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雀巢公司最初進入中國的目標市場戰略是什麼
雀巢公司最初進入中國的目標市場戰略是搶佔中國市場,擊敗所有的競爭者。
② 雀巢咖啡在國外的地位有國內的高嗎
那時,中國剛才開始對外開放,外國產品有一些品牌流入中國市場,其中就包括(雀巢-NES),隨著市場的進一步陳熟,國外各種品牌陸續進入了中國.
比如,卡布基諾,摩卡,愛爾蘭碳燒...
其實,在國外,雀巢也就是很普通的一種品牌了.
由於來中國教早,加上大家的認可度.多少年雀巢在中國占穩了市場.
③ 雀巢集團的在中國
雀巢從瑞士對大中華區的直接投資已累計達七十億元人民幣。雀巢大中華區的總部設在北京,經營二十一家工廠,其中四家在上海地區、三家在廣東省、四家在天津地區、三家在四川省、兩家在山東省、一家在黑龍江省、一家在江蘇省、一家在內蒙古自治區、一家在北京地區,還有一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2001年,雀巢在上海成立了上海雀巢研發中心。這一研發中心致力於應用科技和營養研究,並開發中國消費者喜愛的、適合中國人口味和消費能力的營養食品。
雀巢大中華區生產和銷售的產品包括奶粉、液體奶、嬰兒配方奶粉、嬰兒米/麥粉、甜煉乳、成長奶粉、早餐穀物、速溶咖啡、咖啡伴侶、冰淇淋、巧克力和糖果、瓶裝水、飲品、雞精和調味品等。雀巢大中華區的總部設在北京,在中國經營20家工廠,在華雇員超過13,000名。2008年雀巢大中華區的銷售額為143億元人民幣,對大中華區的直接投資累計達83億元人民幣。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外商之一,雀巢已成為中國消費者最喜愛和信任的品牌之一。
雀巢對大中華區庄嚴承諾:我們一定會和中國人民一起,為中國邁向燦爛的明天而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雲南思茅現在是雀巢公司小粒種咖啡(最高品質咖啡)供應基地之一。為了營造這個基地,雀巢已經在此奮鬥了17年,光是駐扎在思茅地區的外籍農業部經理已經是第五任了。雀巢與當地政府簽訂了一個長達14年的協議。雀巢承諾:按照美國現貨市場的價格收購咖啡,作為農民利益的保障,上不封頂,而下設最低收購價格。同時雀巢提供技術人員、種苗甚至免息農具貸款,並承諾不擁有土地,不擁有固定資產。
1992年,雀巢(中國)公司農業部正式遷到雲南思茅,先後5任老外與中國本土的農藝師們一起,向當地農民傳授水土流失控制、環保、病蟲害防治以及高產優產技術。與農民一起收獲成長。1989年開始與中國農民打交道的雀巢已經有一套自己的方式。在雀巢(中國)公司農業部,農民們會得到一本印刷很簡單的咖啡種植小冊子,裡面的文字也很簡單,大多數都是詳盡的示範圖,這是雀巢專門提供給農民學慣用的生產手冊。盡管雀巢的收購要求極為苛刻,但是農民也知道,雀巢願意為最好的質量支付最好的價格。農民也學會了自覺按照雀巢農藝師的教授,嚴格履行雀巢的要求。從拒絕剝落式採摘和機械化採摘,必須一粒粒手工採摘開始,咖啡經過了脫皮、發酵、清洗、浸泡、晾曬、脫殼、分級等步驟之後,才能包裝運輸給東莞的生產企業。而為了保證在運輸途中監控到位,雀巢公司選用卡車5天5夜的長途運輸,因為火車運輸中途轉車會出現很多不可控因素。 雀巢自從上世紀90年代末在中國收購太太樂等公司之後,在並購投資方面再也沒有大手筆動作。然而2008年金融危機後,雀巢開始了龐大的中國投資戰略計劃。
近兩年,雀巢在中國大陸市場頻頻並購。在2011年收購徐福記之前,雀巢已收購中國瓶裝水十強企業之一的雲南山泉70%股權以及國內蛋白飲料和八寶粥市場份額最大的銀鷺60%的股權。這樣的大型並購推動雀巢大中華區的業務實現高速增長,大中華區已成為其全球范圍內業務增長最為迅速的區域市場。
2011年7月,雀巢宣布將以1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徐福記60%股份,收購完成後,徐氏家族將間接持有徐福記剩餘40%股權。雀巢開出的價格相當於徐福記過去180個交易日按成交量加權平均股價溢價24.7%。這樣的價格並不便宜,但是雀巢2010年全球營收達1100億瑞士法郎,對徐福記的收購價為21億新元,還不到雀巢市值的1%,這項巨額交易對財大氣粗的雀巢來說可以忽略不計。
雀巢看重的是徐福記在中國大陸擁有非常健全的分銷網路。利用徐福記已有的銷售網路和渠道可以不斷使雀巢的產品下沉,更快更廣地鋪開市場,從而擴大收入額度。
雀巢的巧克力和糖果業務在新興市場的份額落後於卡夫、聯合利華等競爭對手,這讓雀巢急於通過收購來擴大市場份額。而徐福記糖果的銷售額已經連續13年居市場首位,在中國市場佔有率為6.6%。並購之後,雀巢在中國糖果市場的份額將大大得到提升,雀巢在中國的糖果和巧克力行業超過瑪氏成為第一。 1874雀巢鷹嘜煉奶是香港第一個注冊商標。
· 1908雀巢在上海開設貿易辦事處。
· 1920雀巢產品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
· 1982台灣雀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 1984雀巢第一家辦事處在廣州成立;
· 1987雀巢第一家合資公司——雙城雀巢有限公司成立(黑龍江省)。
· 1990雙城雀巢有限公司投產。
· 1992雀巢牛奶香港有限公司成立;東莞雀巢有限公司投產。
· 1996在這一年又有六家工廠投產;雀巢中國總部在北京成立。
· 1999在上海與太太樂集團合資(雀巢佔80%的股份)。
· 2000建立雀巢大中華區業務架構(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
· 2001在四川省與豪吉集團簽定合資協議(雀巢佔60%的股份);在上海成立雀巢研發中心。
· 2002豪吉合資企業開始運作。
· 2004並購梅鹿在額爾古納的牛奶工廠(內蒙古自治區)。
· 2010年2月,拿下雲南大山70%的股權。
· 2011年4月,收購銀鷺60%股權。
·2011年7月,宣布以111億元人民幣取得徐福記60%股份 。
④ 雀巢為什麼在中國投資
雀巢在中國投資,因為中國的人口非常多,市場廣大,能夠賺得大量的利潤。
⑤ 雀巢公司的中國發展
在中國有著長久的歷史。一個世紀以來,中國消費者已經非常熟悉並信任雀巢品牌,因為早在上世紀的1908年,雀巢公司就在上海開設了它在中國的第一家銷售辦事處。雀巢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外商之一,對中國有著堅定的承諾。
八十年代初,雀巢就開始與中國政府商談在中國投資建廠,並將其在營養品和食品加工方面的世界上頂尖的專有技術和豐富的專業知識轉讓給中國。1990年,雀巢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家合資廠開始運營,隨後又建了多家工廠。雀巢在中國大陸銷售的產品中99%是在本地製造的。
收購徐福記:2011年7月11日,東莞雀巢公司宣布,計劃出資21億新加坡元(約17億美元)收購糖果製造商徐福記的60%股權。該項收購將改變中國的糖果業市場格局,勢必將面臨嚴格的反壟斷審查。
收購銀鷺:全球最大食品集團雀巢公司收購著名民營企業廈門銀鷺食品集團有限公司60%股權案,歷時三個月,終於水落石出。雀巢公司大中華地區總裁狄可為與廈門銀鷺集團董事長陳清淵在第15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
(5)雀巢在中國的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雀巢公司成立於1867年。
1905年,雀。巢育兒奶粉公司與美國人辦的另一食品公司合並,取名雀巢英瑞煉乳公司;1949年為另一家瑞士公司購進,改為現名雀巢食品公司。
雀巢育兒奶粉的銷路一直很好。進入20世紀初,公司開始實行多樣化生產,主要產品為速溶咖啡、煉乳、奶粉、嬰兒食品,乳酪、巧克力製品、糖果、速飲茶等數十種。已有1200多家工廠、商號,總部設在瑞士的韋維。主要產品為速溶咖啡、煉乳、奶粉、嬰兒食品、乳酪、巧克力製品、
雀巢公司2010年銷售額達到1097億瑞士法郎,純利潤達到342億瑞士法郎。其中的大約95%來自食品的銷售,因此雀巢可謂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製造商,也是最大的跨國公司之一。公司以生產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聞名遐邇,擁有適合當地市場與文化的豐富的產品系列。雀巢在五大洲的81個國家中共建有443多家工廠。
2018年7月19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雀巢公司位列69位。[7]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雀巢公司排名第22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雀巢公司
⑥ 雀巢咖啡市場定位策劃書(了解市場,分析市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雀巢本身就是定位於速融咖啡的! 我覺得市場主要是寫字樓...白領等 營銷手段,,應該是佔領渠道~
⑦ 雀巢咖啡的品牌定位是什麼
雀巢咖啡進入中國的初心是打開中國飲料市場,使以茶為傳統飲品的國家接受咖啡。根據雀巢咖啡的廣告詞「味道好極了」以及雀巢咖啡在中國的定價可以看出,雀巢咖啡在中國市場的定位就是一款普通的大眾飲品。
⑧ 雀巢咖啡在中國的發展前景
2010-2015年,咖啡消費市場進入高速發展期。咖啡消費在中國城市裡,平均每人每年的咖啡消費量是4杯,即使是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每人每年的消費量也僅有20杯。而在日本和英國,平均每人每天就要喝一杯咖啡。日本和英國都是世界著名的茶文化國家,目前已經發展成了巨大的咖啡市場。擁有強大茶文化的中國具有廣闊的咖啡消費潛力,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消費市場。在國內許多大中城市咖啡專業場所數量每年在以25%左右的速度增長。正因為中國咖啡市場處於起步階段,中國咖啡消費增速驚人,這意味著一個巨大的機遇已經降臨,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更大的利潤回報空間。而這無疑給眾多計劃開一家充滿情調、浪漫、溫馨的咖啡館的有識之士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目前中國咖啡銷售每年只有700億元的市場,缺口達到9300億元之多。因此,該產業潛力無限。
2010年,由於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佔中國咖啡種植面積九成以上的雲南省面臨大面積的咖啡受災和絕收。大旱重創中國咖啡產業,還將持續影響今後3年的年度產量。中國進行咖啡種植的地區主要有雲南、海南、廣西等地,全國咖啡種植面積約為49萬畝,雲南就種植了48萬多畝。雲南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培育出的小粒咖啡以濃而不苦、香而不烈,顆粒小面勻稱,且帶有果味而馳名中外。目前,雲南的咖啡豆已分別供應給全球五大咖啡巨頭——雀巢、麥氏公司、美國卡夫食品、德國紐曼和丹麥伊卡姆。而旱災無疑給正處於迅速發展期的咖啡產業帶來巨大沖擊。雲南省咖啡行業協會4月份組成咖啡旱情調研組對咖啡受災情況進行調研。據實地考察,截至4月下旬,由於嚴重缺水,雲南現有的咖啡種植面積40萬畝中近24萬畝成災,絕收多達6萬畝。此次乾旱對3年內栽種的咖啡樹苗影響最大,2009年新植的咖啡樹苗枯死率高達40%。近年來中國咖啡消費保持著30%以上的年增速,而世界咖啡消費增速僅為6%。雲南「十二五」規劃提出要把咖啡種植面積增加到100萬畝,投產面積80萬畝,產量10萬噸以上。中國將成為世界咖啡出口國的有力競爭者。目前全球咖啡年產量在700萬噸左右,而中國的咖啡豆產量也就在4萬噸左右,僅從產量上看,雲南小粒咖啡豆的數量還左右不了國際市場咖啡豆的價格變化。而且中國國內咖啡消費大部分靠進口,進口的咖啡占整個咖啡消費市場的90%。
2003年以前的中國內地即飲咖啡飲料市場處於啟蒙階段。1998年全國內地即飲咖啡銷售量只有區區15000噸,相當於台灣市場的1/8。這個數字對於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市場來說,幾乎為零。但是近年來,中國飲料市場的日趨多元化、細分品類層出不窮,使得即飲咖啡飲料市場增速明顯。尤其在2003年,即飲咖啡「雅哈」的推出,以其良好的口味和較低的價格,配合大量的媒體廣告,打開了中國即飲咖啡的缺口。在2003至2008年之間,中國即飲咖啡市場經歷了高速增長的階段,在此期間即飲咖啡市場總體銷售的復合增長率達到了15%;高速增長的市場為即飲咖啡生產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國外即飲咖啡生產企業如雀巢、卡夫、UCC等企業紛紛加大了在中國的投資力度,為爭取未來中國即飲咖啡市場的領先地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未來幾年,中國即飲咖啡飲料的前景仍將被看好。咖啡作為一種舶來品,對中國人來說,每天飲用的人畢竟還屬於少數;對於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說,並不是生活必需品。新興消費階層(如年輕白領、學生)對咖啡有很大的興趣,但他們屬於消費較不穩定的人群,也就意味著不會構成持久的消費能力。咖啡的穩定消費者主要還是以中年男性知識階層為主,但他們的品牌忠誠度較高,對新品牌的選擇機會較小。事實上,對於國內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咖啡的飲用並不是作為一種飲料,更大程度上還是一種品位的象徵。因此,針對國內咖啡市場的消費者,更應該耐心進行咖啡文化的教育和傳播,宣傳咖啡的歷史文化,才能在國內拓展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