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李寧以前市場定位

李寧以前市場定位

發布時間:2021-05-27 03:21:32

⑴ 李寧運動品牌的歷史

1990年,李寧有限公司在廣東三水起步。創立之初即與中國奧委會攜手合作,透過體育用品事業推動中國體育發展,並不遺餘力贊助各種賽事。1995年,李寧公司成為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領跑者。2005年,李寧公司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銷售額創下歷史新高,向著國際一流品牌的目標沖刺……
產品的專業化屬性,是在體育用品行業中競爭的基礎。李寧公司把產品的研發,看作一個不斷創造紀錄、刷新紀錄的賽程。早在1998年,公司就建立了本土公司第一家服裝與鞋的產品設計開發中心,率先成為自主開發的中國體育用品公司;2004年,李寧公司與香港中文大學人體運動科學系合作,對李寧公司生產的運動鞋的力學特性進行運動生物力學測試,建立專業運動員的腳型資料庫,對專業運動特徵進行數據搜集和分析,從而進一步提高產品的專業性和舒適度。經過十五年的探索,李寧產品已由單一的運動服裝,發展至運動服裝、運動鞋、運動配件等多系列並駕齊驅。不久的將來,李寧牌將致力躋身世界一流品牌,為全世界的運動員和體育愛好者提供專業的體育產品。因為這樣的熱忱,李寧公司擁有了中國最大的體育用品分銷網路。同時,李寧公司的國際網路也在不斷拓展,目前已進入23個國家和地區。
每一個冠軍團隊的背後,必然有一套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李寧公司也是如此。在實踐與探索中,形成了一套適合自身的戰略規劃模式和管理體系,使公司組織運作順暢無阻,戰略執行果斷快速。目前,李寧公司正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以ERP為起點的信息系統,全面整合產品設計、供應鏈、渠道、零售等資源,發展電子商務,進一步提高運作效率和品牌形象。
「推動中國體育事業,讓運動改變我們的生活」,是李寧公司成立的初衷。李寧公司從不放棄任何努力以實現這一使命。從1990年支持北京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開始,李寧公司對體育事業已投入大量贊助,同時也創造了數以萬計的就業機會。
獨特的企業文化,是李寧公司每個部分緊密協作、奮力向前的接力棒,使所有的供應商、經銷商、服務商成為合作夥伴,讓所有的員工合力同心。李寧人相信:人有無限潛能。運動讓人更加自信,敢於表現,不斷發掘潛能、超越自我——我們有這樣的品牌觀,並始終不渝地付諸實踐:1990年,李寧公司成為第一家贊助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的中國體育用品企業;1992年,李寧公司為中國奧運代表團提供領獎裝備,成為第一個贊助奧運會的中國體育用品企業;1993年,李寧公司率先在全國建立特許專賣營銷體系;1998年,李寧公司率先在廣東佛山建成中國第一個運動服裝與鞋的設計開發中心;1999年,李寧公司與SAP公司合作,引進AFS服裝與鞋業解決方案,成為中國第一家實施ERP的體育用品企業;2004年,李寧公司在香港聯交主板成功上市,成為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國體育用品企業;2005年,李寧公司成為NBA官方合作夥伴;2006年,李寧公司成為ATP中國官方市場合作夥伴。
今日的李寧公司,不僅是一家體育用品的創造企業,也是一種健康生活方式的傳播者、推動者。我們正以累積而來的自信,把握歷史賦予的機遇,迎接全球市場的挑戰,實踐李寧人的使命――我們以體育激發人們突破的渴望和力量!

發展歷程
1990年,李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創立之初即與中國奧委會攜手合作,通過體育用品事業推動中國體育發展,並不遺餘力贊助各項體育賽事。1995年,李寧公司成為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領跑者。2004年,李寧公司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銷售額創下歷史新高,向著國際一流品牌的目標沖刺…
● 1990年-1992年---創立階段
● 1993年-1995年---高速發展階段
● 1996年-1998年---經營調整階段
● 1999年-2001年---二次發展階段
● 2002年-2003年---品牌重塑階段
● 2004年至今------專業化發展階段
1989年,李寧先生開始籌備李寧的設計方案,同年4月,正式注冊「李寧牌」商標。
1990年5月,李寧公司在廣東三水起步,從事「李寧牌」運動服裝的生產經營
1990年8月,「李寧牌」運動服被選為第十一屆亞運會聖火傳遞指定服裝、中國國家代表隊參加亞運會領獎服及中外記者的指定服裝,「李寧牌」伴隨亞運聖火傳遍全國。
1991年,李寧公司開始全面經營李寧牌運動服裝、運動鞋。
1992年,李寧牌裝備被選為第二十五屆巴塞羅那奧運會中國代表團指定領獎服裝、領獎鞋,結束了中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使用外國體育用品的歷史。
1993年,李寧公司遷址北京。
1993年,李寧公司率先在全國建立特許專賣營銷體系。
1995年,李寧公司參加天津「中國體育用品博覽會」,訂貨量占總成交額的一半,成為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領跑者。
1996年,李寧公司贊助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二十六屆亞特蘭大奧運會。
1997年,李寧公司在佛山建成了李寧體操學校,這是第一家由企業投資建成的體操培訓機構
1997年,李寧公司在全國建立起自營分銷網路。
1998年初,北京李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成立。
1998年3月,李寧公司率先在廣東佛山建成中國第一個運動服裝與鞋的設計開發中心。
1998年4月,李寧公司與美國杜邦公司(現英威達公司)合作,引入CoolmaxR面料。
1998年8月,中國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災害,李寧公司向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東北等地賑災600萬人民幣。
1999年,李寧公司與SAP公司合作,引進AFS服裝與鞋業解決方案,成為中國第一家實施ERP的體育用品企業。
2000年6月,李寧公司成功贊助法國體操協會成功,李寧牌產品成為「法國體操隊唯一比賽及領獎裝備」。
2000年,李寧公司贊助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第二十七屆悉尼奧運會,「龍服」、「蝶鞋」被各國記者評為了「最佳領獎裝備」。
2001年,李寧公司與義大利及法國著名設計師簽約,產品設計走上專業化和國際化的道路。
2001年7月,中國跳水隊身著「李寧」跳水服出征世界跳水錦標賽,這是中國國家跳水
2001年10月,李寧公司首家海外品牌形象店於西班牙桑坦德開業。
2001年12月,李寧先生出任「中華骨髓庫」「愛心大使」。
2001年,李寧公司營業額達到約7.34億元人民幣。
2002年,李寧公司確立全新品牌定位:李寧,一切皆有可能。
2002年,李寧公司與杜邦公司(現英威達公司)建立合作,萊卡面料大量應用在李寧牌服裝中。
2002年9月,李寧公司為西班牙女籃參加第十四屆世界女籃錦標賽提供一體連身比賽服。
2002年底,李寧公司確立公司的使命、願景、價值觀及業務發展戰略。
2002年,李寧公司營業額達到約9.58億元人民幣。
2003年8月,「李寧」第三代形象店在全國范圍內推出。
2003年11月,「李寧杯全國大學生五人制足球聯賽」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3個省市正式啟動,同時嘉年華活動在全國啟動。
2003年11月,E-POS項目正式啟動,標志著李寧公司開始全面啟動渠道管理信息系統寧公司與中國國家U18男子籃球隊簽約,為中國男籃出征2008奧運會培養人才,李寧公司也開始進入籃球專業領域。
2003年12月,李寧公司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和悉尼科技大學商學院合作,聯合開設了首個中外合作體育管理碩士項目,為2008北京奧運培養優秀的體育管理人才。
2003年12月,李寧公司向內蒙古、江西、陝西、雲南、廣西、湖南等地震、洪水災區捐贈物資,價值一千萬人民幣。
2003年,李寧公司營業額達到約12.76億元人民幣。
2004年2月,第一款李寧牌專業足球鞋「Tie」問?牙籃協簽約,與西班牙男子籃球隊、女子籃球隊簽約至2008年。
2004年6月28日,李寧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主板成功上市(股票編號:2331),這是第一家內地體育用品公司在香港上市。
2004年8月,李寧公司第四次贊助中國奧運代表團,「錦綉中華」領獎服和「極光」領獎鞋在雅典交相輝映。
2004年8月,李寧公司與美國Exeter 研發公司Ned Frederick 博士合作,共同致力於李寧運動鞋核心技術的研發。
2004年9月,第一款李寧牌專業籃球鞋Freejumper問世,標志著李寧進入專業籃球產品2004年9月李寧有限公司集團戰略項目完成。
2004年10月份,與DRD設計事務所合作,進行李寧運動鞋的設計工作。
2004年10月,李寧公司大超與中國大學生籃球超級聯賽(簡稱大超聯賽)簽署長達4年的戰略合作協議,成為大超聯賽唯一指定運動裝備贊助商。
2004年11月,香港設計研發中心「李寧體育科技發展(香港)有限公司」成立,集中負責設計李寧牌服裝產品。
2005年1月,李寧公司與NBA簽約,成為NBA官方市場合作夥伴。
2005年4月,李寧公司與網易結成合作夥伴,共同打造全新的「李寧-網易體育頻道」。
2005年4月,李寧公司與世界最大的切割水晶製造商施華洛世奇公司達成戰略合作。
2006年1月,李寧公司與NBA克里夫蘭騎士隊著名後衛達蒙.瓊斯簽約,達蒙.瓊斯將穿著李寧戰靴征戰NBA。李寧品牌成為第一個出現在NBA賽場上的中國體育品牌。
2006年3月,李寧001限量珍藏版上市。這是中國體育品牌第一次發售限量版運動鞋。
2006年4月,李寧公司與國際男子職業網球選手聯合會ATP(Association Tennis Professional)在北京正式宣布建立中國官方市場合作夥伴關系。
2006年4月,李寧公司和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達成協議,共同打造全新的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
2006年4月,李寧公司與越南足球協會(VFF)在河內簽約,李寧公司將在未來三年內為越南國家男、女足球隊以及越南國家U23男子足球隊提供裝備。
2006年4月,李寧公司與國際男子職業網球選手聯合會ATP(Association Tennis Professional)在北京正式宣布建立中國官方市場合作夥伴關系。
2006年6月,NBA克里夫蘭騎士隊球員達蒙·瓊斯受李寧公司邀請來華訪問。在為期7天的行程中,達蒙先後訪問了北京、杭州、上海三地,和中國消費者親密接觸。
2006年6月,李寧公司與NBA克里夫蘭騎士隊球員達蒙.瓊斯簽約,李寧成為第一個出現在NBA賽場上的中國牌品。
2006年8月14日,李寧品牌聯手NBA五十大巨星之一奧尼爾先生,雙方合作共同推出「李寧」SHAQ系列專業籃球產品線,共同開拓中國籃球市場。
2006年9月5日,李寧公司推出鞋產品的專業科技平台——「李寧弓」減震科技。「李寧弓」是國內第一個運動鞋的研發科技平台,標志著李寧公司的運動鞋科技眼發能力躋身世界領先行列。
2006年9月12日,李寧品牌與蘇丹國家田徑隊正式簽約。蘇丹國家田徑隊將身著李寧公司為其專門設計的訓練服,比賽服及領獎服征戰2008北京奧運會。
2007-1-5 李寧與中央電視台攜手打造體育頻道全新形象
2007-1-12 李寧與阿根廷國家籃球隊簽約 品牌國際化策略再邁進一步
2007-1-29 李寧與瑞典奧委會簽約成為奧運代表團指定體育裝備合作夥伴
2007-4-30 李寧公司與北京體育大學攜手推動支持中國農村體育發展,與鄉村體育教師「一起運動」
2007-6-25 李寧公司簽約成為西班牙奧委會「官方合作夥伴」攜手征戰北京奧運
2007-9-24 中國體育品牌首次簽約網壇頂級球員 - 李寧公司攜手柳比西奇馳騁國際網壇
2007-11-15 李寧收購著名乒乓球品牌「紅雙喜」57.5%股權

⑵ 關於李寧這個運動品牌的市場定位應該怎麼看高手進

李寧一方面在仿照NIKE與ADIDAS,沿著運動與休閑兩方面發展,力圖占據NIKE以下的中高端市場,即比專NIKE,ADIDAS便宜,屬比ANTA等又豪華,也能與MIZUNO,KAPPA等中型運動品牌瓜分市場。個人看好LINING,不過很少買~~

⑶ 安踏與李寧市場定位

安踏吧
李寧有點貴

⑷ 李寧的目標市場

1990年,李寧有限公司在廣東三水起步。創立之初即與中國奧委會攜手合作,透過體育用品事業推動中國體育發展,並不遺餘力贊助各種賽事。1995年,李寧公司成為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領跑者。2005年,李寧公司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銷售額創下歷史新高,向著國際一流品牌的目標沖刺……
產品的專業化屬性,是在體育用品行業中競爭的基礎。李寧公司把產品的研發,看作一個不斷創造紀錄、刷新紀錄的賽程。早在1998年,公司就建立了本土公司第一家服裝與鞋的產品設計開發中心,率先成為自主開發的中國體育用品公司;2004年,李寧公司與香港中文大學人體運動科學系合作,對李寧公司生產的運動鞋的力學特性進行運動生物力學測試,建立專業運動員的腳型資料庫,對專業運動特徵進行數據搜集和分析,從而進一步提高產品的專業性和舒適度。經過十五年的探索,李寧產品已由單一的運動服裝,發展至運動服裝、運動鞋、運動配件等多系列並駕齊驅。不久的將來,李寧牌將致力躋身世界一流品牌,為全世界的運動員和體育愛好者提供專業的體育產品。因為這樣的熱忱,李寧公司擁有了中國最大的體育用品分銷網路。同時,李寧公司的國際網路也在不斷拓展,目前已進入23個國家和地區。
每一個冠軍團隊的背後,必然有一套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李寧公司也是如此。在實踐與探索中,形成了一套適合自身的戰略規劃模式和管理體系,使公司組織運作順暢無阻,戰略執行果斷快速。目前,李寧公司正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以ERP為起點的信息系統,全面整合產品設計、供應鏈、渠道、零售等資源,發展電子商務,進一步提高運作效率和品牌形象。
「推動中國體育事業,讓運動改變我們的生活」,是李寧公司成立的初衷。李寧公司從不放棄任何努力以實現這一使命。從1990年支持北京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開始,李寧公司對體育事業已投入大量贊助,同時也創造了數以萬計的就業機會。
獨特的企業文化,是李寧公司每個部分緊密協作、奮力向前的接力棒,使所有的供應商、經銷商、服務商成為合作夥伴,讓所有的員工合力同心。李寧人相信:人有無限潛能。運動讓人更加自信,敢於表現,不斷發掘潛能、超越自我——我們有這樣的品牌觀,並始終不渝地付諸實踐:1990年,李寧公司成為第一家贊助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的中國體育用品企業;1992年,李寧公司為中國奧運代表團提供領獎裝備,成為第一個贊助奧運會的中國體育用品企業;1993年,李寧公司率先在全國建立特許專賣營銷體系;1998年,李寧公司率先在廣東佛山建成中國第一個運動服裝與鞋的設計開發中心;1999年,李寧公司與SAP公司合作,引進AFS服裝與鞋業解決方案,成為中國第一家實施ERP的體育用品企業;2004年,李寧公司在香港聯交主板成功上市,成為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國體育用品企業;2005年,李寧公司成為NBA官方合作夥伴;2006年,李寧公司成為ATP中國官方市場合作夥伴。
今日的李寧公司,不僅是一家體育用品的創造企業,也是一種健康生活方式的傳播者、推動者。我們正以累積而來的自信,把握歷史賦予的機遇,迎接全球市場的挑戰,實踐李寧人的使命――我們以體育激發人們突破的渴望和力量!

從李寧的介紹可以看出李寧想要倡導一種健康的生活,同時打造國人運動第一品牌

個人所想 不足之處 望指正
朝陽運動裝備taobao 李寧專賣

⑸ 李寧的市場定位是什麼

在2009年業績超越阿迪達斯之後,「李寧」——這個讓國人頗為自豪的品牌,趁著形勢大好,及時地在2010年進行了醞釀已久的品牌重塑,啟用了新標志和新品牌口號,在品牌定位上直接叫板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一線品牌。然而,讓人遺憾的是,目前正向高端進發的李寧品牌,今年的訂貨量卻出現了持續下降趨勢。據李寧公司發布的今年第二季度產品訂貨結果顯示,其訂單總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6%。而前不久該公司發布的今年第三季度產品訂貨結果顯示,訂單金額同比下降幅度超過8%,若按照批發出貨價計算,訂單金額下降約為14%。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李寧品牌銷量連續下降?作為目前國內最具實力的體育品牌,其要實現成為世界頂級運動品牌的夢想,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李寧新營銷策略讓老客戶很受傷

2010年6月底,在李寧公司20歲生日慶典上,「李寧交叉動作」的全新Logo亮相,同時新品牌口號「made the change(讓改變發生)」取代了消費者早已熟知的「一切皆有可能」,目標直指「90後」,意欲搶先一步,佔領未來的消費大軍。

由前奧運冠軍李寧創立的品牌「李寧」,對於中國體育裝備市場以及一代中國人來說,都有著非同一般的情感意義。回顧一下李寧成立前後中國的服裝消費文化——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進入品牌消費的初級階段,准確地說,當時的人們是消費「名牌」。人們不會刻意區分不同場合下的著裝要求,於是,李寧與雅戈爾、杉杉、虎都等西服品牌放在一起,被視為中國名牌的代名詞。體操王子個人品牌的溢出效應為李寧帶來第一次高速發展,更為重要的是,這個品牌甚至成為一代人的集體回憶。

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在李寧品牌的實際消費群中,35—40周歲年齡段的消費者佔一半左右,「90後」消費者佔30%左右。而對於整個體育用品產業而言,15—35周歲的年輕消費群體佔80%以上。正是因為李寧公司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才作出了主要針對「90後」的營銷戰略。但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這顯得有些冒進。

業內人士魯菲認為,在更換標志的同時,李寧品牌的策略已直接跨過「80後」,把核心目標消費群體對准與它同齡的「90後」這一代人身上。而已經成為李寧品牌業務支柱的「70後」消費群體,在新營銷策略中被遺棄了。

但遺憾的是,李寧品牌傾注心力培養的「90後」客戶群目前似乎並不買賬,他們更加鍾情的是耐克和阿迪達斯等國際一線品牌。據有關機構針對「90後」的一項調查顯示,「90後」最喜歡的運動鞋品牌是耐克和阿迪達斯,他們被稱為新消費頑主;在「90後」心中,「李寧」仍然只是本土品牌中最好的一個。

對於李寧公司的「90後」營銷策略,體育產業觀察員馬崗與魯菲的意見基本一致。他認為,「90後」傳播策略的精準度可能還有偏差,導致的結果是,「90後」消費者並未因此而被觸動,同時由於過度強調「90後」定位,而忽略「70後」和「80後」消費群體的情感感受,讓這些掌握主流意識和把握媒體話語權的群體,在輿論上打壓了李寧品牌。但是,從長遠來看,「李寧」的「90後」營銷方向是正確的。

北京大學體育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陳少峰認為,「90後」是體育營銷關注的重點,在具體營銷策略上,可以通過推出多品牌或者多產品線的方式操作,這樣便可避免由於定位單一而造成其他年齡層消費者的流失。

李寧新營銷策略讓老經銷商很受傷

影響李寧品牌業績的另一個因素是銷售渠道的調整。據了解,有別於安踏等體育公司,李寧品牌以獨家分銷的形式銷售產品,即分銷商不會以李寧品牌專門開設門店,而是多種品牌產品同時銷售。根據李寧公司官方網站的資料顯示,截至2010年底,李寧公司共有129個經銷商及超過2000個分銷商。其中,超過1700個分銷商平均只經營一家店。這些只經營單家門店的分銷商,在跑馬圈地時代曾給李寧公司立下了汗馬功勞,不到10萬就可以開個店,店主本人兼任買手、陳列和庫房專員於一身,他們幫助李寧品牌將觸角伸到了大經銷商無法觸及的地區,讓其以較低的成本便可覆蓋三級以下城市。

然而,據有關投資公司的調查顯示,近一段時間以來,由於市場競爭的加劇,有不少分銷商運營的零售門店都出現了經營效率低下的情況,這些門店大多在商品采購和庫存管理方面表現不佳,舊貨庫存過多,導致了新產品推出後無法上架銷售。為此,李寧公司決定要整合500—600個低效率的分銷商,目的是讓那些更有效率以及比較大的經銷商獲得進一步發展的機會或收購低效率分銷商。但此舉無疑讓一些小分銷商失去了開拓的動力。據記者了解,出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考慮,擔心訂貨過多會導致自己庫存積壓,很多分銷商在簽訂未來訂單時選擇了保守態度,這也是導致李寧品牌今年第二、三季度訂單量連續下跌原因之一。

90後李寧何去何從?

身價90億美金的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坦言,去年因為生產了大量不必要的時尚服裝,造成產品積壓引發原料倉儲不足,進而導致開業一年以上的優衣庫門店自去年9月以來收入持續下降達至少25%以上,而zara和h&m趁此機會殺入了優衣庫的大本營,如今,zara在日本的門店已達到63家,h&m達到10家左右。優衣庫可謂內外交困。

Ziba的調研結果顯示,要做出改變、要重塑,在李寧公司內部存在著廣泛的共識。按照張志勇的說法,「中端消費者向上走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我們必須跟上消費者的步伐。當然,向下走更容易一些,但我們要成為世界級品牌,就只能向上走」。

營銷實踐證明:一、消費者只接受與原有知識經驗相一致的事物,「90後李寧」的概念與消費者固有的品牌認知相沖突,難以引起理性認同和情感共鳴,傳播效果必然大打折扣;二、企圖改變消費者認知的廣告是事倍功半甚至毫無結果。「90後李寧」唯一結局是:90後的不認同和70後80後的被傷害。

在著名體育營銷專家朱小明看來,在品牌忠誠度和認知度上,「李寧」與耐克、阿迪達斯相比仍存在較大距離。「李寧」將品牌的主要客戶群體仍集中在二、三線城市,這個區域的消費者對價格較為敏感,若只是簡單的漲價,則不但不會達到提升品牌地位的效果,反而還可能會喪失掉一部分原有客戶。

品牌重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有關專家預測,按照通常的國際化標准,以海外市場對公司業務的貢獻率達到20%來計算,目前李寧品牌的海外貢獻率還不到2%。因此,若沒有精準策略、有效手段和足夠耐心,李寧品牌就會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隨時陷入國際化還未成功而國內已陣地失守的兩難境地。

⑹ 90後李寧市場定位

個性要鮮明,要突出產品的特點,符合90後人群的口味,衣服顏色要亮麗。

⑺ 李寧在轉型前後的市場定位分別是怎樣的

轉型前市場定位:
2002年,李寧公司確立品牌定位:李寧,一切皆有可能。
根據對中國體育用品市場需求的分析,認識到在青年人中蘊藏的巨大消費潛力,從而決心將品牌設計風格從單一的大眾化塑造成「時尚年輕、具有個性」的城市品牌。
轉型後市場定位:
2010年6月底,以「90後李寧」為主題,廣告語打出「90後李寧」。
「李寧交叉動作」的全新Logo亮相,同時新品牌口號「made the change(讓改變發生)」取代了消費者早已熟知的「一切皆有可能」,目標直指「90後」,意欲搶先一步,佔領未來的消費大軍。

一、創業初始,李寧的廣告語是:中國新一代的希望。
開始「農村包圍城市」調整產品定位之後,李寧公司推出了更為「務實」的廣告語「步步為贏」。

二、從1997年開始,李寧公司根據對中國體育用品市場需求的分析,認識到在青年人中蘊藏的巨大消費潛力,從而決心將品牌設計風格從單一的大眾化塑造成「時尚年輕、具有個性」的城市品牌。
這一時期的李寧公司認為開發決定市場,在這一時期的廣告中,李寧公司相繼使用「把精彩留給自己」、「我運動我存在」和「季風新運動」作為其廣告語。

三、2000年,李寧公司在悉尼奧運會前推出的廣告語以世界冠軍、體操運動員李小鵬為主角,並配以廣告語「出色源自本色」。
2001年,李寧公司推出李寧高爾夫系列產品,希望由此塑造高端市場的品牌形象。同年,李寧公司協同廣告公司赴巴黎拍攝廣告片,畫面是身穿李寧體操服的法國少女體操運動員,廣告語為「運動之美世界共享」。

四、2010年6月30日,李寧有限公司高調宣布品牌重塑戰略,發布全新的標識和口號,並對品牌DNA、目標人群、產品定位等做了相應調整,打造「90後李寧」。李寧公司新口號為「Make The Change」,品牌新標識則抽象了李寧原創的「李寧交叉」動作。

⑻ 李寧品牌定位

李寧設計一般,但很注重舒適度,高品質

⑼ 90後李寧,什麼意思就主打90年代人

主要是現在的市場形式不利於李寧,李寧面對國外阿迪耐克的夾擊,以及國內運動品牌的圍攻品牌出線老化現象,為了重新佔領市場,滿足市場需求人群,於是進行了改革改革後的李寧往更加年輕和個性的方向發展 古人20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仍年少,故稱「弱冠」。2010年,「李寧」20弱冠,雖已初露鋒芒,但仍需前行。「20歲的李寧希望通過一種方式告訴消費者:我們還是李寧,但是,是新李寧。」李寧有限公司(下稱「李寧公司」)CEO張志勇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專訪時說。籌劃3年始換妝6月30日,李寧公司在北京高調宣布了其品牌重塑戰略,並發布全新的品牌標識(Logo)和品牌口號(Slogan),「新李寧」希望通過對品牌基因、目標人群、產品定位、品牌內涵及開發體系等作出相應的調整,向自己多年的國際化夢想更進一步。已經沿用了20年的象徵著「平衡與靈巧」的火紅「松鼠尾巴」形Logo成為了「經典」,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硬朗、更富時代感的新Logo,其設計靈感來自於李寧公司創始人李寧原創的體操動作「李寧交叉」,同時也蘊含著「人」字形,用以詮釋運動價值觀。除更換標識外,李寧還啟用了全新品牌口號:「Make the Change」(讓改變發生)。「對於『老』標識其實我們更願意稱之為經典標識,因為它並不是要被丟棄,而是仍然作為我們品牌資產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比如我們已經有計劃在過幾年推新的產品線時使用老的經典標識。」張志勇說。據張志勇透露,早在2007年5月,李寧就已經開始這個品牌重塑計劃。這個計劃的具體執行主要是由李寧公司CMO(首席市場官)方世偉來完成。「我之前做過非常多的品牌重塑工作,但是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公司在上升的時候做品牌重塑,大部分都是在谷底才會有這樣的打算。」方世偉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這說明這個團隊是有非常高的危機意識和前瞻意識,他們並不是原來的表現不夠好才改變,而是考慮到要在更長久的競爭中勝出,這個很了不起。」最快用5年做回中國市場老大雖然從消費者角度感受到的「新李寧」,目前只是停留在啟用了新Logo、更新了廣告語、升級了新店面……但其實,李寧公司內部已經在組織結構、人力資源結構、企業文化等諸多方面發生了深層次的變化。「大概在24個月以前,我們開始組建戰略性市場部,這個部門是從運動品類切入的,有羽毛球、籃球、跑步、網球以及城市運動。」張志勇說,「原來我們只是按照產品、銷售、市場這種職能角度去劃分公司結構,現在等於增加了一條基於產品品類的橫切線。公司的組織結構就由單一職能分割的垂直型結構變化成兩個維度的矩陣式的結構。」不過,矩陣結構意味著一個人需要向兩個人匯報,很容易導致一件事情最終沒有人負責或者沒人能夠負責。「我們會用文化來補這個缺陷。我們在新的企業文化中增加了一個概念,叫『我們文化』(We Cultural),即系統利益第一、部門利益第二、個人利益第三。做什麼判斷,都要按照這個標准。我們的企業文化也在隨著品牌的重塑而改變。」張志勇說。隨著品牌重塑的推進,李寧公司夢寐多年的「國際化」也似乎從戰略層面逐步走向了戰術層面。從選擇國際級巨星做代言人、在耐克大本營波特蘭設立研發中心和開設門店,到在新加坡設立旗艦店、在東南亞大力推廣李寧品牌的羽毛球產品和裝備……這些均被認為李寧公司國際化戰略的實質性行動。但是,張志勇表示,現階段李寧仍然會堅持「品牌國際化和市場本土化」的策略。 「2013年前,李寧絕大部分的市場仍是在中國,2014年到2018年,第一市場仍然是中國,但是公司戰略裡面會增加國際市場的比例,希望能達到20%左右的份額來自全球。」張志勇說,「我們要用5~8年的時間重回中國市場的老大位置,並成為世界排名前五的體育品牌公司。」李寧公司2009年年報顯示,全年營收83.87億元,凈利潤9.45億元。同年,阿迪達斯大中國區的銷售額為9.67億歐元,在大陸市場的銷售額在70億元人民幣左右;耐克大中國區的銷售額為17億美元,在大陸市場的銷售額在80億~90億元人民幣之間。也就是說,在2009年,李寧已經超過阿迪達斯成為中國市場的第二名,而與第一名耐克的差距也已經非常小。這個變化是歷史性的。1999年,當李寧在中國達到7億元年銷售額時,耐克在中國的年銷售額僅僅是3億元,阿迪達斯只有1億元。但是隨著國際大佬們的發力,到了2003年,李寧在國內保持了9年的領先位置被耐克搶走。第二年,阿迪達斯也超越李寧,位居第二。

閱讀全文

與李寧以前市場定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泉州市聚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76
美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841
設備培訓組織方案 瀏覽:121
建設工程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567
2017年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608
華晨消防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839
市場營銷學吳建安期末考點 瀏覽:869
開展科技輔導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331
有關電子商務的填空題 瀏覽:601
網路營銷的外文文獻及翻譯 瀏覽:117
毛筆書法教師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939
規章制度培訓方案 瀏覽:619
食人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1
幼兒園游戲活動園本培訓方案 瀏覽:850
中心校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165
蘋果公司的市場營銷環境 瀏覽:690
優衣庫促銷方案 瀏覽:165
年度品牌推廣方案和預算 瀏覽:403
聚餐的策劃方案 瀏覽:992
2015元旦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