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如何進行市場定位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市場定位是由美國營銷學家艾·里斯和傑克特勞特在1972年提出的,其含義是指企業根據競爭者現有產品在市場上所處的位置,針對顧客對該類產品某些特徵或屬性的重視程度,為本企業產品塑造與眾不同的,給人印象鮮明的形象,並將這種形象生動地傳遞給顧客,從而使該產品在市場上確定適當的位置。
市場定位可以通過以下三大步驟來完成:
1)識別潛在競爭優勢
這一步驟的中心任務是要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一是競爭對手產品定位如何?
二是目標市場上顧客慾望滿足程度如何以及確實還需要什麼?
三是針對競爭者的市場定位和潛在顧客的真正需要的利益要求企業應該及能夠做什麼?
要回答這三個問題,企業市場營銷人員必須通過一切調研手段,系統地設計、搜索、分析並報告有關上述問題的資料和研究結果。
通過回答上述三個問題,企業就可以從中把握和確定自己的潛在競爭優勢在哪裡。
2)核心競爭優勢定位
競爭優勢表明企業能夠勝過競爭對手的能力。這種能力既可以是現有的,也可以是潛在的。選擇競爭優勢實際上就是一個企業與競爭者各方面實力相比較的過程。比較的指標應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准確地選擇相對競爭優勢。通常的方法是分析、比較企業與競爭者在經營管理、技術開發、采購、生產、市場營銷、財務和產品等七個方面究竟哪些是強項,哪些是弱項。藉此選出最適合本企業的優勢項目,以初步確定企業在目標市場上所處的位置。
3)戰略制定
這一步驟的主要任務是企業要通過一系列的宣傳促銷活動,將其獨特的競爭優勢准確傳播給潛在顧客,並在顧客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
首先應使目標顧客了解、知道、熟悉、認同、喜歡和偏愛本企業的市場定位,在顧客心目中建立與該定位相一致的形象。
其次,企業通過各種努力強化目標顧客形象,保持目標顧客的了解,穩定目標顧客的態度和加深目標顧客的感情來鞏固與市場相一致的形象。
最後,企業應注意目標顧客對其市場定位理解出現的偏差或由於企業市場定位宣傳上的失誤而造成的目標顧客模糊、混亂和誤會,及時糾正與市場定位不一致的形象。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定位即使很恰當,但在下列情況下,還應考慮重新定位:
(1)競爭者推出的新產品定位於本企業產品附近,侵佔了本企業產品的部分市場,使本企業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下降。
(2)消費者的需求或偏好發生了變化,使本企業產品銷售量驟減。
重新定位是指企業為已在某市場銷售的產品重新確定某種形象,以改變消費者原有的認識,爭取有利的市場地位的活動。如某日化廠生產嬰兒洗發劑,以強調該洗發劑不刺激眼睛來吸引有嬰兒的家庭。但隨著出生率的下降,銷售量減少。為了增加銷售,該企業將產品重新定位,強調使用該洗發劑能使頭發松軟有光澤,以吸引更多、更廣泛的購買者。重新定位對於企業適應市場環境、調整市場營銷戰略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視為企業的戰略轉移。重新定位可能導致產品的名稱、價格、包裝和品牌的更改,也可能導致產品用途和功能上的變動,企業必須考慮定位轉移的成本和新定位的收益問題。
2. 舉例說明物流企業應當如何進行市場定位
市場定位的關鍵是企業要設法在自己的產品上找出比競爭者更具有競爭優勢的特性。企業市場定位的全過程可以通過以下三大步驟來完成:
1.分析目標市場的現狀,確認潛在的競爭優勢
這一步驟的中心任務是要回答以下三個問題:一是競爭對手產品定位如何?二是目標市場上顧客慾望滿足程度如何以及確實還需要什麼?三是針對競爭者的市場定位和潛在顧客的真正需要的利益要求企業應該及能夠做什麼?要回答這三個問題,企業市場營銷人員必須通過一切調研手段,系統地設計、搜索、分析並報告有關上述問題的資料和研究結果。
2.准確選擇競爭優勢,對目標市場初步定位
通常的方法是分析、比較企業與競爭者在經營管理、技術開發、采購、生產、市場營銷、財務和產品等七個方面究竟哪些是強項,哪些是弱項。藉此選出最適合本企業的優勢項目,以初步確定企業在目標市場上所處的位置。
3.顯示獨特的競爭優勢和重新定位
這一步驟的主要任務是企業要通過一系列的宣傳促銷活動,將其獨特的競爭優勢准確傳播給潛在顧客,並在顧客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為了增加銷售,該企業將產品重新定位,以吸引更多、更廣泛的購買者。重新定位對於企業適應市場環境、調整市場營銷戰略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視為企業的戰略轉移。重新定位可能導致產品的名稱、價格、包裝和品牌的更改,也可能導致產品用途和功能上的變動,企業必須考慮定位轉移的成本和新定位的收益問題。
3. 河南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的功能定位
——農產品物流交易集散中心。依託鄭州信息流、資金流、人流、物流、商流匯集優勢,完善交易設施,優化區內布局;拓展交易內容,增加交易品種;創新交易方式,建立農產品期貨和電子交易平台;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開展農產品展示、分揀、配送、包裝、轉運、簡單加工等業務,建成北糧南調、東菜西輸、南果北進、全國花卉集散的商務和物流中心。
——農產品市場調控中心。積極承接政府賦予的農產品臨時收儲任務,發揮平抑物價的功能。加強冷藏儲備設施建設,擴大儲藏規模,增強抵禦市場波動的能力。開展農產品信息服務,發布市場供求信息,分析農產品供求走向,為政府決策和農產品生產提供依據。把物流城建設成區域性農產品市場波動調控中心,以形成相對穩定的供求機制,探索走出一條有效解決「價賤傷農、價高傷民」問題的發展路子。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爭取政府支持,設立企業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財政預算專項;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檢測硬體建設;加強檢測人員引進和培養,提高檢測水平。嚴格檢測標准,完善質量標准體系;建立准入制度,嚴把進口關,強化園區質量安全信譽。在人員機構、工作職能、管理制度、儀器設備、環境條件、檢測工作和檢驗報告等方面,建立起一個以企業為主體、實現檢測結果的國內互認、符合省級授權(或資格)認可和計量認證要求的綜合性檢測中心,建立標准化綠色、有機、安全農產品物流體系。
——農產品科技研發中心。充分發揮鄭州市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分布集中和農業科研實力雄厚的優勢、開展合作交流,重點加強糧油、果蔬、畜產品等農產品領域的攻關研究,積極承擔科研與推廣項目,加強硬體與基礎設施建設,把園區建成農產品科技研發中心,成為農產品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的平 台。
——以農產品物流為主體功能的城市綜合體。明確物流城在城市總體框架中的功能分區定位。高標准設計,搞好與鄭州新區的對接發展;加強道路、供電、供水、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加強學校、醫院、公租房等配套設施建設,為集聚人口提供條件,從而把物流城打造成主題突出、分工明確、功能完善的城市綜合體,實現與新區的融合發展。
4. 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定位
1、儲存型配送中心:應規劃較大規模的倉儲空間和設施;
2、流通型配送中心:在建設中應配備適應貨物高速流轉的設施;
3、加工型配送中心:應配備必要的加工設施、場地,引進相應的加工技術;
4、專業型配送中心:主要針對商品特性、體現處理專項商品的技術與特色,因此在建設中必須配置特定商品的處理設施,開發適用特定商品的物流技術。
5. 物流市場的定位是什麼
什麼是物流市場定位?
物流市場定位是指物流企業通過自身的物流服務創立鮮明個性,塑造出與眾不同的市場形象,使之在顧客心目中占據一定的位置,從而更好地捉住客戶,贏得客戶。它對於物流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物流市場定位的內容
(一)以產品的特徵為變數勾畫出目標市場的結構圖
物流服務產品的特徵有:價格(高與低)、質量(優與劣)、能力(大與小)、功能(多與少)等。運用這些變數,兩兩不同的變數指標組合便可以畫出多個平面圖。
假定有四個競爭者(A、B、C、D),按照價格與質量進行組合,就可形成一個結構圖。
(二)明確潛在的競爭優勢,並選擇相對的競爭優勢
在上述的結構分析基礎之上,物流企業要明確潛在的競爭優勢。為此要弄清楚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1)目標市場上競爭對手的產品定位如何?包括對競爭者的成本和經營情況分析。
2)目標市場上足夠數量的顧客確實需要什麼,他們的慾望滿足程度如何?必須認定目標顧客認為能夠滿足其需要的最重要的特徵。
3)本企業能為此做些什麼?
相對的競爭優勢,是一個企業能夠勝過競爭對手的能力。這種能力既可以是現有的,也可以是潛在的。准確地選擇相對競爭優勢是一個企業各方面實力與競爭對手實力相比較的過程,通常從經營管理、技術開發、設施、服務功能、人力資源以及財務指標等方面進行衡量比較。
(三)顯示獨特的競爭優勢
選定的競爭優勢不自動地會在市場上顯示出來,物流企業要進行一系列的宣傳促銷活動,將其獨特的競爭優勢准確地傳播給潛在客戶,並在客戶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
1、建立與市場定位相一致的形象
1)讓目標顧客知道、了解和熟悉本企業的市場定位。
2)使目標顧客對本企業的市場定位產生認同、喜歡和偏愛。
2、鞏固與市場無敵相一致的形象
1)強化目標顧客的印象。
2)保持目標顧客的了解。
3)穩定目標顧客的態度。
4)加深目標顧客的感情。
3、矯正與市場定位不一致的形象
許多時候,目標顧客對企業及其市場定位的理解會出現偏差,如定位過低或過高,定位模糊與混亂,易造成誤會。物流企業在顯示其獨特的競爭優勢過程中,必須及時糾正與市場定位不一致的形象。
(四)進行市場定位
最終的市場定位是在前邊的分析、比較後進行的工作,要經過初步定位和正式定位兩個過程。初步定位是經過詳細論證後,由最高領導層決定。而正式定位是經過調研、試銷、校正偏差之後的最終工作。需要強調的是,隨著目標市場供求狀況的不斷變化,企業在目標市場上的定位將不斷得到修正。
物流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整個十三五期間,我國物流行業發展的雖然面臨著一些新的挑戰和深層次的矛盾,但基於外部良好的政策和經濟環境,行業仍保持穩定增長,物流服務能力不斷增強。未來一段時期隨著國內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時期,我國物流業也將進入以質量和效益提升為核心的發展新階段,物流基礎設施網路布局將更加完善,政策層面繼續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全產業鏈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供給質量,做好降本增效,不斷增強實體經濟競爭力,另外行業也將積極引入新技術、新模式、新理念,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逐步優化行業運行體系,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更多物流行業相關規劃、項目及數據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物流產業研究院。
6. 新型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和特點是什麼
新型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
1. 采購功能
2. 儲存保管功能
3. 配組功能
4. 分揀功能
5. 分裝功能
6. 集散功能
7. 流通加工功能
8. 送貨功能
9. 物流信息、匯總及傳遞功能
10. 銜接功能
11. 服務功能
新型物流配送中心的特點
新型物流配送中心對上、下游物流配送需求的反應速度越來越快,前置時間越來越短。在物流信息化時代,速度就是金錢,速度就是效益,速度就是競爭力。
1、配送反應速度快。新型物流配送中心對上、下游物流配送需求的反應速度越來越快,前置時間越來越短。在物流信息化時代,速度就是金錢,速度就是效益,速度就是競爭力。
2、配送功能集成化。主要是將物流與供應鏈的其他環節進行集成,如物流渠道與商流渠道集成、物流功能集成、物流環節與製造環節集成、物流渠道之間的集成。
3、配送作業規范化。強調物流配送作業流程和運作的標准化、程式化和規范化,使復雜的作業簡單化,從而大規模地提高物流作業的效率和效益。
4、配送服務系列化。強調物流配送服務的正確定位與完善化、系列化,除傳統的配送服務外,在外延上擴展物流的市場調查與預測、物流訂單處理、物流配送咨詢、物流配送方案、物流庫存控制策略建議、物流貨款回收、物流教育培訓等系列的服務。
5、配送目標系統化。從系統的角度統籌規劃的一個整體物流配送活動,不求單個物流最佳化,而求整體物流活動最優化,使整個物流配送達到最優化。
6、配送手段現代化。使用先進的物流技術、物流設備與管理為物流配送提供支撐,生產、流通和配送規模越大,物流配送技術、物流設備與管理就越需要現代化。
7、配送組織網路化。有完善、健全的物流配送網路體系,物流配送中心、物流結點等網路設施星羅棋布,並運轉正常。
8、配送經營市場化。物流配送經營採用市場機制,無論是企業自己組織物流配送還是社會物流配送,都實行市場化。只有利用市場化這只看不見的手指揮調節物流配送,才能取得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9、物流配送流程自動化。物流配送流程自動化是指運送規格標准、倉儲貨、貨箱排列裝卸、搬運等按照自動化標准作業、商品按照最佳配送路線等。
10、物流配送管理法制化。宏觀上,要有健全的法規、制度和規則;微觀上,新型物流配送企業要依法辦事,按章行事。
7. 功能定位與市場(產品定位)的區別
企業功能定位是,你企業行業類型的定位。
市場營銷定位是,針對你的客戶需求內的產品容在市場的定位。
產品定位是你的客戶在需求什麼的定位。
步驟1研究市場需求2針對市場做出可行性行銷策劃3針對市場需求做出對應產品4配合2再考察市場確定行銷方案實施銷售。
8. 配送中心的類型和功能
(1)以生產廠為主的配送中心是以家用電器、汽車、化妝品、食品等國有工廠為主。流通管理能力強的廠商,在建立零售制度的同時,通過配送中心使物流距離縮短,並迅速向顧客配送的體制。其特點是環節少、成本低。但對零售商來說,因為從這里配送的商品,只局限於一個生產廠的產品,難以滿足銷售的需要,是一種社會化程度較低的配送中心。
(2)以批發商為主的配送中心是指專職流通業的批發商把多個生產廠的商品集中起來,作為批發商的主體商品。這些產品可以單一品種或者搭配向零售商進行配送。這種形式,雖然多了一道環節,但是一次送貨,品種多樣,對於不能確定獨立銷售路線的工廠或本身不能備齊各種商品的零售店,是一種有效的辦法。
(3)以零售商為主的配送中心一般是指待大型零售店或集團聯合性企業所屬的配送中心。從批發部進貨或從工廠直接進貨的商品,經過零售店自有的配送中心,再向自己的網點和櫃台直接送貨。為保證商品不脫銷,零售店必須有一定的"內倉"存放商品,配送中心可以及時不斷地向商店各部門送貨,不僅有利於減輕商店內倉的壓力,節約內倉佔用的面積,而且有利於庫存集中在配送中心,還有利於減少商店的庫存總量。
(4)以商業企業集團為主的配送中心是由商業企業集團組建的完成本企業集團商品供應或銷售的配送中心。它是為適應企業集團的產品銷售而組建的。
(5)以物流企業為主的配送中心是為批發企業服務的綜合性物流中心。各地批發企業都有相當一部分的商品存儲在當地的儲運公司倉庫里。在儲運公司倉庫實現由儲存型向流通型轉變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配送中心,可以越過批發企業自己的倉庫或配送中心,直接向零售店配送商品。與批發企業各自建立的配送中心對比,它的特點是物流設施的利用率高,成本低,服務范圍廣。
配送中心不等於一個倉庫。配送中心主要功能是提供配送服務。在物流供應鏈環節中,是一處物流結點,為物流下游經銷商、零售商、客戶作配送工序。利用流通設施、信息系統平台,對物流經手的貨物,作倒裝、分類、流通加工、配套、設計運輸路線、運輸方式,為客戶提供度身配送服務。目的在於節約運輸成本、保障客戶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