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國亞馬遜公司目標市場定位
技術的先進性
快速特性
購書方便
完善的管理系統
實實在在的價格折
供貨周期回相對較長,對供貨商的依賴性比答較大
過高的行銷開支與難以捉摸的網路空間
在中國有著很大的發展前景
網上零售業的蓬勃發展.
亞馬遜樹大招風,有來自德國貝塔斯蔓的威脅競爭
亞馬遜的目標市場:
1.亞馬遜主要面向歐美等發達國家.
2.從產品與市場的關系來看,亞馬遜是屬於完全市場覆蓋
當當
當當以前一直把北京,上海作為它的目標市場。但目前當當的南下意圖卻很明顯,那就是佔領廣東市場。
eBay
eBay是一個全球性的網站,其目標是成為全球性在線交易平台。他的市場范圍涉及到全球四大區域(歐洲,美洲,亞洲,太平洋地區)的經濟較發達國家 .
市場定位
亞馬遜
亞馬遜書店定位為信息技術產業,亞馬遜採取了與競爭者劃清界線的定位
當當一直將自身定位為賣書的網上書
當當一直定位於「品種多、價格低」的策略
『貳』 亞馬遜的定位轉變
成為「地球上最大的書店」(1994年-1997年)
1994年夏天,從金融服務公司D.E.Shaw辭職出來的貝佐斯決定創立一家網上書店,貝佐斯認為書籍是最常見的商品,標准化程度高;而且美國書籍市場規模大,十分適合創業。經過大約一年的准備,亞馬遜網站於1995年7月正式上線。為了和線下圖書巨頭Barnes&Noble、Borders競爭,貝佐斯把亞馬遜定位成「地球上最大的書店」(Earth『s biggest bookstore)。為實現此目標,亞馬遜採取了大規模擴張策略,以巨額虧損換取營業規模。經過快跑,亞馬遜從網站上線到公司上市僅用了不到兩年時間。1997年5月Barnes&Noble開展線上購物時,亞馬遜已經在圖書網路零售上建立了巨大優勢。此後亞馬遜和Barnes&Noble經過幾次交鋒,亞馬遜最終完全確立了自己是最大書店的地位。 成為最大的綜合網路零售商(1997年-2001年)
貝佐斯認為和實體店相比,網路零售很重要的一個優勢在於能給消費者提供更為豐富的商品選擇,因此擴充網站品類,打造綜合電商以形成規模效益成為了亞馬遜的戰略考慮。1997年5月亞馬遜上市,尚未完全在圖書網路零售市場中樹立絕對優勢地位的亞馬遜就開始布局商品品類擴張。經過前期的供應和市場宣傳,1998年6月亞馬遜的音樂商店正式上線。僅一個季度亞馬遜音樂商店的銷售額就已經超過了CDnow,成為最大的網上音樂產品零售商。此後,亞馬遜通過品類擴張和國際擴張,到2000年的時候亞馬遜的宣傳口號已經改為「最大的網路零售商」(the Internet』s No.1 retailer)。 成為「最以客戶為中心的企業」(2001年-至今)
2001年開始,除了宣傳自己是最大的網路零售商外,亞馬遜同時把「最以客戶為中心的公司」(the world『s most customer-centric company)確立為努力的目標。此後,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型企業成為了亞馬遜的發展方向。為此,亞馬遜從2001年開始大規模推廣第三方開放平台(marketplace)、2002年推出網路服務(AWS)、2005年推出Prime服務、2007年開始向第三方賣家提供外包物流服務 Fulfillment by Amazon(FBA)、2010年推出KDP的前身自助數字出版平台Digital Text Platform(DTP)。亞馬遜逐步推出這些服務,使其超越網路零售商的范疇,成為了一家綜合服務提供商。
『叄』 關於亞馬遜網站建設內容分析
別人不會將這些模式告訴你的,不然的話都去模仿了,就算給你的話也不是精髓。
『肆』 亞馬遜數據分析網站有哪些
1. 通過搜索結果評估市場競爭激烈程度
搜索結果數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幫助我們評估當前市場上某款產品的競爭激烈程度,當你用你的產品核心關鍵詞進行搜索時,如果該產品搜索結果數量非常多,就是說明該產品所在的市場競爭激烈,如果搜索結果數量少,說明競爭相對較少。當然無論搜索結果的數量多少,這只是一個參考的因素。
4. 通過競品的價格區間預測自己的優勢
選品的根本在於選擇有利潤的產品,如何選擇有利潤價值的產品呢?自然是要參考平台上的競爭對手數據了,通過對眾多競品的低價、高價、和均價進行統計和趨勢研究,可以幫助自己判斷產品在市場價格區間中是否還留有利潤空間,是否支撐得起廣告費用,從而更加准確地預測自己在運營中的優勢所在。如果盤算一輪下來沒有發現利潤空間,自然是可以放棄該款產品了。
亞馬遜數據如何分析,在選品中大概有這么幾點。但是面對這些復雜的數據,多數賣家是無法處理得當的,這里建議賣家們可以使用亞馬遜數據分析網站,如酷鳥賣家助手來輔助運營,幫助賣家更好地分析亞馬遜數據,包括商品銷量情況分析、流量情況分析、店鋪業績分析、PPC廣告分析、競爭對手分析,都可以用酷鳥獲取店鋪銷售數據並將其圖表化,更直觀更高效地進行數據分析,進而制訂有針對性和便於實施的運營策略。
『伍』 對 亞馬遜 的SWOT分析和評價
可以當玩笑看看
S: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旗下企業收購決策失誤可能不會造成資金鏈斷裂問題
W:中國區不能很好地本土化,
O:新總裁的上任可能會帶給中國區新的變化
T:由於決策失誤加上前面的訂單風波,可能會導致中國的京東,當當等網購團體進一步瓜分市場。新總裁的上任
歡迎補充。
『陸』 亞馬遜平台比較有哪些優勢
優點
1、直面大規模消費者 很多人通過亞馬遜平台購物。
截止到2017年1月,Amazon Business有40萬客戶。據BloomReach調查發現,更多消費者開始直接在亞馬遜搜索產品,而不是谷歌。消費者很滿意亞馬遜。如果你已經在亞馬遜網站銷售產品,那也可以在Amazon Business上銷售。
2、平台B2B服務強大 據稱,亞馬遜每年花費130多億美元用於研發。平台提供非常好的用戶體驗,這有助於刺激提高銷售額。Amazon Business為B2B賣家提供各種專業服務,包括數量折扣、商務報價、采購軟體集成、以及免稅采購等等。
3、簡化訂單履行流程 如果賣家選擇FBA,亞馬遜會幫你配送訂單。賣家只需把產品發往亞馬遜倉庫,亞馬遜將負責後續的分揀、包裝和配送流程。另外,亞馬遜還幫助FBA賣家提供相關客服,比如退款和退貨。
4、突顯差異 如果被認證為小企業,或者企業所有人是女性、少數民族或老兵,可以把這些信息放入賣家資料。這樣企業買家就能重新細分他們的搜索結果資料,比如,搜索來自女性運營企業的產品、或小企業產品。
『柒』 亞馬遜網的頁面特點
可以說是亞馬遜網站普及了 Tab 式導航。這么多年來,他們一直在探索著一種用戶界面,可以使他們越來越多的產品清晰的呈現在用戶眼前。我們現在回頭去看看亞馬遜網站頂部導航的歷史變遷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在1998年,亞馬遜網站只有兩個一級大類:書籍和音樂。即使增加了一些分類,比如音像和禮物,水平的 Tab 式導航也能夠擴展的非常平滑,並且通過顏色的不同,很容易區分產品。
在1999年到2000年的時候,亞馬遜還在不斷增加新的分類,並且是它的 Tab 式導航到達極限。店鋪(zShops)、玩具與游戲、電器和電子賀卡這些新的產品分類的增加,使得亞馬遜的 Logo 也沒地方放了,並且頁面文字也隨之縮小了(當時頁面仍然是按 800x600 解析度設計的)。一直等到把 Tab 標簽做成兩排,才給 Logo 騰出了空間。很顯然,Tab 式的導航已經被拉伸到了極限並且快要控制不住了。
在2000年的時候,亞馬遜嘗試著把所有的 Tab 去掉,但是在2001年還是增加了商店目錄和特色商店 (Store Directory/Featured Stores)。這次重新設計,用一些特色的商店替代了日益增長的分類,並且提供了一個比較方便的途徑讓用戶可以訪問剩下的那些商店。當「我的店鋪(personal stores)」的概念被提出後,亞馬遜再一次回到了單行 Tab 式導航結構,並添加了「see more stores」鏈接來查看更多 Tab。
2003年到2004年,亞馬遜仍然繼續增加新的分類。但為了市場推廣及促銷考慮,Tab 導航反而變短了。Tab 會基於公司的促銷活動以及用戶的行為變化——增加或減少。很少 Tab 會一直在那裡(除了「Welcome」和「Your Store」)。根據市場推廣及促銷,圖片式 Tab 被運用起來,並且切換 Tab 時的顏色變化也變成隨機的了。
為了解決 Tab 變化帶來的疑惑,亞馬遜開始試驗一種可替代的方案,即單行動態 Tab 式導航(PPT)。2004年的時候作了一個線上測試,將 Tab 的數量減少至 2(就像 1998 年的設計)。第一個 Tab 是動態的(它取決於你所在的產品分類),第二個就是「所有分類」。在2005 年的一個版本中,導航從兩個 Tab 開始,然後將當前分類作為新 Tab 插入其中,替代了之前的解決方案,不會替換掉當前任何 Tab。
http://bbs.033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