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保時捷跑車國際市場調研案例ppt
1,保時捷原本就是大眾的股東,這次只是增股收購而已。
2,人家收支效益好,銀行願意貸款。
3,比起別的集團,德國政府更支持自己人吃自己人。
4,兩個集團因為一個人被被聯系在一起,此人名曰:費迪南德·波爾舍;波爾舍原是大眾集團的一個設計師,設計過甲殼蟲這樣的經典車型,1931年他自己在斯圖加特成立一個叫波爾舍設計製造室的公司,二戰以後他的公司主要由他的兒子在打理,而波爾舍的英文就是:Porsche也就是現在的保時捷。二戰之前波爾舍就已經設計出了甲殼蟲,並將設計圖給多家汽車看,但都沒人願意生產這種古怪的車型。雖然沒人在意他的甲殼蟲,可是希特勒卻看到了他的天份,並充分給予他信任,不久他就為希特勒設計出名揚歐洲的虎式坦克,而大眾作為當時的德國國營企業自然就承擔起製造虎式坦克的任務,波爾舍就帶著他的甲殼蟲和滿腹的天才能力來到了大眾擔任設計師,並且為大眾設計了很多車型(包括奧迪)。
二戰結束以後,大眾集團因為作為德國的軍工企業受到了異常損失,工廠在戰爭中被盟軍炸毀,人才大量的流失(不是被挖走就是被判刑),原先的設計圖紙被盟軍帶走,以及資源的極度匱乏,使得大眾集團嚴重虧損瀕臨倒閉,就在這個危難的時刻,他們重新發現了波爾舍的甲殼蟲,原本看來醜陋的汽車,在這時候就成了救命的稻草。它設計簡單,所以不去要過多的人才;它車小,所以不用很多的資源;因為它的一切都很簡單,所以它的成本低廉,對於戰後的德國來說,無疑是不二的選擇,普通民眾完全可以承受的起。大眾也通過甲殼蟲破千萬輛的銷售記錄一舉扭虧為盈,並一步步壯大走到了今天。
而巧合的是保時捷也是再戰後開始量產第一款跑車:365。同樣是後輪驅動後置發動機,像接近的外形,雖然這款車的設計師是波爾舍的兒子費利·波爾舍,但不免讓人相互之間產生聯想。
雖然是兩個不同的公司,定位和規模也相距甚遠,但同時期起步,同時期壯大,同時期在各自的領域獲得成功,兩者之間相互扶持,相互幫助的事實,已是司馬昭之心了。
於情於理於法,保時捷完全可以說:收購大眾,舍我其誰。
㈡ 汽車市場調查報告範文
QQ啊,騰訊新聞不是彈出來過,我記得北京第一,11月份就銷售了91000輛汽車,12月同比增長30%呢,咱們「首堵」一年銷售100多萬輛車呢
㈢ 汽車市場調研報告的概念
汽車市場調研報告抄主要是通過對汽車的主要內容和配套條件,如市場調查、資源供應、建設規模、工藝路線、設備選型、環境影響、資金籌措、盈利能力等,從技術、經濟、工程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比較,並對項目建成以後可能取得的財務、經濟效益及社會影響進行預測,
㈣ 汽車市場報告怎麼寫
市場報告,該報告過於籠統,一般的營銷方案分為兩種類別的書籍和市場調內查分析。可以給你一容個大致的輪廓的參考
的產品和定位
1,產品概述
2,市場定位
3,目標市場和人群
二,市場分析
1,行業發展分析
2,產品市場分析
3,競爭對手分析
三,營銷策略
自己的分析(SWOT)
2,市場突破點
3,整體的營銷策略
4,分階段戰略
5,價格策略
6渠道策略
7,宣傳策略
三,銷售措施
1,銷售政策
2,銷售實現
3,銷售團隊
4,培訓計劃
四,推廣策略
如圖1所示,整體的成本
如圖2所示,介質的選擇
營銷計劃
五,促進
1,積極的政策
第2期主題
3,有計劃的活動和費用
4,相關的支持
六,全面預算和執行
七,風險控制和評估
尾聲
㈤ 比亞迪汽車調研報告
比亞迪汽車——比亞迪股份的直屬子公司。2003 年,比亞迪正式收購陝西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組建比亞迪汽車,進入汽車製造與銷售領域,開始了民族自主品牌汽車的發展征程。比亞迪汽車堅持自主研發、自主品牌、自主發展的發展模式,以「造世界水平的好車」 為產品目標,以「打造民族的世界級汽車品牌」為產業目標,立志振興民族汽車產業。目前,比亞迪已建成西安、北京、深圳、上海四大產業基地,在整車製造、模具開發、車型研發等方面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產業格局日漸完善。比亞迪汽車在上海建設有一流的研發中心,擁有3000多人的汽車研發隊伍,每年獲得國家研發專利超過500項。在西安建設有國際領先水平的轎車生產線,總產能達到20萬輛。在深圳建成現代化汽車城,總產能將達到30萬輛,並建成第二研發中心,將成為比亞迪汽車中高級汽車的生產基地。北京模具製造中心,業已形成專業化、規模化的模具產業格局,為世界知名汽車品牌製造整車模具。
2006年,比亞迪集團實現銷售收入129億元,同比增長101%;汽車產業取得驕人業績,主力車型F3實現銷售63153輛,同比增長472%,實現銷售收入近50億元。F3還實現出口5000餘輛,產品覆蓋16個國家和地區。
2007年以來,比亞迪F3月銷連續突破萬輛。從06年5月基本完成上市,再到07年6月18日第10萬輛下線,比亞迪F3僅僅用了14個月的時間就跨過了中級轎車生存的第二門檻;而從07年6月到08年6月,比亞迪F3用12個月的時間,再創造了產銷10萬輛的奇跡,為自主品牌之最,成為「速度之王」。
07年7月份,比亞迪另一款兩廂中級轎車F3R全國上市,以超凡動力、超級安全、超酷外形引領兩廂車新時尚,掀起新的兩廂車銷售風暴。
2008年3月18日,比亞迪第一款中高級商務轎車F6全國上市,自主品牌沖擊中高級轎車市場從F6開始。今年比亞迪汽車將有F6、F3R自動版、F0、F8、DM雙模電動汽車等至少5款新車投放市場,同時將產能提升到80萬輛,以滿足市場需求。至此比亞迪集團已經形成700萬平方米的龐大產業格局,在集團發展的強大驅動下,比亞迪汽車將以強大的實力馳騁在汽車大潮中。
日前,比亞迪汽車發布了2009年的銷售目標,隨著今年以來比亞迪的銷量增長,比亞迪方面已經把明年目標定在了40萬輛。
據了解,9月,比亞迪實現整車銷售23500輛,首奪自主品牌單月銷量冠軍,標志著比亞迪汽車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
2008年比亞迪F3表現搶眼,連續數月穩居「萬輛俱樂部」,到目前為止,已經擁有了25萬的市場保有量。F0作為比亞迪9月剛剛推出的一款A00級精品小車,上市前就一直備受關注,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反映,F0首月銷量便達到10059輛,一舉殺入9月銷量排行榜前八。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1月7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乘用車銷售量較上年同期增長8.37%,至538500輛。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F3以15343輛的成績超過捷達成為單一轎車新銷量冠軍。捷達當月銷量14945輛,而老對手桑塔納則不到1萬輛。
據估計,F3和F0明年將承擔約30萬輛的任務,而F6將承擔至少10萬輛的產銷任務。在價格上,比亞迪還期望能夠調整F6的價格,據透露,明年比亞迪將在F6的定位和營銷方面繼續有大動作,給市場帶來更大刺激。
其他搜一下應該有很多了,像BYD汽車現在的發展速度在自主產業中算是一個奇跡,沒有任何一支自主品牌可以像F3一樣單一車型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迅速突破20萬輛。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其他的資料還有很多,自己搜一下吧!
㈥ 汽車市場調研報告,範文
去前瞻網,有免費的放出來了。。
㈦ 汽車市場調研報告的核心
汽車市場調研報告的核心是實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觀事實。調研報告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調查,二是研究。調查,應該深入實際,准確地反映客觀事實。
㈧ 汽車市場調查的概念是什麼
汽車市場調查建議使用實地考察、文獻研究(資料查找)等方式進行。實地調查比回較直觀的感答受市場情況,可以對局部進行詳細的調查。在考察過程中,要隨時對自己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析,努力把握住考察對象的特點。文獻研究則是有目的有計劃地收集、整理與相關汽車企業市場營銷有關的各種情報、信息和資料,在調查的基礎上對收集數據和匯總情報進行分析、判斷,為論點提供依據。
㈨ 關於汽車的調查報告
全國汽車消費市場現狀調查報告
報告名稱:全國汽車消費市場現狀調查報告
調查地點:全國
調查方法:網上調查
調查時間:2000年3月27日至4月25日
樣本量:3268
被訪者:網民
調查機構:
報告內容:
此次調查活動自3月27日至4月25日共為期一個月,調查內容涉及當前汽車消費現狀以及今後汽車消費取向等多方面的題目共計33個,百多個選項。接受本次調查的人員遍及全國32個省、市和自治區,共計獲得有效調查答卷3268份。其中,北京接受調查人數最多為 944人,佔28.89%;西藏自治區最少。接受調查的人員特點如下:主要以23-40歲左右的男性中青年組成,他們普遍學歷較高、工作相對穩定、收入較高,更加關心汽車,是私人汽車購買特別是轎車的主要潛在消費者。以上消費者特徵正好與本版讀者定位相吻合。他們關心的也就自然成為本報所關注的了。
由全國最大汽車交易市場——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主辦8家互聯網網站和7家媒體共同協辦的「全國汽車消費市場現狀網上調查」近日結束。本次調查結果表明:市場不是政府和商家說了算真正決定它「前途」的是消費者。
我為什麼現在不買車
1.高價格、低收入影響購車
在調查受訪者影響其購買汽車的主要因素是什麼時,有71%的受訪者選擇了汽車價格,有53%的受訪者選擇了收入水平,選擇政策影響的有28%,環境影響的佔21%,道路限制的只佔7%。
從以上調查數據不難看出,當前國內制約私人購車的主要原因仍是過高的汽車價格和相對較低的家庭收入。此次調查顯示有87%的消費者認為國內汽車價格過高,希望降價;有12 %的人認為現在國內汽車價格合適。在調查影響消費者選購汽車的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仍然是價格,有80%的人認為他們在購車時會考慮價格因素;排第二位的是售後服務,有63 %;而汽車的品牌因素只佔37%,排第三位;考慮汽車性能因素的排第四,有24%。而購車方式、購車服務、汽車實用性等因素則分別只有11%、6%和4%的人考慮到。
2.購車、用車環境都不好
汽車的使用和購買環境也是除汽車價格外影響私人購車的主要因素,在此次調查中受訪者對汽車的使用和購買環境絕大部分都表示不滿意,在購車環境方面只有21%的受訪者表示了滿意。北京、天津、上海三地,天津的滿意度最高也就只有35%。在表示不滿意的原因上,有61%的人認為購車環節的價外費用過高,59%的人認為購車手續煩瑣,42%的人對地方限制性措施不滿。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地,由於上海實行汽車牌照拍賣政策,使上海人在汽車價外費用和地方性限制政策兩個方面的不滿意度都最高,其中對價外費用不滿的人達到67 %,而北京因為實施新的環保、泊位證政策,使購車程序更加復雜,因此北京人最不滿意的是購車手續的煩瑣,有61%的人選擇了此項。
在用車環境方面只有18%的人認為滿意,北京和上海表示滿意的只有10%和11%,遠遠低於平均值,北京人最不滿的是道路堵塞和無停車位,分別佔74%和60%,上海則有69 %的受訪者對用車費用過高表示不滿。
3.汽車質量、服務質量良莠不齊
在對國產汽車質量和售後服務質量的調查中,雖然分別有75%和66%的受訪者認為滿意,但表示不滿意的也達到25%和34%。對售後服務質量不滿的比例比對汽車質量不滿的比例高近10%,表明國內汽車生產和銷售廠商在售後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加強服務上仍需努力。
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地的調查比較中,天津的受訪者對汽車質量和售後服務質量的不滿意度都最高,分別達到33%和41%,上海的不滿意度最低,分別只有16%和23%,北京的不滿意度在上海和天津之間,但都略高於總體平均值。天津和上海兩地調查結果的巨大差別,表明國內汽車生產、消費市場的不成熟,不同品牌和檔次的汽車其質量和服務體系都有較大差距。天津和上海兩地的地產車分別在本地區的銷售中占據主導地位,兩地調查結果的巨大差別從側面反映了國內中低檔汽車與中高檔轎車在汽車質量和服務質量上存在著差異。
從1997年的分期付款到1999年的貸款購車,進入2000年後,汽車生產和銷售廠商都希望消費信貸能夠成為開啟國內汽車消費市場的一把金鑰匙,渴望汽車消費信貸能為低迷的汽車消費市場帶來一些生機,但現實卻是消費信貸這一購車方式咨詢的多而實際成交的少。
本次調查顯示消費者之所以不選擇信貸購車方式是因為89%的消費者對現在實行的信貸購車方式都表示不滿意。在調查所不滿的原因時,有72%的受訪者認為手續復雜、49%認為費用較高、48%的人認為擔保方式太少、43%的人認為還貸時間過短、39%的人認為月還貸費用較高。手續復雜被排在首位是由中國當前社會現狀決定的,中國的消費者普遍尚未建立消費信譽,不管是銀行、保險公司還是商家在考慮進行貸款和擔保時都不得不面對巨大的風險,為了規避風險制定的核查、擔保手續,讓大多數消費者望而卻步。貸款購車的附加費用偏高也是妨礙消費者選擇這一消費方式的原因,現行的貸款購車方式,如按3年期還貸計算,最終的附加費用大約是一次性購車所需費用的10%左右,對於一輛10萬元左右的國產普通轎車需多花1萬多元。在擔保方式的選擇上,第三方擔保方式是現在普遍採取的一種擔保方式,很多汽車銷售商為了開展貸款購車業務,向銀行提供商家第三方擔保業務,對汽車的消費信貸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促進作用,但希望採取此種方式的受訪者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