000元以下的手機。當然,也有部分消費者購買高價位手機,其中,選1500至2000元的消費者佔15%,2000元以上的佔12%。
③ 購機地點較集中
對消費者購買手機地點的調查發現,消費者購買手機的地點較為集中,大體上分布在手機大賣場和品牌專賣店,其比例分別為56%和38%,其它的只佔6.5%。手機是高科技產品,普通消費者難以了解其功能是否完善、質量是否可靠,他們只好以銷售人員的信用和專業知識作為判斷標准,而手機大賣場或品牌專賣店的銷售人員素質相對較高,因而容易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此外手機大賣場的價格優勢也是學生朋友們考慮的重要因素。
④ 手機品牌比較復雜
在此項調查中我發現,使用諾基亞的最多,佔46.25%,其他的如摩托羅拉15.00%,愛立信6.25%,西門子6.25%,三星13.75%,菲利浦 5.00%,其他的有7.50%。
⑤ 手機用途比較統一
大學生使用手機用途較統一,在已有手機用戶中,多數用於聯系親友,佔67.7%。還有少數只是跟著大家走(受周圍人影響的)和追趕時尚的,各佔9.8%。家長方面認為,手機是用於方便和孩子聯系的,學生手機族的手機58.0%都是家長掏錢買的。同樣學生也認為有了手機可以方便與親友進行溝通,以維系家人及朋友的感情。
⑥ 手機費用普遍較低
在學生手機族中,每月手機費用普遍較低。每月消費在50元以下的佔40%,在100元以內的佔88%。但也存在一些高消費學生,在100―300元內的佔12%,其中200-300這一高消費段也佔6%。超過300元手機費用的基本沒有。
⑦ 充值卡成為主要服務方式,手機費用主要用於發簡訊。
在被訪者中,有近82%的是採用充值卡方式。同樣,手機費用用於簡訊服務的佔87%。這充分說明了,學生的消費能力有限。
3. 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分析
確切地說,消費動力與消費需求是密切聯系的,當一個消費需求出現以後,為滿足這種需求的動力也就隨之產生了,對此我們不想加以詳細論述。從上面各種數據中可以看出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是處於一個較高水平的,造成這一高消費動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家庭收入的增加,學生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慾望增強。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使得商品的市場生命周期縮短,特別是在通信領域,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達到一周一款。手機產品的市場生命周期的縮短,使得學生消費者的消費活力被激發出來,大大強化了他們對新、奇、美的追求。而家庭收入的增加,則進一步加強了他們消費的信心。
第二.新經濟、新文化、新觀念,學生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總體規范發生了極大變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新的經濟必然與新的文化相對應,而新的文化則必然帶來新的觀念。作為E時代的「e人類」,學生消費者大多受新經濟下新文化的影響,具有求新、求奇的消費心理,在這種心理驅使下,他們會對一切感興趣的新奇事物產生強烈的消費慾望,而這種強烈的消費慾望恰恰正是消費的動力所在。
第三.信息的極大豐富化、便利化,對學生消費者的消費動力也有影響。電視、報紙、雜志、網路、電台、店堂、車體……廣告鋪天蓋地,宣傳無處不在,各大手機廠商與廣告商們的努力,使得通信領域(主要是手機市場)的信息極大的豐富化、便利化了,在這種強烈的外部刺激的作用下,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也得到了提高。
總的說來,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是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上的,在這種前提下,結合他們以往在消費過程中的學習,就會導致一種或一系列消費動機的發展。
4. 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機分析
經過學習過程對其消費需求的明確,消費動力的強化,學生手機族逐漸形成了具體的購買動機。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機可分為以下四種:
第一.求實購買動機。據調查顯示,學生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最注重的還是質量與實用功能:39%的被調查者表示,好用與耐用是最重要的;此外,還有9%的人認為手機的售後服務質量是關鍵的。形成這一購買動機的原因,除了受他們最基本的消費需求:工作需要與家人聯系的影響外,很大程度上還在於受他們依賴性消費的程度較大及自身缺乏經驗,購買能力弱等因素的影響。
第二.求新購買動機。學生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大部分被調查者認為在質量保證的前提下,首先考慮手機的外觀設計,如形狀、大小、厚薄、材料、顏色等。同時,有61%的學生希望擁有為「大學生量身訂做的手機」。其次考慮手機的內部功能,如是否支持中文輸入、是否支持WAP、是否支持語音撥號、是否具備免提功能等。且多數被調查者均明確表示,選購時會優先考慮質量可靠、設計輕巧、款式新穎、色彩時尚、功能夠炫的手機。學生手機族這一購買動機的產生,與學生消費者特殊的消費心理是分不開的。由於學生消費群的成員大多處於18-23歲,這一人生中思想最活躍、最善變的黃金青春期,熱情、開朗、奔放、崇尚自由的率直個性,現代社會生活條件的極大改善,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各種觀念、思潮的風起雲涌,賦予了他們強烈的冒險精神與實踐精神,對於新事物、新觀念的關注與學習,逐漸形成了他們求新、求異的消費心理,而這種消費心理直接影響到了他們求新購買動機的產生。
第三.求便購買動機。根據前面對學生手機族的分析,得知大多數學生消費者購買手機的真正目的在於方便與家人、朋友、用人單位聯系。對於購買手機與家人聯系這一目的,據調查顯示,多數學生手機族的父母均持肯定態度,而這種態度對學生手機族購買動機的產生具有直接的推動作用。另外,還有部分臨近畢業的大學生怕漏過任何招聘信息的壓力,也推動了此種購買動機的產生。
第四.求廉購買動機。大多數學生手機族所能承受的手機價格在1000-1500元之間。也就是說,他們需要的是中低檔的手機。總的說來,此動機的產生與我國綜合國力不強,人均消費水平偏低有著密切聯系。這種經濟現狀直接制約了仍處於依賴性消費階段的學生手機族的消費能力,從而導致了他們在選擇手機時通常會把眼光放在中低價格的機型上。另外,為了達到經濟實用的目的,他們通常還會選擇免月租或月租較低的充值卡來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種求廉的購買動機並非只是一味的追求低價,以省錢為目的,更多時候只要價格達到了學生手機族心中「合理」的低價時,動機就產生了。
一般情況下,學生手機族的這四種消費動機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織,共同推動他們的消費行為進一步的發生。實際上,對於消費者來說,消費動機的產生才意味著消費手段、消費目標等一系列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的發生,這對於學生手機族來說也不例外。因此,學生手機族四種相互交織的消費動機在得到發展以後,緊接著結合在動機上行動希望得到的結果,就會發展出一系列滿足消費動機的目標,從而最終做出購買決定。
5. 學生手機族的目標確立分析
在這一階段,學生手機族所做的大部分工作在於評價與選擇。在學生手機族的購買動機產生之後,為了進一步滿足需求,他們會開始收集與購買有關的信息。在調查中發現,37.5%的學生是通過網上獲得與手機相關信息的。但一般情況下,所收集到的產品信息會出現重復、相異、相反或抵觸的情況(例如,同檔次同功能不同品牌手機之間的重復,同款手機不同商家的不同定價,印象中的手機信息與實際了解到的信息不符),這樣,就可能形成多種可供選擇的購買方案。因此,學生手機族就需要對這些方案進行比較,要對各種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分析,綜合評價各款手機的各種要素(如性能、價格、質量、款式等),去偽存真,去弱存強,篩選出購買符合自己需求的手機時所要考慮的主要要素,評價擇優,確定出具體目標,包括具體商品的品牌、規格、性能、價格等因素在內。一般地,這一目標可以是具體的最終目標,也可以是抽象的最終目標,也就是說,他們購買手機的目的可以是真正地為了保持與他人的聯系,也可以是為了炫耀或得到某一參照群的認可。另外,可以肯定的是,最終目標的確立不是直接一步實現的,最為常見地,是建立一系列子目標,逐步導致最終目標的實現。
6. 營銷建議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應該清楚地看到學生消費者的確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消費群體,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特殊的消費群體越來越表現出其巨大的消費潛力。因此,提高對他們的注意,加緊開發這片新市場,對於各大手機廠商脫離困境,打破瓶頸,將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就此,我們提出幾條營銷建議以供參考:
第一.繼續推行中低檔手機路線,專為學生消費者開發、設計功能不是很全,但具備一些學生消費群體較喜歡的基本功能並且款式、造型、顏色等方面能夠吸引學生的手機,這對抓住學生消費者無疑是很好的辦法。
第二.對手機銷售商來說,在銷售地點選擇上,主要將手機放在離學校較近的手機大賣場和自己的品牌專賣店上銷售;在促銷上,選擇贈送學生喜歡的禮物的方式;在定價上,則選擇中低檔價格。
第三.對品牌的廣告代理商來說,強調品牌的情感因素而淡化品牌的功能區別因素,請那些年輕而又充滿活力的明星作為自己的形象代言人,賦予手機充滿青春活力、積極向上的品牌特徵。
第四.在廣告宣傳渠道上,要力爭做到范圍廣,傳播面全。特別要重視的是,隨著網路的發展,特別是在大學生里,上網己開始普及化了,這一宣傳渠道絕不容忽視。
第五.在銷售渠道的競爭方面,廠商應尋求與零售商「背靠背」的戰略夥伴關系。抓緊強而有力的大經銷商,給予有利的支持,使其戰鬥力更上一個檔次,在此基礎上,將分銷預算向零售商尤其是手機專賣點重點投放,並推行各項讓利策略及鼓勵措施,加深廠商與零售商的凝聚力,以便零售商對廠商產品的推廣。
2. 為什麼要大學生手機使用情況調查問卷
you can use 表單大師 to make a Questionnaire
3. 關於「手機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影響」的調查問卷
現在手機已經是大學生人手一個的基本通訊工具,可是手機已經不僅僅是個普通的通訊工具了,它已經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了!就「手機手機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影響」做如下調查問卷:
1:你日常中都是用手機作為聯系他人的通訊工具嗎?A、全部是 B、絕大多部分是 C、佔到一半 D、很少
2:你日常生活中有多少和他人的交流溝通是通過手機呢?A、幾乎都是 B、很大一部分是 C、很少是 D、幾乎不
3:你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機中電話和簡訊的比例是多少?A、幾乎都是電話簡訊很少B、一半一半 C、簡訊比電話多很多 D、幾乎都是簡訊很少打電話
4:正常情況下你每天使用電話聯系他人的頻率是每天多少次?A、100次以上B、100~50次C、50~20次D、20次以下
5:非必要的青年概況下你是否都選擇手機與他人交流,而不是見面交流,哪怕需要聯系的人離得很近?A、只要電話能聯系的絕不見面B、只要電話里解決的絕不見面C、遠的電話聯系,近的當面交流D、很少選擇電話交流
6:與你的好朋友都是經常用手機聯系嗎? A、是 B、不是
7:如果突然沒了手機聯系是不是就覺得和朋友距離拉遠了呢?A、是,感覺會明顯 B、是,但感覺不明顯 C、不是,因為還有其他聯系方式
8:是否喜歡用簡訊給親近的人發一些簡短的話語而不是親口和他/她說?A、是 B、不是
9:是否覺得生活中如果沒了手機就會很難與他人聯系和交流了呢?A、是 B、一般 C、沒有覺得
10:你的人際關系網是否都是都是通過手機通訊維持的?A、幾乎全部是靠手 B、不僅僅是靠手機維持 C、只有一小部分是靠手機 D、幾乎不是
11:你的朋友與你聯系的工具有多少是通過手機的?A、幾乎100% B、70%以上C、40%以上 D、40%以下
12:認識新朋友的過程中是否經常是先通過得知對方手機號後才開始聯系並熟識的?A、是 B、只佔一半左右 C、很少 D、從沒
。。。
。。。
。。。
大哥我可是用心想了一個多小時才幫你搞定的啊!你不看功勞看苦勞也得給我多追加些分吧!!!!!!! 還有不夠的話你自己再加幾個就行啦,我腦細胞已經累死不少啦,就給你想這些差不多啦!
4. 怎樣設計調查問卷了解大學生對手機依賴的情況及原因
首先要非常明確調查目的,很多調研在開始前往往沒有弄清楚自己的目的就開始版盲目調查,導致最權後調查出來 沒有辦法達到自己目的,最好能把調查目的延伸成一個個事先假設。
其次根據目的來確定需要調查哪些內容,也就是你需要通過哪些內容來支撐達到你的目的,這一步需要你查閱各種文獻資料來列出需要調查的內容大綱,
第三將內容細化成一個個問題,並設置答案。設置答案主要有選擇題式或者量表式,一般量表式能夠做的分析比較復雜。問題設置要盡量客觀,不要帶有引導性的或者反問性的問題
第四進行試測以修訂問卷,先進行一個試調查,看問卷是否有歧義或者不易理解不易回答的
5. 分析大學生手機消費調查問卷的優點與不足
ACBBB
CCDBB
CACA
免費提供學習資料,尤其是英語。。。
6. 我在做一個關於大學生手機購買情況調查報告,做了520份調查問卷 想知道怎麼,用excel分析問卷的
首先,你得把這520份問卷,逐一錄入表格或資料庫
然後,再進行各項數據的統計
基本數據都沒有,怎麼繼續?對吧?
7. 關於大學生對手機依賴程度的調查問卷題目 自己想了幾個題目,但是感覺涉及的方面不夠全,各位
我仔細想了想,分了三個方面來問。第一個,每天用手機的時長版;第二個,每天用手機的時權間段(課上,晚上,用餐);第三個,用手機來做什麼?(訂餐,購物,地圖,娛樂等等);最後把結果整理、分類,做表格,得出結果。——本人想法,有不周全的地方,希望能幫到你。
8. 能不能分享一下,大學生對手機依賴程度及其成因調查問卷,跪求
手機依賴是指由於某種原因過度地濫用手機而導致手機使用者出現生理或心理上的不 適應的一種現象。有研究者認為界定手機成癮的標准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手機的濫用,不 該用的時候也頻繁使用;二是手機過多地影響生活、 工作和學習;三是停機或手機不在身邊時, 身體會出現一系列的不適反應,包括生理和心理反應。也有專家強調「手機成癮者」嚴重時 會出現手腳發麻、心悸、頭暈、冒汗、腸胃功能失調等症狀。 手機幻聽大致表現為擔心手機會響,每半小時看一次手機;手機無來電,卻能「聽」到手 機鈴聲;無論手機放在哪裡,都覺得手機在響鈴或振動;手機來電時異常緊張,甚至心跳加速。
1、放置手機的位置:
戰士將槍放在腰後,作家將筆放在手中;而我們的「低頭族」將手機放在了離手比較近的地方!從問卷的結果來看,有35%的人將手機長時間留在手中,還有29%的人將手機放在了離自己手比較近的口袋,可見隨時都會准備沒事刷刷朋友圈之類的。令人欣慰的是,還有一些「無所謂」,並沒有完全依賴手機,不過只是一小部分。
2、使用手機平均每日時間:
正如王外納所說「根深蒂固的惡習決非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數據顯示平均每日所花在手機上時間在10小時以上的人數竟然佔了60%!雖然,首先需要 承認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手機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方便,但是所用的時間這么多,我相信絕對不僅如此,必是長期養成的!隨著時間的積累,對手機的依賴也達到的「一萬點」!
3、使用手機的時間段:
唉,「憔悴損,如今有何可看!」看到了經常使用手機的時間段竟然是在課堂上,看來對手機的依賴不僅僅浪費了我們寶貴的時間,更是耽誤我們的學業啊!而且有大部分人會在休息時間來使用手機,可能會導致我們的休息質量不能保證!十分肯定手機在我們這個時代的作用舉足輕重,但是利用手機的時間,地點也要視情況而定吧!要選擇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哦!
4、使用手機的年齡段:
從這份數據,可以看出除了16歲以下,可能由於經濟原因,使用手機的人數相對比較少,其他的年齡段的人數都是大概相同的。由此可見手機的功能在現在這個時代已經佔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說明大部分懂得利用科技來讓生活更美好!不過對於16歲以下的青少年,要正確地對待手機利與弊!
5、對於手機的功能:
9. 大學生手機問卷調查表
B B D C G B B B C E ABE A
建議: 套餐便宜點,網速快一點
(1)這份方案就挺不錯的
(2)網頁的形式
(3)略
10. 大學生手機調查研究背景是什麼
一、調研背景
Jc作為一種新的手機品牌即將進入市場,為進一步開發Jc手機在保定市的大學生市場,保定市溢馨市場調研公司受託開展一次大學校園內的手機市場的調查研究工作。通過研究大學校園內的學生手機市場的需求特點和發展趨勢,分析研究市場上現有主要產品的營銷特點,特別是要研究評價Jc公司手機產品的競爭力,從而制定良好的產品營銷策略和促銷辦法,提高營銷的總體效果和市場競爭力。
我們應針對現有的市場情況進行一次真實有效客觀公正的調查。為了較好地開發jc集團的手機市場,確立此品牌手機產品在本市的市場地位,拓展本品牌手機的市場發展空間,為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計劃對大學生手機市場進行一次較系統的市場調查。
二、調查目的
針對目前保定手機市場的基本情況,本次市場調查須本著科學嚴謹、真實可靠、調查與論證相結合的原則,對此項調查進行深入的研究。本次市場調查的目的包括:
1.明確手機市場的品牌認知與競爭情況;
2.了解和分析各層次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和消費行為;
3.了解消費者對手機的認知和建議,在消費者眼中現有手機的優缺點;
4.最終目的:
(1)為本公司大學生手機市場的開發提供真實有效的依據
(2)我公司應集中主要精力於開發哪一款式的產品。
三、具體目標
1、研究大學校園手機市場對現有市場上主要手機品牌的反應,調查消費者的近期消費需求的變動趨勢和市場潛力。
2、基於調查結果,評價Jc產品的市場定位和營銷策略合理性,並修改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營銷策略。
四、研究內容
1.大學生對手機品牌的認可程度;
2.大學生對各手機品牌的購買頻率;
3.消費者主要選擇的手機消費檔次;
4.大學生對手機顏色、款式、功能的要求;
5.大學生消費者對未來手機的期望功能。
6.消費者對各手機產品款式的認知與要求;
7.不同層次消費者對手機產品價格的接受程度;
8.影響消費者購買手機產品的主要因素;
9.大學生對待新產品的態度;
10.大學生不接受新產品是由於有哪些擔心因素;
11.請大學生提出正在使用或者曾經使用過的手機產品存在的問題(質量、價格、包裝、客戶服務、促銷)及建議;
五、調查方法
1.電話法:對一般的、不同層次的消費者採用電話訪問的方式進行調查,由訪問員向被訪問者撥打電話對消費者進行講解後,進行一對一的訪問。每位訪問員訪問54名大學在校生。
獲得樣本的方法:
(1)在本組中,A同學在B同學的通訊錄中獲取A同學不認識的校友聯系方式。
(2)在校園的海報張貼欄中獲得訪問員並不認識的校園代理的聯系方式。
六、調選擇被訪者
河北金融學院的大學在校生
要求:所選樣本數量為90人,要求女生60人,男生30人。女生中大一大二大三各佔20人,這20人中要求有本科生5人,專科生15人;男生中要求三個年級分別佔10人,這10個人中要求有本科生3人,專科生7人
女生60: 大一(本科生5人,專科生15人)
大二(本科生5人,專科生15人)
大三(本科生5人,專科生15人)
男生30: 大一(本科生3人,專科生7人)
大二(本科生3人,專科生7人)
大三(本科生3人,專科生7人)
七、查時間安排
時間
4月21日—4月24日
4月25日—4月27日
4月28日—四月29日
5月1日—5月6日
內容
問卷設計,選擇樣本,了解品牌(會議討論形式)
進行人員培訓
適當修改樣本和問卷
調查實施(電話測試)
時間
5月7日—5月12日
5月13日—5月18日
5月18日
5月19日—5月21日
內容
文件的復核與審核
統計分析
編寫調查報告
印刷和提交調查報告
八、訪問質量控制
我們對整個訪問過程實行嚴格的全方位質量控制:
小組座談會由專業人士主持進行。
電話訪問由公司專業調研人員完成。
由具有市場研究方向的專業人才,進行問卷內容、訪談技巧、訪談禮儀等方面的培訓。
每位訪問員均進行試訪,試訪合格才可以進行正式訪問。
要求100%的問卷留有電話,隨機抽取30%的問卷進行電話復核。
九、調查問卷的復核
復核:復核率為30%。
對每位訪問員所完成的問卷隨機抽取30%進行復核(電話復核與實地復核均可)。
如果所復核的問卷中超過30%問卷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應該將該訪問員的問卷復核比例擴大為100%,直至不存在問題為止。
如果發現個別問卷有漏問、錯問現象或記錄答案不正確等,必須要求訪問員補問;若情況比較嚴重,則須將該問卷作廢。
如果發現訪問員有嚴重的作弊行為,該訪問員所完成的全部問卷做作廢。
十、數據處理和分析
本階段將所收集到的信息做一個整體的統計分析,操作步驟如下:
第一、問卷檢查篩選及處理,挑選出合理有效的調查問卷
第二、對選擇題中出現的每一個答案出現的頻率進行統計
第三、數據錄入。
第三、數據處理。採用的分析類型包括:
數據描述分析 用均值、眾數、標准差或極差等指標來描述樣本數據矩陣,來描繪出典型的被訪者與提示回答的一般模式。
數據推理分析 把從樣本所得的結果推廣到樣本代表的目標總體上去,在樣本提供的數據矩陣中包含的信息基礎上得出關於總體的結論。
十一、製表和撰寫調研報告
根據以上的客觀數據分析結果,接合相關的主觀分析結果,出具最終的調查研究報告。
1.研究結果
根據定量研究的結果,調研報告中將體現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本部分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
1.大學生對手機品牌的認可程度;
2.大學生對各手機品牌的購買頻率;
3.消費者主要選擇的手機消費檔次;
4.大學生對手機顏色、款式、功能的要求;
5.大學生消費者對未來手機的期望功能。
6.消費者對各手機產品款式的認知與要求;
7.不同層次消費者對手機產品價格的接受程度;
8.影響消費者購買手機產品的主要因素;
9.大學生對待新產品的態度;
10.大學生不接受新產品是由於有哪些擔心因素;
11.正在使用或者曾經使用過的手機產品存在的問題(質量、價格、包裝、客戶服務、促銷)及建議;
根據定性研究的結果,調研報告將體現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本部分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
n 市場現狀:大學生手機市場的容量,現有品牌,品牌知名度、美譽度;
n 手機市場的發展趨勢;
n 競爭狀況:先有個品牌手機的優點與缺點;渠道;推廣方式。
2.有關建議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將提出以下幾方面的建議(本部分可根據研究結果適當調整):品牌定位、外形設計、價格、渠道設計、銷售策略等。
十二、費用預算
調研設計費用:2000元
小組座談會議用費:2400元
其中:
聯絡員勞務費 600
與會者禮金 300
工作人員工資 300
雜費(印刷費等) 200
場地租金 600
座談會食品 400
數據處理費用:1200元
其中:
復核問卷 300
數據錄入 400
撰寫數據報告 500
培訓費用:160元
講解員工資:160元
咨詢費用:500元
通信費用:100元
列印費用:200元
管理費用及其他費用:400元
共計費用:6960元
十三、分工
項目負責人:XX
督 導:XX
訪問員:XXX XXX XXX XXX XXX
復核員:XXX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