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中東紡織品貿易市場調查

中東紡織品貿易市場調查

發布時間:2021-05-27 00:04:48

1. 中美紡織品貿易現狀

各類化纖紗近期都步入了一個相對平穩的時期,回想一年以來的走勢,紗企都承受了難以想像的壓力。

高昂的「REACH」法規檢測費用,將中小企業掃除出口歐洲的大門

2007年6月1日,正式生效的「REACH」法規,成為了一中技術性貿易壁壘,依據歐盟發布的「REACH」新規,「REACH」法規中規定,每增加一種物質,企業就要多檢測一項物質,而紡織服裝原料、輔料及其生產過程都要使用很多化學物質,而每個產品都要進行少則幾十項、多則百餘項的測試,其中每一項的測試費都要幾千元。如此高昂的費用, 中大型企業尚可承受住,但這使得很多中小企業難以承受而最終放棄了歐洲訂單。同時歐盟此次出台的新規,使得本就靠價格優勢競爭的小企業,原料采購范圍進一步縮小,無形中增加了額外的成本。

人民幣匯率波動不定,工廠有單不敢接

服裝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人民幣每升值1%,服裝業的銷售利潤率就會下降4%左右。
多數國外訂單要求我國廠家依舊按去年價格執行,現尚不考慮成本問題,單純的人民幣影響,就使得企業每單虧損多大百萬余元,企業也是有單難接。而我國的主要出口企業基本都是以美元結算,最近一段時間,人民幣連續觸及跌停,如果繼續跌的話,紡織企業尚可接受國外訂單,但此番下跌弱勢短暫,後期隨步走入上行通道的話,紡織服裝接的訂單越多,賠得也會越多。

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已經明顯超過了國內通脹導致的原材料、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壓力。

外貿轉內銷遭遇水土不服
高額的檢測費用,以及波動不定的匯率形式,現加之歐美經濟形勢不斷下,我們紡織外銷大幅受挫,轉而做內銷市場。

現國內紡織業經過20年的發展多以發展成熟,內銷市場也是穩步有序,但外銷想轉為內銷,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現在想轉內銷的企業,除了已有的產品生產體系以外,產品開發體系、品牌管理體系、營銷體系等都得重打鑼鼓另開張,並且一個都不能少。

後期任重而道遠

歐美經濟情況並無明顯向好轉變跡象,中東局勢不穩,我國人工及原料成本提升,國外訂單持續縮水,而轉向內銷也非易事,但在兩方道路均難行通的情況下,紡織企業必將選擇一方而長久發展,轉型之路必將充滿荊棘,但各個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制定良好策略向前邁進下,後市終將迎來黎明曙光。

2.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貿易國,出口額佔全球紡織品出口總額的七分之 一以上。非洲國家的紡織業普遍不發

China is the largest textile trading nation in the world, the global textile exports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one-seventh of total exports. The textile instry in African countries is undeveloped,and have some question,for example backward proction technology, outdated equipment, lack of skilled workers and high-quality raw materials and so on.Therefore have to rely on a large number of textile imports to meet domestic consumer demand.Textil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 to meet Africa's textile and apparel exports to the high demand consumer market as the main method.With the textil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 ushered in the golden period of the textile trade,the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 is increasing.
Therefore, the study status of African textile trade Underlying Cause has become an imperative for the promotion of African textile trade,and it has a strong practical value.

3. 正在寫一篇關於中歐紡織品貿易的論文,想知道去哪裡可以查到2000年到2019年的數據

OK 幫你搞定。

4. 如何查找世界紡織品貿易總額

如果只需要個別年份的數據,可以查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WTO網站可以下載,英文,免費);如果需要連續數據,需要查聯合國COMTRADE資料庫,(英文,免費,鏈接如下:http://comtrade.un.org/db/dqBasicQuery.aspx)

5. 中國紡織品貿易的出口現狀怎麼樣

出口有所減緩,參考《2016-2021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產品需求前景與產品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顯示,去年我國紡織品出口總額為2838.9億元,同比下降了4.9%,出口量下降1.2%。截止到今年2月份,紡織品出口持續下降趨勢,情況更加不樂觀,出口額下降了15.7%。在傳統紡織品出口國家中,我國僅對美國出口保持增長,增幅為6.6%;歐盟和日本的出口量均為下降趨勢,下降幅度分別為13.7%、11.7%。另外,在其他市場中,除中東與非洲外都延續去年的下降趨勢,由以俄羅斯下降明顯,下降32.6%。
2015年我國紡織品出口受到經濟情況影響比較大,比如,美國經濟復甦,增長勢頭明顯,市場需求增加。對歐盟紡織品出口下降主要與歐元對人民幣大量貶值有關,對日本出口主要因為日元兌人民幣持續貶值,日本經濟不景氣,加之紡織品服裝市場需求疲軟,零售部景氣。俄羅斯紡織品出口下降由於歐美對俄的經濟制裁,俄羅斯經濟劇烈波動,通關難等因素。

6. 跪求中日或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紡織品貿易摩擦案例!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高分跪求!

平衡雙方利益——中日紡織品及服裝貿易摩擦

--------------------------------------------------------------------------------

您對這篇文章中涉及的股票有任何問題,您對手中持有的股票有任何擔心,
您對大盤走勢有任何疑惑,您還關心哪些股票的趨勢,隨時可以免費致電--
金融界服務中心:010—66210650(30部中繼電話)
周一~周五:上午8:30~下午5:30,公休日:上午9:30~下午5:30

--------------------------------------------------------------------------------

國際貿易
中國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日貿易持續增長,其中中日紡織品及服裝貿易的增長更是突飛猛進,但與此同時,中日紡織品及服裝貿易摩擦也逐漸成為兩國經濟關系中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1999年中日雙邊貿易額達到661億美元,與1978 年相比增長12.7倍,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4.3%,其中中國對日本出口和從日本進口分別增長17.8倍和9.9倍,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5.5%和13.4%, 中國對日出口增長快於日本對華出口。2000年中日雙邊貿易額為831.66億美元,其中,對日出口416.5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8.5%,高於27.8%的全國出口增長水平。(千金難買牛回頭 我不需再猶豫)

紡織、服裝工業是中國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之一,紡織品及服裝貿易在中國對外貿易中也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80年代以來,紡織品及服裝一直是中國第一大類出口商品,其出口佔全國商品出口總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5%左右, 1992 年至 1993年這一比重曾一度接近30%。雖然從1996年起紡織品及服裝位居機電產品之後名列第二位,但目前仍是中國對外貿易順差最大的商品。(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在中國紡織品及服裝貿易中,對日貿易占據著重要地位。中日紡織品貿易50年代~60年代,以日本對華出口紡織面料為主。70年代以後,中國開始向日本出口棉花等紡織原料,因此當時中日紡織品貿易是典型的製成品對原料的垂直分工。80年代以來,中國的改革開放帶動了自身的技術進步,中國的紡織品開始具有國際競爭力並進入日本等發達國家市場。在中日紡織品貿易中不僅中國對日出口大幅度增加,而且出口產品結構也發生了極大變化,即從以出口原料為主逐步轉向以出口製成品為主。目前,日本已成為中國紡織品及服裝僅次於香港的海外銷售中場

中國對日紡織品及服裝的出口中增長較快的是服裝出口,特別是2000年以來服裝出口出現大幅度增長,而2000年以來在日本同樣反響很大的中國對日紡織品出口其實並沒有大幅度增加。在對日紡織品出口中占份額最大的是棉織品,但對棉織品的統計表明,近年中國對日棉織品出口也沒有出現大幅度的增長(表1)。2000年1 月~10月平均每月中國對日的棉織品出口量是4153.4萬平方米,如果按這一月平均出口量計算,2000年全年的中國對日棉織品出口量是49840.8萬平方米,比1999 年減少12.43%。

原因

隨著中日兩國經濟關系的加深,兩國在近年也出現了一些貿易摩擦。在日本方向,1995年初要求中國限制向日本出口毛巾、毛衣、針織外衣。中日紡織品及服裝貿易摩擦曾在1995和1996年出現一個高潮,即1995年4 月日本通產省開始對從中國進口棉紗、棉布實施設限調查,1996年8 月又對中國進口純棉府綢實施設限調查,但經過中日雙方共同努力,兩次調查均以日方不對中國產品採取限制進口緊急措施而告終。但1999年以來,中日貿易摩擦又有所增強。在日本人造棉織品工業聯合會(棉工聯)利日本紡紗協會等有關行業團體的壓力下,通產省纖維產業審議會基本政策小組委員會,要求限制進口的呼聲逐漸高漲,自民黨設立了纖維對策特別委員會討論在WTO體制下實施限制進口緊急措施的可能性, 政府則准備對六種蔬菜和紡織品採取限制進口的緊急措施。

在中國方面,自1999年下半年起也開始運用國際上認可的方式——反傾銷來處理中日貿易摩擦。1997年3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和反補貼條例》公布以來,中國已對5起反傾銷案立案調查,其中對 3起已做出徵收反傾銷稅的最終裁定,對2 起做出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這兩起案件均涉及日本。

近年中國對日紡織品及服裝貿易增長較快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中國紡織工業正處在發展的黃金時期。10多年來,中國從日本等國進口了大量紡織機械設備,對紡織業進行了大規模技術改造,使紡織工業的整體技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產品質量迅速接近國際水平,受到日本消費者普遍歡迎。第二,日本國內成本上升,紡織業每小時勞動力成本位居世界前列。與日本情況相反,盡管中國紡織業的技術含量在不斷提升,但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仍屬勞動密集型產業,因而產品中勞動力成本的高低對其競爭力有很大影響。統計顯示,中國紡織品及服裝出口的勞動力成本分別為每小時0.62美元和0.43美元,分別居世界的最低和次低位置(表2 )。第三,日本對中國紡織業的投資促進了中國對日紡織品及服裝的出口。在1994年以前的日本對華投資中,紡織業曾占很大比重,分別是日本製造業對華投資項目的43. 7%和投資金額的16.8%。

日本紡織業大規模對華投資始於80年代,最初投資地大都集中在廣東等華南地區,以後向華東和華北沿海地區擴散。從投資形式看,日本對中國紡織業投資的形式是以「三來一補」為主,由於產品外銷型的日資企業80%可盈利,大大高於產品內銷型的日資企業,因此大部分日資企業對華投資的動機是產品返銷,而「三來一補」則是實現產品返銷的有效投資形式。

從投資紡織業的工序來看,日本對華紡織業的投資迄今大都集中在下游產業,這些下游產業製成品大部分返銷日本(表3、4)。90年代以來,日本對中國紡織業的投資擴大到中游產業(如染色、面料的精加工等)和上游產業(如棉紡、毛紡、化纖等)。中國紡織業中小游產業的發展。為下游產業對日返銷提供了原料保證,也取代了原來從日本進口部分紡織原料,其結果是進一步提高了中國紡織品從服裝的質量,增加了對日紡織品及服裝的出口。進入21以紀後,日本的主要紡織企業如東麗、帝人、三菱REIYON和近藤紡織所,計劃進一步增加中國紡織業的投資,把紡織業的上游產業,如聚酯長纖維、丙稀短纖維、棉線和棉紡織品轉移到中國,中國仍將是日本紡織業對外產業轉移的最主要國家。

具有上述特徵的日本對華投資結果反映在貿易上就是中日貿易中加工貿易和外資企業進出口的比重高。據中國海關統計,1999年加工貿易佔中日貿易的56%(占對日出口的58.3%),以日資企業為主的外資企業進出口佔中日貿易的59%(占對日出口54.6%),加工貿易和外資企業進出口佔中日貿易的比重要比其佔中國外貿的比重高10多個百分點。可見,中日貿易大部分實際上已成為「日日貿易」。

由此可見,導致中國紡織品及服裝對日出口增加不僅有中國的原因,也包括日本自身的原因。

多邊+雙邊

1.中國加入WTO與中日紡織品及服裝貿易走勢

中國加入WTO以後,紡織業雖然受益巨大, 但目前形成的中國對日本強勁出口勢頭將隨著中國的「入世」而被削弱,中日紡織品及服裝貿易摩擦可能出現緩和。

第一,貿易環境變化的程度及其利弊,除了取決於多邊協議外,還取決於雙邊協議的條款。根據WTO《紡織品和服裝協議》(ATC),WTO 成員的紡織品及服裝出口自2005年1月1日起不再受配額限制,紡織品及服裝出口完全回歸到自由貿易。但根據美方公布的中美WTO協議,在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間, 美國仍對超出一定增長率的中國紡織品及服裝保留實施特別保障措施的權利。而另根據 WTO 非歧視原則,一成員國向任何一成員國所做出的讓步均適用於所有其它成員國。因此,中國加入WTO以後發達國家不會輕易讓出市場空間, 中國紡織品及服裝出口不可能有大幅度增長。

第二,紡織品及服裝配額是一把雙刃劍,它的存在雖然破壞了公平貿易原則,但客觀上又起到一種保障作用,即保障了發展中國家有向發達國家穩定出口其紡織品的機會。配額的取消使發展中國家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發展中國家之間、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競爭將更趨激烈。中國紡織行業已經受到東盟、東歐國家和巴基斯坦等國的強有力挑戰。

第三,目前中國紡織行業正面臨一系列困境,如企業平均規模小、缺乏新產品開發能力、缺乏國際知名品牌、產品檔次低、出口服裝所需面料大量依賴進口、紡織品流通體制和進出口體制不能適應全球化競爭等。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加入 WTO,紡織行業不僅要實施關稅減讓,而且將面臨進口紡織品的沖擊。另外, 2000 年11月,中國為適應加入WTO的需要, 已經修改了外資企業法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取消了這些法律原有的外匯平衡條款、當地含量條款和出口業績條款,在華外資企業的國民待遇已大大前進了一步。可以預見,今後日資企業對華投資動機中產品面向中國國內銷售的比重會日趨增大。因此,外資企業將與中國國內企業形成正面競爭,中國紡織業將面臨多重沖擊。

第四,中國紡織品及服裝的出口配額過去優先分配給國有紡織品及服裝企業,外資企業被排斥在外。近年,包括日資企業在內的外資企業已多次向中方提出,要求中國紡織品及服裝的出口配額向外資企業開放。在中國加入WTO以後, 外資企業將完全享受國民待遇,出口配額向外資企業開放問題也會迎刃而解。屆時,外資紡織品及服裝企業對歐美的出口將增加,這樣有助於減輕目前中國對日紡織品及服裝出口的壓力。另外,中國外貿正在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如果這一戰略實施順利,也將減少對日紡織品及服裝的出口。

2.中國加入WTO對中日紡織品及服裝貿易摩擦解決方式的影響

WTO主張各成員國實行貿易自由化,逐步開放貨物市場和服務市場, 但也重視市場開放後可能對成員帶來的負面沖擊,允許成員根據WTO的保障機制, 實施保障措施(safeguard measures)和反傾銷措施以對本國產業實行合理與適當的保護。為防止成員濫用這些措施,WTO 對商品進口與本國產業損害之間因果關系的論證、取證、證據審核和調查程序都做了嚴格規定。另一方面,WTO 也規定採取保障措施的成員應對那些因該保障措施的實施而受不利影響的成員提供充分補償。如果兩成員未能就貿易補償達成協議,那麼受影響的成員可採取報復措施(也即交叉報復, cross retaliation)。WTO允許成員實施保障措施和報復措施並不是鼓勵成員之間打貿易戰,而是促使世界貿易更健康地發展。為應付可能出現的貿易摩擦,WTO 建立了爭端解決機制(DSB),規定了統一的爭端解決程序。WTO鼓勵各成員在遇到爭端時,盡量採用這一多邊爭端解決機制來解決,但同時也鼓勵爭議雙方盡量採取友好協商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中日過去的貿易摩擦均是靠雙方友好協商解決的。比如,1995年和1996年日本曾兩次對中國紡織品及服裝實施緊急設限調查,但經過中日雙方艱苦的磋商和雙方的讓步,終於都以日本放棄限制而告終。中國外貿管理部門也從規范出口秩序和考慮日方要求的角度出發,建立起一系列新的出口管理方法。友好協商解決貿易摩擦為處理今後的中日貿易摩擦積累了經驗。中國加入WTO 使中國可以在世界經濟組織中獲得一個進行爭辯的講台,可以使中國增加一種解決貿易摩擦的途徑,可以用多邊爭端解決機制解決雙邊的貿易摩擦,但中國不會排斥友好協商解決貿易摩擦的途徑。

互諒互讓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對目前的中日紡織品和服裝貿易摩擦作如下認識。

根據歷年中國對日紡織品及服裝出口統計數字,2000年以來中國服裝對日出口出現大幅度增長的態勢,但除此之外的其他紡織品對日出口並沒有出現這一態勢。

近年中國紡織品從服裝對日出口的增長,是中國增加競爭力的結果,也是日本國內對此需求增加和日本產業向中國轉移的結果。

日本周邊國家的崛起和日本國內結構性問題引起的高成本,可能是日本紡織工業面臨困難的更深層次原因。可見,日本以中國紡織品及服裝進口增長過快、影響國內產業生存為由,實施設限調查或單邊進口限制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由於中國將實施降低關稅,在華外資企業將獲得國民待遇和中國紡織品出口的配額, 又由於發達國家在取消紡織品限額的問題上採取消極態度, 因此中國加入 WTO以後,中國紡織品及服裝對日出口可能不會大幅度增長。

中國加入WTO將使中日貿易摩擦得到更理性和更順利的解決

總之,解決貿易摩擦需要當事國雙方的相互理解和富有誠意的努力。今後,貿易摩擦不可避免,但只要雙方互諒互讓,並遵守WTO規則, 中日貿易摩擦一定會得到妥善解決。

7. 誰能給我一些中東地區紡織品市場的資料

近年來,在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即廣交會)上,中東客商受歡迎的程度與日俱增。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曹新宇說,在美國、歐盟、日本、香港地區等傳統市場持續增長的同時,中東已成為中國紡織品出口最具潛力的市場之一。

經濟主要依賴石油出口的中東地區,各種輕工類商品基本依靠進口,每年的貿易總額達2000億美元之多。曹新宇說,當地對紡織面料及紡織製品每年的需求總額在114億美元以上,人均需求量已成為世界之最。對中國紡織服裝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市常與此同時,中東的進口商也願意與日益成熟的中國紡織企業進行貿易往來。據黎巴嫩客商介紹,中國出口到中東市場的紡織品主要以「半紡織品」,即面料、服裝輔料、家用紡織品和初級抽紗製品等為主,面向其中低檔市常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紡織業生產環節配套,適應當今紡織品市場小批量、短周期、快交貨的發展趨勢,優勢明顯。

雙方互相青睞的結果就是紡織品貿易額的高速增長。2002年和2003年,中國紡織品對中東市場的出口增長率均高於40%。今年前兩個月,盡管受春節和出口退稅政策等因素影響,中國對中東地區紡織品進出口額仍高達57838萬美元,其中出口額57487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2.2%。

然而,曹新宇說,對於中國服裝企業來說,中東市場的巨大潛力還遠未得到充分開拓。現在,中東地區的轉口作用正在逐漸增強,當地進口的相當一部分紡織品被轉往中亞、東歐、西非等地;此外,歐盟將部分環地中海國家作為服裝加工地,以滿足歐盟國家低級消費市場的要求的政策也進一步刺激了當地對紡織品的需求。

曹新宇認為,伊拉克戰後百廢待興,紡織品、服裝等生活用品的需求量將大增,這也是中國企業的好機會。目前,已有中國紡織企業在約旦設立辦事處,為打入伊拉克市場做前期准備。

大連金羽抽紗工藝品公司經理畢美娜說,金羽抽紗工藝品公司正准備在阿聯酋的迪拜設立辦事處,加快對當地市場信息的反應能力,以此作基地打入整個中東市常但曹新宇說,受工藝水平的局限,中國的企業暫時還不能滿足中東高檔市場的需求。他建議准備進入中東市場的中國紡織品企業,要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做好市場長期投入的准備。

8. 關於紡織品貿易的國內外文獻綜述及觀點

參考文獻

1. 徐平等著《對外開放/挑戰與超越》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2. 黃亞鈞著《知識經濟論》山西經濟出版社1998年版

3. 任 烈著《貿易保護主義理論與政策》立信會計出版社1998年版

4. 朱立南著《國際貿易政策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5. 張幼文等著《對外政策與經濟發展》立信會計出版社1998年版

6. 梁小民著《西方經濟學教程》中國統計出版社1995年版

7. 陳維稷著《中國紡織科學技術史》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

8. 鄧力群等著《當代中國的紡織工業》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9. 吳德烈著《日本經濟貿易縱觀》對外貿易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0.K.E.凱斯、R.C.費爾著《經濟學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11.保羅.A.薩繆爾森、威廉.D.諾德豪斯著《經濟學》中國發展出版社1992年版

12.金明善著《現代日本經濟論》遼寧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13.劉軍善著《國際金融學》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14.王林生著《跨國經營理論與實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15.黎孝先著《國際貿易實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16.杜厚文、朱立南著《世界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4年版

17.馮舜華、程偉著《比較經濟體制學》遼寧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18.許 暉:《我國紡織工業發展戰略》載《南開經濟研究》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1998年第2期

19.田素華、鄒達川:《再論貨幣貶值的出口效應》載《世界經濟情況》復旦大學經濟研究所1999.1

20.王林生:《雁行模式與東南亞危機》載《世界經濟》中國世界經濟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1999.1

21.王文先等:《「復關」後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發展對策》載《國際貿易》對外經濟貿易部1993.3

22.陳洪斌、邱曼萍:《如何跳出比較利益陷阱》載《世界經濟研究》1998.6

23.顧秉維:《再論雁行模式》載《外國經濟與管理》1998.3

9. 紡織品貿易中存在的風險及防範措施

只是參考

摘 要:自2001年以來,中美紡織品貿易取得了重要的發展,中國紡織品對美出口額、出口增長率及在美市場佔有率快速提高。從中美紡織品貿易階段性特徵出發,擬縱觀中美紡織品貿易的發展歷程,歸納分析中美紡織品貿易情況,著眼中美紡織品目前的現狀,探討中美紡織品未來發展趨勢。

10. 幫忙找幾篇關於紡織品貿易方面的外國文獻,謝謝

通過EBSCOhost
全文資料庫
,其中有一個子庫BSP,是專門關於經濟方面的。而且EBSCO是中文界面,用起來非常簡單。其它的還可以查找springer,Esevier等,主要是看你們學校有哪些資料庫。

閱讀全文

與中東紡織品貿易市場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841
設備培訓組織方案 瀏覽:121
建設工程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567
2017年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608
華晨消防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839
市場營銷學吳建安期末考點 瀏覽:869
開展科技輔導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331
有關電子商務的填空題 瀏覽:601
網路營銷的外文文獻及翻譯 瀏覽:117
毛筆書法教師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939
規章制度培訓方案 瀏覽:619
食人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1
幼兒園游戲活動園本培訓方案 瀏覽:850
中心校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165
蘋果公司的市場營銷環境 瀏覽:690
優衣庫促銷方案 瀏覽:165
年度品牌推廣方案和預算 瀏覽:403
聚餐的策劃方案 瀏覽:992
2015元旦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12
安全解決方案售前培訓 瀏覽:8