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1P營銷理論是什麼
1986年6月,美國著名市場營銷學家菲利浦·科特勒教授又提出了11P營銷理念,即在大營銷6P之外加上調研、區隔、優先、定位和人,並將產品、定價、渠道、促銷稱為戰術4P,將探查、分割、優先、定位稱為戰略4P。該理論認為,企業在戰術4P和「戰略4P」的支撐下,運用「職責」和「公共關系」這2P,可以排除通往目標市場的各種障礙。
在暢銷教材《營銷管理必讀12篇》中,11P分別是:
1.產品(Proct)質量、功能、款式、品牌、包裝;
2.價格(Price)合適的定價,在產品不同的生命周期內制訂相應的價格;
3.促銷(Promotion)尤其是好的廣告;
4.分銷(Place)建立合適的銷售渠道;
5.政府權力(Power)依靠兩個國家政府之間的談判,打開別外一個國家市場的大門,依靠政府人脈,打通各方面的關系,在中國所謂的官商即是暗含此理;
6.公共關系(PublicRelations)利用新聞宣傳媒體的力量,樹立對企業有利的形象報道,消除或減緩對企業不利的形象報道;
7.調研(Probe)即探索,就是市場調研,通過調研了解市場對某種產品的需求狀況如何,有什麼更具體的要求;
8.區隔(Partition)即市場細分的過程。按影響消費者需求的因素進行分割;
9.優先(Priorition)即選出我的目標市場;
10.定位(Position)即為自己生產的產品賦予一定的特色,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一定的印象。或者說就是確立產品競爭優勢的過程;
11.員工(People)「只有發現需求,才能滿足需求」,這個過程要靠員工實現。因此,企業就想方設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這里的people不單單指員工,也指顧客。顧客也是企業營銷過程的一部分,比如網上銀行,客戶參與性就很強。
「11P」包括大市場營銷組合即6P組合(產品、價格、促銷、分銷、政府權力,公共關系),這6P組合稱為市場營銷的策略,其確定得是否恰當,取決於市場營銷的戰略「4P」(依次為市場調研(探查)、市場細分(分割),目標市場選擇(優先)、市場定位(定位)),最後一個「P」(員工),貫穿於企業營銷活動的全過程,也是實施前面10個「P」的成功保證。
市場營銷策略組合作為現代市場營銷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在其發展過程中,營銷組合因素即P的數目有增加的趨勢,但應當看到,傳統的4P理論仍然是基礎。
❷ 關於營銷策略研究的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是對某一方面的專題搜集大量情報資料後經綜合分析而寫成的一種學術論文, 它是科學文獻的一種。
格式與寫法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特別是陽性結果,而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在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因此,應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容准確無誤。關於參考文獻的使用方法,錄著項目及格式與研究論文相同,不再重復。
❸ 市場營銷11P分別指什麼
好像只有4P吧,分別是Prince
proct
promte
princp即產品、價格、原則、推銷,另外,還有4R,4S,建議你讀下《戰略營銷分析》
❹ 市場營銷策略分析、市場營銷分析的區別;營銷策略、營銷戰略的區別。
一、營銷策略:
是企業以顧客需要為出發點,根據經驗獲得顧客需求量以及購買力的信息、商業界的期望值,有計劃地組織各項經營活動,通過相互協調一致的產品策略、價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銷策略,為顧客提供滿意的商品和服務而實現企業目標的過程。
二、市場營銷分析:
是指企業在規定時間,對各個營銷區域的各項銷售工作進行的總結、分析、檢討及評估,並對下階段的營銷工作提出修正建議,對某些區域的營銷策略進行局部調整,甚至對某些區域的銷售目標計劃予以重新制定。
因此,市場營銷分析工作,是企業營銷管理工作中一項極其重要的主體內容。
(4)11p營銷策略分析法擴展閱讀:
營銷策略:
1、4Ps,即:產品(Proct) 、價格(Price) 、促銷(Promotion)、通路與配銷 渠道和分銷(Place&Distribution)
這四個因素應用到營銷過程中,就形成了四方面的營銷策略。
在4Ps的基礎上,又發展出了6Ps、7Ps等,如加上政治POLITICS和公共關系PUBLIC,是為6Ps。
1981年布姆斯(Booms)和比特納(Bitner)建議在傳統市場營銷理論4Ps的基礎上增加三個「服務性的P」,
即:人員(People)、流程(Process)、環境(或實體環境;Physical evidence),而形成了7Ps理論。
7Ps多被用於服務行業。
根據與市場競爭對手對抗的需要而制定富有競爭力的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政策。
這一時期誕生了著名的4P理論。當時還是大眾媒體盛行的時代,依靠大眾媒體促進銷售,無差異化策略成為這一階段的明顯特徵。
2、產品策略主要研究新產品開發,產品生命周期,品牌策略等,是價格策略,促銷策略和分銷策略的基礎。
3、價格策略又稱定價策略,主要目標有四點:
(1)維持生存;
(2)利潤最大化;
(3)市場佔有率最大化;
(4)產品質量最優化
4、促銷策略主要目的是:傳遞信息,強化認知,突出特點,誘導需求,指導消費者,擴大銷售,滋生偏愛,穩定銷售。
5、渠道策略,是指為了達到產品分銷目的而起用的銷售管道。
6、人員(Personal Sales),所有的人都直接或間接地被捲入某種服務的消費過程中,這是7P營銷組合很重要的一個觀點。
知識工作者、白領雇員、管理人員以及部分消費者將額外的價值增加到了既有的社會總產品或服務的供給中,這部分價值往往非常顯著。
7、流程(Process),服務通過一定的程序、機制以及活動得以實現的過程(亦即消費者管理流程),是市場營銷戰略的一個關鍵要素。
8、環境(Physical Evidence),包括服務供給得以順利傳送的服務環境,有形商品承載和表達服務的能力,當前消費者的無形消費體驗,以及向潛在顧客傳遞消費滿足感的能力。
9、SWOT方法分析市場:
SWOT是一種分析方法,用來確定企業本身的競爭優勢、競爭劣勢、機會和威脅,從而將公司的戰略與公司內部資源、外部環境有機結合。
strength(優勢):評估自己的長處;
weakness(劣勢):找出自己的短處;
opportunity(機會):發現自己的機會;
threats(威脅):認識到存在的威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市場營銷
❺ 營銷中 3R 、11P分別指什麼
3R營銷概念:
3R營銷指客戶維持(Retention),多重銷售(Relation Sales),客戶介紹(Referrals)。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哈佛大學有兩位教授根據服務性企業的數據,研究了企業的市場份額與利潤的關系,發現市場份額對利潤並沒有太大的影響,而顧客忠誠度較高的服務性企業更能盈利。他們認為,服務性企業應採用3R營銷策略。1994年,哈佛的赫斯凱特(Jamew L·Heskett)等教授,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服務利潤鏈管理理論。
3R營銷內容:
1.客戶維持:優秀的客戶維持可以維持到穩定的客戶群體,節省成本,提高利潤率。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穩定客戶群的建立,一方面可以省卻重新爭奪新客戶的費用,另一方面也省卻了重新調查審核客戶信用的成本。通過各種策略,努力把客戶尤其是優質客戶留下來,並培養成忠誠客戶群。
2.多重銷售:即向同一客戶銷售多種商品。據日本BOOZ·ALLEN&HAMILTONH咨詢公司調研,同一客戶使用的產品數量與客戶維持存在密切關系。多重銷售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促進客戶多重購買,並增強顧客的忠誠度,減少顧客流失。
3.客戶介紹:即通過現有客戶的推介擴大客戶數量。顧客的口碑很重要。因此提高原有顧客對企業的滿意度並鼓勵客戶對企業的口碑宣傳,可以幫助企業擴大新顧客群體、爭奪優質客戶。
11P營銷理論:
1986年6月,美國著名市場營銷學家菲利浦·科特勒教授又提出了11P營銷理念,即在大營銷6P之外加上調研、區隔、優先、定位和人,並將產品、定價、渠道、促銷稱為戰術4P,將探查、分割、優先、定位稱為戰略4P。該理論認為,企業在戰術4P和「戰略4P」的支撐下,運用「權力」和「公共關系」這2P,可以排除通往目標市場的各種障礙。
11P營銷理論的內容
11P分別是:
1.產品(Proct)質量、功能、款式、品牌、包裝;
2.價格(Price)合適的定價,在產品不同的生命周期內制訂相應的價格;
3.促銷(Promotion)尤其是好的廣告;
4.分銷(Place)建立合適的消售渠道;
5.政府權力(Power)依靠兩個國家政府之間的談判,打開別外一個國家市場的大門,依靠政府人脈,打通各方面的關系,在中國所謂的官商即是暗含此理;
6.公共關系(PublicRelations)利用新聞宣傳媒體的力量,樹立對企業有利的形象報道,消除或減緩對企業不利的形象報道;
7.調研(Probe)即探索,就是市場調研,通過調研了解市場對某種產品的需求狀況如何,有什麼更具體的要求;
8.區隔(Partition)即市場細分的過程。按影響消費者需求的因素進行分割;
9.優先(Priorition)即選出我的目標市場;
10.定位(Position)即為自己生產的產品賦予一定的特色,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一定的印象。或者說就是確立產品竟爭優勢的過程;
11.員工(People)「只有發現需求,才能滿足需求」,這個過程要靠員工實現。因此,企業就想方設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這里的people不單單指員工,也指顧客。顧客也是企業營銷過程的一部分,比如網上銀行,客戶參與性就很強。
「11P」包括大市場營銷組合即6P組合(產品、價格、促銷、分銷、政府權力,公共關系),這6P組合稱為市場營銷的策略,其確定得是否恰當,取決於市場營銷的戰略「4P」(依次為市場調研(探查)、市場細分(分割),目標市場選擇(優先)、市場定位(定位)),最後一個「P」(員工),貫穿於企業營銷活動的全過程,也是實施前面10個「P」的成功保證。
市場營銷策略組合作為現代市場營銷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在其發展過程中,營銷組合因素即P的數目有增加的趨勢,但應當看到,傳統的4P理論仍然是基礎。
❻ 如何分析營銷策略
這要相對於同行或整體市場,因為分析營銷策略的目的就是為了發現商業機會。
❼ 市場營銷策略分析應該從哪些方面說.
你可以從之所以採取這個營銷策略的原因開始說,分析市場來分析為什麼會有這個營銷策略,包括目標客戶的選擇、市場的定位等等
然後從理論上分析這個營銷策略執行後應該產生的效果,得到什麼收益,可能產生的問題
第三、結合實際分析產生了什麼效果,得到了什麼收益,和預測的有什麼偏差,為什麼會有偏差,發現了什麼問題
第四、解決已經出現的問題,對營銷策略進行反饋分析,為下面的策略實施提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